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吴峰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吴峰

发布时间:2022-07-16 18:49:18

A. 中国的第五代导演都有谁他们的风格和代表作有哪些求大神帮助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画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编辑本段]成长历程 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 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 。正如陈凯歌所说:“所有的一切,都与创作者的经历与感受分不开的。十年忧愤,四载攻读,而后一泻而出,能不令‘六宫粉黛无颜色’?”“感于先而后工于形,今古佳作无别”(陈凯歌《秦国人》《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编辑本段]作品特点 “第五代”影片也以 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体意识去观照且独特表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理思辨角度来揭示社会变化的历史渊源,剖析陈腐的传统理念,展现民族的生动气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 。正如陈凯歌所言: “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难以用言语一丝一缕地表述清楚。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我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使这种信念和情感得以抒发”(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4年第15期 第五代的发轫之作是张军钊1983年在广西厂率先举起大旗、一发冲天的《一个和八个》。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崛起被认为是以影片《黄土地》为标志。代表作有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让国内外观众、评论界集体大惊失色的处女作)、《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我的父亲母亲》、《英雄》;田壮壮的《猎场扎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蓝风筝》;吴子牛的《喋血黑谷》(1984年)、《晚钟》(1988年);李少红的《红粉》、《恋爱中的宝贝》;黄建新的《黑炮事件》、《站直喽,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何平的《双旗镇刀客》、《天地英雄》、霍建起的《那人那山那狗》、《暖》;宁瀛的《找乐》、《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至此,第五代的影片告一段落。 而徐克、许鞍华、严浩这些受过国外专业电影教育,五十年代移民潮后在本地出生的新生代,七十年代末正值承接上一代电影人权利交接的时刻。再加上当时社会渐趋富裕,对娱乐事业(当时电影为香港人重要的消闲娱乐方法)的需求大量增加,遂出现了一大群电影人得以从较新、较符合社会现实的角度去拍摄电影。许鞍华的《投奔怒海》是这种环境下的产物。她大学时比较文学和英国文学的底蕴帮助她更好地把握历史感,理解人物性格,从英国学电影归来,经过电视实践,有丰富的阅历,对这种严肃社会题材驾轻就熟,故影片看起来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而且负载深重社会、历史责任感。 [编辑本段]成员名录 “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 在“第五代导演”这一群体中,还涌现了其他一些优秀人才,如张军钊、李少红、胡玫、周晓文、宁瀛、刘苗苗等在这一时期也拍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编辑本段]成员简介 陈凯歌 陈凯歌(1952- )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自1984年至今,他导演了《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等作品,大多作品入围重要国际电影节,有的在戛纳等重要电影节获大奖。陈凯歌的成就,首先在于其高度的人文精神,对人的本体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他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他的影片充满了对更和谐、更明智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响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陈凯歌导演的影片: 1. 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讲述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收了一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男人的彩礼,订了娃娃亲。顾青带来的新生活信息,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这种憧憬,使她最终逃出夫家,夜渡黄河,投奔八路军。《黄土地》的成功在于它仅仅把故事当作外壳,它通过超时空的开拓,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影片中许多非情节非人物的造型因素,如广阔天垠、气势磅礴的黄土地,安详博大、气象万千的黄河形象,甚至许多风俗民风的描写,例如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都和人物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个银幕形象的重要构成。影片在摄影、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也出了大格,然又无不内蕴深意。《黄土地》以土地、民俗文化与人物的三者统一,以叙事因素、隐喻因素、抒情和哲理的三者统一,表现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影片获1985年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获1985年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等6项国际奖。 2. 这时期被称为"探索电影"的还有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吴子牛导演的《喋血黑谷》、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扎撒》、《盗马贼》等。 3.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家的艺术探索更趋多元化。陈凯歌拍出大异于以往风格的《霸王别姬》。影片借助于几位京剧演员人生、命运的曲折展现对人的生存理想与现实存在着的永恒矛盾做了哲理的探索与阐释。影片因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及内蕴的丰厚的东方化的人文主题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等8项国际奖。 张艺谋 张艺谋(1951- )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最初担任摄影。他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中的摄影,以追求画面造型的力度和象征性,而广受赞誉。1981年独立执导《红高梁》,之后连续导演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等作品。几乎所有作品都入围国际重要电影节,有的获大奖。张艺谋的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那种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张艺谋电影在风格和语言上不断探索、创新,代表了新的电影潮流的崛起。 张艺谋导演的影片: 1. 八十年代末期以后,中国电影市场的急剧变化,使得曲高和寡的"探索片"难以为继。中国的中、青年导演在艺术追求上走向分化。部分导演拍出了探索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影片。其中,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是最有代表意义的作品。《红高粱》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影片的剧情构成极具戏剧性,通过人物塑造赞美生命的自由。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情节曲折跌宕,出人意料之外,但其电影语言又是"探索片"所固有的。明快、紧凑、张驰有度的节奏,画面、色彩、光线及其所构成的视觉形象,生动,浓烈。 影片获1988年第8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获1988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获198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等8项国际奖。 2.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家的艺术探索更趋多元化。张艺谋拍出了完整纪实风格的《秋菊打官司》。影片借一个"民告官"的故事,赞颂了小人物的自尊、自强、自信,赞颂了法制观念的觉醒。影片获1993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1994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并获意大利第1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3项国际奖。 吴子牛 吴子牛(1953- )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吴子牛的代表作基本都是属于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中有《喋血黑谷》、《晚钟》、《欢乐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吴子牛创作的一个重大特色,便是对战争的思考。战争与人的关系,消洱战争,呼唤和平,是他创作的母题。在《喋血黑谷》中展现的是战争氛围中面临生死的心灵搏斗;《晚钟》则以人性的真诚,抚摸着战争给一切人留下的累累伤痕;《南京大屠杀》也不单纯的去写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而是贯注了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从人性高度俯瞰战争的立意。 吴子牛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在外观的严峻、粗犷中,蕴含情感的绵绵细流,深沉、凝重,充溢真诚与诗情。他的大多数影片均获得国际、国内的奖项。 吴子牛导演的影片: 军事题材巨片有1995年叶大鹰导演的《红樱桃》和吴子牛导演的《南京大屠杀》。这两部影片都以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它们的共同点是将战争作为背景,着力于写战争中人的命运,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与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 (1977-1997),这时期被称为"探索电影"的还有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吴子牛导演的《喋血黑谷》、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扎撒》、《盗马贼》等。 田壮壮 田壮壮(1952- ) 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先后执导影片《九月》、《猎场扎撒》、《盗马贼》。田壮壮创作的突出特点是影片对人的心灵,对大自然的关注。《猎场扎撒》中对朴素淳厚的蒙古族习俗的歌颂,对辽阔壮美的大自然景观的展现,表现了创作者心目中天、地、人之间和谐、平衡的理想境界。《盗马贼》从人类生存和心理的需要探求了人与宗教、人与自然的关系。田壮壮影片叙事的模糊、哲理的饱满,情感描写的细腻流畅,形成创作上的别具一格,同时也造成与多数观众的疏离。田壮壮后来拍摄的《鼓书艺人》、《摇滚青年》、《大太监李莲英》在影 片风格上有较大改变。 黄建新 黄建新(1954- ) 于198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1985年以处女作《黑炮事件》震动影坛。其后,陆续执导《错位》、《轮回》、《五魁》、《站直罗,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等。多部影片在国际国内评奖中获奖。黄建新不同于其他"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点是,他的目光几乎都注目于城市,关注现实,关注青年;影片的主题总是直面人生,表现出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影片中的人物往往是生活中普通人,致力于对他们性格、心理的剖析。黄建新的艺术手法朴素、平实、自然、沉稳,注重生活化、写实性,以小见大,以平见奇。自《黑炮事件》开始便有的冷静的幽默与戏谑,一直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中。他的作品在"第五代导演"中间自成一道风景。

B.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领导名单

当前(2021年6月)领导:会长:李少红,副会长:冯小刚、尹力、贾樟柯、张扬、王红卫。

1、李少红

李少红,1955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华语影视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主要作品有橘子红了、红粉、大明宫词、红楼梦、恋爱中的宝贝、四十不惑、血色清晨、银蛇谋杀案等。

主要作品有爱情麻辣烫、落叶归根、皮绳上的魂、飞越老人院、向日葵、冈仁波齐、洗澡、无人驾驶等。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官网-协会成员

C. 中国最知名的二十四位导演,你知道哪几位

有:陈凯歌 、张艺谋 、冯小刚、 李安 、姜文、王家卫、 侯孝贤、 徐克、 吴宇森、何平、徐峥等。

1、陈凯歌

陈凯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执导的《霸王别姬》被认为是中国文革后最有艺术价值的一部电影,诠释中国半个世纪风雨变换人物命运。至今仍为唯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导演。在第47届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5 、姜文

姜文,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4年毕业于中戏,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2018年7月13日,自导自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公映。

D. 谁能帮我找个电影(孝子钉)吴峰主演的1982年的电影,谢谢

丈哥SEO博客这个网站里边可以,进去以后站内搜索,孝子钉,亲测有效,望采纳

E. 第四代导演都有哪些

1,张暖忻

张暖忻(1940年10月27日—1995年5月28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祖籍辽宁省铁岭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2,谢飞

谢飞,1942年8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中国内地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火娃》,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3,黄健中

黄健中(Huang Jianzhong),1941年12月29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泗水,国家一级导演、编剧、艺术指导。1979年,黄健中与张铮联合执导爱情片《小花》,该片获得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上获最佳故事片奖。1982年,黄健中独立执导首部电影作品爱情片《如意》。

4,吴贻弓

吴贻弓,1938年12月1日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5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大木匠》。1963年,担任剧情电影《兄妹探宝》的助理导演。1977年,开始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1980年,执导剧情电影《巴山夜雨》。

5,李前宽

李前宽,1941年1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内地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77年,担任悬疑电影《熊迹》的助理导演。1979年,担任剧情电影《瞬间》的助理导演。1982年,开始与肖桂云合作,并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佩剑将军》。

F. 北影唯一满分学生,曾因长得太好看改行,他是谁呢

北影唯一满分学生,因长得太好看改行,现入行30年甘愿不温不火说起国语谍战剧,就不得不提起柳云龙。有人说“柳云龙”名字就是谍战剧质量的保证,而为了得到这份肯定,柳云龙努力了整整30年

柳云龙

1968年,柳云龙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中。他从小喜欢看电影,梦想便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演员。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天马行空”,在柳云龙的坚持下,父亲应付似的给了他100块钱,让他自己去考。

19年7月他的新片《胜算》播出,也引起了粉丝们的一致好评。但因为谍战剧的受众人群的问题,跟一些流量小鲜肉们相比,他是始终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在这个行业近30年,他也甘心这样的不温不火。如今的他,只想好好拍戏、好好演戏,用自己的余生带给大家更精彩的剧集,这也是他最初的人生理想!

G.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广告导演09级名单

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电影剧作方向)按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的文化课考试成绩(以下简称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北京市本科第二批录取理科分数线(不分文、理科)455分后,按专业考试成绩(60%)与文化课考试成绩(40%)综合排。

H. 聂荣鑫护卫者票房多少

聂荣鑫护卫者票房多少

好像挺多的。

1.影片主要讲述了男主吴峰为忠诚履行自己已故雇主萨朗的临终嘱托任务,千辛万苦找到萨朗失踪多年的女儿并与其经历多次死里逃生的惊险故事。

2.故事发生在虚拟的特丹尔国,国际保镖高天保护雇主薛烽前往特丹尔国进行商务洽谈,在路途上遭到的袭击,在中国女孩沈月以及导游费尔南德和特种兵阿尼尔的帮助下解救人质,打击罪恶并捍卫同胞的生命以及尊严的故事。生命与守护的抉择,传达出主人公心系民族命运的情感。通过职责与内心正义的碰撞,表达出邪不压正,正义永存的理念。

3.据了解,《护卫者》也已经成功入围“光年杯”第十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将与150部入围影片竞逐终审,电影《护卫者》也将向多个奖项发起冲击。入围影片各有亮点,既有分账票房头部作品,也有国内崭露头角新锐导演的惊喜之作,还包括多部首映网络电影。

I. 19岁考上北影登上新闻,毕业后3年无戏可拍,搭档杨紫一夜爆红,他是谁

《亲爱的,热爱的》由杨紫和李现一同扮演的一部暖心爱情剧,所以两人就是剧中的一对CP,信任各位关于杨紫都不陌生,基本上跟她搭戏的都能走红,其间邓伦就是一位,相同李现因为这部剧也是敏捷走红了,在剧中的形象就是一位霸道总裁,无时无刻都是面无表情的,但是心里肯定是很张狂的。

在接受采访的时分,看起来脸上仍是有点婴儿肥,面临镜头也不严重。据说其时参考试的人有5000人左右,但是只录取了60名,其间抱负的排面相对靠前,在14名可以说十分的优异了。关于考试的窍门,他也是很谦善地表明自己并不是什么实力派,他觉得艺考最重要仍是心态平稳。

J. 张春郎削发的从《张春郎削发》看潮剧继承与发展

一、学好继承第一课,旧本中挑出“戏胆”
潮剧《张春郎削发》的旧本《张春兰舍发》未挖掘出来之前,只有广东潮剧院副院长郑文风看过海丰正字戏老艺人陈宝寿先生演过同名的提纲戏(没有唱腔和音乐,只有道白和锣鼓),并曾经为我们讲述戏中的表演艺术,引起我们的兴趣和羡慕。1980年一团在澄海新溪演出,剧团秘书林淳钧同志从一位老艺人手中得到《张春兰舍发》这个潮剧旧本,我们如获至宝,即请人把这个写得密密麻麻好像老式账簿的旧本按现代的排版方式分行复写出来,潮剧院也即决定由我负责整理,由一团排演。于是我捧此旧本,反复仔细研读。旧本人物情节冗杂,糟粕甚多,但有两个“关目”(剧中关键性情节)甚为奇特:一是相府公子张春兰在青云寺中化装为小和尚借献茶之机偷窥公主(未婚妻),被发现后勒令当殿削发;一是公主知错了,到青云寺要向张春兰赔礼,春兰逃避,公主紧追。这二折戏名叫“捧茶”、“追殿”。也正是郑文风同志讲述,陈宝寿先生表演最为丰富的两折戏。于是我们信心十足地以此两折戏作为“戏胆”,进行谋篇。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构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出以“削发”开场,以“结发”收场的《张春郎削发》人物情节梗概初步形成之后,负责《张》剧导演的吴峰、黄瑞英两位同志和我由剧院马一鸣司机专车奔赴海丰梅陇向陈宝寿先生求教。宝寿先生对潮剧关爱之情,即付之行动,他毫无保留地重点把“捧茶”、“追殿”两折戏的表演艺术一招一式传授给我们,两位导演专心记录下来,回汕后在排练中传授给剧中男女主角陈学希和孙小华,《张》剧演出时,我们特邀陈宝寿先生审看,老人家又亲自为陈学希、孙小华讲戏和传授演艺。实践证明,如果当时没有从旧本中继承“戏胆”和陈宝寿先生身上的表演艺术,就没有后来的《张》剧如《三国演义》中勇将赵子龙一样“浑身是胆”。
二、迈开发展第一步,着眼手于新一代
着眼手于新一代,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培养新一代艺术人才,使潮剧事业接班有人,而以《张春郎削发》为契机,实属两便,因为剧中人物有老中青相结合;对外方面是对广大观众而言,也应着重培养新一代的观众。潮剧院一团是艺术人才较为集中的团体,老一辈艺人有李有存扮演剧中三朝元老鲁国公,张长城扮演张春郎之父相国张崇礼,首演时是朱楚珍拍电影时是洪妙扮演乳娘,黄盛典扮演皇帝,林舜卿、吴丽君扮演皇后,吴木泉扮演法聪长老,还有一位现在可算中年、1982年首演时应算是青年的丑行新秀方展荣扮演半空和尚等,有了这批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们在压阵,使我们敢于大胆放缰,让这批骏马般的青年新秀陈学希扮演男主角张春郎,孙小华扮演女主角双娇公主,花旦行新秀蔡明晖扮演贴身宫女小红,丑行新秀陈幸熹扮演张春郎的书僮等,他们充分继承老一辈传统的表演艺术,在红氍毹上纵横驰聘,发展成为现代广大观众所“雅俗共赏”的优美新姿。“工夫不负有心人”,全《张》剧中十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即是一团十位老中青演员以及一大批“无名英雄”紧密投契,加上导演、作曲、舞美各个艺术部门的综合装扮,尤其是肩负重任的男女主角陈学希、孙小华不负众望,在排练时“面青青”(这是剧团文书郑永民先生的预言,他说:现在排练“面青青”,将来出台“通身红红”。意即现在花力气,流汗水,演出后必然会扬名走红。)终于使《张》剧在1982年2月8日晚于揭阳地都戏院彩排之夜,似一个活泼可爱的婴儿一样,哇哇坠地之时即受到伯叔娘姨兄姐们的关爱呵护,喂以乳汁,锦以襁褓,获得迅速成长,一路春风。
《张》剧于1982年底参加在汕头举行的广东省戏剧调演之后,便于1983年3月赴上海、杭州、漳州等地作交流演出,7月便由中国新闻社和香港志佳电影公司合拍成电影,1985年春节前后在汕头地区城乡全面放映,历时两个多月,据悉有一百多个电影队,每日上映八场以上;1985年7月文化部戏剧专员叶锋带领“中南戏剧选拔组”到汕看《张》剧,全组一致通过列为可获“金牌”的优秀剧目;1986年3月,《张》剧初次访港,紧接着便多次到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地访演;1987年可谓是《张》剧最繁忙的一年:一月份以“优秀剧目”身份参加广东省第二届艺术节作为“观摩剧目”演出;二月份文化部艺术局长李刚来汕观摩后向文化部大力推荐;三月份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专程赶到潮阳谷饶戏院审评,前后这三场演出都是由新一轮培养出来的优秀演员詹少君演双娇公主。《张》剧出台后,陈学希因磨累过甚而一度身体不好,剧院、团领导和艺术骨干吴峰等面对现实,为了潮剧事业的发展,先后共安排有四个演员扮张春郎(陈学希、林舜卿、林潮光、何丽芳),三个演员扮双娇公主(孙小华、吴玲儿、詹少君),让他们共同为事业作贡献;五、六月份先后有文化部戏剧专员肖甲和张迈同志莅潮剧院帮助《张》剧提高,9月7日正式在北京人民剧场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首轮演出。当时大会没设奖,如有的话,《张》剧可能分得一杯羹。9月中旬回广州汇报演出,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省剧协重奖。为使法聪长老这个艺术形象演得维妙维肖而“天天剃光头”的吴木泉师傅,为出色完成艺术节任务而真的“削发上京华”在舞台上露光头、日常生活却要戴假发的男主角陈学希和“为婴儿断乳”的女主角孙小华、吴玲儿都同时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在众多好人好事中,吴峰导演是一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对剧本的帮助、修改最热切、最具体之人,我已有另文《绿叶居中话吴峰》作详述。此外还应该提及的有当时身为副团长,实际是负责全面工作的杨烈明同志,他自始至终是《张》剧的爱护者,我特别赞赏他那耐苦耐劳耐怨的韧劲;另二位是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中秋和艺术处长关汉同志。陈是剧作家出身,知道创作上的甘苦况味,从《张》剧上演以至上京前后,他始终“视如己出”,上京前有一次来汕后特地找我,详细了解剧本修改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细致而耐心地做协调工作;关汉同志则有更为具体的帮助,有一次他要我借给《张》剧的旧本,反复细看,连上洗手间时都手不离本,之后,对我说:“我这就放心了。”他们如此深切关爱之情,我永记不忘!
截至上京之前,《张》剧已曾在省级《南粤剧作》和国家级《剧本》月刊上两次发表;已有全国17个省市的诸多兄弟剧种和海外一些剧团移植上演。我也曾于1987年底在省艺研所举行的整理传统研讨会上作了介绍,后来形成文章,名为《雅俗共赏的一次探求》。《张》剧自继承下来之后,亦是几经磨炼而逐渐趋于成熟的,尤其是男女主角陈学希、孙小华是每次随着剧本的修改和表演艺术的提炼而吃过不少苦头的。只就拍电影而言,因和在舞台上演出场景不大相同,陈学希在镜头前为了集中表现张春郎将被削发时内心的气愤和激动,而在硬地上(舞台是在地毯上)“抢背”“甩发”等表演,险性更多,难度更大,陈学希却是反复了几次。镜头拍摄完成,他已周身是汗,膝盖、腰腿疼痛难耐,他还是刻苦忍受过去。上京前后,资料繁多,1994年9月广东潮剧院把它编成专辑,名为《古树新花又一枝———潮剧张春郎削发文汇》面世。资料摆明,《张春郎削发》在继承发展这条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还是可以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继承与发展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的潮剧艺术事业是更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培育出像陈学希、孙小华等那样一批艺术新人接好班。现在,我更为明确:继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阅读全文

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吴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李光洁电影音乐 浏览:966
鬼片儿大电影血衣招魂 浏览:926
到法国找了男朋友被囚禁电影 浏览:582
泰国今年的电影 浏览:348
电影院营业上映电影 浏览:55
电影演员美食家 浏览:750
无界电影音乐 浏览:614
侠盗高飞电影的图片 浏览:902
李学生电影观后感400字 浏览:890
印度电影雄狮观后感700字 浏览:553
迅雷电影网站有哪些好的 浏览:139
活着韩国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599
经典英语电影情景对话 浏览:293
厚街万达电影院购票 浏览:295
周星驰经典电影生活 浏览:676
乞丐娶了美女老婆电影名字 浏览:781
电影中的十大巨人 浏览:559
浮世绘艺术家电影中文 浏览:246
电影大全免费观看奇屋 浏览:862
电影平安中国之守护观后感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