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剧组里,导演和摄影师是干啥的
导演是质量把关,且动作,姿势等,相当於公司总经理.
摄影师是拍摄的.相当於,公司里摄影部经理.
比如张乙谋开始是摄影,后来是导演.
2. 在一部剧里面,导演和摄影师谁更重要
在一部剧里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导演,这也是所有的剧组的共识。
我个人17-18年一直在剧组摸爬滚打,做的都是些底层基础的工作,但是对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剧组的工种无就分为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收音师、服化道等等,基本所有的工种都是受导演的调度来协同工作的,比如导演觉得摄影师拍摄的这个镜头不到位,是可以画出分镜来协同摄影师重新拍摄的。
另外,很多知名导演都是摄影师出身的,比如土耳其知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15岁的时候开始做摄影师,主要拍摄一些图片,在他早期的创作中,由于经费原因,有时候也会拍摄一些产品图片,赚取经费来支持他的艺术创作,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他的电影《远方》和摄影作品《给父亲》。
摄影师是一部电影的镜头掌控者,而导演是一部电影艺术和质量的操盘手,一位优秀的导演肯定也是对其合作的摄影师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挑选标准的,所以我认为导演的重要性会更高。
3. 电影的导演、制片人、监制、编剧、策划、出品人等都是干什么的大小顺序是什么
一般制作人权限最大,导演其次。其它没有大小顺序,只是分工不同。
1.导演:主要负责电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电影中的创意部份。如张艺谋、冯小刚。
2.制片人: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公司。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如华谊兄弟、王中军。
3.监制:可能和制片人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另有其人。管理整个电视或电影拍片流程相关环节的一切工作,如工作人员的寻找与协调,预算的控制,拍摄时间的进度等,让电影能在合理的时间与预算下完成。
4.编剧: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作品就叫剧本,是影视剧、话剧中的表演蓝本,成就突出的职业编剧被称为剧作家。如电视剧《母仪天下》的王伊。
5.策划:制片前中后期及过程中的对内制片工作和对外宣传,广告等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使电影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6.出品人:影片的投资人。影片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制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权决定拍摄影片的一切事务,包括投拍什么样的剧本,聘请导演、摄影师、演员和派出影片监制代表它管理摄制资金,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
电影制作流程:
1、选择剧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缺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但是导演在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但是在21世纪的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剧本改编权利的,如果他在开拍前希望改变剧本就必须经过公司上层董事会的批准。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制作电影。小成本电影基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下,中型制作电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万人民币左右,大制作电影成本在8000万元以上。
国产小成本电影代表作《失恋33天》(约9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国产中型制作电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约3000-40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好莱坞大制作电影代表作《阿凡达》(约6亿美元,不含宣传费用)。
3、选择导演演员
中国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的,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的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 在国际化的电影制作中是剧本选择导演,而不是导演选择剧本. 制片人在电影筹备时还要担当起选择演员的任务,在中国大陆这些都是由副导演来完成的。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参与. 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电影剪接
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剪接权利的,都是由制片公司进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线导演的话,那就不同了。
7、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看发行商来表现。
8、宣传方式
就拿<强战世界>来说,早在电影放影4个月前电影的广告和宣传海报就已经出炉。
9、电影国际发行
发放电影配音权,剪编权。
10、参加电影节
4. 摄影师和摄像师有什么区别 拍电影的是摄影还是摄像啊那像一些拍电视剧的是什么啊
一、定义不同:
1.摄影师:
是使用照相机、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艺在室内外拍摄人像、风景、产品及生产或生活图像信息的人员。
2.摄像师:
是电视图像艺术的主要创作者。摄制组主创人员之一。
二、领域不同:
1.摄影师:
摄影师主要从事拍照类行业,如影楼、平面拍摄等。
2.摄像师:
摄像师主要从事影视类工作,如电影、电视剧类行业。
三、在电影和电视剧的中拍摄的指的是摄像师。
(4)拍电影摄影师和导演扩展阅读
摄像师的任务是将分镜头脚本的内容运用电视画面艺术,形象的表达出来。电视摄像不同于电影摄像,除了设备的性能差异外,还有构图光影,拍摄手法,镜头语言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其次是电视节目的新闻性和时间性,而电影则是摄影师和导演沟通后以最好最完美的镜头语言把导演的意图表达出来呈现于大荧幕。
摄像师从熟悉剧本到完成拍摄计划,从形成艺术构思到实施拍摄方案,都是从图像这个信息窗口利用光影、色彩、线条、密度、运动等手法创造出各种类型的画面气氛,并以此向观众传达特定的艺术思维内涵。
5. 导演和摄影师的关系另外导演会摄影吗有知道的请具体说一下!
我们学校来过剧组,我看过片场,个人感觉:
导演貌似是老大,是一把手,摄影师是个干活的,跟演员一个性质的
打个比方,如果剧组是军队,导演就是首长,摄影师最多算个班长,比普通打杂的高一点点,但是还是得听首长的,一旦开机,什么都是导演说了算
貌似导演懂摄影的不少,例如老谋子就是摄影系出身的
至于是不是必修科目,就不清楚了,没上过导演系,不好乱说
6. 导演与摄像师有什么区别
在影视行业拍而优则导已经是一个基本的现象了,最明确的例子就是张艺谋。
那么摄像和导演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呢?
1、导演:
对整部戏的艺术感觉负责。从剧本控制开始,到场景控制;演员控制;摄像灯光组控制。。。。全是导演的活儿,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导演要看监视器。摄像则按照导演的要求拍出合适的画面。
2、摄像师:
摄像师的工作是控制摄像机拍摄剧情要求的镜头,其中影视剧类型的节目“剧本”、“分镜头脚本”很明确。摄像师的工作就是完成分镜头脚本上的镜头。
摄像师需要控制:
1、拍摄景别、画面的构图
2、镜头运用、机位设置
3、画面的色度、对比度
4、运动镜头的速度
。。。。。
来满足导演对画面的要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和摄像都需要控制画面,所以很多摄像最后可以做到导演。
关于导演与摄像师,可以参考:
http://hi..com/2046windows/blog/item/484551895b755db90f2444d3.html
7. 拍电影中的导演、制片人、出品人、监制哪个职务大都分别是干啥职务的啊
出品人:一般都是负责影片前期的市场调查,看类似的影片的电影市场是否有前景(比如说票房情况、受欢迎程度、续集的可能性等),通过调查来决定是否值得出品该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们就找到所属的电影集团投资制片人及相关人员,开始选导演、剧本、演员、赞助商等。
制片人:任务基本上跟出品人差不多,他负责整个影片的“催化”工作,督促大家快点完片,但也要保证质量。同时还是拍摄影片过程中的“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整个影片的制作过程,确保大家没有“偷奸耍滑”、没有浪费投资商的钱等,跟工程监理的角色相似。
顾问:如果是历史题材或比较其它专业的题材的影片,为使影片更具说服力或可信性,以及提供必要的指导及帮助,制片人会邀请权威人士作影片顾问。
导演:负责将剧本中刻化的各个人物角色,利用各种拍摄资源(道具、场地、演员等)将剧本演绎出来,成片、拷贝等。
副导演:兼具导演及监制的角色,是导演的左右手。
监制:主要是针对剧本,为维护剧本原貌给导演的拍摄工作提意见。
演员:根据导演及剧本的要求演绎剧本内容。
场务(剧务):负责提供拍摄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及便利措施,如准备道具、选择场景、维护片场秩序、搞好后勤服务工作等。
布景师:负责按照剧本及导演的要求布置片场的场景。
灯光:为达到电影艺术效果,按照剧本及导演的要求布置片场灯光效果。
造型师:根据剧本及导演要求为影片中的演员定出造型。
化妆师:“浓妆淡抹总相宜”,化妆师亦需按照剧本及导演要求给演员化妆,同时还要考虑到造型的要求。
特技人员:根据剧本内容,为影片增添精彩场面,但又必须使用专业人士表演,特技人员功不可没。
后期处理:影片整体拍摄完封镜后,导演和监制看过母片之后感觉有些地方需要用科技手段处理,达到电影艺术效果而作的修改,必要时还可能重拍某些镜头。期间有配乐、配音、加字幕、加特效等。对应的就会有作曲、配音演员、特技效果人员等。
作曲:为影片编配合适的曲子。相应的还会有乐队、指挥、演唱者等人员。
剪辑:因拍摄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重复的或者多余的镜头,为使影片整体效果自然和谐流畅,同时兼顾导演及剧本的风格要求,剪辑师需要将整片中不必要的镜头剪掉。
影片拷贝:母片处理完成后,制片人会找专业的电影拷贝公司拷贝子片,运往各地电影市场,待上市或上映。
一部影片的制作凝聚了电影工作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有为使影片成功上映而付出艰辛努力的人都是一心一意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好的作品的人,他们是伟大的、无私的。如果有人蓄意拍摄“图谋不轨、有违史实”的影片,那他就是社会渣滓、人民的敌人!
监制:
监制(Executive Procer)。监制通常受命于制片人或制片公司法人,由他负责摄制组的支出总预算和编制影片的具体拍摄日程计划,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艺术创作和经费支出,同时也协助导演安排具体的日常事务。
这里将聚焦“监制”(Executive Procer)这个电影工业中不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负责电影的日常运作与策划。监制经常与电影工业的其他两个角色混淆,制片人(Procer)和制片(Proction Manager,可直译为制作经理),前者是影片的投资人,又称出品人;后者是电影制作中的中层职位,负责具体的运营事务,向导演和监制负责。
对于监制这个角色,有人这样描述,“他通常代表制片人或制片公司法人,由他负责摄制组的支出总预算和编制影片的具体拍摄日程计划,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艺术创作和经费支出,同时也协助导演安排具体的日常事务。在摄制组里,监制和导演往往又是一对矛盾,他们常常是针锋相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只有到了拍完影片,他们才握手言和。”
电影制片人(Procer),也称“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资人。影片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制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权决定拍摄影片的一切事务,包括投拍什么样的剧本,聘请导演、摄影师、演员和派出影片监制代表它管理摄制资金,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影片完成后,制片人还要进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场进行宣传和推销。
8. 导演系和摄影系有什么不同
导演。一个电影(电视剧、晚会或其他影视)的中心轴,一个摄制团队总指挥。
摄像跟摄影也有区别,摄像通常指;录像机操作者、摄像机操作者,而摄影通常指电影胶片机操作者(婚纱影楼照相的也叫摄影师)。
两者的区别是,导演隶属编导系,从策划、编写、统筹、舞美、灯光、画面、人理摄像等技能通要掌握,为了能全面指挥灯光师、摄像师、化、服、道、美工作人员按照自己思想工作之外,还要能联合剧情指挥演员演员表演和演员的调度(调度和演员台词一般都有执行导演来替总导演完成的)。
摄像师在总导演的统领下,理解导演的意图和掌握画面的美感,用镜头表达该剧情的情节气氛和节奏,理会导演目的和把关色彩、美术、光线。摄像师必须要懂美术、灯光和简单的后期剪辑,也要懂得颜色搭配等技能。
所以,做导演,具备的条件是相当大的,弄不好就把整个片子拍成不伦不类或者说上下衔接不上及画面不堪入目。必须细心分析剧本、剧情、人物、环境、性格、镜头、演员特性等。还要剧本编剧的能力,以便在拍摄现场改编有些不合适的剧情、台词,或者说遇到新环境又有新的创意和想法、加戏、删戏等任务。呵呵!
9. 导演如何选择摄影师,摄影师如何配合导演工作
从本质上讲,导演和摄影师之间的关系常被比作婚姻,两者的工作就是把一个想法,一个充满着热情的冲动——一种感觉--翻译成具体可见的形式。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便能与摄影师更有效的沟通,还能帮助后者做好本职工作。
确切的说导演进行整体把控,而摄影师的工作是通过摄影机完成导演的意图。导演在现场有三个工作:场景控制、摄像调度、演员调度。
10. 关于摄像师和导演的关联!
确切的说导演进行整体控制。
而摄像师的工作是通过摄像机完成导演的意图。
导演在现场有三个工作:场景控制、摄像调度、演员调度。
也就是说“导演”提要求,摄像来完成。
摄像师也要看剧本,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导演的意图。
机位假在哪儿,由摄像去定。导演一般不会管,他只看监视器。如果不行,他会要求摄像再调。
关于“场面”,前面已经提到了,“导演”定场景,但具体执行导演就不管了。
关于“电视行业岗位”、“工作内容”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