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导演

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导演

发布时间:2021-08-12 03:05:21

⑴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电影是什么年代出品

是1970年
上海京剧团的作品

⑵ 智取威虎山的样板戏是哪位第三代导演改编的

好像是徐克

⑶ 徐克作品《智取威虎山》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智取威虎山3D》是徐克执导的一部3D谍战动作电影。

剧情简介

1947年冬,东北民主联军203小分队在首长少剑波的带领下,奉上级命令进入匪患猖獗的林海雪原保护百姓安全,侦察员杨子荣与卫生员白茹火线驰援。为彻底瓦解土匪势力,杨子荣执意请求乔装潜入匪窝“威虎山”。

历经了重重考验的杨子荣因献宝有功,被匪首座山雕封为“威虎山老九”。杨子荣一面与八大金刚周旋,一面涉险为山下战友传出情报,而山寨中的一名神秘女子却屡屡将他陷于生死绝境。

被203小分队生擒的土匪联络副官栾平趁乱逃脱,竟出现在威虎寨中与杨子荣当面对质。座山雕寿辰“百鸡宴”上,杨子荣与203小分队的战友们迎来了剿匪收网的最佳时机,一场鏖战在所难免。

(3)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导演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杨子荣

演员 张涵予

杨子荣的身份亦正亦邪,既要卧底面对土匪威胁,又要帮助203剿匪小分队。他因外型粗野、熟悉土匪黑话,而不被203首长待见与信任;在成功潜入土匪地盘并对上“天王盖地虎”的黑话暗号后,却又被威虎山众匪徒的枪口包围。

座山雕

演员 梁家辉

座山雕原名张乐山,是威虎山上的匪首,后被战斗英雄杨子荣打死。

少剑波

演员 林更新

203小分队的队长,少剑波身上肩负着剿匪的任务,同时还要领导着203小分队队员。

青莲

演员 余男

青莲在成为压寨夫人之前,是一个村妇,被座山雕掳上山,成为“大哥的女人”。座山雕破坏了她以往的幸福,她对这群土匪有着深深的恨意,所以才四处点火制造祸端,成为威虎山的“祸水红颜”。

白茹

演员 佟丽娅

战地卫生员,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勇敢,如同一只和平的小白鸽。

高波

演员 陈晓

一个一直跟在203身边的年轻警卫员。高波是一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他身上有懵懂的感情,同时也肩负着责任。可能在203小分队,他是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年轻人,但他把军人的责任始终都放在心里。他正经历一个男孩一心想要成为男人的成长过程。

创作背景

为了拍摄《智取威虎山3D》,徐克筹备了5年之久,谈及自己与《智取威虎山3D》的渊源,徐克表示自己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读书时,就看过京剧版本的《智取威虎山》,徐克觉得《智取威虎山》剿匪斗智的故事很精彩。

1977年左右徐克回到香港,又专门找到《林海雪原》的原著小说、看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原来《智取威虎山》中的人物、故事都是有真实原型的。但是,《智取威虎山3D》改编版权一直是很大的难题。

2009年,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为徐克导演拿下了原版小说的改编权,让电影开拍成为了可能。同时,《智取威虎山3D》之所以能够顺利开拍,还得到了知名导演谢晋的大力支持。

⑷ 智取威虎山是谁导演谁主演的

主演 :张涵予,梁家辉,林更新,余男,佟丽娅,韩庚,陈晓,谢苗,苏翊鸣
导演 :徐克

⑸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怎么样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是样板戏这很好看的一部电影。
1958年,上海京剧院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最初由上海京剧院一团创演于1958年夏。
同一题材的剧目,还有北京京剧团的《智擒惯匪座山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智取威虎山》、徐克导演作品《智取威虎山》等

⑹ 电影《智取威虎山》是根据什么创作的

首先杨子荣是真有其人的,他短暂的一生的确充满传奇色彩,不过在捉住座山雕后没多久就牺牲了。杨子荣牺牲后,她的母亲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让人唏嘘不已。
座山雕被杨子荣捉拿以后,被关在牡丹江,不过他最后是病死的。《林海雪原》小说作者曲波就曾去找座山雕长聊过,他小说中的很多素材就来自于座山雕的口述,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说和影视剧,都是有客观真实的创作基础的,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也不是胡乱编造。
说到《智取威虎山》,不得不提神秘的203。203真名少剑波,他的历史原型人物其实就是小说作者曲波本人。曲波曾亲自率领小分队参与东北林海的剿匪工作,多次身负重伤。后来曲波创作了传奇小说《林海雪原》,他的妻子也成为了角色的原型人物,就是小说中勇敢又漂亮的“小白鸽”。
我们看电影《智取威虎山》,里面的“胖老四”和“萌老八”戏份挺足。小说中的老四是个“插千”,其实就是负责侦查的工作。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还是座山雕手下中最有文化的一个,曾有过多年游学经历。不过到了电影中,老四似乎变得有点蠢了,被杨子荣诬陷后就丢了性命。不过这也符合座山雕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因为真实的座山雕对手下也是很严格的,谁要是胡乱动女人,座山雕会觉得辱没名声,会严惩不贷。
电影中的“老八”是个比较搞笑的人物,又带着“蠢萌”属性,他是威虎山最信任杨子荣的一个人。历史中的杨子荣是被一个工头带上山的,并非老八。“老八”应该只是小说作者虚构的人物,而到了电影里,则更是做了大的改动。

⑺ 样板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是江青导演的吗

不是,是江青支持推出的
智取威虎山 (1970)
导演: 谢铁骊
主演: 沈金波 / 童祥苓
类型: 歌舞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70-10-01
片长: 129分钟

⑻ 样板戏的时代都过去了为何智取威虎山还那么火 还改编电影

江青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传统京剧改成样板戏。样板戏是很多那个年代的回忆,基本上那年代的人都能唱上几句,还是比较有独特魅力的。

⑼ 样板戏最早被拍成电影的是那部

是《智取威虎山》
1968年夏秋之交,北影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样板戏筹拍组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组,由谢铁骊、钱江(摄影)、李文化等人筹备摄制事宜。1968年11月,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从上海进京。
修改、拍摄工作从1968年11月开始,至1970年10月,差不多两年时间,这段时间也风波不断。1970年夏天,终于完成了《智取威虎山》全片的拍摄。第一部革命样板戏影片诞生了。8月底,中央政治局领导在人民大会堂审看了《智取威虎山》。1970年10月1日,京剧《智取威虎山》彩色影片总算拍摄完成,并在全国公映。这是第一部被搬上大银幕的“样板戏”,从此杨子荣等成了全国皆知的人物。

⑽ 智取威虎山京剧版和电影版的区别

电影是光影的艺术,镜头的表达。说白了就是导演通过镜头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和我们平常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是一样的,只是媒介不同罢了。舞台版只是一种客观的记录,很少有镜头表达,只是三位一机的切换镜头,记录整个演出过程而已。

我们看到的电影和电视里的舞台既没有什么可比性,也可以说有可比性。此话怎么理解呢?
先说可比性,首先要明白,表演艺术是一种实时表演艺术,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这种魅力。而电影、电视只是一种记录的手段,它们记录下来的东西只能叫“工业产品”,所以说它们可比,只是针对这一点而已。当然,电影手段远高明电视,因为电影是一种可控行为。比如说,演员怎么走,怎么站位,某个动作不到位,都可以重拍,都得听导演,都得服从于镜头,画面的美感,而舞台演出时,电视录像自然是不可控的,只能在很固定的机位录像,演员走出画面了,你不能喊停,重新来过。
没有可比性,因镜头也是有语言的,可以通过不同的镜头,机位的设置来表达拍摄者想表达的东西,所以能拍出更有震撼力的影像效果,甚至可以强化表演。所以电影运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来表达,而电视只能用推近拉远。

很多人没有去找过电影版演员演出的舞台实况版来听听看看,如果把他们自己的电影版和舞台版对比听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就会发现杨子荣永远也唱不出电影中“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神采,因为这段唱腔后期是经过音染加了混响的,如果你懂录音技术,就明白我所言非虚。

在电影中,正面人物大量的运用仰角来拍摄,这样人物会拔高。有一张经典的剧照裘盛戎和高盛麟的拜山,就是一张仰角拍摄的,看上去人物很高大,有气势。道理如同我们小时候看大人,永远是仰着头,总觉得大人们很高大。

王梦云老师在电影和舞台版中都有,大家可以从她的表演中发现,舞台版的节奏,动作幅度,表情,唱腔都要夸张很多,这就是剧场表演,为了让距离远的观众能看到所采用的必要手段。昆曲名家计振华先生每次演出前必定要去剧场最后一排看看,就是考察距离,考虑演出时用多大的幅度才能有效果。所以电视里看的舞台版演出,适度的夸张略微过一点,那么观众座在剧场里看戏,正好。尚长荣先生的表演就是施正泉先生的一个强化版。

仔细看看施先生细腻的表演,在尚先生的舞台版上,一个不落,交待的清清楚楚,并且还有些处理更加丰富,比如拉开布帘看到解放军同志为老母亲症治时,迅速的拔长立身,节奏上的变化带来内心的惊讶。又比如说,在看到参谋长时那种尴尬,羞涩,手足都不知怎么放的表演非常到位。

舞台的真实,首先要了解舞台真实的表演是什么情况,所以要翻阅当年演出的所有纪录,纸质、有声资料都要看,还可以问问当年看过的人。这些资料也不难找,我就不提供了。对比电影版和舞台版,就是原班人马演出,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如节奏,演出时的爆发力,对艺术诠释,您会差异的问自己,是一套人马在演吗?

电影里有种类型叫“纪录片”,纪录片才是最接近原始的。从建国后到文革结束,这类影片就是标有舞台艺术片的字样,只有这类影片是最接近舞台演出。您可以看看纪录片和其他电影的拍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现在的空剧就是一个最初级的纪录片,而电影版的纪录片是升级版。回到《智取威虎山》电影,您可以看到镜头的运用非常丰富,在正面人物出场,剧中停顿亮相处,都会用低机位的仰拍,为表现人物的英雄气概,高大形象。在反面人物用的更多的是高机位的俯拍,表现出人物的渺小。作个切身体会的比喻吧,如果有女朋友或老婆,她们的身材不是那种高挑的,您在给她们拍照时就可以把相机低到她大腿位置直拍,您会发现您的女朋友身材马上高挑,腿也变得细长,这就畸变成像后画面带来重新的视角体验。这种画面给一个没见过真人的人看,他会认为您女朋友是那种特修长,高挑的美女。

电影《野猪林》和当时的舞台演出完全不一样,而现在舞台上演出基本上遵照电影版在演出,如果某人真正的按照当年舞台演,估计被哄下台,不认可了。

再说夸张

剧院中最好的位置不是在前排,而是中间靠前的位置7至10排,这个距离离舞台有10米左右,剧场声音在这个地方也是最好的,所以这个地方的票价反而最贵,领导、贵宾都是座在这个位置。

说是夸张,不如说是放大。放大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如同小楷羊豪和中楷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大一号。对比上面视频看看,王梦云先生、尚长荣先生在舞台版演出时,只是电影版的放大。再看看演座山雕的贺永华先生和他的亲传弟子张达发表演,张达发先生也只是在老师的基础上放大,不是夸张变形的表演。真正好的表演艺术家是会根据场地不同来改变自己的表演尺度,该交待的都要交待,人物该有的都有。与那种夸张的变形是两种概念,因为这类表演已经脱离本质了。比如说孟广禄先生的表演,他很夸张,但是没内容。又比如说安平的表演,都没有那种羞愧的感觉。

在发动群众一场时,舞台版开头就用的一个广角头拍的一个舞台全境,可以看到人物是不大的,其实观众座在位置上看舞台也是这样一个效果,表演的尺度太小真得是什么也看不见的。电影版用的定焦的移拍,不用说,电影版的细节很好。舞台版中王梦云唱“病缠身粮食尽呼儿不应”时,右机位镜头给的全身直接切过去,接着变成左机位切半身人像,而电影版从开头就一个镜头从移拍到四分之三人像特写一气呵成。比如说参谋长唱到毛主席时,李勇奇无限崇拜之情,舞台版中镜头给的一个半身像特写,但是糟糕在暴光不准确,成像后,人脸变成一片死白,这是摄影摄像中最忌讳的,严重影响到视频前的观众,也影响到人物形像,但是这和演员表演没什么关系,问题是出在摄像师身上,这是技术问题。

电影是胶片的,电视是盒带的,在成像上完全是两个级别的。现在都在说高清电影,其实这是忽悠大众的。高清电影的播放只能达2K,而胶片的播放能达到4K,它的画质,色彩,宽融度真就不是高清能比的。IMAX电影也是胶片的,它是72mm胶片拍摄,它的播放能达到11K,当然极具震撼力。那时的电视只有0.5K,现在的电视有0.8K。不管什么东西也比不了人眼真实看到的。这就好比,吃水果,大家都知道吃树上摘的最新鲜,也是好,其次是市场上购买的。那么看表演也是一样,当然是在剧场里看,这是新鲜水果,电影电视只是罐头食品。

样板戏,按现在的说法叫命题作文,导演只是通过拍电影来表达江的想法,换句话说,真正的导演是江。舞台上表现高大全,电影里也要表现高大全,虽然意思是一样,但是镜头和人眼的感受上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正面人物,舞台表演只要拔长身形,昂首挺胸,在人眼里就会高大,不管是从上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但是在镜头中,人物要高大全大多数只能用低机位仰角拍摄,这样的画面构图才能表达出高大的意思。电影是一张张的画组成,所以她遵循的是画面构图的法则,而人眼只遵循表演者在时空的感受。
电影是可以通过剪辑,画面构图,视角的不同来强化艺术表现力,是另一种视角感受体验。与舞台演出时的观看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电影是再一次的艺术加工,与真实是存在差异。比如上面举例给自己的女朋友拍照,虽然女友不具有模特的身材,但是怎样才能拍出高挑细长的身材,当然是选取的角度考虑,这就是再创造。电影来源于舞台,但是电影是在舞台基础上的艺术再加工。

阅读全文

与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导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外哪一部二战时期电影好看 浏览:123
哪个电影的名字带卜 浏览:306
青砖红瓦电影图片 浏览:628
通天大盗电影完整版 浏览:785
哪吒电影里面的敖丙图片 浏览:773
韩国伦理电影网站不卡 浏览:613
英语电影新单词和中文观后感 浏览:918
空难悬疑电影大全 浏览:930
金福南电影完整版多少分钟 浏览:473
解放大西南电影完整片 浏览:295
人头鼓电影泰国 浏览:125
洪金宝粤语电影全集 浏览:134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张辉 浏览:705
带7岁小孩看什么电影 浏览:595
赌的电影大全 浏览:361
今生缘电影叫什么 浏览:332
小丑女电影原版图片 浏览:426
韩国电影演员尹世娜 浏览:321
英文电影适合18岁看的 浏览: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