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演奏会上,那些指挥者手里挥舞着的小棒子叫什么指挥者是依据什么来挥舞的
音乐指挥】Concting(英)
指各类管弦乐队、合唱队等集体性的音乐表演时,站在乐队或合唱队前面手拿指挥棒、并结合肢体语言指示如何演奏或演唱的人。指挥者右手持指挥棒(合唱指挥一般不用指挥棒)掌握和速节拍度;左手主要表示强弱等乐曲表情。脸部表情、头部以及身体的动作,也是指挥的一个方面。指挥者是演奏作品的解释者和艺术指导,演奏(唱)人员必须按照其意图来表达。
3.【音乐指挥的作用】
音乐指挥指导整个乐队的音乐演奏,使得多个声部的演奏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可谓一个乐队的灵魂人物。对乐队的指挥也是音乐的一种诠释和再创作。指挥家詹姆士·列文曾说:“指挥棒也是一种乐器。”有人说,听音乐,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
音乐 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提示演奏员。一部作品常常规模庞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所有排练时要求的所有细节,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二、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比如,演奏员记得某处指挥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三,临场发挥。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演奏者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四,表现性,增强作品感染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有的指挥确实有指挥给观众看的成分,比如最典型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
4.【音乐指挥的历史渊源】
17,18世纪,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以小合奏团的形式表演的。有乐团里的积极分子负责组织,没有指挥,乐团也能演奏得非常好。指挥这种职业在19世纪开始成形。那时候,随着音乐作品对乐队规模不断扩大,没有指挥的乐队演出变得非常困难。所以指挥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59532.html?wtp=tt
2. 音乐指挥棒最初是什么
音乐指挥棒即乐队指挥手中用以指挥乐队演奏的小棒.音乐指挥棒源于
德国.最早的音乐指挥法叫"手势术".即指挥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来.
在17世纪的希腊,有的乐队指挥用脚蹬地,或挥动着手绢,还有的用手杖敲
击地板指挥.指挥歌剧的人坐在钢琴旁,手拿棍,按着节奏敲击巢子,发出
"砰砰砰"的声音,因而称之为"伐木者".18世纪初,歌剧作曲家哈宽在
德国用大键琴指挥演奏,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接着又有人用谱纸卷成棒状指
挥乐队.1802年,德国小提琴家史博在伦敦演奏时,首次使用了指挥棒.指
挥有了这根"魔棒",挥舞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指挥棒很快风靡世界各地
3. 舟舟别名叫图图吗,舟舟这位“最年轻的指挥家“去图图钢琴网了吗
网络名片 王力宏
王力宏 籍贯浙江义乌,为美籍华人流行歌曲作曲家、男歌手及唱片制作人。他通晓英语、中文、法语,略知少许粤语和日语。其中英语为母语。他不光唱功了得,会多种乐器,而且还自己担当自己大部分作品的编曲配乐以及幕后制作。从《龙的传人》中令人惊讶的融合DJ电子乐节奏的华人流行嘻哈摇滚风,到自己开创出的chinked-out的曲风。他生活节俭,却热心公益慈善环保事业,正如他的歌曲所表达的,他坚持用音乐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敬业如同音乐上的陈景润。
中文名:
王力宏
外文名:
Leehom Wang
别名:
Home Boy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纽约罗切斯特
出生日期:
1976年05月17日
职业:
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导演
毕业院校:
Williams College
经纪公司:
Sony
代表作品:
唯一、can you feel my world、你不在、心中的日月、爱错
主要成就:
金曲奖最年轻的双料歌王
第十七届金曲奖国语男演唱人奖
目录
基本资料
从艺历程
成就及荣誉
1998年
1999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个人作品
唱片
电影
书籍
MV导演
作曲 (为其他艺人)
2010年代言
个唱
单曲
所获奖项
个人碎句
友人评价
王力宏大陆区国际歌迷会
贴吧相册
基本资料
从艺历程
成就及荣誉
1998年
1999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个人作品
唱片
电影
书籍
MV导演
作曲 (为其他艺人)
2010年代言
个唱
单曲
所获奖项
个人碎句
友人评价
王力宏大陆区国际歌迷会
贴吧相册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王力宏(10张)昵称:力宏、Homeboy、王导、老王、老大、二哥、王囧囧、阿德(恋爱通告中饰演角色) 自称:音乐吉普赛、MUSIC-MAN音乐超人
王力宏
生肖:龙 星座:金牛座 血型:O型 身高:180cm 体重:68kg 生日:1976年 阳历:5月17日 农历:4月19日 丙辰年 出生地:纽约罗切斯特 NewYork Rochest 所属公司:Sony(唱片兼经纪公司) 现住地:台北 学历:Williams College 大学学士学位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美国前100名大学),硕士学位。 本应读博士,因要发展台湾的音乐事业而休学。 专修:音乐 (音乐剧、小提琴、爵士钢琴、爵士鼓、作曲、世界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 副修:亚洲管理、军事理论 主业:音乐人(歌手、百老汇音乐剧男中音主唱演员、作曲人、小提琴手、音乐制作人) 副业:演员、导演、指挥 唱片总销量:2500万(全亚洲) 曾就读过的学校:美国麻州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文理学院排名第一)音乐科(爵士钢琴),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 专精的乐器:小提琴、钢琴、键盘、吉他、贝斯、爵士鼓、颤音琴、二胡、琵琶、中阮、长笛、埙、口琴、艾杰克等其他中国民族乐器,曾被香港管弦乐团邀请(亚洲数一数二的乐团)并担任指挥家。在《心中的日月》专辑创作采风过程中学会呼麦。 音乐理想:透过我的音乐和青少年交流,让我的音乐给年轻人的生命带来感动和启发、成为一个世界级交响乐指挥家。 最大的心愿:把华人音乐带到全世界。 事业目标:做一个真正的世界性音乐家 (a true musician) 做出有创意、有思想、有内涵、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在国际上发展成全方位的艺术家,在音乐的领域上能有长远的贡献! 语言:英语(母语)、汉语(普通话) 、法语、日语、粤语,略通客家话和闽南语 特殊专长:美声、词曲创作、制作、编曲、各种乐器、绘画(画作《老鹰》得奖)写作(其论文<宗教与人生>曾获Cornell大学主办的全美论文赛二等奖)B-BOX 特点:唱功强悍、音色多变、唱腔换位登峰造极、中音很有特色、音乐有力、节奏鲜明,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唱功华语流行歌手前三名! 音乐风格:R&B、Hip-Hop、自创Chincked-out、摇滚、JAZZ、抒情、民谣、国语流行、中国风 音乐教育:从小受的是西式音乐教育(古典音乐出生) 兴趣嗜好:篮球、棒球、音乐、绘画、电影、戏剧、创作、制作 口头禅: “Yo~Yo~,It's all right!” 喜欢科目:爵士钢琴 喜欢音乐:古典、R&B、JAZZ、摇滚、国语流行、中国风、中国民乐。 喜欢的艺术家: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达·芬奇 喜欢的女生类型:凭感觉,但一定不能是黏人的,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朴实一点,偏爱长发知性女生。 喜欢歌手:Elton John,史提夫.汪达,Prince,乔治.麦可,Sting,迈克尔杰克逊 喜欢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夜访吸血鬼》、《小妇人》、《肖申克的救赎》 喜欢食物:日本料理,总汇三明治,葡萄柚,北京烤鸭,Pizza,酪梨寿司,麦当劳(曾经代言过),爆米花 喜欢饮料:葡萄柚汁 喜欢的颜色:天蓝色 喜欢的运动:棒球 最爱服饰:牛仔裤 粉丝口号:音乐无处不在,力宏无可取代。 宏遍全球,魅力无穷。 宏来居上,无人再上。 圈中好友:孙燕姿、成龙、陈建州、陶喆、周杰伦、陈汉典、张韶涵、Hyde、李安、徐若瑄、小S、大S、蔡依林、范玮琪、罗志祥、五月天、梁静茹、SHE、萧亚轩、潘玮柏、谢霆锋、陈奕迅、李玟、张惠妹、林俊杰、董卿、 柯有伦、吴建豪、Gackt、顺子、张学友 、 侯博远等等 编辑本段从艺历程起步艰难 19岁的力宏回台探亲时便幸运地被星探发现,签约福茂唱片,力宏就这样早早地开始他的音乐历程,可是他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歌,只能接受公司给他打造的深情王子形象。公司希望将力宏打造成一个张学友式的唱将。可结局是,第一张专辑【情敌贝多芬】成绩并不是很好,公司开始让力宏自己写歌,可还是不能偏离深情王子定位,于是力宏的第一张创作辑【如果你能听见我的歌】问世,这张专辑成功进军大陆市场,可稍稍偏离了公司最初的预想。于是第三张专辑【好想你】与第四张专辑【白纸】没让力宏写歌,结果这两张专辑销量平平。这3年力宏生活极其清贫,直到1997年接拍第一部广告才有所缓解。 一飞冲天 1998年初,力宏离开福茂,转投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Sony,Sony给力宏较大的自由空间,力宏终于能按自己的意愿写歌,还能参与制作专辑。他一口气把西方音乐全带入其中。这张专辑最终突破了百万销量大关。还让力宏一连夺得多个奖项,更是在含金量最高的金曲奖上一手包揽【最佳国语男演唱人】【最佳专辑制作人】两项大奖,成为金曲奖史上最年轻的双料歌王。之后的专辑【不可能错过你】也再续辉煌,达到了125万的销量。这也相当于力宏的第一个巅峰。 再次入困 力宏虽然在【公转自转】【不可能错过你】两张专辑中大秀其音乐才华,但专辑中大都为西方音乐元素。国人听不惯。这种情况下,公司只能让力宏的音乐偏紧大众。于是【永远的第一天】【唯一】问世,其中【唯一】真的是纯大众专辑,专辑很多歌曲都传唱至今。但这显然不是力宏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力宏先是尝试演员,拍摄了【雷霆战警】,推出新歌+精选辑【音乐进化论】,之后就投入到新专辑的制作。2003.10.11,力宏全新国语大碟【不可思议】,问世,里面全采用了R&B,Hip-Hop等音乐风格,这是公认的华语乐坛近十年来水准最高的专辑,这也是力宏再次在金曲奖上捧回【最佳专辑制作人】的原因。可这完全偏离了大众的口味,只卖到了150万张,远输周杰伦的【叶惠美】的320万。 第二巅峰 【不可思议】之后,力宏要开始完成他的梦想:把华语音乐带到全世界。这样必须让华语音乐有自己的风格,力宏不惧危险去高原采风。2004.12.31,开拓华语音乐新生命的Chinked-out专辑【心中的日月】诞生了,这让力宏的天王地位一下子坐得稳稳当当,无人撼动!这张专辑最终使力宏闯入格莱美,代言哇哈哈,获得多项奖,受多人尊敬!2005.12.30,Chinked-out第二辑【盖世英雄】降临于世,力宏在这张专辑中大胆采用了京剧元素,又让力宏的歌迷一下子扩大,这张专辑使力宏再闯金曲奖,第二次捧回【最佳男演唱人】奖。这张专辑让力宏之前走不到大众的情况完全消失,专辑中的【大城小爱】达到了“臭大街”的水准,这张专辑最终大卖320万张,创造出力宏历年最畅销的专辑。 全面发展 【盖世英雄】后的1年半里,力宏挑战着别人眼中不可能的自己,投入到大导演李安门下拍摄【色戒】。之后的专辑【改变自己】中大力宣传环保,使力宏成为了火炬手、冬奥会嘉宾、成为80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美籍亚洲人之第77位,力宏不满足,他要全面发展,2008年底发完【心跳】专辑,力宏一面拍摄和成龙合作的电影【大兵小将】,一面开始制作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的【恋爱通告】的剧本。力宏很努力,他让成龙开始欣赏他,让春晚第二次让他登台,他就是不拍忙,拍摄完【恋爱通告】又开始宣传,还制作了新专辑【十八般武艺】,名副其实的“铁人”。力宏已是真正的顶级艺人,他还要向前、向前。。。 在金曲奖上入围了10次最佳男演唱人,成为华语男歌手之最。为1997、1999至2006和2009年入围。 敬业态度:为了音乐三天不睡觉,三天对轴转的音乐铁人,为了完成chinked-out曲风,不惧危险去高原采风。 代言广告超过80项,慈善公益也有10项。 至今拥有200多项奖,外貌奖、人气奖、电影奖、创作奖、音乐奖兼有。还得过10次最佳男歌手奖项。成为男歌手之最。 影响力:2500万的超高唱片销量可以证明力宏的影响力毋庸置疑的强。况且身为金曲奖常客,3次接受CNN电视台访问,还有多位选秀歌手选择在比赛上场力宏的歌,都证明了这位美籍华人的巨大影响力。 对华语乐坛的贡献:首创Chinked-out曲风,将中国风推向世界,又用自己写的歌揭露了娱乐圈的众多丑闻,都可以表现他的巨大贡献。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1998年★担当Williams College音乐剧「The Bite That Burns」的导演、编剧及作曲 ★美国麻州Williams College 毕业。荣获「荣誉毕业生」殊荣 1999年★23岁成为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和最佳制作人, 是台湾金曲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双料冠军 ★专辑公转自转推出仅一周台湾就卖出10万张。 ★赴马来西亚World Trade Center举行个人演唱会, 受邀于Kuala Lumpur Symphony Orchestra, 这是继国际巨星Luciano Pavarotti和Julio Iglesias之后唯一被邀请的国际歌手 ★受日本天王制作人小室哲哉赏识, 为小室哲哉新歌编曲、制作、献唱中文版「Happiness×3,Loneliness×3 」 ★受邀到日本担任叶加濑太郎演奏会嘉宾,力宏第一次把表演舞台延伸到日本 2002年★日本权威媒体《读卖新闻》举办的票选“亚洲10大人气帅哥”的活动中,王力宏荣登榜首 ★创作并制作电影《蜘蛛侠》亚洲主题曲「Like a Gunshot」一曲,作为进军国际乐坛的第一步,该歌曲收录在《蜘蛛侠电影原声带》中 ★为第13届金曲奖制作金曲奖主题曲「Passion」,由戴爱玲主唱。 ★赴纽约专访电影「神鬼交锋」,力宏是唯一亚洲记者代表。访问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汉克斯 2003年★力宏和陶喆一起创作抗SARS之歌「手牵手」,召集86位歌手录制 2005年★受邀到英国MTV电视台表演,用吉他和小提琴自弹自唱《Julia》和《LoveLoveLove》,赢得满堂彩。 力宏说:“本来就准备选两首自己熟悉的英文歌,不过后来觉得如果能唱中文歌更能让外国人见识到中国歌手的实力, 所以特别唱中国歌。中国歌一样可以在海外受到欢迎,我觉得推广中国歌也是我们中国歌手的一种责任。” ★受邀到拉斯维加斯恺撒宫举办个人演唱会,席琳·狄翁及史提夫·汪达等国际著名歌手曾经在此地开唱 ★《心中的日月》入围了第48届格莱美奖提名专辑,也是第一位华语流行歌手入围格莱美。首次开创了CHINKED-OUT(华人嘻哈)的新曲风,将华语音乐进一步推向全世界。 ★被英国蜡像馆邀请做蜡像,要成为蜡像馆最年轻华语歌手时,婉言拒绝了邀请。说:“我才29岁,愿意把这个机会让给前辈。” 2006年★受邀参加都灵冬奥会的奥林匹克庆祝大会,作为开场表演嘉宾的力宏以chinked-out风格强烈的《盖世英雄》一曲惊艳全场,中西融合的曲风及力宏的rap让现场嘉宾啧啧称奇,鼓掌叫好,是这次表演唯一一位华人歌手 ★《心中的日月》专辑,开创了CHINKED-OUT(华人嘻哈)的新曲风,将华语音乐进一步推向全世界 ★与凯莉·罗兰(Kelly Rowland)共同全程英文主持2006MTV亚洲大奖颁奖典礼,在开场演唱了《盖世英雄》 ★《心中的日月》被重新填词,由中孝介演唱为日文版《心阳》 ,收录在中孝介的专辑《触动心弦》 ★在欧洲的多个搜索网站已有“王力宏”的详细介绍,说明力宏的影响力辐射海内外,在华语乐坛中鹤立鸡群。 ★第一个连续八年入围金曲奖歌王并两次夺得歌王的歌手。 2007年★入选美国知名网站「GOLD SEA」选出的「80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美籍亚洲人 」之一, 与李小龙、马友友、李安齐名。 给予力宏的评价为:很多美籍亚洲人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成为医生、会计师或是企业家, 而王力宏虽然出身医学世家(他爸爸与哥哥都是医生),而且是个高材生, 但他凭着对音乐的喜爱以及天生优越的音乐才华, 成为一位全亚洲最有名, 也最有影响力的创作歌手。 ★美国加州众议员BobHuff代表州长阿诺·施瓦辛格,向他颁发“亚洲杰出艺人”奖状, 肯定这位美国长大、亚洲发光的音乐才子,对中美艺术文化交流的贡献与成就。 夏乐柏表示他代表加州政府以及加州所有居民,热情欢迎王力宏莅临演唱,王力宏在音乐和电影方面的杰出成就也让美裔华人感到骄傲。 2008年★赴希腊,成为奥运火炬传递首日的第17棒火炬手。光荣的成为和奥运第一人之子刘洪亮传递火炬。 ★参与演唱了4首北京奥组委的奥运会官方歌曲,为中国台湾及海外男歌手之最:北京2008年奥运会暨残奥会火炬接力主题歌《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奥运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主题曲《站起来》,北京2008年奥运会优秀歌曲《 世界的梦想 》,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曲《北京欢迎你》 ★获香港管弦乐团邀请,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担纲年度压轴节目《港乐 王力宏》音乐会的指挥家,王力宏是第一位音乐人有份指挥香港管弦乐团。被誉为「亚洲数一数二的乐团 」的香港管弦乐团 (港乐)首度与流行音乐界的结合,并由享誉国际的指挥家迪华特赠送王力宏专属指挥棒。港乐表示:“没想到王力宏这样的流行音乐家,竟然可以这样的了解古典音乐,藉由这次的合作对王力宏刮目相看。” ★在2006至2008短短两年的时间,王力宏连续接受三次CNN的访问,成为华语歌坛的第一人。在三次的访问中,其中两次都是接受了《TALK ASIA》的访问,《TALK ASIA》是CNN以亚洲观点访问世界上有影响力人物的一个谈话性访问节目 ★Google网页网址要冠上专属人名,王力宏成为第一人。Google台湾与歌手王力宏合作打造推出的iGoogle“王力宏主题网页” ★王力宏上海演唱会,4年来3度挑战八万人体育场,售票6万2千张,胜过周杰伦去年11月同场地的5万6千人。 2009年★国际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所在的私人经纪公司已经与SONYBMG公司达成决定,杰克逊曾经的经典流行曲目《镜中王者》,由亚洲巨星王力宏在2009年北京演唱会上重新作编曲,精彩演绎。这是杰克逊逝世以来,首次由亚洲艺人演绎另一个编曲版本的《镜中男人》(《man in the mirror》)。 ★奥运会闭幕式,力宏是第一个出来的亚洲艺人。 2010年★2010年入围“免网杯”中国文艺网络奖(中国网络代表最高荣誉)最佳歌手候选人。 ★导演处女作【恋爱通告】票房达6千万,破了新晋导演纪录,成为至今新晋导演的最高票房。 ★登上《WORD》,成为唯一一位华人歌手,与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等巨星同登该杂志封面。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唱片
唱片/发行日期/公司
收录曲目(台湾版本)
No.1 情敌贝多芬 Love Rival Beethoven 1995/12Decca Records Taiwan 台湾销量45万张
1.四季2.情敌贝多芬3.你伤了我的心4.为我哭一次好不好 5.Love Me Tender 6.听雨7.乘着爱自由的飞8.The Water is Wide 9.别这样我会哭10.Last Night 11不愿说再见
No.2 如果你听见我的歌 If You Hear My Song 1996/08 Decca Records Taiwan 台湾销量50万张
1. 如果你听见我的歌 2. 喊我一千遍 3. 去爱 4. 头版摇滚 5. stand by me 6. 是你 7. 有了你就足够 8. as long as i have you 9. 情难牵 10. better off alone
No.3 好想你 Missing You 1996/12/17 Decca Records Taiwan 台湾及中国销量50万张
1. 风中的遗憾 2. 远离伤心 3. 好想你 4. 暴风雨 5. 回忆 6. 不说后悔 7. 预约你的爱 8. 眼睛 9. 爱依然执着 10. noah
No.4 白纸 White Paper 1997/07/18 Decca Records Taiwan 整个中国销量60万张
1. 在每一秒里都想见到你 2. 不要开灯 3. 爱在思念蔓延时 4. 认真 5. 放逐思念 6. 白纸 7. 给我你的手 8. dream again 9.想家 10. 四月还会下雪
No.5 公转自转 Revolution 1998/08/26 Sony Music Taiwan 台湾一周10万张 亚洲销量105万张
1. 公转自转 2. 梦想被冷冻 3. 爱你等于爱自己 4. one of these days 5. 我的情歌 6. 信任 7. 不管怎样 8. 2000年 9. 你以为我是谁 10. please come back to me
No.6 不可能错过你 Impossible to Miss You 1999/06/09 SONY Music Taiwan 亚洲销量125万张
1. 钓灵感 2.不可能错过你 3. 流泪手心 4. julia 5. 感情副作用 6. 打开爱 7.不降落的滑翔翼 8.失去了你 9. 你爱过没有 10. happy ending 11.Mary Says 12.因为有你 13.喊我一千遍 14.好想你 15.有了你就足够 16.雪人
No.7 永远的第一天 Forever's First Day 2000/06/08 SONY Music Taiwan 亚洲销量100万张
1. introction 2. 永远的第一天 3. 龙的传人 4. 不要害怕 5. 狂想世界 6. 感情是舞台 7. 伤口是爱的笔记 8. 欢喜城 9. 忘了时间忘了我 10. 这就是爱 11. 你可以告诉我你还爱谁 12(香港版独有)爱我的歌(广东)
每天爱你廿四小时 Take Your Time 2000/12/07 Sony Music Taiwan 亚洲销量30万张
1.每天爱你廿四小时(粤语版) 2.Take Your Time (国语版)
No.8 唯一 The One and Only 2001/09/27 SONY Music Taiwan 亚洲销量125万张
1. 唯一 2. 爱的就是你 3. 谢绝推销你的爱 4. 安全感 5. 戒不了你 6. 不必问别人 7. 白狐狸 8. 变坏 9. If You Knew 10. 我要 11. 爱的就是你(浪漫版)
No.9 95-02 新歌+精选 王力宏的音乐进化论 2002/10/04 SONY Music Taiwan 亚洲超过120万张
Disc 1 1.W-H-Y 2.Julia 3.公转自转 4.唯一 5.不要害怕 6.不可能错过你 7.爱你等于爱自己 8.如果你听见我的歌 9.Take Your Time (国语版) 10.爱的就是你 11.Light of My Life 12.我用生命爱你 13.Last Night (2002重唱版) Disc 2 1.两个人并不等于我们 2.在每一'秒里都想见到你 3.流泪手心 4.白纸 5.永远的第一天 6.情敌贝多芬 7.好想你8.雪人 9.Nature 10.China White 11.Happiness X3, Loneliness X3 12.Like a Gunshot 13.龙的传人
唯一/ Last Night 2003/05/02 Sony Music Japan 亚洲热卖80万张
1.唯一(中文版) 2.Last Night 3.唯一(日文版)
The Only One <进军日本首张专辑, 中英日文> 2003/05/09 Sony Music Japan 亚洲热卖120万张
1.唯一 (中文版) 2.Last Night 3.Like A Gunshot 4. 流泪手心 5.Light of My Life 6.China White 7.不要害怕 8.爱的就是你 9.Mary Says 10.Julia 11.公转自转12.Loving You Is Loving Me 13.不可能错过你 14.As Long As I Have You 15.唯一 (日文版)
No.10不可思议 Unbelievable 2003/10/15 SONY Music Taiwan 截止04年,亚洲销量150万张
1.Ya Birthday 2.你不在3.Love Love Love 4.女朋友 5.此刻 你心里想起谁6.不可思议电台7.你和我8.What Was I Thinking 9.Not Your Average Thug 10.不着地 11.Can You Feel My World 12.爱无所不在13我就喜欢
爱的奇迹 Miracle of Love 2004/01/09 Sony Music Japan 亚洲销量25万张
1.爱的奇迹 2.流泪手心 3.两个人不等于我们(中文版)
Dream Again 2004/04/30 Sony Music Japan 亚洲销量10万张
1.Dream Again 2.不要害怕
HEAR MY VOICE 首张全日文专辑 2004/07/23 Sony Music Japan
4. 谁知道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里莫斯特在永不停止快速波尔卡里的那个指挥棒是祈干什么的
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知不觉就听到第16年了,新年音乐会的听后感也是第10年写了。说来有趣,第一年写听后感的时候其实是为了应付初中的语文作业,当时就把当年的指挥哈农库特不分青皂红白地赞了一通;其实那时候还很稚嫩,也不是很会听音乐,纯粹也就把它当成好听的声调,外加可以在和声上进行探索(与一般的流行音乐相区别)罢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早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能让我热烈和持久地关注古典音乐,不过真正尝试从深度和广度上来研究古典音乐,还是上了大学以后。
今年的指挥,奥地利人威尔瑟-莫斯特,创下了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行指挥轮换制以来最年轻指挥的纪录。说也有趣,去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则是创下了最年长指挥的纪录(乔治·普莱特,84岁)。不过近年以来选曲多样化的趋势在今年得到了延续,选曲的主题性也越加鲜明。
上半场一共演奏了6首曲目。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新意,其中3首曲目都是100多年来首次演出。开场的骑兵进行曲纯属热身,其实也就和人民大会堂开会之前先弄个什么欢迎进行曲差不多性质。第二首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多瑙河女妖》,这首曲子威尔瑟-莫斯特倒是处理得颇有意思,与祖宾·梅塔(1990年)和马泽尔(1999年)的口味相差甚远,个别段落的速度做了较大的改动,恍惚之间让我觉得他似乎有颗法国人的心了,可惜这在后面被证明是错的。我倒是怀疑,鉴于新年音乐会只有2天的时间进行排练(呃,世界第一乐团当然可以在2天之内搞定施特劳斯的曲子的,这些曲子真的不费脑,不费脑),本次音乐会除去一头一尾的《多瑙河女妖》以及《我的生平经历是爱与希望》这两首圆舞曲,外加李斯特的一首圆舞曲之外,其他的曲目爱乐乐团基本上都是“台上见”了。诚然,以“世界第一乐团”的功力,拿来走过场是不成问题,但也不要指望这些演奏可以经得起仔细的耳朵的品尝—— 当然,我不是说爱乐乐团糊弄观众。但新年音乐会嘛,当然是“节日”第一,“音乐”第二,要的主要还是鲜花和气氛。
接下来有两首小约翰·施特劳斯20岁崭露头角时的作品,《亚马逊女战士》以及《首次登场》。哎,确实是《首次登场》啊…… 不敢恭维,不敢恭维。当然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施特劳斯家族大部分写的就是19世纪的流行音乐,其实和今天一个架子鼓两把吉他就可以让大家嗨上大半夜的流行乐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说爱乐乐团两天就能拿下来),所以糊弄一下也就过去了,艺术上的深度毕竟有限。唯一有意思的是,《首次登场》当初首演的地点,三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威尔瑟-莫斯特家族所有。第5首,兰纳的《美泉宫的人们》,处理没什么新意。我不妨打几个比方。哈农库特(2001年和2003年的指挥,老古板,以至于之后反响很一般,说他太严肃了不适合新年音乐会)的演奏—— 白菜就是白菜,半点番茄酱都不放;普莱特(2008年和2010年的指挥,法国人)—— 白菜可以给你做成什么番茄土豆大杂烩的,一首曲子就好像法国女郎调情一样,前期后后还要添油加醋;威尔瑟-莫斯特—— 骨子里是白菜,但是上下还要倒一点儿番茄酱做做样子。大概有人会喜欢这种“准古典-准维也纳”式的诠释,但我感觉一般。此外,隐约可以捉摸到爱乐乐团的不齐整,我开始以为是转播信号的问题,但到了下半场就很少听到了。莫非真的是走过一遍就“台上见”了?
最后一首,《勇往直前快速波尔卡》。威尔瑟-莫斯特棒下的圆舞曲我很不以为然,但对于这些迦洛普和波尔卡舞曲,他的指挥倒是很有嚼头。诚然,他也是按照“放一点番茄酱的白菜”的思路来处理波尔卡的。但波尔卡本来就是快速奔放喜庆的嘛,就这样就够了,不必再多。普莱特那样的大杂烩式处理方法,我以为倒是不太适合于波尔卡呢。
下半场一开始的主题是李斯特。爱乐乐团今天看来是慢热呀,开始的《查尔达什》和《告别之声圆舞曲》(后者为小约翰·施特劳斯向李斯特致敬的作品)都演奏得像白稀饭一样无色无味,到了第三首曲目、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激情迦洛普》才“激情”起来。这里我想重点称赞一下下半场第四首乐曲,李斯特的《美菲斯托圆舞曲第一号》。首先,是曲目的选择。去年普莱特曾经在调换新年音乐会的“施特劳斯氏”口味上做了一点尝试—— 选择了奥芬巴赫的一首著名的抒情曲,但我觉得效果不是很好。今年李斯特的这首又像圆舞曲又像狂想曲的曲子,倒是很成功的让可能要打瞌睡的听众们又兴奋了起来。诚然,曲子的布局有点像一首大型的迦洛普,但其中的和声编排是和典型的施特劳斯氏作品完全不同的。其次,这首曲子难度也很高(想想这位钢琴之王的偏好就知道了),但乐团可以说如同飞行表演一样,尽管听得让人捏了一把汗,却滴水不漏,看得出专门练过,也总算发挥了“世界第一乐团”的功力。总之,这首曲子是真真切切地让我眼前一亮啊。后面小赫尔梅斯伯格的《吉普赛舞曲》也有类似的效果。
正式曲目压轴的《我的生平经历是爱与希望》,威尔瑟-莫斯特的诠释我也非常满意,而且伴舞也很棒。这首圆舞曲是罹患抑郁症的约瑟夫·施特劳斯为数不多的、比较乐观的圆舞曲。施特劳斯家族中,我觉得约瑟夫的作品在艺术上是比较深入的,对音乐的组织和思考也是比较严密的。他的哥哥小约翰也曾说,“约瑟夫更有天赋,我只是受欢迎而已。”这首曲子,如它那诗一般的名字一样,也如同诗一样流淌。我感觉威尔瑟-莫斯特也在此曲上下了一些功夫,尤其是在对一个“光明的结尾”的烘托上,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真正反映了威尔瑟-莫斯特的艺术味觉。
加演曲目第一首,爱德华·施特劳斯的《永不停止》,又是一首和火车有关的快速波尔卡。乐手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搞怪环节,戴上了铁路工作人员的帽子,打起了闹铃,吹起了小喇叭,然后威尔瑟-莫斯特拿了个信号牌在上面指挥,还是挺滑稽的。至于后面的老牌压轴曲目,《蓝色多瑙河》和《拉德斯基》,就不必再多费笔墨了。顺带一提,今年和2009年一样,让跳舞的小孩子们直接进音乐厅在观众席间舞蹈,感觉很是不错。
总体感觉:某几首曲子不错,有些曲子比较有瑕疵。威尔瑟-莫斯特在指挥平淡的通俗音乐方面给人印象不太深刻,或许和极其有限的排练时间有关。但他对一些比较有内涵的曲目(我说的是乐曲的组织深度,比如,《我的生平经历是爱与希望》)的诠释还是非常的“所见即所得”——并不特别出彩,但令人满意。我很希望有机会能到克里夫兰现场看他的演出。
明年的指挥是拉托维亚人马里斯·杨松斯,他曾在2006年指挥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出彩的地方在于拿了部手机上陪衬《电话波尔卡》。我对他的看法有点近似于对郎朗的:这哥们在指挥台上总是张着个嘴翻白眼,而且谢幕时候的神情总像是所有观众每人欠了他钱似的。不过,他对处理各种风格的音乐确实很擅长,什么曲目在他手下(起码在我听过的他指挥的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作品之中)都四平八稳。祝大家新的一年时时快乐,事事顺心,然后11个月之后再来期待杨松斯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吧。
.
5. 指挥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我们现在在音乐会上所看到的指挥棒,是门德尔松于1829年所发明的产物。现在广为大众所熟悉的指挥棒,在当时并不普及,在这之前指挥所用的指挥棒,大多都是用菩提树枝或短木棍来代替。门德尔松为了一场音乐会便特别到皮革店订制了一支,它不像木棍那么重,由鲸鱼骨外面包着白色鞣皮所制成,这也就是今天大家能看到的最早真正意义上的指挥棒。现在指挥棒的材料选用质地轻而韧的木头或竹子。棒的前端尖细,后端略粗,周围平滑光洁。为了便于在挥动时握住不滑脱,还可以在棒的后端加上一个更粗大的木套。指挥棒的重心应当在执棒时食指接触之处。为了让演奏员在快速挥动时也能看得清楚,棍子应当用白色或接近白的淡色。指挥棒的长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也可根据各人的身材、臂长和指挥习惯略长些或略短些,但过长会影响指挥动作的灵便,过短亦会削弱表现力。
指挥掌握指挥棒的目的,是利用它作为手的延伸,作为表达音乐“意图”的工具。棍子的不同部位能表达不同的效果,指挥可以用它轻敲、重压,可以做出挑、砍、刺、拖的动作,可像提琴弓子似地拉,也可像马鞭似地挥舞,变幻无穷。总之,一个指挥者应根据乐曲内容使用指挥棒赋予作品生命,让所有的音乐激情通过指挥棒尖融进每个音符里。执棒的练习: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作放松的执棍状,空打四拍子的节拍;再轻轻拿起指挥棒,同样打四拍子的节拍,用棍子中部打拍子,然后再试着用拇指和食指两个手指轻握棍子,以棍子中部打两拍子的节拍,以后再练习各种拍子打法,直至熟练。有的指挥喜欢不用指挥棒而徒手指挥,或者在某些乐曲、某些乐章中徒手指挥,这也有它的好处:肌肉可以放松,使指挥久而不乏,而且动作细腻,灵便准确,使左右手得到均匀的分工。当然,徒手指挥有时也不免会显出不足之处,如在强烈而需要大幅度的动作时,在表现快速、轻巧、跳跃的音乐时,借助指挥棒显然就要方便多了。这里要提醒一下:在徒手指挥时,注意动作不要太沉,不要五指撒开,手腕也不要太软以免拍点不清楚。
6. 音乐演奏中,指挥的作用是什么
指挥的作用是指各类管弦乐队、合唱队等集体性的音乐表演时,站在乐队或合唱队前面手拿指挥棒、并结合肢体语言指示如何演奏或演唱的人。
指挥者右手持指挥棒掌握速度和节拍;左手主要表示强弱等乐曲表情。脸部表情、头部以及身体的动作,也是指挥的一个方面。
相关背景:
在19世纪,作曲家们开始创作一些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的作品。因此演奏的指挥者们就必须精通于把握那些日趋复杂的总谱的内涵,精通于如何将音乐阐释得更具感染力。
随着单纯打拍子的时代成为历史,新一代的指挥家涌现出来,他们发展出一种清晰有效的指挥手势,一门全新的诠释艺术。"指挥的艺术"是一套16位管弦乐队指挥大师的录音精选集。
(6)成龙指挥棒演奏乐曲电影扩展阅读
指挥家指挥的是一个庞大的乐队,甚至加上合唱队,这里有各种不同的乐器,每个演员的表演个性和水平也各自相异,指挥家要把他们统一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进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来。
读谱、“听谱”。这是指挥的特殊本领,即从总谱密密麻麻的音符中,用眼睛“听”出十几种乐器组合的音响效果来。这种本领听来玄乎,但却是真的。
同时,指挥还必须具备广博的音乐史知识,乐器法,研究作曲家的生平和思想,领悟作品的创作背景,区别各个时代、各个作曲家艺术风格的异别,并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以内心的听觉,去体会乐曲的各种感情和内容。
使作曲家的乐谱创作首先在自己脑子中变成活的形象。因而会出现同一作品在不同的指挥家手下奏出不同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指挥
7. 在“报告老板”第四集最后一部分,用指挥棒的那一段伴奏是什么,挺好听的,好像是萨斯
过年的时候经常放。这是一首民族乐曲用民族演奏的,没有萨克斯。歌名叫做《步步高》
8. 一部电影,电影讲的是一个音乐指挥家在十几年前的一次重要演奏中,指挥棒被人折断了,从而演奏中断,多年
音乐会 Le concert (2009)
又名: 非常爱乐乐团(港) / 交响人生(台)
9. 谁知道在成龙电影《双龙会》里面,他指挥演奏的那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成龙在电影《双龙会》里面指挥演奏的那首曲子叫《幻想进行曲》。它的旋律优美、秀丽而轻盈,右手部分是六度练习。左手伴奏也有很大的难度。
拓展资料
1954年,成龙在香港出生,祖籍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房桥村。
成龙的父母亲最初在法国领事馆工作,父亲是厨师,也是京剧票友。
成龙小时候很喜欢打架,因为他住在山顶领事馆区,附近尽是法国人、美国人,所以经常跟外国小孩子打。
这种情况一直到他小学一年级。由于常打架、闹事,所以无法升级。
成龙除了喜欢打架之外,还喜欢看武侠片。那时候成龙崇拜曹达华、于素秋等明星,一心想上山学艺。
1961年,成龙的父亲带着成龙来到尖沙咀的美丽都大厦,拜访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他正是成龙崇拜的武侠女星于素秋的父亲。
成龙看到这边的学生在旁勤奋的练功,觉得非常羡慕,便要求父亲让他在这练武。
于是,成龙便成为这儿的一员,与洪金宝(元龙)﹑元奎、元华、元彬、元德、元彪成为七小福。
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戏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管束孩子做事、练功的方式就是打、罚。不到四天,成龙就后悔了。最初的那段日子,成龙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
10. 音乐指挥棒是谁最先用的
在记谱法还没有问世之前,欧洲的音乐都靠口头传授。在祭祀舞蹈活动中,领唱者为了向歌手们指挥旋律,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来。这种最早的指挥法在当时叫手势术。在17世纪的希腊,一些乐队的指挥指挥时用脚蹬地,或挥动着手绢,还有的用手杖敲击地板。指挥歌剧的人更是特别,他坐在钢琴旁,手拿木棍,按着节奏敲击桌子,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因而被称之为伐木者。17世纪,有人又用铁杖敲击地板作为指挥。法国音乐家卢利就因用铁杖指挥击伤了自己的脚而致死。
18世纪初,歌剧作曲家哈赛在德国用大键琴指挥演奏,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接着又有人用谱纸卷成棒状指挥乐队。1802年,德国小提琴家史博在伦敦演奏时,首次使用了指挥棒。指挥有了这根魔棒,挥舞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指挥棒很快便风靡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