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电影演员孙晋

电影演员孙晋

发布时间:2022-05-13 12:02:53

Ⅰ 石首电影院今日电影票

模特特烦恼
导演
孙晋
主演:
李晓东李柏萱郭阳何淼
看点:
青春搞笑开心麻花
地区:大陆

Ⅱ 古代张姓女名人

1、张氏

女,籍贯不详,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主苻坚的妃子。张氏聪明善辩有才识。苻坚将要侵犯江东,群臣极力规谏,不听从。

2、张春华

(189-247)即晋宣穆皇后,河内平皋(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妻,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母,后被追尊为皇后。

3、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6、张妃

(生时不知—253年),张承之女,南阳王孙和的正妃。

(2)电影演员孙晋扩展阅读: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Ⅲ 孙依群的主要影视作品

上映剧名导演主要演员担任职务2015天各一方/电影 云山潘辰/郑凯/苏妙玲 剪辑指导2015山河同在 王德庆吴秀波/刘小峰/刘广楠/刘欢/牛飘/于震剪辑指导/后期导演2014我姥爷1945 王雷/董富来王学圻/陈紫函/温兆伦/柳岩/李亭哲/康华剪辑指导2014陌路冤家/电影 刘尔康张二丹/李卫/胡彩虹剪辑指导2013老有所依 赵宝刚/侣皓喆刘涛/张铎/奚美娟/乔振宇/刘蓓/吕中剪辑师2013铁血玫瑰 张磊刘小锋/沈晓海/于震/侯传杲/文章后期导演2013爱迷失/电影 刘尔康何淼/荆诗晴/晏鹏扬/史磊剪辑师2013生死传递/电影 孙晋李晓东/李柏萱/何淼/郭阳剪辑指导2013心中的秘密/电影 孙晋/刘尔康李晓东/郭阳/李柏萱剪辑师2012迷中局 王雷贾一平/巫刚 /张丰毅 /英达/陶泽如/石兆琪剪辑指导2012男人帮 赵宝刚 /王雷孙红雷/黄磊/汪俊/王珞丹/张俪/姚笛剪辑师2011预谋/剧情片 孙依群肖辉/张东升/刘尔康编剧/导演/剪辑师2011小洋楼 王镝方中信/邬君梅/白庆琳/杨立新/谢园/唐治平剪辑师2010风雨上海滩 汪涛靳东/张歆艺/孟瑶/齐奎/牛犇剪辑师2010毕业证/电影 金也刘研/马灿灿/李洋剪辑师2009虾球传 潘文杰李晨/郑则仕/曾黎/曾宝仪/张桐剪辑师2009生于80后 汪涛唐嫣/高云翔/张一山/高曙光剪辑师2008花篮花儿香 金琛刘孜/曾黎/吕行/李倩 /余皑磊剪辑师2007军刀 金琛任程伟 /席与立/赵亮/陆彭/张译剪辑师2007有你就有戏 金琛王尹/雷颖/李立北剪辑师2006相遇 邓鉴泉郑柔美/萧正楠/刘子豪/杨子珊剪辑师2005走出监狱的女人 金琛周莉/吴若甫/马精武/张甲田/李歌 剪辑师2004护士长日记 段果平曹颖/王斑/隋俊波/张棪琰剪辑师2003保卫爱情 汪涛肖荣生/宋佳/梁馨/谭维维/廖学秋/李凤绪剪辑师2002浮华背后 汪俊宋春丽/孙红雷/陆毅/袁立剪辑师2002蓦然回首 汪涛侯勇/颜丹晨/陶慧敏/陶泽如/田少军 剪辑师2002守望真情 宋江波王欣/王茜华/杜源/李振平/王平/王嘉 剪辑师2001绝不回头 汪涛杜雨露/田少军/潘粤明/吴晓敏剪辑师2001无悔豪情 丁鹂范雨林/傅冲/高惠彬/张页川剪辑师2000少奇专利/电影 孙羽/朱德承郭法曾/刘袖杰/张跃刚剪辑师1999没有家园的灵魂 汪涛巍子/刘琳/陈锐/郑晓宁/张秋芳剪辑师1999家园 郑华/李耀光张丰毅/赵文瑄/梅婷/何晴/姜宏波剪辑师/杨幸媛联合1999红蝴蝶/电影 李建鹰丁军/贾嘉昕剪辑师1998风雨吟 尹学智翟万臣/庄瑾/马少华/黄文奎剪辑师

Ⅳ 带十三小鹰的电影是什么电影

新冷血十三鹰
中国香港 1993年11月11日上映
杨丽青主演葵花圣女,主要是十三小鹰出场的时候,有一个小孩突然暗算主角的印象特别深
小时候看过的不错的功夫片。

Ⅳ 杨影的事迹

杨影 (Yang Ying, 1977.7.13—) 女。乒乓球运动员。国家队队员。江苏无锡山禾乒乓球俱乐部选手。
6岁起学打乒乓球。1988年进入江苏省乒乓球队。1993年入选国家队。
1998年1月,因春节假后归队迟到3个小时受到调回江苏省队的处罚。1998年3月20日重进国家队。
世界排名:
1995年12月23日,根据国际乒联公布的最新排名,列女子单打第7位。
1996年2月19日,根据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以1578分列女子单打世界排名第7位。
1996年3月26日,根据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以1578分列女子单打世界排名第7位。
1996年5月22日,根据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最新世界排名,以1628分列女子单打世界排名第5位。
1996年6月21日,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女子单打世界排名中,列第6位。
1996年10月23日,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女子单打世界排名中,列第7位。
1996年12月24日,根据国际乒联最新排名,列女子第4位。
1997年7月15日,在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公布的女子单打最新世界排名中,列第9位。
1997年12月1日,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女子单打第6位。
1998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女子单打第6位。
1998年8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女子单打排名第4位。
1998年1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女子单打排名第4位。
1998年12月,以1858分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女子单打排名第4位。
1999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女子单打排名第4位。
1999年8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最新女子排名第6位。
1999年12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1999年最终世界排名第9位。
2000年1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最新女子单打第12位。
2000年5月,列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最新女子排名第7位。

主要成绩:
1993年,在第7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团体比赛中,与队友合作,获第五名。
1993年,在首届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比赛中,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94年2月24日,在鸿翔杯北京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双打比赛中,与李菊合作,获冠军。
1994年10月,在唐山市举行的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冠军。
1994年11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30届南斯拉夫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冠军;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与王楠合作,获亚军。
1994年11月25日,在诺尔雪平市举行的瑞典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团体比赛中,与队友合作,获冠军;在女子单打比赛中,获亚军。
1994年,在亚洲少年赛女子团体比赛中,与队友合作,获亚军;在女子单打比赛中,获亚军。
1994年,在乒协杯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五名。
1994年,在第4届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比赛中,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95年6月17日,在汕头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三名;18日,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与李菊合作,获亚军。
1995年9月16日,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比赛中,与队友合作,使江苏队获冠军;19日,在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三名。
1995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3届城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与队友合作,为南京队夺女子团体冠军;与李菊合作,夺得女子双打冠军;与闫森合作,获混合双打亚军。
1995年11月12日,在杰尔举行的第18届匈牙利国际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冠军;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与王楠合作,获冠军。
1995年11月16日—19日,在林茨举行的奥地利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亚军;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与王楠合作,获冠军。
1995年12月1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瑞典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团体比赛中,与李菊、王楠合作,获冠军;3日,在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三名。
1996年2月,在中国乒乓球明星赛杭州站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三名。
1996年4月8日,在英国凯特林举行的英格兰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冠军;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与王辉合作,获冠军。
1996年5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乒乓球明星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第三名。
1996年5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女子双打比赛中,与王楠合作,获亚军。
1996年9月17日,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比赛中,与李菊、邬娜合作,使江苏一队获冠军;21日,在女子单打比赛中,获亚军;在混合双打比赛中,与秦志戬合作,获亚军。
1996年9月30日,在香港举行的首届世界杯女子乒乓球赛单打比赛中,获亚军。
1997年4月,参加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第4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与邓亚萍、王楠、李菊和王晨合作获女子团体冠军;与邓亚萍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与林志刚合作进入混合双打前8名。
1997年6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全明星赛,获女子单打第三名。
1997年8月,参加在墨尔本举行的澳大利亚乒乓球公开赛,与队友邓亚萍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7年9月,参加在珠海举行的97中国乒乓球大奖赛,与林菱合作获女子双打第三名。
1997年10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8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第一名;与秦志戬合作获混合双打第二名。
1998年5月23日,参加在镇江举行的98年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首轮淘汰赛,获女子第2名。
1998年8月,代表江苏无锡山禾俱乐部参赛,与队友合作,获98年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女子团体冠军。
1998年8月,参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澳大利亚乒乓球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并与邬娜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8年9月,参加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冠军,与邬娜合作,获女子双打第2名。
1998年10月,参加在黎巴嫩朱尼举行的第二届黎巴嫩国际乒乓球公开赛,获女子单打冠军,并与邬娜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
1998年11月,参加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意大利乒乓球公开赛,与邬娜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并获女子单打并列第3名。
1998年12月,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13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冠军。
1999年8月,参加在荷兰艾恩德霍芬举行的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比赛,与孙晋合作获亚军;与队友合作获混合双打第三名。
1999年11月,参加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瑞典乒乓球公开赛,与孙晋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
2000年1月,代表江苏无锡山禾女子乒乓球队参加1999年阿尔卡特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与队友合作获本届超级联赛女子组冠军。
2000年1月,参加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际乒乓球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与孙晋合作获女子双打第二名。
2000年5月,参加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第一名。
2000年5月,参加在长春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大奖赛,与孙晋合作获女子双打第一名。
2000年6月,参加在日本神户举行的日本乒乓球公开赛,与孙晋合作获女子双打第一名。

所获荣誉:
1996年3月,被评为“南化杯”1995年度江苏省十佳运动员。

特点:右手直握球拍,近台快攻型打法。

身高:1.65米。
体重:56公斤。

杨影6岁起学打乒乓球,1988年进入江苏省队,1993年入选国家队。从1995年起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位次逐年提升,1995年第7,1996年第4,1997年女单第6,1998年女单第4,1999年女单第4,2000年第2。1998年1月,因春节假后归队迟到3个小时受到遣回江苏省队的处罚,两月后返回国家队。杨影的技术特点是:右手直握球拍,近台快攻型打法。正手的斜攻和直线进攻交互使用,灵活多变;抢攻意识强;反手推挡力量大,速度快,并能在相持中先发制人;在对付削球时,以稳健的拉球,凶狠的扣杀显示出柔中带刚的特色。她使用的球拍底板是红双喜底板,海绵胶皮正面是TSP套胶。杨影已经正式入选中国乒乓球队赴悉尼奥运会的双打阵容(与孙晋)。

以往成绩

1993年七运会,女子团体第五名;1993年首届世界青年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1994年2月24日北京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冠军(与李菊);1994年10月全国青年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1994年11月第30届南斯拉夫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双打亚军(与王楠);1994年11月25日瑞典公开赛,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亚军;1994年亚洲少年赛,女子团体亚军、女子单打亚军;1994年乒协杯,女子单打第五名;1994年第4届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1995年6月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女子单打第三名、女子双打亚军(与李菊);1995年9月全国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江苏队主力、女子单打第三名;1995年10月第3届城运会,女子团体冠军南京队主力、女子双打冠军(与李菊合作)、混合双打亚军(与森);1995年11月12日第18届匈牙利国际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与王楠);1995年11月16日奥地利公开赛,女子单打亚军、女子双打冠军(与王楠);1995年12月1日瑞典公开赛,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第三名;1996年4月8日英格兰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与王辉);1996年5月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女子双打亚军(与王楠);1996年9月全国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单打亚军、混合双打亚军(与秦志戬);1996年9月30日首届世界杯女子乒乓球赛,单打亚军;1997年4月第4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与邓亚萍);1997年8月澳大利亚公开赛,女子双打冠军(与邓亚萍);1997年9月中国乒乓球大奖赛,女子双打第三名(与林菱);1997年10月八运会,女子团体第一名、混合双打第二名(与秦志戬);1998年8月全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代表江苏无锡山禾俱乐部参赛,获女子团体冠军;1998年8月澳大利亚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与邬娜);1998年9月全国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女子双打第2名(与邬娜合作);1998年10月第二届黎巴嫩国际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与邬娜);1998年11月意大利公开赛,女子双打冠军(与邬娜)、女子单打并列第3名;1998年12月第13届亚运会,女子团体冠军;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女双亚军。
http://sports.sina.com.cn/star/yang_ying/

Ⅵ 如何评价张爱玲在香港时期的创作

如何评价张爱玲在香港时期的创作?

应该说,张爱玲和香港确实是有缘的。她的生活和创作与这座“孤岛”的关联,恰如她和另一座“孤岛”——上海的关联一样,是个耐人寻味,并值得细究的问题。张爱玲在1939年先是考上了伦敦大学,后来因为欧战爆发而改入香港大学。在香港,她独得了港大文科的两个奖学金。

搜狐网

晴 / 6°
张爱玲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吗?看她当年在香港的编剧生涯

捞史倌
2019-12-27 · 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
订阅
1957年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即电懋)出品的《情场如战场》在香港上映,一连数周盛况空前。大明星林黛依然眼波流转,一笑一嗔皆有神采,而林黛扮演的叶纬芳和她的追求者们的故事依然让观众爆出阵阵哄笑。人们意外:这么好莱坞、调皮、梦幻的世界,竟然也是张爱玲?!俊男靓女群集的该片据说突破了当年国语片的票房纪录。这是张爱玲电懋编剧生涯的首部作品。在同年7月给宋淇夫人、好友邝文美的信中,张爱玲说道:“《情场如战场》能够卖座,从各方面着想,我都可以说‘干了一身汗’,因为我也总觉得人家总拿我们这种人当纸上谈兵的书生。”那一年,张爱玲37岁,离港赴美已经两年。

张爱玲终归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从1955年到1963年,她为电懋共写了十个剧本:《情场如战场》(原名《情战》)、《人财两得》(1958)、《桃花运》(1959)、《六月新娘》(1960)、《南北一家亲》(1962)、《小儿女》(1963)、《一曲难忘》 (1964)、《南北喜相逢》(1964)、《红楼梦》(上、下集)与《魂归离恨天》。其中,前八个剧本都被拍成了电影。但据香港电影资料馆方面介绍,这拍成的八部电影中,《人财两得》、《桃花运》的影片拷贝已经损毁,是否能修复至放映标准仍是未知之数;而《一曲难忘》,则连拷贝亦已失传。五部张爱玲电懋时期编剧仅存的硕果一直珍藏于香港电影资料馆。

多年前,张爱玲在《借银灯》一文中写道:“‘借银灯’无非是借了水银灯来照一照我们四周的风俗人情罢。水银灯底下的事,固然也有许多不近人情的,发人深省的也未尝没有。”而借着“银灯”,我们也得以一窥银灯背后的张爱玲。

【从上海开始“触电”】

“电影是拍给大众看的,电影是虚幻的,她对这一点非常了解。”

“香港编剧的这些电影和张爱玲的小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和张爱玲之前编的《不了情》(1947)和《太太万岁》(1947)也不能相提并论。”《张爱玲全集》主编止庵对“电懋时期”的电影如此评价道。

林奕华也曾经评价:“纵然他们的话语仍带着‘张爱玲式’的机智、俏皮,但论及戏剧力量,《情场如战场》明显追不上同是出自她手笔的《太太万岁》。”

而在香港电影研究学者、曾任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的黄爱玲看来,要剖析张爱玲电懋时期的电影,不能不谈上海时期的《不了情》和《太太万岁》。香港和上海,这是张爱玲电影事业的双城记。

张爱玲的编剧生涯始于上海沦陷时期,而“触电”却是更早。太平洋战争爆发,张爱玲以“影评人”身份开启职业生涯,1943年开始便在英文月刊《廿世纪》上发表英文影评,谈及古装巨片《万世流芳》(1943)、《梅娘曲》(1943)、《桃李争春》(1943)、《浮云掩月》(1944)、《渔家女》(1943)等。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因与胡兰成的关系不见容于文坛,处境尴尬。1946年文华公司成立,桑弧经过柯灵的介绍认识了张爱玲,随后便邀请张爱玲为文华公司创作电影剧本。1946年12月26日至1947年1月12日,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张爱玲完成了电影“处女作”《不了情》,之后1947年2月6日由桑弧执导开拍。男女主角分别由当时最红的男星刘琼与东山再起的陈燕燕主演。同年4月,《不了情》在上海公映,被誉为“胜利以后国产影片最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张爱玲在电影编剧上的才华也在这部文华影片公司“创业巨献”的《不了情》中得到了充分显露。

在黄爱玲看来,《不了情》是我们所能看到张爱玲的剧本中最接近张爱玲文学世界的一个剧本。一个女子独自在大都市谋生,爱上了有妇之夫,还有一个取了姨太太的不争气的父亲,这多少有点张爱玲她自己的影子。这也是她唯一改编成小说的剧本。

《不了情》后,张爱玲与桑弧再度携手合作《太太万岁》,这次娓娓道来的是一出都市生活中里弄主妇的悲喜剧。到了《太太万岁》,张爱玲已经可以娴熟地运用剧本形式来表达电影的魅力,那些纸上的“热闹”妥帖地转化成了银幕上观众喜闻乐见的画面。

“《太太万岁》是把《不了情》文艺、肃穆的调子调轻巧,张爱玲刻画的太太是典型的上海人,摩登、贤惠,贤惠里面带着世故、聪明,却又机关算尽。”黄爱玲说,对这样的“太太”,张爱玲有几分冷眼旁观,带有一种超然甚至是嘲讽的味道,但还是带有同情。

在《题记》中,张爱玲这样体己地描绘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太太:“一个半大不小的家庭里周旋着,处处委屈自己,顾全大局的太太的苦心。她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她还得是一个安于寂寞的人。没有可交谈的人,而她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朋友。她的顾忌太多了,对人难得有一句真心话。不大出去,但是出去的时候也很像样;穿上‘雨衣肩胛’的春大衣,手挽玻璃皮包,粉白脂红地笑着,替丈夫吹嘘,替娘家撑场面,替不及格的小孩子遮羞……”

黄爱玲认为,张爱玲对夫妻关系中女人的角色看得很通透,她自己当然不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后来孤冷悲清的道路虽很不容易,却也是她自己选择的道路,“轻喜剧中女人的角色不是喜剧的,《太太万岁》表面喜剧后面是有一丝丝苦,但是电影是拍给大众看的,电影是虚幻的,她对这一点非常了解。对男女之间虚幻的关系和电影的虚幻的娱乐的本质,她看得非常通透。”

“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

在1961年9月12日给邝文美的信中,张爱玲袒露自己想在当年十月只身到香港的计划,“一来因为长途编剧不方便,和Stephen(宋淇)当面讲讲比较省力,二来有两支想写的故事背景在东南亚,没见过没法写,在香港住个一年光景,希望能有机会去看看。”十月,张爱玲赴港,未曾拍摄的《红楼梦》剧本流产也在此期间发生。

据符立中考证,电懋版《红楼梦》拟拍成彩色片上下两集,预先付给张爱玲一万港币的高额编剧费,张爱玲在美国时已编了一部分,决定回香港写完。“当时的航班中途要在台湾停驻,再飞香港,张爱玲想在台湾逗留期间访问张学良,为(英文)小说《少帅》做准备,但不幸的是访问被拒。张爱玲在台湾还遇到了白先勇、陈若曦与王桢和,可到花莲的时候传来赖雅中风的消息,之后得知赖雅被女儿接去照顾,才想继续回香港写完剧本领了稿酬之后回美国。”

11月,电懋宣布明星总动员:尤敏、葛兰、李湄、叶枫、雷震、张扬全员集合,演出豪华古装大戏《红楼梦》。电懋先前已经在全东南亚举行十万票选,“玉女”尤敏是众望所归的林黛玉,“泼辣旦”李湄是浑然天成的王熙凤。

而从电懋之前一连开拍《花好月圆》(1962)、《珍珠泪》(1962)、《萍水奇缘》(1962)皆由雷震担纲来看,他应该是公司属意的贾宝玉。至于编剧,秦羽是清宫文物藏家、宋淇是红学专家,但一致礼让给张爱玲。但未曾预料,编剧《红楼梦》最后却演变成张爱玲挥之不去的梦魇。

张爱玲编剧的《红楼梦》被弃拍的最大原因源自邵氏、电懋竞争的白热化。符立中告诉南都记者,电懋宣布拍《红楼梦》之后,邵氏也宣布拍彩色《红楼梦》。“电懋和邵氏的竞争由来已久,抢拍《红楼梦》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后一部:之前电懋本来要拍《武则天》,邵氏抢拍了李丽华主演的《武则天》(1963),最有名的一部抢拍片子是《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符立中回忆,当时邵氏手中三个大牌是乐蒂、林黛和李丽华,迎战电懋抢拍《红楼梦》时邵氏集所有片场之力,全力拍《红楼梦》。“邵氏有现成的古装片场,素来也有黄梅调电影,只要往里填词就可以。但张爱玲写《红楼梦》弃用黄梅调,改用国语,全部台词是从无到有,我们都知道张爱玲对《红楼梦》一直以来的敬重,从年少创作《摩登红楼梦》,到晚年写出整本考证,你可以想见她态度之慎重。张爱玲当时甚至写到眼睛充血!”

可就在这时,香港很多电影公司也群起拍《红楼梦》,潮语片、粤语片,上海也传来消息要拍王文娟和徐玉兰主演的越剧《红楼梦》(1962)。在这种形势下,电懋决定放弃拍《红楼梦》,已有的剧本胎死腹中。

回美国之前张爱玲还是赶出了《小儿女》和《南北一家亲》两个剧本,在邝文美记录的张爱玲语录中,有一句描述大致也能反映她当时的状态:“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

1962年年底,张爱玲终于回到美国,赶剧本使她健康透支。1963年5月开始,张爱玲着手《魂归离恨天》的编剧,由《呼啸山庄》改编的这一剧本是她的最后剧本,符立中说,“仅仅只有26场,和《小儿女》、《太太万岁》的五六十场相比,粗糙自不待言。”

而就在一年之后的6月,第11届亚洲影展在台湾举行,陆运涛和邵逸夫应邀出席影展之后的观光活动,邵逸夫有事没能成行,而陆运涛及新婚妻子、行政人员等共57人在回程的飞机上全部遇难。这次空难事件对电懋公司是致命的一击,电懋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张爱玲的“银灯”生涯也就此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魂归离恨天》最终没有拍成电影,张爱玲卖给电懋著作版权的《一炉香》最后也未能拍摄。

对写作怀有抱负的张爱玲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银幕作品,并没有文字记述。但宋淇之子宋以朗记得的是,1957年《情场如战场》公映后,邝文美以“章丽”为笔名在电懋旗下的《国际电影》撰文《我所认识的张爱玲》,张爱玲很喜欢,甚至在得知母亲手术失败不久人世时,也把这篇文章连同夏志清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寄去,希望她能为女儿的成就感到宽慰。这或多或少是一个侧面的说明。

张爱玲唯一亲手改编成电影的作品是《金锁记》,那本来是与桑弧的另一个合作,却在时代的大破坏来临之前被淹没了。可她留下的那些凄冷孤绝、迥异于银幕上的文学,多少年来一直是华语电影的富矿,惹得多少最优秀的导演频频注目:1984年,《倾城之恋》由许鞍华执导;198年,台湾导演但汉章拍摄了《怨女》;1994年,关锦鹏导演《红玫瑰与白玫瑰》;1997年,许鞍华再次导演《半生缘》;据说杨德昌也曾经想改编《色·戒》,但最后《色·戒》由李安导演,在2007年公映。常被人们提起的还有一部侯孝贤虽非改编但张味十足的《海上花》。不过所有这些银幕上的影像,都和张爱玲自己的银灯世界无关了。

【小儿女们的结婚之旅】

“张爱玲也有好玩、轻松的另一面,这在这些剧本里表现得很充分。”

张爱玲给电懋写的首部剧本是神经喜剧《情场如战场》,当中林黛扮演叶家美艳而擅交际的二小姐叶纬芳。纬芳先抢姐姐的心上人陶文炳,再勾引36岁的教授何启华,只为吸引表哥榕生的注意,而陶何二人却为纬芳大打出手、笑料迭出。林黛周旋在三个男人之间,娇媚中带着任性和淘气,享受着青春和胜利者的欢愉,张爱玲为林黛量身打造的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六月新娘》则是张爱玲为待嫁的女星葛兰编写。从日本坐邮轮来港结婚的准新娘汪丹林对未来充满期盼,同时也有点忐忑。菲律宾华侨田青抱着吉他狂热追求丹林,而美国华侨海员又误将丹林认作介绍相亲的女朋友,误会重重构成多角关系。丹林不满父亲利用她钓金龟,又以为未婚夫偷腥,于是结婚前夜不辞而别,怎料未婚夫也找来后备……差点断送女儿的幸福。充阔佬向未来女婿“打秋风”的父亲似曾相识,始自《不了情》的自私父亲,在张爱玲笔下始终挥之不去。

“南北”系列的《南北一家亲》与《南北喜相逢》衍生自宋淇1961年编剧的《南北和》,该片叫好叫座,发展出鸡同鸭讲的“南北”系列。“南北”系列喜剧很能代表1960年代港人的情结,将南人、北人的文化冲突,演为笑料百出的喜剧。谐星梁醒波扮演的南人,和刘恩甲代表的北人,毗邻为业,一开广东茶楼、一营北方馆子,生意场上斗个你死我活,甚至大打出手。最后在儿女婚事上由冤家结成亲家。

到了《南北喜相逢》,南北的分歧作为引子,戏剧的发展和冲突,主要来自梁醒波易弁而钗的“姑妈”身上。故事桥段脱胎自英国话剧《真假姑母》,刘恩甲反对女儿与广东人田青交往,被公司指派巴结来港投资地产的华侨女富商,没想到却是田青的姑妈。姑妈临时改期来港,田只好找来友人扮女人顶替,于是反串、误会、错摸、博懵(粤语,意为揩油)、谎言……

及至文艺片《小儿女》,则更像早年与桑弧合作的《哀乐中年》(桑弧构思,未挂张爱玲名字)之变奏。妻子早逝的王鸿琛与同事王莱相知相恋,但为了三个儿女,对再婚的事忐忑不安。饰演其中女儿一角的是电懋第一红星尤敏,尤敏和其母打官司,为了挽回形象,宋淇请张爱玲为其量身打造《小儿女》。

“怎样把好莱坞电影本地化,张爱玲花了很多心思,”黄爱玲说,有时候只是借用一个大概的框架,差不多需要重写才能把它变成一个中国人信服的故事。黄爱玲认为,“虽然写剧本也是商业行为,但选择什么样的剧本,对什么题材感兴趣,也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张爱玲偏爱“女结婚员”的故事,里面的女孩子没有事业,她的事业就是结婚。这五部电影中最后都喜结良缘,皆大欢喜。

但在止庵看来,这些剧本在价值观上跟张爱玲的小说有着巨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我们看张爱玲的小说基本上都是悲剧,只有一部夏志清称之为喜剧,其实这个‘喜剧’是非常勉强的,就是《倾城之恋》。在结尾,白流苏找了范柳原。可是这个小说结尾说什么呢,说白流苏在历史上的地位没那么重要。因为不是白流苏自己通过努力而找了范柳原,而是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战争,《倾城之恋》不是你这个‘恋’倾城,而是倾了城了你这‘恋’才成。这个价值观和她在这些电影里的价值观正好相反。”

止庵觉得,电影和小说如此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张爱玲这些剧本完全是商业运作的东西,肯定要受到观众口味的限制,不这样拍观众就不看,那么就得写这样的东西”。

但止庵也强调,电影剧本里的同时又是另一面的张爱玲。止庵举例说,张爱玲在散文曾经写过这样一个细节:她看见一个穿绿衣服的邮差,骑车过去了,车的后座上坐着一个小老太太,她说那大概是他的母亲吧,她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一个邮差拉着他自己的母亲骑车过去,为什么张爱玲感动呢?因为她觉得这个里面有一个特别朴素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个关系张爱玲是能够接受的。所以她那么高傲那么不迁就的一个人为什么为稻粱谋去给电懋编剧本呢,因为在这里表现了她的另外一面,或者她的世界拓展的一部分。这部分是什么?就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止庵认为,张爱玲在编电懋这些剧本的时候未必没有快感,“我们想象中张爱玲好像是一个悲悲戚戚的人,整天愁眉苦脸地想人生如何艰险。但她也有好玩、轻松的另一面,这在这些剧本里表现得很充分。”

“张爱玲其实是非常专业的编剧,并非纯粹为了糊口而勉强粗制滥造。”

“可是这是张爱玲吗?这么好莱坞、这么调皮的、活泼的、梦幻的世界?”黄爱玲说,这是人们看到张爱玲电懋时期编剧的电影时常常会有的一个感受。“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和电影创作是两回事,我们看她的小说,像《金锁记》中描写曹七巧一样,好像通入没有光的所在,有一种幽暗的味道。但是我们看她的电影,特别是香港时期的电影,却是窗明几净的,一不小心就会让人忘了那是张爱玲。”

但现实生活中,那几年张爱玲的处境却并非窗明几净可以形容。

1955年秋,张爱玲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离港赴美,在此之前,她已在香港住了三年。

1952年,张爱玲以返回香港大学复学为名义离开了内地,但最终她并没有完成学业。这年11月,张爱玲又匆匆赶去日本谋职,未成,无奈返回港大,不仅没有了助学金,还要补缴一学年的学费。

南来香港,张爱玲初期暂居女青年会。时值香港的美国新闻处向社会征集译者,张爱玲报名了,也结识了当时就在美新处工作的宋淇、邝文美夫妇,偶然间成就了他们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在香港她干什么呢?”止庵说,一个是翻译谋生,张爱玲替美新处翻译了《老人与海》、《鹿苑长春》、《爱默生文选》等作品,“同时她也在写小说。先是用英文写了《秧歌》,后来张爱玲自己把它翻译成中文。”《秧歌》是张爱玲写的第一本英文小说。

在宋淇的《私语张爱玲》一文中,如此描述这一时期的张爱玲:“在寄到美国经理人和为出版商接受中间,有一段令人焦急的等待时期。那情形犹如产妇难产进入产房,在外面的亲友焦急万状而爱莫能助。我们大家都不敢多提这事,好像一公开谈论就会破坏了成功的机会似的。”焦虑中,宋淇夫妇拿出上海带来的一本牙牌签书为张爱玲求卦,求来求去,总是一副“中下中平”之签。

但《秧歌》后来终于在美国获得了出版,且获得很大好评。止庵表示,“《秧歌》被认为是反映中国历史某一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品。张爱玲就动了一个念头,她本来早就用英文写作,她想到美国去用英文写作。于是1955年,她就到美国去了。”

在美国的张爱玲同时在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她的主业,写作,而且是用英文写作。“写的是什么呢,就是《雷峰塔》和《易经》,这两本书前后用了七八年时间。但是很不幸她写完之后没能出版。”

为什么没能出版,张爱玲在1965年给《世界作家》写的一段自述里大致说明了理由:我写的两本书送到出版社去,没有一个人给我出版。人家说,假如1949年以前的中国真的像你写的这么糟糕的话,那么1949年中国发生的变化不就是必然的了吗?“当时美国的主流意识认为中国1949年发生的变化是一个灾难,是一个错误,1949年以前很好,1949年之后很糟,而张爱玲写的是1949年以前的事———那你把1949年以前写的这么暗无天日,这是主流观念无法接受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这两本书的写法像《红楼梦》一样都是细节,这跟美国读者想看中国一些个稀奇古怪的故事的期待完全不一样,他们受不了这个。”止庵说。

小说没法出版,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求存,止庵说,于是张爱玲另外做两件事,一个是将台湾作家陈纪滢的小说《荻村传》翻译成英文,再有就是给电懋电影公司写剧本。

“1955年张爱玲赴美之前其实是预支了一部分的剧本费,《情场如战场》和《人财两得》是到美国之后写完寄回香港的”,对张爱玲这一时期电影创作有过深入研究的台湾学者符立中透露,电懋的老板陆运涛富于文化理想,当时成立了剧本审查委员会,戏剧大师姚克、哈佛文学博士孙晋三及宋淇、张爱玲都厕身其中。姚克毕业于耶鲁,南来香港之前曾在上海复旦、圣约翰都教过戏剧,写出过赫赫有名的《清宫秘史》;孙晋三是中央大学戏剧系教授;宋淇是戏剧名宿宋春舫之子,曾和同样出身燕京的好友黄宗江、黄宗英、孙道临、黄佐临等成立“同茂剧团”,自己也是燕京大学讲师。一时间戏剧翘楚云集。

宋淇在电懋担任监制,张爱玲加入剧本审查委员会包括日后编剧也是得自宋淇力荐。“就我所知,张爱玲在电懋拿的应该是编剧中第一等级的报酬”。符立中说。

宋淇的儿子宋以朗回忆当时张爱玲写剧本的流程,“遇到好的题材会先写大纲,一页纸左右,先问电影公司,你要不要?如果要的,就谈好价格、给稿的时间,最后完成作品后,就领钱。”宋以朗说,与写小说不同,小说有时候写了很久,但如果不符合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剧本大多是在美国写的,宋淇和张爱玲书信往来花相当多的时间讨论,巨细靡遗。宋淇会给她建议,张爱玲也可以提出异议。她编的剧本的故事有很多来自西方的舞台剧或小说,当细节上出现文化差异时,也会在信里询问宋淇,如何将之变成本地观众能明白的东西。此外,书信里也透露了张爱玲对票房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编剧的电影观众不喜欢。“从这些点滴之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其实是非常专业的编剧,并非纯粹为了糊口而勉强粗制滥造。”符立中强调。

“如果不是从文学角度,而是从商业剧本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是蛮成功的剧作家。”黄爱玲如此评价张爱玲的剧作,“写电影剧本虽然不是她的归宿,但她并不马虎了事,可以说张爱玲写的剧本帮助确立、巩固了电懋的很中产阶级、摩登现代的风格。她对好莱坞电影、英美舞台剧很熟悉,对西方古典、现代流行都很熟悉,类型上从爱情轻喜剧到疯狂谐趣片到言情文艺,都写,而且手到擒来。

Ⅶ 马琳生平

马琳6岁开始打球,1990年进省市队,1994年进国家队。
右手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型打法,是激情型的选手,打法凶狠,心理状态稳定。
曾经三度夺得世界杯男单冠军,成为继孔令辉和刘国梁之后中国男队的绝对主力。其标志性动作就是在比赛中经常旋转自己的球拍。
2004年夺得雅典奥运会男双金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男团冠军,男子单打冠军
1996年亚洲杯男单冠军,亚锦赛混双冠军,男单第三。
1997年美国公开赛男单亚军,世乒赛男双第五,亚洲杯男单冠军。
1998年亚锦赛男团、男双冠军,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中国和黎巴嫩公开赛男单亚军,世界杯男单第五。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混双冠军(与张莹莹合作)、男单亚军;世界俱乐部锦标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双冠军;澳大利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0年瑞典、波兰公开赛男双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单亚军,世界杯男单冠军,第45届世乒赛男团亚军。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男单第三,男双、混双八强;九运会男单、男双冠军;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男双亚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中国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2002年美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波兰、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荷兰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亚运会男团冠军,男双第三。
2003年第47届世乒赛混双(与王楠)冠军、男双(与秦志戬)四强,韩国、中国、丹麦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日本公开赛男单四强、男双冠军,德国公开赛男单亚军,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男双冠军,世界杯冠军。
2004年第47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国际乒联巡回赛希腊站、新加坡站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无锡站男单、男双冠军,总决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雅典奥运会男双冠军,世界杯冠军。
2005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男双亚军,中国公开赛(哈尔滨站)男双亚军,第48届世乒赛男单亚军,男双第三名(与陈玘),世界杯男单第三名。
2006年卡塔尔公开赛男单亚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男双冠军,第48届不来梅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世界杯男单冠军,多哈亚运会团体冠军、混双冠军(与王楠)、男双(与陈玘)亚军、男单亚军。
2007年克罗地亚公开赛男双冠军(与王皓),卡塔尔公开赛男单冠军,科威特公开赛男单亚军。国际乒联巡回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性别:男 项目:乒乓球 (男子单打)
体重:74 Kg 出生日期:1980-2-19
身高:176 Cm 现在教练: 吴敬平

最好成绩: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双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 男团冠军,男子单打冠军

Ⅷ 血色南郊的内容摘录

当我把一封存有《血色南郊》尾声文稿的彩信发到我的电子邮箱的时候,墙上的时钟正好指向8点整。至此,这本用手机写作的《血色南郊》正式宣告完成。瞬间,一种空虚怅然的感觉萦绕心头。在创作这本书的一年零七个月的漫长日子里,我陪它成长,经历了太多喜乐悲忧 。
怀念帖子第一次突破一万点击率时的成就感。
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怀念开始在“亦庄生活网”连载时的兴奋激动。
怀念喜欢和支持这本书的朋友,给予我们鼓励和感动。
怀念那段天天更新,朋友们哄抢沙发的快乐时光。
怀念“血色南郊群”在亦庄“柒彩酒楼”把酒欢聚的尽兴场面! 3月12号,周天忌日。
于小伟驾驶一辆别克商务车GL8,载着大哥大姐们,驶向北京南郊的“天慈公墓”。
就在数天前,于小伟专程回到北京,跟分公司的下属寒暄过后,打发他们走了,自己钻进了这辆专门给他配的别克商务车,一溜烟地直奔南郊而去。
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南郊,一切都变了,记忆里的黑白印象,已被眼前的彩色景物所蒙蔽替换,不再真实。
亦庄,旧宫,鹿圈村…… 红星电影院前,北京南郊各路顽主聚集。《寡妇村》的海报和西天的火烧云,鲜红无比!像于小伟第一次看到的鲜血。
东高地711医院急救室里,周天安慰于小伟:“哥们儿,放心,我死不了!放放血,败火!”
烟光照射下,大青的脸色沉稳凝重,目光决绝。那团红亮的光芒瞬间暗去后,他语气幽幽,慢慢吐出四个冰冷的字:“血债血还!” 玲子面色阴郁,看着大青:“要说狠劲儿,你顶多是只狼,而孙晋,他是只虎!”大青听后微微点头。
十八里店的顽主房四儿点点头,挖苦说:“南小街大青!知道,牛X大了你!在红星电影院门口,拿管叉插了金刚的,是你吧?”话刚说完,他身后就传来一片哄笑声。这句话一下子就激怒了大青。 孙晋平时温和亲善的脸容已经阴沉下来,冷酷如冰!此刻的眼神也变得寒冷阴深,凶光隐隐!大青心生绝望:“不好!要出事!!”
垒球棒挂着风声,猛地打在毫无防备的孙晋后脑,“嘭!”的一声闷响,孙晋被打得扑向货包,登时就昏了过去!
等周天说完,玲子一下瘫坐在春秋椅上,喃喃地说道:“完了!小平安这回……完了!”说完眼中泪光闪闪,表情绝望。 老范面无表情,和大青对视着,眼光深邃而狡黠,他微微点了点头,突然干脆的说:“行!王俊青!态度还是坚决强硬!那我们也不跟你绕弯子了,你听好了,前天,29号,大裤衩儿已经被逮捕归案,小平安,现在就在押解回京的路上!你,还想说什么?!”
1990年,一个以周天、闫瘸子为首的暴力团伙半年之间在南郊迅速崛起,他们的犯罪范围除了南郊之外,还发展到宣武和海淀一带。 这是一部为北京南郊铭刻记忆、留存历史的书籍,脚下这片南郊热土还在!
想以《血色南郊》为载体,和同时代人一起温故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南郊地区的一些潮流的东西,纪念那些离我远去的朋友。
希望南郊越来越美,希望以前那麦田无边、村落隐现的南郊,永远浮现在我们心底,深烙于我们生命之中!
不管南郊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知道,只要是喜欢《血色南郊》这本书的朋友,和我一样,在他们心底,都执著地守望着一望无际金黄色的麦田。

阅读全文

与电影演员孙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安电影院服务员 浏览:53
毒蛇工的电影完整版 浏览:691
外国一部关于海豚的动画电影 浏览:923
时代广场电影院票价多少钱 浏览:135
韩国电影的床戏图片 浏览:122
关于房车电影大全免费 浏览:120
泰国电影fenghuanggou 浏览:507
泰坦尼克号姐妹电影完整版 浏览:918
评分很高的爱情电影什么好看的电影 浏览:269
韩国电影爱情富二代找对象电影 浏览:439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开头音乐 浏览:820
电影红高粱台湾 浏览:196
法国电影天堂里的战争 浏览:589
精神病搞笑电影大全 浏览:869
电影中原著音乐 浏览:125
大蜘蛛美国科幻电影 浏览:758
电影摩登保镖粤语 浏览:402
美国电影恶霸名字 浏览:896
瑞昌电影院会员 浏览:486
始动电影结局 浏览: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