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就業方向
相當好導演,開始就想著就業,你的專業精神真的不怎麼樣
從北影畢業,即使不拍電影,專業技能拍廣告和電視短片都夠養家糊口。
不愁就業,關鍵看你能不能考上
② 青年導演有哪些
王小帥(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青紅》;陸川(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尋槍》;賈樟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三峽好人》《世界》;萬瑪才旦(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靜靜的瑪呢石》;方剛亮(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師)——《上學路上》;顥然(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青春愛人事件》。
其實大量青年導演如賈樟柯,張元等都並非出身導演系,但是導的片子很不錯的。也具有代表性。
③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生姓豐的客串演過重案六組的人
豐明連,國家一級演員,浙江話劇團原副團長,中國話劇研究會會員、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會員,著名影視演員、影視劇選角導演,擔任多部電影電視劇的執行導演、選角導演。
④ 介紹幾部畢業季的電影,好看滴
初戀未滿------《初戀未滿》是由劉娟導演執導的青春愛情片,張含韻、冉旭等參加演出。該片講述了1997年的南方小城裡,6個18歲的青春少年們各自憧憬著未來[1] ,勇敢追夢的故事。該片又是劉德華監制的「亞洲新星導」計劃影片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群星瑞智藝能有限公司和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青春愛情電影,柴智屏監制,作家九把刀自編自導,陳妍希、柯震東等主演。
同桌的你-----電影《同桌的你》創意來源於1994年高曉松創作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同桌,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同伴,他/她伴隨著我們整個刻骨銘心的學生時代,我們的青春記憶里他們一定是道重要是光景,而電影《同桌的你》將重現我們學生時代的熟悉片段,展現我們這一代人集體的青春回憶!
致青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趙薇的處女作,也是其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的畢業作品。影片改編自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由香港導演關錦鵬擔任監制,內地編劇李檣改編劇本,海峽兩岸演員趙又廷、韓庚、楊子姍、江疏影、張瑤、劉雅瑟、包貝爾、鄭愷、黃明、王嘉佳、佟麗婭等主演,[1] 王菲演唱主題曲《致青春》,於2013年4月26日全國公映。內地最終票房為7.2億。2014年5月1日台灣上映,並定於2014年9月13日日本上映。
那些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群星瑞智藝能有限公司和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一部青春愛情電影,柴智屏監制,作家九把刀自編自導,陳妍希、柯震東等主演。
九降風----《九降風》是台灣導演林書宇執導的一部影片,該片以9個高中生的青春成長故事為背景,講述了一群愛好棒球的少年之間關於青春和友誼的故事。《九降風》同時還有大陸,香港兩個版本,但是只有台灣版本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⑤ 有沒有不是導演系畢業的,後來卻成了大導演的
這種很多啦
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
美國導演,演員及奧斯卡獲獎編劇。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的挪克斯維爾。昆汀這個名字來源於影片《槍之煙火》中的角色。他在20世紀九十年代作為風格獨特的導演迅速成名,他擅長非線性講述故事,難忘的對白及血腥場面,將美國本土B級片的黑色暴力風格發揚光大。昆汀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獨立電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輕導演,以獨特的個性和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均有深刻理解著稱。
他兩歲時隨家遷居洛杉磯,在這座電影氣息濃厚的城市長大,童年起就愛上了電影。18歲中學畢業後,在曼哈頓海灘一家名為「錄像檔案館」的錄像租賃店工作。此間,逐漸領會並掌握了眾多電影知識和技法。
⑥ 導演系畢業後沒錢可以拍大片嗎
你可以慢慢的拍一些微電影,然後獲得一些獎,把你的名氣打出來,然後自然就會有贊助商來找你。你其實拍一些小成本的電影只要劇本可以,演員不是明星大咖也會有人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⑦ 高分求電影學院導演系歷年看片分析的電影
那個人沒讀完你的問題就亂答了!
一、認識電影
進入當代社會以來,看電影已經成了一般人,特別是文科大學生的普通經驗了。不管是什麼人,不管文化程度高低,都喜歡看電影,而且都會看電影。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電影有一般文學與藝術樣式所沒有的直觀性與生活實感。弗雷德里克·詹姆遜曾說過,電影從靜止到運動,從黑白到彩色,從無聲到有聲,它所發展出來的正是還原生活的能力,與生活真實的距離正在縮小仍至消失。特別是電腦時代,甚至可以復制出無法再現的一些景觀,如過去與未來的世界。而進入跨國資本主義時期——後現代,一方面是全球化的步伐正在加快,而文化的融合已是經濟的融合之後不可阻擋的前景。在這種情況下,電影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一種藝術形式,詹姆遜就把電影看作是後現代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是由於電視與電腦的出現,從人類文化的發展來看,圖像的時代正在取代文字的時代,而電影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所以它的大眾性,大眾化才可以有如此高的程度,而一部《泰坦尼克號》也才有可能風靡全球。
但是電影的魅力除了直觀性之外,一般人卻不大注意到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儀式對觀眾的潛在影響。 足以為證的是: 去電影院里看一部電影,和在家裡從電視上去看同一部電影其審美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於,除了故事的層面之外,在電影院里看電影還是一種文化的參與, 一種儀式的參與。 這就意味著, 作為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院,對於電影成為一種藝術而言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過去在南京,現在在香港,看電影的儀式感是很強的。 隱性的燈光, 隱蔽的銀幕、 典雅的裝飾, 都在提醒人們已經進入一種非生活化的狀態。接著燈光漸暗,紗幕徐徐拉開,而音樂則悠然響起,觀眾是慢慢地, 不知不覺地被引入的, 電影院所做進入儀式為觀眾提供了心理的准備。這不像我們的電影院,人還沒坐定,燈光突然滅了,到處吵吵嚷嚷。 而封閉性的空間,場地的黑暗、大致相同的坐姿, 銀幕上光影與聲音的引導,觀眾心理的放大效應,所有這一切,都在強化著一種進入儀式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觀眾的主體意識暫時消失,而身心兩個方面都不由地交給了銀幕。所以看電影都會有一種失去自己的感覺。特別是當代電影的視聽強剌激,用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就叫著「感覺剝奪」。而美國學者賓克萊曾使用過一個概念叫「委身」,來形容藝術欣賞的這種狀態。這是一種有如宗教儀式的藝術儀式。人們只注意到電影故事的吸引人,而沒有注意到進入電影院參與藝術儀式對一個觀眾心理的潛在影響。
就這樣,麻煩不想看的話說!我簡單點回答!
⑧ 導演專業畢業怎樣
上了大學導演專業,畢業後就可以當導演導戲這個問題就如同上了大學就一定會找到好工作這個問題一樣。答案當然是不了。
首先大學選擇了導演專業,然後又順利畢業。但是在這四年的時間里會不會有同學存在混日子的態度然後沒有打好專業基礎。像這樣的畢業生當然做不了導演啦。
其次,有的同學確實在大學里認真的度過了四年,但是畢業只有仍舊沒有執導的機會。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來看看一個導演在工作中需要具備的專業素質,除了在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後期製作階段的專業知識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美學素養和對劇組的整體調控能力。因為在一個劇組中,導演更多的是指導作用和一些輔助審視。指導攝影師鏡頭的運動與拍攝,指導演員的表演、後期組的剪輯思路等等。一部電影就是一個導演個人文學素養、價值觀、美學素養的整體呈現。大學的導演專業課程可能會教授基礎的專業知識,基本的專業技能,但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就不一定是四年能夠培養出來的了。
⑨ 導演管虎都有哪些優秀的電影
我個人覺得提到導演管虎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導演。管虎1968年8月1日,中國導演,北京人,祖籍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仲村,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2013年拍攝電影《廚子戲子痞子》獲得第2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獎。2014年拍攝電影《老炮兒》,影片2015年12月24日上映,在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得組委會大獎,主演馮小剛獲最佳男演員獎。2016年9月4日,憑借《老炮兒》榮獲第七屆中國影協杯「十佳電影劇作」獎。9月7日,憑借《老炮兒》獲得第20屆華鼎獎最佳導演獎。10月26日,憑借《老炮兒》獲得第1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最佳導演獎。管虎是一位特別優秀的導演,給我們帶來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⑩ 想當導演然後拍電影,當導演一定要導演系畢業嗎一定要傳媒學校畢業嗎普通的專業畢業可以自學當導演嗎
上過學的,當導演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輕車熟路,容易些,但自學成才的照樣能當導演呀!歷史上的愛因斯坦沒有上過大學,照樣發明了相對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