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索尼克是先有游戏,还是先有动画片索尼克是美国的还是日本的
先有漫画后有游戏后有动画的。sonic是日本本土的,是大名顶顶的前游戏和游戏机制作公司sega世嘉的代言形象!
刺猬索尼克(英文:Sonic the Hedgehog 日文:ソニック・ザ・ヘッジホッグ Sonikku za hejjihoggu 也有被译作:音速小子、超音鼠)
刺猬索尼克诞生在1990年
第一款以索尼克为主角的游戏在1991年06月01日发行。
1993年世嘉作为赞助商,索尼克的形象出现在F1方程式威廉姆斯车队的赛车上,在那一年索尼克奇迹般把好运气带给了威廉姆斯车队,成了当年的冠军车队。
1993年2月,索尼克成为了日本职业联赛的吉祥物。
1993年4月 世嘉作为赞助商,巨大的索尼克形象气球再次出现在了赛场上。
Ⅱ 一部关于蓝色的动物不知道是猫还是老虎,戴着好像类似铁的手套,2000年后的动画片,急急急急求
索尼克
名片
索尼克索尼克是一个著名的游戏和漫画造型,也是一款极受欢迎的电子游戏系列。索尼克作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刺猬,从一诞生就凭借其可爱的造型和无可比拟的速度风靡全球,让无数的玩家成了他的忠实爱好者。以音速小子‧索尼克为主人公的电子游戏曾在多个平台发表,总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3500万套。索尼克是世嘉(SEGA)公司的招牌作品,其创作人为中 裕司,索尼克的成功几乎让这个造型成了该公司的形象代言。
目录
1 索尼克介绍
2 发展历史2.1 索尼克历史
2.2 索尼克发展
3 索尼克称呼
4 索尼克人物4.1 角色类型
4.2 索尼克家族
4.3 索尼克罗曼史
5 游戏模式
6 索尼克音乐
7 索尼克动画
8 转笔流派
贴吧相册 1 索尼克介绍
2 发展历史 2.1 索尼克历史
2.2 索尼克发展
3 索尼克称呼
4 索尼克人物 4.1 角色类型
4.2 索尼克家族
4.3 索尼克罗曼史
5 游戏模式
6 索尼克音乐
7 索尼克动画
8 转笔流派
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1 索尼克介绍
索尼克
《索尼克》是Sega公司的招牌大作之一,在先前欧洲的Sega分公司宣布将该作品引进欧洲市场之后,近日来自美国的Sega子公司也计划要将《索尼克》的PC版本带入北美地区。而次时代主机的家用机版本已经在今年年初发售了。在这一代的《索尼克》中,玩家可以在4名角色中选择一个进行游戏,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包括速度,力量,格斗等。而在该作的故事剧情中将会包含14个关卡,而且允许玩家进行组队过关,共有4支各具特色的队伍供玩家选择,人物设定多达12位之多。游戏就是粉碎“蛋头”博士的邪恶计划,可以说这部作品是适合所有年龄段的。 早在今年的1月份,《索尼克》跨平台发售之后直到近日,已经在全球范围共售出了超过183万份的好成绩。直到今日,索尼克的形象仍然会出现在大量的游戏软件中,据统计,它已经出现在超过30种不同的作品中,而且光软件部分就售出了3千5百万份。在2004年里,他仍然作为最受好评的游戏角色出现在世界各处。索尼克将拥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版本,分别对应游戏中的“白天”和“黑夜”。这两个版本的索索尼克漫画(20张)尼克中,光明索尼克速度更快,在遇到敌人时一般也会依靠速度甩开对手,而力量更强的黑暗索尼克则会在遇敌的时候使用强力的招式击败他们。在今天的截图中,我们首次看到了黑暗索尼克伸长手臂攻击对手的画面。
编辑本段2 发展历史
2.1 索尼克历史
1991年,世嘉为了对抗当时的16位游戏巨头任天堂,决定推出一款以竞速为主的游戏。当时作为世嘉 Sonic
员工的中 裕司和几位同事们开始了新游戏的策划。最后在世嘉内部进行的投票中,刺猬和犰狳这两种动物获得了争夺主角的名额。经过再三权衡,中 裕司决定以刺猬作为新游戏的主角,并为他起名为Sonic,即音速。当年电玩展上,中 裕司推出了这个游戏的体验版。当时就有许多玩家迷上了这个游戏的模式。事实上,中 裕司在体验版中的游戏方式非常简单:玩家只要一直按着前进键就可以一路无阻地冲到终点,这种不过脑子的模式却给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体验,因而当年游戏展上,世嘉大获成功。 1991年6月23日,世嘉MegaDrive主机上的Sonic the Hedgehog(刺猬索尼克)游戏在北美正式发行。此作一上市就广受好评,销量大增。6月23日此后也被作为索尼克的生日。 紧接着1992年11月21日,世嘉推出了MD平台上的第二款索尼克游戏Sonic the Hedgehog 2。游戏新增了双尾狐狸塔尔斯这个人物,也因此出现了双人模式。 (Sonic the Hedgehog 2曾经有过泄漏版本,称为Sonic the Hedgehog 2 Beta。中 裕司在最近的访谈中表示那其实是当时设计的游戏体验版,在电玩展的时候不幸被窃走。这个泄漏版里有四个关卡,其余还有大部分是未完成的。这个泄漏版当中一些场景被认为是索尼克游戏设计起源的线索,然而官方并未证实。) 其后在MD平台上又连续推出了许多索尼克游戏,另外还在8位平台及其他主机上陆续开发了游戏。其中1996在世嘉土星上发布的Sonic 3D被认为是最早的索尼克3D游戏(不过按照当时的技术也只能算得上2.5D)。另外还有许多并非竞速类型的索尼克游戏也在各个平台上发布。索尼克剧中图片(17张) 之后世嘉遭受了一些变故,迫使它退出了游戏机硬件市场而转向软件。此时中 裕司已经成为了世嘉下属游戏团队SonicTeam的领导者。1998年,在经过精心策划后,SonicTeam发布了世嘉DC主机上的新游戏Sonic Adventure(索尼克大冒险)。游戏几乎推翻了以前全部的人物设计,并首次以全3D方式进行。但是大部分经典元素还得以保留。 2001年索尼克十周年纪念时,SonicTeam推出了Sonic Adventure 2。这款被玩家称为最受欢迎的索尼克游戏中加入了一些新鲜成分。同时也是整个索尼克系列中故事情节最丰富的游戏之一。 2003年世嘉首次跨平台推出了游戏Sonic Heroes(索尼克英雄),它几乎囊括了Xbox,PS2,GameCube,PC在内的各大平台。此后还有GBA主机上的2D游戏。 2005年SonicTeam跨平台推出了首部并不以Sonic为主角的3D游戏Shadow the Hedgehog(暗影刺猬),游戏引入了动作射击成分。也遭到了批评,例如过分出现脏话,以及替换配音演员等。 2006年是索尼克十五周年纪念,世嘉将在新平台PS3以及Wii上推出许多新的索尼克游戏。其中PS3上的游戏就命名为Sonic the Hedgehog,表示将要回归游戏的本原,同时还有更多新的游戏元素加入。
2.2 索尼克发展
索尼克系列的游戏方式可以说是游戏史上的一大创举,这也就是索尼克系列热卖的原因之一。最初在MD平台上推出的2D横版动作游戏“刺猬索尼克”。其基本上模拟马里奥的游戏方式,但是玩家需要不断地收集一种游戏元素称为“金环”——相当于马里奥中的蘑菇/金币,作为人物的“保护膜”。当玩家操控的人物在没有保护罩或者没有在无敌或Super状态的情况下碰到能够造成伤害的物体(如尖桩,放电器,岩浆,敌人等)会丢失所有的金环,这些金环会散落在人物的周围,一段时间之后会自行消失。如果失去了所有金环就等于“一触即死”,收集到了一定数量的金环就可以增加一条生命,一般被定为100个.同时金环的数量也作为游戏结束后的加分因素之一. 游戏的目的是要玩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索尼克可以通过不停加速来快速完成关卡。最后可能需要对抗BOSS。游戏中有许多辅助道具(例如无敌,加速鞋等)还有许多以被称为经典的游戏元素——过山车回转,加速道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特殊关卡,目的一般是为了收集“混沌宝石”(也称混沌翡翠,卡欧斯宝石)。 从MD的“索尼克2”开始,游戏就引入了双人模式。在双人模式中,一般是以分屏游戏的办法区分玩家的游戏视野。双人游戏内容包括竞速,寻宝,分数战等等。 3D平台后的索尼克游戏在游戏模式上大同小异,但是操作全然不同。在2003年推出的Sonic Heroes中首次引入了团队合作。游戏允许玩家通过切换同一队伍中不同人物来通过特殊障碍以完成关卡。
编辑本段3 索尼克称呼
大陆地区 大陆地区习惯称之为"索尼克"或"超音鼠",但是因为"索尼克"本身就是刺猬而非老鼠,所以"超音鼠"被淘汰,使用"索尼克"为主。"索尼克"为从日文–ソニック直接翻译而来,也可能是把Sonic的气音也一起翻进去。 香港地区 习惯叫“超音鼠”, 或直接叫“SONIC”。 台湾地区 台湾地区习于称之为"音速小子",使用意译;早期台湾使用音译–索尼,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并没有把气音翻出来。 今天将所有翻译结合之后,最出色的翻译为“音速小子‧索尼克”,但还是有人坚持不翻气音比较好听,所以又被称为“音速小子‧索尼”。但由于“索尼”在大陆地区是SONY公司的正式名称,故在大陆此名称并不被接受。 欧美地区 欧美地区的翻译较直接,"Sonic the Hedgehog",连游戏中Sonic在自我介绍时,也是把"Sonic the Hedgehog"当作自己的全名(虽然hedgehog在美国多解释为"豪猪")。
编辑本段4 索尼克人物
4.1 角色类型
角色将区分为4种类型,包括全能型(马里奥、艾美)、技巧型(碧姬、堤尔斯)、速度型(耀西、索尼克)与力量型(库巴、纳克),善用各类型特性将是夺金关键。 索尼克
索尼克年龄15岁,身高100cm,体重35kg喜欢听音乐,一般奔跑速度为588mph(262m/s),能量全满时最高速可达到1.2马赫(408m/s)。身体可卷成圆形,并利用背上的刺,以高速滚动方式攻击敌人。个性桀骜不驯,不谄媚他人,对于声音方面很敏感。不会游泳,不过不会觉得那是可怕的(才怪……怕水怕的要命……)。最喜欢的食物据说是热狗。索尼克的出生地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地方。事实上,在欧美印发的大部分游戏手册以及动画卡通中,索尼克的家乡被认为是Mobius星球。但在游戏版本中,索尼克出生在圣诞岛,对于他的过去及其家庭之类的基本上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他的超音速技能以及那些不太好的脾气是从来就有的。 故事是从索尼克来到南岛开始,很不幸他遇上了一位“妄图统治世界”的罗伯尼克博士(Dr Robotnik,但日本Sonic Channel官方网站否认这个名字,并将原名改为“不明”),索尼克后来戏称他为“蛋头博士”(Dr Eggman)。当然这个小刺猬就开始了他拯救世界的行动。
4.2 索尼克家族
在随后的冒险中,索尼克遇上了许多朋友。其中在包括出生在西岛的双尾狐狸塔尔斯(Tails),出生在天使岛的针鼹纳克鲁斯(Kunckles),还有亦敌亦友的刺猬“暗影”(Shadow)以及其他一大堆的角色——后来被统称为索尼克家族。 索尼克在冒险中发现了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这就是索尼克世界的本原——被称为“混沌宝石”的七颗具有神奇力量的翡翠。混沌宝石可以使拥有者具备足以摧毁世界的力量,蛋头博士想要尽全力得到它们,于是就和索尼克展开了宝石的争夺战。索尼克在拥有七颗宝石之后可以变身成为全身金黄色,可以以略低于光速飞行的“超级索尼克”(Super Sonic),这也是他对抗敌人的最强秘籍。 Super Sonic
4.3 索尼克罗曼史
索尼克的女友是一只名为艾咪(Amy Rose)的刺猬,不过索尼克对这位死缠着他不放的小情人总是处于极度恐惧状态……但在美国的电视动画中,索尼克的仰慕者是一位自称为Sally Acorn公主的松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无法被证实的传闻 在很多时候他和另一只猫公主Blaze(布蕾滋)有着一些暧昧的关系以及消息等等,当然 索尼克作为主角,也经常被同人作家们作为一个热门的创作主题,于是他和另一只刺猬 暗影的绯闻接踵而来,尽管暗影也是男(雄)性,但是也有很多人仍然乐此不彼地去创作他们两个的暧昧关系(索:做名人要没有绯闻真难……) (漫画与其他版本中剧情不同将在其他词条中说明)
编辑本段5 游戏模式
游戏模式共有3种,分别为单场决胜负的“单场比赛模式”,以获得最高积分为目的的“巡回赛模式”,以及针对每个角色所设计的“任务模式”。游戏过程中可通过取得玩家熟悉的《马里奥》与《索尼克》两系列作道具,来解开隐藏关卡、提升挑战性
编辑本段6 索尼克音乐
音乐是索尼克系列的一大特色。最初在MD平台上游戏就以明快的音乐受到了好评。进军多平台后,世嘉又邀请了许多知名人为索尼克制作乐曲(包括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等)。乐队中较为有名的当属Crush 40,他们几乎包办了3D平台上所有的索尼克游戏主题曲。 Crush 40还参与了Sonic Adventure 2的音乐创作,其中大部分歌曲都受到了好评 而主题曲是Zebrahead创作RockRap双风格的His World。
编辑本段7 索尼克动画
索尼克系列到目前为止共有五部动画,分别是: Adventures of Sonic the Hedgehog (AoStH, US) Sonic the Hedgehog (SatAM, US) Sonic Underground (US, France) Sonic the Hedgehog (Anime, Japan) Sonic X (Anime, Japan) 其中前三部曾在中国大陆上映过。 漫画: 索尼克漫画在日本及欧美都有不同版本,欧洲发行的称FleetWay,北美的为Archie,其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都与原作大相径庭。
编辑本段8 转笔流派
转笔流派SONIC SONIC是转笔运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其基础动作为是无名指和中指拿笔,中指向内弯曲,食指趁机挡住笔做CHARGE,中指收回并和食指一起夹住笔 主要动作包括 Sonic Sonic Normal ∮ Sonic Reverse ∮ Sonic Rise ∮ Sonic Fall ∮ Sonic Harmonic ∮ Inverse Sonic Normal ∮ Inverse Sonic Reverse ∮ Moonwalk Sonic Normal ∮ Moonwalk Sonic Reverse Inverse Moonwalk Sonic Normal Inverse Moonwalk Sonic Reverse Shadow Normal Shadow Reverse Inverse Shadow Normal Inverse Shadow Reverse Pseudo Sonic Normal Pseudo Sonic Reverse In Out Sonic Normal In Out Sonic Reverse iSonic Normal iSonic Reverse Devil's Sonic ∮ Demon's Sonic ∮
Ⅲ 这个是动漫人物吗叫什么
您好!是一个著名的游戏和漫画造型,也是一款极受欢迎的电子游戏系列。索尼克作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刺猬,从一诞生就凭借其可爱的造型和无可比拟的速度风靡全球,让无数的玩家成了他的忠实爱好者。以音速小子‧索尼克为主人公的电子游戏曾在多个平台发表,总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3500万套。索尼克是世嘉(SEGA)公司的招牌作品,其创作人为中裕司,索尼克的成功几乎让这个造型成了该公司的形象代言。
索尼克称呼
大陆地区大陆地区习惯称之为"索尼克"或"超音鼠",但是因为"索尼克"本身就是刺猬而非老鼠,所以"超音鼠"被淘汰,使用"索尼克"为主。"索尼克"为从日文–ソニック直接翻译而来,也可能是把Sonic的气音也一起翻进去。
香港地区习惯叫“超音鼠”, 或直接叫“SONIC”。
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习于称之为"音速小子",使用意译;早期台湾使用音译–索尼,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并没有把气音翻出来。
后来将所有翻译结合之后,最出色的翻译为“音速小子‧索尼克”,但还是有人坚持不翻气音比较好听,所以又被称为“音速小子‧索尼”。但由于“索尼”在大陆地区是SONY公司的正式名称,故在大陆此名称并不被接受。
Ⅳ 超音鼠/超级索尼克的介绍
《超音鼠》是一款风格可爱的跑酷休闲手游。
Ⅳ 知道的来
先有漫画后有游戏后有动画的。sonic是日本本土的,是大名顶顶的前游戏和游戏机制作公司sega世嘉的代言形象!
刺猬索尼克(英文:Sonic the Hedgehog 日文:ソニック・ザ・ヘッジホッグ Sonikku za hejjihoggu 也有被译作:音速小子、超音鼠)
刺猬索尼克诞生在1990年
第一款以索尼克为主角的游戏在1991年06月01日发行。
1993年世嘉作为赞助商,索尼克的形象出现在F1方程式威廉姆斯车队的赛车上,在那一年索尼克奇迹般把好运气带给了威廉姆斯车队,成了当年的冠军车队。
1993年2月,索尼克成为了日本职业联赛的吉祥物。
1993年4月 世嘉作为赞助商,巨大的索尼克形象气球再次出现在了赛场上。
Ⅵ Sonic里一共有多少人物
索尼克小组由3个队员组成,队长是索尼克,他的腿没有肌肉,跑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得名“超音鼠”。他很怕水,喜欢听音乐,16岁,籍贯是南岛。第二个是“纳克尔斯”他是一个大力士,什么都不喜欢。他不喜欢所有阻挡它的人,还有,很怕女孩子(一碰到女生,脸就要红),16岁,籍贯是天使岛。第三个是克尔斯,它是自由的象征,喜欢飞翔,渴望自由(他已经自由了,但他还是渴望,不知道他在想什么)18岁,籍贯是北岛。
索尼克英雄一共有四组,我就知道这些了!!
Sonic
音速小子‧索尼克(英文:Sonic the Hedgehog 日文:ソニック・ザ・ヘッジホッグ Sonikku za hejjihoggu)它是一个著名的游戏和漫画造型,也是一个款极受欢迎的电子游戏系列。索尼克作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刺猬,从一诞生就凭借其可爱的造型和不可比拟的速度风靡全球,让无数的玩家成了他的忠实爱好者。以音速小子‧索尼克为主人公的电子游戏曾在多个平台发表,总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3500万套。索尼克是世嘉(SEGA)公司的招牌作品,其创作人为中 裕司,索尼克的成功几乎让这个造型成了该公司的形象代言。
历史:
1991年,世嘉为了对抗当时的16位游戏巨头任天堂,决定推出一款以竞速为主的游戏。当时作为世嘉员工的中 裕司和几位同事们开始了新游戏的策划。最后在世嘉内部进行的投票中,刺猬和犰狳这两种动物获得了争夺主角的名额。经过再三权衡,中 裕司决定以刺猬作为新游戏的主角,并为他起名为Sonic,即音速。当年电玩展上,中 裕司推出了这个游戏的体验版。当时就有许多玩家迷上了这个游戏的模式。事实上,中 裕司在体验版中的游戏方式非常简单:玩家只要一直按着前进键就可以一路无阻地冲到终点,这种不过脑子的模式却给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体验,因而当年游戏展上,世嘉大获成功。
1991年6月23日,世嘉MegaDrive主机上的Sonic the Hedgehog(刺猬索尼克)游戏在北美正式发行。此作一上市就广受好评,销量大增。6月23日此后也被作为索尼克的生日。
紧接着1992年11月21日,世嘉推出了MD平台上的第二款索尼克游戏Sonic the Hedgehog 2。游戏新增了双尾狐狸塔尔斯这个人物,也因此出现了双人模式。
(Sonic the Hedgehog 2曾经有过泄漏版本,称为Sonic the Hedgehog 2 Beta。中 裕司在最近的访谈中表示那其实是当时设计的游戏体验版,在电玩展的时候不幸被窃走。这个泄漏版里有四个关卡,其余还有大部分是未完成的。这个泄漏版当中一些场景被认为是索尼克游戏设计起源的线索,然而官方并未证实。)
其后在MD平台上又连续推出了许多索尼克游戏,另外还在8位平台及其他主机上陆续开发了游戏。其中1996在世嘉土星上发布的Sonic 3D被认为是最早的索尼克3D游戏(不过按照当时的技术也只能算得上2.5D)。另外还有许多并非竞速类型的索尼克游戏也在各个平台上发布。
之后世嘉遭受了一些变故,迫使它退出了游戏机硬件市场而转向软件。此时中 裕司已经成为了世嘉下属游戏团队SonicTeam的领导者。1998年,在经过精心策划后,SonicTeam发布了世嘉DC主机上的新游戏Sonic Adventure(索尼克大冒险)。游戏几乎推翻了以前全部的人物设计,并首次以全3D方式进行。但是大部分经典元素还得以保留。
2001年索尼克十周年纪念时,SonicTeam推出了Sonic Adventure 2。这款被玩家称为最受欢迎的索尼克游戏中加入了一些新鲜成分。同时也是整个索尼克系列中故事情节最丰富的游戏之一。
2003年世嘉首次跨平台推出了游戏Sonic Heroes(索尼克英雄),它几乎囊括了Xbox,PS2,GameCube,PC在内的各大平台。此后还有GBA主机上的2D游戏。
2005年SonicTeam跨平台推出了首部并不以Sonic为主角的3D游戏Shadow the Hedgehog(暗影刺猬),游戏引入了动作射击成分。也遭到了批评,例如过分出现脏话,以及替换配音演员等。
2006年是索尼克十五周年纪念,世嘉将在新平台PS3以及Wii上推出许多新的索尼克游戏。其中PS3上的游戏就命名为Sonic the Hedgehog,表示将要回归游戏的本原,同时还有更多新的游戏元素加入。
人物志:
索尼克年龄约15岁,喜欢听音乐,奔驰速度超过一马赫以上(至今仍是未知数……)。身体可卷成圆形,并利用背上的刺,以滚动方式攻击敌人。个性桀骜不驯,不谄媚他人,对于声音方面很敏感。不会游泳,不过不会觉得那是可怕的(才怪……怕水怕的要命……)。最喜欢的食物据说是热狗。索尼克的出生地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地方。事实上,在欧美印发的大部分游戏手册以及动画卡通中,索尼克的家乡被认为是Mobius星球。在游戏版本中,索尼克出生在圣诞岛,对于他的过去及其家庭之类的基本上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他的超音速技能以及那些不太好的脾气是从来就有的。
故事是从索尼克来到南方小岛开始,很不幸他遇上了一位“妄图统治世界”的罗伯尼克博士(索尼克后来戏称他为“蛋头博士”)。当然这个小刺猬就开始了他拯救世界的行动。
在随后的冒险中,索尼克遇上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双尾狐狸塔尔斯,针鼹纳克鲁斯,还有亦敌亦友的刺猬“暗影”以及其他一大堆的角色——后来被统称为索尼克家族。
索尼克在冒险中发现了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这就是索尼克世界的本原——被称为“混沌宝石”的七颗具有神奇力量的翡翠。混沌宝石可以使拥有者具备足以摧毁世界的力量,蛋头博士想要尽全力得到它们,于是就和索尼克展开了宝石的争夺战。索尼克在拥有七颗宝石之后可以变身成为“超级索尼克”,这也是他对抗敌人的最强秘籍。
索尼克的罗曼史:索尼克的女友是一只名为艾米的刺猬,不过索尼克对这位死缠着他不放的小情人总是处于极度恐惧状态……但在电视动画中,索尼克的仰慕者是一位自称为Sally Acorn公主的松鼠。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无法被证实的传闻(索:做名人要没有绯闻真难……)
(漫画与其他版本中剧情不同将在其他词条中说明)
游戏:
索尼克系列的游戏方式可以说是游戏史上的一大创举,这也就是索尼克系列热卖的原因之一。最初在MD平台上推出的2D横版动作游戏“刺猬索尼克”。其基本上模拟马里奥的游戏方式,但是玩家需要不断地收集一种游戏元素称为“光圈”——相当于马里奥中的蘑菇,作为人物的“保护膜”。如果失去光圈就等于“一触即死”,同时光圈的数量也作为游戏结束后的加分因素之一。
游戏的目的是要玩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索尼克可以通过不停加速来快速完成关卡。最后可能需要对抗BOSS。游戏中有许多辅助道具(例如无敌,加速鞋等)还有许多以被称为经典的游戏元素——过山车回转,加速道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特殊关卡,目的一般是为了收集“混沌宝石”。
从MD的“索尼克2”开始,游戏就引入了双人模式。在双人模式中,一般是以分屏游戏的办法区分玩家的游戏视野。双人游戏内容包括竞速,寻宝,分数战等等。
3D平台后的索尼克游戏在游戏模式上大同小异,但是操作全然不同。在2003年推出的Sonic Heroes中首次引入了团队合作。游戏允许玩家通过切换同一队伍中不同人物来通过特殊障碍以完成关卡。
音乐:
音乐是索尼克系列的一大特色。最初在MD平台上游戏就以明快的音乐受到了好评。进军多平台后,世嘉又邀请了许多知名人为索尼克制作乐曲。其中最有名的当属Crush 40乐队,他们几乎包办了3D平台上所有的索尼克游戏主题曲。
动画:
索尼克系列到目前为止共有五部动画,分别是:
Adventures of Sonic the Hedgehog (AoStH, US)
Sonic the Hedgehog (SatAM, US)
Sonic Underground (US, France)
Sonic the Hedgehog (Anime, Japan)
Sonic X (Anime, Japan)
其中前三部有在中国大陆上映。
漫画:
索尼克漫画在日本及欧美都有不同版本,欧洲发行的称FleetWay,北美的为Archie,其故事情节和人物设置都与原作大相径庭。
Ⅶ 索尼克出生的时间
Sonic The Hedgehog(中译名:刺猬索尼克)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刺猬,也是全系列游戏的主人公,他利用自己难以置信的速度对抗邪恶势力——通常情况下是艾格曼博士(Dr.Eggman),他的性格有些不耐烦,做事从容镇定、阳光自信。喜欢四处冒险,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总是乐于伸出援手。最大的弱点是不会游泳。
中文名
刺猬索尼克
外文名
Sonic the Hedgehog[1]
ソニック・ザ・ヘッジホッグ
Sonikku za Hejjihoggu(罗马文)
其他名称
音速小子(台译),超音鼠(港译)
配 音
金丸淳一
Roger Craig Smith
登场作品
《索尼克》系列
生 日
6月23日
年 龄
15岁
性 别
男
身 高
100cm
体 重
35kg
设计者
中裕司,大岛直人
朋 友
塔尔斯,纳克鲁斯
敌 人
艾格曼博士
宿 敌
夏特,金属索尼克,杰特,约翰尼
女朋友
艾咪·罗斯
Ⅷ 音速小子索尼克的电影
音速小子X
观看: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261591&iid=4459504
Ⅸ 索尼克的人物介绍
此处仅列出《索尼克》系列的主要人物,不包含《索尼克与马里奥》、《明星大乱斗》等系列的人物索尼克(Sonic The Hedgehog)索尼克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刺猬,也是全系列游戏的主人公,他利用自己难以置信的速度对抗邪恶势力——通常情况下是蛋头博士,他的性格有些不耐烦,做事从容镇定、阳光自信。喜欢四处冒险,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总是乐于伸出援手。最大的弱点是不会游泳。 塔尔斯(Tails)索尼克最好的朋友,全名迈尔斯·普劳尔(Miles Prower),“塔尔斯”是他的小名。他是一只双尾小狐狸,能够利用尾巴像直升机一样旋转飞行,时常为索尼克提供支援。虽然胆子有点小,但塔尔斯却是一个机械天才兼鬼马发明家,能创造各种工具,比如说他的得意之作——“龙卷风”系列飞机 艾咪·罗斯(Amy Rose)艾咪一只粉色的刺猬、索尼克的女朋友,性格热情、泼辣,初登场于索尼克 CD。当艾咪初次遇见索尼克时便对他一见钟情,但索尼克对这个充满热情的女朋友又惊又怕,时常躲着她,以至于后来艾咪趁索尼克误入陷阱的时候,要求他娶自己,否则就不救他出来。艾咪的力气很大,虽然不能像索尼克一样“冲刺攻击(Spin Dash)”,但可以用“Piko Piko”大锤子攻击敌人 纳克(Knuckles the Echidna)世界上最后一只针鼹,索尼克的死党兼死对头,做事情顽固、一根筋,被索尼克戏称为“单细胞生物”。纳克住在天使岛上、守护着绿宝石之母(Master Emerald)——一颗强大到足以令天使岛悬浮在空中的能量翡翠。纳克的力气很大,他拳头上的刺可以粉碎石头,也可以藉此攀爬岩壁。针鼹与生具来刺也赋予了他在空中飘浮的能力。 暗影(Shadow the Hedgehog)暗影是一只神秘的黑色刺猬,他是50年前杰拉德·罗伯尼克博士在方舟轨道站上利用自己和黑暗毁灭者的基因创造出的终极生命体,拥有和索尼克类似的外观、相同的能力。他天生就能够控制混沌能量,并且可以穿越时空。 露姬(Rouge the Bat)露姬是一只性感的女蝙蝠、G.U.N.特工、暗影的搭档,自诩极富女人味。她是一个一流的宝石猎人,梦想获得世界上所有珠宝。她也是纳克的死对头。 克丽姆·芮比(Cream the Rabbit)一只小兔子,平时和母亲香草住在一起。最好的朋友是巧欧起士(Cheese the Chao),芮比像个小公主一样成长,因此她温文尔雅,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也不愿意去随便干扰别人。她的技能是利用一对大耳朵飞行。
Ⅹ 电影《刺猬索尼克》收割好评“音速圈粉”,索尼克讨喜在哪里
桃黄色的皮肤覆盖着他的手臂、嘴巴和胸腹并有着翠绿色的眼睛,被蓝色的刺覆盖着他的大部分身体,《刺猬索尼克》自上映以来,不仅引爆老粉回忆杀,更吸引了无数新粉,引发了一轮“吸刺猬”热潮。随着影片热映,索尼克人偶接连现身影城和观众互动,现场秒变“孩子王”,收获无数小朋友的拥抱和喜爱,小观众们也跟着电影中索尼克酷炫又新奇的冒险一起乐开怀。
大陆地区习惯直呼索尼克为“索尼克”或“超音鼠”,但是因为“索尼克”本身就是刺猬而非老鼠,所以“超音鼠”被淘汰,使用“索尼克”为主。"索尼克"为从日文–ソニック直接翻译而来,也可能是把Sonic的气音也一起翻进去。而香港习惯叫“超音鼠”, 或直接叫“S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