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写有电影剧本,请问怎么找导演拍成电影
我是影视专业的。
不是导演想拍就拍的,要找投资人。
投资人最主要的是看你的剧本能不能拍。
你可以把写好的剧本给影视公司审核。
不是随便什么人没写剧本之前就有人帮你投资的。
其实就算你写了剧本,费了精力,剧本想被拍摄,也是要经过重重审核的,对一个新人来说,难度相当大。
2. 导演这个岗位有啥用,拍电影可以没有导演么
拍电影当然不能没有导演了,导演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当你走进了一个电视或电影摄影棚时,你会发现:在开拍之前的那一段时间是非常忙碌的,但是忙得有条不紊。头顶上照明人员正在最后地调整灯光;在一个有镜子的角落,在化妆师给演员定妆的同时,发型师正在给演员的发型定型;在明亮的拍摄区附近摄影人员们正在用粉笔往地板上划线,为即将开始的拍摄给摄影机定位。在拍摄区内,许多工作人员正在彬彬有礼但表情严肃地向一个权威人士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道具、剧本、服装、摄影机位置、拍摄进度等等。这个权威的人士迅速地回答完毕,打发他们走开,然后向拍摄区旁边的某个人点点头。于是助理导演把演员们带进拍摄区。权威人士小声发出几个指示,警示铃响了,示意全场安静。摄影棚外一盏红灯闪烁着,警告过往的人。摄影棚外内一个摄影助理将镜号牌放到镜头前。某人喊了一声:开始!,演员们立刻进入角色状态。在电视和电影界,这个权威人士在任何一种制作模式中都是核心人物。他们组织、指挥拍摄,解释剧情,使一个节目的各种元素戏剧化。很显然,正是他们使拍摄由混乱走向秩序。我们把他们叫做导演,因为,他们指导着一组行业广泛的技术专家、工艺师以及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的活动。艺术通常被归类于传播领域。在影视(大众艺术)中,导演处于传播过程的中心位置,他们把来自发送者(作家/信息源)的信息整理和传送给接受者(观众)。导演通过技术和艺术手段包装了一个节目和影片的信息,为的是使他们更大限度的影响观众。如果导演利用了他们的才能和智慧表达了信息,观众就会在感情和理智上被感动。一般说来,观众被感动得越深,这个影片或节目就越成功。导演不能不考虑观众的需要,但又不能依据成千上万的不同观众的好恶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他们只能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艺术品味和洞擦力。在拍摄一场戏的时候,导演有必要作为一个最苛刻的观众来对待他面前的演出,希望他的戏剧鉴赏力和艺术风格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当今观众的需求。当一个导演发现他不再处于当今世界艺术主流的时候,他要么更新自己,要么离开这个行业。本章从七个方面考察一下导演的素质,他们所处领域的特点,以及他们在这个领域里的作用。换言之,也就是在导演行为后面思维、理论和逻辑思考能力的。
3. 请问如果我这里有一个剧本,但没有导演、演员什么的,就单纯一个剧本,怎样才能让它拍成电视剧
1、寻找愿意与你合作的影视制作公司,以剧本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可能性极低)
2、寻找愿意买断你剧本版权的公司,将剧本售出,无论你是否参与剧本的改编,在原著剧本或者编剧中都应该有你的著名权。
3、自行筹资,寻找愿意投资给你的人,或者是你本身有这笔钱,然后雇佣影视公司进行制作,期间你可以享有编剧及投资方的待遇,也可以考虑做名誉导演,下设执行导演的位子。
不过先说清一点,你的剧本没有立项,所以如果你自行投资,必须要寻找具有立项资质的公司。否则没有立项,拍出来电视台和音像公司也不会买的。
=======================================
关于第二项,目前有专业的剧本推介网站,不过加入后需要支付佣金。类似于房屋中介的性质,或者也可以自行联系某些影视公司,但是这样容易将剧本内容外泄。
一般自行联系的话,需要抽集发送剧本及完整大纲。
4. 没有剧本直接按场记表可以拍电影吗
是可以,但一般不这么做,原因有二:
场记表或场记单的概念你是不是没搞清,你意思应该是分镜头剧本吧,分镜头剧本是导演设计的镜头脚本,按故事内容设计每一个镜头,包含场号镜号内容台词长度音效配乐等等,是导演对影片最终影像效果的预视觉化。场记单另一种叫法可以称之为电影台本,是拍摄之中完成的,就是拍完某一条,这一条视频素材编号和音频素材编号,是几场几镜几次,主要内容是什么,过还是没过,原因是什么备注写一写等,一般是由场记完成的,以便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在素材上的衔接,是一种素材整理
不可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你没有文学剧本,直接把分镜头剧本给演员、摄像师、灯光师等剧组人员看,他们很有可能看不懂。分镜头剧本的形式是很特别的,也无固定格式,一个导演一个写法,还有不写的,分镜剧本唯一标准就是导演自己看得懂就行,镜头化的格式,剧组其他人员没有过硬的电影素养不可能彻底充分理解的,文学剧本就不一样了,都是用最简单直接易懂的语言写的,意思表达完整,至少都是大家习惯的形式,更容易理解
5. 一个好导演可以用一个烂剧本拍出不差电影吗
为什么用烂剧本呢,一定是因为外接条件限制太多,起步就这样艰难后面演员选择、片场控制、后期剪辑、总体费用等等估计也好不了。这样还能出好作品?
还不熟悉,想想八个样板戏的年代,那个导演都一样,拍不出什么。
6. 要哪些人才能拍电影 比如导演 赞助商什么的
拍摄电视剧的工作人员:从介入剧组开始一般为制片人、制片主任、制片、策划、编剧、导演、监制、出品人、制作人、摄影师、摄影(呵呵,一般有师就有无师的)、男女演员、场记、副导演、导演助理、有的还有执行导演、美术师、美术、录音师、灯光师、道具师、化妆师、服装师、烟火师、置景师、剧务主任、剧务、场务、司机、视频技术、前面说到的每个职务根据不同都有无师的职务和助理职务,一般20集现代剧的工作人员(不含演员,因为没有定稿的剧本是无法确定演员人数的)在40-60人,像《笑傲江湖》这部电视剧的剧组单纯的工作人员就超过200人,演员几千上万人次,这个也是根据剧情的场面大小来定的。像现代韩剧,就那几个人能演几十上百集,剧组工作人员也是40人左右。
7. 为什么编剧没有导演重要,我觉得编出一个好剧本比拍电影还难啊
不是编剧没有导演重要,而是国内目前的现状造成的,而且电影的创作不像一部小说,是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的。一部电影的完成,需要制片人(没有钱哪来的电影,不是谁都可以像王家卫那么任性)、演员(明星?专业演员?还是追求真实感起用非专业人士)、摄影(不用多说了吧)、灯光(灯光玩不好也就是业余微电影水平)、配乐(有声片诞生以来声音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素)等等,当然还有问题所谈到的编剧和导演。不可否认编剧对于一部作品的成形是有重要作用的,毕竟很多情况下是有了一个成形的剧本后一部电影才开始进入创作的。不过请注意,就像乐团演出需要一个指挥一样,一部电影的创作需要一个协调者掌控全局,而这个掌控着通常决定着电影的最终效果。而一般来说谁来担任这个职务呢,导演。导演的职责当然不仅仅是指导演员如何演出,还包括整体的谋篇布局,场景的设计,道具的安排,摄影机的走位,后期的配乐,剪辑等等,一个合格的导演需要严格控制一部电影的整个生产流程。而且很多导演本身就是自己作品的编剧,或至少参与编剧过程,比如希区柯克(改编作品很多,但希区柯克会事无巨细的设计规划自己的影片,有很多剧本如果不是希区柯克来拍可能只能成为平庸的作品,比如《蝴蝶梦》),小津安二郎(可以把小津的作品改写为小说么?或许可以,但韵味尽失),王家卫(这货不靠写,靠剪,谁说王家卫作为导演的作用不重要试试)。按照法国新浪潮运动中兴起来的“作者论”,这样的导演才是其作品的真正“作者”。当然有很多商业作品受到各种限制,它的最终成品是平庸的,锅谁来背呢,资金的限制,演员素质太差但不得不用,剧本的硬伤,对于一部这样的作品可能导演本身就缺乏控制力,也就很难把脏水全往导演身上泼。但要是说张大导演这样的人还能控制不了自己的作品打死我也不信,试问《满XXXXXX》《三XXXXX》这种玩意儿被拍出来怪谁?总之,一部好的电影,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它的呈现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是我给你口述一遍剧情就可以“看完”的。网上经常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系列,能被这样来复述还不受影响的作品我只能说其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这又恰恰是很多观众所持有的观点,认为自己去电影院仅仅是去“看剧情”。我不敢下断言说这是国内观众的欣赏水平问题还是广泛存在的大众对于电影的普遍误解,但是把一部电影的故事看作它的一切这种想法实在是令人心酸。
8. 我有剧本,想把它拍成电影,请问是找导演还是编剧还是找影视公司而且我相当演员。但我初中毕业。
找谁都行,只要你认识圈里的人。不管你找的是谁?编剧还是导演,他们都要共同找制片人,也就是出钱的人。也即是你所说的影视公司。不过人家要不要你的剧本就不好说了,现在剧本遍地都是,很多专业编剧的剧本都卖不出去。
想当演员的话倒不在乎你的文凭,不过不可能让你当主角的。你可以去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或各种影视基地(比如横店)跑跑群众演员。横店有很多像你这样的,在那饿不死,每天跑龙套可以养活自己。运气好的话,能混上不错的角色,最重要你能认识圈里的人。这是关键!
9. 想拍电影,自己导演,要走什么流程是不是一定要有导演证才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批
音乐:流行音乐大家最好放弃网络歌曲,因为歌词、谱曲、编曲等各个环节艺术含金量都很低。比如《两只蝴蝶》(个人意见),这样的歌曲路过小理发店听一听就可以了。
书籍:建议选择剧情复杂,名人大家写的,但是不要是长篇小说,如(战争与和平)。如果觉得很晦涩,强读不下去,那么就选择可以看得下去的。有些只有虚幻剧情的还是不要看了。(如《幻城》,个人意见)当然有时间看点专业书更好,上网搜罗电影影评也是很好的方法。等于跟他人交流思想了,但是注意要看看过电影的影评,同时辩证的,甚至有意识反驳的看他人的影评,这才能增加自己的思考。
因此学习这些的关键就是在看的同时自己思考,挑错,因为任何一部著作都是人做的,无论经典与否,总有地方可能是违反我们读者自己的常理的,或者说有我们自己的独特思考和形象赋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他艺术:建议都有所了解,牢记其中最经典的东西就可以了,我们时间还不多时,就记最俗的。(最俗是相关业内的内容,对我们是新鲜的知识)
观影:这个不用说都是最重要的。所有类别的电影都要看,对自己偏爱的电影要看的多些。另外对过去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要反复研读,不喜欢没有关系,看他人影评和教科书,真正做到融汇贯通。基本上最经典的都要看过,不然你顶多算个爱看电影,连发烧友都算不上。这方面中国的电驴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在法律目前还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下吧。
如果觉得老电影不好选择,也可以按照imdb评分从高到低慢慢下着看。电驴直接由imdb的评分排序 非常方便。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个是要在观影的同时来学习的,如果只看电影,不结合具体知识看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这些就需要专业些的书目了。但是只看书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我们在买书之前要做的是。
买一台小dv,如果你明天有时间,那就明天去买,顺便学习一下如何才能完成一部简单的小影片。这些请上网查,网上大把,如果大家需要,有时间吧友也会写,到时可方便大家查阅。
侯孝贤的电影理论里第一页第一句话是:电影这东西,就是拍,拍的多了就越来越好了,也就成了电影了。话语朴素,却道理明显。停留在看片和看书,不可能成为导演,你拿起dv拍摄的一刹那,可以说你迈入了导演大门的石阶了。(拍旅游dv不算)拍摄的同时结合专业书目,先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拍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因为导演在未来的电影拍摄中是总揽全局的中心,对各个环节都必须参与和领导,因此必须对各环节有所了解。所以拿起机器拍吧。
建议拍摄过程:一分钟短片5部,5分钟短片3部,10分钟2部,20分钟左右2部,之后你就已经起来了,我可以打包票已经是电视台普通编导的水平了。当然,每一步作品都要认真的拍,找出问题,下次不要再犯。拍着玩的都不算作品。如果有这个作品量,绝对已经可以自己找到走向导演的方法了。
影片的简单制作内容先自己查找,以后会有人补完。注意的是,特效建议只学到ae即可(不明白去查吧 呵呵)而3dmax或者是maya这些专业特效软件不建议涉足,因为非常深。
拍摄的具体内容专业书籍会有写,我们也会帮助你们。书籍我下周就会补完,都是我个人推荐的图书。有浅有深,大家自行选择。
最后是平时没事的时候:个人感悟多一点,生活阅历多一点,观察生活多一点,五感利用多一点。
最后是我个人的意见,希望大家能有高尚的情操,只有更多的优秀导演出现,才能打破目前令人作呕的影视圈状态。
奥巴马说过:yes we can。我也希望我们坚信这个口号。
这世界上就没有努力了却没有成功的例子。也就是说
努力就是成功。
10. 中国最好的剧本没有导演拍吗
有的东西不是想拍就拍,涉及到政治问题,还有投资商,演员,场地,道具以及后期的裁剪,配音,上映,还要联系电视台,考虑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