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菲定律的全部定义是什么
让墨菲定律成立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大于零的概率;另一个是时间够长(换句话说是样本够大)。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英文:Murphy's theorem)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墨菲定律”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把它当作回天无力的借口,有些人则把它当成提醒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警钟。面对软件中隐藏的功能缺陷,如果我们能想得更周到、更全面一些,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就可能将缺陷率降到最低。
墨菲定律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科学理解,积极对待,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墨菲定律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保持快乐成功的心态。成功的机遇或许就蕴含在一个个风险当中,学会如何应对风险,并不断从中学习成功的经验,这样我们就更加容易把握成功。
(1)墨菲定律电影的导演是谁扩展阅读
墨菲定律的科学解释
每种定律都可以由一种或几种简单的数学或物理学定律来解释,墨菲定律背后的科学解释就是宇宙的熵增现象。
通常认为,我们的宇宙目前处于膨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事物倾向于转化成杂乱无序且平均分散在空间的微观粒子及热辐射,这种无序性增强加大就称为熵增。
而通常人类活动的目的是建立集中的、有秩序的事物,比如将铁矿石熔炼成钢铁构件,将沙子制作成芯片,这与整个宇宙的自然规律是相反的,所以无论是说大自然的惩罚也好,说违反客观规律的代价也好,墨菲定律这种破坏有序事物的定律就是大宇宙环境自然规律的体现。
2. 墨菲定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墨菲定律是迷信?还是科学?
可能大家对“墨菲定律”的说法并不陌生,但真正能体会并重视的人很少。墨菲定律指的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很多人认为,这不就是“倒霉定律”嘛,总有人运气太差。但这并非偶然或者迷信,它是有科学依据的!
1996年,科学家罗伯特·马修斯发现,人们擅长“虚幻关联”。也就是说,在堵车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所在的车道是最慢的。原因是,我们总会过多关注别人如何超过我们,而非自己的前进。
我们之所以更倾向于记住不好的事情,这和我们的本能和生存意识有关。一次消极事件对我们的打击,比起其他一千次做的好事情,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墨菲定律讲的不仅仅是心理效应,还强调概率事件。有一个众人皆知的“面包和黄油”的故事,讲的就是坏事总会发生——假设面包从桌子上掉落,总是沾有黄油的那一面会碰到地板。
马修斯在做过多次科学实验后就发现,从固体机械学和面包旋转速度来看,这一理论确实是无误的。当一个面包在标准高度的桌子上掉落时,只能旋转半圈。
如果让涂有黄油的那一面不弄脏地板,桌子的高度就必须要达到2米5!可是,这么高的桌子,日常生活中,好像也不太常见。
这么看来,所谓的“坏运气”,背后蕴含的更多是某种科学道理。而“墨菲定律”,正是这一切现象背后的规律所在。
墨菲定律产生原因
从人为角度来看,墨菲定律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1、乐观主义偏差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现象被解释为“乐观主义偏差”。它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更可能经历积极事件,而他人更可能遭遇消极事件的现象。
简单地说,就是同样的情况,别人更可能遇到“坏事”,而自己则不会,嗯,就是这么的“自信”。
上世纪80年代,瑞典心理学家欧拉·斯文森(Ola Svenson)研究发现,93%的美国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毫无逻辑的,半数的受访者都认为他们自己在所有人中能跻身前20%最安全司机之列。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恰恰相反,正因为司机自视过高,才导致了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
在商业世界中,因盲目乐观而导致决策失误的企业案例不在少数。刚刚落幕的7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捧走了最高奖项金狮奖的奈飞公司(Netflix),就曾犯过类似的错误。
奈飞公司是一家集制作、发行、播放为一体的数字电影租赁公司,其市占率超过了所有其他视频网站的总和,是当之无愧的媒体巨头。
但是,近两个月以来,它的股价如过山车一般震荡。这不禁让人想起了2011年的那一次股价下跌。
当年,获得巨大成功和众多用户拥趸的奈飞宣布,新的视频流业务将从租赁业务中分离出来,若用户想同时体验两种业务,需额外付费。此举一出,众人哗然,激怒了不少奈飞粉丝。当下,公司不仅流失了80万用户,股价也下跌超过了25%。
不到一个月后,CEO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被迫向公众道歉,并撤销了这个决定。3个月后,哈斯廷斯承认自己犯了“过度自信”的错误,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利益。
从奈飞过于武断的决策来看,正是这种“乐观主义偏差”,钝化了其对潜在问题的感知,从而酿成了糟糕的结果。而墨菲定律的启示就在于,让人们牢记这种盲目乐观主义所带来的风险。
2、忽视潜在隐患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是这样的,受试者被要求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要记录视频中球员的击球次数。但视频观看结束后,受试者却被问到另一个问题:是否有注意到视频中,从人群里走过的那只“大猩猩”。结果令人意外:约有一半的受试者都没有看到那只“大猩猩”!
这个现象被称为“无意视盲”,即在太过于投入某件事的情况下,很容易忽略身边的事,即使这件事很显眼。
在商业世界中,有不少因为忽略“大猩猩”而惨败的案例。最近,微信朋友圈小视频开始支持微视拍摄,不知大家试了没有。
一直想在视频领域发力的腾讯,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这款8秒短视频APP“微视”。微视背靠腾讯这座流量的大山,不得不说,起点就比别人高了一大截。只可惜,微视后来的表现差强人意,一直悬而未决的“隐患”,最终让其在短视频江湖中节节败退。
一开始,微视占尽腾讯资源优势,一度在App Store免费排行榜排名第一。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4年春节期间,微视日活一度达到4500万人。
虽然开局告捷,但一直靠着腾讯“输血”的微视,在拼命攫取流量的同时,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事——找到自身的定位。据传,当时的项目负责人,根本没有想清楚这款产品的定位,一旦有人问起,便搪塞过去,不再作深入思考了。
虽然此番,我们又看到了不甘落后的腾讯开始重操“旧业”,但微视能否卷土重来,用户是否会买账,我们仍未可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解决原来的问题——清晰的定位和商业模式,那一切依然会是空中楼阁。
实力欠缺总是更容易增加坏事发生的几率。尤其在企业初创时期,竞争壁垒若没有构筑好,越容易遭到强大对手的侵袭。这样的商业案例比比皆是。“你忽视问题,不代表它会自动消失,有一天,它可能会变成坑让你踩。”
3、责任意识缺失
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人生最大的错误,往往就是由侥幸引诱我们犯下的,当我们犯下不可饶恕、无从宽释的错误后,侥幸隐匿得无影无踪。而我们下一个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它又光临了”。
伟大的哲人早已洞见了人性弱点。因为责任意识的缺失,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疏漏,就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曾经以品质闻名于世的日本制造,近来却在一系列的丑闻下开始走下神坛。
2017年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承认,公司旗下四家日本工厂所交付的铝、铜产品均存在篡改材料数据等作假行为,被波及的问题产品购买方增加至约500家;
2017年11月23日,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承认,旗下子公司存在产品数据篡改的造假行为,目前受影响企业目前达到258家;
2017年11月28日,日本化工巨头东丽株式会社曝出数据造假丑闻,波及13家企业客户。
造假行为远不止此。当企业和个人的责任意识开始淡薄,他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破坏性后果。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尤其科技越发展,面临的麻烦可能就越严重。
如何防范?
墨菲定律有时可能是“大概率坏运气”,有时也可能是“小概率事故”,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
1、预估偏差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在《社会动物》一书中提到:“人类的头脑是一部过度自信的机器。”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就像一台机器,每当面对一些问题,它就会自动切换这种心智模式去应对。虽然,有时它会有助于我们提升表现,但是消极的一面是,它也让我们忽视了潜在的危险。
对此,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更全面一些。我们可以事先预测出与实际结果的偏差值,设想有可能遇到的最坏情况,并做好风险管控,采取多种保险措施,以避免偶然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供你参考:
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2、提升实力
有的人总是担心,考试会不会考到自己刚好没有复习的部分,结果,天不遂人愿,墨菲定律“显灵”了,考试出的题刚好是自己没看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但是,当你再转头看看那些气定神闲的同学,就知道,他们的底气来自于他们平日就用功读书,所以考完试来,也从不慌张担忧。而实力欠缺的自己,只能拼“运气”。同样的考试内容,对于实力不同的学生来说,考不好的概率是不一样的。越是实力不够,越爱责怪运气不好。
因此,提升实力是降低出错概率的唯一捷径,从此便不必担心墨菲定律作怪。
3、高度重视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库珀就曾对女儿墨菲说过:“墨菲定律并不是说会有坏事发生,而是说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会发生。”
从统计学和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墨菲定律成立的前提:一是大于零的概率,哪怕是小概率事件;二是样本量足够多,也就是说时间足够长。那么,墨菲定律就一定会实现。
有时候,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小概率事件的忽视。事实上,“小概率负面事件”更值得关注。
想想那些麻痹大意而发生的安全事故……看手机的低头族过马路发生的惨剧等等。你以为的车会强制停下,你以为的不会撞到,你以为的……
这种事太多了。只是没有人引起重视。
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加强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警惕。对于每一次活动中的潜在安全隐患,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的提出者,是美国航空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上尉。他曾参与研发过“阿波罗”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安全系统。1949年,墨菲试图通过实验,测试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但是,在多次测试和修改设计后,他依然没能得到答案。
后来,他检查了装置,结果发现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了错误的位置上。这让墨菲哭笑不得,于是他便说出了最著名的一句话,“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
3. 听说过墨菲定律吗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
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1949年,一位名叫爱德华·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对他的某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
一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最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只是说出了坏运气带给人的无奈。或许是这世界不走运的人太多,或许是人们总会犯这样那样错误的缘故,这句话被迅速扩散,最后竟然演绎成: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产生条件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1-(1-p)^n。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越来越接近1。
这一结论被爱德华·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举例分析
事故案例
2013年12月6日在宁波-舟山港域,能见度仅0.5~0.6海里, 9:25巴拿马型散货船“J”轮(引航员在船)满载货物驶过下篮山。为适合当时能见度不良的环境与情况,“J”轮主机采用SLOW AHEAD航行,因潮汛较大涨水顺流航行,当时航速9节左右,航向323度,引航员用雷达标绘和AIS观察到溜网重北面出口船舶“H”轮及佛渡水道过来的“X”轮(引航员在船,虾峙门出口,船长168米,船宽25米,前后吃水9.2米)的动态,并发现“H”轮位置过于靠近进口航道,主动VHF联系“H”轮并与之确认红灯会。随后在高频里听到交管中心呼叫“H”轮,要求其向右调整航向走虾峙门出口航道,同时要求“X”轮跟随“H”轮出口,“X”轮在高频上回答并同意。
9∶30“J”轮为了与“H”轮和“X”轮保持更大的安全距离,提前转向至330度。 9∶32“J”轮与“H”轮左对左交会过程中,看见“X”轮在“J”轮左船头相对方位40度左右,距离约0.4海里,且其船首向对“J”轮船首,并观察到“X”轮右转趋势不明显,引航员判断与该船已经形成了非常危险的局面,立即用高频与之联系,同时操右满舵,主机由SLOW AHEAD直接加车至FULL AHEAD;经多次呼叫“X”轮但始终没有应答。引航员连续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当断定碰撞已不可避免时,紧急操左满舵尝试以尾反移量和减小碰撞角度来减轻碰撞程度。 9∶34“X”轮船首撞入“J”轮左舷7舱位置,碰撞角度约30度。当时船位在上溜网重东偏北进口航道,即概位29°50.23N,122°12.74E处。
定律分析
宁波-舟山港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域之一,通航水道内船型复杂,船舶数量众多、尺度和船速不一、操纵性能参差不齐等问题,致使该港域,特别是警戒区周围引航风险不断增大。
虽然上述案例事故发生后,“J”轮冲滩成功,并成功抛锚,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仍给港口生产以及当事引航员和船员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该事故看上去偶然,结合“墨菲定律”看又是必然的。事故中的“J”轮以相对安全的船速航行在虾峙门分道通航进口航道上,如果每艘船各行其道,各航其路,碰撞就不会发生。事实上该水域航行的船舶长年累月都是如此操作的,然而该水域为警戒区附近,船舶纵横交错,交通流密集,众多隐患长时间存在,一旦一方违反常规(超速、疏于瞭望等),而另一方未有相应预案及防备措施,事故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当n越来越大时,没有发生事故是偶然的,而发生事故才是真正的必然。
定律启示
“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如果事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据统计,2013年宁波-舟山港域引航站引领的船舶达36858艘次,平均每天引领101艘次,而非引航的船舶如自引国轮、客渡轮、渔船、运沙船、沿海运输船等更多。如此众多的船舶,构成了宁波-舟山港域复杂的引航环境,其中任何一艘船舶出现工作马虎或者很小的违规,也许一次、十次、百次、千次都没有发生事故,但一千零一次就可能会发生重大引航安全事故。
如果帮助到你,能帮忙点个采纳吗,谢谢
4. 《墨菲定律》是指不好的事吗因为我看过一部美国的电影,有个女孩叫做墨菲,她的哥哥经常拿《墨菲定律》
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事啊,墨菲定律你不知道吗?就是说总是担心一件事情会发生,结果它就真的发生了。因为你总想着他会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就会改变事情的发展。
5. 和墨菲定律 有关的 美国电影。
名字叫做《噢,糟糕!》,求采纳!
6. 哪里搜到《墨菲定律》(法国电影)的视频
pqfttoal,你是想问哪里搜到《墨菲定律》(法国电影)的视频
这个你完全可以去搜索1吓 YYTvO影视 你就懂了滴啦~哟呵呵,
xcdpxt42
一般人我还真不会告诉滴~你懂的~
求采纳,采纳不会有孩子滴~~
vrfcaa00
7. 艾迪·墨菲都演过哪些喜剧电影
2012《临终千言》
1999《人生》
1988《美国之旅》
2003《奶爸安亲班》
1984《比弗利山超级警探》
2001《怪医杜立德》
2007《诺比特》
2009《幻想之地》
2003《鬼屋》
1996《肥佬教授》
1997《超级警探》
2008《戴夫号飞船》
1990《四十八小时》
1998《怪医杜立德》
2011《高楼大劫案》
2001《怪物史瑞克》
1992《情场杀手》
2004《怪物史瑞克2》
2007《怪物史瑞克3》
1992《滑头绅士闯通关》
2009《欢乐合唱团 第一季》还有第二季
2009《墨菲定律 La loi de Murphy》
然后还有些《飞镖》,《哈林夜总会》,《颠倒乾坤》,《金童》,《我是间谍》,《布鲁克林的吸血鬼》,《作秀时刻》
差不多就这些,整合很多网上,而且有些介绍把不是喜剧的也写成喜剧了,幸好有些看过知道不是喜剧,所以还是要自己斟酌斟酌的,
8. 英国导演肯·罗奇Ken Loach最著名的电影有什么推荐!
英国导演Ken Loach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不容错过。
入围2019年戛纳主竞赛单元,老爷子80多岁了,依然葆有创作欲。
他好像一辈子没拍过卖座的电影,镜头始终对准底层民众。
导演生涯14次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2次捧获金棕榈),在威尼斯有终身成就金狮奖,在柏林也有荣誉金熊奖。
本片剧情老扎心了,讲述的是英国纽卡斯尔一家四口的生活。
他们不是当地人,从曼彻斯特迁居去的,租房住。
男主人瑞奇,先前是工地工人,什么工种都干过,如今准备转行当物流快递员。从他双臂皆有纹身、说话带脏词、聊起足球会较真等特征来看,估计经历过愤青岁月。出于尊严,没领过失业救济金。
女主人艾比,是个上门工作的护理员,客户都是老弱病残,时有突发状况要应付,但她工作非常负责,有爱心也有耐心。
大儿子赛巴在念高中,正值叛逆期,热衷街头涂鸦;小女儿莉莎11岁,乖巧可人。
背负着债务,一家人过得很辛苦。
瑞奇跟快递站的关系,老板说得好听,说瑞奇是合伙人、没有目标绩效、自己主宰命运,其实就是没有福利和保障。一周工作6天,每天14个小时。为了贷款买小货车,瑞奇卖掉了妻子工作所需的私家车。
艾比的工作零底薪,按家访次数计酬,交通费需自理,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晚上9点半。私家车卖了后,需要坐公交车和步行辗转于不同客户家。
两口子勤劳肯干,法定的每天8小时工作制?对穷人来说,不存在的。
工作时长饱和,自然就难以对子女照顾周全。赛巴厌学,莉莎失眠,兄妹俩还时常要自己弄吃的。
影片播放到一半,才第一次看到他们一家四口非常难得的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印度菜外卖。
两口子睡前谈心,瑞奇感叹:我真的没想到生活会这么苦,感觉诸事不顺。
艾比也神伤:愈是努力工作,就愈沉入无底深渊。
这就是所谓生活的无力感吧。
快递员工作不好干,就像老板对瑞奇说的,“客户谁会真正问候快递员,你开车睡着了,和公车相撞,他们不管,他们只在乎运费、效率和收件”。
不如意的生活,会时常遭遇墨菲定律,就像瑞奇越是赶时间的时候,越是会遇到电梯坏了、客户不按规提供证件、老板要找他训话等外力耽搁;就像瑞奇越是累得像条狗,没时间精力照顾儿子,儿子越是会闯祸,惹事还逐渐升级,从旷课到打架,从被停课到偷窃被警察抓,瑞奇终于失控出手打了儿子。
瑞奇和艾比两口子其实很恩爱,为了养家一起吃苦,发生争吵也会很快互相道歉。
这是最让人欣慰的地方,多少夫妻在这种日复一日的辛苦日子里,逐渐走向分崩离析。
但生活不会因为你善良、因为你们恩爱就轻易放过你。
青天白日的,瑞奇遭遇抢劫,被痛殴被羞辱还被抢了货品,他工作中最重要的扫描枪也被踩烂了。
就医也不顺利,发达国家的医院也是人满为患,效率急人。老板打电话来,却只关心利益,要他找好隔天的代班、要他赔500英镑货品钱,扫描枪更是索赔1000英镑。
逼得一贯柔声细语好脾气的艾比,都在公众场所大声飙脏话,怒吼“事关我的家庭,不容许你践踏”。
瑞奇伤势不轻,肺部、头部、手掌都受创,一只眼睛都肿得跟桃子似的,但一觉醒来还是要出工,儿子苦劝没用,妻子阻拦也没用。
他当然知道妻子儿子都是为他好,但他更知道,一天不出工带来的经济损失,他们这个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再承受不起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说是错用了其本意也好,此情此景,竟也想不到别的话可以形容。
片名“SorryWeMissedYou”(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出自瑞奇所在快递中心的单据,投递失败的单子上印着这句标语。
我上门给你送货,你不在,但要说对不起的是我,是我错过了你,而不是你失约。
对老板来说,顾客是上帝,不可得罪,而工人只是服务上帝获得收益的工具人。底层民众遭受不公平的资本主义剥削,却无力反击。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也可以放诸家庭,瑞奇和艾比被谋生所累,在孩子需要更多陪伴、更多沟通的时候,他们错过了。孩子长大是很快的,就跟父母老去一样快,错过了,岁月可无法回头。但是瑞奇和艾比能怎么办呢,仍是无力改变,首先还是要活下去不是么。
老爷子还是还nice的,虽然是现实主义的拍法,白描、不炫技、平实运镜、不介入导演主观情感,但瑞奇一家的团结没散,没有让悲剧走向更悲处。贫穷生活全仰仗着亲情温暖那一点支撑,不然哪有动力去拼命干活。父亲的受伤,也给儿子释出善意、父子和好提供了台阶。
配乐也极节制,只在一家四口唯一一次都坐上小货车出行时,使用了YoungMC的嘻哈歌曲《KnowHow》,另外只有片尾要出字幕了,一曲忧伤悲怆的配乐才响起。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很难拍,商业回报的风险也大,所以愿意拍的导演越来越少。
这年头,流行的是超级英雄,是特效大场面。在中国更是如此,以前第五代导演还能聚焦黄土地,但逐渐被人们嫌疑是张扬了家丑,现在已经没有第几代导演一说了,不再有共同的使命,什么赚钱拍什么,迎合观众而不是引领观众,花重金和大力气在宣发营销,而不是夯实剧本、打磨质量。
国人的审美取向还是更偏于借影视作品逃离现实,而不是借它认识现实、探索现实,所以甜宠、古偶、仙侠大行其道。没有深度的甜,是死甜。
所以拍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导演,很值得敬佩。
9. 有个女孩叫墨菲他的哥经常那拿墨菲定律取笑她是哪一部电影
是《星际穿越》,去年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