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刺马的制作团队
张彻打算拍《刺马》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支持,因为南洋的海外华人,认为辫子就是屈辱的代名词,所以南洋不看好辫子戏。《刺马》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加入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矛盾,故事才更精彩。张彻的考据工夫认真扎实,剧中马新贻穿蓝色金丝蟒袍,与山东菏泽医专高尚举的《刺马案探隐》所描述的蟒袍一样;张汶祥临刑前穿红衣也是当时的风俗。影片节奏缓慢,情感细腻,尤其是井莉和狄龙的段落。张彻井莉的表演也很出色。吴宇森作为张彻的副导演,喜欢张彻的多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刺马》,他的《喋血街头》与《英雄本色》与《刺马》的情怀一样。
《报仇》
峨嵋电影制片厂、台湾宝雄电影公司1993摄制
编剧:郑文华、蔡松林
导演:庄胤建
主要演员:张丰毅、刘锡明、吴珊珊、王侠、张建利
故事梗概:
这是一部大陆版的“上海滩”。内地著名演员张丰毅与香港影星刘锡明在剧中出演一对生死与共的好友,一次偶然的打抱不平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仇枫与聂飞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两人一同从乡下到上海滩闯荡,并一起加入了洪门红云山支派。
聂飞血气方刚,在为一弱女子打抱不平时枪杀了洋人,仇枫为其挺身代罪下狱。为凑足保释仇枫的三十万大洋,聂飞不顾生死充当“死士”卧底虎威山,寻找虎威山出卖洪门名册给日本人的证据,不料却惨遭杀害。仇枫出狱后,得知聂飞已遭毒手,强忍悲愤,义不容辞地踏上一条复仇之路……
另一部报仇是张彻导演,姜大卫 狄龙主演的,姜大卫1970年凭《报仇》一片成为香港首位荣获《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的演员。
3. 开扒倪匡武侠小说和电影(4):何为英雄
倪匡的武侠小说《铁蝙蝠》被张彻拍成电影《双侠》,张彻改掉了小蝠子的结局,倪匡写的“英雄最悲剧是死在自己人手里”梗没有被采用,当然,倪大手不会浪费自己的脑洞,于是他在1980年写给午马导演的《侠骨英雄传》(又名少林英雄)里,再次用上了这个梗。
不过,这次没有“双生”了。
主演是狄龙、陈惠敏、谭道良、王钟、李修贤等。
《侠骨英雄传》与《双侠》相距足有七年,当年二十多岁的少侠如今已过而立。狄龙当然不再是阳光少年(自从他在张彻的《刺马》一片中尝试了留有胡子的清装造型之后,简直成为很长一个阶段里导演们的最爱,比如《教头》、《洪拳大师》、《广东十虎》等,以及不是清装的《冷血十三鹰》都是胡子造型,满满的英雄气),此时,他的扮相更成熟英伟,又不乏温雅内敛,侠之大者的气质浑然天成,演技亦更为精进,演绎起《侠骨英雄传》中隐忍坚毅的悲情英雄,可谓水到渠成。
故事发生在满清年间,朝廷视少林寺的反清复明义士为眼中钉,屡派官兵剿灭。
狄龙扮演的少林俗家弟子高飞扬,奉师命假意投效,卧底在清廷。
高飞扬虽然无力阻止少林被灭、各位师兄弟(王钟、李修贤等)遭拘禁,但他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大牢里通过各种表面上看来是折磨的“特训”令少林弟子们强健体魄、精练武功、磨练意志。
其中如午马扮演的墙头草还被他及时除掉。
高飞扬为保少林薪火,屈身侍敌,忍辱偷生,但由于身份不能暴露,少林弟子皆认为他是背叛少林、屠戮同门的清廷走狗。
师弟们曾经对高大师兄的满心崇敬的如今都变为鄙夷和仇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尽管他忍辱负重,最后暗中协助少林弟子逃出牢狱,并击杀了陈惠敏扮演的满清贝勒,但却仍然死在自己师弟的刺杀下……至死亦无人知其功劳。
其实整部电影的结局并没有悬念,全片都很清楚地导向那个意料之中的结局。
但即使这样,看到狄龙最后被自己人刺中致命一刀,利刃穿腹,浴血翻滚,至死都无法为自己辩白,明知身后骂名永存,仍然挣扎着挺立而亡,为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而亲手杀了他的小师弟却被少林弟子们奉为英雄簇拥而去……简直虐到让人不敢看第二遍……
尽管我们看不到当年倪匡的剧本,但从《铁蝙蝠》的原结尾,或许可以拟想一二:
小蝠子嘴唇发着抖,他想将心中的话说出来。然而,当他抬起头来,望到了那几个江湖豪杰脸上的那种神情和他们的目光时,他感到自己不论怎样说都是枉然的了!
他并没有出声,只是闭上眼睛,在他还能思想的那一刹间,他在想:
我错了么?
我究竟错在哪里?
小蝠子不明白的事情,高飞扬大师兄一定是明白的。
否则,他不会有最后那既欣慰又遗憾、含着笑却也含着泪的眼神,只是,英雄有所为有所不为,尽管明白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比小蝠子更痛苦的是,他是清醒地走向万劫不复的地狱的。
午马不愧是张彻导演的助导出身,伴随着甄妮侠骨柔情的歌声,最后高飞扬之死的那段长镜头、慢镜头,使得这一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宛如一场献祭的仪式!
死亡,不是英雄生命的终结,反而是英雄魅力的完美实现,是英雄由凡入圣的升华典礼。
4. 谁知道这个人是谁,演过哪几部香港武侠电影
狄龙 (又名: Lung Ti )
职业 : 导演 演员
所属地区: 香港
生日 : 1946年8月3日
狄龙原名谭富荣,一九四六年出生,籍贯广东新会。幼年时由于家境贫苦,十一岁便在服装店当学徒。他自小崇拜英雄好汉,为了不受人欺负,曾拜师学咏春拳。一九六八年,狄龙考入邵氏公司的南国演员训练班。翌年,《死角》一片征选主角,导演张彻从十个新人试镜中首选了狄龙。狄龙在其中扮演一位反叛意识很强的青年张纯,因为爱上富家女温柔,遭到其兄温强的阻止破坏,致使最后用暴力解决,张纯步入了死角。
七十年代,在香港新派武侠片高潮时期,有个出名的“铁三角”,即是指“楚原.古龙.狄龙”。楚原是将古龙的武侠小说搬上银幕最多的导演,狄龙则是主演楚原影片最多的男星,如《楚留香》、《蝙蝠传奇》、《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多情剑客无情剑》等电影。而狄龙更是导演张彻认为在众多选角中,与姜大卫扮演“双角”最成功的搭档。张彻认为,以京戏武生来比喻,姜大卫是“短打”,狄龙是“长靠”;一叛逆,一正派;一活一稳,可谓相得益彰。因此,狄龙在张彻导演影片《独臂刀王》(1969)、《保镖》(1969)、《报仇》(1970)、《十三太保》(1970)与姜大卫搭档演出。狄龙不仅在造型上神肖形似,武打招式也丰富多采。因此,狄龙主演的电影在台湾、东南亚风靡一时,他的演技也声誉遐迩。
一九七三年,他因在《刺马》一片中扮演反派人物马新贻,获得第十一届金马奖的“优秀演技特别奖”,同时获得第十九届亚洲影展的“表现突出性格”的男演员奖。此后,他还因主演《冷血十三鹰》(1979)获得二十五届亚洲影展的演技最突出的男主角奖。他以出色的表演奠定影坛武侠红星的地位,多次获得香港十大男星的金球奖。
一九八五年六月,狄龙离开邵氏公司,从第一部《死角》到最后一部《货柜小子》,十八年来,共拍片八十多部,还导演了《后生》与《电单车》二部电影。是武侠片与功夫片相当重要的演员。
一九八六年,狄龙、张国荣与周润发主演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并凭借此片获得23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之后狄龙出演了多部影片,多为警匪片类型,一九九九年,他凭《流星语》一片中的善良警官形象获得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近年则将工作重点放在电视剧上。
5. 张彻武侠电影好看的有哪些
《报仇》Bo sau (1970)
带起了拳脚功夫片的风气。《报仇》情节虽简单,却是张彻电影语言运用上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影片除显示了张彻的阳刚极致之外,亦尽情展现了他的暴力美学,和他把京剧舞台技艺结合於电影语言的成就。本片在第16届亚洲影展上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
《新独臂刀》Shin bei (1971)
几乎包含了一个武侠故事所有的元素:主人公的身世、武学绝技、师门恩怨、武林争斗、江湖险恶、爱情、归隐田园,等等。这么庞大的故事,要在110分钟里面有条不紊、分寸合理地处理,绝对是不容易的。但张彻却处理得非常好,节奏的缓急、情节的轻重、故事的推进,无一不处理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在今天这个特技至上的时代,武侠电影往往一味追求眩目的效果,在叙事上却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荡寇志》Dong kai ji (1975)
在张彻的作品里面,此片难称上上之作,但也有不少看点,一是“阳刚美学”,一是“大场面”。在众多的血战场面中,城内之战最为惨烈,每个好汉之死,都是伤痕遍身、血肉横飞。《荡寇志》里有一些能够让人记住的大场面。张彻导演那时的电影几乎都是在“邵氏”片场里面拍摄的,外景极少。在片场里面建城池,建皇宫,拍军队,都绝非易事,但张彻却做到了,他动用了邵氏片场的最大资源!《荡寇志》中的大场面在今天看来已经不算什么,但仍然让人感到激动,气势不减。
《五毒》Wu (1978)
张彻最为怪异的作品,被美国的《娱乐周刊》评为当年最怪诞电影第11位,并受到Quentin Tarantino的推崇。影片中对于各种武功的设计颇有新意。整部影片在营造悬疑的气氛上颇下苦心,似乎每个人都似奸者,每个人都深不可测。整部电影还是以讲故事为主,也就是所谓的古龙似的电影,讲究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性格的神秘莫测。
我个人喜欢独臂刀
6. 电影投名状演的什么啊 ,没看懂
改编自1973年经典老片《刺马》的历史故事,最早于1973年由张彻导演,陈观泰、狄龙与姜戴维主演,是当时著名的武侠动作片,故事展开于江苏巡抚庞青云于就职典礼上遇刺身亡,引出三位结义兄弟在动荡大时代中改写命运的传奇,故事中三雄鼎足而立,勾心斗角、用计权谋与情欲纠葛的故事,不过陈可辛执导的新版更动了诸多情节,并将重点放在刻划战争中人性扭曲的层面。
耗资4000万美金制作,本片由《如果˙爱》金奖大导陈可辛,全新翻拍1973年的邵氏武侠情义经典《刺马》。网罗国际级三大男偶像巨星李连杰、刘德华与金城武,目前构想让李连杰演的马新贻、刘德华演的曹亦彪、金城武演的张文祥,戏份三雄鼎足而立。有别于《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华丽炫目的武侠风潮,《投名状》将再创人性情义纠葛的“中国战争电影”全新风格!
7. 推荐经典武侠电影。
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东方巨龙等
8. 推荐几部比较经典的武侠电视剧或武侠电影
日月神剑 经典怀旧
楚留香传奇
1、 王羽
代表作:《独臂刀》
这是继李小龙之后第二个具有国际声誉的武侠动作巨星。也是名导演张彻旗下的爱将。
王身材矮小,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但是他身上的大丈夫气概却是港台群星中最足的。张彻为他度身量做的银幕英雄特点是每片必死。盘肠大战,血光十足,以一当百,每片必死,成了王在电影中最夺观众心的形象。王本人也是一个江湖气颇浓的人,他是台湾黑社会竹联帮的成员,并参与和一手制造了轰动台湾的莲花阁血案,臭名昭著,不得不最后息影。他也时常出现在影片中,近期的形象有台湾电影《火烧岛》的大哥与《五湖四海》中的杀手,另外他的女儿王馨平女承父业,也做了歌手和演员。
2、 姜大卫
代表作《报仇》、《刺马》
张彻旗下“五虎将”之首,也是香港电影史上最具个性的武侠明星和演技最好的武侠明星,并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获亚洲影帝的演员。姜家世显赫,其父严化,是三十年代女星周旋的第一个丈夫,兄秦沛是著名性格演员,弟尔冬升是著名导演和演员,妻李莉莉是香港七十年代一流的动作女星,是典型的电影世家。姜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身手敏捷,性格刚烈,是演译古龙小说中浪子形象的最好人选,姜在银幕上的特点是从来不笑,以冷酷形象示人,并成为很多女星的终身偶像(如叶倩文就是受其影响而进入娱乐圈),生活中他也是个严厉而正派的人,一直做导演工作,兼演电影和电视剧。曾在张彻的记念作品《龙蛇争霸》中给内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3、 陈观泰
代表作:《龙蛇争霸》、《上海滩十三太保》
相貌堂堂,身怀绝技,忠奸一体,霸气十足,这是陈观泰给人的第一形象。做为早期武侠巨星,陈观泰与甄妮的丈夫傅声是两个公认的美男子。陈本人一身真功夫,曾获两地自由搏击冠军,并且一身霸气,所以经常演武侠片中的英雄首领,即使在张彻“五虎将”都全部出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中他也是演众英雄的大哥。但他亦以把握反面人物的特点,也是个很好的反派。做为张彻旗下“五虎将”之二,陈一直是张彻的御用演员,而离开张彻以后就星运不顺。近年来我们能看见这位老牌动作明星的身影是在张卫健的《小宝传奇》中,演神龙教主,还是霸主。
4、狄龙
代表作:《楚留香》、《上海滩十三太保》
近期观众在《还珠三》中看到的那个皇帝就是六十二岁的狄龙,他依然活跃在影坛上。张彻“五虎将”之三,他是与姜大卫一样在影坛上活跃时间最长的早期动作片明星。我们都知道楚留香是郑少秋的专利,但那是在电视上,电影上的经典是狄龙。而狄龙与姜大伟的《刺马》也是香港武侠电影史上极难超越的经典。
5、 傅声
代表作:《拳头》、《死角》
傅声是张彻“五虎将”之四,名歌星甄妮的丈夫、好男人,亦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可惜的是这个张彻最宠爱的小弟子早早的死于车祸,以他英俊的相貌与真实的功夫,应该是大有前途。
6、 李修贤
代表作:《公仆》
张彻五虎将之五,李修贤后来被人以警察形象而称道,但早期他亦是张彻旗下最受欢迎的武侠片演员,不过,与狄龙、傅声、姜大卫相比,李修贤似乎只能有既生不瑜何生亮之叹,不过,好在他及时转型,以现代警察形象再创天地,后来拍《碧血剑》演金蛇郎君,这是他最后留下的最后的古装武侠形象。
7、 徐少强
代表作:《生死决》、《天蚕变》(剧集)
张彻的爱将,程小东的御用,米雪的妹夫,雪梨的前夫,古龙的好友。徐少强拥有多种身份,也是目前比较活跃的老派明星。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他,基本上都是演反派,却不知徐少强曾是香港电影中最有味道的“大侠”,他主演的《生死决》,是程小东一举成名的经典之作,并成功的使武侠电影结束了张彻时代而进入程小东时代(徐克时代),徐与刘松仁一正一邪的银幕对决是香港武侠电影史上的经典之经典,而在电视剧《天蚕变》中,徐少强的大侠形象选在香港最令人难忘的十个银幕形象的前列。此外他的《大侠沈胜衣》系列亦是武侠剧中的名作。徐除了武侠片外,其实也演过为数不多的文艺片,比如许鞍华电影《疯劫》中那个被赵雅芝残杀的丈夫,台湾电视剧《末代皇孙》中的知识分子等。
8、 罗烈
代表作:《天下第一拳》
2003年的香港影坛,很多人作古,如张国荣梅艳芳,但是五十岁的罗烈的死就风平浪静,与当年的他的风光成极大反差。罗是有真功夫的动作演员,他演过多种类型的电影,一般都是演配角,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六十年代末主演的《天下第一拳》曾是世界十大卖坐片之一,并在英国得过卖座电影的年度冠军。在当年,也许只有李小龙才能与之比肩。
9、 梁家仁
代表作:《巡城马》、《战士》
一脸大胡子,外形如东北汉子的梁家仁,是人们心中乔峰的最佳人形,这个身形并不高大的男人,与陈观泰、徐少强一样,是可正可邪的性格演员,正则义盖云天,邪则令人发指,当年周润发都曾受过他的提携,也曾风光无限。梁现在依然活跃,是导演也是演员,他后来在电视剧《还我本色》中的精彩表演令人叫绝,而《五虎将之决裂》中更是显示出性格演员极难得的专业素质。他还是金庸剧中的常客,演过乔峰、郭靖、令狐冲、洪七公等人。梁后来转型尝试喜剧,并不成功。
10、 刘家辉
代表作:《少林三十六房》、《神打》
香港有成家班,洪家班,袁家班,但最早成名的是刘家班,刘家良、刘家荣、刘家辉三兄弟与袁和平四兄弟是香港功夫片史上的顶尖人物,而这些班底中,真正具备演员实力的只有成家班的成龙,和刘家班的刘家辉,当然刘家辉名声大起时,成龙还只是个跑龙套的,刘家辉以英雄气概、英俊的相貌、英挺的风姿而成“英雄”的代名词,刘家辉早期作品从来没演过反派,全是打不死的英雄,他的相貌变化不大,但星路后来最差,一直沦为配角,在新版《神雕侠侣》中莫名其妙的演了一回反派金轮法王,不成功。不过近年来似有回生之意,主演电影《醉猴》,并参演了美国影片《杀死比尔》。
9. 70年代由张彻导演的,与《投名状》讲诉同一个故事的武打片叫什么名字
《我是传奇系列2部》
《突变异种》
《死亡航班2部系列》
《十三极夜系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