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间长的电影
气氛(电影)气氛(Ambiancéis)片长达720小时,由瑞典导演安德斯·韦贝里执导,预告片发布于2014年7月,时长72小时,2016年,韦贝里又从预告片里摘录了一段一分钟版本,这个新版本将于2017年公布于世,同时也会上线电影的7小时20分钟版本。该片最终版将于2020年12月上映,不过具体上映形式未知,毕竟一部如此长的电影,若24小时不眠不休地连续放映,放完一场也要一个月。
2. 获得金马奖的电影有那些
获得金马奖的电影有,《大象席地而坐》,《血观音》,《八月》,《刺客聂隐娘》,《当爱来的时候》。
1,《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笔名胡迁)执导的剧情片,由彭昱畅、王玉雯、章宇、李从喜主演,于2018年2月16日在德国柏林电影节放映。
该片以胡波的同名短篇小说为蓝本,讲述在一座并不发达的河北小城中,四个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层小人物寻求救赎的故事。
2,《血观音》
《血观音》是中环国际娱乐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子映象有限公司、高雄人、喆学影像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杨雅喆编剧导演,惠英红、吴可熙、文淇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家三位女性,通过高超手腕及柔软身段在复杂的政商关系中生存取利,却因为一桩灭门悬案而卷入彼此的爱恨情仇中的故事。
3,《八月》
《八月》是由爱奇艺影业、北京麦丽丝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永旭良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剧情片。该片由张大磊编剧执导,孔维一、张晨、郭燕芸等主演。影片于2017年3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4,《刺客聂隐娘》
《刺客聂隐娘》是一部古装题材的文艺武侠电影,由侯孝贤执导,舒淇、张震、妻夫木聪、阮经天等主演。该片于2015年8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取材自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
5,《当爱来的时候》
《当爱来的时候》由张作骥执导,李亦捷,李品仪,吴慷仁,高盟杰等主演,主要讲述在一家热炒店里由女孩未婚先孕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母女间的矛盾冲突与互相了解的温情故事。
3. 胡迁是谁
今天(10月13日)上午,作家河小西在微博爆料称,“青年作家、导演胡迁(又名胡波)上吊自杀。”
祝福作家胡迁、导演胡迁一路走好,在天堂继续他的文学创作。
4. 胡波为什么自杀
导演胡波于2017年10月12日选择自杀,关于自杀原因根据其身边人透露,他经济窘迫、感情受挫、精神面临危机,生活中的种种不易导致他选择主动结束生命。
胡波,笔名胡迁,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导演,胡波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十分想拍电影,不过拍出的电影总是无法让别人满意,所以他后来还跨界写了小说。
2016年7月的青海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上,胡波带着自己的剧本《金羊毛》走上了创投会的宣讲台。因为这次机会,胡波被王小帅的妻子、冬春影业的制片人刘璇注意到了。
不过,在合作的过程中,胡波和王小帅发生了分歧,胡波新作一共时长四个小时,胡波希望不剪,而王小帅则出于上映的考虑,希望能保持在两小时内,然后二人就因为这件事疑似不和。
之后,胡波的朋友就发现胡波情绪越发低落,最后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胡波自杀后,王小帅被质疑最多,其实客观的说,王小帅在电影剪辑这块的意见并没有做错什么,他的想法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但他没想到的是胡波死了。
胡波死后,很多网友哀悼他的离去。斯人已逝,为其缅怀。
5. 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电影节上获肯定了吗
第68届柏林电影节已经闭幕,本届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没有华语电影的参与,而一部名为《大象席地而坐》的中国影片在电影节上获得弥足珍贵的肯定。
德国当地时间2月23日,青年导演胡波(原名胡迁)遗作《大象席地而坐》获得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次日,《大象席地而坐》收获了第二份荣誉,“GWFF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
曾由王小帅监制 后返还版权
2017年10月12日,29岁的胡波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时他的这部处女作《大象席地而坐》正在后期制作阶段,影片的监制是导演王小帅。但似乎两位导演对于电影的创作有所分歧。
胡波2016年参加FIRST影展的创投会,他的项目《金羊毛》获得王小帅的青睐。影片经历了两次改名,王小帅在之前的采访中也提及对青年导演的欣赏,以及一些建议。
从后来公开的一些信息推测,双方最大的分歧应在于片长,胡波最先交出一个4小时的粗剪版,王小帅希望他把时长压缩在2小时左右,但胡波的修改版仅仅剪掉了10分钟。
除了电影的问题,贫穷潦倒,女友离去也是压垮胡波的原因。除了导演,胡波还有一个作家的身份,出版过《牛蛙》、《大裂》两本小说。《大象席地而坐》中的故事也是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而来。但微薄的稿费并不足以支撑他的生活。
6. 青年导演胡迁去世前是一个怎样的人
10月13日,作家河小西在微博爆料称,“青年作家、导演胡迁(又名胡波)上吊自杀 。”对此媒体及时向First相关人士求证,获知消息属实,但具体情况有待警方的司法鉴定结果,目前胡波的父母已经赶到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和FIRST组委会都已前往处理相关事务。
胡迁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6年,他曾以电影处女作《金羊毛》的剧本参加了FIRST影展创投会,之后签约了冬春影业,去年8月份就正式以《爱在樱花盛开时》为项目名称迅速启动,2017年2月份开始拍摄,王小帅导演担纲监制。而相关知情人透露,“那部新片已经拍完了,后期做到一半,现在周围人(得知胡迁自杀)也都是懵逼状态,还不知道怎么办。”
此外,胡迁还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他频繁地在 ONE等平台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作品,并凭借《大裂》获得了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
不管自杀处于什么原因,逝者安息。
7. 演员拿2000万、编剧50万,青年导演自杀的背后,谁是罪魁祸首
一、演员的“天价片酬”到底有多高?
这“天价片酬”不禁让人咋舌。
虽然我们知道有些演员的片酬是高,但有多少人会想到能高到这么离谱?
且不说上面一行以千万为单位衡量的,诸如鹿晗、吴亦凡这类公认的有流量、无演技的明星,甚至将片酬叫到了一亿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在一部电影的拍摄中近乎一半的成本都要放在主演的身上,剩下的一半用来负担整部电影制作过程当中的其他支出。
虽然后来都有被辟谣,可无风不起浪,还是让一群吃瓜群众惊了一场。
我们再来拿一个数据作对比。
据悉,在我国的影视行业当中,演员的片酬可以高达总成本的60%,而编剧的稿酬却只能占到总成本的5%—10%。
对于演员“片酬高”的问题,还是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能说这是娱乐圈“资本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在现阶段来看,这的确构成了一个矛盾,但并不是不能够调和的矛盾。
但如何在演技与片酬之间找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平衡点、并能够兼顾着明星的流量效应,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也希望在冯远征老师的提案下,流量演员“天价片酬”的问题可以再次被公众重视起来,从而将促使问题找到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答案。
8. 青年导演胡迁上吊自杀在拍什么电影
10月13日,作家河小西在微博中爆料,称“青年作家、导演胡迁上吊自杀。”他生前自编自导的长篇电影处女作《爱在樱花盛开时》年中刚刚完成拍摄,据悉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导演胡迁却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大家。这部还未公映的个人大银幕处女作,也遗憾变成了遗作,令人唏嘘不已。
作为影片的监制,王小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爱在樱花盛开时》是他在First当创作评委时看到的,这个剧本和其他作品,让他感到年轻导演怀揣的电影理想,以及对现实的关怀,很有温度。王小帅认为,《爱在樱花盛开时》是一部作者型的电影。
2017年2月,《爱在樱花盛开时》正式在内地开拍,该片由《闪光少女》的男主角彭昱畅和青年演员王玉雯联袂主演。
9. 李诞真的那么有才华吗
李诞李诞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是生活眼前,理想主义者相当于悲观主义者,因此 ,李诞也是一个悲观的人。
高校期内,他感觉生活茫然失措,感觉身旁的一切没有意义,它用乙醇麻木自身,基本上每日都是在酒醉中渡过,有时候保持清醒,就在文本的全球里表述自身的疑惑和宣泄自身的不满意。对他而言,文本是唯一能一切正常与这世界沟通的方式。他文采非常好,文章内容有深度,是one最开始一批签订的文学家,要了解,同一批里也有韩松落、张皓宸、午歌、郑执、蔡崇达、姬霄、熊德启、咸贵人相助、张晓晗、方慧.....
李诞不但自身挺火,也是领着了一个领域的盛行,对这些喜爱李诞并也有梦想的人而言,它是一件激动的事儿,由于看到了很有可能。
10. 青年导演胡迁怎么就去世了
10月13日,作家河小西在微博爆料称,“青年作家、导演胡迁(又名胡波)上吊自杀。”
胡迁电影处女作
据悉,去年,胡迁(原名胡波,曾著中篇小说《大裂》)带着他的电影处女作《金羊毛》的剧本参加了FIRST影展创投会,经过初选、复选环节,最终入围。并去到FIRST电影节面对近百家资方进行了提案陈述。之后,项目签约了冬春影业,去年8月份就迅速启动,2017年2月份开始拍摄,王小帅导演担纲监制。而相关知情人透露,“那部新片已经拍完了,后期做到一半,现在周围人(得知胡迁自杀)也都是懵逼状态,还不知道怎么办。”
逝者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