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17号那个什么香港颁奖晚会,宋慧乔有获奖么
慧乔只是获邀任颁奖嘉宾,获奖名单还没有,只有侯选名单
香港国际电影节将于2008年3月17日颁发亚洲电影大奖 (Asian Film Awards简称AFA),其各大奖项候选名单如下:
第3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候选名单
最佳电影 《投名状》 中国
《即使那样,我也没做过》 日本
《色,戒》 中国/中国台湾/美国
《密阳》 韩国
《太阳照常升起》 中国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伊朗
最佳导演
陈可辛 《投名状》 中国/中国香港
周防正行 《即使那样,我也没做过》 日本
李安 《色,戒》 中国
李沧东 《密阳》 韩国
姜文 《太阳照常升起》 中国
张律 《沙漠之梦》 韩国
最佳男演员 高捷 《流浪神狗人》 中国
加濑亮 《即使那样,我也没做过》 日本
梁朝伟 《色,戒》 中国
李连杰 《投名状》 中国
宋康昊 《密阳》 韩国
小田切让 《东京塔》 日本
最佳女演员 陈冲 《意》 新加坡/澳洲
全度妍 《密阳》 韩国
树木希林 《东京塔》 日本
金允珍 《7days》 韩国
荻皮卡·帕都恭 Deepika Pakone 《和平》(Om Shanti Om) 印度
汤唯 《色,戒》 中国
最佳男配角 千虎珍 《不好的家》(Skeletons in the Closet) 韩国
小林薰 《东京塔》 日本
Mario Maurer 《暹罗之恋》(Love of Siam) 泰国
孙红雷 《蒙古王》 蒙古/哈萨克/德国/俄罗斯
堤真一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 日本
最佳女配角 陈冲 《太阳照常升起》 中国
林恩京 《幸福》(Happiness) 韩国
金慧秀 《不好的家》(Skeletons in the Closet) 韩国
Apinya Sakujaroensuk 《密谈》(Ploy) 泰国
药师丸博子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 日本
最佳编剧 区健儿/韦家辉 《神探》 中国香港
林常树 《古老的庭园》 韩国
彭幍 《血蝉》 中国
王蕙玲 《色,戒》 中国/中国台湾/美国
周防正行 《即使那样,我也没做过》 日本
最佳摄影 Hooman Behmanesh 《Those Three》 伊朗
Chankit Chamnivikaipong 《密谈》(Ploy) 泰国
廖本榕 《帮帮我爱神》 中国台湾
Shanker Raman 《Frozen》 印度
黄岳泰 《投名状》 中国/中国香港
最佳美术指导 曹久平/张建群 《太阳照常升起》 中国/中国香港
KIM Yu-Jeong/LEE Min-Bok 《奇谈》 韩国
Namiko Iwaki 《花魁》 日本
Pisut Pariwattanakit/Thanakorn Pongsuwano 《Papatika》 泰国
蔡明亮 《帮帮我爱神》 中国台湾
最佳原创音乐 the August Band/Flure/Witwisit Hirunwongkul/Chukiate SAKVEERAKUL
Passakorn WIROONSUP 《暹罗之恋》(Love of Siam) 泰国
Pyarelal Ramprasad SHARMA/Shekhar RAVJIANI
Vishal DADLANI 《和平》(Om Shanti Om) 印度
Alexandre DESPLAT 《色,戒》 中国/中国台湾/美国
小河(听歌) 《下午狗叫》 中国
椎名林擒 《花魁》 日本
最佳剪接 Charliebebs GOHETIA 《Slingshot》 菲律宾
平泽政吾 《舞妓哈哈哈》 日本
LEE Eun-soo 《古老的庭园》 韩国
李栋全 《投名状》 中国/中国香港
David RICHARDSON 《跟踪》 中国香港
最佳视觉效果 Thomas DUVAL 《太阳照常升起》 中国/中国香港
沈炯来 HYUNG Rae Shim 《D-War》 韩国
吴炫辉 《投名状》 中国/中国香港
濑下宽之 SESHITA Hiroyuki 《大日本人》 日本
山崎贵 YAMAZAKI Takashi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 日本
2. 在美国侦探赵学伟侦探简历
日前,一则“山西农民赵伟被骗30万赴美追债成侦探”的新闻成为各大网站主打头条。人们啧啧称奇之外,更对赵伟的经历产生了莫大兴趣。而美国对赵伟则关注更早,赵伟的事迹曾被《洛杉矶时报》《美国侨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多次报道,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的惠斯勒国际电影节上,根据赵伟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剧本《赵伟的故事》打动了好莱坞,成为中美加三国2014年贺岁片的故事原型,该影片预计今年12月完成拍摄。
赵伟,38岁,运城市临猗县关源头村人。用曾采访过赵伟的运城资深媒体人张建群的话来说:“赵伟是一个很热情很真诚也很智慧的小伙子,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家乡亲人眼中1月5日,美国阿罕布拉市。山西会馆100多名山西同乡欢庆新年,席间,侦探赵伟成为在美山西同乡的热捧人物。然而,再多的光环,再耀眼的光芒,都无法淹没赵伟那颗拳拳赤子之心。他,一如他的微信签名般笃实:“不断地超越自己,且不能忘本。”
他是个孝顺孩子常往回寄钱
赵伟的故乡关源头村,距离临猗县城不过4公里之远。这里原名“崇关里”,至少有800年的历史,世代居住着名将关羽的后裔。谁曾想到这里还会出现一个轰动美国华人界的临猗“福尔摩斯”。
赵伟原名赵学伟,关源头村村民大多只知“赵学伟”,不知“赵伟”其人。几位村民经过反复核对,才确定正是本村赵学军的弟弟。“学伟从小就很聪明,透着一股机灵劲,见人很有礼数,跟我一口一个‘叔’地喊。后来说去美国了,回来几次也没见着,也不知道在美国干啥工作。”一村民从记者口中获知赵伟近况后,惊喜得唏嘘不已。
赵伟的母亲已近耄耋之年,一个人生活在原来的老院里。每天,赵伟哥哥赵学军会专门过来生炉子倒垃圾买菜,干完所有的杂务活。平常里,老人腿脚不方便,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电视就是一天的消遣。
房间收拾得清爽干净,老人指着客厅里面的一间套屋,怀念地说:“学伟从前就住在这里面,直到他离开这个家。”
“他上小学时,很淘气,每天早上都不想去上学,坐在地上就是不走,两只脚扑腾,脚后跟都磨出血来,有那么两年都是这样。”老人说尽管如此,赵伟的学习成绩很好,总是名列前茅。“这孩子要强,凡事都要做好,不愿意落后。”老人育有六个孩子,赵伟是老小。她提到,自己生在过去那个年代受了不少苦,还遭受过丧子的不幸,“现在总算熬出头了,儿子这么争气。”“他是个孝顺孩子,常常给我往回寄钱。他生活好了后,回来了两三次,第一次回来把我高兴坏了,我抱住他哭啊,那一天等了8年……第二次儿媳妇和孙女也都回来了,我可高兴啦。他每次回来都给我买一堆礼物,花那钱做啥。村里每年还发钱,几个儿女都给买,我啥也不缺。”老人乐颠颠地取出几件羊毛大衣,用手摩挲着衣服的毛领,一副宽慰幸福的模样。
老人说赵伟在美国吃了很多苦:“他白天上班‘受苦’,晚上学习。”老人认为正是儿子的勤奋好学才成就了今天的好日子,“我媳妇很俊。”
赵学军,赵伟哥哥,目前在县城经营着一家门市部,他们哥俩的照片曾被刊登在美国媒体上。“这是我和他唯一的一张合影。”说起弟弟来,他很骄傲,“他有段时间一直说要去美国,我都不相信他。没想到,有一天,他就真去了美国。在美国没亲没靠,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实在不易!说起来,我也很佩服他。”“他的英语非常好。他媳妇是美国某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她对我说赵伟的英语比她的都好很多。”
无论是赵学军还是赵母,在本地都很低调,很少和别人聊起赵伟的事情,以至于本村人也不知道赵伟在美国是知名侦探。
美国华人眼中2010年,美国主流媒体《洛杉矶时报》首先对赵伟进行了报道。之后,《侨报》华裔记者高睿在加拿大电影节上采访了赵伟。目前,网络上活跃转载的就是高睿的这篇采访报道。“《侨报》是美国华人第一大报纸,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太原海归俱乐部负责人范锐说,“赵伟的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据美国一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美籍华人总数为349万,占到美国人口总数的1.2%,其中洛杉矶属于华人分布较多的地区。能从这么多的华人里脱颖而出,成为‘华裔荣耀’,必有过人之处。”“我打听了一下,各商会中,赵伟的知名度随着媒体报道正在上升。我刚查到该电影还没有备案,可能还待备案。”1月10日15时,于美国正是深夜时分,美国常春藤留学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俊超,加班为本报查阅了《洛杉矶时报》2010年头版头条关于赵伟的报道,并进行了翻译。“十多年前赵先生在国内碰到一位美籍台湾人——‘亚特兰大国际集团的CEO’,说公司需要融资。赵先生相信了,他筹借了5万美元,结果这个人拿到钱就跑了。他只有一张这个人的名片,于是四处奔走,最终辗转到了美国,寻到了名片上的地址,发现公司注册地址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民居,开门的人就是骗他钱的美籍台湾人。不过,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停车场的临时员工。“‘要么给我钱,要么我和你住一块’。于是,赵先生和这个人一起生活了三个月,最终,这个人决定把钱还他。可是他没有银行账号,只能求助美国唯一的朋友借用他的账户。没想到,他所谓的朋友拿到钱就消失了。“辗转多日,他终于找到一份每小时6到8美元的工作,这在美国是最低工资了。很快,他发现美国有很多像他这样被骗的人,不会英语,没有勇气,最后只能忍气吞声。他想为这些人维权。他做侦探的第一笔生意,来自于他当时任职保安的公司——MartiDelgadil(马丁德盖帝罗保安公司)。“一位中国女人要求追踪她不忠的丈夫,公司因为没有人能够说中文,于是把赵先生派了出去,几个小时之后,赵先生就找到了这位不忠丈夫和他的情人。从此之后,他另立门户,侦探生涯一发不可收拾……”
他在华裔中享有很高知名度
李俊超给记者讲述了大体内容。
通过李俊超,记者联系了《侨报》记者高睿,了解到了部分采访情况。
2012年12月,在加拿大惠斯勒国际电影节举办的“中加影视大道剧本大赛”上,赵伟接受了高睿采访。“可以证实的是,《赵伟的故事》在109部参赛作品中先进入前12,后又进入前三。随后,赵伟称他授权加拿大制片人麦希和中影导演赵海城,目前计划由中加两国合拍该电影。”
美国华裔,原忻州籍留学生高俊秀告诉记者:“在美国华人群体中,有不少骗子横行。华人移民不断涌入,他们不懂英语,不了解美国法律,被骗后一般不愿意和不懂中文的美国警察打交道,而华裔侦探中的佼佼者赵伟,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因而,赵伟在华裔中享有很高知名度。”
家乡记者眼中2011年2月,正值春节,赵伟回到了临猗看望老母亲,《黄河晨报》副刊主任张建群采访了赵伟。
他的坚韧品质注定他的成功
赵伟高大俊朗,谈吐得体流畅,一脸灿烂笑容,让人倍感亲切。“起初,他是运城市交警大队的一名协警,因工作卖力,又成为管理运城市区停车场的一名小组长。1993年,他去做二手车生意。两年多时间,也算小有积蓄。这时,他遭遇了人生第一场骗局。”
在被美国“CEO”骗钱后,赵伟费尽周折办理了美国签证,前去美国讨债。不料,赵伟一再被骗。一次,赵伟委托一位天津大学生朋友办理续签签证,花费了1万美元。最后,律师楼告诉他,他们只收取了1000美元,其余的钱被他的天津朋友拿走了。
那是种怎样的绝望痛楚!语言不通,生活艰难,又被多次坑骗……
赵伟又是如何打拼坚持,让昨日经受的磨难成为了今天的一笔精神财富?“1996年末,他买了一辆旧车,这就是他临时的家,晚上就在车上栖息。有一次,睡在车内的赵伟醒来后,看到了一双眼睛,美国‘CEO’那轻蔑、幸灾乐祸的冰冷眼神,永远烙在了赵伟的脑海里……年轻的赵伟就在这样的冬季,经历着刻骨的自然严寒与人际冷暖,将一颗心逐渐锻造得坚强。”张建群笔下的赵伟是一个执著追梦的异国游子,亦是河东大地孕育出的一棵劲松。
后来,赵伟找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可以解决他的食宿问题,但他的梦想更远更大。他毅然辞职,报名参加了一位洛杉矶退休警察开办的专业武装警卫训练班,并担任华人部的教练。
看到了美国洛杉矶私人侦探广阔的前景,赵伟想做一名侦探。多方求教下,没有一个私人侦探机构愿意接纳他。终于,一名韩裔侦探机构留下了他。赵伟用三年时间积累了侦探经验,自学了大量侦探书籍,并随之通过了美国侦探考试关卡,拿到美国的职业侦探证。
“他成立了全美侦探调查公司,并成为了美国洛杉矶第一位华裔侦探,现在雇有十多名美国当地侦探员工。”张建群说赵伟的成功来之不易,赵伟的坚韧品质和满腹才华,也注定了他会走得更远更好。
案件委托人眼中1月10日,在赵伟成立的“全美侦探调查”网站,记者浏览到了媒体报道赵伟侦破的部分案例。
他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这是一起借助网络的诽谤案。美国圣盖博谷华人区发生多起利用电子邮件恶意诽谤中伤公司高管、竞争对手、律师楼、亲友案件。刘先生遭到诽谤后,找到私家侦探赵伟追查邮件来源。赵伟调查得知,邮件发送自一位IT专家,人在中国,频繁变换郑州、廊坊、石家庄等地的IP地址发送恶意诽谤邮件。
赵伟还侦破了多起诈骗案件。
2011年一段时间,洛杉矶接连发生多起汽车诈骗案,受害人全都是中国大陆90后创业者,当事人刘先生专门从上海飞到洛杉矶,请赵伟查出收钱不给车的骗子。
中国网购商家定期从美国购买货品,他们常请美方友人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后交易。一商家向一洛杉矶华裔兑换30多万元人民币,该华裔拿到钱后藏匿。赵伟接到此案,认为与之前华盛顿州一起案子类似,并认定两起诈骗乃一人所为。尽管犯罪嫌疑人变更了手机号码,赵伟仍在波莫那市将25岁的骗子找到,交于警方。
徐太太的女儿失踪已2年,她多次到警局请求协助但收效甚微,“就在我几乎天天以泪洗面时,经友人介绍到赵先生处,短短数月就找到我日夜思念的孩子。赵先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几年来,美国媒体对“赵伟断案”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无论是他充满励志、颇有启迪的人生经历,还是让美国警察都咋舌的断案功夫,都让越来越多的华裔和美国人开始喜欢赵伟。一些电影经纪人公司找到赵伟,要求与他签约拍摄电影。去年12月,“中加影视大道剧本大赛”上,《赵伟的故事》成为三个获得优胜作品的剧本之一。
赵伟无疑成为了山西人在美国的一个创业楷模,也是山西人的骄傲。赵伟亲人透露,本月下旬,赵伟要回国筹备电影拍摄事项,届时,更多家乡人可以一睹这位山西“福尔摩斯”的英姿。
本报记者 高 辉
(编辑:张清兰)
(转载于山西新闻网,腾讯新闻网有雷同报道,不知谁编辑的)
3. 《太阳照常升起》电影解析是
表达的意思是只要如果我们还记得这样的开始,太阳就会照常升起。
影片之所以不是以儿子的死告终,而是用第四段——“梦”来结尾,是因为影片的主题藏在这一段 “梦”里。
因此姜文并不是故弄玄虚地打乱故事顺序, 这种处理方式与《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非常相似,《美》的结局是失恋,但是它的主题却是“曾经爱过”,所以它用了一种很巧妙的倒叙手法来表现影片主题,影片的结尾是故事的开始。《太阳照常升起》也是如此。
获奖记录:
本片共获香港金像奖等重要奖项5次,提名8次。
1、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2007)
金狮奖(提名):姜文
2、第44届台北金马影展(2007)
(1)金马奖 最佳导演(提名):姜文
(2)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过士行 、述平 、姜文
(3)金马奖 最佳剪辑:张一凡 、姜文
3、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2008)
(1)最佳电影(提名)
(2)最佳导演(提名):姜文
(3)最佳女配角:陈冲
(4)最佳美术指导:张建群 、 曹久平
(5)最佳视觉效果(提名):Thomas Duval
4. 张建群的国籍
汉中 张建群陕西汉中人,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民族化工作室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油画、摄影、电影美术。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出版、展览获奖。
5. 《太阳照常升起》电影解析是
表达的意思是只要如果我们还记得这样的开始,太阳就会照常升起。
影片之所以不是以儿子的死告终,而是用第四段——“梦”来结尾,是因为影片的主题藏在这一段 “梦”里。
因此姜文并不是故弄玄虚地打乱故事顺序, 这种处理方式与《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非常相似,《美》的结局是失恋,但是它的主题却是“曾经爱过”,所以它用了一种很巧妙的倒叙手法来表现影片主题,影片的结尾是故事的开始。《太阳照常升起》也是如此。
获奖记录:
本片共获香港金像奖等重要奖项5次,提名8次。
1、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2007)
金狮奖(提名):姜文
2、第44届台北金马影展(2007)
(1)金马奖 最佳导演(提名):姜文
(2)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过士行 、述平 、姜文
(3)金马奖 最佳剪辑:张一凡 、姜文
3、第2届亚洲电影大奖(2008)
(1)最佳电影(提名)
(2)最佳导演(提名):姜文
(3)最佳女配角:陈冲
(4)最佳美术指导:张建群 、 曹久平
(5)最佳视觉效果(提名):Thomas Duval
6. 张建群的介绍
张建群陕西汉中人,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民族化工作室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油画、摄影、电影美术。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出版、展览获奖。并在上海、香港、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举办过联展、个展。
7. 王兆祥的相关新闻
去年,一部《新都市人》 曾在东方卫视黄金档热播,广受关注。6月1日,作为该剧主演及新都市人代表的王兆祥,在沪举办新书《新都市人奋斗史》签售会,吴启华、叶蓉、潘涛等到场助阵。王兆祥透露续集已开始筹备,希望与吴启华、宣萱再合作。吴启华则笑言,希望可以演一个杀手。
《新都市人奋斗史》 是王兆祥的首部著作,是一本以品人生百味,树都市新风,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主旨的都市励志佳作。自电视剧《新都市人》热播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王兆祥俨然成了新都市人代表,他说:“书中有很多我闯上海的心路历程,充满了正能量。”当谈及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对于应届生,王兆祥鼓励道:“一个赤手空拳从农村来的在上海都有饭吃,何况你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呢?”说完举起自己的新书推广起来:“想要获得更多的正能量就看这本书吧。”
当天,好哥儿们吴启华特意从香港乘晚机前来助阵,二人因为合作《新都市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吴启华表示:“与祥子合作了几个月下来,我们都变成好朋友。”不过,他也客观点评,该剧毕竟是祥子的第一部戏,对方还有很大上升空间,“这本书我虽然没看过,但相信书中祥子的奋斗过程一定很精彩。”王兆祥也说,“吴启华是我作品的策划人之一,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也迫切需要这样有经验的老师来扶持我。”
王兆祥还透露,该剧的续集已经开始筹备,希望能够和之前的主创吴启华、宣萱能够再度合作。吴启华称,会支持好兄弟的作品,“不过我很想演杀手。” 由香港金牌导演邝业生执导,王兆祥 、宣萱、吴启华等人气明星主演的电视剧《新都市人》在东方卫视黄金剧场已渐入高潮。该剧以“草根”为切入点,将小人物祥子为了梦想而努力打拼,逐步融入喧嚣繁华的大都市的心路历程搬上了荧幕。一方面祥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弘扬出一股梦想正能量,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梦想一族的观众们热烈回应。
《新都市人》突围励志剧祥子诠释新时代奋斗男
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都市励志剧《新都市人》,目前剧情发展已直入高潮。该剧极具现实意义的故事铺陈,不仅弘扬出梦想正能量,还将很多“海漂”奋斗历程中的现实状况真实的展现出来。近年来,反映“北漂”、“海漂”奋斗史的励志影视作品不在少数,但《新都市人》却在众多同类作品中另辟蹊径,从“草根”角度将“新都市人”这个群体如何融入都市,又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心路历程完整生动的呈现给观众。在《新都市人》中,主人公祥子作为“草根”一族的代表人物,为观众诠释出新时代奋斗男的经典形象。电视剧《新都市人》也将剧中精髓传递给那些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着的年轻人,不管在哪儿,只要有这样的祥子精神,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弘扬梦想正能量“草根”形象深入人心
在电视剧《新都市人》中,作为“海漂”代表的祥子,以积极向上的“草根”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新都市人》传达出的梦想正能量也引发了很多与祥子一样怀揣梦想的80后年轻人的共鸣。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新都市人》传递出的梦想正能量,主演兼出品人王兆祥昨日携领海峰、阿龙等剧中演员在上海大宁国际商业广场“街头路演”。在活动结束后,王兆祥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谈到《新都市人》热播后引发的社会热议,王兆祥表示《新都市人》是部“接地气”传递梦想正能量的好剧,着重表现在异乡奋斗的人们真实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并着力表现他们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单纯的内心。 随着讲述新都市奋斗男故事的《新都市人》 在东方卫视的播出,喜剧演员王兆祥(祥子)也再度引发观众关注。从2006年拿下《一笑成名》总冠军,到后来CCTV《星光大道》的冠军,到现在推出自己的影像喜剧作品和电视剧,身为“新上海人”的王兆祥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这座城市的认可。昨天,王兆祥接受了记者的电话专访,畅谈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这是“王兆祥们”的故事
对于上海观众而言,王兆祥的故事并不陌生:2006年,这个江苏小伙拿下首届SMG《一笑成名》总冠军,也开始了他在上海的打拼。这些年来,王兆祥在喜剧表演之外尝试了多面发展:2010年,他推出了结合3D舞美的影像喜剧《穿越图兰朵的世界》,近期在东方卫视热播的《新都市人》则是他首次尝试荧屏的作品。
王兆祥笑言,是上海给了他无限创意的可能。比如《穿越图兰朵的世界》就是当初他随世博巡演团前往洛杉矶,并抽空拜访好莱坞后的灵感,“我记得我在好莱坞看了一段施瓦辛格的电影,就是那种观众、视频和演员一起互动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回来以后就和朋友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新都市人》根据王兆祥从苏北农村一路追求梦想来到上海大舞台的真实经历改编,王兆祥最初只是将自己的故事说给很多编剧听,随后多次修改剧本,最后剧本被业内推荐购买拍摄,“他们都觉得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上海的,而是全国的都市里都有的故事。可以说,这是王兆祥们的故事。”在拍摄过程中,王兆祥不但要演戏,还要创作主题曲,参与幕后工作,“那段时间我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做没做好现在不敢说,但是做出来了,上海这个地方就是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的地方。”
向师父承诺“毕生努力”
虽说如今发展顺风顺水,但刚刚来到上海打拼时,王兆祥就像《新都市人》中描写的那样,一路充满坎坷。“我记得参加《一笑成名》时,当时很多选手都是家人陪着来,一下来马上就有人递上吃的,但我一个人独来独往,的确有很脆弱的感觉。”
孤独之外,质疑之声也伴随着王兆祥的打拼。即便是在拜师著名滑稽笑星毛猛达之后,仍有同行对他质疑不断,“当时很多人对师父说,他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又没有特别过人的地方,你图他什么?但师父说,我觉得他是苗子,他是一块玉,需要我们大家去雕琢。后来我就和师父说,你放心,我会用毕生的努力,让这些老师发现他们的顾虑是多余的,毛猛达的眼光是正确的。”
第二部继续“祥子故事”
因为改编自真实经历,《新都市人》中有不少的王兆祥自己的感触,比如,该剧的主题曲取材自他的日记,“有一次比赛后自己坐地铁回家,突然很有感触,就写在日记上了:肩背行囊、怀揣梦想、背井离乡,多少次彷徨,回首眺望,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你无法退缩,只能选择坚强。”王兆祥回忆说,这段日记后来被香港著名音乐人黎小田一眼相中,“他说词特别真实,可能要比《春天里》还要触动人。”
对于自己首次“触电”的作品,王兆祥自认表现得还不够好,但依然学到很多,导演邝业生是TVB金牌导演,经常能在片场为自己提供指导,“他会用有一种你想象不到的方法把你的情绪往对的方向上带。”王兆祥还向记者透露,《新都市人》第二部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他希望能再度联手导演邝业生,主演吴启华和宣萱。“华哥教了我很多镜头技巧,很实用。我也总觉得和宣萱合作没过瘾,没让她尽情发挥。所以很期待第二部能够有机会再合作。” 在2009央视播出的元宵晚会上,上海笑星祥子与董卿、白岩松、朱军等名主持一起表演《群星闹元宵》节目!
祥子闯荡上海滩已有9年,这位家乡在苏北盐城的笑星曾在深圳、广州、浙江等地演出多年。成为上海新都市人后,他成了上海首届“一笑成名”的总冠军。最近,他在参加《笑林大会·上海十大笑星评选》中,自编自演,笑料频出,获得了最具潜质奖。
在2009年元宵晚会上,祥子和名主持董卿用上海话介绍来自南方的汤圆。祥子说,董卿那句笑料的包袱:“南方的汤圆更有价值,其中还能变出戒指来。”就是他给出的点子。他还给毕福剑出了点子,让他把汤圆说成“苏格兰打卤汤圆”,也与春晚节目呼应。 晚报讯 近日,上海市作家协会就即将在东方卫视播出的“十八大”献礼剧《新都市人》举行了看片研讨会。在会上,专家称赞这部即将播出的作品视角独特,鲜活生动地展现了新都市人的奋斗史和创业传奇。
电视剧《新都市人》,是由祥子传媒投资拍摄的大型都市励志情感剧。该剧由香港地区著名导演邝业生执导,内地演员王兆祥及香港演员宣萱、吴启华等领衔主演。研讨会上,作家叶辛表示,《新都市人》将“新都市人”塑造得有血有肉,“祥子刚到上海的样子,如同我们身边千千万万个试图融入都市的外来务工者一样,迷茫、无措,幸好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而作家王晓玉则认为,如今市面上的文艺作品大多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但《新都市人》的编剧却是靠着自己的创作激情、对生活的领悟以及丰厚的根底在创作,应当支持这样一部具有原创精神的作品。 文艺创作怎样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热点,正在热拍的《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 电视剧,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新都市人”就是上海人原来统称的“外地人”,文学作品如何来反映这个群体的生活和感情、成功和成长,《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就勇敢的面对和大胆的触及这个题材,讲述祥子这位来自农村,从小热爱表演的文艺青年,对上海这个时尚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充满了向往,在认识和融入上海的过程中,做过快递、送水工、酒吧歌手、装修工,也经历过几次没有结果的感情,一次偶然的相识,他认识了电视台编导胡桃参加选秀节目,在光怪陆离的选秀中,上演了一段情感纠结的爱情,感人至深的母子情,复杂交错的师生情,生死之交的兄弟情,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的生动故事。
在赞赏这部“新都市人”题材电视剧的同时,不由想到上海本土题材的选择和创作。反映新都市人们寻找梦想的心灵根源,折射当代新都市人情感诉求的励志文学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是时代和市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上海城市的发展,须臾离不开新都市人的贡献和付出,城市的城建、市容、环保、绿化、服务行业,一刻也离不开为之付出的新都市人,否则整个城市的运营就会发生问题,而文艺舞台和作品中,表现新都市人题材的作品,除了前几年有一部《外来妹》电视剧外,这几年在上海的文艺创作、影视剧和舞台作品中并不多见,这和新都市人在上海的存有现实,有着很大的距离。
最新统计的上海城市人口资料表明,新上海人要占到城市总人口的40%之强,而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更涌现无数的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奋发有为的新都市人,在最普通的岗位和职业中,都在默默无闻的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就像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的公厕管理员李影,前两季“达人秀”中“鸭脖夫妻”“菜花甜妈”,路见不平鼎力相助的新上海人他们都是申城新都市人的杰出代表,还有许许多多在不同岗位上奉献和作为的新都市人,无数个在申城外企和公司贡献智慧和才华的非沪籍“白领一族”,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生存、生活;从寻找工作、感情经历、租房买房、精神文化需要,追求人生梦想直到实现理想,其中有无数的动人故事和曲折情节,都是繁荣上海本土文艺创作宝贵的现实题材,理应很好开掘和捕捉。
在实际生活中,生活在上海这个城市的许多新都市人,也比以往更加专注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盼望有自己的文化活动,盼望在上海的文艺舞台、文学作品、影视剧当中有自己生活的写照,找到自己成长奋斗和成功的激励榜样和标杆人物。
因此可以说,和谐城市的品质,是以积极的文化关怀,努力营造出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塑造社会的核心价值,提升城市的素养,为社会的共同理想作导向,使尽可能多的新都市人群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渐然同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质,引领新都市人群在内的全体市民,摆脱不同文化背景的牵绊,树立方方面面人群的典型,塑造现代城市共同的精神家园,进而获得城市建设发展的的认同感、归属感,美好生活的幸福感、追求感,就达到了“以文化人”的目的,文化的本质追求和社会价值体系内涵也需要这样去践行。
如果说入选上海文艺创作重点项目的这部电视剧,《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起到一个带头引领作用的话,那么在繁荣上海本土题材的原创作品中,上海应该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投身到“新都市人”题材的小说、剧本、戏曲、影视剧的创作中去,这是一个内涵丰富,能够折射社会方方面面变化发展的大题材,能够为上海文化的原创力提高,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市民素质提升,为几百万在上海打拼奋斗的新都市人,为“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八字箴言”,作出更多的贡献。
要知道普通市民百姓当中,有很多美好纯真的东西,需要通过优秀的作品来体现和弘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曾说过,文学作品,影视创作,应该更积极地推升人民文化素养水平,上海文化要大发展,更快提升老百姓的素养,应该要有更多的,贴近百姓生活的、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影视作品。所以我们的编剧和作家、文化工作者,都要努力紧扣时代气息,伸开自己的思维触角,发散创作的思路,创作出经典的新都市人形象,以不愧为城市文化留下历史的记录。 晨报记者 邱俪华 2005年央视《星光大道》冠军,2006年SMG新娱乐《一笑成名》冠军——从选秀走向喜剧舞台的草根笑星祥子,携《穿越图兰朵》打造影像喜剧新概念。7月7日至11日,该剧上演于商城剧院。
3D技术走上舞台,选秀达人一一亮相,柏万青、毛猛达、陈国庆纷纷捧场,一出热热闹闹的舞台大杂烩,将融汇话剧、电影、脱口秀、魔术杂技、歌舞剧等众多元素。祥子介绍说:“上海的喜剧舞台不能全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我喜欢朋友们一起做事一起玩,把科技元素搬上舞台,这注定我的影像喜剧会和别的草根笑星有所不同。”已有着二十余载演艺经历,一步步稳扎稳打的祥子表示,他从不排斥“草根”这个词,“科班出身的学院派笑星对角度和尺度把握得更好,而我们则在力度和速度方面更强更擅长。行话说要‘炸场子’,我只知道在舞台上必须瞬间让观众开心”。
据悉,祥子13岁在剧团担纲小花脸行当,却因数次选秀脱颖而出,走进《老娘舅》、《开心公寓》、《红茶坊》、《噱占上海滩》等情景剧剧组,又因机缘巧合拜师毛猛达。
在上海喜剧圈,祥子还结交了不少好友,“在第一轮演出中,好友主持人黄浩、沈墨都将倾力参演,柏万青老师可能在现场调解矛盾,而恩师毛猛达和陈国庆老师将作为特别嘉宾客串。此前应邀参加《成龙和他的朋友们》鸟巢演唱会,大哥听说我要做这出影像喜剧,也表示非常感兴趣,不排除他将出现在舞台上的可能性”。
而把穿越元素综合到时事热点中的特色,也让该剧每天的演出内容有五成左右的更新,“我可以从五指山穿越到富士康,从上海滩穿越到2012……一切皆有可能”。 “道具准备好,把门打开,注意灯光”,“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开拍”……昨天,还未走进《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的拍摄现场,记者就已经感受到了紧张的拍摄气氛,服装师、道具师、灯光师一众工作人员都在一旁“待命”,导演紧盯着监视器,这是“祥子”与香港演员邵传勇的一场对手戏,两人一句台词紧接一句台词,近两分钟的戏份一次就过了。
一场戏结束后,“祥子”却一刻也不能停歇,在助手的帮助下匆匆奔跑进换衣间,为下一场戏做换装准备。从今年11月份开机以来,“祥子”每天都是如此,拍戏、换装、拍戏……
据了解,《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是一部反映了中国当下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身边的新都市人冷峻的生存状态的励志情感剧,剧情略显沉重的同时又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轻松气息和强烈追求梦想的传奇色彩。
王兆祥在剧中饰演主人公“祥子”,是一位来自苏北的文艺青年,为了实现个人理想毅然背井离乡走进上海滩,在不断认识和融入上海这个大都市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质朴与真诚。
剧中主演除王兆祥之外,还有香港知名演员宣萱、吴启华等,他们都在祥子奋斗的过程中给予了他许多帮助,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三人始终并肩通行。
据了解,该剧已成为上海地区仅有的两部献礼“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电视剧作品之一,同时荣获上海市重大文艺项目基金补贴,正报送中宣部申请重大文艺项目。
10年艰辛
成为上海人熟知的喜剧明星王兆祥原是泰州市淮剧团的一名淮剧演员。
“从考上淮剧团的那一天起,我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王兆祥说。但是在1992年的年底,为了出去看看,寻找更多的表演机会,他还是决定离开泰州,开始一个歌手、演员的四处飘荡的生活。
第一站他选择了广东,开始到处“走穴”,几乎唱遍了那里大大小小的歌厅。“在大家还不知道齐秦、郭富城是谁的时候,我就买磁带学他们的歌,由于粤语歌唱得好,挺受那里观众的欢迎。”之后,王兆祥又一路唱歌、表演到福建、浙江。1999年,他终于来到黄浦江畔,以艺名“祥子”开始一个新都市人的生活。
和剧中的主人公祥子一样,王兆祥初来上海时做过快递员、送水工、迪吧歌手、地板安装工等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可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演艺事业。
2005年,在一次晚会上,因为会“抖包袱”,在舞台上有灵性,他得到了上海著名“海派”笑星、滑稽演员毛猛达的青睐,并且拜他为师。之后,王兆祥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上一鸣惊人,夺得周冠军。2006年,他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一档大型选秀活动《一笑成名》中过五关斩六将,获得总冠军。同时,他还参与了《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龙凤奇缘》等情景喜剧以及影视剧的演出。现在,王兆祥不仅成了上海人都熟知的“祥子”,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祥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部正在拍摄的新剧就是由他的公司制作的。
如今,观众们都亲切地称王兆祥为“东方的憨豆先生”、“南方的赵本山”,面对着这些,王兆祥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重复昨天的谁,只创作今天的我”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说自己永远在努力着。
现在,王兆祥的知名度已渐渐高起来了,可是,无论是在片场还是在生活中,他待人处事一点“架子”也没有。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郎昆曾评价说,“祥子”最大的优点就是真诚,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观众当成兄弟姐妹。
王兆祥告诉记者,无论走到哪,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小伙子,是从泰州市淮剧团走出来的“小把戏”。在新剧《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的开机现场,王兆祥说他要把这部有厚度、有热点、有激情的作品献给自己的故乡泰州。“泰州对于我来说永远都是我的艺术之路的起点,在泰州淮剧团7年的学习、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影响”。
王兆祥告诉记者,1987年自己考进泰州市淮剧团,7年里,除了每天练功、学习之外,还要到处“走过场”唱戏,苏陈、寺巷、白马……现在,王兆祥还是能一口气说出这些地名,他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的“庙会”期间,“一个村一个村地搭台唱戏,乡亲们常常邀我再来一段”。
“泰州是梅兰芳的故乡,艺术氛围很浓。”王兆祥说,自己在泰州学到了很多,“不仅淮剧团的师傅们教我,还有许多票友们也是我的老师。”王兆祥告诉记者,自己夏天的时候,最喜欢骑着自行车在东城河边溜达,听一些老票友唱戏,冬天的时候则喜欢在原来的钟楼浴室,“听他们一边洗澡一边咿咿呀呀地唱,我觉得那是最幸福的事”。
“在表演中,我把从泰州淮剧团以及泰州市民身上学到的东西都融合了进去。”王兆祥说,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在演唱《好汉歌》和《中国功夫》的时候,就把歌曲“戏曲化”,“一边唱一边把淮剧团老师教给我的本领都用上,耍刀、空翻、打拳……让观众眼前一亮”。
“这部剧将会在明年3月杀青,在东方卫视首播。”王兆祥说,希望这部剧能够让更多的观众认识苏北,认识泰州,同时,自己最希望的就是泰州的人们看到后能够喜欢,“我希望他们能够喜欢这个从他们身边走出去的小把戏。”“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希望自己能在泰州电视台开一档脱口秀节目,同时,为泰州喜欢表演的小朋友们讲课,告诉他们,也许我们缺少一些机会,但泰州从不缺人才”。 2006年01月12日12:51 新闻晚报
《老娘舅》“一笑成名造星大行动”本周日将进入倒数第二场的“12进8”晋级赛。王兆祥这几天几乎把所有生意上的事情都抛在一边,不断揣摩、精心准备着这档“明星模仿秀”节目。他昨天还悄悄地向记者透露,如果能够进入最后一场的“八强PK战”,他将把自己最拿手的上海说唱《金陵塔》作为压台节目。
看《老娘舅》学沪语
王兆祥能说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可是他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上海人。原来在泰州当淮剧演员的他5年前来到上海,目前和朋友合伙搞一家环保科技公司,享受着给自己打工的成就感,并已购置了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成了名副其实的新上海都市人。业余时间,他还是念念不忘对表演的喜爱,经常在一些活动中客串一下,在圈子中也算是有点小名气。
在这么短的时间攻克语言关,对新上海人来说是个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在有些上海小孩说上海话都有点“洋泾浜”。但王兆祥却一直对上海话情有独钟,每当电视中播出的《老娘舅》、《开心公寓》、《红茶坊》等沪语情景剧,他都会全心投入地看,这已成了他的必修课。他还有个特点,敢于将新学的上海话运用在人际交往中,不怕被人笑话,所以进步十分明显。“周围人都很羡慕我,不少人也开始学上海话了。”
乡情乡音格外亲
起初,他在商场、公交车等公共场合和人交流时,还是一口硬邦邦的夹生上海话。但是,王兆祥始终没有放弃。“一位老师说过,想成为艺术家,先要有艺术家的心态。我现在引申为,要成为文明、可爱、进取的上海人,就要有上海人的心态。语言既是一个标志,也是一道门槛。上海话不仅听起来绵软悦耳,而且能在人际交往中增加亲近感,真正产生文化和心理上的认同和融合。”自己好不容易解决了语言问题,可又出现了新情况:四岁女儿上的那所不错的双语幼儿园,没有教上海话,以至孩子现在一句上海话也没学会。
为了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他特意找了一位上海阿姨帮助做家务、带孩子。“说好普通话很重要,而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积淀的体现,作用也是不可小瞧的。”他在外登台表演时,总会不失时机地夹些方言,台下观众一阵阵的掌声和笑声使得他感悟到:“一方水土一方人,乡情乡音格外亲啊。”
天南地北文化碰撞
“一笑成名”海选民间笑星的活动刚刚推出,就有很多人捏了一把汗,甚至担心这会不会仅仅是自娱自乐。而令节目组大喜过望的是,六场海选吸引的报名者达5000多人,其中15%左右是新上海人或者特意从外地赶来的。虽然活动并不局限于滑稽戏,但是不少外地来的参赛者为了贴近观众的口味,都抓紧补课学几句上海话。王兆祥说,自己只是众多参与者中的一个。
对此,王兆祥感慨:“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这种天南地北的文化碰撞非常宝贵。滑稽戏等海派喜剧从中也可以汲取营养,丰富内涵,促进创新,这也恰恰显示了海派文化开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度。”与此同时,高达七成的年轻人参与,给活动吹来了一股清新空气。节目既有传统的相声、小品、滑稽、独脚戏、双簧、二人转等,更涌现了模仿秀、喜剧猫步、脱口秀、沪语RAP等时尚新花样。上戏电视艺术分院副院长吴洪林则表示,五花八门的新形式给海派喜剧以活力,作为文化根基的方言可以借此焕发全新魅力,达到双赢。作者:□晚报记者 张建群报道 摄影孙燕君 历经了两个多月层层PK的“一笑成名《老娘舅》造星大行动”举行了最令人关注的总决赛。最终,根据观众短信投票和专业评委“双管齐下”的方式,34岁的新上海人王兆祥赢得了冠军,27岁的美国帅哥威廉不负众望获得第三,地道的上海人———来自上戏的一对学生选手孙建弘、侯中平捧走了亚军。
夺冠后先说参赛酸甜
冠军王兆祥是江苏盐城人,五年前来沪发展。喜爱表演的他,三个月前如愿以偿成为著名滑稽戏演员毛猛达的弟子。他目前的主业是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并已购置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产,是名副其实的新上海人。
昨晚,王兆祥继续晋级赛一路走来的风格,充分发挥了自己模仿能力极强、唱功扎实的特长,在最后表演的一段上海说唱《金陵塔》获得了场下观众和评委们的积极赞许。
面对“一笑成名”最后的评选结果,王兆祥显得很平静。他告诉记者,当看到一路同行的选手们被PK出局后,自己在后台暗自流泪了:“大家都不容易,很多人为了准备决赛的节目,春节都没有时间休息。到了目前的状态,谁都有条件获得冠军。”去年3月,他曾经参加过央视《星光大道》节目并赢得过一期周冠军,但是在总决赛中败下阵来。“由此,我更加理解参赛者的酸甜苦辣,因为大家都想通过努力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