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中有个猥琐男叫林志颖,他别的电影还有类似桥段吗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是周星驰电影工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品,该片将无厘头诙谐演绎到了极致,实在做到了笑料与剧情完美契合,再加上适可而止的节奏把控,一经播出,广受好评,当年就以3千万港币拿到了香港票房第七名,被人们誉为“用笑料堆砌的有内在的电影”,影响深远。
这部《九品芝麻官》摄影于1994年,那时分林志颖现已出道2年时间,在亚洲范围内大红大紫,因为蹿红太过活络,堪比龙卷风,那时分林志颖也有“亚洲小旋风”的美称。周星驰在摄影时,必定也想着蹭一下抢手,所以找了这么一位蓬头垢面的林员外起名林志颖,与实践中帅气的林志颖构成剧烈反差,增强喜剧效果。
② 周星驰的一部电影
望夫成龙
版本一
乡间长大的石金水自小寄人篱下,与村中酒楼的太子女吴带娣青梅竹马,私订终身,但为娣父反对,在娣妹的协助下,二人私奔,搬到市区共同生活,奋斗! 金水找到一份钻石推销员工作,但为了交保证金而烦恼,带娣为助金水,暗中当舞小姐为其筹款,金水得以顺利成为钻石推销员。因为金水工作勤奋,正直好学,受上司nancy赏识,加以提拔,二人渐生情愫。 金水与nancy的感情关系,终导致金水与带娣的婚姻面临破裂危机,但金水却变本加历,与nancy紧密来往。因一件小事,金水与带娣大吵一场,带娣伤心欲绝,离家远去。…
版本二
乡间长大的石金水与村中酒楼的太子女吴带娣青梅竹马,私定终身。但遭娣父反对,二人私奔,搬到市区共同生活,因为金水工作勤奋受到上司NANCY赏识,加提拔,二人渐生情愫,终导致金水与带娣的婚姻面临破裂危机。带娣伤心欲绝,离家远去……两年后,金水浪子回头寻找带娣,二人终在波折重重之后,再度携手共同努力新生活。
③ 周星驰主演的电影第一次见岳父岳母
逃学威龙第一部
④ 周星驰拜见岳父是什么电影
《望夫成龙》,是于1990年2月15日上映的一部香港生活喜剧电影。《望夫成龙》由梁家树执导,周星驰、吴君如、关秀媚等人联合主演。
该片讲述了一对私定终身的夫妇的故事。
⑤ 星爷被老丈人逼迫疯狂吃辣椒酱,是什么电影
师兄撞鬼,1995年的港片
⑥ 周星驰电影
周星驰在电影中,确实是有弦外之音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
《大内密探零零发》你看过吧,在影片的最后,无颜露出了真面目,然后周星驰挑明了说他和他老婆和家人演了一场戏,而且非常逗的在那么紧张的环境下搞颁奖典礼。主持人(就是那个披袈裟的假和尚,罗家英演的)说了一句,今晚的男主角就是。。。。。。。。。。。阿发(周星驰)! 然后周星驰高兴的蹦起来。 主持人紧接着说。。。。。。的岳父! 然后画面定版,周星驰愣了,周星驰问和尚为什么不是他。 注意,这里就是周星驰的弦外之音。 主持人说:你表情做作,略显浮夸。 周星驰老婆说:完全感觉跟周星驰没交流。 然后周星驰说:那些只不过是是俗人对我的看法,难道你们也不识货啊。
你可能想说周星驰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其实,当时拍这个影片之前,周星驰一度遭到媒体和电影界的质疑,认为他的无厘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去批评他的电影,批评的词语其实就和电影中的差不多。但是事实证明周星星的票房就是火爆,然后周星星借此来回应他们的批评。
还有一部《少林足球》,在拍少林足球的那几年,国足那几年正好很臭,国人都很气愤。 周星驰好像也是个爱看足球的人,然后以此部影片来讽刺当时的国足。 影片中的暴力镜头,尤其是拿着扳手和锤子打人那块,正是夸大的揭露了当时中国足球发展的现状,没有竞技精神,没有对足球的热爱。
其实周星星的电影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弦外之音,想彻底了解推荐你去看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第十放映室》那个周星驰电影专题,你会了解到很多。
本人也是非常非常喜欢周星驰的,周星驰是一代经典,无人能模仿,无人能超越。 他如果退出电影界,那将代表电影界一个风格的时代的结束。
⑦ 什么电影超好笑 不要那些大家都看过很多遍的那种 周星驰的可以不要拿出来
拜见岳父大人1,上帝也疯狂,变相怪杰都很好笑。
还有老电影,虎口脱险
这些很好笑,特别是上帝也疯狂
⑧ 周星驰打岳父是哪个电影
《最佳女婿》是一部由黄华麒执导的喜剧电影,由周星驰、张学友、张敏等领衔主演。
⑨ 周星驰的第一部无厘头电影
周星驰电影作品一览(附点评)
1988
《霹雳先锋》处女作品、凭借本色表演
《捕风汉子》《最佳女婿》惯性表演状态
1989
《龙在天涯》配角的巅峰表现
《义胆群英》差强人意
《流氓差婆》与吴君如的表演擦出火花,第一次转型
1990
《望夫成龙》《一本漫画闯天涯》无厘头表演雏形、喜剧天份初露
《龙凤茶楼》《风雨同路》表现平平,但已被观众认可
《咖喱辣椒》完全盖过张学友的表演
《小偷阿星》《师兄撞鬼》惯性表演状态
《赌圣》荣获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头把,开始与吴孟达拍档
《无敌幸运星》《江湖最的一个大佬》因《赌圣》一片而大赚,但周星驰的表现一般
《赌侠》荣获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二名,周星驰名声大噪
1991
《整蛊专家》新题材喜剧影片、与王晶初步形成默契
《龙的传人》《新精武门1991》无厘头表演定型
《逃学威龙》暑期强档、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一
《赌侠2上海滩赌圣》巩俐、方季惟分饰港版、台版女主角,周星驰已成票房保证
《情圣》与毛舜筠演对手戏,但主角过多,“星”味平平
《豪门夜宴》客串
1992
《漫画威龙》开始有人怀疑周星驰到底能坚持多久
《家有喜事》香港最成功的喜剧之一、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二名
《逃学威龙2》有滑铁卢之称
《审死官》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一名
《鹿鼎记》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三名
《鹿鼎记2神龙教》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五名
《武状元苏乞儿》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四名
这是“周星驰年”,彻底占领香港市场
1993
《逃学威龙3:龙过鸡年》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七名,有人说这将是周星驰的最后一年
《唐伯虎点秋香》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第一名,周星驰反攻
《济公》惨败
1994
《破坏之王》惯性表演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入选当年度十大卖座影片
《国产凌凌漆》与袁咏仪擦出火花,无厘头表演完全成熟,与罗家英合作备受认可
1995
《西游记之101回月光宝盒》《西游记完结篇之仙履奇缘》第二次转型,效果尚可,皆入选当年十大卖座影片,无厘头+浪漫 主义+想像力,与莫文蔚擦出火花
《回魂夜》继续尝试转型,基本看不到本人面目,观众接受一般
《百变星君》是当年周星驰影片票房最好的一部,但里面掺杂王晶的成分,属《整蛊专家》的延续,无厘头+电脑特技
1996
《大内密探零零发》重复无厘头形式
《食神》非常一般,但颇得好莱坞口碑,也是周星驰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1997
《1997家有喜事》与《家有喜事》相比,周星驰在喜剧表现上优势不明显
《算死草》无厘头表演进入死胡同,带出葛民辉的喜剧才华
1998
《行运一条龙》痛苦的无厘头,但在导演手法上有不少进步,退格成配角
1999
《喜剧之王》第三次转型,深入喜剧表演形式,自编自导自演
《千王之王2000》抛开无厘头,深入细致的喜剧表演完全盖过主角张家辉
喜剧之王周星驰的漫漫星路历程
拍了近50部戏、赚了过亿身家、得过金像奖、被尊为一代喜剧笑匠,周星驰忽然开始探索演技是什么。一个演员要执着吗?要坚持吗?要捱穷吗?一个人如何在坚持信念的原则下成就事业和爱情?《喜剧之王》显然是周星驰“有话要说”之作,这一次周星驰提出了很多问题,塑造了一个忠于自己但为人所轻的小人物,放弃了以往那种“哈-哈-哈-哈”招牌笑,开始转变到笑中有泪、自嘲他讽的成熟方向。周星驰锐意突破,不断求新。他成功了。
这就是喜剧之王周星星的漫漫星路:
第一阶段:你就是无厘头(1990-1994上半年)
周星驰在1990年以前的作品中演的大多是一些小角色,虽然《霹雳先锋》让他拿了金马奖,但他在片中仍未有抢眼的演出。在1989年的《龙在天涯》中,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拍时装动作片的李连杰身上;在张彻先生重出江湖的《义胆群英》中,周星驰被身边一大群明星淹没。直到1990年的《一本漫画闯天涯》,周星驰才算“扶了正”。这部以迷恋漫画的少年误打误撞入黑社会,经历生死之劫后退出江湖为主要情节的”后江湖片”,是周星驰风格形成的重要转折点。影片中的几大特征,在周星驰以后的作品中都有似曾相识的出现。
1.人物特征:小人。小人指的是小人物,虽有许多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如本性善良,但也有大量庸俗的恶习,如好色,不负责任,无清晰的道德标准。
《一本漫画闯天涯》中主人公原是一位爱看漫画的侍应生,因无意中救下黑帮老大而跻身黑社会,于是他可以泡原来他不敢泡的女歌星,去他原来没钱去的夜总会,对于黑社会的贩毒“事业”,他则“贵在参与”。这些特征,在《鹿鼎记》中发挥到了极至。
2.剧情特征:小人得志。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搞笑,这些小人都能战胜对手,甚至赢得爱情。原来一切屈辱与辛酸,在大结局时都会化为成功的喜悦。《一本漫画闯天涯》结局虽然主人公退出江湖,但影片以大段情节描写黑社会的风光和兄弟友情,其效果就是强调入黑社会后的主人公“一步登天”之态。影片主人公“一步登天”往往不是通过努力而得的。”赌圣”系列片中主人公成功的因素是他有特异功能,《新精武门》中主人公则有力大无比的右拳。
3.个体户特征。这也是与80年代香港喜剧片有最大区别的一个特征。80年代港产喜剧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群体合作。从许冠杰、麦嘉的票房巅峰作品 “最佳拍档”系列,都是讲究主人公们群策群力或斗气冤家,分工明确,搞笑规范(大多数是你一言,我一语)。周星驰开创的90年代喜剧片则全是“个人表演” 了。虽说有吴孟达这位“一流陪衬”做辅,但主人公在解决问题时无须靠“绿叶”帮助,自己就可以“搞定”。
4.喜剧特征:反讽。周星驰喜剧片最大的特征是反讽,包括对政治、文化、社会习俗、传统人文甚至友谊爱情的挖苦与嘲弄,带有强烈的发泄气氛。如被广泛引起国内影评人争议的《唐伯虎点秋香》,女主角秋香出场时根本没有传统概念上的“艳惊四座”的风采,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初见她时并不以为她很美丽,直到秋香身边出现了一群不堪入目的“丑女”时,唐伯虎实在忍受不了“丑女”之丑后,方知秋香这个“矮子中的高个矮子”的美丽。
以上四个特征基本可以概括周星驰1990-1994上半年以前的作品风貌,由于他影片的这些特征与香港民众在这段时期内的情绪与需求有相关、相通之处,加上周星驰影片的商业元素异常丰富(他的许多作品是与”商业片王”王晶合作的),从此,周星驰便成为了票房新宠,屡破票房纪录。
第二阶段:百变星君 (1994下半年-1999)
许多人看周星驰的影片只讲究“好笑不好笑”,这未免太小看他了。1994年的《国产凌凌漆》一片中,他的名字正式出现在导演栏内,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以后的周星驰影片看作“周星驰作品”。
1995年的《西游记》上下集虽然由刘镇伟执导,但其中可以看出周星驰风格的变化。在影片中,观众无法看到一个固有的周星驰,搞笑工作全部交给了罗家英,自己则演一个一心专注于隔世情缘中无法自拔,在影片最后终于割舍人间情感,走上取经之路的全新概念的孙悟空。这部影片有几个非常有趣的变化,是周星驰过去影片中没有的。
其一,情感危机。周星驰过去的影片中是没有爱情的,虽然有追女仔情节,但那是为了搞笑,爱情是速食与无味的。但《西游记》下集中的爱情却是沉痛、沉重的。当片末周星驰扮演的孙悟空肩上扛着金箍棒,手中不停地吃着香蕉,以我们熟悉的他一贯玩世不恭的步伐走在西行之路上时,我们没法笑。
其二,笑料转移。周星驰在影片中根本放弃了搞笑,笑料主要集中于唐僧等其他角色上,周星驰则专演”情圣”。《大内密探零零发》中,张达明与罗家英搞笑,《食神》中谷德昭与莫文蔚搞笑,周星驰则专心表现一些别的东西。《零零发》片末灵灵发与妻子、岳父等人设计诱敌,在真相大白后皇帝颁发最佳表演奖,周星驰扮演的灵灵发以为自己会因在诱敌计中的出色表现而获奖,但“最佳男主角”却给了他岳父,而且由他妻子道出他的表演浮夸等弊病。这段明显是对现实周星驰遭遇的反讽,在影片中嵌得恰到好处,自然合理。
其三,小人特征消失。周星驰过去影片中的“小人得志”的特征正在消失。
《西游记》中的至尊宝最后失去了爱情,《大内密探零零发》最后也只不过完成了个任务,《食神》则更为大胆,影片开始时周星驰已是个“小人得志”式的人物,贪财近利,令人生厌。后来由于谷德昭的出现使他沦落街头,直至最后在“食神大赛”上,他虽厨艺高超但终未夺冠。《食神》不是一部简单的阐述“得而失,失而复得”的影片,它所探讨的是“如何得,得又如何”,和1994年的《九品芝麻官》相比,虽然两者都有改邪归正描写,但《食神》更注重于剖析与反思人性。
这些特征的产生与周星驰参与影片制作不无关系。由最初的纯表演性的“无厘头”风格已渐渐转向淡化“无厘头”表演,个人化意识更强烈的整体表现。《食神》大结局中坏人已不由周星驰解决,而由神仙操办。很明显,周星驰已经厌倦过去的经验,想使自己的影片成为一种言之有物的产品。这种求新求变的意识,很有当年古龙大侠写武侠小说时想求新求变的影子,绝对令人钦佩,这也是令我喜欢周星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阶段:喜剧之王(1999至今周)
星驰返朴归真,开始尝试笑中带泪的喜剧形式,不再完全受制于票房要素的限制,甚至开始玩深刻。代表作《喜剧之王》,《千王之王2000》。
《千王之王2000》是周星驰在1999年的第二部电影,也是他与王晶继五年前《百变星君》后的第一次合作。这两个香港最擅搞笑的人凑到一起,简直是对九十年代喜剧片的总结,事实上也是。周星驰在片中的戏份虽不多,但很足,相形之下张家辉失色不少,尤其是他的笑,一样没有用招牌,但与《喜剧之王》类似的是,有很多沧桑与无奈在里面,如果你是影迷的话,你应该注意到在《喜剧之王》结尾播放拍摄花絮时,周星驰看着众人玩闹时的笑容。这里有种心态的变化, 10年的时间催化了周星驰的喜剧感觉,至于具体到什么程度,用他的话解释:过去我讲,屎啊!或者,你吃屎啊!再或者,请你吃屎啊!那么现在想试点儿新东西,我说:“这句话不够8个字吗?”“这句话够8个字?”“哈-哈-哈-哈-”。-零零九
⑩ 周星驰拜见岳父是什么电影
破坏之王 周星驰扮演送外卖的何金银喜剧之王 周星驰扮外卖仔其实是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