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電影《卡薩布蘭卡》中扮演維德萊思路的男演員保羅·亨雷德的個人生平及簡介
保羅·亨雷德 Paul Henreid
性別:男
別名:Paul Georg Julius Hernreid Ritter von Wassel Waldi
生卒年:生於1905年1月10日 ,奧匈帝國Trieste(現義大利)
逝世於1992年3月29日 (美國加州)
星座: 摩羯座
職業:導演、演員、編劇、製片
代表作品:《揚帆》《驅魔人2》《爆破死亡谷》等。
作品列表:
作為導演的電影作品(數量:13)
"Bracken's World" ------- (1969)
"The Big Valley" ------- (1965)
孽扣 Dead Ringer ------- (1964)
Ballad in Blue ------- (1964)
"The DuPont Show with June Allyson" ------- (1959)
"Johnny Ringo" ------- (1959)
"The Third Man" ------- (1959)
"Johnny Staccato" ------- (1959)
Girls on the Loose ------- (1958)
Live Fast, Die Young ------- (1958)
A Woman's Devotion ------- (1956)
希區柯克劇場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 (1955)
For Men Only ------- (1952)
作為演員的電影作品(數量:52)
香煙回憶 Memoirs of a Cigarette ------- (2007)
驅魔人2/大法師2/驅魔人II異教徒/驅魔人續集 Exorcist II: The Heretic ------- (1977)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Bette Davis ------- (1977)
Death Among Friends ------- (1975)
The Failing of Raymond ------- (1971)
The Madwoman of Chaillot ------- (1969)
Peking Remembered ------- (1967)
爆破死亡谷 Operation Crossbow ------- (1965)
啟示錄四騎士 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 (1962)
緬甸戰雲/戰雲 Never So Few ------- (1959)
Holiday for Lovers ------- (1959)
Ten Thousand Bedrooms ------- (1957)
Meet Me in Las Vegas ------- (1956)
A Woman's Devotion ------- (1956)
Pirates of Tripoli ------- (1955)
我心深處 Deep in My Heart ------- (1954)
Dieses Lied bleibt bei Dir ------- (1954)
Mantrap ------- (1953)
Siren of Bagdad ------- (1953)
郎情似海卿薄倖 Stolen Face ------- (1952)
For Men Only ------- (1952)
Pardon My French ------- (1952)
Thief of Damascus ------- (1952)
"The Ford Television Theatre" ------- (1952)
Dans la vie tout s'arrange ------- (1952)
寶劍斬妖龍 Last of the Buccaneers ------- (1950)
The Schumann Story ------- (1950)
So Young So Bad ------- (1950)
Rope of Sand ------- (1949)
Hollow Triumph ------- (1948)
夢幻曲 Song of Love ------- (1947)
騙局/詭計/克莉絲汀的良心 Deception ------- (1946)
Devotion ------- (1946)
人性枷鎖 Of Human Bondage ------- (1946)
The Spanish Main ------- (1945)
Between Two Worlds ------- (1944)
The Conspirators ------- (1944)
好萊塢餐廳 Hollywood Canteen ------- (1944)
In Our Time ------- (1944)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台/港) Casablanca ------- (1942)
Joan of Paris ------- (1942)
揚帆/斷鴻零雁 Now, Voyager ------- (1942)
開往慕尼黑的夜車 Night Train to Munich ------- (1940)
An Englishman's Home ------- (1940)
Under Your Hat ------- (1940)
萬世師表 Goodbye, Mr. Chips ------- (1939)
Victoria the Great ------- (1937)
...nur ein Komödiant ------- (1935)
Eva ------- (1935)
Hohe Schule ------- (1934)
Baroud ------- (1933)
Morgenrot ------- (1933)
作為編劇的電影作品(數量:1)
Ballad in Blue ------- (1964)
作為製片人的電影作品(數量:2)
For Men Only ------- (1952)
Hollow Triumph ------- (1948)
2. 電影卡薩布蘭卡主要內容
《卡薩布蘭卡》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愛情電影,由邁克爾·柯蒂斯執導,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克勞德·雷恩斯、保羅·亨雷德等主演。該片於1942年11月26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商人里克手持寶貴的通行證,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的到來使得里克與伊爾莎的舊情復燃,兩人面對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難以抉擇的故事。
1944年該片在第16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獎項。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了史上「101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該片排名第一位。
《卡薩布蘭卡》劇情介紹:二戰期間,卡薩布蘭卡是歐洲逃往美國的必經之地,那裡魚龍混雜,局勢緊張。里克(亨佛萊•鮑嘉 Humphrey Bogart 飾)是一個神秘的商人,他在卡薩布蘭卡開了一家人氣很旺的夜總會,並擁有兩張寶貴的通行證。
一天,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來到夜總會,原來他們正在逃避納粹的追捕。碰巧的是,里克發現,伊爾莎竟然是他的舊日情人。那段愛曾經刻骨銘心,卻因為一個誤會而終止。
而當誤會消解時,伊爾莎和里克的感情還是不可避免的重燃了。里克手上的兩張通行證能幫助維克多度過難關,但這樣一來,伊爾莎是決定留下,還是離去,他們的愛情在政治和倫理的推波逐流中走向何方。
《卡薩布蘭卡》角色介紹:
1,里克·布萊恩
里克·布萊恩是一個美國人,他在卡薩布蘭卡開了一家「里克美式咖啡吧」。里克·布萊恩是個玩世不恭、率性而為的酒吧老闆。後來他得到了兩張寶貴的通行證並偶遇了他當年在巴黎的女友—伊莉莎·倫德,但伊麗莎已經是捷克地下陣線領導人維克多·拉塞羅的妻子,他們兩人正遭到納粹少校史特勞塞因的追蹤。
2,伊莉莎·倫德
長相清秀心思縝密,是「到訪過卡薩布蘭卡的最美麗的女子」。在納粹攻佔巴黎前和里克·布萊恩有過一段戀情。由於她是已婚之婦,因而她不得不在丈夫與布萊恩之間做出選擇,這種選擇令她飽受心靈折磨。
3,維克多·拉斯羅
自由法國的民主鬥士,捷克抵抗運動領導人,多次從德國納粹集中營逃出。他是伊莉莎·倫德的丈夫,後來他和妻子在里克·布萊恩的幫助下成功逃離卡薩布蘭卡。
3. 卡薩布蘭卡這個電影的梗概
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力克是前美國駐巴黎情報員。在巴黎和伊爾莎相遇,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並計劃結婚。但由於德軍攻入巴黎,他們只好改變計劃,決定乘火車到馬賽再結婚。然而就在登車前,力克收到伊爾莎的字條,說她無法跟隨力克而去。力克只好輾轉來到卡薩布蘭卡,並在那裡經營了一家咖啡店。一天晚上,他在自己的咖啡店裡遇到了和丈夫逃離到卡薩布蘭卡的伊爾莎。他們希望能在這里得到出境證後逃離到美洲新大陸去。開始,力克無法原諒伊爾莎當初違背誓言的行為,拒絕幫助他們得到出境證。聽到這個消息,伊爾莎決定單獨找力克談一次…… 然後伊爾莎告訴力克為什麼會不辭而別。事實上,在遇見力克前,她已經嫁給了法國地下軍領袖拉茲洛。但婚後不久,拉茲洛就被蓋世太保抓走了。很快有消息說拉茲洛在逃離集中營的時候被槍殺了。當伊爾莎遇到力克時,發現他才是自己的所愛。但當他們計劃離開巴黎時,有個朋友告訴他拉茲洛還活著而且病得很嚴重,非常需要她。所以她沒有別的選擇,只好和力克不辭而別。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不敢告訴任何人自己嫁給了拉茲洛,一個重要的法國反抗軍領袖。如果蓋世太保知道她是拉茲洛的妻子,那對她自己和力克來說都是相當危險的。知道了這些後,力克原諒了伊爾莎。看到拉茲洛也是深深愛著伊爾莎,也為了他們更重要的事業,力克決定犧牲自己的愛情。他冒險幫助拉茲洛夫婦搞到出境證。在飛機場,力克目送自己心愛的人和她的丈夫離開卡薩布蘭卡……
4. 卡薩布蘭卡這部電影當中,三位主角叫什麼名字呀劇情大概是怎樣子的
《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碟影》)
主演:英格麗·褒曼(飾伊爾莎)
亨弗萊·鮑嘉(飾 里克)
保爾·亨萊德(飾維克多)
詳細劇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歐洲人為躲避德國人槍炮,紛紛離開家園去美國尋求安寧。而通過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到里斯本最後到達美國則是他們在戰亂年代的唯一安全的道路,當他們到達卡薩布蘭後,則必須先拿到那的出境簽證才能繼續他們的旅程。然而,出境簽證並不那麼容易獲得,所以大批的歐洲人都停留在了這個北非小城中。
有些人長期拿不到簽證也就隨遇而安的在卡薩布蘭卡開始了新的生活。里克�6�1布賴恩就是這樣定安頓在卡薩布蘭卡的人。里克有著美國國籍卻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國,現在他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由他所經營的咖啡店「美國里克」則是卡薩布蘭卡最紅火熱鬧的娛樂場所,各種社會名流,政界官員,以及三教九流,偷雞摸狗之輩都匯聚在那裡,里克的咖啡店儼然成為了卡薩布蘭卡社會的縮影。
新近傳出一個爆炸新聞,德國的兩名特派專員被人謀殺,他們隨身所攜帶的出境證明也被人拿走,那上面有著戴高樂將軍的親筆簽名,有了它便可以暢通無阻的出入歐洲去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而這一驚天猛案正是里克的一個常客尤迪克所為,事後,尤迪克找到里克將出境證明託付給他代為保管,然而沒等他進一步動作,警察就將他逮捕了。幾天後就有了尤迪克的死訊。這樣一來出境簽證就歸了里克所有,而這個東西對於里克似乎也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因為里克已經看破了紅塵一般似乎只想留在卡薩布蘭卡管好自己的咖啡店,他對於任何事情都秉承中立的態度,從不對政治發表任何意見。而翻開他的過去,我們發現里克並不是像他表面上看上去那樣冰冷,他曾在1935年運輸槍支去衣索比亞幫助抵抗義大利的侵略,也曾在西班牙內戰中幫助共和黨人戰斗過,可見從心底里,里克是一個熱心的革命者。而他成為如今不問世事的絕塵高人則是因為一個女人,一個她在巴黎深愛的女人伊爾莎,他們曾有過美好的時光,也商量好要一起離開歐洲去往美國,但最後,這個女人卻並沒有如約出現在火車站。於是,里克隻身一人來到了卡薩布蘭卡,幾年來都再沒有聽到過她的任何音訊。而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女人卻又突然出現了,並且是和她的革命家丈夫維克多一起來到了卡薩布蘭卡。為了幫助丈夫離開德國人的追殺,女人只好去求助於里克,寄希望於能得到里克的出境證明。幾番糾纏之後,兩人之間的誤會全部消除,久違的愛情又在兩人之間迸發。女人希望留在里克身邊,只要里克讓丈夫離開就好。而里克則做出了更為大度的選擇,他將兩份出境證明都給了女人,並不惜劫持警長,一路將兩人送上了離開的飛機……
5. 卡薩布蘭卡的劇情
導演:邁克爾·寇蒂斯
主演:英格麗·褒曼(飾伊爾莎)
享弗萊·鮑嘉(飾 里克)
保爾·亨萊德(飾維克多)
時間:1943
這次在國內上映的版本,是美國華納公司運用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修復技術,對舊版《卡薩布蘭卡》進行了修復和包裝,其修復重點主要是針對舊膠片上的劃痕。中影數字院線溫先生表示,「這部電影1949年前在中國上映過,但解放後從沒在國內大銀幕亮相。這次引進,既針對那些懷舊的人群,也希望更多年輕人能走進影院。」
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次在國內上映的《卡薩布蘭卡》是中文譯製片。「也許有些人覺得不夠原汁原味,不過這並不影響整體觀賞效果。」很多人看過這部影片,其實《卡薩布蘭卡》更深刻的意義是對愛的詮釋———相愛並不見得要在一起。這個意義甚至大過了影片本身。相信會有很多人追捧這種浪漫經典,票房達到幾百萬應該沒問題。」寧波已上映
劇情: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
這使得這座城市的情勢異常緊張。
里克夜總會的老闆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 一日,捷克反納粹領袖維克多拉斯洛和妻子伊爾莎來到李克夜總會,希望通過里克獲得通行證。里克發現伊爾莎正是自己的昔日戀人,過去的誤解解開後,伊爾莎徘徊在丈夫與情人間,而仍深愛著她的里克,卻決定護送伊爾莎和她的丈夫離開薩布蘭卡。在機場,里克開槍射殺了打電話阻止飛機起飛的德軍少校後,目送著心愛的女人離開……
背景:
1942年華納兄弟公司請羅納德·里根(沒錯,就是後來的里根總統)和安·謝里丹在一部二戰的影片中擔任男女主角。因劇本的問題,兩人均退出了劇組,替代他們的是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他們成功地刻畫了發生在戰爭期間的動人故事。雖然劇本一改再改,但褒曼和鮑嘉的表演令世人難忘。那個曾被認為是最糟糕的劇本成為好萊塢不朽的名片的藍圖。《卡薩布蘭卡》獲得三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
《卡薩布蘭卡》拍攝於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白熱化階段。本片可說是適時誕生的佳作,一經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薩布蘭卡這個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戰時,正如片子一開頭所介紹的那樣,在卡薩布蘭卡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做交易。在這徨亂的中,一間美國人所開的里克酒店成為故事的中心。人們在這里探聽消息,等候班機,外表只是個夜總會的酒店,裡面卻暗藏著賭場、黑市買賣、各種陰謀技倆,甚至還有個法國革命領袖……一
自《卡薩布蘭卡》誕生之後,對它著迷者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聯系當時的形勢分析說,片中的里克酒店是代表著美國,而眾人在酒店高歌一曲,則是象徵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取得反法西斯的斗爭。從這個一樣來說,這可認為是第一部Cult影片。
6. 卡薩布蘭卡劇情
導演:邁克爾·寇蒂斯
主演:英格麗·褒曼(飾伊爾莎)
享弗萊·鮑嘉(飾 里克)
保爾·亨萊德(飾維克多)
時間:1943
這次在國內上映的版本,是美國華納公司運用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修復技術,對舊版《卡薩布蘭卡》進行了修復和包裝,其修復重點主要是針對舊膠片上的劃痕。中影數字院線溫先生表示,「這部電影1949年前在中國上映過,但解放後從沒在國內大銀幕亮相。這次引進,既針對那些懷舊的人群,也希望更多年輕人能走進影院。」
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次在國內上映的《卡薩布蘭卡》是中文譯製片。「也許有些人覺得不夠原汁原味,不過這並不影響整體觀賞效果。」很多人看過這部影片,其實《卡薩布蘭卡》更深刻的意義是對愛的詮釋———相愛並不見得要在一起。這個意義甚至大過了影片本身。相信會有很多人追捧這種浪漫經典,票房達到幾百萬應該沒問題。」寧波已上映
劇情: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
這使得這座城市的情勢異常緊張。
里克夜總會的老闆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 一日,捷克反納粹領袖維克多拉斯洛和妻子伊爾莎來到李克夜總會,希望通過里克獲得通行證。里克發現伊爾莎正是自己的昔日戀人,過去的誤解解開後,伊爾莎徘徊在丈夫與情人間,而仍深愛著她的里克,卻決定護送伊爾莎和她的丈夫離開薩布蘭卡。在機場,里克開槍射殺了打電話阻止飛機起飛的德軍少校後,目送著心愛的女人離開……
背景:
1942年華納兄弟公司請羅納德·里根(沒錯,就是後來的里根總統)和安·謝里丹在一部二戰的影片中擔任男女主角。因劇本的問題,兩人均退出了劇組,替代他們的是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他們成功地刻畫了發生在戰爭期間的動人故事。雖然劇本一改再改,但褒曼和鮑嘉的表演令世人難忘。那個曾被認為是最糟糕的劇本成為好萊塢不朽的名片的藍圖。《卡薩布蘭卡》獲得三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
《卡薩布蘭卡》拍攝於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白熱化階段。本片可說是適時誕生的佳作,一經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薩布蘭卡這個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戰時,正如片子一開頭所介紹的那樣,在卡薩布蘭卡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做交易。在這徨亂的中,一間美國人所開的里克酒店成為故事的中心。人們在這里探聽消息,等候班機,外表只是個夜總會的酒店,裡面卻暗藏著賭場、黑市買賣、各種陰謀技倆,甚至還有個法國革命領袖……一
自《卡薩布蘭卡》誕生之後,對它著迷者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聯系當時的形勢分析說,片中的里克酒店是代表著美國,而眾人在酒店高歌一曲,則是象徵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取得反法西斯的斗爭。從這個一樣來說,這可認為是第一部Cult影片。
7. 請講下電影《卡薩布蘭卡》的故事簡介!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這使得這座城市的情勢異常緊張。 里克夜總會的老闆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這個偏僻的小城現在突然變得熱鬧起來。人們從法西斯鐵蹄下的歐洲各國來到這里,因為在這里能弄到出境護照,取道里斯本到美國去。不過,代價極高。為了出境證,這兒每天都在發生悲劇。 一架德國飛機載著秘密警察頭目司特拉斯少校降落在卡薩布蘭卡。當地的法國警察局長雷諾上尉前往迎接。原來,前不久,兩個德國信使被殺,他們身上帶的兩張德國元帥簽發的通行證被人取走。司特拉斯此行為追查此案;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跟蹤一個捷克左翼運動領導人——維克多·拉斯羅。 雷諾向他報告,兇手已查明,今夜將在一個飯店當眾逮捕他。司特拉斯命令雷諾決不能使拉斯羅離開卡薩布蘭卡,這對德國政府來說是頭等重要的事情。 卡薩布蘭卡機場附近,豪華的里克飯店。顧客盈門,歐洲人,非洲人,亞洲的土耳其人。黑人樂師山姆坐在鋼琴前,邊彈邊唱。尋歡作樂者們的議論中心卻仍是護照。一個漂亮女人:「以往我想要一所戛納的別墅,現在我只想要一出境護照。」一個男人:「弄不到護照,我只有死在卡薩布蘭卡。」只有飯店的主人里克,顯得那樣冷靜淡漠,獨自坐在桌子邊。 專事倒賣出境護照的猶加特來到里克跟前,取出了裝有兩張通行證的信封,要里克代為保管。他告訴里克,兩個德國信使是他殺的。今天倒賣出去,發筆橫財,他就離開這里。里克盡管不喜歡此人,但還是默許代他保管,並把通行證丟在山姆還在彈的鋼琴里。 猶加特剛離開,雷諾來了。他告訴里克,拉斯羅已來到卡薩布蘭卡,要里克不要做感情主義者。司特拉斯知道里克在歐洲和北非都參加過反法西斯戰爭。他要里克這次能站在德國一邊,阻止拉斯羅離開這兒到美國去。里克拒絕了:「你們的職業是政治,我的職業是開酒店。」 猶加特被警察抓走後打死了,在他身上,沒有搜到那兩張護照。 拉斯羅和妻子依爾沙走進飯店。依爾沙發現正在彈鋼琴的山姆很臉熟,仔細地打量了一會兒才收回目光。一個男人隨之而來,以要拉斯羅買下一枚戒指為掩護,與拉斯羅接上了頭,約定見面地點。接著,司特拉斯和雷諾也來到他們桌邊。拉斯羅拒絕與司特拉斯多談,雷諾只好以地方警察局名義邀他去一次警察局。 此兩人走後,拉斯羅應約去會賣戒指人,知道猶加特已死,護照無指望。 依爾沙獨自一個留在餐廳,聽著山姆彈琴。終於,下決心上前與山姆打招呼。山姆沒料到會在這兒碰上依爾沙。在依爾沙的請求下,山姆和依爾沙一起邊彈邊唱起《時光流轉》。 忽然,山姆的琴聲停下來了,原來,里克聽到了歌聲,臉色驟變。 深夜,漆黑的飯店裡,顧客都已離去。山姆輕輕地彈著《時光流轉》,里克陷入了往事:巴黎,里克和依爾沙依偎著,在大街上,在塞納河的汽艇中,在豪華的飯店裡。里克幸福地微笑著:「為什麼我這么幸運,會遇上你?」依爾沙告訴里克,她曾經愛過一個男人,可他死了。後來,她遇上了里克,愛上了他。 一輛宣傳車打斷了這對戀人的呢喃。德國軍隊正在向巴黎推進,幾天之內便將佔領巴黎。 飯店裡,山姆在鋼琴上彈著《時光流轉》,街上的喇叭在播送蓋世太保的囂喧。山姆和依爾沙知道里克是德國納粹懸賞捉拿目標,勸他馬上離開巴黎,里克建議三人一起走。講定在火車站碰頭。分手時,依爾沙對里克說,無論怎樣,她都非常愛他。 火車站前,里克在風雨中焦急地等著依爾沙。山姆來了。交給里克一封依爾沙的信。里克迫不及待地拆開,信中寫道:「我不能和你一同走,也不能和你再見面了,你一定不要問為什麼。只要相信我愛你。」雨點打在信紙上,字跡模糊了…… 依爾沙出現在正在回憶往事的里克面前。里克這才發現,山姆已回家了。他冷冷地對依爾沙說:「我們已停止營業。」 依爾沙想找里克談件事,但里克卻質問她為什麼要到卡薩布蘭卡來,還告訴她,自己的心已被高跟鞋踢傷。依爾沙想解釋,里克不想聽。 拉斯羅和依爾沙應邀來到警察局,司特拉斯要拉斯羅供出歐洲各國地下抵抗組織的領導人,答應給他們發護照。拉斯羅回答得很巧妙:「在集中營里」。 拉斯羅和依爾沙找到黑市頭面人物弗拉里,想花錢買兩張護照,弗拉里告訴他們,只能賣一張,因為拉斯羅是德國當局控制對象,沒人敢賣護照給他。弗拉里還告訴他們,猶加特的那兩張特別通行證估計在里克那裡,雖然警察局曾去搜,但沒搜到。他建議拉斯羅去找里克幫忙。 但里克卻很冷漠。拉斯羅問他原因,里克要他問問自己的太太。 正在談話,飯店裡的德國人唱起了法西斯軍歌。拉斯羅到樂隊前指揮起馬賽曲,周圍的人都唱了起來,壓住了德國人的歌聲。司特拉斯氣急敗壞,命令雷諾立即查封里克飯店。 晚上,依爾沙又來找里克,要他交出通行證,里克不肯。依爾沙又以舊情要求他,他還是不理睬。 依爾沙無奈,拔出了手槍。里克取出了通行證,卻又說,只有開槍打死他才能辦到。依爾沙手中的槍掉了下來。她向里克傾訴了當時離他而去的原因。 她和拉斯羅結婚剛三個星期,他就到布拉格去了,不久,傳來他被捕死亡的消息。後來,她與里克相遇相愛。可就在她要和里克、山姆離開巴黎時,臨去火車站前,忽然接到拉斯羅朋友的電話,說拉斯羅還活著,而且就在巴黎郊外,正在生病。她雖然愛里克,但不能扔下拉斯羅不管。 里克明白了一切,決定幫助拉斯羅。 雷諾因為拉斯羅參加秘密集會,決定逮捕他,里克知道後幫他出主意:待拉斯羅拿到通行證後再逮捕他。這樣雷諾可以一舉兩得立功,里克也可以帶著漂亮的依爾沙到美國去。雷諾同意了。 拉斯羅在飛機起飛前幾分鍾來到飯店,拿到了通行證。他要將十萬法郎給里克,里克不要,說他去美國用得著。正在這時,雷諾突然出現,宣布逮捕拉斯羅。拉斯羅感到意外,里克卻掏出手槍對准了雷諾,要他給機場打電話:不得留難拉斯羅和依爾沙。 雷諾卻將電話打到德國領事館,盡管不便講清,司特拉斯卻已明白事情不妙,帶了警察直奔飛機場。 里克逼著雷諾在通行證上簽上拉斯羅和依爾沙的名字,雷諾和依爾沙卻很驚奇。里克對依爾沙說:「我們將永遠記住巴黎。你來卡薩布蘭卡以前,我們的甜蜜記憶消失了,昨天夜裡我們把它找回來了。」 飛機的馬達發動了。司特拉斯沖進了飯店。當他知道拉斯羅已上了飛機,便企圖打電話阻止飛機起飛。 里克用槍指住他,司特拉斯依然拿起電話機撥通電話,里克的槍響了,打死了司特拉斯。尾隨而來的憲兵剛剛趕到,雷諾卻命令憲兵去把往常的嫌疑犯都抓起來。 飛機起飛了。雷諾對里克說:「你不但是感情主義者,你也變成了一個愛國者了。」里克說這正是重新開始的大好時機。雷諾表示希望里克離開卡薩布蘭卡,隱匿一段時間,交通他安排,里克說起10萬美元的賭約,雷諾說他們倆馬上用得著了。
8. 電影卡薩布藍卡的劇情介紹
導演:邁克爾·寇蒂斯
主演:英格麗·褒曼(飾伊爾莎)
享弗萊·鮑嘉(飾 里克)
保爾·亨萊德(飾維克多)
時間:1943
這次在國內上映的版本,是美國華納公司運用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修復技術,對舊版《卡薩布蘭卡》進行了修復和包裝,其修復重點主要是針對舊膠片上的劃痕。中影數字院線溫先生表示,「這部電影1949年前在中國上映過,但解放後從沒在國內大銀幕亮相。這次引進,既針對那些懷舊的人群,也希望更多年輕人能走進影院。」
但美中不足的是,這次在國內上映的《卡薩布蘭卡》是中文譯製片。「也許有些人覺得不夠原汁原味,不過這並不影響整體觀賞效果。」很多人看過這部影片,其實《卡薩布蘭卡》更深刻的意義是對愛的詮釋———相愛並不見得要在一起。這個意義甚至大過了影片本身。相信會有很多人追捧這種浪漫經典,票房達到幾百萬應該沒問題。」寧波已上映
劇情:
1941年。卡薩布蘭卡。在納粹的鐵蹄之下,要從歐洲逃往美國,必須繞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薩布蘭卡
這使得這座城市的情勢異常緊張。
里克夜總會的老闆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 一日,捷克反納粹領袖維克多拉斯洛和妻子伊爾莎來到李克夜總會,希望通過里克獲得通行證。里克發現伊爾莎正是自己的昔日戀人,過去的誤解解開後,伊爾莎徘徊在丈夫與情人間,而仍深愛著她的里克,卻決定護送伊爾莎和她的丈夫離開薩布蘭卡。在機場,里克開槍射殺了打電話阻止飛機起飛的德軍少校後,目送著心愛的女人離開……
背景:
1942年華納兄弟公司請羅納德·里根(沒錯,就是後來的里根總統)和安·謝里丹在一部二戰的影片中擔任男女主角。因劇本的問題,兩人均退出了劇組,替代他們的是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他們成功地刻畫了發生在戰爭期間的動人故事。雖然劇本一改再改,但褒曼和鮑嘉的表演令世人難忘。那個曾被認為是最糟糕的劇本成為好萊塢不朽的名片的藍圖。《卡薩布蘭卡》獲得三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
《卡薩布蘭卡》拍攝於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白熱化階段。本片可說是適時誕生的佳作,一經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薩布蘭卡這個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戰時,正如片子一開頭所介紹的那樣,在卡薩布蘭卡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做交易。在這徨亂的中,一間美國人所開的里克酒店成為故事的中心。人們在這里探聽消息,等候班機,外表只是個夜總會的酒店,裡面卻暗藏著賭場、黑市買賣、各種陰謀技倆,甚至還有個法國革命領袖……一
自《卡薩布蘭卡》誕生之後,對它著迷者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聯系當時的形勢分析說,片中的里克酒店是代表著美國,而眾人在酒店高歌一曲,則是象徵世界在美國的領導下取得反法西斯的斗爭。從這個一樣來說,這可認為是第一部Cult影片。
9. 卡薩布蘭卡男主角形象分析
既是關於三角戀情,那就從還是從Rick,Ilsa,Victor說起吧。
看似極端只利己主義的Rick,自稱從不會為別人「伸出自己的脖子」(stick out my neck)的Rick,端著槍逼著Renault上尉安排好Victor和Ilsa離開卡薩布蘭卡的飛機;德國軍官趕來阻止飛機起飛,他也毫不猶豫的給了德國人一槍;至於這一槍的後果,他顯然非常明了。
以雷諾上尉的話來講:Rick的感性藏在他的冰冷的外殼之下,而這個外殼是在他受到感情的傷害之後為自己形成的保護,也許是他為正義奮斗的理想被擊碎的結果;於是Rick躲在其中,冷眼旁觀。不過,那個真正的Rick會聽從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而最終重回「戰場」。
Victor與Rick不同。Rick是一名戰士,Victor既是一名戰士也是一位領袖。他具有領袖的氣質,勇氣和能力,這從酒吧里馬賽曲擊敗德軍合唱的一場戲就能看出。此時酒吧所有的客人憤怒但是只是沉默,Victor走出來領大家一起合唱馬賽曲,此正是一名領袖的力量。Rick非常明白Victor在戰斗中的作用,他們三個人的最終選擇,是由Rick決定。
對於Ilsa來說,不論她選擇與丈夫一同離開還是與Rick一起留下,對她來說都是背叛。而對於Rick而言,他幫助Ilsa與Victor離開卡薩布蘭卡的行動,不僅僅意味著他放棄了自己的所愛的女人,更意味著他有可能,並且願意為更重要的事情奉獻自己的生命。他們三個人的最終選擇,正如Rick最後對Ilsa所說:
「But it doesn』t take much to see that the problems of three little people don』t amount to a hill of beans in this crazy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