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国内国际电影节获奖演员

国内国际电影节获奖演员

发布时间:2022-06-26 01:56:29

1. 中国拿过国际电影奖项的明星有几个,在国际上出名一点的有哪几个

一:巩俐
她是第一个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女演员,第一个代言法国化妆品品牌欧莱雅的中国女星,荣获法国骑士荣誉勋章,被《People》收录为世界上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上的特别奖,第51届戛纳电影节的特邀嘉宾,被奥斯卡委员会接纳为会员,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迈阿密风云》,《少年汉尼拔》等好莱坞大片更是奠定了其国际巨星的地位。
二:章子怡
因《卧虎藏龙》而扬名世界,短短几年时间,遍与名导合作,迅速蹿红,风头一时无双,成为继巩俐之后在国际上最受关注的华人女星。她被称为“中国送给好莱坞的礼物”,也被认为是中国电影下一个百年的开启人物。凭借《艺伎回忆录》中出色的表现入围美国金球奖影后,成为首位入围美国最高电影奖演员类奖项的华人女星。当年她还成为奥斯卡评委,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华人评委。
三:张曼玉
《阮玲玉》使她获得柏林影展银熊奖,成为第一个在三大国际性影展中获得影后桂冠的中国演员。2004年,她主演前夫阿亚萨斯的《清洁》,又成为第57届戛纳国际影展影后。她是我国获奖最多、演技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
四:汤唯
凭借着一部《色戒》走红国际影坛,她也成为在国外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女星之一,目前处于封杀风波的汤唯,尽管还没有新作品问世,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国际知名度,同前几位女星相比,汤唯最缺的就是有影响力的新作品!
有人会说范爷,但她没什么代表作啊,炒作居多吧。

男的比较少,就成龙一个混的还行。

望采纳

其实在国外混的特别好的真心没有,外国人都有排外心理,凭什么人家要来崇拜你一个弱国的明星,而且文化差异也摆在这里。明星的宣传营销其实韩国做的比较好,你看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在中国骗口饭吃。

那我也补充一下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当然是李小龙,没有之一。真正的世界明星,你看美国的星光大道就知道了。然后除了成龙,李连杰也还可以。姚明因为NBA也是世界级的体育明星,刘翔的话在亚洲蛮火的。非的说世界级的那就是李小龙,成龙,姚明。女的就是巩俐(但巩俐已经不是亚洲国籍的了)。就这样了,其它的也就是去躺美国欧洲然后照点照片回来,然后让你感觉在国外这么牛B,其实谁会理他啊,你像周杰伦自以为了不起,出了亚洲还有谁认识他。

哦对了,漏了一个导演吴宇森,也是世界级的。周润发的话也是国外混的不太好。这回真没了。

2. 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哪些演员获得了影帝、视后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中,演员黄轩和袁泉获得了最佳男女演员奖,贾玲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三、袁泉,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1977年出生于湖北,中国女演员,在1996年就出演人生的第一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并且凭借着这部电影获得了当年的金鸡奖最佳女配角荣誉称号,在2009年出演电影《如梦》并且被提名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袁泉一直都是演技派的代表,同时她也是非常用心的演员之一,即使在片场没有她的戏份,只要有排练她都会到达现场,即使她不演,她也会在旁边看着别人演,我认为她是一名非常纯粹的演员,也恭喜这两位演员获得影帝影后称号。

3.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有哪些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

20世纪60年代,李翰祥的《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获得技术大奖,成为首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华语电影首次获得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葛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屠居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杨德昌凭《一一》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的《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杜笃之)、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获得一种关注单元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凭法语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巩俐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的《江城夏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

2009年,梅峰凭《春风沉醉的晚上》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是继王小帅凭《左右》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奖;杨紫琼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13年,贾樟柯凭《天注 定》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2015年,贾樟柯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成为首位获得金马车奖的华人导演;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2018年,魏书钧的短片《延边少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提名奖。

2021年,唐艺的短片《天下乌鸦》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

4.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什么影片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以此片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1949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

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

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

5.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女演员是石联星,她主演的影片《赵一曼》不但轰动了新中国,还让她获得了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女演员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争得了荣誉。

石联星(1914年5月18日~1984年8月1日),演员、导演。1932年参加革命后不久即奔中央苏区先后在列宁师范、红军学校看护连、高尔基戏剧学校、中央苏区星火剧团任文化教员、演员。代表作品有《赵一曼》、《湖上的斗争》等影片。

石联星同志是苏区红色红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她因主演话剧《武装起来》、《海上十月》、《沈阳号炮》及参演《我—红军》、《女英雄》等话剧,在瑞金苏区进行艺术活动,与李伯钊、刘月华被广大红军和苏区群众誉为苏区“三大赤色红星之一”。

之后她在《疯了的母亲》、《水车转了》、《大地回春》、《日出》、《大雷雨》等剧目又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

6. 有哪些曾经获得国际奖项的中国影片

1、《白日焰火》

该片于2014年荣获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金雄奖最佳影片奖,由刁亦男执导和编剧的一部悬疑爱情影片,廖凡、桂纶镁、王学兵领衔主演, 2014年3月21日在中国公映。该片主要讲述的是由一起碎尸案件引发所的廖凡、桂纶镁、王学兵三人的爱情救赎故事。网友评价精彩、悬疑、刺激,廖凡也凭借该影片三度称影帝。

2、《桃姐》

2012出品的一部文艺电影,由香港许鞍华执导,叶德娴、刘德华、王馥荔、秦海璐和黄秋生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女主角获得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电影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叶德娴每个眼神都有戏,很温情优秀的电影。

3、《霸王别姬》

影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是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的影片。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4、《红高粱》

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

5、《花样年华》

影片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苏丽珍和周慕云在发现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后,两人开始互相接触并随之产生感情的故事。“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跟我走?” 王家卫的电影就像周慕云吐出的那屡蓝烟,氤氲不清又消散不去。

2000年,梁朝伟凭借该片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1年,该片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2009年,影片被美国CNN评选为“最佳亚洲电影”第一位。

7. 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谁

是石联星

新中国成立后,石联星积极献身于年轻的人民电影事业。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赵一曼》,石联星不负众望,塑造的赵一曼英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给亿万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她也因此获得1950年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优秀女演员表演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女演员,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此后,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争》等影片,参加了中苏合拍的《风从东方来》的导演工作。

石联星逝世时间

20世纪50年代,石联星调入北影工作,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后来为了支持丈夫凌子风的工作一度退出影坛。1961年至1979年,她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导演。重返话剧舞台后,她与欧阳山尊等同志合作导演了《渔人之家》《红岩》《年轻的一代》《生活的彩练》等多幕剧。

十年浩劫之后,她带病深入生活、写剧本,一直没有停止艺术创作。1984年8月1日.石联星因病逝世,享年70岁。

8. 中国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

《赵一曼》。1949年,石联星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并主演了影片《赵一曼》,成功塑造了革命战士赵一曼的英雄形象。

因为石联星是一个老革命,她对赵一曼这样的职业革命家十分熟悉,再加上她多少年积累的表演经验,诠释的“赵一曼”真实可信,这一艺术形象曾给当年的军民以巨大的鼓舞。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石联星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也就是在这一年,她因主演《赵一曼》而荣获国际电影节演员优等奖。

(8)国内国际电影节获奖演员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33年,女共产党员赵一曼与她的丈夫老曹,受命在日军占领下的哈尔滨市电车工人中开展工作,组织工人罢工。敌人慑于群众声威,表面上佯装让步,暗地里却加紧部署镇压。赵一曼洞察此情,在罢工胜利后迅速组织转移。老曹不幸被捕,不久即被杀害。赵一曼转移到农村后,动员教育农民,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活跃在珠河两岸。

1934年秋,他们又与王团长率领的一支抗日队伍在珠河附近的山里会师。1935年冬,传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消息,部队举行联欢晚会, 营地却被敌人发现,敌人蜂拥而来,将整座山团团围住。赵一曼当机立断,嘱王团长率部突围,她带着一个排留下掩护,终因负伤而被俘。

敌人对她诱降,被严词拒绝。继而又加严刑拷打,她仍不屈服。敌人得不到任何口供,又唯恐她伤重死去,断了线索,便把她送入医院。在医院里,她对护士小韩和敌人派来监视她的看守反复讲述抗日道理,晓以大义。 不久,他们两人自动提出愿与赵一曼一起逃走,投奔抗日队伍。

某夜大雨滂沱,赵一曼等三人逃离医院。中途被敌人追上,抓回狱中。临刑时,她大义凛然,面无惧色,英勇就义 。

9. 石联星主演的什么在国际上获奖

《赵一曼》。

石联星主演电影《赵一曼》第一个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女明星。

1950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同年,因主演影片《赵一曼》,荣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演员优等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女演员。

介绍

除了《赵一曼》,石联星还在《湖上的斗争》中扮演过区委书记吴凤台。可能因为石联星是个老革命,对赵一曼这样的职业革命家比较熟悉,情感体验也比较深,她的身上有一种特有的“革命大姐”的气质,再加上她早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表演艺术经验。

所以,经她塑造的赵一曼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受到广大观众及业内人士的认可。这一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后来为了支持丈夫、著名导演凌子凤的事业,她甘当贤内助,退居幕后,到北京电影学校当教师。

1951年,石联星调北京电影学校任教;1956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

10. 中国哪些演员拿到过戛纳电影节的表演奖

第47届(1994年):男演员奖:葛优《活着》。

第53届(2000年):男演员奖: 梁朝伟《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中国香港 )。

第57届(2004年):最佳女演员奖:《清洁》(Clean)(法国) 张曼玉。

华语电影获奖名单:

至今唯一获金棕榈奖的华语电影《霸王别姬》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李翰祥(台湾导演):1960《倩女幽魂》、1962《杨贵妃》、1963《武则天》入围”金棕榈奖“。

《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1994年《活着》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9年,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4年张曼玉获戛纳影后

2004年,张曼玉凭借法国电影《清洁》斩获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2005年,巩俐获得“戛纳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得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特别关注”单元大奖。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春风沉醉的晚上》梅峰获最佳编剧奖(继王小帅《左右》柏林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宣布,“金马车奖”授予中国导演贾樟柯(第一位华人导演获该奖);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夺得最佳导演。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短片“金棕榈”奖 。

2018年,中国导演魏书钧短片《延边少年》获评审团特别提及奖。

阅读全文

与国内国际电影节获奖演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超能力男孩电影大全 浏览:336
万达电影院什么梗 浏览:874
前苏联二战电影片大全 浏览:372
电影院的快手图案是什么意思 浏览:992
电影千鹤道长完整版 浏览:17
WINNER大电影 浏览:918
电影人性什么 浏览:125
有哪些好看的新电影 浏览:269
哆啦ei梦大电影2 浏览:345
主角是婴儿的电影 浏览:203
电影智取威虎山人物大全 浏览:718
粤语电影白彪 浏览:796
爱情公寓大电影车视网 浏览:245
周星驰演的电影合集下载 浏览:510
台湾喜剧黑帮片电影 浏览:395
电影世界大抽离 浏览:199
抢劫打警察的电影大全 浏览:622
广德电影院唐人街探案3 浏览:76
农村电影电影大全 浏览:401
光头爱情电影片段 浏览: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