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劉廣寧的去世,對配音乃至影視行業影響有多大
25日清晨,著名配音演員劉廣寧因病去世,享年81歲。隨後,他的兒子潘爭貼出了一個朋友圈來證實這一事件,並表示由於疫情,他母親的葬禮將很簡單,疫情結束後,他將決定是否舉行適當的追悼會。在晚年,劉廣寧對翻譯電影逐漸遠離公眾感到無能為力。她說,翻譯的電影是一種戲劇,它通過中文再現了電影的靈魂,而不僅僅是原來的字幕可以簡單地替換。“我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使這部曾經在百花園綻放的譯作獲得應有的地位。劉廣寧女士的離開對配音行業甚至影視行業都有很大的影響。雖然這位老藝術家已經離開了,但她的作品卻留下了她的聲音。
⑵ 問部老電影
義大利電影《父子情深》
盧卡的病情急劇地惡化,在奄奄一息的時候,他提出要父親帶著他到渴望已久的游樂場去玩一次。失而不可復得的父子之情令羅貝爾托無比痛悔,已經關門的空無一人的游樂場為盧卡重新開放,羅貝爾托抱著心愛的盧卡在各處玩著。 由於父親不來看望而經常遭到同學們嘲笑的盧卡看到整個游樂場都歸他一個人玩時,蒼白的臉上泛起了笑容並告訴父親從學校回來時曾買過一張唱片,本來打算送給父親,後來由於老是見不著父親,自己生了氣,把唱片藏了起來。現在他希望父親找到唱片並且能喜歡它。 盧卡深情地望著父親,輕輕地說:「可惜我再也見不著你了,請你不要難過。」盧卡垂下了頭,他在父親的懷抱中,懷著對父親的無限留戀離開了人世。
⑶ 有哪些你一聽很熟悉但從未見過真身的國語配音演員
姚錫娟:話劇配音演,國家一級演員,話劇藝術指導,朗誦家,員。曾獲中國話劇金獅獎、第五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配音演員獎、第三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1993年因在廣州舉辦了「姚錫娟藝術語言欣賞會」而榮獲廣東省魯迅文藝獎。
⑷ 配音演員劉廣寧今年高壽呀
據中國配音網消息,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廣寧2020年6月25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81歲。其子潘爭表示,因疫情原因喪事從簡,以後再安排追思會。
劉廣寧曾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其參與配音的影片(劇)及錄制的廣播電視文藝作品多次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白玉蘭獎。
轉自澎湃
⑸ 配音公主背後的辛酸,劉廣寧道破譯製片衰落根本原因是什麼
在上海譯製片廠三代演員中,每個人的聲音特色都不一樣,網友們給予的評價也各有千秋,其中公認的最好聽的聲音有兩位,一位是李梓,另一位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劉廣寧。
四、 背後辛酸,誰能看穿
配音公主背後的生活並不是和公主一樣。劉廣寧在上海譯製片廠和其他同事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銀幕上的才子佳人其實和他們相隔很遠。
劉廣寧曾回憶說,當年孩子很小的時候發燒,愛人下幹校,大兒子跑到公用電話亭打給她,但是能怎麼辦呢,這邊的配音工作一刻不能停還要加班。她掛掉電話心急如焚,但是馬上還要換成熱情的聲音繼續跟著角色快樂的表演。個中心酸可想而知。
也許是因為虧欠家庭太多,劉廣寧在1991年辦理了提前退休和全家一起移居香港這個她出生的地方。在香港劉廣寧又回到了她當年毛遂自薦去上海譯製片廠的狀態,她一個一個機構去跑,看看有沒有語言方面的工作可以做。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香港的十七年,劉廣寧仍然可以干著和老本行相關的工作。
劉廣寧在香港有兩方面工作,一是進行普通話推廣和教學工作,她的學生從大企業家到律師醫生再到亞洲小姐都有。另一方面她還為商務印書館等機構錄制磁帶和碟片。她的聲音依舊美麗,依然在傳播美好的東西。
2008年劉廣寧回到上海,如今的她和老朋友一起經常聚會和互動,現在的她繼續在電台、電視台,甚至在舞台上發揮她的余熱,繼續從事著她所喜歡的事業。在電影《十月圍城》中她還出鏡飾演了一次慈禧太後,搞笑的是居然還是別人給她配的音。
五、 譯制走低,一語中的
現在在國內譯製片還是處於低谷期,一方面和筆者寫過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劉廣寧提出了她自己的看法:當年的上海譯製片廠,大家分工明細,各負其責,每個人都是不惜代價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對口型的演員一遍遍的數口型,再和翻譯一起調整語句長短和氣口。配音演員拿到台詞要首先復對,然後再一遍遍的排練。不能看到演員張嘴了再說話,而是要揣摩人物表演節奏和演員同時開口。等到正式錄音時已經是排練了很多次的結果了。其他音響、音效等輔助人員也跟著演員一遍遍排練,務求精益求精。說到底兩個字:考究!
而現在電影的配音工作總是要求很短時間之內完成。還有一方面待遇低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也沒有人願意去深究角色和人物,總是拿著劇本快速配音,對語言的翻譯也不是反復推敲。
在筆者看來,劉廣寧老師的看法正點破了一個關鍵,那就是娛樂快餐化的問題。但筆者還是認為,我們的影視作品在適應市場變化的同時還是不應該放棄對經典的追求。因為經典恆久遠,藝術永流傳。
⑹ 劉廣寧的特色
劉廣寧嗓音優美甜潤,語言純正流暢,善於通過音量、語調和語言力度的細微變化來表達復雜的感情,尤其在塑造溫柔、善良、天真、純潔的姑娘這類具有形態美和心靈美的角色方面。有其獨到之功,達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墨西哥影片《葉塞尼亞》中的路易莎、《冷酷的心》中的莫尼卡以及日本影片《絕唱》中的小雪這類人物,經她貼切、傳神的配音,生動感人。配音演員所接觸的角色來自不同的國家,屬於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民族氣質和特徵,這就要求配音演員必須具備語言的可塑性,具備比較廣的戲路子,善於塑造各種類型的人物和不同色彩的性格,把人物的時代、地域、民族的特徵表現出來。在日本影片《吟公主》中,由劉廣寧配音的吟公主在語言方面具有明顯的古典色彩。低沉的語調、平穩的談吐、緩慢而堅定的節奏,不僅表現了古代日本婦女的普遍特徵,而且突出了吟公主為追求幸福而無所畏懼的堅韌性格。而在給日本影片《戀生死》中的夏子和《白衣少女》中的亞沙子這兩個人物的配音中,她的語言明朗、健康,音調自然,節奏輕快,充滿著青春的朝氣和對生活的熱愛,給人以強烈的現代感。在印度影片《大篷車》中,由劉廣寧配音的「小辣椒」妮莎也是一個善良的姑娘,卻有著十分鮮明的直率、熱情、單純、潑辣的性格,她那典型的吉卜賽式的「野性」特別令人難忘。
電影譯制工作的特性決定著配音演員只能在別人創作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因此,「還原」、運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性格化地塑造人物,是配音演員必須遵循的藝術准則。多年以來,在塑造路易莎這類典雅、高貴、文質彬彬和富有教養的上層社會的婦女方面,劉廣寧已掌握了一套配音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塑造下層社會的女性方面,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日本影片《望鄉》中的青年妓女阿崎和法英聯合攝制的影片《苔絲》中的苔絲,是兩個被污辱、被損害的女性,劉廣寧的配音,感情深沉、語調純朴,成功地表現了貧家女的氣質,將人物的痛苦、不幸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生動細膩地再現於銀冪上。而在英國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中,劉廣寧的台詞表演又有截然不同的韻味,影片中的傑吉是一個反面人物,一個殺人兇手。原片演員沒有把這個人物演得臉譜化,而是集熱情、溫存、真摯、兇殘、狡猾、果斷、機警於一身,充分表現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面對這樣難度高、幅度大而又一反自己戲路子的角色,劉廣寧從掌握人物的內心依據和行為邏輯入手,細致入微地、多側面地進行了語言塑造,結果不僅出色地體現了這個人物,還在自己的創作道路上有所突破。
劉廣寧在譯制工作崗位上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參加了近三百部影片的配音,在約六十部的影片中擔任了主要角色,而其中不少成功之作是在粉碎「四人幫」以後的文藝春天裡創作的。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她的配音藝術的特色:吐字清晰,聲音悅耳,細膩深邃,注重性格色彩和生活氣息。她除了給影片配音外,還參加廣播劇的演播和電視劇的配音。
此外,她對青年人的創作,給以熱情的幫助和輔導,活動范圍日益廣泛。直至2013年,她仍保持著以往的刻苦努力的精神,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在學習、在鑽研、在實踐,為在影幕上塑造更多更好的聲音形象而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⑺ 著名配音演員劉廣寧老師今年多少歲了
77歲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配音演員。1939年出生於香港。1960年高中畢業後向電影譯制廠毛遂自薦,結果被錄取。她的嗓音優美甜潤,語言純正流暢,有獨到之處。她在《生死戀》、《望鄉》、《葉塞尼亞》、《冷酷的心》、《尼羅河上的慘案》、《大篷車》等影片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聲音形象,成為一個有一定造詣、並有著自己表演特色的配音演員。她除了給影片配音外,還參加了多部廣播劇和電視劇的配音工作。
⑻ 上海譯製片廠「當家花旦」花落誰家
上海譯製片廠的歷史上知名的女配音演員有很多,蘇秀、趙慎之、程曉樺、劉廣寧、曹雷和丁建華等人都是非常出色的,這么多優秀女配音演員中要僅憑聲音選出一位當家花旦來似乎很難,但如果從配音演員塑造的人物的廣度和經典程度來看,筆者認為李梓絕對算得上當家花旦這個稱號。
一、 半個科班出身
李梓(1930-2014),從小在北京長大,中學畢業後又轉到山東華東大學參加革命。在學校時她就經常參加各種朗誦活動,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讓她有了一個語言基礎。
在華東大學期間,李梓學習的是表演專業,雖然沒有完成學業,對於表演的學習也給她打下了日後成為優秀配音演員打下了堅實基礎。
1952年李梓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當時極少有出鏡的機會,兩年後她被調入上影廠譯製片組,從此開啟了一段傳奇的經歷。
二、平凡走向經典
李梓的音色很美,但在一開始參加配音工作時她的聲音只能用好聽來形容,沒有靈魂的聲音再華麗也只是一段悅耳的台詞,所以李梓在進廠後很長一段時間只能配簡單的角色,一些年輕的女孩和窈窕的婦女成了她專屬角色。
生活、學習和專家的教導讓李梓慢慢體會到各種人物的內心,她不斷的去看書學習提高文化修養,廠長陳敘一也經常對她進行指導,教導她如何找到人物的定位和內心,如何調動情緒使人物感情更豐富而真摯。
此外,成家後的李梓也面臨著生活的磨難,丈夫援藏三年,沒想到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最後整整在西藏呆了十五年。家裡三個孩子年紀還小,李梓經常面臨加班只能讓三個還在上小學的孩子互相照顧。生活的磨難是最能讓人成熟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李梓對於人物的理解能力和塑造的能力突飛猛進。
李梓的聲音用蘇秀的話講,是又有厚度又有亮度。而在工作中,李梓始終盡量避免陷入千人一聲,她用不斷的探索在一百多部譯製片中塑造了千變萬化的角色,而在這些角色中又同時不乏經典甚至配音巔峰之作。因此將李梓老師稱為上海譯製片廠的當家花旦是實至名歸的。
⑼ 上譯廠經典電影100部有哪些
1、《音樂之聲》
主要配音演員:李梓,畢克
其他配音演員:邱岳峰、林彬、張同凝、潘我源、趙慎之、尚華、喬榛等
一部景色壯麗的愛情電影,丁建華亮麗充滿活力的聲音和茜茜公主的性格很契合,施融這個英俊小生專業戶雖然聲音不像童自榮那般華麗,但他自帶率真有親和力的特點,他和丁建華在這部電影中的配合是非常完美的。其他如曹雷等配角的表現也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