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京审判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东京审判是指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这些人中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对中国和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美国、中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印度、菲律宾11国指派的11名法官组成。中国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国方面参加东京审判,任中国驻国际法庭法律代表团团长,首席检察官和首席法官。
(1)电影东京审判导演扩展阅读
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在日本政府策划、准备、发动和实施侵略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担负主要责任的人物,进行的国际军事审判。
“国际社会采取法律手段对破坏人类文明的战犯进行审讯和制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东京审判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性质的认定和对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与判决,符合国际公约和国际法准则,符合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利益,符合人类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东京审判从法庭宪章的起草与公布、法庭的组成、对战犯的审判,直到认定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对主要战争罪犯的惩治,都具有不可辩驳的法理依据。
东京审判在两年七个月的审理过程中,盟国并没有以战胜国的姿态对战争罪犯以主观、武断的判决,而是以国际法为根据,在大量的人证、物证的基础上,在给予战犯以充分的自我辩论的基础上而作出的法律判决。“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
② 跪求东京审判1983年上映的由 佐藤庆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东京审判东京裁判》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Iur6nXtWRineZjC_rpp-TA
导演:小林正树
编剧:小笠原清、小林正树、稻垣俊
主演:佐藤庆
类型:纪录片、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语言:英语、日语
上映日期:1983-06-04(日本)
片长:277分钟
又名:Tokyosaiban、TokyoTrial
围绕着东京审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本片除了讲述过程外,更重要的还是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法法律问题和伦理道德疑问,如事后法问题,战争罪的有无,以及个人辩护和国家辩护的选择和远东国际法庭战犯的选择标准及其幕後秘辛等.一些问题如天皇是否有罪,事后法等问题甚至至今仍然存在争论,另外通过本片影像的翔实记录,也了解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实,如满州国皇帝溥仪曾经在法庭上做伪证,以及日本战后一度出现的反天皇言论是如此大胆等~
另外也许是年代的关系,这部1980年代拍摄的纪录片可能受到是当年左派运动的影响,全片不时透出恶心的反美主义的倾向,而又因为当年资料解密程度不够,部分细节与最近看到的NHK东京审判纪录片的分析有所出入,一方面是对天皇等国体的批评的展现十分大胆,但另一方面又有隐隐的民族主义,对对被告写下无罪的少数派判决的帕尔法...
③ 谁给我《东京审判》影片资料
东京审判,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长达两年多的国际审判。而今年,这件历史事件再一次的引发了热潮,就是因为这部电影《东京审判》。而在本周二下午,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you win……。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进入判决阶段时,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紧揪住了我的心。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YES”“YES”“YES”“YES”,MY GOD!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刻我会喜欢英语。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赢得了胜利,他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
这部电影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家恨,真实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论战的撼人心魄。身体里流着中国鲜血的我,绝不会忘记。就像英达说的那样:“人家都没有忘记我们就更不能忘记了。”这部片值得我们铭记心头,一次次的观看。
电影《东京审判》带给我的震撼
我出生在80年代中期,家人也没有那个时期的经历,《东京审判》中所讲述的历史,也只是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中略知一二。知道日本人炸死了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之后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战争,知道伪满洲国,知道南京大屠杀中30万中国冤魂,知道珍珠港事件及之后的原子弹投放,也知道因此日本被迫投降,但是真的是在看过此片后才了解,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竟然有250多万中国人,日本国内在当时对在中国所挑起的战争消息对其国内的封锁令其国人对中国抱有那么大的误解和成见,在审判过程中竟然还有战胜国同战败国的君子协定,那些罪恶昭昭的战犯竟然还宣称自己无罪、没错,甚至如果活着仍会继续侵略战争。对于当年国际法庭对战犯的审判,真的是知之甚少,可以说是不知道,当然就更不知道参与那场审判的中国法官、检察官所面对的困境和压力了。
片中的剧情给我的震撼有好多处,也是很精彩的几幕,我就挑几处印象深刻的说说吧。
剧情震撼一:法官座次—民族的荣辱
法官座次安排是中方法官代表梅汝璈体现维护民族荣辱的第一件事。各同盟国也许根本就没想到中方会就此事提出异意,并且会据理力争。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社会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他们以为安排中方代表参加就已经是对中国的厚待了,而且还没把中国安排在苏联代表旁边,这是很全面的考虑了。梅汝璈第一次提出异意时,用的是很平和的态度,甚至以幽默的方式提醒法官团重视这个安排来表现对所有战胜国的尊重。第二次宣布座次的会议前,法官团秘书通知梅汝璈准时并着正式法官袍参加会议时,他的凝思表现出他对公正安排的怀疑。果不其然,维持原来的安排。这次,梅汝璈用行动表达了他的抗议,用力地合上笔记本,决断地起身离席,留下满场的谔然。如果此时,法官团还能如第一次那样以笑置之,那么,这场审判也就根本没有参与的必要了。韦博爵士追出向梅汝璈解释,梅汝璈慷慨激昂地表达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受的苦难最多、时间最长、损失最大,而且按照日本投降签署次序来安排座次也是最公平的。即使这样一个小问题,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座位的安排,也象征着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及对死去的数百万亡灵的哀悼。韦博以这只是彩排供媒体拍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决定及中美关系来试图打压梅汝璈,他没有放弃、没有屈服于权势,他说的“如果这些照片和报道传回国内,我的软弱令国人蒙耻”、“我对这是麦克阿瑟的决定表示怀疑”及“我会向我的政府申请,如果不获批准,我将自行辞职”充分表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民族荣辱的坚持。此段令观看的我情绪激昂,热泪莹眶。当最后公正的安排传来,他笑了,淡淡地说:“我不是斗士,只是一名普通的代表中国的法官。”代表中国的法官,意味着他要为中国做到一名法官应该做到事,尽到他的责任。梅汝璈这个11 人的法官团中最瘦小的法官,令所有其他法官对其肃然起敬。这也为最后量刑问题上,坚持法官的职责的演说打下了伏笔。
剧情震撼二:当庭指控—为了民族可以做假证或者不作证吗
在审判日本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罪行这段中,中国检察组提供了前日本军务省军官田中隆吉作为证人。他所阐述的有据可查的事实及当庭对战争执行人的指认为最终的定罪提供了有力且可信的证据。辩方被此举打得措手不及,无力反驳,只能痛心地质问“你是日本人吗?”。是呀,在他们的民族立场上考虑,他们希望所有的日本人都站在大和民族这边来。但是,却是自己人来指控他们。所有的战犯可以厚颜无耻地宣称自己无罪,是不是他们的国民也应该跟着他们一起无视事实,为他们做假证或者不作证吗?如果这样的话,中国检察组也就没必要请到曾是小偷的证人,冒着被辩方质问“你强奸那名中国少女就不是出于自愿”的风险,为的是向法官团及世人展现日本侵略者残暴的行为。我震撼田中隆吉和德福能够顶着巨大的污辱和压力出庭作证,他们的勇气难能可贵。
剧情震撼三:不要解释—要的就是你承认
在审判板垣征四郎和东条英机时,中国检察组的倪征燠及季南就分别在提问时多次大声要求他们回答“是还是不是”。不需要他们那些满嘴歪理的解释,只要他们对他们做过的事的承认!中国检察组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事是他们做的,但是一定要战犯们亲口回答“是”,这样才能打垮他们的意志,推翻他们最初厚颜无耻地 “无罪”之说,让他们自己认罪。倪征燠对审判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运用的声东击西的战术对峙非常精彩,但我个人认为最有导向性的还是季南最后问东条英机的那个问题--“如果你和你的同僚能够无罪释放,你们是不是还会继续发动这样的侵略战争?”,东条只能回答“是”,如果回答“不是”,那将推翻他一直坚持的他们做的都是正确的辩词。而这个“是”向法官团及世人展现了战犯对国际的威胁,同时也迫使东条英机承认了他们对中国发起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而非他一直辩解的自卫战。
剧情震撼四:手足式的侵略—狗屁理论
战犯松井石根采用的是低调的、讲故事一样的态度解释对中国的侵略是出于手足般的爱护,是哥哥对弟弟教训式的提醒,而弟弟却一直不领情。这算是什么狗屁理论?!难道手足间的爱护、教训式的提醒就是哥哥去抢弟弟的家产、强奸弟弟家的女人、杀死弟弟家的家眷吗?如果这样的道理讲得通,那么,他们对珍珠港的袭击也就只是推倒了别人堆的沙堡,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也不过是在他家门口放的两颗烟花罢了。我真为他们的狗屁理论而震撼。
剧情震撼五:文明与宗教—法律的原则,审判的意义
在面对一群无视文明、莫视宗教的暴徒面前,在应该为冤魂伸张正义的法庭面前,某些法官竟然大谈特谈要坚持人类文明,要坚信宗教的宽恕。梅汝璈所举的“杯、水”例子充分地向在座的法官表达出,当人类已遭灭顶,宗教的信徒性命无保之时,文明何在?宗教的宽恕和避佑何在?文明能够阻止战争吗?神明的宽恕能够保证侵略不再重演吗?法律制订的宗旨是什么?法律执行的原则是什么?而这场象征着法律的尊严与公正的国际审判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公正地惩罚触犯法律的人,警示还有可能触犯法律的人。梅汝璈在面对意见分歧巨大,而且可能令有罪之人不能被绳之以法的量刑的最终裁决时动容式的演说,非常之精彩,震撼力非常之强
还有几处镜头,令我体会到导演及演员希望通过此片传达给我们的一些信息。
镜头一:军靴
在片子的开头,导演对辩方的主辩的军靴以及东条英机的军靴都有特写镜头。它们在片子之初就向我们揭示了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以及为了坚持军国主义,在法庭上的一系列行为打下了伏笔。
镜头二:抖落的烟灰
梅汝璈第一次在等待韦博座次安排公平调整的答复时,他在办公室内依窗而立,目光望向窗外,思绪复杂,手中的香烟已经积了很长一节烟灰。他在思考,如果反馈回来的消息依然没有改变,或者是改变了但却仍旧不是公平的安排,他应该怎么办?如何才能得到公平的结果。这时,韦博敲门而入,突然的门响,令他的思绪突然中断,烟灰瞬间抖落。此场景向我们展示了梅汝璈的焦虑、担忧以及他当时所承受的压力。之后,他从容地拈灭香烟,又告诉我们,不管结果如何,他依然会坚持到底,绝不妥协。
镜头三:环视战犯
终于按照公平的座次安排,各位法官在法庭上就坐了。审判开始前,梅汝璈向战犯席上环视两周。在每一名重犯面前凝视数秒。是确认有罪之人都已到场,也是提醒自己,牢记这些人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所作所为,牢记此行是为国家和人民伸张正义、血耻而来。这些人最终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一个也不能少,谁也跑不掉!当然,最终大川周明装病逃脱审判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梅汝璈已经尽力了。
镜头四:同声传译耳机
刚刚开始审判,辩方主辩律师就对法官团提出了质疑,但当最终法官团宣布法官安排维持不变时,主辩律师一直就没有带起他的同声传译耳机,也许是他听得懂英语。但是我更相信,他知道这是预料中的结果,其实他只是想拖延时间,扰乱审判,无理取闹而已,以便借机将审判局势尽量扭转到有利于他们的地步。另外,当倪征燠通过声东击西的方法,将审判的矛头指向了以沉默来对抗审判的土肥原贤二时,土肥也是取下了耳机,用不听来表现对抗。但是这两处关于耳机的动作,其实是在向我们展示,受审的一方无力的抵抗,以及局势在向胜利的方向扭转。
镜头五:欢笑的背后
片中展现了不少的欢笑。有酒馆中酒客们的欢笑,但在战后一片狼藉的日本,这种欢笑只不过是人民麻痹自己的掩饰;有酒馆老板娘的欢笑(在听到曾志伟那声“狗日的日本鬼子”时的,还有与肖南同唱、伴舞时的),她的欢笑是不懂世事的,所以与她后来突然被枪击,临终前茫然地问怎么回事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梅汝璈在法官团中对其它法官的微笑以及在酒馆内看到欢愉的酒客们时的笑容,他的笑容背后,透露着忧虑,透露着壮志未酬时并非发自内心的、无法溶入的礼节式的笑。通过这些欢笑的镜头,导演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背景下,不同阶层的状态。
镜头六:当场晕倒
当审判东条英机到了最后一个问题时,季南问出了那个很有导向性的问题(本人在剧情震撼三中所提到的),东条英机无奈地回答“是”之后,芳子的妹妹樱子突然当场晕倒。不是因为体力不支,而是因为再受打击。她当初是天真地响应日本国的号召加入了慰服团,本以为是为国家做些如战地护士之类的工作的,但却成了日本兵的泄欲工具,她在身、心上所受到的欺骗和撞伤,我相信绝不会亚于当时中国人民所受到的。被自己人出卖、欺骗和凌辱,更甚过外人所给予的,所以当她听到仍会继续发动战争时,仅存的一丁点儿的希望彻底破灭了。此处,影片向我们描述了这场战争对发动战争的国家里的人民的伤害也是相当巨大的。
镜头七:狗日的日本鬼子
曾志伟的角色在片中两次喊出了“狗日的日本鬼子”。为什么一个日本人这样说日本人呢?他是亲历那场战争的人,而且这也和他杀死弘二有关。在中国,他目睹了天真少年变成了杀人狂魔,而且一定有被杀的中国人的家属之类的人当着他们的面狂喊“狗日的日本鬼子”,而这一切都与他最初应征入伍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我相信他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也是被那个“手足情”的狗屁理论骗到战场上的。所以,在他回国后,他判若两人,整日饮酒,为了忘记残酷的记忆;所以,当他面对肖南他们时下跪谢罪;所以,他在酒馆内腹刺后,看着自己的伤口,有些许的安慰;所以,他死在北野雄的枪击下,他笑了,因为他解脱了;所以,他临死前,仍然用这句骂自己人的话,是为了告诉他的国人和受害的人民,他们错了。
镜头八:我要站起来
在面对量刑的僵局时,梅汝璈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无力回天的感觉。他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梅汝璈有些泄气了,已经做了“志未酬,士随死”的准备。向哲浚骂他这样的想法是懦夫所为,用的是击将法,然后用一句湖南老话鼓励梅汝璈“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来”。受到向哲浚的激励,梅汝璈突然抬起头,无奈的目光重新又自信满满,松泄的脸部肌肉重新又绷紧充满斗志。这并不是说梅汝璈是个意志不坚定、容易受人左右的人,在那种世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下,他一个人如何能一直承受下来呢?在11人的法官团中,只有他肩负着国家、民族的荣辱重担,他也需要朋友和外力的支持、鼓励。通过这些表现,作为观众的我们,在今天才体会到梅汝璈当时所处、所感、所受。
镜头九:明明白白的YES
梅汝璈在量刑问题上的激昂演讲后,虽然印度法官仍旧坚持拒绝死刑的看法,但是他的演讲不是只为说服印度法官,而是为了坚定坚持死刑的法官的信念,同时感染拒绝死刑的法官,尽可能争取最终令战犯定下应有的惩罚。他握着装有同意死刑或拒绝死刑的选票的手是有些颤抖的,但他的语言却是坚定不移的,“只有死刑才能告慰死去的亡灵”。然后,打开信封,当众抽出选票,豪不迟疑地在YES上画了圈,装入信封,第一个将选票投入票箱。这也是个引导。所以,他的干净利落与韦博在填写选票时的犹豫不决形成了对比。由此,我相信,韦博最后是被梅汝璈说服了。
镜头十:凝滞的表情,落地无声
在韦博当众读票时,每一个拒绝死刑的票都配合着梅汝璈的表情镜头,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他的表情一直是凝滞的,那样的严肃,也同样的踌躇满志。当最后决定性的一票带来了胜利的消息时,梅汝璈那凝滞的表情变了,只是一点点的变化而已,微微地闭上双眼。六比五,一票险胜!他的坚持起了作用。“臣幸不悔吴侯使命”,梅汝璈东京审判之行,除了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更有他加注在自己身上的越来越深的使命感,也是他对己身“不侮使命”的追求,他无声的表情最终得到了释放。
看过此片,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被历史事实所震撼,被参与者的民族荣辱感和责任感所震撼(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的,不管他们的做法对错,他们维护自己民族的坚韧令人敬佩)。当然,最终的判决安慰了很多亡灵,也安慰了看片的我。我没有因为此片而去痛恨什么,但是记住历史就是对现在及将来的帮助。
仍有一些遗憾,那就是片中的语言。在北京8月29日观看的是外语版(前面说过,此外语版中的外籍角色都说的是角色应该说的语言),但是在9月1日全国公映时,片子已经是全中文版了。中文配音没问题,但是却令我感觉少了些国际审判中的国际性。我还是喜欢那个外语版,不仅仅因为我想听到松哥的原音,更因为片中松哥、曾江、英达、谢君豪、曾志伟以及外籍角色的相应语言都说得很到位,与角色非常配合,而部分段落的普通话配音却没有表现出当时应有的情绪,如北野雄喝酒时的那一长段话,曾志伟坐在桌前道出弘二真正死因时的语气。因为两种版本都看过了,所以自己总是在比较吧。另外,就是复线故事由于片长的缘故,交待得不是很完整,角色的张力、与主线的呼应没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多少令看片的我觉得与主线有些脱节。
说一处我的疑问,为何当北野雄知道弟弟弘二死在中国战场之后,他冲着肖南发泄对中国人的愤恨时,肖南不反抗呢?片子最初他们在喝酒时,北野雄控诉着多少日本平民死于原子弹轰炸时,肖南用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大屠杀等反驳了他呀。而这时他却沉默不语了呢?是体恤北野雄失去亲人之痛?抑或是他不知道弘二死亡的真正原因,所以不能枉加评断?也许后者是对的吧,我无从知道。但以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我处在那个境况下,我可以容忍对方打击我,但是绝不容忍他因此而对中国人的污蔑。
最后致谢:首先,感谢松哥,如果我不是松迷,我可能不会过多地关注此片,更可能不会这样迫切地想一次再次地走进电影院观看此片,反映那个年代的片子不少,而真正有启示性或者说有价值的并不是很多,所以我感谢松哥让我真正地溶到了此片中,去体会它,感受它。其次,感谢高导,在那样艰难的境况下,背负着那么多的包袱依然坚持完成此片的拍摄,因此我们才能够看到此部历史还原的宏篇大作,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那段历史,提醒现在和未来。
《东京审判》确实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和收藏的影片,希望大家都能到影院看看,同时也希望发行的四个半小时的版本可以令整部片更加完整,弥补一些我的遗憾.
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天,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名甲级战犯的过程,唤起了我一些记忆,也帮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节的合理性,演员的演技,一部电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已经可以让人致敬了。
回来以后网络了一些当时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关于座次的争取,及法庭上关于皇姑屯、南京大屠杀等诉因的辩论,基本都是真实的,看得人热血沸腾;影片中另一条线索是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个在战争的影响下,命运各有不同,却都以悲剧收场。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仅仅只有六十年,但当时的一切在时间的这边慢慢的变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电影的方式重温历史,总能唤醒心里沉睡的一些东西。战争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而战争的始作俑者虽然被处以极刑,却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一切,这样想来,无比悲哀,所庆幸的是我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虽然一些自由被禁锢着,但起码的尊严还能够保持。
梅汝傲说的好:“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帐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在影片的开头,看见日本人拿着酒瓶辱骂着中国人,虽然被枪击,但他们倒下以后,我们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联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国民素质受指责新闻,还是老话,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内事,国家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可惜,这样做的人不在多数,所以,多一些《东京审判》这样的片子,让更多的人记住历史,是非常有必要的。
④ 东京审判 内容简介
东京审判讲述了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法官们奋力突围,终于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个战犯送上绞刑架的故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的梅汝璈飞抵东京。梅汝璈携同检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势要将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给中国人民一个交代。
然而法官们因审判因量刑的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处决。
《东京审判》的影片评价:
《东京审判》中法庭的戏拍挺不错,演员的表演出色,特别是老律师,说台词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扬顿挫。部分上海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成功地运用了大事件、小细节的艺术手法。
本片优点之一就是反省历史的态度,它不是以狭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间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态去激发对民族自尊的热爱,表达对和平的追求。
⑤ 电影东京审判简介
《东京审判》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
当时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数。以梅汝璈(刘松仁饰)为首的中国法官,最终是怎么样将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送上绞刑架的呢?影片创作者经过大量的历史调查,为观众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该片故事全部发生在1946年的东京,片中扮演梅汝璈的刘松仁,扮演向哲浚的曾江,扮演倪征燠的英达均一口流利的英语;扮演中国记者肖南和日本恋人和田芳子的林熙蕾操一口流利的日语汉语;而凭《南海十三郎》成为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曾志伟的对白是日语;再加上由日本演员扮演的律师广濑一郎、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由美国百老汇著名演员扮演的盟国检察官季南、法庭庭长卫勃,无论叙述风格还是制作气势均强烈透出导演高群书深受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影响,是国产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莱坞气象的大片。
⑥ 电影东京审判的导演是
东京审判 导演 高群书
⑦ 《东京审判》的导演是谁啊里面的跳舞插曲是什么歌啊
日本民歌——浜辺の歌(东京审判中出现过的一段插曲)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原样复制《东京审判》
编 剧: 唐灏 张思涛 张弛 胡坤
制 片: 高群书 许朋乐
导 演: 高群书
摄 影: 张锡贵
主 演: 刘松仁 曾志伟 曾江 英达 朱孝天 林熙蕾 谢君豪 小池幸次 星野晃 小池荣 名取幸政 大岛宇三郎
类 型: 剧情/历史
出 品: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北京鲜明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九江长江影视制作公司
⑧ 《东京审判》的主要内容
《东京审判》的主要内容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最终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个战犯送上绞刑架。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的梅汝璈飞抵东京。梅汝璈携同检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势要将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给中国人民一个交代。
然而法官们因审判因量刑的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处决。
《东京审判》的影片评价:
《东京审判》中法庭的戏拍不错,演员的表演出色,特别是老律师,说台词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扬顿挫。部分上海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成功地运用了大事件、小细节的艺术手法。。
本片优点之一就是反省历史的态度,它不是以狭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间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态去激发对民族自尊的热爱,表达对和平的追求。
⑨ 东京审判的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东京审判》是导演高群书的首部电影,也是中国导演第一次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国际题材。为了还原历史的恢弘与真实,高群书导演和全剧组查阅了无数资料。从书献到纪录片,从国内到国外,剧本数易其稿。高群书表示,“影片法庭戏的台词有80%是真实的。”而且《梅汝璈日记》中的精彩话语也作为影片中的画外音贯穿始终。
导演并不想以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来对待这场战争,所以在将沿着法庭审判轨迹渐次推进的同时,亦将进入一个与战争和审判息息相关的日本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战争的阴影一直徘徊不去,并且随着审判,随着几个年轻人感情的变化,战争的伤痛反而与日俱增,终至爆发。
⑩ 电影东京审判中被绞死也不认错的人是谁
是东条英机,东条英机绞刑前都未认罪。东条英机,侵华日军甲级战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第四十任日本首相,二战甲级战犯,侵略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重要战犯之一。东条英机是昭和的手下,因独断专行、凶狠残暴,在关东军中有“剃刀将军”之称。
创作背景:
《东京审判》是导演高群书的首部电影,也是中国导演第一次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国际题材。为了还原历史的恢弘与真实,高群书导演和全剧组查阅了无数资料。从书献到纪录片,从国内到国外,剧本数易其稿。
高群书表示,“影片法庭戏的台词有80%是真实的。”而且《梅汝璈日记》中的精彩话语也作为影片中的画外音贯穿始终。
(10)电影东京审判导演扩展阅读:
《东京审判》剧情简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的梅汝璈(由刘松仁饰演)飞抵东京。梅汝璈携同检察官向哲浚(由曾江饰演)、倪征燠(由英达饰演)为代表的正义力量,势要将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给中国人民一个交代。
然而法官们因审判因量刑的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以东条英机(星野晃)为首的七名战犯处决。
影片还穿插着《大公报》记者肖南(由朱孝天饰演)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跟踪报道,而且还有肖南与女主角和田芳子(由林熙蕾饰演)、拒绝接受战败的极端分子北野雄(由谢君豪饰演)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