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莫言生平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
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纵观莫言的创作,他是以狂欢化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小丑,傻瓜等被官方文化贬低的边缘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由从民间撷取的粗鄙语言与独白式的“ 高雅”语言相混杂,努力发掘出藏污纳垢的乡土民间中的狂欢精神, 使自己的小说创作具有了狂欢化风格的先锋色彩。
Ⅱ 张艺谋没看中,莫言也不看好,巩俐凭啥挤掉史可主演《红高粱》
伴随着巩俐、张艺谋的影视之路的,除了荣耀以外,还有二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狗血爱情。
拍《红高粱》的时候,两个人一来二去,就像电影里的“余占鳌”和“九儿”一样,暴露了“原始的野性”。
尽管他们一个有家庭,一个有男友,但丝毫都没能抑制住他们内心的躁动。
后来,他们一个抛弃妻女,一个甩掉男友,随心所欲的爱在了一起。
只可惜,张艺谋只爱不娶,两个人在一起8年,巩俐无数次提出结婚,但张艺谋却始终搪塞了事,一直不肯点头。
1995年,巩俐再也等不及了。
在拍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时候,她的二哥找到张艺谋,郑重地谈及二人的婚事。
可张艺谋却一脸无所谓,说自己根本就没考虑过结婚,并表示:
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你为什么非得看重这张纸呢?
至此,巩俐的心彻底的凉了。
拍完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后,两个人正式宣布分手。
随后不久,巩俐就转身嫁给了某跨国公司亚太区总裁——黄和祥。
直到分手10年后,张艺谋巩俐才再度牵手,合作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分手20年后,他们又合作了电影《归来》。
时过境迁后,巩俐看张艺谋的眼神,依旧是“内容满满”。
只可惜,他们终究是彼此的过客。
对于巩俐而言,张艺谋是她在最好年华里爱过的人,她一心想与他红尘作伴,白首不离。
可爱了八年,却要不来一纸婚书。
对于张艺谋而言,巩俐不过是他人生进阶中的另一番风景。
他虽然留恋,却不想停留,所以从未许下一生之诺。
结果,这个一直不肯给巩俐名分的男人,娶了一个小他31岁的小娇妻,生了三个孩子。
巩俐在与黄和祥结婚三年后,便婚姻破裂,多年后,嫁给了一个大她17岁的法国的电子音乐家。
有些时候,缘分就是这样,你不顾一切去爱的那个人,往往不是陪你走到最后的那个。
因为时间终会让人明白,爱从来不是瞬间上头的一时冲动,而是日久天长的细水长流。
Ⅲ 张艺谋没看中,莫言不看好,巩俐凭什么挤掉史可主演《红高粱》
享誉国际的“影后”在红高粱的拍摄中,张艺谋专注、霸气、专业的成熟魅力成功吸引了当时只有23岁的巩俐。而已婚10年的张艺谋面对年轻可爱灵动的巩俐,也根本无法招架,一来二去,两人就好上了。张艺谋的妻子肖华后来发现了这件事,本以为张艺谋只是新鲜劲的肖华没想到他却认真了最后提出了离婚。
回到单身后,他们公开在一起不断迎来创作高峰,但面对痴情的巩俐提出的“我想结婚,我希望能得到答复,我期望上天赐给我幸福”,他又迟迟没有回应。张艺谋为什么不娶巩俐?1995年,渴望结婚的巩俐终于找张艺谋摊牌,希望自己能实现“三十岁结婚的梦想”。但是张艺谋没有答应,两人最后不欢而散分手。三十多年过去,时间早已给出了答案。张艺谋和小31岁的陈婷走到一起,重新组织了自己的家庭,生下三个孩子,差不多实现了“多子多福”的愿望。肖华没有再嫁,抚养女儿张末长大成人。
Ⅳ 莫言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余华
莫言得奖,太棒了!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龙应台
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我觉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荣耀,必将对中国文坛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莫言是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独特思维、艺术个性,都已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陈忠实
我非常兴奋且恭喜莫言获奖,这是迟来的。莫言是中国二十世纪跨二十一世纪,奇幻的拥有“拉伯雷”“塞万提斯”这样西方小说典范的说故事人,他的小说充满想像力、民间狂欢和天地不仁的旷野幅员。他是个天才!——骆以军
我写的书(数量)是莫言的十倍,但看完莫言的《生死疲劳》后,我认为此子胜我百倍,我告诉莫言,我写不出来的书,希望你帮我写出来。——司马中原
Ⅳ 莫言和张艺谋“俗”照曝光!农民儿子得诺贝尔奖,莫言经历了啥
01、农民的儿子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曾对莫言说:“讲起诺贝尔奖,你(莫言)跟我走了不同的路,我们的出身也完全不一样。你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
一席话引得台下哄笑声一片,也让莫言的身世,就此浮现在公众面前。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莫言的作品得奖与否,登上教材与否,又何足道哉。只要涌动的热情在他心中,锦绣的文章在他笔下,这便足够了。
毕竟,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Ⅵ 莫言的简介和作品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作品的兴起充满了“怀旧”和“怨恨”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主观感受世界,空虚的叙事,陌生化的处理,以及神秘超越的客体世界,具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长篇小说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食草家族》 ,《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 》等。
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透明的红萝卜》等。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国家的文字。
(6)中国电影演员莫言扩展阅读: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名气大涨。其实,早在先前,就有很多人评价过莫言,如余华说道:“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其实莫言的成功不在写作上,而是有个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兰,也是“高密东北乡”的孩子,两人识于儿时,感情深笃。1981年,结婚两年后,女儿管笑笑出生。
莫言不仅文学方面造诣深厚,在书法方面也是有所建树。2018年10月13日—10月21日,莫言的首度书法个展《笔墨生活——莫言墨迹展》在北京博物馆展览,近百幅书法作品展示了莫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书写。
Ⅶ 红高粱电影版演员表
1、巩俐 饰 九儿
简介:“我”奶奶。
2、姜文 饰 余占鳌
简介:“我”爷爷。
3、滕汝骏 饰 罗汉大叔
4、钱明 饰 九儿爹
5、刘继 饰 我爹
6、计春华 饰 土匪
7、周桂云 饰 王嫂
8、贾六 饰 我爹小时候
《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
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角色介绍:
1、余占鳌:演员 姜文
余占鳌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人,他个性刚烈,性格中有一种粗野、狂暴,但又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他是百里闻名的轿夫,在高粱地里他与九儿“野合”,他酒后冲酒槽撒尿,为报亲仇怒杀日本鬼子,这都是余占鳌做的事情。
2、九儿:演员 巩俐
因为一匹骡子,九儿的父母要嫁她给一位拥有一座酒坊的麻风病人。九儿乘坐花轿出嫁时,在途中被一名强盗拦截。
九儿的丈夫死后,九儿接管了酒坊。后来,日本军队入侵中国。九儿的老朋友被日本人杀害,于是九儿要向日本人复仇,她请她的工人来帮忙。为了不让工人们饿肚子,九儿带来中饭犒劳大家,结果被日本人杀害。
3、罗汉大叔:演员 滕汝骏
罗汉大叔是李大头家的伙计,李大头死后,九儿让他来当家,是他把李家的烧酒锅重新支起来的,他私下里对九儿也十分的敬重。罗汉大叔被日本人抓住后,残忍的被剥皮杀害。
网络-红高粱
Ⅷ 莫言有多少作品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
1、《红高粱》
《红高粱》改编自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由郑晓龙执导,由周迅、朱亚文、黄轩、秦海璐、于荣光、徐光宇、解惠清、曹征、韩童生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九儿在充满生命力的山东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谱写的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史诗巨制。
已于2014年10月27日登陆北京卫视、山东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四大卫视黄金档首播,该剧先后获得国剧盛典年度十佳电视剧、华鼎奖百强电视剧第一名,并入围飞天奖优秀电视剧。
2、《幸福时光》
《幸福时光》改编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由张艺谋执导,赵本山、董洁,李雪健等主演的电影。该片讲述了经济拮据的退休工人老赵为了娶妻借钱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该电影于2000年12月31日上映。
3、《暖》
电影《暖》,2003年由导演霍建起执导,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 影片讲述了一个很青春、很含蓄的爱情故事,在北京工作的林井河(郭晓冬饰)请假回到10年没有回过的农村老家,他在家乡的桥头遇到了昔日的初恋情人暖(李佳饰),就此展开了一段他和曾经的恋人暖之间的回忆。
4、《白棉花》
《白棉花》是根据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莫言的同名作品改编。由导演李幼乔执导,苏有朋、宁静、庹宗华主演。是一部反映中国农村现状的影片。《白棉花》讲述一对加工棉花的青年男女,在棉花工厂里发生的悲欢离合。
5、《太阳有耳》
《太阳有耳》由威宝娱乐有限公司于1995年出品。该片改编自莫言所著小说《姑奶奶披红绸》,由严浩执导,张瑜、尤勇、高强、马精武、姜艳嫱等领衔主演。影片描述了一个无知、传统的农家妇女油油在饥饿求生存的绝境中,竟被自己的丈夫为了两个馒头拱手“借给”土匪潘好,受尽羞辱。然而在潘好身上,油油却意外地得到了从未在丈夫身上得到过的爱和对一个女人的尊重。
Ⅸ 莫言简历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http://ke..com/view/51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