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影评考试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影评考试

发布时间:2021-08-01 11:38:45

⑴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试步骤

1、初试

招生简章上的“文艺社会常识”,其实就是文化、艺术与社会常识。题型为100道选择题。导演系的文常考试向来以杂、怪著称,但其实这几年已经有所收敛。大家不能只看到一些因为奇葩而被挑出来的怪题所迷惑,导演系的文常绝不都是冷门怪题,当然,涉及的面较广是在所难免的。

其实在“文化、艺术与社会常识”中,你可以将“文化”理解为“文化课”,也就是说是中学阶段的各个门类学科涉及的知识,在这一部分中出现数理化是很正常的,但不会难,请放心。而艺术就是包含所有艺术门类的文艺常识。社会常识主要包括近一年的时事政治,和其他一些所谓的比较杂、怪的题目,是纯粹考察生活积累和知识面的。

所以不难看到,对于初试,比较容易准备复习和拿分的是:普通的艺术文常、文化课科目的知识,和一年内的时政(涉及细节需要记忆)。

而比较难短时间突击的则是比较偏门的文艺常识(比如曲艺类,这些占分不多,花大力气复习性价比不高,所以不必强求)和一些考察知识面的题目。记住,导演系初试的每一题都并不难,只是范围广,都要知道才难。大家能做的就是能把握的就做足准备,难以把握的就依靠你十几年的知识积累了,毕竟这就是艺考。

可以说,初试就是用来刷掉准备完全不充分和知识储备过于薄弱(对于导演这个职业)的考生。下定决心考导演系的考生只要对自己的知识面有把握,应该“在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

2、复试

简章上的「自由陈述」是一个很含糊的说法,但也很准确,因为这场考试确实比较“自由”,老师可以自由地发问,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发挥。平时对面试问题的准备将主要运用于这一场考试。

复试的每个考场,各个考场的每一组考试问题都会不尽相同。涉及的包括专业相关与不相关的知识。比如出现过的问题有:自我介绍;家乡的节日与风俗;除了导演、剪辑外最想做得职业;喜欢的电影、书籍、导演、作家;兴趣爱好;为什么来考导演系。

还有现场出题的方式,比如:选择一个电影中最像你的人物来讲讲为什么;观察你身边的考生,想象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或故事;还有现场讲故事等等。

记住,复试的关键是“你”。所有的问题都是想了解你这个“人”而展开的。导演系的四试六场考试中,复试是最直接也最深入的了解你和你生活的一次,这是考官的机会也是你自己的机会。

复试其实并不避讳谈专业,也有考生通过谈自己喜欢的导演和作品通过考试,但重点仍在于“你”为什么喜欢,“你”独特和深入的了解。如果不是对自己要谈的专业知识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看法,那宁可不谈,切记不要把一些所谓影评上高大上的片汤话搬到考场,必死无疑。

不谈专业自然要谈自己,谈生活,哪怕是老师现场出题,其实也无非是在考察你对自己的认识和平时对生活的观察。

你要在你的回答中体现出的是,你对自己人生经历、三观、创作观的感悟与总结,你对生活中的细节、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创作素材的发现和积累,以及你身上适合成为导演或剪辑的潜力、品质、态度,这些不一而足,导演系不招同质的人,也没有哪一种品质一定就是导演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无论是什么都一定要有说服力。

3、三试

把简章中的考试内容具体化就是:音乐分析、美术分析、摄影分析、编讲故事。形式仍然均为多人面试。

这思想内容,通常会相互结合,比如有了摄影分析,美术和故事的考察就会成为看图讲故事,当然也可能根据照片讲故事,设想人物关系,给关键词讲故事等等。

要注意,导演系进入三试之后,就进入了考察专业素养和艺术感觉的阶段,而这这一阶段也就慢慢从“刷人”变成了“挑人”。想最后取得名次,必须重视三、四试。

既然说了,这里考察的是专业素养,那么其实流露出专业功底并非坏事。尽管近年流行“一张白纸”的说法,但其实,“一张白纸”永远是第二选择,导演系是非常需要学生有美术、音乐、文学等方面的功底的,在观片量、电影技术、理论等方面也是需要有一定了解。

只不过近些年由于互联网和各种渠道不靠谱的影评,关于电影的错误理解,和一些考生装逼码词、死记硬背的表现才令老师们“宁可”招有潜力的一张白纸。

什么都不懂入学后也还是需要学习美术、音乐,进行电影观的洗脑的。所以到了三试,不必把自己的专业素养藏起来,但一定要注意表现的方式方法,真懂才说、用自己的理解说,谦逊而自信。

记住,老师不是讨厌懂得多的人,更不是喜欢什么都不懂的人。老师只是讨厌不懂装懂的,路子歪了的;喜欢有积累的,有潜力与艺术素养的。

4、四试

四试将持续三天,一共三场。分别为半天、半天、一天。内容分别为命题创作、创作问题讨论与集体小品表演,按照导演系的传统,最后一天的表演结束后,会请所有考生上台发表感想,这项内容不会计分,但肯定会再给老师心中留下一些印象。

导演系进入了四试是一种很不同的体验,一是在于它持续三天,二是在于它多是集体项目,考生间其实慢慢就已经认识了,许多入学后的友谊其实早已萌芽于考试期间。相信我,如果你能进入四试,你一定会爱上导演系。

(1)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影评考试扩展阅读

导演系是电影学院的热门专业之一,竞争也较大,录取比例大约在1-1.5%。导演系需要什么样的考生,首先我认为需要坚定自己真正热爱电影创作,注意两个关键词:真正和创作。

第二,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和不错的艺术直觉。第三,有电影技术与艺术当面的知识和电影创作方面的潜力。第四,有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第五,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人、事的关注和理解。第六,喜欢思考,思考自己同时思考社会,有自己对世界和艺术的态度。

⑵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专业考试考什么内容

导演专业:报名时间:1月29日—31日
考试时间2月2日—14日
初试:2月2日上午9:00—11:00笔试:文艺及社会常识。
2月3日上午全天口试。
复试:2月5日下午3:00发复试榜,3:00—6:00办理复试手续
2月6日上午8:00—12:00笔试:影片分析。
2月6日下午2:00—4:00笔试:命题创作。
三试:2月9日下午3:00发三试榜,3:00—6:00办理三试手续
2月10日,11日,12日三试
(1)命题小品
(2)命题故事
(3)口试。
发文考榜:2月14日下午下午3:00发榜。请考生必须注意按通知进行体检与办理文考证手续。
应该就这些了吧加油!

⑶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什么时候考试

目前北电的招生简章还没有出来 据影路站台的内部消息是2.26以后开考 你是明年的考生吗?

⑷ 关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试

1、如果是你说的第一种给场景的,一般会是比较经典比较广为人知的片子(07年还是08年出的是这种题),不过现在这种类型的题应该考得比较少了,关于文学或者书籍也有一定份额的题目,初试的题不会太刁钻,但也需要一定电影和文学方面的基础,包括历史、政治还有生活常识都有可能出题,独立电影和电视剧当然也会考,也要准备。
2、北电出了很多书,如果是文艺常识方面的是有一本叫《文艺小网络》的,北电的一个老师编写的。
3、电影时间不会受任何限制,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拿出来考你啊~多多准备,要有一定的观影量呐……

⑸ 关于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若干问题

1.北电导演系是唯一要考到四试的专业,一试是笔试文艺常识(其实可以说是生活常识,因为它真的什么都考),时间没有跨度,任何题目都有可能出,但是比较集中于文艺方面,你可以买一本文艺小网络背一背(郑雅玲主编) 二试面试,基本方向是自我介绍,朗诵,即兴小品,辩论问题等等(每年都有变,参考应届北电官网招生简章) 三试四试大概方向是影评,散文小说,即兴评述,面试(回答考官问题)等等。
2.文艺常识大概刷掉三分之一,可以说比较好过,主要是之后的考试,你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观影量,文学功底,逻辑分析能力,口才,课外知识积累,对电影的热爱和了解以及一点点的专业天赋,同样,心理素质也很重要。二试会留一试剩下的人的三分之一,三十之后基本就不会剩多少了。
3.专业课提前多久补因人而异,当然你准备越充分越好,有人从没学过顺利拿到合格证,也有人很努力学习却过不到三试,这和前面说的天赋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北电考官要挑选出的人不一定是专业非常优秀的,而是他们认为适合的,有发展潜力的,进入电影学院会得到成长的人。所以你不用有太大压力,平常心就好。
4.考察什么素质和能力?可以说导演是全才,什么素质和能力基本都会考到,大概方面就是前面说的那些,但你首先是热爱电影的,看过很多书籍和电影的,以你自己的方式研究过和了解过电影的。你的积累是多少,不用你自己给考官说,他在对你的考试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知道。
5,实力没要求,你带过眼镜和正常人一样就行。
6.文化课2011年是420,年年有波动,但是导演系最终录取是文化过线,专业排名的,不过你文化分自然越高越好。
至于黑幕我不敢说什么,因为你说他没黑幕可能也没人相信,但是毕竟他是中国最牛的电影学府,不会因为黑幕潜规则自己放弃人才让人才流失,只能说你真的有才华就不用去害怕黑幕。而且你说得对,他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难考,可每年还是有人考上不是吗?so,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

⑹ 求关于北京电影学院考导演系时影评的范文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山路;一堆火、一碗酒、一个邮包……这是一部以四川凉山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
电影《香巴拉信使》把一个马班邮路乡邮员艰苦孤独的生活和工作鲜活地展现出来,真实再现了王顺友的日常工作生活,并在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甚至乏味的生活中,精心塑造和挖掘主人公不平凡的精神境界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影片以恬淡朴实的镜头语言,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艺术细节,真实、细腻地再现了主人公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服务的感人事迹,勾织出一幅各民族人民和谐生活的优美画卷。
影片完全由非职业演员出演,他们多为王顺友的同事、朋友和亲人,他们质朴、自然、纯真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演员汇集了汉、藏、彝、壮、苗、羌、纳西、蒙古共8个民族,是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结晶。

有一种信念,没有时刻地提醒,没有高调地标榜,却依然默默坚守;有一种坚持,没有丰厚的回报,没有赞许的目光,却依然在路上……
《香巴拉信使》是一部主旋律的影片,以“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王顺友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普通乡邮递员王大河的形象。一个个餐风宿露的夜晚,一条条崎岖泥泞的山路,王大河牵着驼满邮件的马,二十年如一日地行走在深山的邮路上。影片通过讲述王大河在给一个藏族姑娘送去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展示了他工作的艰苦和孤独,同时也表现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塑造了一个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的形象。在王大河形象的塑造上,《香巴拉信使》并不是一味地讲述其英雄光辉的事迹,而是全面的展示他的性格和生活,使整个人物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也使其深入人心,感动观众。
《香巴拉信使》这部影片是围绕王大河这个灵魂人物来建构的,其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来讲述王大河在路上的情景,通过展示其工作的单调及工作环境的恶劣来表现人物性格坚强执着的一面。
影片一开始分别用全景、中景、近景三个镜头让王大河的背影进入观众的视野,王大河牵着一匹马,空旷的山谷,悠扬的音乐,一下子就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叫香巴拉的世界。然后通过乡邮政局长、村民、乡长、王大河的妻子和儿子对王大河的介绍,或者说是简单的评价,观众对王大河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他工作尽职尽责,身体不好,爱喝酒,一个月只在家待两天,平时不爱讲话,是一个怪人。随后影片给了王大河一个特写,他皮肤黝黑,一脸疲惫,王大河的形象正式进入观众的视野。通过这样侧面和正面的展示,观众将王大河的特点和形象合二为一,开始随着剧情的发展去认识这个人物。王大河一从山里回来就去到邮局,接到了新一轮的工作任务:一个是通知各乡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不许砍树;一个是通知省送医疗下乡,免费为白内障患者治疗;还有一个任务,也是贯穿影片的一条重要线索,给一个考上大学的藏族女孩送录取通知书,并将其带到县上。王大河在家里短暂的休整,又拖着疲惫的身体上路了。路上他很少遇到人,只是牵着马默默地走着,对于习惯于穿梭在大山中的他,想必对于周围的美景也是无心欣赏地。影片在表现山路的漫长崎岖方面,有两个镜头应该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是王大河在出发的当天,走到一条绕山的土路上,影片有一个拉镜头,起初可以远远地看到王大河牵着马走在半山腰的路上,随着镜头拉成一个大全景,观众可以看到山谷中的河流,山体上裸露的黄土,王大河的身影渐渐远去,大山中只有王大河形单影只的走在漫长的山路上,表现了王大河工作的孤独,后面王大河习惯和马讲话就自然而然了。另外一个镜头是,在一个雨天,王大河穿着简陋的雨衣牵着马走在的山路上,山路土质疏松,他每走一步都有摔倒的危险,这时有一个全景的俯拍,仍然是那个孤单身影,艰难地冒雨走在山腰崎岖泥泞的路上。这两个镜头通过展现山路的难走,让观众感受到王大河坚强执着的品格。影片中展现王大河险些跌落悬崖的一段把他工作的艰难辛苦推向了高潮,他在清晨的雾中赶路,一脚踩空滑到悬崖,只有一只手拉着牵马的绳子,另外一只手还紧紧地抓着两只小猪,紧张的场面和电影中的悠扬配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自然,人突然变得非常渺小,后来那匹叫“金龙”的马,艰难地将他拉了上来,让观众揪起来的心渐渐地平复下来,这时有一个王大河躺在悬崖边的侧面镜头,王大河的形象顿时又变得高大起来,在观众心中渐渐地放大,并被他那种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
影片除了表现王大河作为平凡英雄形象的无私和坚韧,还刻画了他作为一个平常人的个人诉求,并通过描绘其淳朴可爱的一面,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整个人物更加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给影片增添了生动、幽默的气氛。他在马病的时候曾向乡邮政局长抱怨要再给自己发匹马,还用小聪明跟局长讲条件。在带考上大学的王雨生回县城的路上,他被问到天天这样走路难不难受,他不假思索回答“难受得很”,虽然有些埋怨,但为了让大家能按时收到信,他还是坚持送信,只是简单地认为“信我不来送,哪个来送呢?”此外,观众还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他可爱的一面,比如他在集市上询问花椒的价钱的时候偷拿别人花生喂自己的马;夜里露宿山中的时候读报纸给马和小猪听;到了村子里为了把仅有的一张邮票发给一群小朋友中的一个,提问道“中国的首都在哪里?”,在小朋友都回答上来的时候,他牵着马狼狈地逃跑;在路上把别人托他稍的小猪弄丢了一只,还跑去父亲家“偷”来一只赔给别人……这些情节都会让观众忍俊不禁,也正是这些情节使观众看到的英雄人物的形象,不再像以往的主旋律影片那样只是一味地集中展现人物的英雄事迹,来烘托人物形象的高大,使观众产生一种距离感。
《香巴拉信使》在对王大河这一人物形象地塑造上,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被这个可敬又可爱的无名英雄深深地打动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主旋律影片的某种转变,影片导演俞钟作为新一代导演以其创新的思维模式,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主旋律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思路,在主旋律影片的观众日渐衰微的今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相信王大河在路上的精神不仅让观众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也会使在路上的国产主旋律影片吸收到一丝新鲜的空气,confer更加简单的走下去。

⑺ 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考试什么选择复习去哪里

见的,四场考试当中初试文艺常识,复试三试四试都以面试为主。文艺常识通常为100道选择题,考察考生的知识体系和文艺积累,值得一说的是近年导演系文艺常识当中加入了一些文化课考题,这表明了导演系的招生上对考生的文化课能力有一定体现的。复试自由陈述以集体面试的形式对一些考生个人相关话题进行问答,主要考察考生的个人表达能力和对艺术生活的理解能力,三试美术音乐作品分析通过考生对图像和声音的鉴赏,分析,想象,主要考察考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综合素质,判断考生的培养潜力。四试综合面试当中会涉及创作问题讨论,写作和小品表演,直观考察考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个人性格,集体协作能力。纵观北电导演系的考试,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考试难度极大,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艺术感受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具备更高的情商。 题主所谓的好学校的导演专业,可以侧重考虑北电导演系,中传戏剧影视导演,国戏戏剧影视导演。三所院校都是顶尖院校,都在北京,影视学习的土壤较为丰沃。如果具备一定的颜值和表演能力,也可以重点考虑中戏、上戏、南艺的戏剧导演方向。 对于北京的机构要仔细甄别,最好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去亲自看看,从近年考试成绩看推 荐北京的薪火艺考,北电导演系,国戏导演专业都是薪火艺考的强势专业,戏剧导演这种较为冷门的编导和表演之间的专业薪火也有专门的学习班型。但是薪火对招生的要求也较为苛刻,只收取主攻名校的艺考生,且有一定的文化课要求。 最后祝题主金榜题名。

⑻ 关于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考电影学院需要考专业考试和参加高考。
专业考试在本校考,包括初试、复试、三试。涉及内容有文艺和社会常识,影片分析,命题故事构思、集体小品,口试 等,具体内容要查阅当年的招生简章。考试时间一般是2月左右。考试周期要持续两个星期,考完后几天内就会知道专业成绩。学校会公布通过的前45名学生的名字和专业总分。这45名就是专业过关的学生,他们其中只有三分之一可以被真正录取。 这就要准本高考成绩了。

每年的录取状况不同,一般有两种原则:
1,以专业成绩优先。高考分数达到标准后,按专业成绩则有录取。
2,以高考成绩优先。专业成绩达到标准后,以”高考成绩60%+专业成绩40%”的方式排名,择优录取。

导演系不管以那种方式录取,高考成绩一般不会低于400分。要是以第二种原则录取,分数会更高,一般不会低于480分,并且有英语和语文的90分限分标准。就是你总分过,但是英语语文不过,也照样不录取。

导演系的考试时电影学院的考试中最复杂和标准最高的考试之一,要求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都很高。
这与导演系的精英教学模式有关,他们每年只招15人,系内的老师也都是电影界的人才,这15个学生与老师几乎是一对一的上课方式,并且有机会接触到世界级的电影大师。

导演系难考,但是考上就会物有所值。
加油,祝你好运!

⑼ 哪位知道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考试内容啊

你能选择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是你个很好的选择,我也是10届的考生,考试内容你可以上网站查,考官的要求很高,但不是硬性的电影知识,只是考察你这个人平时的接触面和对知识的求欲望,还有你自己内在的潜质,要让老师感觉到你可以学电影,你是一个可以挖掘的电影人,这就行了。不要求你会很多的艺术(比如说舞蹈,音乐……)但自己要很热爱电影。
好了,愿去考试的时候我们能相见,呵呵。努力把。

阅读全文

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影评考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院散场意思 浏览:244
电影蜘蛛侠素描画卡通图片 浏览:456
电影剪辑手机素材网站 浏览:537
阿凡达电影是中文还是英文 浏览:152
李堂足球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909
男主是军人的欧美爱情电影 浏览:858
最爱周慧敏电影完整 浏览:740
地下室囚禁电影完整版 浏览:314
翻译很美一段英文电影 浏览:796
月秀电影院 浏览:48
小马王电影免费英文版 浏览:736
台湾张国柱主演电影 浏览:757
爱情电影片段唯美 浏览:386
外国电影爱情故事片丁山 浏览:308
电影标准英语 浏览:827
江宁有哪些电影院 浏览:102
民国电影剪辑大全 浏览:342
英语电影好句子图片 浏览:262
丁程鑫微电影完整版 浏览:922
爱情喜剧美食电影大全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