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視播出的周星馳講述功夫的拍攝過程
cctv10周星馳上http://video.sina.com.cn/v/b/8101763-1304376464.html
② 周星馳功夫什麼時候拍的
周星馳的功夫是2004年 拍的
③ 周星馳導演巔峰處女座《功夫》,那些場景很有民國氣息,都是實拍
周星馳電影《功夫》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拍攝的,上海影視樂園,為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上海影視樂園有舊上海的市井風情,有拍電影的幕後秘密,有歐式的標准庭院。有「宋子文舊居」、汾陽路上的「工藝美術學院」。
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是老上海特色之一,又名上海影視樂園,位於松江區的車墩鎮,無論是影視圈還是普通遊客,一般稱之為車墩影視基地。這個明顯帶有上世紀30年代上海灘風情的樂園,卻似乎一直與繁華現代的新上海處於兩個時空。
(3)功夫電影周星馳拍攝過程擴展閱讀:
主要影視作品——
建黨偉業、色戒、大灌籃、功夫、後會無期、英雄聯盟、筆仙Ⅲ、聽風者。
電視劇——
《情深深雨蒙蒙》《新上海灘》《烽火佳人》《一觸即發》《與狼共舞》《飄帥》《梟雄》《麻雀》《像霧像雨又像風》《還珠格格》《X女特工》《第8號當鋪》《飛虎神鷹》《孤島飛鷹》《傾城之戀》《金大班》《亂世佳人》《火線追凶》《璀璨人生》《錦綉緣華麗冒險》。
④ 周星馳電影《功夫》在哪裡里拍攝的
周星馳電影《功夫》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拍攝的。
上海影視樂園,為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上海影視樂園有舊上海的市井風情。有拍電影的幕後秘密,有歐式的標准庭院。
國內大部分講述上海故事的年代戲都在這里拍攝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情深深雨蒙蒙》、《色戒》等。
(4)功夫電影周星馳拍攝過程擴展閱讀:
《功夫》這部影片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功夫之美,還揭示了社會黑暗和當時人們價值觀道德觀。宏觀來看,這部影片融合了多種元素,如配樂動作,黑幫,愛情等元素。一開始,以一個正義的小少年立志學武來拯救世界開頭,卻遭到社會現實殘酷的打擊和嘲諷。
之後便是道德觀,價值觀的改變,以至於他決定加入黑幫。加入金錢墮落黑暗的社會。社會上有太多受欺凌的弱勢群體,社會充滿冷漠,面對斧頭幫的強勢,只有那個傻傻的屁股男站出來,最終沒有得到好結果。
幾個高手站出來救了那對母女,展開了精彩的打鬥場面,他們為什麼隱世於中,就是為了避免社會的摧殘黑暗,過普通的生活。在那個少年最終破解成蝶的時候,打敗了火雲邪神最終沒有殺掉他。以武術的以德服人,仁義服人。詮釋了最終少年變成好人,升華了功夫。
⑤ 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在當時有多大的影響力
《功夫》這部電影,大家都熟悉吧,它是由周星馳(星爺)主演的一部電影,在我認知里,《功夫》已經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電影,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國內,都有無數人們看到它,那麼它在當時究竟有多大影響呢?讓我來告訴你。聞名遐邇不為而過。
從它的故事情節來看,其實它也在反映當時的一個混亂的社會,正需要英雄,某些人們沒有什麼信仰,感覺跟著黑社會混很威風,便覺得黑社會是他們的信仰、是他們的英雄,但人的良知是不能少的,這部電影也在側面反映著人性的本善是不受外界所改變的,即使星爺的電影中多次想要加入黑幫多次傷人,但是他受到自己的良知的影響,他並沒有真正的變化,依然沒有去干傷人的事兒,且在與居民的打交道中,意識到了自己真正意義所在,從而放棄以前那種隨眾的理念,所以看似無厘頭的劇情,實質上是很有意義的。
因此,這部電影從它上映之後到現在,一直廣受大眾喜愛,很多電視台都播放過這部電影,且影片中的某些劇情畫面真的很搞笑,我敢肯定無論是海內外的人們,看過這部影片的都會覺得這部電影是周星馳所飾演的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⑥ 周星馳拍攝《功夫》的時候,為什麼會和四個人決裂他們是誰
2003年,周星馳開拍影片《功夫》。他選了一個傳媒大學的清純女學生,讓她做女一號;他請了一個很自我欣賞的知名導演,完全免費來參演;他還找了一個傳統武術巨頭,來做姿勢電影導演;他寫了一個人物角色叫阿加,准備為自己的黃金搭檔。
當時在拍攝的情況下,洪金寶一不小心被跳蚤咬了,去醫院檢查以後,卻被周星馳告知之後也不用於了,洪金寶最不滿意的便是周星馳讓一個知名演員用確實酒瓶子砸了三次頭。在那一次拍攝中洪金寶立即對周星馳放狠話說:希望周星馳可以把任何人當人,而不是狗。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周星馳這個人的情感幾近於冷淡,許多事兒在他這兒全是難以實現的,他待人處事都十分嚴苛,有時為了更好地做到真實的影片實際效果,乃至甘願用確實空酒瓶砸向頭頂部,可是那樣的嚴苛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接納的,因此通常他依然還在用心,可是知名演員卻受不了。
針對周星馳那樣的作法,大夥兒的觀點基本上便是兩極化的,愛的人感覺他辦事十分用心,可是不愛的人,卻感覺他過度嚴苛,乃至有一些堵塞人的本性了,因此這些年出來,周星馳一直在演藝圈的真實身份都很孤單,他沒什麼說白了的盆友,以前跟他交往非常好的人,好像之後都逐漸變成了他的「對手」。
⑦ 《功夫》是周星馳的巔峰之作,關於這電影的8個幕後冷知識,有你知道的嗎
武功,從低到高,向我們展現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視覺享受。剛中有柔、拳中之尊的洪家鐵線拳;千變萬化、高深莫測的五郎八卦棍;攻守並重、名不虛傳的十二路彈腿。
本以為這三種武功就很厲害了,沒想到,三人之力,也不是瞎子那琴音的對手,更精彩的是琴音幻化為刀和骷髏武士攻向對手,這腦洞,這想像力,跪了!
為首代表的就是賈斯汀比伯,不過這個超前設計也是讓周星馳忍不住在片場笑場了很多次。
⑧ 周星馳的電影《功夫》結尾的那段是怎麼拍的
鏡頭回放都是後期剪接製作合成的
⑨ 周星馳幾幾年開始拍攝(演)電影
1988 《霹靂先鋒》 處女作,本色表演初露鋒芒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 慣性表演,水平一般 1989 《龍在天涯》 表演有特色,印象深刻 《義膽群英》 差得讓人沒有絲毫感覺 《流氓差婆》 開始與吳君如配戲。 1990 《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鬧天涯》 周星馳開始星運亨通的一年,無厘頭表演漸顯雛形,成為真正的主角。是為第一次轉型 《龍鳳茶樓》《風雨同路》《小偷阿星》《師兄撞鬼》 無厘頭風格形成期,但表現一般 《咖喱辣椒》 表演極見功力,超過張學友,是周星馳初期影片中的扛鼎之作 《賭聖》《賭俠》 開始與吳孟達珠聯璧合的合作,進行第一個系列影片的拍攝,並成為當年票房冠亞軍 《無敵幸運星》《江湖最後一個大佬》表演一般 1991 《整蠱專家》題材新穎奇特,盡顯王晶風格 《龍的傳人》表演一般但風格已成 《新精武門》無厘頭表演方式基本定型 《逃學威龍》表演優秀,成為當年票房冠軍 《賭俠之上海灘賭聖》周星馳的優異表演使鞏俐顯得挺傻 《情聖》一般化的影片,這是周星馳上升的一年 1992 《漫畫威龍》 特有趣的影片,但票房一般,卻從此開始了周星馳鼎盛的一年,這一年他徹底佔領香港電影市場,一人獨佔香港票房前六名,他的多數優秀片也出自這一年 《家有喜事》 香港著名的喜劇片,由此開始了「周星馳年」 《逃學威龍2》不如第一部好看 《審死官》與杜琪峰的成功合作,開始周星馳的第一個表演高峰,獲「亞太影帝」 《鹿鼎記》成功的喜劇片,將金庸解構得一塌糊塗 《鹿鼎記2神龍教》成功的續集片 《武狀元蘇乞兒》表演開始深化,在歡樂中有苦澀 《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表演未見突破,但票房不錯 《唐伯虎點秋香》再次技壓鞏俐並成為當年票房冠軍 《濟公》與杜琪峰的再次合作,盡管票房失敗,但影片拍得真摯感人,並顯示出周星馳向精神內涵方向轉化的趨勢 1994 《破壞之王》一般化的表演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表演極其成功 《國產凌凌柒》成功的表演,使無厘頭風格完全成熟 1995 《西遊記101集之月光寶盒》《西遊記之完結篇仙履奇緣》 周星馳的第二次轉型,表演達到新的高峰,並逐漸傾向內涵式表演,該片極其感人,為無厘頭與浪漫主義結合的令人驚喜之作。 《回魂夜》不成功的嘗試 《百變星君》又回無厘頭老路,可見與王晶合作不會有太大進步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在努力繼續轉型,表演感人 《食神》成功地轉為導演,該片拍得很有新意充滿想像力頗得好萊塢口碑,周星馳導演出手不凡 1997 《1997家有喜事》一般化,看似不太用心 《算死草》無厘頭風格進入末路,表演定型化,極不成功 1998 《行運一條龍》第二部自導影片。手法有進步,本人退格為配角,但影片不成功,周星馳進入沉寂期 1999 《喜劇之王》 令人驚喜之作,由此周星馳開始自編自導自演,並進入第三次轉型期,該片幾乎是半自傳,雖說不太成功,但已完全跳出單純無厘頭風格,成為有精神內涵的影片 《千王之王2000》表演手法圓熟老練,徹底放棄無厘頭進入細致的喜劇表演天地
⑩ 跪求周星馳的攝影事業歷程
中學畢業後在1981年左右首先做麗的電視(ATV亞洲電視的前身)特約演員,但未正式入行。1982年拉上樑朝偉(梁朝偉此時對演戲並不感興趣)報考無線電視藝員11期訓練班,實際上反而錄取的是梁朝偉,最後周星馳進了訓練班的夜間部,畢業後一直跑龍套( Carefree),跑足差不多十年,最使人熟悉的應該是《射鵰英雄傳》的「宋兵乙」(兩次,都有台詞)和梅超風的練功靶子。1983年被派任兒童節目《430穿梭機》做主持,做了四年,最經典的演出是單元劇集《黑白僵屍》。1987年他主動要求調到戲劇組,但最先是安排到綜藝節目《歡樂今宵》演出,而後首先參演的是由李力持導演的單元劇《夢邊緣》、《哥哥的女友》,期間彼此的友誼和默契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1989年他才以主角身分演出劇集《蓋世豪俠》。在該劇中演出了他獨特地表演風格,被電影人賞識,開始演出電影。他那非邏輯性和帶有神經質的演技,開創了「無厘頭」文化,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環,因而他擔綱演出的電影更歷破票房記錄,為香港喜劇帶來另一出路和高峰,但他並不滿足,還在繼續前進。 香港號稱「東方好萊塢」,年產電影上百部,大小演員如恆河沙數,但是近二十年來票房榜單上的頭把交椅,幾乎始終都是「雙周一成」輪流坐。這三位票房號召力至高的巨星中,演技多次獲得專業獎項承認的,要數周潤發和周星馳;有能力獨立製作電影,作品能夠冠以本人大名的,只有成龍與周星馳;而演出的影片不僅富於個人特色又極具社會代表性,甚至被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反復解讀的,唯周星馳一人而已。 回溯周星馳從影之初的舊時光,很難想像這個小子會成為在香港電影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巨星。他並不是演藝世家出身,從小和四個姐弟一起在單身母親的撫養下成長,相像英俊,個性不突出,書讀得一般,打工也不大賺錢,要說與電影的干係,或許只是瘋狂崇拜李小龍(註:李小龍是周星馳的偶像),他小時候在戲院里看的平生第一部電影就是李小龍主演的。那部影片讓他感覺心中有一團火在熊熊燃燒,接連又看過幾部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後,立志做一個武術家或是一個演員。 不過年少的他更想做的也只是功夫高手,而不是電影明星。直到中學快讀完的時候,受當時電視長劇熱潮的影響,他和眾多同齡人一樣迷上了當紅劇集和當紅明星,才萌發了做演員的願望。那時候他有一個好朋友名叫梁朝偉,兩人一起大做演員夢,一起鼓搗了一個八分鍾的短片,周星馳自任導演和正面男主角,安排梁朝偉演一個惡貫滿盈的大反派,又拉他一起去報考無線電視台藝員訓練班,結果,就像那種戲劇化的電影情節一樣:陪玩的梁朝偉一舉高中,熱情澎湃的周星馳卻落了榜。
1982年春天
那是1982年的春天,周星馳還未滿二十歲。倔強的性格,充沛的表演慾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從那時開始,已經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逐一體現。幾經周折之後,他終於擠周星馳個人圖冊(10張)進了藝員訓練班夜間部,走上了自己嚮往的演藝之路,但是熒屏生涯遠不如期望中理想:當梁朝偉已經開始演出有名有姓的配角的時候,他只能在同一部劇集里少少露面幾個鏡頭;當梁朝偉已經被包裝為「五虎將」的時候,他還是《射鵰英雄傳》里身兼數職的龍套,盡職盡責地向導演建議「我伸掌擋一下再死吧」,也被呵斥:「快點拍戲,不要話那麼多!」……當梁朝偉因為身價暴漲而被調離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時候,周星馳終於得到了一個不知能不能算作機會的機會:代替梁朝偉成為《430穿梭機》的主持人。 但是這位周星馳本人,絕不甘心只做一個兒童節目主持人,他對自己的演藝事業始終抱有夢想,始終不肯鬆懈,嘗試寫劇本,揣摩經典影片,精讀理論,鑽研演技,卻始終沒有表現的機會,就算鼓起勇氣去電影公司投遞了報名表,終究是連老闆的面都見不著。1988年的一個晚上,他在舞廳里消磨時光,遇到了萬能電影公司大老闆李修賢,這位著名電影製作人與他簡短交談之後,送給他一個演藝生涯中寶貴的轉折點:邀他在自己的新片《霹靂先鋒》里扮演一個浪盪江湖的小弟。 很少演員的影壇處女作能像周星馳在《霹靂先鋒》中的表演那樣駕輕就熟,圓轉如意,根本看不出是一個初登銀幕的新人。這部影片使他拿到了金馬獎最佳配角獎,也獲得了金像獎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雙料提名,不僅得到影壇關注,也引來了電視台對他的重新審視,給他更多機會在電視劇里扮演重要角色。於是,他開始主演長篇電視劇《蓋世豪俠》、《他來自江湖》。在兩劇里,他總是那麼痞痞地壞壞地,行事出人意外,言談不著邊際,但是仍然讓人感覺親切可愛,更能讓人捧腹大笑,許多的小朋友,年輕人,就是在一年又一年追看這些表演的過程中,與他和他的作品一起成長。
1990年《賭聖》
1990年,周星馳在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壞蛋之後,《賭聖》劇照(4張)接演導演劉鎮偉的新片《賭聖》,扮演一個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這部電影本是頭年票房冠軍《賭神》的跟風之作,小成本速成電影,卻在天才導演和天才演員的合作下爆出驚人火花,其引人入勝的劇情,誇張搞笑的細節,切合時代特徵的新鮮元素,加之周星馳極具個人特色的表演風格,一舉轟動全港,票房狂收4132萬,打破香港開埠以來票房記錄,周星馳自己也首次獲得金像獎影帝提名。同年,善於捕捉商機的導演王晶邀請周星馳合作同類型電影《賭俠》,又獲得4030萬的票房,與《賭聖》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軍和亞軍。周星馳在這短短半年的時間里全線飆紅,成為影壇最為搶手的大明星,昵稱也由「星仔」變成了「星爺」。 一個人的成功有可能貌似突如其來,但是細細探究,總有其脈絡可尋。周星馳守候多年,終於等來了讓自己盡情發揮的電影,與自己在形象、個性上都十分契合的角色,將自己累積的藝術探索,生活積淀,表演技巧,個人感悟,志向與激情,全面釋放在每一部作品每一個鏡頭之中,這使得他與不同導演合作的不同作品都有鮮明的周星馳風格,都能夠使觀眾產生高度的親切感與認同感,盡管影片良莠不齊,卻無不標志著作為一個演員的他向著更高目標的邁進。1991年,周星馳一改往日又痞又賤的小混混形象,在影片《逃學威龍》中扮演一個卧底神探,再破票房記錄,另外兩部作品也都進入了票房排行榜前十名;1992年,周星馳在全年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佔了七席,前五名全部是他的作品,更憑又一次打破票房記錄的《審死官》獲得亞太影展影帝大獎,這一年被影壇稱為「周星馳年」。 繼1993年以《唐伯虎點秋香》連續第四次拿到票房冠軍後,周星馳不再滿足於一味迎合觀眾的需求來搞笑,其作品越來越多地體現了作者的人文關懷和對生命對世界對理想的思索,雖然許多觀眾不太適應這笑中帶淚的處理方式,不成熟的探索也使影片時常顯得不倫不類,水準忽高忽低,但是這些努力也使周星馳逐步實現了自我突破並獲得了文化上的認同。1995年,周星馳與劉鎮偉苦心創作的《西遊記第101回之月光寶盒》和《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上下集推出,當年票房反應慘淡,卻在其後的幾年裡借盜版市場猖獗和互聯網普及的東風而風靡內地,成為內地青年觀眾評價最高的經典影片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感理念和表達方式,尤其是在網路上的影響至今可見。周星馳也在香港人迷惑的目光中進入文化聖殿——北大講堂講學,雖然他自己老老實實地承認對「後現代解構主義大師」等觀眾加給他的光環一知半解。 九十年代後期的周星馳逐漸減產,更多地參與影片創作,多次正式列名為出品人、編劇和導演等等。《喜劇之王》是比較明確地傳達周星馳人生感悟的一部作品,小人物尹天仇對電影夢想的苦苦追求,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柳飄飄的凄涼愛戀,一遍又一遍執著重復的「其實我是一個演員」,都讓觀眾在微笑的同時更感到震撼與心酸。這部影片使周星馳再次奪得票房冠軍,也使新人張柏芝嶄露頭角,在影評界卻是褒貶不一,亦有觀眾對周星馳表示失望,因為,那個輕松活潑,胸無城府,只以無厘頭搞笑為己任的周星馳顯然是再也無法回來了。
2001年《少林足球》
2001年,周星馳經過兩年的傾心製作,推出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周星馳作品」《少林足球》。更加成熟的演繹,更加深厚的內涵,足球與功夫相輔相成的新鮮組合,香港本土電影中少見的大製作,都使之成為華語影壇年度最受關注的作品,在當時面臨生死危機的香港影市掀起觀影狂潮,創下6100多萬票房的奇跡般的記錄。香港影壇彷彿直到此刻才大徹大悟,決定給這位已經四次打破香港票房記錄、六次拿到年度票房冠軍、二十九部作品名列年度十大賣座電影、八次獲得金像獎表演獎提名但從未得過獎的天才巨星一個說法。當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少林足球》獲得十四個提名,最終獲得七個獎項,周星馳先後四次上台領取了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和傑出青年導演獎,也成為金像獎歷史上的一個奇跡。頒獎嘉賓、香港政府高官張敏儀在將獎座頒給周星馳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很高興頒這個獎給你,因為你令很多香港人在不開心的時候都可以笑。」
2004年《功夫》
功夫劇照(12張)隨後的兩年,周星馳再次蟄伏創作,直到2004年推出新作《功夫》。這一次他不再專注於個人表演而更多地致力於團隊協力和影片的整體創作,使影片的意蘊更深,氣勢更大,更加明顯地突破香港文化的樊籬而充滿了對人之共性的崇敬與悲憫,《功夫》不僅在華人世界得到共鳴,在海外市場亦得到廣泛歡迎,一經上映即打破中國華語電影的記錄,內地、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的首映票房記錄,名列日本、韓國當周票房排行榜冠軍和北美排行榜第五名。次年舉行的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功夫》獲得史無前例的十六項提名,周星馳自己雖然在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中落選,卻成功地使《功夫》拿到了年度最佳電影這個最重要的獎項。就連當時獲得最佳導演的爾冬升都說本以為最佳導演是周星馳得。無奈評審制度不同,星爺與此獎項失之交臂。
2008年《長江七號》
2008年1月30日上映的《長江七號》,是周星馳繼2004年《功夫》後,蟄伏三年的心血之作,影片由中影集團老總韓三平和周星馳出任總製片人。除此之外,周星馳還擔任影片的出品人、監制、編劇、導演及主演。這部電影構思靈感來源於神舟載人飛船,有科幻、喜劇和溫情三個部分。從20年前的首部作品到如今的《長江7號》,香港電影圈人氣最旺的「異類」周星馳,憑借一己之力,將原本只是星星之火難登大雅之堂的香港「無厘頭」電影升華為一種文化現象。如今,周星馳以溫情父愛和笑聲回歸,用笑中有淚的《長江7號》再次闡明了自己的電影精神—簡單、歡笑、感動。長江七號劇照(11張)若論華語影壇全心全意將一生奉獻給大銀幕的電影人,周星馳一定可以算是其中一位,他除了拍電影之外,似乎都沒有別的樂趣與愛好,日常生活中少言寡語,動輒因為工作上的固執或嚴苛與合作夥伴反目成仇,一段段戀情也均以失敗告終。但是,作為一個優秀的電影人,還有什麼能比帶給觀眾成功的作品更重要呢?也許他今後的作品很難再有突破,也許他漸漸老去不復當日輝煌,但是這世上已經有無數人享受過他的光彩,有無數的人會在泛黃的歲月里一遍又一遍回憶當年的穿梭機,當年的至尊寶,當年的旺財,當年的小強,當年的大笑暴笑捧腹狂笑會心微笑,有感動,有夢想。有周星馳的時光就是有歡笑的時光。
2010年「星星奇遇139」的建立
2009年1月11日星爺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建立在大陸的唯一個人官方網站「星星奇遇139」。星爺通過「星星奇遇139」發布自己的影視的最新消息與個人生活分享,並建立粉絲圈、電影圈、運動圈、玩樂圈、世界圈提供的影迷分享自己的想法。
2011周星馳
正在籌拍《太極》,預計2011年下半年可以上映。
藝人評價
苑瓊丹評價周星馳:「周星馳拍電影是一個天才,我即使演出多年,也時常跟不上他的步伐,演戲的把握點要很准確。」 劉鎮偉:「有人說他獨裁,我覺得還不至於。作為導演,包括我在內,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控制欲,這是一種主觀性,事實上不光是導演,演員也應該有。可能他會問合作的導演為什麼讓他那樣演?他問只是要讓你說出他表演的思路,這是很聰明的演員,如果導演覺得這樣的演員很麻煩的話,那就要仔細想想到底是誰錯了。當然,可能雙方都需要檢討,溝通的方式可能需要改變。 」 張家輝說:「就工作而言,周星馳的確有些獨裁,但我覺得周星馳就是一個天才,拍喜劇也需要這樣的獨裁,尤其是像周星馳的那些電影,就需要他這樣做。畢竟他有那個天分,而且他的能力也足以駕馭這部電影,所以他的意見處於強勢地位也是自然的,如果我來做導演,拍這樣一部喜劇,我也會像他一樣的。」 黃秋生評論歷年香港電影最佳男主角時就這樣說:「這問題要看什麼角度,講香港精神就是成龍,而講創意,就是周星馳。」 吳鎮宇:外國的喜劇演員,金凱瑞什麼的,真的比不上周星馳。周星馳的演出比金凱瑞更好笑,因為起碼他有很多比較內在的東西,或者是節奏。周星馳演習的節奏很厲害,很准確。
編輯本段風格
影片按照風格來說主要是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而他影片的票房成績在這四個階段中也有著明顯的差別。
探索時期
這主要是周星馳從1988年《霹靂先鋒》的出道到1990年的《賭聖》出現之前的階段吧,盡管周星馳此前已經參加了演員訓練班隨後參演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他在本劇中還要求導演「可不可以用手擋一下,讓梅超風在第二掌再把我打死」)和主持節目大眾娛樂節目《430穿梭機》也因此得到李修賢的賞識而進入電影圈,但在最初的兩三年之間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而只是參演一些 小人物的角色,即使是主角,也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反響。這時期周星馳參演或者主演了13部電影,其中票房最好的是1990年5月24日開始上映的《咖哩辣椒》,取得1578萬港元的票房,而實質上,本片也已經有不少的喜劇成分。
無厘頭時期
「無厘頭」來自於粵語方言,指的是一個人說話或者做事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但並非沒有道理。無厘頭這種文化剛好切合了以旁觀者的角度感受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風雲後的港人心態(港人一般稱這段時間為「後八九時代」或「前九七時代」),加上回歸前夕的身份焦慮,從八十年代後期發展而來的喜劇電影的世俗化在本階段也流露出「對一度寄以希望的權力中心不(敢)再相信,半犬儒半逃避,不知不覺遁入無聊之門」的心態,於是,周星馳式的無厘頭影片深受歡迎,周星馳的影片也開始爬上了年度票房冠軍亞軍的位置,自這部因為王晶導演的《賭神》大受歡迎而誠意搞笑的《賭聖》開始。1990年8月上映的《賭聖》以4133萬港元的成績成為年度冠軍,12月上映的《賭俠》則以4034萬港元的成績排名第二,而九月上映的《無敵幸運星》也以1880萬港元的成績排名年度第十名。隨後的1991到1993年連續三年之間也依然是周星馳的影片取得冠軍,而且1992年的年度票房前五名全部都是由他主演,即《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和《鹿鼎記2神龍教》。
轉型期
1994年到1999年可以說是周星馳的轉型階段,其票房也只有一部《喜劇之王》在1999年時成為年度冠軍。這時期的周星馳已經不僅僅是滿足於之前的那種無厘頭式的創作,而試圖在影片中融入更多的正劇甚至悲劇的成分,而使得其影片顯得更加的多元化,不過可能觀眾更加熟悉的還是他的無厘頭形象,而對於他的悲劇或正劇的演出有些陌生感,更何況,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電影的頹勢日益明顯,《喜劇之王》雖然取得票房冠軍但是成績不足3000萬港元。不過,這時期的周星馳已經擔任起導演的工作,使得個人的喜劇才華與創作才華更好的結合(這也為新世紀周星馳獨立導演而票房與口碑一再創新高而打好了基礎),如他參與編導的《國產凌凌漆》,他無論是表演還是風格手法都比較的剋制,並融入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而一反當年的「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風格。而他主演的《大話西遊》、《喜劇之王》等盡管不能再現當年票房上的輝煌,卻留下相當不俗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