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上甘岭》插曲是什么
《我的祖国》
歌曲原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
填词:乔羽
谱曲:刘炽
歌曲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创作背景: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乔羽接到邀请当夜,登车由南昌赶往上海,由上影厂厂长袁文殊安排车次赶到长春。沙蒙、乔羽会面后,沙蒙便把情况和盘摆给了乔羽:《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
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全剧组每天的花销巨大。因此,沙蒙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乔羽在作词时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
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沙蒙拿着稿子看了半个小时后,询问第一句为何不用万里长江或长江万里,乔羽认为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最终沙蒙认可了乔羽的想法。
⑵ 电影上甘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上甘岭》主要内容:1952年秋,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爆发。八连连长张忠发(高保成饰)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
可就在一个上午,敌人竟进攻23次,我军伤亡惨重。敌人继续增兵,师指挥所命令张忠发暂时撤进坑道。第二天,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连队配合其他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大股敌人。师指挥所要求张忠发拖住敌人,使后方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
坑道内的战士每天都有伤亡,他们不仅要跟头顶上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战士们相互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战斗。
在朝鲜人民的支援和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他们顽强战斗了24天,让我军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备,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上甘岭战役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2)电影上甘岭导演扩展阅读
《上甘岭》角色介绍:
1,张忠发
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终于等到大反攻开始,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的胜利。
2,师长
整场战役的指挥者,命令张忠发支援七连军队并坚守主峰阵地,原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后来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
3,王兰
部队里的女卫生员,每天给伤员打水、打针、换药、喂饭、洗绷带、查脉搏,有时还要帮助伤员大小便,然而,不管工作有多累,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4,
孟德贵
指导员,在缺粮断药又短水的坑道里,身受重伤的指导员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里,用他那微弱的声音让王兰对他唱首《我的祖国》,而指导员在战士们深情的歌声中合上了眼睛,带着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离开了朝夕相伴的战友们。
⑶ 电影上甘岭师长是谁演的
李树楷。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
1952年秋,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爆发。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可就在一个上午,敌人竟进攻23次,我军伤亡惨重。
敌人继续增兵,师指挥所命令张忠发暂时撤进坑道。张忠发命令连队配合其他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大股敌人。在朝鲜人民的支援和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他们顽强战斗了24天,让我军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备,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上甘岭战役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3)电影上甘岭导演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毛泽东了解到上甘岭战役后,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擅长军事题材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任务并立即组成了创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导演,因为林杉曾创作了多部反映革命体裁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 肖矛成为《上甘岭》的剧本创作者。
人物原型
张忠发:张计发,1926年出生在河北省赞皇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51年,奔赴朝鲜“抗美援朝”,在上甘岭一役中担任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135团7连连长,坚守上甘岭阵地数日。
王兰:王清珍,1951年初入朝参战,在上甘岭战役中担任志愿军45师医政股收容所的卫生员。
⑷ 上甘岭由谁拍摄的
电影《上甘岭》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萧矛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张忠发)、徐林格(孟德贵)、刘玉茹(王兰) 上甘岭电影插曲《我的祖国》由郭兰英演唱后,历经50年流传至今。
⑸ 为什么不重拍上甘岭电影
《上甘岭》这部影片非常震撼,讲述了60年前我们的前辈为了我们现在的和平,付出努力和牺牲的故事,想想都觉得心潮澎湃。
而且这部影片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作品,如果这个导演没有资深的阅历以及拍摄的技巧,是完全不可能超越原作的。
说起上甘岭的故事,我家的爸爸就会滔滔不绝,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军人,因为军人骨子里的那股血性让他不敢忘记前辈们的牺牲。
而爸爸说起现在的战争片时都是一副不屑的样子,因为他感觉现在的影片都偏商业化不真实,所以很多大导演也看到了这一点,不敢贸然重拍。
⑹ 上甘岭的幕后花絮
剧组到上甘岭进行实地考察时,沙蒙虽有心脏衰弱的毛病却坚持却坚持攀上了五圣山。 刘玉茹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看望姐姐时被沙蒙看见,从而成为了王兰的饰演者。 《上甘岭》是刘玉茹演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她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影片。 为了保证坑道拍摄的成功,沙蒙专门从上海电影制片厂请了周达明。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影《上甘岭》因为导演沙蒙被划分为右派遭遇停播。
⑺ 《上甘岭》重拍审核通过,你觉得哪位导演能拍出当年的壮烈
曾经我们看的最热血的电影应该就是《上甘岭》了,这一场战役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之中,可以说是最艰苦,也是最伟大的。
美军的轰炸机不断的在这里轰炸,将这个地方的土地都削平了一点,但是我们的战士们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坚守,在坑道之下坚守,坚决打退美帝国主义。
他之前拍摄的《八佰》《金刚川》这些战争题材类的电影,都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所以管虎导演拍这样的战争场面,也才能够拍出好故事,并且拍出当年的壮烈,当年的艰苦岁月,当年我们是怎么打倒这些敌人的。
当然像是《长津湖》一样有三个一起的导演,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也是更加好的。
⑻ 刘玉茹的影片《上甘岭》中饰演卫生员
哈尔滨话剧院演员, 1955年在《上甘岭》影片中饰演卫生员,在演出《上甘岭》以后,竟然受到迫害。上甘岭是她的第一部电影,也是最后一部电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甘岭》的导演、编剧和主要演员,因为是知道江青以前在上海当演员的事情,而在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被打成右派。一九五八年刘玉茹也被发配到哈尔滨郊区当农民。江青之可恶,由此可见一斑。刘玉茹在冬季冰冷的稻田劳作,因此得了脉管炎,很长时期,几乎不能行走。
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场战役对一场战争的全局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上甘岭战役无论就其残酷性还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的英雄事迹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擅长军事题材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并立即组成了创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导演,林杉、曹欣、沙蒙、 肖矛负责剧本的写作。在此之前,林杉曾创作了多部反映革命体裁的作品,编剧经验较为丰富,他也因此成为影片《上甘岭》的执笔者。
⑼ 电影《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
编剧:林杉、沙蒙、曹欣、肖予
摄制:1956年
导演:沙蒙、林杉
作曲:刘炽
类型:故事片(黑白)
主演:高保成
徐林格
刘玉茹
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⑽ 电影《上甘岭》演女医生的演员当年几多岁
电影《上甘岭》演女医生的演员当年22岁。
《上甘岭》中女医生王兰饰演者刘玉茹介绍:
王兰是电影中唯一的女性角色。在最初的剧本中并没有这个人物形象。导演沙蒙认为剧本写得不错,但林杉自己并不满意,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至于缺什么又说不出来。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篇关于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事迹的报道,才顿开茅塞,决定在剧本中增加女护士王兰的形象。
这样一来,整个故事马上就鲜活了许多。当年,王清珍在上甘岭战斗中,一直坚持在战场的第一线救护伤员。有的战士因为受伤,排尿困难,当时战场上缺乏导尿器械,王清珍甚至用嘴把伤员体内尿液吸出来。王兰就是根据这样的一个优秀女护士的原型创作出来的。
沙蒙和林杉谈到这个角色时候说,这样的女孩子,记得当时在解放区和延安也有不少,但是现在具有那种气质而且能够胜任王兰这个角色的女孩子不太好找。起初,摄制组选的是一位唱歌剧的演员,身材形象都无可挑剔,但导演沙蒙总觉得她身上缺少点什么,
人长得过于漂亮,与那个严酷的环境和普通的战士不大协调。就在这时,沙蒙在长影大院里偶然遇见了一位姑娘,她就是22岁的刘玉茹,刚从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不久,到在长影工作的姐姐家走亲戚。
一看到刘玉茹清澈的目光、淳朴的形象,对演员十分挑剔的沙蒙眼睛为之一亮,觉得她的气质和剧本中的王兰十分接近。一问她又是演员,接受过专业训练,就这样,王兰的任务就落到了这个初出校门的女孩子身上。
(10)电影上甘岭导演扩展阅读:
电影《上甘岭》中女医生原型王清珍介绍:
王清珍,电影《上甘岭》中的女卫生员王兰的原型。1951年初,年仅15岁的王清珍入朝参战。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作为志愿军45师医政股收容 所的卫生员,王清珍参加了这次战斗。王清珍以出色的表现荣立了二等功,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8年,王清珍复员回到北京老家,在东城区科伟医疗器械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几个月后,她出席了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以后,又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后来因工作需要,王清珍又重返部队,1982年在15军卫生处副处长的岗位上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