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位中国的导演 不怎么有名 以前拍过几部电影 后来好像被封杀了 再后来又让拍电影
这个不太好明说吧!西风烈
❷ 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为什么在国内被封杀
《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被封杀,相反还获得了巨大成功,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了5000万票房,《鬼子来了》被封杀,具体原因如下:《鬼子来了》历史立场不正
姜文的《鬼子来了》没能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曾引起众多电影界业内人士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涉及了抗日这个历史话题,且“立场有问题”。
据记者从知情者处获悉,当年电影局对这部影片的部分回复内容如下: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❸ 中国导演,那个导演能力最高
能力本身没有标准定义。
❹ 寻几部在国外获奖,却因为体制原因,在国内被禁的国产影片!越多越好,谢谢了
恐怕,你看不到的吧
所谓在国外获奖,唉,难啊哥哥,
以下系小众电影或文艺电影,仅部分获奖,但都绝对满足你要求(和好奇心)
全是国内知名的演员,不过这些片子从未被宣传过
《暗物质》刘烨演的! 原因:反动(留洋学生内心扭曲相关)
《苦恋》《蓝风筝》 原因:文革
《魂断威尼斯》《欲望法则》 原因:同志
《九一三》(注意,全是汉字) 原因:政治因素
《十七岁的单车》《小武》《东宫,西宫》原因:名导演的争议电影
先这些吧,你能找到片源就已经很强大了
❺ 中国第六代导演作品为什么多被禁
太个性了。比如田壮壮的《蓝风筝》。导演是应该有这般的求实精神。但是电影戏剧作品还是应该给人更多积极启示的。
❻ 中国的导演有哪些
中国的名导其实很多,这里就举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1.张艺谋
虽然老谋子这次在柏林电影节上的“闪了腰”,让《一秒钟》完美错过了压轴场,但是对于他本人以往的导演作品,大多都让我们不禁啧啧称赞。尤其是2000年以前拍摄的很多艺术片,更是震撼人心。比如早期的《红高粱》、《菊豆》,这些影片真正将中国以往历史中的生命力和压抑感抒发的淋漓尽致。
❼ 中国那个导演拍的电影最好看,为什么
我觉得最近张艺谋拍的片子古代味太浓了些。不都说要生活化嘛,虽然艺术效果上达到了,可是却让平凡百姓看得直呼累,看不懂,这就脱离大众了,换句话说,这部片就是拍给行内人看得,而不是给大众看的。
而且自从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之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几乎每次中国提上去的奥斯卡影片全都是古装片,郁闷死我,就不能有些改变么?
总拿中国以前的辉煌做背景,就算在外国发展,人家也会以为,哇,原来中国是这样的,跟本就不会了解现在的中国,所以在选材方面,我觉得不好。
但是在艺术制作方面,确实无话可说的了
❽ 中国拍的哪几部片国内不让播
中国内地十大禁播电影
、《十七岁的单车》(2000年)
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虽赢得一尊银熊,却被禁止在国内公映。
2、《鬼子来了》(2000年)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圈内口碑不错,因没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别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3、《苏州河》(2000年)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著和爱之意义的探讨。因首先在台 湾上映遭禁映。
4、《过年回家》(1999年)
获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一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主人公过年回家,倾诉了17年的难言人生。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导演张元受到处罚。
5、《赵先生》(1998年)
本片获第5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导演:吕乐摄影:王大麟主演:施京明 张芝华陈怡南蒋雯丽第5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吕乐试图通过拍摄处女作《赵先生》,像他的同门师兄张艺谋一样成功转型成电影导演。但这一努力却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在国内被禁映。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小说》据说因为情节晦涩,映射中国百姓悲惨生活,也处在封存状态中。
6、《小武》(1997)
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一些人并无二致,都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因诋毁政党形象,涉嫌煽动都是通过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7、《邮差》(1995年)
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与观众见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诋毁中国官员形象。
8、《活着》(1994年)
张艺谋评价最高的作品,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因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9、《东宫、西宫》(1996年)
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涉嫌宣传腐化思维,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10、《蓝风筝》(1993年)
获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审查未通过即参赛,导致中国电影代表团退出东京电影节,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诋毁之政党形象,该片迄今不能获准上映。
❾ 田壮壮导演哪部电影被禁
蓝风筝》是一部1993年中国导演田壮壮拍摄的电影,由于影片涉及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多次政治运动内容,而无法在中国大陆公映,
同时导演田壮壮也因此片遭到8年的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