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昌;李行;李安;侯孝贤
② 台湾电影的台湾导演
今台湾电影是以一群默默努力的电影工作者所支撑,也成为台湾电影的骄傲。这些工作者,除了侯孝贤与杨德昌已在国际影坛建立作者导演的地位外,台湾出身的李安、马来西亚来台的侨生蔡明亮也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台湾导演。李安的《推手》让所谓后新浪潮电影踏出成功的一步。其后的《喜宴》也获得台湾本地与国际的票房上成功。事实上,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的李安,今与侯孝贤仍成为台湾电影代名词之一。
③ 我认为的台湾电影十佳分别有哪些
台湾电影和音乐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在纯真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以至于当我涉足台湾的每一个角落,头脑中浮现的总是那些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模糊,又猛然清晰的熟悉镜头。带着深深的怀旧情结,梳理了一番几十年时光飞逝之后,仍然萦绕于心间的台湾电影,以缅怀将逝的青春,那些血气方刚的岁月。
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台湾电视剧,你们认同吗?
④ 台湾导演李安
活着,他最近还受聘为北京奥运开闭幕式顾问
姓名:李安
性别:男
出生年:1954年
生日:10月23日
地区:港台
星座:天蝎座
血型:
身高:
三围:
嗜好:
职业:导演
个人简介
台湾籍导演李安近年斐声国际影坛,在太平洋两岸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毫不夸张地说,他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他除了拍出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及最近正大红大紫的《卧虎藏龙》等华语片以外,居然还能拍出令国际影视界一致叫好的跨文化的《冰风暴》、《理智与情感》及《与魔鬼共骑》等英语片。这3部影片分别代表着维多利亚时代封建保守的英国以及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和七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也许对于一个真正的金牌导演来说,电影不存在什么文化与国别的区别,只要他的作品能触动观众。
李安1954年出生在台北,祖籍江西。1975年他自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戏剧导演,获戏剧学士学位。后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并获得电影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他拍摄了《追打》(“The Runner”)、《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和《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等16毫米电影作品。1982年他拍摄了《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及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奖----金穗最佳短故事片奖。
1984年以《分界线》(“Fine Line”)作为其毕业作品,从纽约大学毕业。该片还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这段时间,他还参加了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的反映学生生活的电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的摄制工作。接下来的6年时间,他一直在美国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工作。期间,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那段时间,李安完全靠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甚至当起了“家庭妇男”。他每天在家里带孩子、练习厨艺,闲下来就构想剧本。1990年完成了剧本《推手》(“Pushing Hands”),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在这是一部关于传统伦理观念的通俗剧。在这部影片中,他通过一个生性活泼的纽约人以一顿便宴来招待自台湾来参加他的婚礼的父母一事,进一步探索了二种文化和二代人之间在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观念上的迥异。通过这部电影,他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中国电影,上映后赢得了一致的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从此,李安在国际影视界的声誉猛增,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行列。
1994年,他拍摄了《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这是他所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主要诠释了家庭问题和新旧冲突这个主题。本片的主演是台湾著名演员郎雄(Sihung Lung)。这是李安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电影,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并获独立制作奖和第七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
成功地拍摄了这部影片之后,李安跨进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的大门,1995年他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这部电影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编剧是本片的女主角艾玛-汤普逊。该片获得的评价极高,获得了诸多的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汤普逊还获得最佳剧本改编奖),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安还评选为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1997年,李安又开始改编里克-穆迪(Rick Moody)的小说《冰风暴》(“The Ice Storm”)。本片讲述的是在“水门事件”那个年代,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家庭内发生的种种矛盾----四十多岁的男人面临着中年危机;正值青春斯发育阶段的少男少女整日与爹妈针锋相对;夫妻间不可告人的秘密……。该片的主要演员包括凯文-克莱恩(Kevin Kline),西戈尼-韦弗(Sigourney Weaver),琼-艾伦(Joan Allen)和克里斯蒂纳-里奇(Christina Ricci)等。李安在这部片中,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七十年代美国家庭关系的微妙的一面,本片的成功使李安在国际影视界声誉大振。这部影片也赢得了许多项国际电影协会的奖项,包括1997年编剧詹姆斯-沙穆斯(James Schamus)在戈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的最佳编剧奖。凭借此片,李安确立了他在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中的地位。
此后,李安转而尝试拍摄反映美国内战的影片----《与魔鬼共骑》(“Ride with the Devil”)。与前两部影片相比,李安的这部美国西部片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
2000年,从小就是个武侠迷的李安接受了台湾前中影公司总经理、目前是纵横国际影视公司的老板徐功立的邀请,推出了演绎太极拳之博大精深的中文武侠片《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该片的编剧是与李安在《饮食男女》和《冰风暴》中合作过的犹太裔编剧詹姆斯-沙穆斯。在这影片中,他一改他情感伦理片的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一个曲折动人的悲情故事,将唯美的画面和飘逸的武打相结,推出了一部新派武侠电影,赢得了西方观众的一致好评。该片一经推出,即创造了亮丽的票房成绩、获得了影评界的高度赞赏。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影片,在比利时佛兰德斯电影节上获得“全球最佳电影音乐奖”及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10项提名。李安本人也获得了第5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在他的家乡台湾,《卧虎藏龙》也是今年第37届台湾金马奖影展的大赢家,共捧走6个奖项。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音效、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动作指导及最佳剪辑。2001年3月11日,李安还凭借此片获得美国“导演协会奖”,风头直逼奥斯卡,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位捧得奥斯卡奖杯的华人导演。
其它
主要作品年表
获奖记录:
2000年因电影《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2000年因电影《卧虎藏龙》获第58届金球奖最佳导演,美国“导演协会奖”
1995年因电影《理智与情感》获美国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1993年因电影《喜宴》获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3年因电影《喜宴》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西雅图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992年因电影《推手》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
主要作品年表:
2000年《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1999年《与魔鬼共骑》(“Ride with the Devil”)
1997年《冰风暴》(“The Ice Storm”)
1995年《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4年《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
1993年《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1992年《推手》(“Pushing Hands”)
1984年《分界线》(“Fine Line”)
1982年《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
⑤ 必知的50部电影 其中有一部 导演是台湾人 叫什么杀人事件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关键词:杨德昌
点评:青春残酷物语,四个小时的长片,你得有点耐心。
⑥ 台湾电影有哪些出名的导演
李安 《卧虎藏龙》《喜宴》
侯孝贤 《童年往事》《悲情城市》
杨德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
蔡明亮 《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
胡金铨 《空山灵雨》《侠女》
⑦ 台湾电影的其他导演
除了李安、侯孝贤外,蔡明亮则一反新导演普遍探索怀旧或历史记忆的题材,并将触角深入都会男女生活中,其中,早其作品《青少年哪吒》观察都会青少年虚无而没出路的生命、得奖作品《爱情万岁》探触寂寞的都市男女互舔伤口、另外,几年后的作品如《河流》及《洞》更是赤裸描写黑暗都市的情景。相对的,蔡明亮电影虽给人一种现代寓言的感觉,但也因为十分灰涩难懂而曲高和寡。除此,其他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新导演,如陈国富、徐小明、王小棣、易智言、陈玉勋、林正盛、张作骥,以及独立制作的黄明川、赖声川等,也都有水平以上的作品出现。台湾电影的历史进程,自台湾日治时期后期至台湾解严前,便一直为官营制片厂所主导的情形下发展。事实上,该阶段台湾电影的制作基本上也是以官营制片厂所拍摄的新闻片与政治宣传片之制作为主。直至今,台湾当局出资及主导的台湾电影辅导金仍是一个发掘台湾电影人才的重要方式。
今台湾有一批年轻纪录片导演。来自台湾社会各阶层的他们,其影片题材也五花八门。题材从探索严肃社会或政治议题到有的以自己或家人、朋友为拍摄对象皆有。其纪录片主轴,也从探索社会到探索个人的生活与问题。因为配合得当,整体成绩已渐受国际瞩目,并有不少的国际重要纪录片影展获奖纪录。另外也有如无米乐的叫好叫座影片。
⑧ 台湾地区有哪些优秀的电影导演
你好,台湾地区非常有名的导演有:
李安
侯孝贤
杨德昌
蔡明亮
魏德圣
朱延平
张艾嘉
钮承泽
个人认为,当代台湾这8位应该是最著名的8位了,望采纳,谢谢!
⑨ 台湾有名的导演都有哪些
侯孝贤 中国台湾电影导演、编剧。生于广东梅县。1948年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1974年从影。当过场记、副导演、编剧、演员。1975年后编写电影剧本《早安台北》等。1978~1981以编剧身分和名导演、摄影师合作拍摄影片取得成功。 1980年首导《就是溜溜的她》Cute Girl、《风儿踢踏踩》1981 Cheerful Wind成名。 1982年执导《在那河畔青草青》The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奠定了作为台湾新电影作家的地位。 1983年执导《儿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获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风柜来的人》The Boys from Fungkuei获1984年法国南特大三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 1984年创作剧本《油麻菜籽》Ah Fie获第二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1985年执导的《冬天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获30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 1985年与朱天文合作创作剧本《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因执导该片获三十七届西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及鹿特丹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亚太影展作品奖。 1987年执导《恋恋风尘》Dust in the Wind获1987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音乐奖。葡萄牙特利亚国际影展最佳导演奖。 《尼罗河的女儿》Nile Girl获1987年意大利都灵电影节第五届国际青年影展影评人特别奖。 1989年执导《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获第二十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台湾中时晚报最佳作品奖、导演特别奖。第四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93年执导《戏梦人生》The Puppetmaster获台湾中时晚报电影奖最优秀作品奖, 1993年戛纳电影节审查员特别奖。 1995年执导《好男好女》获第三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三届长春电影节佳导演奖。 1998年执导《海上花》获第三十五届台湾金马奖评审团大奖。 1998年执导《千禧曼波》. 2004年执导《咖啡时光》获第18届东京国际影展的「黑泽明奖」。第9届釜山影展本年度亚洲电影人奖。获伊斯坦布尔电影节最高荣誉“金郁金香奖”。 2005年执导《最好的时光》获第四十二届金马奖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奖,年度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奖。
⑩ 求你心目中文艺片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十大导演名单(各十位)。多谢。
香港 关锦鹏 王家卫 许鞍华 李翰祥 尔东升 张婉婷
严浩 陈可辛 刘镇伟 高志森
台湾 侯孝贤 杨德昌 李安 柯一正 蔡明亮 何平
林正盛 陈玉勋 张艾嘉 李行
大陆 黄建中 陈凯歌 张艺谋 姜文
我还喜欢张彻和吴宇森 ,杜琪峰 但他们显然不是文艺片导演
大陆的文艺片基本不看,不想写几个名字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