❶ 电影<偷心>具体讲了什么 故事,请详细解释
婚外情是近期来在中国一个敏感而又热门的话题,它涉及到了伦理、道德以及不同的人生观。影片《偷心》就是一部有关这一话题的影片,它探讨了夫妻与婚姻的问题。
影片发生在伦敦,讲述了四位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关系。安娜(朱莉娅·罗伯茨饰)是一位刚刚离异,但却事业有成的摄影师,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充满抱负但现在只能靠为人写讣告而谋生的小说家丹(裘德·洛饰),两人很快就坠入了情网。可是最终,安娜却嫁给了一位俊朗自信的皮肤科医生拉里(克里夫·欧文饰),但安娜却还与丹保持着暧昧的关系。丹本身也有女朋友,她的名字叫艾丽丝(娜塔丽·波曼饰),她只身来到伦敦寻找新的生活,最后成为了一名地下舞场的脱衣舞娘,她是一名叛逆少女,但却在极力掩饰自己过去的经历。于是,一场不伦不类的四角恋爱在这四位主人公之间展开了。
影片以现代的伦敦为背景,渲染着雾都的压抑与模糊气氛,包含了一些时空交错,还有一个超现实的结尾。影片发展并不是以赤裸裸的性爱场面为线索,而是以错综复杂的两性之间的冷嘲热讽、几位主角之间的操纵与被操纵为动力。故事的结尾留下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让观众自己去解答。
爱情到底需不需要专一,没有人能回答,也没有必要回答,也许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需要”或者是“不需要”的问题,人类的感情是复杂的,也是神秘而变化莫测的。
❷ 偷心的剧情简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的青岛:女人是大家闺秀,有个很严厉的老母亲。她家楼上搬来了一个年轻的钢琴家,弹得一手动人的钢琴,言谈举止处处诱惑着她。她想方设法接近他,但当他们终于发生了关系时,他不见了。她由母亲做主嫁给了对她一切都好的表哥,她最后也知道那个男人从头到尾都是骗她的。那个男人连钢琴都不会弹,他只是在放唱片。可是她依然爱他......
❸ 《偷心》(《closer》)这部电影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结尾我都没怎么看懂。
皮肤医生给Jude Law扮演的作家下了个套,他假意说他爱上了爱丽思,就是想让Jude回去找爱丽思,抢着吃的东西才香。
在爱情里往往也是这样,别人手中的才是好的。
皮肤医生以离婚为借口和朱丽亚扮演的摄影师春风一度,目的是让Jude吃醋,同时让自己在一种微妙的势上占优势。Jude扮演的作家就上当了,恢复单身的摄影师美女不如以前让他那么渴求了。
所以,最后摄影师回到了皮肤医生的身边,两人很幸福,经过了婚外恋,不再有什么能打扰他们了。
爱丽思继续美丽着,媚视烟行,更胜以往,她长大了,更美丽了。
只有作家Jude什么都没有得到,哦,他得到了和爱丽思曾经有过的好时光,但是没有珍惜那年轻的爱。他甚至没有爱丽思真正的名字,爱丽思不过告诉了他一个从纪念石碑上看到的名字。只有皮肤医生知道爱丽思真正的名字,但是皮肤医生不相信。
在四角恋爱中,最占优势的作家反而什么都没有抓住。
❹ 偷心的影评
《偷心》:写给爱情的讣告
图宾根木匠 发布于:2008-04-18 12:38
片名: 偷心 Closer
导演: 麦克•尼科尔斯 Mike Nichols
主演: 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裘德•洛 Jude Law
娜塔丽•波曼 Natalie Portman 克里夫•欧文 Clive Owen
年代: 2004
国别: 美国
类型: 爱情/伦理
阅读讣告,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告诉你们吧,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
——《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
小资圣经
读了本小资的书——《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又看了部小资的电影——《偷心》,便生出了几分小资的感受——“小资”在这里纯粹是比喻情感的形容词,从经济地位上来说,我是地道的无产阶级。
原来可以这么小资——这是这个词汇进入我的视野以来表达得最淋漓尽致的一次,我似乎开始捕捉到所谓“小资”的一些本质内涵:衣食无忧、胸无大志、生活无趣、灵魂麻木……小资们开始把玩他们认为可以把玩的一切东西,然后妄图从中获取一些乐趣:《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在文字中把玩,《偷心》则在影像中把玩。
电影通过一位讣告作者的角色曲径通幽的跟书本搭上了关系,四位主角之一的丹是位郁郁不得志的小说家,只能靠给人写讣告为生——《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书中就此提到了这部电影——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一位叫爱丽丝的姑娘爱上了丹,但是丹一面跟爱丽丝纠缠不清,一面又钟情于风韵成熟的女摄影师安娜;安娜阴错阳差间嫁给了皮肤科医生拉里,却在婚后频频红杏出墙;爱丽丝为博丹的欢心,成为了一名脱衣舞女;当拉里得知真相后,他成功的摧毁了丹对安娜的期望……最后,四个人都没有归宿,颓然的在这个世界上漂浮着。
一场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四角恋爱,一个男男女女做排列组合的过家家游戏,改编于同名舞台剧的本片,似乎在全世界的年轻人中都有着言说不清的魅力——前不久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里就又在舞台上由本土演员复现了本片,据说女演员穿着裤衩登台的场面很火爆。
这也正是为什么这部诞生不过三、四年的电影可以放进《回忆经典》栏目的理由——“小资电影”作为影迷们口耳相传的新的电影类型,《偷心》绝对堪称是个中里程碑。
其实小资并不是一个严格的身份或者社会学意义上的指称,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资讯传递快捷、事事都讲究专业分工的社会里,人们已经被挤压成了麻木的纸片人。大部分人既不用忧心温饱,又做不了什么惊天大事——别跟我说甘于平凡,那只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抽劣伎俩,一个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人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平凡”,他拿什么去“甘于”?
麻醉罢了,不用药物,只是用死水微澜的生活一点点的麻醉自己,然后找几个同命相怜的朋友互相慰藉,在表扬与自我表扬中自以为已臻化境,死乞白赖的“享受”起毫无滋味的生活来。
这样的人,是看《偷心》的人;这样的人,也是演《偷心》的人。
情欲宝典
这年头,采花贼满大街都是,但是采花采得像丹一样风流倜傥,就很需要几分手腕了——当然,先天条件很重要,长不成裘迪•洛那模样,估计再使心眼也是白搭。
情欲是不能回避的,我们首先不对这四个红男绿女做道学上的评判——起码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情欲。当爱丽丝在大街上被丹吸引时,我们很难分清这种化学反应的准确成分。一见钟情是可能的,可要记住一见钟情也不过是生“情”而已,跟“爱”还是隔着一层的。
爱丽丝是个有点悲剧的角色,最初她遇到丹的时候,她是死心塌地爱着对方的。而且丹也没有拒绝,只是丹总抹不去对安娜的牵挂。在这个阶段,应当说丹的心里装着的只有安娜——爱丽丝只不过是个挡箭牌,或者说是个聊以排遣寂寞的发泄品罢了。于是,我们看到单纯的爱丽丝误以为丹喜欢水性杨花、卖弄风骚的女子,便去做起了舞娘的营生,并且在大街上奇装异服招摇过市——最初出场时,素面朝天的爱丽丝走在街头无人注意,只有丹朝她看了一眼;而当性感火辣的爱丽丝吸引了满大街男人的目光时,她却对任何人都视而不见了——包括曾经让她魂牵梦绕的丹。
然而爱丽丝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女性受难形象,在最后一刻丹才知道她的真名——她叫简,“爱丽丝”只不过是她从墓碑上随便看到的一个名字而已。
我不相信一个真心爱着对方的女人会隐藏自己的真名——名字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还记得《千与千寻》的情节吗?
简变成爱丽丝,乃是因为她是戴着面具来面对丹的,也许正因为是这样,她才可以如此的无所顾忌,如此的千变万化。
丹并没有失去爱丽丝的爱,他失去的是简。
爱丽丝在酒吧里卖身的时候,难道靠的不是情欲?
还是拉里来得实在,他用金钱买到了爱丽丝的身体,然后又在安娜即将投入丹的怀抱时成功的诱骗她发生了一次关系——此举彻底击溃了丹的心理防线。
拉里显然比丹更有手腕,不显山,不露水,却在衣带群脚间彻底瓦解了丹原有的美丽幻想。
也不能全怪拉里,总顶着丹给定制的绿帽子,普天下有哪个男人可以承受?
不过很奇怪,爱丽丝跟拉里交欢的时候,用的是简这个名字。
或许,在彼此情欲相对的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自己?
爱情讣告
墓碑上的爱丽丝其实就已经是一个有意味的象征——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是一个已经不在人士的女子。爱丽丝——简——的真爱,早已深埋在这墓碑之下了。
丹总能脱口而出“我爱你”那三个字,说的太多当然是因为他不够真诚,不过反过来想想,也许问题的症结并不在这里——丹频繁的用语言表示爱意,其实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爱”吧,在丹的世界里,爱情是一种幻相,他根本把握不住。
不知道爱的人,自然也不可能用爱来欺骗人家。所以,丹是个讣告作者——《偷心》的故事是围绕丹展开的,丹的身份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就是一则写给爱情的讣告。
欧美人的讣告跟我们不同,中国人讲究为死着讳的官样文章,欧美人却总是拿讣告表现自己的文笔和幽默感。
或许,导演尼科尔斯也是想用这部电影来对爱情幽上一默。
不过这幽默既黑色,又苦涩。
在整部《偷心》里,我们已经看不清到底什么是爱情了——你来我往,她走他上,这边厢刚宽衣解带,那边厢又拥吻上床……性解放的年代过去了,艾滋病的流行也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洁身自好。但是,饱暖过后的人们似乎已经忘了什么叫爱。爱,已经成了某种供人把玩的玩物——真正的爱,只存在于文学艺术品里,却在生活中全然无踪。
爱情死了,丹的文字是写给死人的讣告,丹的生活却是一则写给爱情的讣告。
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的那句话所说:在这个“有史以来最好的年代里”,死是最棒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死亡了的爱情,才是最棒的爱情,才是我们可以把玩的爱情。
也只有可以把玩的爱情,才是让小资们愿意去尝试的爱情。
因为把玩意味着不用触及灵魂,意味着可以随时全身而退,意味着房子、车子比爱情本身更重要。
孔庆东老师说过,大部分夫妻之间是没有爱情的,只不过是互相帮衬的互助组关系。
上个礼拜一个刚失恋的女孩对我说,爱情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奢侈品。
如果你还相信绝对不掺和杂质的纯净爱情,那《偷心》是株大毒草。
如果你想了解现代人的真实生活,那就去看《偷心》,去读讣告。
刊载于《世界电影之窗》08年4月
❺ 裘德洛电影《偷心》的结局什么意思
猥琐的心思,混乱的性关系,低级的猜疑,轻易的放弃,漫无目的的结合以及漠然的分离,《偷心》留给所有人一个充满寒意的现实:虚幻的爱情,可笑的一见钟情。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变化的只有时间而已。
安娜最后却嫁给了一位俊朗自信的皮肤科医生拉里,婚后的安娜却还与丹保持着暧昧的关系。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Alice Dan Anna Larry ,所以当你看偷心的时候,心中会不安,会彷徨。他们四个人,是各种不同人们的集中代表,殊不知当故事降临到你的身上。
(5)偷心豆瓣电影演员表扩展阅读
影片介绍:
安娜是一位刚刚离异,但却事业有成的摄影师,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充满抱负但现在只能靠为人写讣告而谋生的小说家丹,两人很快就坠入了情网。可是最终,安娜却嫁给了一位俊朗自信的皮肤科医生拉里。
但安娜却还与丹保持着暧昧的关系。丹本身也有女朋友,她的名字叫艾丽丝,她只身来到伦敦寻找新的生活,最后成为了一名地下舞场的脱衣舞娘,她是一名叛逆少女,但却在极力掩饰自己过去的经历。于是,一场不伦不类的四角恋爱在这四位主人公之间展开了。
❻ 偷心的全部资料
《偷心》—— 张国荣筹拍自己导演的新戏,亲自拟定了一个发生在中国青岛的浪漫故事,由著名作家何冀平编写剧本,取名《偷心》。2002年 4月,剧组的演职员基本就位,包括区丁平、张叔平、和田惠美、宁静等优秀人才。此时张国荣已经患上抑郁症,但仍坚持往返大陆准备开机,但是到青岛勘察后,他对实景不太满意,一再修改剧本,演员阵容也陆续发生一些变化。10月,影片投资商因经济问题入狱,张国荣病情恶化,影片就此搁浅。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40、50年代的青岛:女人是大家闺秀,有个很严厉的老母亲。她家楼上搬来了一个年轻的钢琴家,弹得一手动人的钢琴,言谈举止处处诱惑着她。她想方设法接近他,但当他们终于发生了关系时,他不见了。她由母亲做主嫁给了对她一切都好的表哥,她最后也知道那个男人从头到尾都是骗她的。那个男人连钢琴都不会弹,他只是在放唱片。可是她依然爱他。
何冀平在回忆中这样描述:
那几天,他几乎每天都打电话来,问住得好不好,当地招呼得好不好,当然更关心那个地方,能不能编出个好看的故事来。……我对青岛很有感觉,青岛保留了海旁的八大关旧居,一幢幢石头楼房,都已过百年,小巧别致,没有一间同样的。梁实秋、老舍、沈从文、洪深,还有萧红萧军,都曾在那里居住。我流连在依山傍海的石板路上,望着石墙头伸出的杜鹃,心里已经有了故事。……在国荣家,那个他喜欢的阳台上,他喝红酒,我喝茶,谈要写的剧本。他坦白,真诚,投入,想法很多,还想着拍完这部再拍下一部。他说,喜欢白先勇的小说……每次谈完,他都坚持要送我,我住得离他很近,但是他一定要自己开车送我回家,我婉拒,他总说,他也正好有事出去。……他说:何老师,“故事”是你,“剧本”也是你。我心里猛然一热,做了这么多年编剧,还真从来没遇到过一个这样“往出让”导演。我说:“故事”是你啊。
凭借自己在电影界的多年经验和广阔交游,张国荣很快确定了电影的其他演职员人选,开始四处沟通洽谈:美术指导区丁平、剪接张叔平、服装指导和田惠美、音乐Michael Galazzo、摄影李屏宾……这些亚洲电影界的精英全都与张国荣有过合作,深知他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水准,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加入剧组。“如今我义无反顾地去做导演,很开心,很放松地去做,因为有很多人义无反顾地来帮我。千万别先说艺术不艺术,你先得看看有没有本领让观众把片子追看下去。我认为一个导演应该有狂野的一面,‘好好先生’没有火花,当然,像恋爱一样,有火花之余也得细水长流,不要怕不要怨,无论遭遇如何,怎么看生命其实在乎你自己,觉得生命是好是坏的取舍是你自己的。”
唯一令张国荣耿耿于怀的就是电影的投资者不是香港人,而是日本人和内地人。“香港某投资者跟我坐下来谈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不外是一盘生意罢了。’我不是在谈一盘生意,我要拍一部好片子。我张国荣为香港歌影坛贡献了那么多,得过那么多的荣誉,为港争光,为什么他们不支持我一下?真的很遗憾。如果我第一部导演的片子是香港人投资的是多么理想呢。……我只想随心拍一部戏,尽力将自己这二十年在圈中吸收到的事,做一个故事出来给香港人看,既没想过要成为一部艺术电影,亦无野心要得奖,得与失不太重要,但当然……我这么好强,希望得多过失啦!”
因为故事发生在大陆,张国荣希望用国语现场收音,这一条要求没有几个香港明星能够做到,所以演员方面全部放眼内地,香港方面只请了沈殿霞:“肥肥不再是演开心果,我要把她改头换脸,不演喜剧人物。在这部戏里边她是个悲剧人物,我相信她一定演得来,人,谁没有伤心事?肥肥很忙,但我会迁就她的档期,她是个很有义气的人,接了我这部戏也很高兴。”女主角方面,虽然张国荣几乎与所有的香港女星都有交情,但是这一回他的首选女主角却是大陆女星宁静,宁静曾与张国荣合作过《新上海滩》,张国荣对她的评语是:“人长得漂亮,戏又好。”
2002年1月,张国荣秘密到北京去会见宁静,希望她能出任女主角。当时电影剧本还没有完成,张国荣用了一个下午来给宁静口述故事,讲了很多细节,每场戏,每个镜头,介绍了关于剧本和剧组的种种设想。宁静对张国荣的工作能力非常信任,对剧情也很感兴趣:“那是一个很凄凉的故事。影片很细腻,像读小说的感觉,有很多特写——人有感情时,不一定有表情,但脸上肯定有变化——他觉得只有大特写才行。他讲这些话的时候,我脑子里全是场景,细节。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想当导演,一切都是最自然不过的。”对于片酬,张国荣请宁静开价,宁静爽快地说:“我们还谈什么钱哪?你给我,我就拿着,不给也行。”还为此推掉了其他的片约,专心等着张国荣新片开拍。
对于电影的男主角,张国荣并不想亲自出演,因为初次执导,希望能够专心做好幕后工作。他瞩意的男主角人选是大陆影星胡军、陈道明。胡军与张国荣于2001年经《蓝宇》导演关锦鹏介绍而相识,彼此有过几次交往,他对张国荣的工作能力非常信任,因此在没有拿到剧本的情况下就答应出演;而陈道明从未与张国荣合作过,本着一贯严谨的工作原则,希望待剧本完成后再确定。为此张国荣进一步加快了剧本的撰写进度。
张国荣本人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傲骨铮铮,不轻易为别人倾倒;但是对于确实非常出色的专业人才,他又是由衷地欣赏和崇敬,一点架子都无。他非常欣赏内地影星兼导演姜文,表示希望有机会结识并“取经”,于是,一月里,他在宁静的引见下会晤了姜文,两人对饮了两瓶红酒,聊得非常投契,对电影事业的许多看法都有共通之处,姜文甚至爽快地答应主演由他导演的第二部电影。
张国荣还找到自己多年的老友、《霸王别姬》的执行导演张进战,希望张进战能够帮手合作,但是张进战当时恰好已经与别人签约,是与昆廷·塔兰蒂诺等人合作一部好莱坞电影,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张国荣开玩笑说:“我这么远来,又是第一次做导演,你也不帮帮我。”张进战表示为难,张国荣笑道:“没关系没关系,下一次我再拍片子你一定要来啊。”张进战当然一口答应。
2002年2月,张国荣开始在全国挑演员,当时正逢春节,他也照例与唐鹤德同赴北京约了许多朋友聚会。他打电话给宋小川说:“小川,我在北京,很忙,我打算导一部电影《偷心》,现在在全国挑演员。过几天一起吃饭好吗?”几日后的宴会上,宋小川和一批朋友见到了开心得不得了的张国荣,聊到《偷心》时脸上全是激情,充满志在必得的感觉。
2月9日,张国荣前往韩国汉城,专程邀请当红明星宋承宪出演《偷心》,开出了片酬八至十亿韩元(约五百至六百万港元)的条件。由于电影的剧本尚未最后完成,而韩国电影界不成文的行规是演员在接戏时必须先看剧本,所以这次虽然是进军海外影坛的好机会,宋承宪还是婉言谢绝了张国荣的邀请。回港之后,张国荣遇到许多媒体的探问,其中有的竟问:“你这次见到宋承宪,兴不兴奋?”云云,令他啼笑皆非。随后的《明报》采访中,他说:“传媒为什么专门踩自己人而狂捧日、韩明星,弄到本港好像没有明星似的?本港大把很好的年轻演员,你们怎么不捧?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有没有民族观念?外国对我很尊重,我在日本是个义无反顾的艺术家。Legendary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很多,为什么你们不珍惜自己的,反而要踩死自己人?我这样的人你们是踩不死的,你们试试看!”
与香港本地媒体的态度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和韩国的媒体正如张国荣自己所言,对他极其欣赏和尊重。2002年2月中旬,日本《Pop Asia》杂志专程到香港来采访张国荣。据日本记者描述:“Leslie走后的报道中有因不能从电影《异度空间》的角色中脱离出来而得抑郁症之说,可在我作专访时,Leslie正忙于为自导的电影作准备,不像还沉浸在《异度空间》角色里的样子。访问期间,Leslie的手机频繁地响,他用带着卷舌音的国语作答,语气是快乐的。在中国,南方人很少会用卷舌音说标准国语,从这里也可以想象出Leslie积极融入到中国内地人中去的姿态。当时他利索地发着指示,是那样的充满活力,他说‘现在满脑子都是这部自导的电影’,他的眼里闪着光。”
在这次的专访中,张国荣基本上一直在谈他的新电影。
我正在为电影考虑一个名字,但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和这个故事相配。所以我把它叫做L作品。就是说Leslie作品。故事发生在中国大陆。我要在中国拍摄中国的电影,奉献给中国人,包括海外的中国人。(记者:为什么坚持为中国人拍戏呢?)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要为中国人拍出非常有意义的电影。(记者:我们外国人能看懂吗?)当然没问题!电影是无国界的语言,每个人都能理解,即使是为中国人拍的。就像你欣赏那些著名导演的作品时一样,他们有自己国家的特色,但你会理解他们。
为什么我想成为一个导演?因为演员可以感受别人的命运,但导演决定他们的命运。导演决定有关电影的一切事情,对一部戏和他的工作人员负全责。其实拍一部电影并不只是为了开心那么简单。作为一个导演,我希望我的工作人员享受工作。我希望所有的工作人员从这部戏中得到满足并且我们的工作能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对于我来说,如果观众感到快乐,并且珍视这个作品,我就会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在电影方面,我把这部戏当作唯一的机会,不要提下一部会怎么样,那只是借口。我们必须全心投入这次的工作。如果有关的人说“还有一些问题”我不会开拍。因为观众也会看出同样的问题。
请不要说张国荣要拍一部艺术片云云。我知道我的电影可能是部商业片。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即使是商业片也应该有艺术性。我希望商业与艺术并重。如果一个导演说自己只要拍艺术片的话,我觉得他不能算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当然我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有很高期望。故事讲得很清晰,很容易理解。我会通过画面表达我的思想。我想把我内心的感情和故事表述给观众。总之,我想告诉你,我不同于其他的导演。我按我的方式行事。也就是说,我会把我自己奉献给新片。我知道自己会被与其他导演相比较,但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张国荣电影。我尽全力去拍一部好戏。
❼ 偷心的演职员表
张国荣在电影艺术上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最爱。而他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拍摄一部他认为最完美的电影。
陈淑芬透露,张国荣想拍一部电影《偷心》,实现自己的导演梦,这主要想通过了两方来完成,一是通过“哥哥”的好友石雪的投资,另外是同北京某影业公司合作。
2002年3月上旬,张国荣来青岛停留两天,为影片《偷心》选景,下榻青岛颐中假日酒店。
张国荣一行约七、八人,于当晚23时许到达酒店,登记了三套行政商务间。这些人中大多数说广东话,他们用于登记的身份证件也是香港通行证。张国荣没有携带行李,他们的行踪对外也严格保密。他们在青岛的八大关和小鱼山等地选景。 2002年,张国荣在香港成立了“梦幻联队”制作公司,开始正式向电影幕后制作转型。《偷心》是他计划中的第一部导演处女作,为了一鸣惊人,他力邀曾是北京人艺编剧的何冀平加盟。何冀平曾创作过《天下第一楼》等优秀作品,这次则专门出山为好友执笔《偷心》。
《偷心》讲述的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发生在内地小城的一段爱情故事,与同志题材无关。一个与表哥结婚的女人,同时与一位钢琴家热恋长达8年时间,社会历经风云变幻,三个人也经历了生死蜕变。这个故事由张国荣自己构思,剧中张国荣出演那位天马行空的钢琴家,胡军出演事业成功的商人即表哥,内地女星宁静出演被两人深爱着的女人。而香港著名笑星沈殿霞则被邀请出演宁静的母亲。整个影片应该说悲剧色调比较浓厚,是“一段无望的爱情故事。”胡军与张国荣相识是在2001年《蓝宇》香港公映时,张国荣专门找到他,夸他演得好,并谈到希望邀请他演一部自己执导的电影,双方由此有了接触。2002年张国荣来内地选景,又找到他,同他交流这部电影的情况。
因为张国荣对处女作品要求很高,剧本和拍摄地一直在选取中,张国荣觉得原定的青岛不是特别合适,他开始在内地大小城市中重新选择,剧本也在改动中。 2002年3月8日,突如其来地,香港某媒体披露了张国荣执导处女作《偷心》的工作进展、剧情概要、以及即将赴青岛选景的消息。立即有记者打电话到北京向张国荣本人确认此事,张国荣极其震惊,严肃查问记者身份和消息的来源,随后紧急召开会议,详查泄露行踪者,再次强调该片前期的保密工作,并且下令将已发放到制片、剧组主创人员和主演手中的定稿《偷心》剧本全部收回。原定于第二天飞赴青岛实地选景的计划也因此取消,张国荣要求工作人员暂时休息,原地待命。由于他的强硬态度和仔细叮嘱,当记者随后尝试采访该剧几位主演时,不是手机关机就是没人应答,整个剧组彻底销声匿迹。
张国荣亲自带上有关人员,秘密赴青岛取景。没想到,所见所闻的一切,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张国荣没有去过青岛。他对青岛的了解来自明信片、画册上的美丽图片,这个城市浓厚的文化气息、19世纪40年代风情和古雅的建筑与景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剧本创作伊始就把场景设定在了青岛。
的确,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尤以19世纪40、50年代文化摇篮而著名,一大批文学巨匠汇集此地,给青岛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另外,青岛的建筑和风景独具特色,德式、日式、西班牙式、丹麦式风格荟萃,许多老房子、老街道都别有一番古雅风味。但是,青岛同时也是一座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在大部分地区,城市风格已经与其他国际性都市无异,这对老百姓来说应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对追求怀旧美感的艺术家来说,则是福祸难料。
张国荣到达青岛一做实地考察,发现城市面貌大相径庭,他在图片上见到的许多景观都已经被新建的现代化建筑所取代,早前所设想的大部分剧情都失去了依托。剧组的一些成员建议换个相似的城市来拍,但是一贯要求完美的张国荣认为那样会弱化电影背景,影响整体风格,他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推翻剧本,重新改写。
张国荣的突然辞世令人扼腕叹息,而生前,有一件事让他一直耿耿于怀、郁郁寡欢,那就是没有将电影《偷心》完成。这部影片凝结了张国荣无数心血,也是他准备由演员向导演转型的第一部作品。在剧本、演员等一切因素都筹备妥当之后,这部电影最终没能开机,让他一直郁郁寡欢。《偷心》的编剧、女作家何冀平在京为她的成名作话剧《天下第一楼》改编成电视剧的事情忙活。她与记者聊起了这部未竟的电影对张国荣的重大影响。“张国荣为这件事投入了很多精力。我们一起为《偷心》做准备,跑了上海、北京好多地方,连服装、道具、演员、执行导演都选好了,电影却没能拍成。”何冀平告诉记者,如果这个电影能顺利完成,张国荣能成功转型成导演,也许会改写今天的这个结果。“张国荣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绝对不允许自己失败,他是那种想做什么就一定要成功的人,这个电影的失败,他一直看不开,对他是一种很大的困扰。”询问电影没有开机的原因,何冀平叹息道“无疾而终”。而据记者了解,是投资问题。《偷心》是一部描写一个艺术家情感的电影,结局依然是何冀平一贯的充满遗憾的凄美结局。当时这个构想一出来,港方就有人要投资,但张国荣还是决定接受一个朋友推荐的内地投资人。没想到这个投资人出了问题,资金没有到位,使得电影流产。于是电影的拍摄就被无限期搁置了,这对张国荣的完美性格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何冀平说:“我一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心理特别难过。我一直觉得,如果电影拍成了,他也许就不会这样了。我准备改编《天下第一楼》的时候,给他打了电话,我说如果再有机会,我还会帮他把电影进行到底。听得出来,他有点惆怅,似乎对那部电影念念不忘、欲言又止,我心里也觉得很不好受。”在与张国荣的接触中,何冀平觉得他没有抑郁性格,是一个随和、坦然、率直的人,但她也认为他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太成功了,有时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寄托在哪里。
❽ 怎么评价电影《偷心》
在看到《偷心》的片头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句子: “如果你是个女孩,在熙攘的大街上看到迎面走来的裘德洛,会不会溺死在他温柔的眼眸里,然后一言不发义无返顾地跟他走?如果你是个男人,在满目灰色的建筑和人群里看到红色短发的娜塔丽波特曼,会不会砰然心动,然后不顾一切毅然决然地带走她?” 看完电影后我才意识到这样的假设有多么的无知。一见钟情是男女之间最大的讽刺。
猥琐的心思,混乱的性关系,低级的猜疑,轻易的放弃,漫无目的的结合以及漠然的分离,《偷心》留给所有人一个充满寒意的现实:虚幻的爱情,可笑的一见钟情。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变化的只有时间而已。
❾ 当年投资张国荣电影《偷心》是谁又是怎么惹上官司的
好像是那个人以前的生意涉嫌偷税还是怎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