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哭殿的演出状况
2013年12月12日下午,由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精心策划并与郑州市戏迷协会、河南喜视传媒文化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票友版《三哭殿》在德亿歌剧院精彩上演。
当天彩扮登台的演员全部是票友,他们从唱腔到表演都一丝不苟,一腔一调、一招一式颇具“专业范儿”;台下观众看得神情专注入戏,随剧情和人物的命运或悲或喜。当听到“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下位去劝一劝詹妃娘娘”、“常言说不看僧面看佛面”等戏迷耳熟能详的唱段时,不少观众轻叩节拍,小声跟唱了起来。
《三哭殿》是豫剧的经典剧目,也是豫剧唐(喜成)派的代表剧目,在广大戏迷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讲述的是唐代贞观年间,驸马秦怀玉之子秦英,在金水桥钓鱼,失手打死国丈詹太师。詹妃、银屏公主、长孙后三人哭闹于金殿之上,唐太宗杀、放两难,百般劝解,最后詹妃以国事为重,宽恕了秦英。
票友版《三哭殿》选拔活动从2013年6月开始,通过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票友排行榜》栏目,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数百位戏迷票友踊跃报名。通过海选、复赛、半决赛、总决赛等一系列环节,翟浩亮、齐雪峰、邢海涛、宋佳、闫延菊、李战胜、王萍、王丹、窦佰仪等十几位优秀票友脱颖而出,分别担任《三哭殿》中的唐王、詹妃、银屏公主、长孙后、詹太师、秦英等角色。从10月份开始,入选票友在郑州市戏迷协会开始了紧张的排练。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来自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高级讲师宋桂枝、原河南省越调剧团著名演员李娟、张根央无数次亲临现场为票友指导、说戏,三位老师不仅讲授了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点,而且就《三哭殿》一剧的唱腔、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等为票友进行了现场示范和悉心指导,保证了票友版《三哭殿》演出的艺术质量。
演出结束后,参演票友、在剧中饰演银屏公主的李战胜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这次排演,跟老师们学到了很多专业技能,自己感觉受益匪浅!”在剧中饰演唐王的邢海涛说:“通过排演《三哭殿》,认识了很多高水平的唐派戏迷,感谢戏曲广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的舞台!”
⑵ 三哭殿的版本
1956年,河南省名老艺人汇演,越调《哭殿》引起巨大的轰动,河南省豫剧院就移植了这部戏,唐喜成饰演唐王李世民,常香玉饰演公主,吴碧波饰演詹贵妃,阎玉蓓饰演长孙皇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后来各团演出相对独立后,《三哭殿》成为二团的主打剧目,由唐喜成演唐王,吴碧波演詹贵妃,张桂花演公主,杨素真演长孙皇后。已成为豫剧〈三哭殿〉的经典之作。唐喜成在这部戏里,除了用沙河调之外,更多的运用了祥符调。
唐门众多弟子大都擅演此剧,贾庭聚,叶华,袁国营,杨志礼,任家波等人均留有音像资料。
近两年来,张宝英曾和贾庭聚、范静多次合作此剧,张宝英饰演公主,范静饰演詹贵妃,留有录像资料。
据资料介绍,唐派弟子颜永江亦用此夺得梅花奖,他也曾梨园春上演唱过“李世民登龙位”这一段。
河南省豫剧三团亦曾演出过此剧,王善朴演李世民,马琳演詹贵妃(留有录音资料),其它演员不详。
李树建亦曾演唱过其中的唱段,不同于王善朴老师,他采用的是豫西调唱法。
安阳豫剧团亦曾演该剧,崔少奎演李世民,崔兰田长孙后,张宝英演公主(有录音)。
商丘豫剧团刘忠河亦排演此剧,有录像资料。
鹤壁市豫剧团金不换也演出此剧。
cctv11戏曲频道播出过套偃师市豫剧团演出的《哭殿》一折,唐派唱法。
2010年由河南英协文化有限公司独家出品的戏曲电影《三哭殿》,明星荟萃,阵容空前。影片汇集了河南省豫剧界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顶尖人物:李世民由74岁高龄的唐派传人、国家一级演员贾廷聚扮演;银屏公主由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省剧协副主席汪荃珍扮演;长孙皇后由河南省豫剧一团副团长、省剧协副主席王惠扮演;家院由国家一级演员轩玉亭扮演;詹太师由省曲协主席、著名相声演员范军配唱;全国剧协副主席、省剧协主席、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李树建也在拍摄期间,专程赶赴外景地扮演了一个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与此同时,扮演詹妃、秦英的青年演员崔菊萍、宋秀丽,面对大牌演员同台演出,不卑不怯,表现不凡。
⑶ 豫剧三哭殿电影版是谁唱的詹贵妃
汤玉英
⑷ 豫剧电影三哭殿太师的演员是谁
范军
⑸ 胡希华的个人简历
胡希华的个人简历:
胡希华1946年生于社旗县。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曲剧电影《闫家滩》《李豁子离婚》。
他唱过歌,作过主持人,参加过电视台丑角晚会,并代表河南参加在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曲艺节,为河南省赢得了荣誉。曾获河南省首届曲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等。其传略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书。
(5)电影三哭殿的主要演员扩展阅读:
演出剧目:
豫剧《抬花轿》选段(汪荃珍)
河南曲剧《卷席筒》(海连池)
河南曲剧《李豁子离婚》(胡希华)
豫剧《月下相会》(任宏恩,汤玉英)
豫剧明星版《三哭殿》(贾廷聚,张宝英,范静,樊萍,轩玉亭,兰力,薛娟等)
豫剧《五世请缨·出征》(王惠)
⑹ 河南省豫剧一团的演员阵容
王 惠:
著名豫剧旦行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常派传人。河南省第十届人大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曾先后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文化部艺术司“金三角”三省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第一名、“中国首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香玉杯”艺术奖,禅联五、六、七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一等奖。2001年在郑州成功举办了“王惠豫剧交响演唱会”。主演剧目《大祭桩》、《五世请缨》、《义烈女》等。1963年生,河南省孟县人。1981年毕业于河南省戏曲学校,留在校实验剧团为演员。1983年调河南省豫剧一团,主攻青衣、帅旦。是一位豫剧旦行中一个难得的“歌唱型”演员,她的嗓音非常具有可塑性,宽阔明亮,丰厚圆润,高音可唱华彩,中低音亦可运用自如。她以丰富多彩的声音形象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在《五世请缨》中饰演佘老太君的声音造型高亢、奔放、雄健、有力,“庆寿”时的欢乐、“出征”时的豪气,通过声腔旋律的大幅度起伏跌宕被挥洒得酣畅淋漓。她在《义烈风》中饰演的童玉姗,声音造型凄厉、刚烈,“吐真”一场戏中,当善良的童玉姗终于弄明白眼前的所谓丈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时,此刻的6句重叠句子,字字如炸雷,声声如裂帛,尽情诅咒了人世间的善恶颠倒,抒发了童玉姗的哀哀苦情。《都市风铃声》中饰演的郑荣,一段“我多想”的吟唱式旋律,展示了王慧控制声音的高超能力,似娓娓道来,似缓缓倾诉,轻声慢语的“反复”,把忙碌于商海的女强人在孩子面前的一份自责、一片柔情抒发得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王慧因此剧的出色创造而荣获了文化部“文华”表演奖。
李金枝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闺门旦、青衣。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优秀专家。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金奖、“香玉杯”艺术奖、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主演剧目《泪洒相思地》、《魂断上河图》、《风流女人》、《王屋山下》等。
魏俊英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刀马旦、花旦。曾先后荣获“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优秀表演奖,第五届“香玉杯”艺术奖,“中国首届豫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八届、第九届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等。主演剧目《大祭桩》、《五世请缨》、《清风亭》、《魂断上河图》、《金沙滩》、《抬花轿》等。
王清海
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其父豫剧著名老艺人王文才绰号翁八里不艺,攻铜锤架子花。后又师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黑头大王李斯忠,主攻黑头。被同行与观众誉为“豫剧第一净”、“河南第一黑头”之美称。主演剧目《铡美案》、《下陈州》、《跑汴京》等。
范静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闺门旦、青衣。曾先后荣获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青年汇演一等奖,第四届“香玉杯”艺术奖,“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优秀表演奖,全国电视戏曲大赛“星花奖”第一名等。主演剧目《骨肉冤家》、《三哭殿》、《秦香莲》、《陈三两》等。
丁建英
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文武小生。河南省青年戏剧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第八、九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主演剧目《金沙滩》、《大祭桩》、《打金砖》、《魂断上河图》、《义烈女》等。
李庚春
国家二级演员,主攻老生、小生。先后获得全国“梨园杯”优秀奖、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伴唱奖,山西省戏剧大赛主角金牌奖等。主演剧目《义烈女》、《黑娃还妻》、《清风亭》、《金沙滩》等。
吉冠武
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文武丑角。主演剧目有《屠夫状元》、《推磨》、《喝面叶》、《刘二愣卖烧饼》、《跑汴京》等高派名剧。另外主演的《芝麻官外传》、《借妻》、《血溅乌纱》等七个剧目由河南电子、黄河音像出版社制成光碟发行全国。
苏笑神,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文丑,中国《牡丹杯》“牡丹奖”获得者,文丑理论家。主演剧目《赃官断案》、《卷席筒》、《七品芝麻官》、《拾女婿》等。
窦彩霞,国家二级演员,曾在多部现代戏、古装戏中饰演了主要角色。先后荣获省戏剧大赛一等奖,最佳伴唱奖。主演剧目《黑娃还妻》、《杏花店》、《秦雪梅吊孝》。
袁国营(艺名小唐喜成),国家二级演员,唐派须生,河南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第五届戏剧大赛优秀表演奖、河南省青年演员大赛二等奖等。主演剧目《血溅乌纱》、《南阳关》、《三哭殿》、《天门阵》、《宋江题诗》、《徐策跑城》等。
李斌,主攻文武小生。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素君老师掌门弟子,河南省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主演剧目《香囊记》、《真假驸马》、《魂断上河图》、《泪洒相思地》、《梅花奇缘》等,并在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五集戏曲电视剧《叔嫂情》中饰演主要角色。
武慧敏,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主攻刀马旦、花旦。陈(素真)派传人。主演剧目《义烈女》、《抬花轿》、《红娘》、《梵王宫》、《宇宙锋》、《拾玉镯》等。荣获河南省青年汇演一等奖、河南省首届“黄河杯”演员奖。
张慧,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表演学会会员,主攻闺门旦、花旦。荣获河南省第一届、第二届青年戏剧大赛一等奖、河南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01年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主演剧目《挂画》、《母女怨》、《香囊记》、《雕窗投江》、《红灯记》、《穆桂英下山》等。
常松,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武生,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第七、八届戏剧大赛表演二等奖,省一团演员队队长。主演剧目《白水滩》中十一郎、《三岔口》中任堂辉、《五世请缨》中杨满堂、《金沙滩》中杨三郎等。
薛娟,优秀青年演员,主攻刀马旦、娃娃生、青衣,曾先后获河南省青年演员大赛二等奖,第七届“香玉杯”艺术奖。兼省豫剧一团节目主持人。主演剧目《挡马》中杨八姐、《借记扇》中铁扇公主、《五世请缨》中杨满堂、《清风亭》中张继保、《骨肉冤家》中权宝、《三哭殿》中秦英等。
邵保安,优秀青年演员,主攻铜锤花脸,曾在河南省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主演剧目《包青天》中包拯、《三哭殿》中詹太师、《七品芝麻官》中程西牛、《桃李梅》中方横行、《五世请缨》中孟强、《唐宫姣女》中敬德、《血溅乌纱》中贾仁等。
司红彦,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武生、武花脸,曾先后荣获省戏曲大赛三等奖和省青年大赛优秀表演奖。主演剧目《大祭桩》中艾迁、《三岔口》中任堂惠、《挑滑车》中高宠、《小商河》中杨再兴等。
尤树江、国家一级作曲,创作过近百部大型作品并发表过二十多篇音乐专论。曾先后在全国七个省、地、市以及河南省二至九届大赛和山东省文化艺术节中独立担任旋律、配器、指挥,获奖16项,其中国家级4项,分别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音乐单项奖、中国首届豫剧节音乐单项奖和国家民委颁发的纪念奖,并多次在文化厅组织的大型文艺活动中担任音乐统筹、指挥。
⑺ 讲述河南戏曲的电影有多少 顺便说下电影名 谢谢、
《花木兰》 豫剧, 河南豫剧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
《下乡与赶脚》 曲剧两个小戏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江南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北省邯郸专区东风剧团演出 胡小凤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陈三两》 曲剧 开封市曲剧团演出 张新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寇准背靴》 豫剧 淮北梆子(属豫剧沙河调)88岁老艺人顾锡轩主演 安徽电影制片厂1961年拍摄
《朝阳沟》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出 魏云、王善朴、高洁、杨华瑞、马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
《传枪记》 京剧 河南省京剧团演出 根据豫剧《传家宝》改编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买牛、扒瓜园》 由曲剧《买牛》和越调《扒瓜园》两个小戏组成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周口专区越调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山村新曲》 越调 由《夫妻俩》和《卖萝筐》两个小戏组成 河南省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珠江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人欢马叫》 豫剧 许昌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游乡》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
《七品芝麻官 》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鹤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牛得草、吴碧波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卷席筒》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吴自力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包青天》 豫剧 商丘地区豫剧团、安阳市豫剧一团、开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张宝英、吴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1980年联合拍摄
《李天保娶亲》 越调 根据越调《李天保吊孝》改编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马兰、陈静、何全志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诸葛亮吊孝》 越调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白奶奶醉酒》 越调 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包公误》 豫剧 河南省新郑县豫剧团、开封地区豫剧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智收姜维》 越调 舞台剧名《收姜维》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背靴访帅》 曲剧 舞台剧名《寇准背靴》 洛阳地区曲剧团演出 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风雪配》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洛阳桥》 豫剧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曾广兰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桃园喜》 豫剧 舞台剧名《小白鞋说媒》 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程咬金照镜子》 豫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樊梨花》 豫剧 开封市豫剧团、开封市实验剧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风雨情缘》 豫剧 舞台剧名《大祭桩》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三全其美》 豫剧 舞台剧名《金鸡引凤》 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花枪缘》 豫剧 舞台剧名《对花枪》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卷席筒续集》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巧配鸳鸯》 豫剧 郑州市豫剧团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倔公公犟媳妇》 豫剧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文帝杀舅》 豫剧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演出 天山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棒打薄情郎》 豫剧 河北省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芙蓉女》 豫剧 舞台剧名《宇宙锋》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七奶奶》豫剧 舞台剧名《花打朝》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拍摄
《抬花轿》 豫剧 舞台剧又名《香囊记》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武当仙袍》 豫剧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演出 峨眉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丫环传奇》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剧 许昌市豫剧团演出 任宏恩、艾立、汤玉英主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7年联合拍摄
《鸳鸯戏水》 豫剧 郑州市豫剧一团、二团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业公司1988年拍摄
《阎家滩》 曲剧 南阳市曲剧团演出 河南省电影公司、南阳市文化局1998年联合摄制
《乡村警官》 豫剧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2年拍摄
《幸运十点钟》 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3年拍摄
《我爱我爹》 豫剧 舞台剧名《老子儿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我爱我孙》 豫剧、东北二人转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村官李天成》豫剧,贾文龙、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剧三团演出
《五世请缨》豫剧,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
《程婴救孤》豫剧 根据《赵氏孤儿》改编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0年拍摄
《三哭殿》豫剧,贾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2010年联合拍摄
《清风亭》 豫剧 舞台剧又名《清风亭上》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1年拍摄
希望你满意
⑻ 豫剧的著名演员 和一些代表作品
正在发送,请查收采纳。衷心祝愿听戏愉快,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直接将我115网盘戏曲60G资料的分享权发到你邮箱(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曲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庐剧、采茶戏、滑稽越剧、山东梆子、湖北大鼓、大鼓书、绍剧、绍兴莲花落、淮剧、扬剧、越调、老调、沪剧、楚剧、锡剧、琴书、扬琴戏、柳琴戏、泗州戏、二人转、吕剧、花鼓戏、秦腔、88首适合老人听的歌曲等),你会收到名为115点com的邮件,打开邮件,就可以接收我网盘上的戏曲
请大家不要通过加网盘好友的方式来找我,我的好友都2000人了,超过了1150人的上限。但通过上面的方法,照样可以让你接收我的戏曲资料
前提是你自己要有115网盘,才能接收,如果没有,上网搜索如何免费注册115网盘,一分钟搞定,这种事情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成功后,一分钟就能把我发给你的存到你的网盘上,永远成为你的东西了
邮箱附件戏曲和115网盘戏曲分享权已发到你邮箱。如果没有收到,请检查邮箱名是否错误,检查邮箱名后缀,检查邮箱垃圾箱,检查订阅邮箱。
如觉得好,请及时下载,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进你的知道,进你的提问,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钟搞定。谢谢
朋友,你一点分都没有,就请先采纳吧。采纳后一定给你发。不勉强,如果不愿意,请其他网友帮忙
给邮箱
⑼ 河南豫剧三哭殿电影是那一年拍的
2010年由河南英协文化有限公司独家出品的戏曲电影《三哭殿》,明星荟萃,阵容空前。影片汇集了河南省豫剧界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的顶尖人物:李世民由74岁高龄的唐派传人、国家一级演员贾廷聚扮演;银屏公主由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省剧协副主席汪荃珍扮演;长孙皇后由河南省豫剧一团副团长、省剧协副主席王惠扮演;家院由国家一级演员轩玉亭扮演;詹太师由省曲协主席、著名相声演员范军配唱;全国剧协副主席、省剧协主席、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李树建也在拍摄期间,专程赶赴外景地扮演了一个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
⑽ 请问《三哭殿》中河南豫剧名家张桂花是不是河南省台前县剧团的,
张桂花,女,山东梆子演员, 1932生,,山东金乡县杨山乡李堂村人。8岁学艺,受鲁西南名演白牡丹(薛子玉,山东梆子著名乾旦)真传,技艺不断精进,,1949年由郓城前进剧社调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曾为反内战和抗美举行义演捐献。1952应聘参加聊城地区豫剧团,1964年划归寿张县豫剧团, l 975年调台前县山东梆子剧团任团长;
张桂花做功细腻,声情感人,鲁西南民间有“扒了屋子卖掉砖,也要看张桂花的桃花庵”的说法,1956年在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获一等奖,次年中国唱片公司灌制了她的代表剧目《盘夫索夫》中的主要唱段,其《蓝桥会》、《三上轿》、《拣豆种》。《五风岭》中的唱段亦被中央和山东电台录音。1983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了她在《对花枪》中的大段唱腔。为中国剧协会员,河南剧协理事,河南文联委员。
濮阳市戏曲志 武丰登主编 / 222页
附:
三、名家老演员张桂花
歌管楼台笑一生,风流占尽掬殊荣。
红衫曾艳身无价,翠袖旋飞誉满城。
淡泊自甘风骨秀,苍颜遥祝玉容情。
梨园笃志春常在,百岁情豪待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