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剧情简介
女学生江玲玉家住江西,在上海某大学就读,寄居姨母家。抗日战争爆发,玲玉不顾姨母和表兄周家荣的阻止,毅然参加救亡演剧队,沿京沪线宣传抗日。不久,她与同队青年音乐家高礼彬相爱。随着战争发展,演剧队长途跋涉,辗转湘桂黔,到达重庆。这时周家荣假公务之名,来重庆做投机生意,以金钱为饵纠缠玲玉,被玲玉拒绝。抗战胜利后,玲玉与礼彬成婚。周家荣摇身变为“接收大员”,返沪前寻访玲玉,欲携同行,得知玲玉已婚,悻悻而去。玲玉与礼彬复员回沪,无处栖身,不得已仍寄居姨母家。周家荣靠“接收”大发横财,礼彬和玲玉则一贫如洗,幸得老友夏光原相助,租得一间阁楼栖身。礼彬当小学教师,玲玉在一家报社任记者。不久,礼彬因营养不良和过度疲劳,患了肺病,玲玉怀孕后仍坚持工作。一夜,大雨倾盆,玲玉准备写稿揭发周家荣“劫收”的罪恶,因体力不支,回家途中晕倒街头。礼彬和演剧队员们四出寻找,后得悉玲玉已被送往医院,即赶赴医院探视。玲玉已早产,医嘱需长期休养。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Ⅱ 八千里路云和月演员表
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89)
导演: 凌峰
编剧: 凌峰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1989(台湾)
集数: 30
单集片长: 91分钟
又名: 八千里路
Ⅲ 八百里路云和月是记录片谁拍的凌风
《八千里路云和月》
导演:史东山
编剧:史东山
主演:白杨,陶金
- 简介
拍摄兼主持人-凌风
拍摄兼主持人-凌风
中文名:八千里路云和月
英文名:baqianliluyunheyue
制作发行人:凌峰
地区:台湾
语言:普通话、英语
电视台:台视
片长:约90-110分钟/集
版本:DVD
发行时间:1989
《八千里路云和月》 - 简述
社会科学类纪录片,台视 频道 1989 年出品, 普通话 对白,中文字幕。
《八千里路云和月》 - 影片介绍
凌峰拍摄的专题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向台湾同胞介绍大陆的风土人情。是台湾电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采集,镜头深入十二亿人口居住的每个角落,尽览中国如诗如画的江山美景、奇峰峻岭,尝遍各地的珍稀佳肴,玩味隽永趣味历史典故、炎黄子孙的千古传说、文化遗迹尽收眼底,百年中国传家至宝,世代珍藏。
这是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中国,镜头匠心独具,真实揭露老中国的心和新中国的情。
《八千里路云和月》 - 凌峰
凌峰
凌峰
凌峰于1945年生于山东青岛市,长于台湾,1985年获得台湾第二十届金钟奖最佳男歌手奖,然而,他在走红之际,却出人意料地转行,酝酿拍摄电视系列片《八千里路云和月》。
凌峰出生于山东青岛市,长于台湾,1985年获得台湾第二十届金钟奖最佳男歌手奖,恰走红之际,1987年转行拍摄电视系列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尽磨难,最终于1987年11月11日开拍此电视系列片,并亲自担任主持,成为第一位到大陆拍片的台湾艺人,撞开了两岸近40年的封冻,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摆渡者,历尽艰辛,但百折不挠。
Ⅳ 八百里路云和月是谁拍的
黄姚明
Ⅳ 1956年白杨主演了什么故事片
1956年,白杨主演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饰演主人公祥林嫂。
电影《祝福》,原著为鲁迅小说《祝福》,夏衍改编剧本,桑弧导演,白杨主演,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电影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电影《祝福》于1957年7月第10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1958年在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获“银帽奖”。
(5)路云和月电影主角总导演扩展阅读:
白杨原名杨成芳,出生于北京市,1936年主演个人第一部电影《十字街头》 。1939年,出演剧情电影《中华儿女》。1946年,主演剧情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年,领衔主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团结起来到明天》。
1989年,白杨领衔主演传记剧《洒向人间都是爱》,她凭借该剧获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荣誉演员奖,这是白杨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电视剧,也是她扮演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到来之际,白杨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
1996年9月18日,白杨逝世,享年76岁 。
Ⅵ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影片评价
《八千里路云和月》(原名《胜利前后》)以抗战时期抗敌演剧队四、九两队的生活为蓝本,纪实性地描写了演剧队员们战时和战后的遭遇。由于编导者史东山曾经有过和剧中人物同样的经历,致使他得以深刻地认识到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在影片中对它进行鞭鞑和揭露。在影片中,观众不仅看到了鲜明的纪实性画面,而且也感受到一种浓烈的政论风格。
《八千里路云和月》于1946年9月在极其简陋的物质条件下开拍,1947年2月完成上映,轰动了海内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报刊纷纷发表评论,赞扬它取得的成就,认为它“替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一块基石,挣到了一个水准”。认为它“继承了战前国片的优良的作风,而且将中国的电影艺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Ⅶ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执导的影片是什么,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执导的影片《柳堡的故事》,被誉为新中国的一缕温柔。
王苹(1916-1990),导演,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苏江宁县人,生于南京。1934年加入左翼戏剧联盟南京分盟,1935年进入西北影业公司当演员,演出第一部影片《无限生涯》。“七·七”事变后,先后在《春寒》、《雾重庆》、《家》、《清明前后》、《大雷雨》、《民族英雄》等数十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其后又参加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八千里路云和月》、《丽人行》等影片中的演出。解放后王萍参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工作,因拍摄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而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1957年她独立导演了第一部故事片《柳堡的故事》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其后导演的故事片《槐树庄》、《永不消逝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等都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她还执导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片《东方红》,并任我国第二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影片《中国革命之歌》的总导演。曾获得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并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Ⅷ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______________,作品有_
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一生的作品有许许多多,其中有她导演的、助理导演的也有她一起参演的。她导演的作品主要有《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我们是八路军》、《东方红》、《柳堡的故事》、《中国革命之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其中《中国革命之歌》是她在1985年为例建国35周年而导演的作品,而且这部电影荣获了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特别奖,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她的导演水平是如此的高超。
她的作品可以说非常的多,也导演出了她们的那个时代,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的她,肯定当时既是高兴,也是担心,担心作为第一人的她,压力肯定也是非常的大,但她却做得那么好,值得我们敬佩,也就是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不仅要走出来,更要走好。
Ⅸ 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男主角是谁扮演的
老电影是高正,连续剧是何家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