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国电影《吝啬鬼》 片中出现的钱箱的含义
出现钱箱是因为符合影片的主题,那么钱箱就是吝啬鬼的内心写照,他很有钱,但他就像那么钱箱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关的紧紧的,开头和末尾都提到的钱箱既象征了吝啬鬼,也点明了影片的中心
2. 金凯瑞主演的电影
1981年,金·凯瑞成为一个可以独自制作节目的喜剧演员,以模仿名人而小有 名气。
1983年,出演NBC的系列剧《鸭子工厂》。
1986年,金·凯瑞放弃了在电视上的努力和发展,开始涉足影坛。
1987年,参演爱情奇幻片《佩吉·休出嫁》。1988年,参演科幻喜剧片《外星奇缘》。7月,参演惊悚犯罪片《虎探追魂》。1989年,参演动作喜剧片《凯迪拉克神探》[18] 。1990年,出演喜剧节目《生动的颜色》[1] 。
1994年,主演喜剧片《神探飞机头》[2] 。同年,主演了卡通式喜剧电影《变相怪杰》,饰演好好先生斯丹利,创下了首映周2300万美元的票房记录[19] 。同年,主演法雷利兄弟的“低智商搞笑”影片《阿呆与阿瓜》,仅首映周就取得了1600万美元的票房[20] 。
1995年,金·凯瑞接替了罗宾·威廉姆斯,与方·基默和汤米·李·琼斯合作动作科幻片《永远的蝙蝠侠》,饰演阴险、恶毒、伺机向蝙蝠侠复仇的“谜天大圣”,他把内心情绪全部通过面部的细致但是准确夸张的神态表情展现出来[21] 。同年,主演喜剧片《神探飞机头2》,此片讲述了一个非洲大冒险的故事。
电影海报(12张)
1996年,主演恐怖喜剧片《王牌特派员》,塑造了一个黑暗、危险、发狂的电缆修理工的角色[22] 。
1997年,主演喜剧片《大话王》,饰演一个习惯性撒谎的律师[23] 。
1998年,金·凯瑞主演了由彼得·威尔执导的超现实剧情片《楚门的世界》,获得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男演员奖[3-4] 。
1999年,主演传记片《月亮上的男人》,饰演一位传奇性的喜剧演员安迪·考夫曼,获得美国电影金球奖喜剧片/音乐片最佳男主角奖[24-25] 。
2000年,主演喜剧片《一个头两个大》,饰演了一个人格分裂、“一半是疯子,一半是傻子”的警察查理,获得MTV电影奖第10届最佳喜剧表演[26-27] 。
2001年,主演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的爱情喜剧片《电影人生》[28-29] 。同年,还主演了根据一个圣诞故事改编而成的喜剧奇幻片《圣诞怪杰》[30-32] 。
2003年,金·凯瑞与詹妮弗·安妮斯顿、摩根·弗里曼联袂主演喜剧片《冒牌天神》,饰演一名电视台记者布鲁斯,在片中的一些镜头拍了超过30次,获得第5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喜剧电影男演员[5-7] 。
2005年,主演犯罪喜剧片《新抢钱夫妻》,饰演一间大公司的小职员迪克[8-9] 。
2007年,主演恐怖悬疑片《灵数23》,获得第9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恐怖/悬疑电影男演员[10] 。
2008年3月,金·凯瑞参与家庭冒险动画片《霍顿与无名氏》的配音[33-35] 。12月,与佐伊·丹斯切尔、布莱德利·库珀联手主演了由佩顿·里德执导的爱情片《好好先生》,饰演生活、事业和爱情都走到了瓶颈的卡尔·艾伦,该片揭示了美国社会中那些自私和特立独行的年轻人的短处,金·凯瑞获得第18届MTV电影奖最佳喜剧表演[11-12] 。
2009年,主演家庭幻想片《圣诞颂歌》,饰演吝啬鬼埃比尼泽·斯克鲁奇[36-39] 。
2010年,金·凯瑞与伊万·麦克格雷格、罗德里格·桑托罗联袂出演爱情喜剧片《我爱你莫里斯》,该影片改编自史蒂夫·麦克维克200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饰演有一个漂亮妻子的同性恋斯蒂文·拉塞尔[40-43] 。
2013年,参演由杰夫·瓦德洛执导的喜剧片《海扁王2》,饰演正义永存联盟首领[44-46] 。同年,与史蒂夫·卡瑞尔、史蒂夫·布西密主演由唐·斯卡迪诺执导的剧情片《超级魔术师》,饰演超级魔术师史蒂夫[47-49] 。
2014年,与杰夫·丹尼尔斯主演喜剧片《阿呆与阿瓜2》,饰演智商偏低的罗伊[13-15] 。
2015年,主演由安娜·莉莉·阿米普尔执导的吸血鬼题材惊悚恐怖片《次货》,饰演宗教隐士[16-17] 。
3. 求一部关于吝啬鬼的外国电影,好像中央台放过
楼主找到了没有 我也在找啊 绝对不是阿巴贡那部电影 印象中电影出现过妓女、沉默不言的大主教等人物 硬是记不起片名了。
4. 吝啬鬼电影里的有哪几首小提琴曲
别看这个电影的名字
叫做吝啬鬼
好像挺紧张一样
其实这是一部喜剧
里面的小提琴曲
都是演奏的圆舞曲
节奏比较活泼
5. 小泳者的演职人员
导演: 罗伯特·泽利(Robert Dhéry )
编剧:
Colette Brosset
让·卡米特 Jean Carmet
Robert Dhéry
Albert Jurgenson
Michel Modo
Pierre Tchernia
主演: 人物简介:
姓名:路易·德·菲耐斯(Louis De Funès )
性别:男
生于:1914年7月31日,法国
逝世于:1983年1月27日(法国Loire-Atlantique,心脏病)享年69岁
星座: 狮子座
更多译名:路易斯·德芬斯 路易·德·菲奈斯
代表作:《吝啬鬼》,《方托马斯系列》、《虎口脱险》、《小泳者》、《警察署的故事》(系列喜剧影片)
人物生平
1914年7月31日,路易·德·菲耐斯生于一个西班牙裔中产阶级家庭。菲耐斯出生时,戏剧家莫里哀逝世271年,电影之父路易斯·卢米埃尔50岁,列宁44岁,卓别林和希特勒都是25岁,希区柯克15岁,法国喜剧演员让·迦本和塔蒂分别只有10岁和6岁,奥地利的费迪南大公刚刚被刺,而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领袖戈达尔和特吕弗都还没有出生。 菲耐斯年轻时干过手工匠、会计之类的工作,这段生活为他后来的表演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舞台剧中担任喜剧配角,又为他磨练演技创造了机会。 虽然从1945年他就已涉足影坛,但一直演配角,直到1957年他43岁时,才成为主角,这时他已经是那个法国小老头的模样了。在他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许多不同职业、不同时代的人物,但人物性格却始终如一。他通过夸张的形体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刻画出了法国市民阶层的典型性格:善良热情却又自私多疑、精明能干却又狡猾多变。 菲耐斯表演过的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角色便是《虎口脱险》中的指挥家,那个矮小暴躁、小眼睛大嘴巴的秃顶法国小老头,即便是穿起宽大的德国军装、戴上盖到眼睛的钢盔,也还是那副模样。《虎口脱险》在我国公映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了。多年来观众通过电视一遍遍重温这部佳作,其中很多精彩的对白直到现在还会时时在耳边响起。 除了《虎口脱险》部片子外,菲耐斯还有几部电影曾在我国公映:在《总统失踪记》中他扮演寻找总统的餐厅老板,在《欢喜冤家I》中他扮演唯利是图的工厂主;而在《美食家》中他扮演的美食家,在该片末尾时失去了味觉,仅能靠眼睛来品评一杯酒,表演时菲耐斯表情严肃,目光炯炯地盯住杯中酒,滔滔不绝地说出酒的质量、产地,脸上不时闪过一丝滑稽的自负,绝好地展现了他的表演功力。 他的名作还有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拍摄的警察系列片,从第1集《圣·特鲁佩斯的警察》到最后的《警察与女兵》共拍了6集。圣·特鲁佩斯本来就是法国的旅游区,被当作片中外景的那个警察局因此成了新的旅游景点。 菲耐斯跟憨豆先生罗恩·阿特金斯在当今英国的地位相似,票房很高,但在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在本国影史上的位置。在各种评分中,德芬斯的作品很少高于三分(五分制)。
成就及荣誉:
从影40年的菲奈斯,因为跑过太多龙套以致于无法统计他到底演过多少部电影,在第一部电影中他演一个天堂的看门人,接着是酒吧服务生,银行职员……他在成名前60多部电影中演了无数令人难忘的配角,最终他在最辉煌的六七十年代以一种“激进的讽刺”风格弥补了喜剧青黄不接的电影空白,塑造了一系列“菲奈斯式人物谱”。 芳托马斯是法国最有名的江洋大盗,他在电影中的出镜率比“法国版福尔摩斯”梅格雷探长都高,默片时代著名导演路易·菲亚德(Louis Feuillade)在1913到1914年间,用5部电影讲述了记者方道尔(Fandor)和警察局长吉弗(Juve)共同追捕大盗芳托马斯的故事。在影片中,芳托马斯是一个善于乔装改扮残忍狡猾的罪犯,从事暗杀、诈骗和抢劫,警官吉弗(Juve)则是芳托马斯的克星,他冷静,足智多谋,几次将芳托马斯送进监狱。后来有很多人先后翻拍芳托马斯故事,但都不成功。直到导演安德烈·胡奈贝尔(André Hunebelle)决定让菲奈斯出演警官吉弗,芳托马斯的故事甩掉了“惊悚现实主义”的陈旧路数,重新给这个传奇故事点燃了爆笑的喜剧气息。“菲奈斯版本”的芳托马斯故事里,他把吉弗演成了一个自负刁蛮的小老头,使他比传说的更生活化,更具有现实的讽刺意义,这个愿意打口哨招呼下属,丝毫不具备当警察的身体素质的局长,对芳托马斯憎恨不已,却总成为芳托马斯耍来耍去的活宝。 与芳托马斯中那个傻里傻气的警官相比,菲奈斯在“警察系列”电影中塑造的那个阴奉阳违、鬼头鬼脑的警察局副局长路德维克就更加自私怪戾,这是一套先后拍摄了6部的法国喜剧电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喜剧:《圣特罗佩的警察》、《警察在纽约》、《警察结婚记》、《散步的警察》、《警察与外星人》和《警察与女警察》,这一群法国富翁度假别墅最多的小城圣特罗佩的围绕在菲奈斯的身边不折不扣的鸵鸟警察,他们彼此吹吹拍拍,在各种奇遇中笑料百出,遇事相互推卸责任,领功封赏却争先恐后,经常纠缠在一些与破案无关的小事上逞口舌之能。似乎从此打下了一个“搞笑警察”的模子,一直到德斯利·尼尔森的美国“白头神探”和后来的“的士速逮三部曲”。 如果没有《虎口脱险》如此风光的国际声誉,菲奈斯本人最喜欢的电影《雅各布教士历险记》则是他名至实归的代表作,使菲奈斯的演艺生涯达到了个高峰,上座率高达到7百万。据说乌里在拍摄时经常因为笑得太厉害,致使摄影机剧烈抖动不得不重拍。影片剧情紧凑,线索复杂,笑料百出,人物众多且性格鲜明,不仅有许多的菲奈斯的拿手好戏,还紧扣当时法国社会重要的宗教分歧和种族主义,给以往菲奈斯夸张喜剧注入了浪漫的温馨。至今剧中在口香糖加工厂那段戏仍然是许多喜剧效仿的经典桥段。 菲奈斯还演过用一根小棒指挥芭蕾舞女演员的指挥家(《指挥家》),对雇员吝啬粗暴却对客人百般谄媚的饭店老板(《总统失踪记》),嫌贫爱富阻止女儿自由恋爱的大资本家(《奥斯卡》)和西班牙国王的贪婪使臣(《疯狂的贵族》),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自导自演了梦寐以求的莫里哀名剧《吝啬鬼》,塑造了法国电影史上唯一的阿拉贡。
社会评价:
今天的喜剧已经容纳了很多表演之外的因素,比如戏仿,特效和漫画,菲奈斯喜剧中虽然也有悬疑情节和动作场景做陪衬,但主要还还是在于演员的表演。他把舞台戏剧的喜剧手段搬上了银幕:夸张的手势,各种身体语言和声音语言的运用以及对白的表情化。 与过去那些喜剧演员的重要区别在于,他成功地表现了喜剧中被讽刺的对象,并使一群可气、可恨的人物成为喜剧主角,抓住了这些人的本质特征挖掘了人性的可笑之处,因而他的讽刺是激进的,从市侩到名人,从小气鬼到大资本家,从知识分子到小丈夫,人最卑微的品质套上了菲奈斯的外套竟然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哈哈镜效果,人们在看到那些自私、蛮横、骄傲、独断和格格不入的角色而反思日常生活,他的表演后来变成了巴黎一些戏剧学校入学考试的一道测试题。 菲奈斯平时非常谦逊,也经常在反思自己的表演方向和喜剧风格,他说:“在刚开始时,从未,我从不敢相信我能如此挑剔的观众笑了这么多年。我问我自己还能继续让人开心多长时间。它让我害怕,就像脑袋上悬了一把剑。我读过和听过一些关于我的东西,我知道我不能永远都只停留在一个地方,只有走得更远。” 当他刚刚导演过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后,1983年1月27日,他因心脏病发逝世,他给这个世界带来太多太多的欢乐了,以致于上帝不舍得让这个善良人在离去之前承受太多痛苦。斯人一去20载,我们却还对着屏幕愣愣地以为他仍活着。今年1月各大杂志的封面以及书店电影专架上都刊登这个人的笑脸,算是对一种永恒笑声的纪念,从法国国庆之夜开始,每周六在法国电视6台轮回播放菲奈斯电影,我们发现与菲奈斯同活跃银屏上的还有别的知名喜剧演员,布尔维尔,考吕什,他们也同样的优秀,但是被菲奈斯的笑脸给淹没了,菲奈斯制造了一个时代!
如果说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烦恼的婚姻以及在追求戏剧和音乐的道路上怀才不遇,算是人生必修课,那么,与菲奈斯同时代涌现的杰出电影人之多,风格之多样,发展之迅速则显得难以预料了。 菲奈斯的年代是法国电影界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年代。与菲奈斯同龄两位著名的喜剧明星让·迦本和塔蒂都比他成明早,迦本曾经在40年代因成功地扮演了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西默农笔下的“法国版福尔摩斯”梅格雷探长而成名,塔蒂则因他轻松滑稽的生活轻喜剧而成为法国人心中的偶像,还有菲奈斯最崇拜的喜剧明星费南代尔( Fernandel ),加上当时年轻有为喜剧新秀安德烈·布尔维尔( André Bourvil ),50年代成了法国电影院里笑声最多的年代。60年代初,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运动“新浪潮”涌起一批法国新导演,戈达尔,雷诺阿,特吕弗和马勒,这是一批才华横溢的电影天才,在菲奈斯演艺生涯最重要的时期,他们都拿出了自己在电影史上叫得响的代表作,法国电影也因而进入了继“默片时代”后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而新浪潮运动倡导的严肃、简约和写实的电影风格,恰恰与菲奈斯的夸张讽刺喜剧格格不入。 无论怎么看,这样一个时代,对一个脑袋已经谢顶的靠跑龙套出身的喜剧演员来说,都是生不逢时的,但菲奈斯用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和独特的喜剧天赋在这样的时代脱颖而出。1965年,菲奈斯与导演乌里和同伴布尔维尔合作的《虎口脱险》,在法国新浪潮电影沉重的现实主题与左岸派晦涩模糊的影像中灼灼而立,成为历史上最好看、最受观众欢迎的战争喜剧,影片中那个自私尖酸的指挥家和老实愚笨的油漆匠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以计数的笑声。
6. 求一部有关吝啬鬼的电影
A Christmas Carol 《圣诞颂歌》
7. 法国电影吝啬鬼2016女儿就是男主他女儿叫什么不是电影里的名字是现实的名字
不知道,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可以再去看一遍,最后不是都有演员的名字吧
8. 求法国电影吝啬鬼.................什么都行,能下就行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
该片讲述了人尽皆知的吝啬鬼阿巴贡总想做发财的美梦,在干涉一双儿女的感情过程中发生的可笑故事。
9. 电影《吝啬鬼》(也叫悭吝人)的赏析。导演是路易 德 菲奈斯
阿巴贡,一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在他的一生中,几乎没有感情可言,他甘愿沦为金钱的奴隶,为了金钱,可以不顾一切,甚至可以牺牲儿子和女儿的终生幸福……
影片中的阿巴贡有一个儿子克莱昂特和一个女儿爱莉丝,他们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妙龄少年,然而,他们却并未像其他的年轻人那样,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他们的父亲拥有万贯的家财,而他们,作为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父亲的儿子,却完全不像公子哥抑或是千金小姐,他们穿着最朴素的衣服,过着最清淡的生活,而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不肯拿出一分钱来替他们购置新的衣物,而他自己也是如此,每天穿着同一件衣服,就连最后儿子和女儿的结婚礼服也是由对方所出。
他很想让别人为其做事情,然而却不愿意掏一分钱,就拿他喜欢上玛丽雅娜来说吧。他虽然是一个吝啬鬼,但他首先是一个男人,男人都是喜欢漂亮的姑娘的,而他也不例外,他委托别人帮其说媒,起初说的好好的,可是一提到钱,他就像是发疯了似的,对人如老虎般凶恶,简直就是变色狼转世,令人“敬而远之”,觉得他不可理喻!
在对待他的家人的问题上,就更加显得他的吝啬与小气!为了节省开销,他雇佣了一个人既当厨子,又当马夫;为了节省开销,他终日不给马喂食物,以至于最后只剩下皮包骨头,令人不禁心生怜悯之心……
不仅对待旁人如此,更令人不可思仪的是他对待他的儿子和女儿亦是如此。儿子克莱昂特为了生存起见,竟然另外出去借钱,而债主竟然是喜欢放高利贷的父亲阿巴贡,这一看似滑稽荒诞的情节正刻划了阿巴贡的自私及爱财如命的一个吸血鬼的丑陋形象!在对待他们的婚姻问题上,唯一可以左右他的决断的便是:儿子的结婚对象有没有大量的嫁妆带来,女儿的结婚对象是否不要嫁妆,而他为他们择偶的标准亦是如此,谁不要嫁妆就将女儿嫁给谁,当然最好是还能从中涝到好处;对儿子,则是谁给女儿配备的嫁妆丰厚就让儿子同谁结婚,看到这样的父亲,我们不得不说,这整个是一老顽固、老变态!真的是不可理喻!!
这部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吝啬鬼阿巴贡的生活点滴,但是却从不同曾面反映了旧时封建社会的性质,刻划了一个活生生的吸血鬼、吝啬鬼的形象,也反映了在旧时封建时代的父母包办婚姻的恶劣风气,最后影片以阿巴贡的全部积蓄被盗为尾,以其强烈的反映更生动的刻画了他的为人,在箱子下落明了的情况下,他为了避免付法官的口供费,竟然要处死说谎话的仆人,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噬财如命,认为金钱高于一切,没有了金钱,人生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在金钱面前,他丧失了人性、失去了爱情以及对儿子和女儿的亲情、对仆人及其他人的友情、对穷人的怜悯之情、对牲畜的关爱之情……好象人世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已经不复存在,甚至包括他自己,在他的信念中,只剩下了金钱,金钱就是他生命的唯一!
片尾以阿巴贡拖着他那沉重的装满了金钱的箱子踏上了他孤独的人生之旅,而请求获得布施的老婆婆依旧在后面追寻着他收尾,使得本文更加具有讽刺性,看似荒诞的结尾,实则给人以无穷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