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导演教你看电影

导演教你看电影

发布时间:2022-05-10 04:56:01

导演现场教你如何拍摄微电影及制作

微电影是微时长的具有艺术性的电影。简单来说就是具有情节的短片。它最开始就是草根恶搞娱乐的产物。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微电影,那不妨拿起设备,现在就开始干吧。不是只有导演才能拍微电影。
微电影对于拍摄设备的要求并不高,佳能的5D2、Iphone4手机都是非常棒的拍摄设备,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备有DV,DV里都内置了丰富的艺术效果或自动编辑功能,你完全可以根据摄像机的引导来拍一些有意思的片段。
对于业余者来说,拍摄只需要按下开始键就可以了,为了避免内容太过冗长没重点,你不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这样你拍出来的微电影会更专业。

一、拍摄前观察环境拍摄前观察环境主要是为了两点:
第一,通过周围环境的观察,你心里有打算哪些事物、角度会用到,甚至可以考虑到会采用升格(慢镜头)还是降格。第二,为自己人身安全考虑,因为拍摄时往往注意力只集中在被拍摄物体上,容易踩空或撞到物体而受伤。
二、微电影中大场面的拍法如果微电影通篇下来都是固定镜头那会看起来非常地呆板与枯燥。当你拍摄大场面时,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摇摄是指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三脚架或人体进行任意方向的摇动拍摄。摇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横向移动镜头光轴的水平横摇、垂直移动镜头光轴的垂直摇摄,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摇,摄影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等等。在摇摄时要把握好转动的速度和角度,这样画面才会顺畅。
三、微电影拍摄最中景物的多样化呈现在拍摄人物和风景时采用移摄会直接调动人们在行进中或运动物体上的视觉感受。“移摄,画面的框架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开的态势,并且移动摄影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四、微电影拍摄者的镜头一定要稳住许多人拿DV拍出来的视频晃动太大根本没法看。就是“跟摄”时不够注意。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跟镜头。在跟摄时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因为镜头大幅度的上下跳动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通常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而且景别也保持不变。这就要求在拍摄者与主体人物运动速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既不会使主体人物移出画面,也不会出现景别的变化。
五、变焦拍摄注意定格平时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对准一个广阔和场景,渐渐地镜头推进,最后聚焦于某个细节,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花卉、烛光、小动物等细节的拍摄。看上去显得很专业,不过我们一样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拍摄出来。DV的焦距可以通过焦距拨杆来调节,将旋钮推至T那方,可以拉近并放大远方的景物;如将旋钮推至W那方,拍摄的范围则会扩大。拍摄变焦镜头时,需要注意在对准目标后要保持静止5秒钟左右,以便后期编辑,另外,在一组画面结束时也要把图像定格5秒钟,给人有始有终的感觉。
长焦距镜头具有视角窄、景深小的特点,有“望远”的效果,现在家用DV的光学变焦都达到10倍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30倍以上,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但是,要想拍好长焦距镜头,需要注意:要防止DV抖动。
尽管现在许多DV的防抖效果很好,但在长焦端依旧很容易拍出画面抖动的微电影,影响观众的观看。因此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脚架稳定摄像机,或利用依托物,稳定住身体或手臂。因此如果不是剧情需要,尽量还是走到景物旁边用广角端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画面稳定性要好很多。

资料:爱微电影

⑵ 我想当导演

听你的描述,你想当导演是因为你喜欢电影,这是电影爱好者普遍的最初理想,不过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喜欢导演这个行业,而只是喜欢电影,那干嘛要去做导演呢,做导演每天就能看很多电影吗?这是什么逻辑。所以,如果不是喜爱导演这份工作的话,那就没必要去为一个你其实并不想要的目标而努力。

听你描述,你应该没学过导演理论。如果是这样,你即使在电影剧组每天跟着导演,你也不会学到多少东西,导演没时间教你,另一方面,如果你没基础的话,很多地方,即使你经常看,也看不明白的。

所谓的导演理论知识就那么点。关键还是看人的天分,能力,才华还有兴趣。导演创作理论就像你知道的汉字一样,即使绝大部分都认识,但这并不代表你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如果没什么导演方面的基础或是经验,你说,导演聘你做什么,当然如果你是个美女的话,导演可能聘你做生活助理,不过即使生活上的助理,在导演方面懂的太少也说不过去。

当然,条条大路通导演。想去剧组的话,可以做为群演,或场工这些很基层的身份进剧组,如果你有很了得的表演才华,哪天被发现了,然后成了腕,那么你想要自己做导演拍电影,肯定有不少投资人来投你的。

网上有很多剧组招聘的信息,不过好多都不靠谱,你要仔细甄别。

⑶ 导演对电影具体有何作用

在中国现行电影环境下,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编剧只是辅助导演完成电影的工作人员。 (任何国家的好导演,都会重视编剧的作用。但在国内环境下,编剧对最终电影的形态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美国,好莱坞制片体系中制片人对一部电影的作用最大。导演和编剧都是实现制片人意图的工作人员。独立制片中仍然是导演作用更大,不过这种独立制片电影一般导演都会兼任制片人和编剧。

毕竟,电影是一门影像的艺术,而文字构成的剧本是一个影像成型的基础。导演需要通过对视听语言的掌控和艺术手段的运用,结合自我的主观表达、蕴藉的情感,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象的活动影像表达出来。所以导演之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当然,编剧、摄像、美术、演员等都是构成导演影像基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⑷ 教教我怎么看电影

我教你一个好办法~~
没看完一部电影,你就上网络查这部电影,看看他的导演,演员,故事情节(因为你看完了只能记住大概情节,再看一遍情节对你很有帮助,有些看的过程中理解不了的地方会茅塞顿开),最好再看看影评。时间长了,你看电影就有感觉了,比如说看了一部电影,通过这种方法会了解到演员什么的,下次再看另一部电影的时候如果是同一个人演的你直接就能说出来等等,慢慢的就会对看电影有感觉了,我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成为电影爱好者的,呵呵
还有就是楼上的兄弟说的对,这个东西不是说非要和别人比什么的,他们说的时候你就听啊,看他们都说什么,要是你有心的话就把这些都记在心里,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把他们说的都用上。
看高分的电影确实是很重要的,好的电影不仅仅是你朋友说的那些什么特技啊,效果啊,更重要的是能把你带入这部电影的世界,看完了能让你明白些什么,不敢说必须要学到什么道理,但最起码心里有感觉,这就足够了~~
最后希望你爱上电影,这真的是一门非常伟大的艺术!!

⑸ 《无主之地》导演给中国青年导演上课:拿着手机走出去、拍起来,你怎么看

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无主之地》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给中国的青年导演们上了一堂“大师课”。“好的故事可以获得成功。”这是丹尼斯·塔诺维奇教给青年导演的诀窍——努力寻找好故事。

如今的现代艺术作品们,需要几千字才能阐释清楚作品的表达,那要作品何用呢?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现代艺术在远离观众的同时,也失去了现实意义。现代艺术与理论探究的确有其学术价值,影响是慢慢渗透并深远的。但这么多年过去,真正留下来的文学、画作和电影,依然离不开故事与人物,这些才是真正影响我们精神与生活的艺术。这个角度上说,所谓“无主之作”更像是一场自娱自乐。

⑹ 如何从导演的视角看一部电影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如何从导演的视角看一部电影?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导演是一部电影的主导者,如何能从导演的视角看一部电影呢?
01
在我看来一个顶级优秀的导演相比于次一点的导演(并不是说后一种导演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烂导演,相反绝大多数异常优秀的导演都是后一种)的很大不同一点是,如何从他们的内在视角来看待他们的电影: 前一种导演一直在影像中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对生活的看法,他们不管讲什么样的故事,都是在试图通过故事性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看法或是一种哲学的理解,你用心看,会发现他们在电影中一直在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中心思想,这一点不会改变,你看完他们的一部电影,会发现整部电影都在为他们个人的这个中心思想服务,他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那几乎未曾被外部世界所影响和改变的内心。这类型的导演几乎所有电影都在试图用电影表达导演自己的内心,电影本身跟他(她)本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后一种导演则更倾向于如何更优秀的讲好一个故事,他们利用自己对影像的直觉或天分,把视听语言各方面都能做到最优秀的状态,用来推动一个故事整体的发展,从而讲好一个故事,让大众更多更好更普遍的理解这部电影,所有视听语言都是为他正在拍的那一部电影所服务。这类型的导演几乎所有电影都在用自己最优秀的视听语言来表达自己所正在拍的那部电影,而电影本身跟他(她)本人的关系并不很大。 简单讲,前一种导演中心思想始终更加感性,后一种导演中心思想相比较则始终更加理性。 电影被称为最接近大众的艺术,导演也是艺术家,所以我个人是更倾向于喜爱前一种导演。 当然,无可置疑,这两种导演都能够拍出让我们大家欣喜异常的优秀电影。
02
首先,我们把导演和普通观众想象成两个姜饼人。

姜饼人1

姜饼人2

上边的一个是姜饼人1,我们把它们叫做普通观众。(非电影从业者)

下边的一个姜饼人2,指代导演。(也可以是任何电影从业者)

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他们都是人。只是右边的姜饼人2胖一些,可以理解为他们看的电影多一些。

但毫无疑问,对于一部新的电影,无论是胖胖的姜饼人还是瘦瘦的姜饼人,其起点和观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我们再把时间当成蛋糕切一切,很简单,切成两块。即“第一次看电影”和“第n次看电影(n>1)”

好了,万事俱备,接下来我们开始奇妙之旅,一探究竟。

Chapter1

以《让子弹飞》 “白马拉火车”这个镜头为例:

当电影开始时,姜饼人1和2舒适地坐在位子上,他们已经进入了故事。

然后他们同时看到了这个镜头,此时他们都已经融入到了故事里,他们脑子中的想法是一样的:卧槽,好酷炫,用白色的马拉黑色的火车。咦,车上是不是坐着什么重要的人物呢?

看到这个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导演也是观众,所以导演在第一次看电影时和观众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在看故事,融入故事,此时导演是不会想什么与众不同的深奥的东西的,除非他没再认真看电影。

事后,

姜饼人1:“嘿,老王,我今天看了一场超棒的电影,故事也超棒,人物也超棒。你有空也去看看呗”。然后,他就慢慢地把这部电影忘记了。因为影院明天,后天,大大后天,都有不一样的电影,他都想去看。顶多就是:若干年后,有人问起他,嘿,你看过《让子弹飞》吗,他说:对对对,我看过,看过!

而这时,姜饼人2连忙拿出本子,他想,这个故事这么棒,我得把里面的创意记下来。于是,这个故事,就成为了姜饼人2脑中图书馆里的一本书,它可以随时取用了。

这是导演看电影的视角之一。

继续走。
03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修养比较高的导演在成为导演之前研究的都是别的专业,但最后还是能够成为好导演。如昆汀塔伦蒂诺以前是印象租赁店老板,王家卫大学学的是理工学院平面设计,北野武最初是相声演员,卡梅隆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与物理学………

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视角—--------将生活幻化成为心中无尽盘旋着的小故事,并惊呼着“生活多么有趣”,同时将脑中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融会贯通起来。
04
导演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好的渠道去表达他想要说的东西 观众没有注意到 那说明导演在表达上没有成功 尽管在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 然后镜头闪太快 观众没看到 还是枉然 当然有的镜头 放太长 也会显得不自然 感觉是刻意为之 要做当刚好 不容易哦
05
答得很有新意,但似乎并不是题主想要的答案。

《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插图第11版》

《故事》

《电影的戏剧艺术》

关于电影的理论知识书籍浩如烟海,在我看过的几本中,这三本当属上乘。看完之后应该多少会理解一点所谓的“导演般的专业角度”。

⑺ 学习编导就一定要多看电影吗这个对于影评是不是很重要呢谁可以教我些写影评的方法吗

1、是的,最好多看一些电影,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积累
2、影评在编导专业考试中比较重要
3、影评写作常规思路

一、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住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二、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人物声音的变化、道具的运用、色彩的配置、镜头的运动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三、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住要点,由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寻找现实意义;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四、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对影片作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

五、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关于编导方面的专业知识,你可以查看“艺通网”,上面有很多实用性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好运!

⑻ 怎样用专业人的眼光去看一部影片

1.
一、电影基础知识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电影基础知识
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
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二、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独特景观。
2、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影视剧》,15分,这一举措使学校掀起起电影热,97年的《文汇电影时报》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国外文科大学一般都有电影课程。今年,东南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最近,北师大为大学生设立电影院,结合放映的影片请专家给学生讲评。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的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2.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⑼ 《导演请指教》不断上热搜,这档节目的看点有哪些

《导演请指教》不断上热搜,懂得怎样炒作话题,吸引观众的眼球,大概这就是这档节目最大的看点吧!

把槽点当看点

整档节目号称要发掘导演,但是节目组请来的导演,却丝毫不需要靠着参加综艺节目来得到资源和机会。要么是节目组请来的富二代和导演二代,要么就是已经成名的明星,要么就是自带热度并且已经有了作品的导演。看起来,节目组请来的这些导演根本不需要靠着综艺当作平台,也并不需要这样的机会,他们只是需要一定的曝光度罢了。

在种种操作之下,节目组已经槽点满满,他们却不思改正,把槽点当作看点,想方设法的制造冲突。为的就是在冲突时,让观众能够直观的看到那些明星嘉宾们的表现,颇有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嫌疑。这种做法可能会迎来一时的热度,但更多的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一档节目不注重整体立意,忘记了初心,只会用炒作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样的节目只会越做越差。

⑽ 搞电影/编剧/导演/动画的人看电影应该从中看什么

可以从镜头,灯光,布景,还有叙事方面看
建议多看戛纳、威尼斯电影节的获奖电影。要有质量的看。
奥斯卡的也不错、一般来说戛纳、柏林电影节的奖比较有含金量
想搞电影的话还是应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有一本《电影的故事》
《世界电影史》《学门拍片子的手艺》《开拍了》
等等
其实很多好的电影不光是欧美的
例如宁浩的电影,叙事就非常好。还有个日本电影叫《遇人不熟》也非常好

阅读全文

与导演教你看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林州哪些电影院比较好 浏览:925
姜子牙算什么电影 浏览:271
依兰爱情故事电影哪里出场了 浏览:30
迪迦戴拿盖亚和奥特兄弟大电影 浏览:824
舟山凯虹广场电影院 浏览:441
动物世界微电影大全百度 浏览:373
网络大电影口碑 浏览:52
名字叫偷窥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65
平谷电影院今日电影 浏览:240
主角古天乐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497
周星驰版的韦小宝是什么电影 浏览:26
国外上映的新电影app 浏览:177
日本变态恐怖理论电影大全 浏览:977
鬼出没电影大全 浏览:873
电影聂隐娘结局去日本 浏览:911
电影情人未删减图片 浏览:25
这幅动态图片的电影出处 浏览:650
电影精灵壁纸高清图片 浏览:565
20部与音乐有关的电影 浏览:528
法国奇幻电影排行 浏览: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