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参演人物 > 特点的电影的演员

特点的电影的演员

发布时间:2021-07-14 20:28:50

1. 电影的特点有哪些

1、用直观形象展现生活过程。其展现的优点是:仿真,全方位,鲜活感;

同时诉诸生理与心理层面,激发“通感”,全面调动人的兴奋与亢奋;最完整,最宏观,最主观;讲究原生感,质感,亲近感,亦即现场性与人间性。

2、直观形象强似实际生活表象。由直观性而来,但其能量独一无二。

要在:实感,质感;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既现实又超现实;以一个假定性的宏观前提,实现自己迄今为止唯一的在这方面的巨大的效应。旨在纪录式地再现生活情景,使观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3、以运动的方式表现运动的事物。作为效仿最佳的造型艺术,直达生活的真相与本质,揭示事物的动态性质。

含:镜头的运动;镜内事物的运动;人的行为、性格、心理(事件、情节、情景)的运动。展现生活本身生动、活泼、丰富的现象形态和生命、生活、生存的人文底蕴。

4、用综合的方式实施艺术创造与传达。含:内容上的综合展示;形式上的综合手段;创作上的综合表达;接受上的综合美感。其效应是丰富性,无所不包。

一切其他艺术的审美优点均为所用,但不是机械拼合,而是有机融合,服从自身目标,从而成为其实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1)特点的电影的演员扩展阅读: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网络——电影

2. 外国电影触不可及里概括几位女演员的人物特点

叛逆性骚扰
导演
巴瑞·莱文森
主演:
迈克尔·道格拉斯黛咪·摩尔唐纳德·萨瑟兰
看点:
商业michaeldouglasdemimoore
地区:
欧美

3. 好的电影都有什么特征

电影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纪实风格

纪实风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弃假定性,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纪实”。电影艺术家多用这种风格来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和人物传记,使史诗题材富于纪实性,让观众信服。这种风格的影片,常常采取在扮演镜头中穿插纪录片镜头,并以彩色和黑白相区别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镜头“老化”,以引起“历史回忆”的方法拍摄。重要镜头常在历史现场拍实景,对历史人物避免神化与丑化,甚至用特型演员扮演近现代历史人物。非历史题材的纪实风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并按照这种形态去构建作品,使作品的叙述方式尽量显示生活的本来痕迹,结构一般多层而分散。情节方面力求非戏剧化,对人物和矛盾的复杂关系,不做人为的雕饰,仿佛没有经过艺术的铺排,如同生活一样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戏剧性”,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技术上采取拼帖法、长镜头、无技巧剪编等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作品《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和我国的《见习律师》《开国大典》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溶合风格

溶合风格即把几种不同的风格溶合为一种风格。在传统的戏剧分类中,正剧、喜剧、悲剧的风格样式历来是泾渭分明的,而实际生活却是复杂多样的。艺术家为了反映真实生活,有的在严肃的正剧中渗入喜剧的幽默和讽刺;有的又在喜剧中渗入悲剧的痛苦与哀伤;还有的甚至把悲剧、喜剧、闹剧、打斗等杂糅在一起,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卓别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严肃作品。

共现风格

过去电影拍摄风格分“戏剧式电影”如《于无声处》《陈毅市长》《茶馆》等,“诗的电影”如美国片《黑马》、法国片《红汽球》等,“散文电影”如《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乡情》等,“史诗性电影”如《列宁在一九一八》《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等,以及绘画式电影、小说式电影等。共现风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提出这种风格的电影理论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着变化。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经从初级的综合走向高级综合,因此应在综合各种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现风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生活。这种风格的特点是采用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艺术概括复杂、广阔,形象的发展也是多侧面的,容量比过去扩大了。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有《恋人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

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是本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电影风格,强调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色彩变化,以及各种新的摄影方法,而且爱用长镜头。这种风格讲究纯观赏性、造型的图解性,力求以纯画面的、风格化的静态形象来表达影片的内容,并以此与戏剧化的电影相对立。瑞典影片《梦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玛》、前苏联影片《画家苏里柯夫》等都是具有绘画风格的影片。

电视风格

主要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要求极高的逼真性,甚至采取“隐藏摄影法”;多用采访片、报导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闻特写;强调及时性,多拍最新题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过长,以便与电视的多节目性相协调。如日本片《铁臂阿童木》、英国片《大卫·科波菲尔》、朝鲜片《无名英雄》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4. 电影的特点

电影艺术近年来热度非常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些好的电影,电影的题材也多种多样,能揭露社会现象、能刻画人性光辉、更多展现战争的残酷,所以现代生活,电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今天妙戏教育就为大家分享关于电影的特征。

首先,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电影的特征。根据艺术的存在方式和感知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时间艺术(如音乐)、空间艺术(如绘画);造型艺术(如建筑)、语言艺术(如文学)、舞台艺术(如戏剧);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电影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一种感官(视听)综合艺术,同时还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具有运动中的造型的特点。

其次,从电影的思维特性来理解电影。电影艺术不同于其他文艺形式的形象思维,因为电影艺术的形式规范的特殊性,不仅制约了形式本身,而且还简介的影响了思维的活动。电影思维基本的方面表现在它的视听特性、蒙太奇性和造型特性。

1.视听特性

在电影思维中,视觉论和听觉既是感知的方式,组合某个形象和画面,而且还成为思维操作的工的视听信息在人脑海中不仅仅用来具对影片的欣赏除了形象和形象的活动之之外,还从画面中线条的排列、面积的对比、位置的经营、光和色的处理、、声音的使用,以及运动和运动的组合中运用视听来思 维和理解。

2.蒙太奇特性

其一,叙事的蒙太奇思维。镜头的切换主要服从于叙事的逻辑。影片的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人物的活动和冲突通过故事情节来实现的。蒙太奇思维的方式表现在寻找和揭示镜头之间的叙事联系。无论是条或多条叙事线索,叙事的蒙太奇思维通常按时间线性贯穿在镜头之间。前后的镜头服从事件的延续或情节的因果律。面对银幕上镜头的频繁切换,叙事的蒙太奇思维主要被用来对镜头按照一定 的逻辑来整理和节重新排列。其主要有: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

其二,表现的蒙大奇思维。镜头之间的频繁交切不是时间线性的延续,而是空间关系的并列所造成的影像叠加,直接在切换的镜头之间寻找和揭示用来表情达意的联系。其主要有:对比蒙太毒隐喻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等。

3.造型特性

如果说电影思堆的蒙大奇特性更代表着电影艺术传统的话,那么它的造避性何电影的当代进展的一个显著标志。传统电影思维主要以形象的再现和情节的延续为核心。造型并不是指如何把刷本中的人物和故事转化为银幕形象,而且 节的时间延续运用电影艺术表现的方法,手段和技巧,使形象的特征得到强化。主要包括:摄影造型、美工造型、演员形体动作,以及由镜头组接而产生的蒙太奇含义的造型效果等方面。

5. 电影里什么样的角色特点吸引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N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6. 战争电影是何时出现的,这类电影背景,发展历史,不同的国别特点,这类电影有名的导演、演员,剧情规律。

对于战争,有人痛恨憎恶,有人狂热痴迷,但谁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文明前进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你征我伐的战争史。战鼓擂擂的厮杀、运筹帷幄的将领、火光冲天的战场、断壁残垣的废墟,共同孕育了王朝的兴衰、暴政的倒台以及人民的觉醒。战争会改变世界的格局,也能影响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
五光十色的电影世界中,战争片能使我们在不同的时空穿越自如,或在《天国王朝》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中世纪圣城保卫战,或跟随《十二金刚》以身犯险大战德军老巢,或与英美战俘一起展开越狱《大逃亡》,或体会《乱世佳人》在动荡时局下的身不由己,或深入柏林地下掩体观看《帝国的陷落》,或踏上《光荣之路》,感受军队中人性的卑劣和闪光。
战争泯灭人性,也激发人性;战争摧残人的意志,也鼓舞人斗志昂扬。电影人从未停止对战争的思索和批判,战争电影讴歌英雄,颂扬正义,《铁血军营》中战无不胜的小分队,军事成就辉煌的《战神亨利五世》,无不令人景仰;同时战争电影也深刻反战,控诉罪恶,《野战排》《现代启示录》中如地狱般恐怖的越南战场,《萤火虫之墓》中纯真孩童令人落泪的遭遇,都以影像控诉着战争的残酷。
战争电影以严肃的笔调描摹战争的真实形态,《黑鹰坠落》中长达15小时的围困,《拆弹部队》中小心翼翼剪断炸弹导线的剪刀,电影人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战争电影也懂得戏谑和调侃,《夺金三王》中一心为财的士兵转变为保护平民的正义勇士,《无耻混蛋》中一群杂牌兵胡打一通将希特勒送上西天,叫人在捧腹大笑中,感受到别样的趣味和意义。
一向热衷于评选各类榜单的英国电影媒体Total Film最近再度出击,选出了影史上最伟大的50部战争电影佳作,为我们赏析这一片种提供了绝好的片单。当我们坐看战场风云变幻,陶醉于枪林弹雨之时,内心有个共同的希望:无论这些画面的娱乐性和冲击力有多么强大,但愿它们就此停留在银幕上,永远莫再发生在现实中。

7. 老电影演员程之的主要特征

中文

程之

别名

会春、春荪

出生地

湖北武昌

出生日期

1926.2.3

逝世日期

1995.2.14

职业

京剧票友

代表作品

《北京人》、《名优之死》、《文天祥》、《林冲》、

程之,影视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出生于书香门第,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少时受家庭影响,酷爱京剧,能拉会唱。从中学起,又迷上话剧,故在复旦大学经济系读完一年后,毅然辍学,投身舞台。从1944年起,先后在新联谊剧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群力剧社等表演团体,参加了《北京人》、《名优之死》、《文天祥》、《林冲》、《俄罗斯问题》等剧的演出。1947年进文华影片公司,在《假凤虚凰》中饰演5号理发员,后又参加了《夜店》、《艳阳天》、《哀乐中年》、《腐蚀》、《我这一辈子》等影片的拍摄。

参考网页:http://ke..com/link?url=pzxsB10SHNme3eexp1A6vR_jbpnJ_dTl-HE3q

8. 八佰电影演员有哪些

八佰电影演员有:

1、黄志忠:

在电影《八佰》中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原本是某地保安团的账房,“算计”成了他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作为一名失去组织的散兵,他在路上被收罗,带进了四行仓库。但他并没有杀敌报国的觉悟和勇气,逃离保命,才是他心里的首要念头。

9. 电影表演有什么特点

(1)反程序表演。演员不能像舞台剧的演员那样,从拉幕起,就从头到尾、程序井然地表演下来。拍摄电影往往在一日之内,先演一段老年的戏,再演一段人物的青年时代,接着又要拍一段这个人物在临终前的表演。对一个角色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不但分割得很零碎,而且次序上亦安排得杂乱颠倒。这就要求演员能根据拍摄条件随时“进入情况”。

(2)间断表演。在电影摄制工作中,角色的生活被分割为很短很短的小动作,一般长度也就10~20秒左右。现代电影偏长了些,那也不过1分钟一个小段落的样子。演员不但要及时“进入情况”表演起来,而且要非常凝练。电影表演没有时间让你通过“感觉到,意识到,判断,行动”这些动作的四个环节的普遍规律,而是常常要演员将这四个“环节”在一瞬间同时喷射出来。这一点,对长期习惯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说来,是要难以适应一些。当然也有例外,不少我国第一流的演员不但能迅速地适应这种创作的特点,而且能表演得光彩照人。

(3)要进行无对象交流。在戏剧中训练演员,最忌演员和空气交流。而在电影中,却常常要求演员和空气交流,其交流对象可能是远方的一株树,也可能是摄影机的某一个部件。人物的近景特写常常如此。还可能要你假定镜头作为你的交流对手,有时镜头就推在你的鼻子前面,只拍你的一对眼睛,而要求在这一对眼睛中看到你和对手交流的“电光”。

(4)要在纷乱的环境中表演。电影演员的表演场地和舞台演员是完全不同的,以环境来说,有时在重峦叠嶂的崇山峻岭之中,使你感到自己非常渺小与孤单;有时在很狭小的监狱与斗室之中,使你动弹不得。一般说,在表演时不像舞台或排练厅中有那种“神圣”的严肃气氛,而是乱糟糟、闹纷纷的。有时各个工作部门还同时发出不同的噪音,即使下达了开拍令之后,也还有摄影机马达的转动声。

(5)这是一个最难克服的困难,即电影中的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是由数以百计的反程序、间断拍摄下来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才能体观出来。面对人物的完整形象和短小镜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确是很难掌握的,要看到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意味着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发展变化都是合乎性格逻辑的。所有已拍摄下来组接好了的镜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0. 冯小刚的电影风格与其电影中最大的特色

电影中的特色:
特点一:丑陋. 冯小刚的电影基本讲述的都是男人的故事。可能由于他自己长得有点寒碜,轮到他挑选男演员,给人的观感都有点 ...
特点二:善良. 如果说丑和贫嘴都是冯小刚电影中的男演员给人的表面形象,那看过电影后,就会发觉那些人物心地都很善良。
特点三:黑色幽默。冯小刚生活的年代正是在文革影响深远的年代,自嘲式的台词,映射社会的情节,以其独特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相互来,既俗又有点高雅,观众看了觉得好玩,又从中获得启发。

电影风格:
冯小刚属于中国第一代导演,既有共性又有我以上说的个性。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但两人相比,郑正秋比张石川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张石川的制片方针是“处处惟兴趣是尚”,郑正秋则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的影片故事性强,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特别是后期的《姐妹花》十分注重故事的雅俗共赏,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得该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创下连映60天的记录。

阅读全文

与特点的电影的演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科幻电影中的汽车名字 浏览:699
电影制作每个职位的英文 浏览:682
日本有名的卡通电影完整版 浏览:852
关于当兵的泰国电影 浏览:341
美国大片大全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893
柯震东复出电影完整版 浏览:146
逃出绝命镇神马电影院 浏览:789
帐篷式电影院 浏览:934
情人节约电影图片 浏览:82
有个电影白猩猩叫啥名字 浏览:88
普洱市景东县电影院 浏览:565
核电站怪物电影完整版 浏览:544
关于音乐会的电影 浏览:596
电影翻戏其它名字 浏览:162
建军电影观后感 浏览:507
文松魏翔电影完整版 浏览:477
折磨女性下面的电影完整版 浏览:525
成龙一场电影片酬 浏览:999
法国4k超清电影 浏览:260
经典十部顶级韩国爱情电影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