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释迦牟尼佛的初心是怎么得的
他的理想可能就是将佛发扬光大吧与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一起住世的,我们常提到的还有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这些佛跟释迦牟尼佛又不处于同一个世界。比如阿弥陀佛是住在极乐世界的,而药师佛则是住在琉璃光世界的。他们各司其职,各有各的佛法上的造诣。
再有,就是密宗中的活佛的概念。
还有禅宗中的众生皆有佛性,禅定即可见佛的心佛。等等...
学习佛法不要停留在这些个问题上,否则很难精进。本师说了,相都是本不存在的,包括诸佛的相。
⑵ 妄想的意思是什么
妄想网络名片
妄想是一种不理性、与现实不符且不可能实现但坚信的错误信念。它包括错误的判断与逻辑推理。即使把事实或已经被完全论证的理论摆在妄想者的面前,也很难动摇他的信念,妄想大都出现在精神病状态下,如精神分裂症。同名的还有彭顺导演的电影《妄想》。
[编辑本段]妄想Delusion
主要表现
在精神病领域,尤指难以纠正的病态信念,与现实不符,与个人处境和文化中公认的信念也不一致。原发性妄想按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人格是无法理解的;继发性妄想在病态心理学上可以理解,它源于其他精神症状或障碍,如情感障碍或牵连观念。
妄想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妄想有历时短暂的,也有持久不变的。妄想的内容连贯、结构紧凑者称为系统妄想;内容支离、前后矛盾、缺乏逻辑性者称为非系统性妄想。
妄想内容一般都与个人经历、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有时明显反映现实生活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宗教、神力、鬼怪狐仙等内容明显减少,代之以窃听器、激光、电脑等现代科技的内容。
妄想有时容易和正常人坚持的一些错误想法,如偏见、迷信、误解相混淆,但后者这些想法主要是由于思想方法、认识水平、环境作用以及个人情感影响,缺乏科学知识等等因素所造成。他们随着知识的掌握,通过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种类
妄想可以按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被害妄想:患者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坚信有人要加害于他。
抑郁妄想:患者过分贬低自己的价值,此种妄想包含负罪妄想、疑病妄想、贫穷妄想等。
夸大妄想:患者认为自己聪明过人、认为自己是天才,创造的成果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或者在名誉、地位、权势上加以妄想,也可以在自我担心的某些问题上加以妄想,夸大此事的危险性。
变形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奇异的变形。
钟情妄想:患者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认为某人爱上了他。
被控制妄想:即异己体验,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思维、意识被某种外力控制住了,也就是说患者认为自己在与某人共享身体、思维,例如患者正在思考某个问题时突然就停止了,患者体验到了自己要想的事情被外力(头脑外的思想,而非自己的思想)夺走了(思维剥夺),或患者体验到了外力强行把不属于自己的事情放到了自己的脑子里(思维插入)等。 以上几种妄想多发生在精神分裂症状态下。
特征
妄想的最大特征是妄想内容的核心完全涉及自我,如“我伟大”、“他人要加害于我”、“我是有罪的”、“那件事情会毁掉我的”等。如内容的核心不涉及自我,就算是一些没有依据的且荒谬离奇的想法,在精神病学的评价标准上,也可以不被视为妄想。
注意
某些妄想是继发于幻觉之后的,如在幻听、幻视等的诱因下所导致的继发性妄想,这类妄想与原发性妄想在病理上是有所不同的,在此与原发妄想需要区别。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治疗妄想症主要依靠药物但对不同类型的妄想症应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抗精神病药是其中一类首选药物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疗可考虑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如果病人情绪波动较大包括出现精神病后的抑郁便可使用抗忧郁药物
2. 心理治疗:首先需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透过给予病人支持来改变某些行为此外病人要避免过度的压力在压力情境下常会影响妄想强度针对个案情形教导适当的适应技巧或者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减少个案对压力的不当反应如果病人同意应鼓励其家人一同参与治疗计划对治疗进度有帮助
3. 团体治疗:配合上述治疗进行
有些病人可即时好转但有些则较难治理甚至可持续终生如若不予适当治疗大部份病人仍可维持相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但也有病人不能自我照顾情况严重
⑶ 大鱼海棠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大鱼海棠》中,椿因为被救爱上了人类男子,所以为他做了很多的牺牲,而湫则是因为喜欢椿,所以甘愿付出。
(3)楞严经电影导演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在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的海洋深处,生活着掌管着人类世界万物运行规律的“其他人”。居住在“神之围楼”里的女孩“椿”,十六岁生日那天变作一条海豚到人间巡礼,被大海中的一张网困住,一个人类男孩因为救她而落入深海死去。
为了报恩,她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帮助男孩的灵魂——一条拇指那么大的小鱼,成长为比鲸更巨大的鱼并回归大海。历经种种困难与阻碍,男孩死后终于获得重生,但这一过程却不断地违背“神”的世界规律而引发种种灾难。
⑷ 靳氏有什么名人
靳尚(?-前311),战国楚臣。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人。怀王十八年(前311),秦派张仪诱使怀王绝齐,怀王发觉受骗,欲杀张仪。他接受张仪厚赂,通过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张仪得以释归。他自请监视张仪,随同去秦;途中被魏人张旄杀死。
靳黈(tǒu)(生卒年待考),战国时期上党郡守。公元前263年,韩桓惠王企图献出上党向秦求和,不料上党郡守靳黈抗命不尊,力主抗秦,韩王派冯亭接替靳黈。冯亭以上党归赵,引发秦赵长平之战。(见于《战国策》)这个靳黈是继靳尚之后在史料中出现的第二位靳氏先祖。
靳歙:(公元前?~前183年),垣曲上敌原村(今山西垣曲)。著名汉朝重臣。信武侯靳歙,初以侍从官员身份跟随沛公刘邦,他是从宛朐起兵的。曾进攻济阳。击败过秦将李由的军队。又在亳县南和开封东北攻打秦军,斩杀一名千人骑兵的长官,斩获五十七首级,俘虏七十三人,受沛公所赐爵位,封号为临平君。后来又在蓝田北进行战斗,斩秦军车司马二人,骑兵长官一人,斩获二十八首级,俘虏五十七人。又率军到达霸上。当时沛公立为汉王,赐封靳歙建武侯爵位,并升他为骑都尉。靳歙随从汉王平定了三秦。高后(吕雉,吕后)五年(公元前183年),靳歙去世,谥号为“肃侯”。他的儿子靳亭代承侯爵。二十一年后(公元前162年),靳亭因驱役百姓超过了律令规定,在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朝廷剥夺了他的爵位,同时免除了其封地。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肃侯玄孙之子长安上造靳安汉诏复家。
靳强:西汉将军。汉二年(前205)以郎中骑千人从阳夏随刘邦,击项羽,以中尉破锺离眛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受封汾阳侯。国都在今山西静乐县西。传四世:壮侯靳强-共侯靳解-康侯靳胡-侯靳石。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五月,侯靳石“坐为太常,行太仆事,治啬夫可年,益纵年,国除”。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靳强玄孙长安公乘靳忠诏复家。
靳允,生卒不详,东汉末年兖州范县(今山东范县)令。
靳详:生卒年不详,三国时蜀使臣。太原(治今山西太原)人。
靳冲(?-312),十六国时汉镇北将军,被刘聪下令斩。
靳陵(?-312),十六国时汉将作大匠望都公,因奉命筑造温明、徽光二殿,逾限不成,被刘聪下令斩于东市。
靳准(?-319),十六国前赵臣,匈奴族,曾任中护军,其女为刘聪皇后。318年(麟嘉三年)刘聪死,其子刘粲即位。靳准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独掌大权,未几,杀刘粲自立,号为大将军,汉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晋,不久,亦为其部下所杀。
靳月光(生卒不详)靳准之女;月华之姐。史称她和妹妹靳月华“皆国色也”。
靳月华(?—318年),汉国昭武皇帝刘聪皇后。父靳准,官大司空领司隶校尉。靳月华和姐姐靳月光,都有沉鱼落雁的美貌,史称为她俩“皆国色也”。
靳皇后(?——318年),靳氏,出身匈奴贵族,生年不详。汗国(五胡十六国)隐皇帝刘粲的皇后。刘粲立为太子时,纳靳氏为太子妃,生子刘元公。318年,刘聪死,刘粲即位,立靳氏为皇后,立刘元公为太子。不久,刘粲被大司空靳准杀死,靳准又为部将所杀,靳皇后同时遇害。
靳康女者,不知何许人也。美姿容,有志操。刘曜之诛靳氏,将纳靳女为妾,靳曰:“陛下既灭其父母兄弟,复何用妾为!妾闻逆人之诛也,尚污宫伐树,而况其子女乎!”因号泣请死,曜哀之,免康一子。——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六列女
靳豚(?—350年),十六国时后赵大将。公元350年八月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会师于昌城,准备进攻邺城。魏国主冉闵亲自统领军队反击,在苍亭交战,张贺度等大败,死亡二万八千人。冉闵追到阴安,杀了靳豚,将其兵众全部俘虏后返国。
靳瑰(?—398年),十六国时南燕抚军司马。被慕容德所杀。
靳安:后燕太史令。
靳山顾:(生卒年待考),南朝梁西江督护。梁武帝大通二年(529年)与流放广州的宗室萧正则合谋袭击番禺,“招诱亡命,将袭番禺。未及期而事发,遂鸣鼓会将攻州城。刺史元景仲命长史元孝深讨之。”——《南史》卷51《临川王萧宏传附子萧正则传》
靳孝谟:(公元?~619年),武功人。著名隋朝末期官吏、唐朝大臣。隋朝末年,朝邑(治今陕西大荔)的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今山西永济旧蒲州城)、中潬(今河南孟县)二城归降唐高祖,因功授金紫光禄大夫。
靳裁之:(生卒年待考),颍川郡人(今河南颍川)。著名宋朝学者、经学家。靳裁之学识渊博,精通儒家学说,从小就开始精学伊洛程氏之学。后来的著名南宋经学家胡安国在入太学时,其老师就是靳裁之。
靳怀德(945—1017),博州高唐人。祖昌范,殿中丞。父隐,禹城令。怀德太平兴国中明法,解褐广安军判官。秩满,授鸿胪寺丞,历著作佐郎、太子左赞善大夫、通判相州,改殿中丞、通判广州,迁国子博士、通判沧州。历虞部、比部员外郎,又通判莫州,知德州。
靳六耶:(生卒年待考),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人。著名宋朝大司徒、怀远将军。
靳十耶:(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宋朝奉议大夫。
靳青:(生卒年待考),山西人。著名宋朝画家,善画猫,以致画猫能避鼠。
靳东发: 〔宋〕字茂远,官止州卒。其性多能,尤工画艺,人目之为靳百会。当时画手少作故事人物,颇失古规鉴之意,东发集古今谏诤百事以为图,号百谏图。——《画继、图绘宝鉴》
靳真明:(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金国征南大元帅。
靳秘:(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金国宣授大都评史。
靳德渊:(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兵部尚书,追封西河郡侯。
靳显:(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镇四川大元帅。
靳用:(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廉访司使。
靳凤:(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三务使。
靳和:(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镇南大元帅。
靳麟:(生卒年待考),靳和长子。曲沃人。著名元朝绛阳军节度使。
靳荣:(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奎章阁大学士。
靳昺,字克昌,绛州曲沃人。兄荣为奎章阁承制学士,奉母王氏官于朝。母殁,昺与兄荣护丧还家。至平定,大雷雨,流水骤至,昺伏柩上,荣呼之避水,昺不忍舍去,遂为水所漂没。后得王氏柩于三里外,得昺尸于五里外。诏赐《孝子靳昺碑》。——《元史》卷一百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五 孝友二
靳颉:(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征西大将军。
靳杲:(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奉议大夫。
靳煌(1210—1293)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县王封人(今河南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东王封村)。元代正三品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尚药太医、太医院副使。生于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3月17日,元太祖成吉思汗五年,南宋甯宗赵扩嘉定三年)农历二月己卯日。
靳忠,深州静安人。以才勇为阿术所知,拔为帐下亲军。从攻樊城,又从破沙洋、新城,摄行军百户。至元十二年二月,追败宋殿帅孙虎臣,夺其乘舟,伯颜壮之。及常州破,录前后功,真授管军百户。江南平,伯颜以忠赏不酬劳,命为管军千户,佩银符。从讨建宁黄华,手刃贼首黄朝奉、王拔都,又获其骁将陈统制。行省赉白金碗二以旌之。后以伯颜荐;除武略将军、邓州翼管军下千户。二十一年,从忙古台入朝,赐金符,就擢中千户。枢密院申定兵制,又改下千户。卒。忠礼敬贤士,恂恂有儒者风。先是,诸将讨闽浙之乱,多俘良民为奴,忠令自相保任,散归乡里。其后男女相携来谢,作斋祠以为福报焉。——选自 《新元史》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六十二
靳德进:(生卒年待考),原籍潞州,后徙大名。著名元朝大臣。祖靳璇,父靳祥,佩金符,赠集贤大学士。靳德进尤精于星历之学。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凡攻占取胜,皆豫克日期,无不验者。会车驾自上京还,召见白海行宫,授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正院事。元仁宗即位,命领太史院事,理辞不允。
靳贵:(公元1464~1520年),字充遂,号戒庵;江苏丹徒人。著名明朝大臣、文士。著有《戒庵集》二十卷。
靳观明 〔明〕号浮玉,京口(今江苏镇江)人。靳贵裔孙。颇擅临池之誉,与同郡陈永年方驾。善以墨渖写山水,竹石亦复超妙。——《无声诗史》
靳义:(生卒年待考),字原礼;河南淇县人。著名明朝大臣。由太学生入仕,累官监察御史。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巡行畿辅,承办贪官,纠正冤案,每日只吃素食,无取于民,皇太子赐给他鱼米,以表彰他的廉洁。官至湖广按查副使。
靳学颜:(生卒年待考),字子愚,济宁人(今山东济宁)。著名明朝学者。靳学颜是明嘉靖十三年举乡试第一。明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阳推官,以廉平称。历吉安知府,治行高,累迁左布政使。明隆庆初年,入为太仆卿,后改光禄大夫。不久又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靳学颜内行修洁,后来见高拱以首辅掌铨,专恣甚,遂谢病归。靳学颜著作颇多,逝世后仅存十之二三。著有《雨城集》二十卷行于世。
靳学曾,靳学颜之弟,山西副使。治绩亦有闻。
靳时芳:(生卒年待考),姚安人。著名明朝大孝子。侍父赴京,父疾不能乘马,靳时芳背负而行。母病,靳时芳晨夕抱扶,历三十二年如一日。家贫教授,畦步有绳尺,游其门者,皆有规程。父严母慈,子孝妇贤,团结和睦,勤俭持家,数十年如一日。福寿延年,八十三岁逝世。
靳於中:(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进士,仕至大理寺正卿,刑部尚书。卸官后徙居密县,后分移登封。著有《礼记礼宗全录》四册,义释“闯王”留下美谈。
靳居,字淑孔,长垣人。崇祯进士,曾知济源、莱阳二县,有政声。
靳滋昂:(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明朝末年医学家。著有《心经楞严经注》,《黄庭内外景经注》。
靳统武,明末平阳侯。
靳辅:(公元1633~1692年),字紫垣;祖籍辽阳人(今辽宁辽阳),汉军镶黄旗人。著名清朝大臣、水利工程专家。官职是“河道总督”,他熟知水利,对古代水利工程潜心钻研,吸取前人经验,指导民众治水修渠,深受百姓受戴。后来写出一部《治河书》,是中国治水历史的总结,是水利史上重大贡献。
靳标嵩:(生卒年待考),字维岳,号赤符;河南尉氏人。著名明末清初大臣、学者。著有《疏园集》、《参同易测》、《庸行真议》等。
靳让:字益庵,河南尉氏人,清朝官吏。康熙十八年进士,授浙江宣平知县。
靳标策:(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学者。著有《仲全子文集》。
靳载:(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学者。著有《四书叙讲》、《四书肤见》、《读史辩》等。
靳址:(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学者。著有《易经古本》,《诗经古韵》,《太极通书》,《西铭解》,《朱子语类》,《澄碧楼文集》。
靳荣藩:(公元1726~1784年),字价人,号绿溪;祖籍山西洪洞,出生黎城麦仓村人。著名清朝官吏。先世洪洞县人,自六世祖始迁黎城。祖父靳绮,府学生员。父靳尚端官至浙江蒲江知县,山西忻州学正。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进士。历任河南省新蔡县知县,河南乡试房考官,龙门知县、迁安知县、蔚州知州,筑“靳公坝”,遵化知州,大名府知府,五十八岁去世。
近现代名人
靳云鹏:(1877~1951),字翼青;山东邹城峄山镇苗庄村人。著名北洋军阀、北洋政府内阁总理。靳云鹏与冯国璋一样,也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1917年“府院之争”后,段祺瑞重掌大权。靳云鹏借参战之名,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势力,11月间又赴日考察,推行亲日外交。次年,靳云鹏升任参战督办公署参谋长,代表北洋政府先后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等三个丧权辱国条约。段祺瑞下台,徐世昌继任大总统后,靳云鹏于1919年初入阁,任陆军总长,暗中联络直奉两系,图谋组阁,徐世昌为平衡各派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于1919年9月24日任命靳云鹏为国务总理,为民国陆军上将。在直奉两派通电支持和经参、众两院通过后,靳云鹏于11月5日正式受命组织内阁,并兼任陆军总长。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要靳云鹏出山维持华北局面,但靳云鹏提出日寇须撤出华北,恢复“七七”事变前的局面。后来日寇认为他下台较早,手中并无有实力而作罢。靳云鹏在晚年意志逐渐消沉,加入了“居士林”,整日诵经念佛,直至1951年病逝。
民国总理靳云鹏
民国总理靳云鹏
靳云鹗,字颐恕,号荐青(1881年5月一1935年7月),国民党军队上将,山东省邹城市峄(yī)山镇苗庄人。靳云鹏之弟。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
靳云鹤,出生于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苗庄村苗庄村普通农家,后迁往济宁。靳家兄弟姐妹7人,靳云鹤在三兄弟中居末。靳云鹤的父亲靳开端,足下有三子,长子靳云鹏,后为民国陆军上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皖系四大金刚之首;次子靳云鹗,后为国民党军队上将、北洋政府河南省省长、直系悍将;三子就是靳云鹤。
靳树梁,字栋华,1899年4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其父为乡村塾师,收入微薄,难以维持家庭生计。靳树梁9岁时随堂兄去河南读书。他学习勤奋,仅用3年半时间读完高小和中学,13岁考入河北公立工业专科学校应用化学科。通过学习,他认识到祖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应以先进技术开发宝藏;遂中途转学天津北洋大学采冶系。
靳书科:山西壶关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傅作义属下历任副长官部参谋、第十二战区长官部坦克大队队长、察哈尔省保安司令部警保处少将处长、绥远省无职军政干部招待所登记组组员、察哈尔省保安副司令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城防司令等职。1949年9月19日,靳书科在绥远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董其武率领下起义。
靳佩芬(1910—),女,安徽省舒城县范店乡人。1922~1928年在罗山小学读书,后入安庆女子中学。1933年,在北京志城中学毕业。1934~193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读书。毕业后,任西北联合大学化学系助教。1940~1944年在兰州任西北师范学院讲师。1944~1945年,在四川任东北大学讲师。1945~1946年,任桂林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后任长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建国后,除短期在青岛山东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外,其余数十年来均任安徽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晚年兼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靳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已退休。
靳虎:(1911~1989),又名李文昌;甘肃金县人(今陕西榆中)。1927年参加西北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副校长,海军预科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械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靳来川:(1911~1987),河南获嘉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靳怀刚:(1918~1996),山东邹城市峄山镇苗庄村人。靳怀刚出身于显赫家庭,父亲靳云鹗,曾当过吴佩孚的副司令和河南省省长,同于学忠有袍泽之谊。他的伯父靳云鹏,在北洋军阀政府里曾两度出任国务总理,与张作霖是儿女亲家。
靳夕:(1919.10-1997.6) 现代画家,美术电影编剧、导演。
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年生于宁河县芦台镇。著名台湾作家,名震寰宇的文坛巨匠。她已出版《罗兰小语》5辑,《罗兰散文》11 辑,《绿色小屋》、《飘雪的春天》、《西风·古道·斜阳》等长短篇小说5部,“堪称新传记之范本”的自传性文学《岁月沉沙》三部曲,以及诗论、游记、诗歌 剧、广播作品31部。罗兰的作品多次获奖。
靳之林:男,1928年5月生,河北滦南人。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本原文化研究学者。
⑸ 释海灯的人物生平
释海灯(1902-1989)俗姓范,名靖鹤,字剑英,又名无病。
幼年出身贫寒,父亲是个穷裁缝,勉强度日。 1906年5岁丧母。
1908年7岁随舅父习武。聪慧勤学,酷爱文学和武术。入私塾,成绩优异。 1916年秋,参与绵阳南山师范学校统考,其年龄最小,但以第一名成绩为录取,在校两年时间,总保持第一。为帖补生活,以帮老师改作业和投稿糊口度日,但还是以绵阳十二县第一名成绩毕业,后分到梓潼一所新学校任教,之后辞职到成都深造。
1918年17岁考取四川法政学校(后并于四川大学)文学院文学系,因家境贫寒,以第一名成绩又考入四川省国立警监学校公费学校。从此,早上习武,白天上学,晚学诗词,生活渐趋稳定,追随李药师问诊切脉,为人看病行医,由于长期生活清贫,体质单薄。
1920年19岁正式改名范无病,意无灾无难之意。因为父报仇心切,到处访求名师,结识了川军28军教官王体泉,拜其为师,学习钻研武功。
1927年回成都,借宿同学处,以<<新新新闻>>写文章糊口度日。 1928年两位身怀少林绝技的少林寺护寺高僧,因祖庭被军阀所毁, 前往四川化缘救灾,住成都昭觉寺(详见:汝峰大师之迷)海灯法师在成都五岳宫街观看汝峰大师(即贞绪大师)表演少林绝技时,想习之,追随数日,但汝峰大师(即贞绪大师)告知:“本绝技概不外传,必须是我少林弟子方可习之”。以示虔诚,要求以其胸燃32盏油灯,燃灯供佛, 皈依佛门拜师入佛习武,海灯遂拜二位高僧为师,学习少林武功。开始练“童子功”、“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等,二位少林高僧苦心教导下,范无病学得不少功夫。每天凌晨三更闻鸡起舞,勤学苦练,终练得四大绝技:
一、面壁坐禅:入定几天,轰动一时。
二、二指禅功:就是用二指撑地,翻身倒立可达二分锺。
三、童子柔功:须从少年学起,终年不辍,终生不娶,才能练得全身柔软如棉,能头套进腰鼓桶,运用软功,利索落地。
四、梅花椿拳:脚踏梅花椿,步法稳健,分寸不乱,才能在十一根高约三尺左右的梅花木椿上如履平地,表演梅花拳法。开始练低椿,再逐步提高。
范无病武功精进:特别是五行功、达摩功、少林精拳、少林棍法、子龙枪法、青龙刀法、九步连环拳,以及单、双板凳拳等软硬功夫。
1928年随师应回龙寺邀请,向云禅和尚和丹岩老人学习内外桩功,以及少林套路,为日后少林武术奠定良好的根基。
1929年由川军28军教官王体泉引见拜山东朱智涵道长学习少林拳和道家功等。
登登州嵩山少林寺,请贞俊法师((1865~1939))纠正拳脚,贞俊法师认为海灯有江湖气,不愿指点。不久,海灯离去。
1932年海灯法师考入成都北较场军官教育团读书深造。 1937年暮秋,五岳宫,佛泰长老引荐成都昭觉寺方丈、学问渊博的智光法师, 进大殿范无病顶礼膜拜礼师,智光法师为范无病披剃,授以“三皈”、“五戒”,取法名为海灯。
1937年初冬,到昭觉寺智光法师处受具戒,正式成了和尚,自号“常精进僧”。
担任昭觉佛学院国文教师和武术教师。宝光寺与昭觉寺齐名同为佛教禅宗丛林,寺内方丈贯一老和尚禅学精深、德高望众,他在任方丈前与佛泰长老同为宝光寺的“四大班首”之一。任方丈後,智光法师和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能海法师都是贯一老和尚的受戒弟子。所以出家前後常去宝光寺向贯一老和尚学禅法,兼教宝光寺众僧武术。几十年来,海灯与宝光寺一直保持着联系。
1938年海灯法师就任梓潼县七曲山大庙住持、及梓漳县佛教会理事长。 1946年河南省嵩山少林寺被聘为国术教授 。住云水堂,而後进达摩祖师面壁洞坐禅,入定七天七夜,轰动一时。
1949年解放後,海灯法师多次参加省、市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及表演,担任上海市体育宫武术教练。在习武的同时,坚持研究佛学、医学和文学。同时对中国古典文学兴趣浓厚,特别对旧体文坛造诣更深,向为海内外名家所称道,出版《少林云水诗集》等。
1952年海灯法师在上海杨浦区榆林路西方莲社,讲经弘法授课。 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大师主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组织重建工作,虚云大师以其百岁高龄率僧众开荒垦地,躬耕陇亩,打地抛砖,重建寺庙,再塑佛像。至1959年,殿堂僧舍相继落成,建筑面积约662l平方米,新塑寺内佛像50余尊,有120多名僧人住持。
1956年里,鉴于寺中僧众日增,为提高大众的佛法知识水平,虚云多次同大家商量在寺中创办佛学院,却因没有合适的讲经人选而搁浅。
1956年6月,释海灯(海灯法师)自上海来到云居山亲近虚云,即为虚云大师留下常住于此。 1956年7月15日,原住持性福和尚退居,释海灯(海灯法师)升座就任方丈。 不久,虚云与海灯和尚共同主持了寺中的讲经法会。法会上,由海灯法师为僧众讲《楞严经》,前后长达四个月之久。参加听讲的除了本寺和云居山及周围小庙的僧尼外,还有专程从香港及内地其它省市赶来的四众弟子,海灯法师对经文十分熟悉,讲解时流利自如,通俗易懂,口齿清楚,声音宏
亮,叙述生动有趣,所以每堂课大伙都听得津津有味。
1956年十月为续佛慧命,弘扬沩仰宗风,虚云边重建边考察座下学子,考察毕,虚云在真如寺向释海灯(海灯法师)、性福和尚数人传授沩仰宗法印(详见云居山挂沩仰宗钟板)。尊为沩仰宗九世海灯宣明。侍者济平法师本为虚云和尚座下弟子,但虚云老和尚告诉他:会有一位密宗大师来,你要拜他为师,故济平法师转拜海灯法师座下。(济平法师转看简介)
1957年初,好事者欲占据真如寺僧众55-57年所开垦的田地,甚至竞将虚云所住茅蓬也划入迁出范围之内。虚云求助李济深又把此信转至周恩来总理才得以为保全。
1957年夏,虚云继续安排海灯法师在真如寺为僧众讲《法华经》,到十月才结束。期间,虚云与海灯法师一道在寺中创办佛学研究苑。择有高小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比丘近十人就学其中。学僧釆取不脱产学习制度,每日于早四点早课后即听讲两小时,晚六时又听讲两小时。要求听过讲课之后进行自习,然后覆小座。这一年主要由海灯法师讲课,学僧则要求背诵《楞严经》《法华经》及《四分律比丘戒本》等。
海灯法师讲《楞严经》写了一首名为
“云居山讲楞严经”的诗:
“农事泯诸相,
勤耕第一荣。
饱温既有得,
闲坐话无生。”
诗既写了当时在寺中讲经的情形,又体现出他十分推崇禅宗的“农禅并重”之家风。这首诗现已收录在1985年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的海灯法师所著《少林云水诗集》之中。)
1957年的上半年,海灯法师用了4个月的时间,讲完大经《法华经》。不讲经时,每天坚持练武和放牲口。庙里常住僧众有120多人,听海灯法师讲经的除本寺和山上山下周围小庙的僧尼之外,还有从香港和国内各地来的僧尼和男女居士等,人数最多时达300多人,一般情况也有200人左右。海灯法师对经文十分熟悉,讲解时流利自如,通俗易懂,口齿清楚,声音宏亮,叙述生动有趣,所以大家每堂课都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愿意听他讲经。
为了提高寺中青年僧人的文化修养,海灯法师在讲经之馀,还以《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古典名籍为教材,给大家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知识,使青年僧众受益非浅。
1957年九月十五日虚云大师便请摄影师上山,拍摄全山风景,举凡大雄宝殿佛像、藏经楼、法堂、晦山与戒显和尚塔,明月湖、赵州关、飞虹第五编 当代中兴志桥、海会塔,以及所住茅蓬一一拍照。又自摄坐像一帧,共计三十九张。相片冲冼出来之后,虚云亲自安排分送给有关捐助功德的善信。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属於我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禅宗一派,一般不习武,而以参禅为主,所以庙里基本上没有什麼人专门跟海灯法师习武,海灯每天清晨一个人单独练习,有时也和弟子济平一道对练。在真如寺期间,海灯法师曾为大家表演过几场武功,给寺庙常住的僧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中有拿手绝技“二指禅功”,三节棍、九节鞭、罗汉拳、梅花掌、空中射箭等等。海灯法师打的三节棍能摔成一条直线,变化多端;空中射箭则更是令人叹服不已。特别是“二指禅功”更是令人叫绝。
海灯法师在真如禅寺主要主持修建:锺楼和鼓楼两座建筑。(文革后重新修复的锺鼓二楼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重建。登上真如禅寺的锺楼和鼓楼,便见正中大梁上一行醒目文字:“佛历二八八四年(公元1957年)岁次丁酉夏四月初八主持海灯皆两亭大众同建”。) 1957年10月济平法师跟随海灯法师到上海研习法华、楞严等经典。在上海期间除日常五堂功课外,每日听经九小时,更夜不倒单,或拜经、或参禅。同年应邀请海灯法师在上海佛教青年会宣讲《金刚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客似云来,反响极大。
((据导游回忆:海灯法师在上海的时候,住淮海路,我一前辈道友当年还年轻,海灯法师教他练武,他不喜,后来海灯法师竟把密法传授于他。文革时代,正是此道友保存了海灯法师的诸多法本法宝,实在是法师之先见之明。
海灯法师晚年,竟被人请去拍一指禅,故脚上绑了绳子。后又被最早宣传海灯法师的记者倒头一棒,成了一大冤案。法师黯然圆寂,留下云居山那沩仰宗九世祖塔,明月清心,岂劳分辨。
2012年吾曾拜见海灯法师高徒济平法师,济平法师已界八十,尚生龙活虎,金刚面目,我曾问他本门传法的事情,他说师父传我大法,不能随便传人,可见法师传承之严格,据我相识的一位法师才得亲传,居士们学得多是皮毛耳。))
1959年,海灯法师就任苏州吴县石公寺住持,随後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问道、修行、…… 1967年深秋,海灯法师从上海返回四川。在故乡江油县重华镇的山边结了一间简陋的茅逢,取名“本愿精舍”。定居下来。并写诗抒怀:
占得恒河一点沙,
半瓢白水过生涯;
海滨抛却名人社,
山麓结成开士家。
海灯是个苦行僧,生活极为简朴,他回到家乡后,以教武为生,吸引了不少青年人。 海灯在重华镇时,不仅教人习武,还替老乡看病,很受当地人的尊重。他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终年隐于山乡。 1968年初春,他怀首“古稀不作衰龄想,两脚犹堪踏九州”的雄心宏愿,带领徒弟四人到河南嵩山,探访了阔别三十年的少林寺。这是海灯法师第六次故地重游。来到寺内,但见雪飞鸟鸣,苍松依旧,忆及昔日“闻锺起舞”、苦练少林硬功的景况,不禁感从口来,随口吟诵道:
雪花六出鸣啼鸟,海燕双飞忆卧龙。
三十馀年唯好梦,百千万劫亦英雄。
临行加顾少林径,益我难忘子夜锺。
归途中,又写了《重游少林四绝句》,其中一绝云:
嵩山技击名中外,
少室健儿遍九州;
人日我来春正好,
光景无边雪未休。
表达了对少林武术的高度赞誉和对少林寺的深厚感情。
1976年9月9日粉碎“四人帮”後,海灯法师欢欣鼓舞,他又命笔写道:
“冷坐十年成底事,
但向人间作白牛”。
愿在其有生之年,为振兴少林武术鞠躬尽瘁。 1979年9月,一个电影摄制组在四川拍摄奇人奇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龙腾辟谷论坛听说江油有个会武功的和尚,便请来了海灯,海灯就这样走上了银幕。香港长城影业公司和峨眉电影制片厂合拍大型新闻记录片《四川奇趣录》,海灯法师带领弟子们,来到川西名刹宝光禅院,表演了精彩的“二指禅”、“童子功”等少林武术,赢得了“功深面壁、绝技惊天”的赞语。当时,宝光寺僧众和新都不少青年纷纷向海灯法师学习少林武术,法师尽心施教,不知疲劳。他在《宝光寺杂咏十首》诗中有云:
高山流水几经年,洗髓无能未敢眠;
愿将所学传新学,玉宇澄清乐有年。
体现了海灯法师老当益壮、勤奋不辍、将自己的少林绝技传授给青年一代的可贵精神。
随着这部片子的公映,海灯的大名第一次得到传扬。
此间,摄影组主创人与海灯法师过从甚密,曾向他学习剑术、求教诗法,并有《敬呈海灯法师》七绝四首相赠。海灯法师将离宝光寺时,乃回赠以《留别新都冯君》七律一首:云水光中洗眼来,风尘亦识谪仙才。
青山娱目万千里,白月传心三五回。一剑有知增慧业,十年无语对秋崖。
人间到处皆亲友,辅世不须问劫灰。 1982年,事缘当时少林寺的当家和尚释行正,送几个学僧到四川读佛学院,途经江油市。他与海灯是旧识,故友重逢,互叙友情,海灯称将再到少林参访,释行正表示欢迎。他回到河南後,未久海灯带了六名弟子,到少林挂单住下来……
1982年11月海灯的弟子肖定沛写出了一篇将海灯与少林寺联系在一起的新闻并发表,正是少林热,且名声在外,又被冠以少林的美名,顿时名声大噪。被某位知名作家写成《海灯法师传》。(此後海灯法师也不得不默认为少林方丈,更何况由护寺和尚倾授少林武术,不是少林也是少林无从辩解。不料纸包不住火还是为之後的真假少林方丈风波埋下伏笔)
1982年底,海灯法师怀著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了继承和发展我国少林正宗武术,谢绝了国外的聘请,在耄耄之年,重返少林寺。“来到少林梦亦新,千峰挺秀见精神”。在这座充满生机的“天下第一古刹”,海灯法师不辞辛劳,课徒传艺,为振兴少林武术、振兴中华武术鞠躬尽瘁。当时,新都及四川各地的弟子曾不远千里,前往少林寺探望海灯法师,法师与他们合影留念并写《忆蜀》诗相赠:
万峰独逊此峰幽,满目榴红绝顶游。
一片白云生足底,几多大事记心头。
爱人以德真名宰,辅世忘功契上流。
记得来时清静路,半钩新月映平湖。
诗中所吟的清静路,实指新都的宝光禅院,所吟的平湖,实指新都的升庵桂湖。
1983年北京晚报连载了“海灯法师传”长篇小说。使海灯成为媒体的焦点。
1984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记录片《少林海灯法师》, 展示法师的三大绝技。1984年四月中旬,摄影组评价:海灯法师“得达摩正宗,怀惊人绝技”,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海灯法师传奇的一生,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少林海灯法师》的彩色电影。摄制组陪同海灯法师一行回到宝光寺,与僧俗旧友及文武弟子们相聚。
1984年年底,摄影组刚在北京拍完这部电影,又应中央电视台和成都市外办的联合邀请,海灯法师冒著风雪严寒,带著高徒范应莲、李兴友等人赶到宝光寺,参加拍摄反映佛教徒生活、由笔者编剧的电视片《佛门生涯》。因此,笔者有幸又一次得到法师的赠诗,勉励之情,溢於毫端:
宝光妙意几人知,
曾向峨峰礼导师;
何期桂湖遇才子,
此行端不枉游资。
同时,海灯法师在雨雪交加的黎明,去访问新都的弟子执教的武术训练班,海灯法师高兴地对正在练功的学员们说:“你们都是童男童女,‘童子练轻功,越练越上冲’,希望你们学好武术,练好本领,为‘四化’献力,为国家争光”。 1985年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到美国访问,使当地华人社会掀起了一阵“少林旋风”,在新声戏院登台献技,弟子范应莲轻松击败一身高一米八五、体重一百六十英磅的美国青年拳手维克特。 1985年二月海灯法师应著名的度轮宣化上人邀请去美国万佛城传法,度轮宣化法师跪拜海灯宣明法师座下,以示为讲经说法者的尊重。 (海灯法师是九世宣明宣化上人为九世宣化)海灯法师也为万佛城僧众传授了度轮一生修持的密法。
海灯从美国回到四川後,一个以海灯名字命名的建筑物在他家乡破土动工,这便是之後的海灯法师武术馆奠基仪式。
(1986年十月,正式晋任为少林寺方丈)
因为海灯以少林寺“方丈”的名义大出风头,使身为当家师的释行正和尚大为不悦,就迁了海灯师徒七人的单(迁单),下“逐客令”。既然主人不留客,海灯也就带著六名弟子离开少林寺。
1986年海灯法师受邀到上海武警指挥学校指导学生练武。兹聘请海灯法师为我军侦察兵武术骨干集训队总指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1986年 4月15日。聘字为2201号
1987年四川电视台在拍摄了二十集的《海灯法师》连续剧。记录了海灯的传奇事迹。在电视台播出後,更使海灯声名远播,中外皆知。 1988年海灯法师武馆在江油落成,并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该馆没有练武厅,没有练武功房。海灯法师任第一任馆长。海灯武馆黄琉璃瓦、宫殿式建筑,武术馆哪能这样搞呢,明明是修的纪念馆,当时就有人这么认为。武馆里挂满了海灯的诗抄。江油某领导说修一个海灯法师武馆,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打出名牌,利用名人效应。海灯法师是江油人,江油就要推出海灯法师。海灯法师随後发表《少林气功精要》引起武术节强烈反响。又整理撰写《少林云水诗集》为海内外名家所称道。由於他的名气很大,一般学武者趋之若鹜。
同年任观雾山极乐寺住持。
海灯法师一生除讲经、习武之外,还写了不少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馀舍俗被缁六十馀载,
志在金经一卷、山芋两坛,
长木妻兰若足矣,而积习未忘,
禅馀偶有吟咏,亦聊以志所感。”
(见《少林云水诗集》之“序言”)
海灯法师晚年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9年海灯法师去世后,江油市为海灯编写文史资料《海灯专集》,海灯法师弟子范应莲写了《我的恩师海灯》,并编辑出版了《海灯法师画传》。
⑹ 首楞严演义电影怎么看
该片基本上是按照经本及圆瑛法师的注解来进行的,可以说是对初学楞严者的宝贵参考资料。当然影片由于篇幅限制不能讲得很详细,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初级入门先导作用。只是可惜,刚到要十番显见,影片就结束了,所以说好戏还没真正开始,盼望着贤者们能继续创作,为初级入门学者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⑺ 有哪些当时不懂后来才理解的电影台词或情节
其实每部电影中都会有许多深层次的意思,只是一直以来我们作为观众很难看明白其中的意思罢了,就好像那句话说的“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以是曲中人”,当你看懂的时候就真的会有这样的感想了。有些人看喜剧笑哭了,但是有些人看喜剧却哭着笑,因为当时的我们不懂,后来才理解了这些电影台词和情节。
谁知道等到后来卢本伟风生水起了后,却和笑笑反目成仇。直到后来两人闹出的一系列事件,卢本伟也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表面兄弟”。在这件事之后我就明白了当初看的《九品芝麻官》中的桥段是真的不假,毕竟,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
⑻ 抄写楞严经第六卷
阿弥陀佛!师兄,修行路上一点小小的障碍,没事的!你要精进,就会有事相来磨炼一下,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修行怎么样?哪里还有欠缺?哪里还有漏洞?继续抄,继续念,不用理会。完了就完了,不要把事情放在心上。楞严经多抄,另外,再配合每天念几遍楞严咒吧!
随喜赞叹!
⑼ 《首楞严经》电影的纯音乐叫什么
阿弥陀佛,您能提这个问题,说明您是一位有大善根的人,与《楞严经》有很深的法缘。
《首楞严演义》电影有多个音乐,我不知道您说的是哪一个,现将我知道的分享如下:
插曲:
《取水偈》编曲:马腾飞,演唱:王千予
《娑毗迦罗》编曲:马腾飞、张迪,演唱:王千予
《戒池清凉》编曲:马腾飞,演唱:张迪
《征问诘讨》编曲:马腾飞、张迪,演唱:桑吉平措
片尾曲:《楞严咒咒心》
配音专辑:
《Buddha Spirit》编曲:Anael & Bradfield
《大乘天》编曲:程池。
《凤蝶》编曲:梵天Bonten
并愿您精进修行,明达佛理,早成正觉。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⑽ 有哪些电影台词或情节,是你当时不懂后来才理解的
我觉得有以下这部电影中的台词和情节是我后来才理解的:
事实上,答案已经在电影《莫呼洛迦》的原声配乐中给出了。其中一首歌词唱道:“我是现代女孩。”那么现代女孩是谁?关于这一点,《楞严经》中也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女人爱上了阿难,并试图诱惑阿难。在佛陀的指引下,她加入了精神修行,并逐渐开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陀从《楞严经》开始就启发了阿难,但最终阿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中途被佛陀开悟的女人取得了正确的结果。所以这就是我后来才懂得情节。以上仅是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