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的导演风格
“第五代导演”普遍指的是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以及自称“根本划不上第几代”的冯小刚.他们被尊敬的称为“中国电影承前启后的一代”,而在这一代出色的导演中又以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三人为最标志性的人物代表。他们一直以“不断的尝试和创新”做为了中国电影人的表率,同时,“中国电影”这个名号也从此因他们而蜚声中外,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近几年,同一电影档期出现两位以上名导在荧幕上对打的状况已经是国内老百姓见怪不怪的事,而三人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惊人的相似也令到我们时常有错乱的感觉,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又或是名导们在相同时代大背景下产生的默契,总之,无论题材、拍摄手法、演员选用,如果不仔细想想,不查查资料恐怕我们这些非专业级影迷都难将这些影片一个不差的分门别类到这三位导演的名下去。
一、
陈凯歌 VS 张艺谋
前锋阵营 前锋阵营
霸王别姬 活着
无极 英雄
荆轲刺秦王 千里走单骑
和你在一起 十面埋伏
从曾经的大学同学、工作伙伴到如今的各立山头暗暗比劲,他们曾经代表着中国电影的两种趋势——他们身上糅合着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种种元素的彼此斗争与互相依存,更成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图景中最耐人寻味的一章。
《刺秦》虽说对权力异化人性的主题有着深刻的阐释,但“浓得化不开”的戏剧风格,夸张的表演腔调,与当时电影观众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国内市场反响不佳,媒体也颇
有微词。
没想到,《刺秦》铩羽而归,张艺谋携《英雄》重磅出击,不知道张艺谋是不是卯足了劲要和陈凯歌PK,竟然又是一个“刺秦”的故事。你“刺秦”没成功,我就再来“刺”一回,只是张艺谋这华丽的一刺,竟“刺”出了国内2.5亿的空前票房,尽管《英雄》对皇权的顶礼膜拜遭遇了媒体和网民异口同声地唾弃,但在电影市场上的大获全胜无疑标志着中国商业大片时代的“君临天下”。
如果单从票房收益来看,张艺谋此番PK显然处于赢势
二、
陈凯歌 VS 冯小刚
前锋阵营 前锋阵营
风月 天下无贼
无极 手机
夜宴
尽管这两位导演之间的战争不是第五代导演中的重头戏,尽管时下电影界中最热闹的是关于冯导的《夜宴》和张导的《黄金甲》年度PK,但请允许小编在此避开大流而了拿出陈导的《无极》来和《夜宴》做一次小小的比较。
同样是在场景盛大的皇宫深院,同样是超豪华阵容,同样是为了一方至高权利和一个倾国女人而展开的脑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死活之争,也同样是关于追求“自由”和满足“欲望”的人性刻画,同样在造型的华美程度上无所不用其极,然后同样因为“台词太搞笑”而沦为众口之矢:
《夜宴》:“朕不学他,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无极》:“是你,让我失去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单就两部影片中引起观众最多争论的这两句台词来看,《无极》的功力更胜一筹。因为在看影片时,《夜宴》的台词并没有让小编发笑。
三、
张艺谋 VS 冯小刚
前锋阵营 前锋阵营
一个都不能少 甲方乙方
我的父亲母亲 没完没了
有话好好说 一声叹息
秋菊打官司
菊豆
《天下无贼》的摄影、剪辑、配乐各方面技术水准之高在冯导电影中可谓前所未有,拿来跟《十面埋伏》比也拿得出手。虽然冯导也弄了首外文歌,但大多数人认为那首熟悉的《玫瑰人生》比《十面埋伏》的原创曲要好。
从剧情、动作的设计和创意来看,《贼》比《埋伏》的故事剧情安排更为紧密,而且小偷的道具和专业知识甚至是幽默程度都令人觉得“很有意思”。
甚至说到老谋子最擅长的激情戏,《贼》中刘德华分别和刘若英、李冰冰的两段激情戏尚属可圈可点,而《埋伏》中金城武扮演的捕头与永远在拍激情戏的章子仪小妹之间的多次激情难抑实在令人汗颜
⑵ 陈凯歌老师的电影是什么风格的,他的电影表达了什么
首先,电影好不好是由多个层面共同作用的,剧本,演员的演技,服化道特都很重要,当然,还包括导演的审美。以上有一两个方面做到拔尖,其他方面也要不拖后腿才算是好电影(其实还要考虑到观众的喜好)。陈凯歌大导善于调教演员,可以理解为他能够指导演员的表演达到他的预期,但是他期望表达的东西是不是观众期望看到的呢?票房已经给出了答案。当然其他方面的要素是否达到水准也是重要原因吧。
我觉得他的电影挺好的,妖猫传第一遍我去电影院看,我觉得无论视觉还是剧情都很完美,没想到那么多差评。后来我在家又看了好几遍,每看一遍都是享受。赵氏孤儿和搜索也很好的,也是值得看好几遍的。道士下山第一遍看觉得很俗,后面又看了两遍觉得也挺好的。就像姜文的邪不压正,第一遍看觉得也没那么好。后面再看几遍就更加明白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了。个人很喜欢让子弹飞。也很喜欢妖猫传。也很喜欢中国电影。
⑶ 导演三巨头的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他们的导演风格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陈凯歌的电影关注现实,但电影拍摄的不是真实的。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就是比较磅礴大气画面感很美。冯小刚的电影更接地气,更世俗一些。
陈凯歌《霸王别致》之后的少年意气,张艺谋的《红高粱》的一鸣惊人。冯小刚《甲方乙方》嬉笑怒骂,如近在眼前,却又如昔日黄花。90年代他们的如日中天,进入新千年,冯小刚从2001年《大腕》之后,张艺谋从2000年《幸福时光》后,陈凯歌:从2002年《和你在一起》后,他们开始刷新中国电影的是票房纪录,开始更加的迎合市场,却在电影本身的水平上一泻千里。尤其几乎成了半个大师的张艺谋与陈凯歌,在《三枪拍案惊奇》和《无极》之后,彻底将大师之名从自己头顶之上的光环中灭去。而如今,半路出家的冯小刚终于步入他们的后尘,用《私人定制》狠狠地将自己拍下本就岌岌可危的神坛。
他们终究都是差点就成了大师的人。
⑷ 陈凯歌风格很多人表示看不懂,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陈凯歌,中国内地导演,极具知名度,曾导演过《黄土地》、《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妖猫传》等电影,并先后斩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 、东京国际电影节黑泽明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等国际大奖,而在国庆期间陈凯歌又主导了《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白昼流星》单元,但很多观众表示看不懂。
那么陈凯歌的风格为什么会被人越来越看不懂呢?其实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陈凯歌自己剧情跳跃或者说剧情割裂的老毛病始终没有纠正,这似乎已经成为其特有的导演风格;另一个原因在则是陈凯歌的电影需要观众对故事本身以及剧情大环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慢慢去体会、用心去体会,而在当下电影是个一个快消品,很多人只是走马观花,并不能认真品读,因此看不懂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⑸ 陈凯歌的代表电影作品风格介绍和影评
《霸王别姬》张国荣主演!90年代他的成名获奖作品!
这部电影很不错,可以看看去!
至于后来很久没有拍什么电影了,之后就是04年的《无极》
可以说除了电影的色彩绚丽以及众多的明星联合表演之外,没什么内涵!
而且因为那电影引发“一个馒头的血案”事件,这事件也是网络恶搞的开端!
然后可能唯一的成就就是,谢霆锋和张柏芝复合,不过现在俩人闹家变了!╮(╯▽╰)╭
至于之后《梅兰芳》有点《霸王别姬》的风格!像姐妹篇!还可以看!
是章子怡和黎明演的!
⑹ 陈凯歌的艺术风格
陈凯歌的影片突破了传统叙事的规范,强烈地表现了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创作了独特的视觉风格。他的影片重视对画面上人物运动的处理,强调视觉造型不拘传统的叙事方式,故事情节淡化,但刻意追求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有人认为,他因此脱离了中国观众的传统文化心理和长期以来的欣赏习惯,而与观众拉开了距离。
⑺ 陈凯歌所拍摄的电影,都有什么风格
作为中国大陆第五代领军人物导演陈凯歌,一直被人当作富有精英意识和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型导演,一位富有浪漫文学气息的导演。既能写得一手好字,也能习一手好文。陈凯歌四十年的导演经历共出产了16部电影。
《霸王别姬》成了中国第一个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导演,为华语电影树立了难以逾越的丰碑,也以一部《无极》在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浪潮中尴尬转型,饱受争议。他以驾驭历史题材见长,也偶有涉足当代题材、尝试玄幻类型,作者风格明显,充满人文情怀。
陈凯歌这么多年以来仔细算算也算是大大小小,好的坏的拍了十几部作品了。但是现在说起来,能想起来的一定是《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品。而这部影片不仅在中国影响巨大,也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影响很大,这部电影还在1993年获得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这也是第一部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电影。
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⑻ 陈凯歌的导演风格
陈凯歌至今没有形成风格,他在中国三大杀壁大师阵营中垫底,冯小刚的贺岁剧风格感更强,张艺谋是人海战术和超级纯朴的强烈反差风格,陈凯歌基本仍在摸索
⑼ 张艺谋 冯小刚 陈凯歌导演出来的电影分别有什么特点
<2046>是王家卫拍的,不是陈凯歌。3楼的,你不要乱说哦。
张艺谋和陈凯歌同属第5代导演,他们的电影着重于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陈凯歌的作品画面影像比较华丽,画面很大气,具有历史的张力,他的作品几乎都具有悲剧色彩,在美学风格上具有豪迈的诗人气质,有一种阳刚之美。看看《霸王别姬》就全明白了
张艺谋的电影善于运用色彩,《红高粱》里的血红色,《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灰色,再看《英雄》里的4中色彩变化,他是当之无愧的色彩大师,并且他的电影很注重画面造型美,就是画面里造型最重要,力求人物造型的完美,并不追求实际,他的电影是最好辨认的,色彩加造型,OK了。呵呵
冯小刚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导演,他的前期作品有这么一个规律,不变的葛优,走马灯似的女主角,并且电影里京味十足,而后期的电影就不好说了。《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天下无贼》等,和他以前的风格不太一样了。
本人是学电影的,这只代表个人意见,请大家多多批评
⑽ 陈凯歌的特点是什么
充满了思辨色彩,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了象征或隐喻。像《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都展示了“特定的时期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性,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索已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认识社会,理解人生,使其作品对现实的审视跃入较高的哲理层次”。从这一点上看,陈凯歌更像一个电影哲人,他的电影是“优美”和“崇高”兼优的艺术精品。文化性与其说陈凯歌的电影是艺术电影,不如说他的电影是文化电影。陈一直在他的电影中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