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編導電影國外導演

編導電影國外導演

發布時間:2021-07-30 13:40:48

A. 外國導演的介紹!要詳細的!謝謝!

1,宮崎駿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

2,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1946年12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美籍猶太裔導演、編劇、製片人。1974年,完成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橫沖直撞大逃亡》。

3,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1954年8月16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好萊塢電影導演、編劇。1981年,執導首部電影《食人魚2繁殖》。

3,彼得·傑克遜

彼得·傑克遜,1961年10月31日出生於紐西蘭首都惠靈頓。導演、編劇、製作人。1987年,推出了第一部電影作品《宇宙怪客》;1989年,監制並編導了人偶喜劇片《瘋狂肥寶綜藝秀》;1992年,編導了黑色幽默恐怖片《群屍玩過界》。

4,昆汀·塔倫蒂諾

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1963年3月27日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美國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1985年,撰寫了個人首個劇本《船長prechfuzz和鳳尾魚強盜》。1986年,拍攝了短片處女作《我最好朋友的生日》。1992年,執導了犯罪驚悚電影《落水狗》。

5,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 ),1939年4月7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家族為義大利移民。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大學讀於霍夫斯特拉大學戲劇藝術系,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院獲電影碩士學位。1962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作品《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

B. 王家衛導演和外國兩位著名導演編導的一部三段式愛情篇

這是一部有關情慾的電影,不過非同尋常的是,本片由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史蒂文·索德伯格和王家衛三位導演聯合執導,並成為後兩位導演對大師安東尼奧尼的獻禮。在這部三段式電影中,來自三個不同國度的導演講述了同一個永恆的電影主題:愛和性。影片的畫面、情節精練簡潔,風格反差巨大。王家衛的《手》影像華麗,索德伯格的《平衡》荒謬反常,而安東尼奧尼的《危險關系》則哲學味道濃烈。
愛神伊洛斯誕生於希臘神話,是美麗女神阿佛洛狄忒之子,據赫西俄德的《神譜》記載,愛神伊洛斯是最早人格化的神,他是不朽諸神中最美麗的一位,在所有神和所有人的懷抱中舒展肢體,降低他們的理性和智謀,使宇宙充滿生殖繁衍的力量。

《愛神》是一部由三段不同風格的影像組成的電影,更是三位著名的世界級導演關於情愛與慾望的三重唱。王家衛、斯蒂文·索德伯格、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每一個導演都用屬於他們的特殊方式來演繹情愛的主題,王家衛講述的是一個充滿了質感又略帶傷感的故事,索德伯格的則是個有些自我解嘲意味的幽默喜劇。而安東尼奧尼還是他關於男人和女人之間關系的哲學冥想。《愛神》也是王家衛和索德伯格這兩個具有國際聲譽的年輕導演(相對於93歲的安東尼奧尼而言)對世界上最令人欽佩和充滿激情的導演之一安東尼奧尼的一種致敬。

《手》(43分15秒)講述的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香港,年輕的裁縫(張震)多年不計回報地愛著交際花華小姐(鞏俐)的故事。在張震還是裁縫店的學徒的時候,他第一次上門為華小姐量體裁衣,華小姐用喘息聲和手給張震上了有關性愛的第一堂課。此後,他愛上了她,每次為其上門裁衣時都欣賞著她,也聽著看著她與別的男人的調情。多年後,她紅顏日漸凋零、無人重視,而他卻依然為她縫制最美麗的衣服。她一直忽視了他對自己的愛,而他只有以手撫摸著她的衣料,感受她的身體。最後,她終了解一切,而能給他只是自己的那雙手。

《平衡》(26分35秒)發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紐約,廣告人尼克·彭羅斯(羅伯特·唐尼)總是被春夢困擾,在他的夢中總會出現同一個美麗性感的女人在洗浴後穿衣,可當他醒來時他感到那個美麗的女人是如此的熟悉但卻無法想起她到底是誰。他只有向他的心理醫生珀爾(阿蘭·阿金)求助,在治療時,他向醫生講述著夢中的情景和困擾,而醫生卻心不在焉地回答著他,還通過望遠鏡頭看著窗外,甚至擲起紙飛機。治療使患者感到好些也感到疲倦,他漸漸睡去,夢中再度出現了那個性感的女子。最後,當早上他從自己的床上醒來,出門的妻子過來和自己吻別,他才發現,夢中的女子和妻子一模一樣……

《危險臨界線》(31分46秒)仍是安東尼奧尼一向關注的現代社會中的男女關系主題。四十多歲的美國男人克里斯托弗(克里斯托弗·布赫茲)和他的義大利妻子克洛(芮吉娜·娜米)的夫妻關系已經走向了僵局,他和她已無話可說,甚至對彼此的身體也失去了興趣。旅途中,克里斯托弗與一個年輕的女子(路易莎·拉涅利)相遇進而一番雲雨。第二天清早,在同一片海灘上,年輕女子和妻子克洛都自然展示著自己的身體,最後相遇……

C. 給我十個外國電影的名字和它的導演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男,生於1946年12月18日,美國俄亥俄州 美國導演,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曾就讀加州州立學院三年,12歲開始用8厘米的電影攝影機拍家庭影片。1960年,他編導了一部片長四十分鍾的戰爭片《無處容身》,在「峽谷影展」中獲勝,並使他獲得了一台十六厘米的攝影機作獎品。1968年,他獲得一位開光學儀器公司的富翁投資十萬美元,讓他導演一部用三十五厘米攝影機拍攝的短片《安培林》,講述一對年輕戀人在莫哈威沙漠相遇後一齊坐車到加州海邊的故事,結果在第二屆亞特蘭大影展上獲獎。環球公司的行政總裁恰好看到了這部短片而與他簽約。從此開始了他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時代。作品以卓越的講故事技巧著稱,名字已成為好萊塢的化身。 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男,生於1944年5月14日,美國加州 1977年,初出茅廬的盧卡斯以其非凡的藝術才華執導了影片《星球大戰》(《Star Wars》)並藉此樹立了其導演道路上的首座里程碑。該片一上映便在世界影壇引起轟動。它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提出並探討了一個由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給人類和世界帶來的社會問題,更在於它在一個極富想像力的故事框架之內運用現代尖端科技成果如激光、電腦、機器人等向觀眾展示了一種神奇的宇宙奇觀。影片的特技含量極高,令觀眾們嘆為觀止。它在世界科幻影片的創作與生產中具有開拓性意義並因之而獲得了第五十屆奧斯卡獎的6項大獎。 《星球大戰》的大獲成功也使盧卡斯獲得了巨額利潤,用這筆錢,盧卡斯在加里弗尼亞創設了他個人的電影製作公司。《星球大戰》雖然使盧卡斯名利雙收,但是為拍好這部影片,盧卡斯耗廢了大量的精力。基於此,他曾發誓再也不導演巨片了,而是把主要精力轉移到他的製作工作上來。 80年代初,他先後擔任了影片《星球大戰》的續集《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和《Return of the Jedi》(1983)的製片人。同時,他又與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合作,製作了《印第安納·瓊斯》系列(《Indiana Jones》)。這些影片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更是屢創佳績,反響不俗。1986年製作了影片《Howard the Duck》後,盧卡斯又開始從三、四十年代的流行影片中提取素材,把它們製作成一些具有英雄式 冒險經歷的影片,它們受到了年輕人的廣泛歡迎。八十年代中期,盧卡斯開始大力構建他的未來事業。他曾在三番市附近設立包括音樂製作在內的電影製作公司,又曾於1992年在美國ABC公司發展電視事業。盧卡斯總是喜歡製作那些融現代娛樂和具有教育意義的情節與一體的影視作品,而這一風格也正符合了大多數觀眾的興味。近來,盧卡斯在其影視事業上更加孜孜以求,他總是把眼光投射到那些風格獨具的小說作品上,希望從中挖掘素材並用他那天才的製作能力創造出更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來。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男,生於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 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做什麼了。他在影壇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羅傑·考曼(Roger Corman)1980年影片《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中任藝術總監,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在電影《食人魚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開始了他的導演之路。該片在義大利拍攝,由於卡梅隆和劇組的工作人員有些矛盾,在拍攝結束後,製片人甚至不讓他參加影片的最終剪輯。心高氣傲的卡梅隆一怒之下,自己學會了使用義大利剪片機的操作,花了幾個星期剪輯了整部電影。從此,卡梅隆發誓要為自己製作電影。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憑借著在夢中得到的一個靈感,撰寫並導演了電影《終結者》(Terminator)。這部以未來世界為背景的動作片由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影片投資很小,但是卻非常的賣座。實際上,《終結者》是一部具有卡梅隆典型風格的電影,如富有創意的劇本、完美的特技、鮮活的人物以及在他後面的電影中頻頻出現的女性英雄。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卡梅隆受到廣泛關注。 1985年,卡梅隆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的劇本,該片由史泰龍主演並廣受好評。隨後卡梅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科幻動作片,有《異形》(Aliens)、《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等。他的電影常常啟用邁克爾·比恩(Michael Biehn)、詹妮特·戈德斯坦恩(Jenette Goldstein)、蘭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和施瓦辛格等明星為主演,並且經常有核戰爭的故事線索包含在內。為了營造完美逼真的效果,詹姆斯的電影鏡頭中,尤其是在追逐戲中,常常有巨大的破壞場面。他之所以成為電影業界最成功人士之一,大部分要歸功於1997年拍攝的票房巨艦《泰坦尼克號》。盡管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可謂是毀譽參半,既有大肆吹捧者,也有極力貶低者,但卻忠實地保持了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扣人心弦,特技出神入化。當然,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電影的前半部中對故事的情感鋪墊缺少靈性。這表現出詹姆斯·卡梅隆善於在緊張的情節中表現人物的性格,卻不善於在細小的情節中表現人的情感。即便有著這些瑕疵,《泰坦尼克號》仍然是當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巨大的拍攝成本,高額的票房以及多達14項的奧斯卡提名和11項奧斯卡大獎使得導演卡梅隆和電影在好萊塢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卡梅隆曾經和他的製片人吉爾·安·赫德(Gale Anne Hurd)結為夫婦。1989年,他與凱思琳·比吉洛(Kathryn Bigelow)結婚。

D. 急詢:國際上有哪些一流大學的導演專業(或影視編導專業)很出名

紐約大學(NYU),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南加州大學(USC)是美國影視類最好的三所大學,但要注意的是,美國藝術類沒有獎學金,影視編導又需要有自己的35毫米膠片電影短片當畢業作品,需要自己投資拍攝,否則就拿不到學位,所以在美國這是富人才學的專業,要去學這個需要先准備下一百萬人民幣墊底才行。
法國的影視類學校偏藝術,不太注重實務,公立大學非常難考,但是如果你考上了就可以免學費,具體的學校排名我就不知道了。
而世界其他地方的學校基本上沒有很好的學校了,至少都不會比北京電影學院好。
雖然你說只要國外了,但是我還是提一句,北京電影學院是亞洲最大的電影學院,世界上排名也是前十絕對沒有問題,前五問題也不大,如果你家裡沒那麼多錢的話,你還是考慮一下上國內的學校吧。

E. 高中生怎麼考到國外的電影導演編導這方面的大學 要有這方面的專業考試嗎具體怎麼樣

你要向大學遞交申請 就和留學一樣啊
國內沒這樣的考試,你要走國外的流程

F. 編導專業必看的電影

電影發展逾百年,以下是各國名作,選擇這些電影原因有:
(1)涵蓋了影史名作和各種典型風格的作品,全面的觀影有助於同學們對影史進行梳理和選擇,對青睞的導演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備選為自己的核心導演。
(2)面對較為枯燥的作品耐著性子做些積累,以後的某一個時刻,也許你會發現其價值與內涵。
(3)大多數作品已經有過詳細的研究,可比對論文對其經典片段有超越普通觀眾的了解。
1、國產電影
張藝謀:《活著》《紅高粱》《金陵十三釵》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
陳凱歌:《霸王別姬》
顧長衛:《孔雀》《立春》
陸川:《可可西里》《南京南京》
黃建新:《黑炮事件》
婁燁:《蘇州河》《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吳貽弓:《城南舊事》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大腕》《甲方乙方》
寧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
賈樟柯:《小武》、《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地久天長》
張元:《看上去很美》
薛曉路:《海洋天堂》
滕華濤:《失戀33天》(小妞電影 選看)
管虎:《殺生》、《鬥牛》
張揚:《飛躍老人院》《落葉歸根》
萬瑪才旦:《塔洛》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白日焰火》
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
2、港台香港電影
吳宇森:《喋血雙雄》、《變臉》
王家衛:《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東邪西毒》、
徐克:《新龍門客棧》
陳可辛:《甜蜜蜜》、《十月圍城》、《如果愛》
李安:《卧虎藏龍》
楊德昌:《一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
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
3、美國電影
卓別林:《淘金記》《摩登時代》
羅伯特·懷斯:《音樂之聲》
希區柯克:《蝴蝶夢》《後窗》
威廉·惠勒:《賓虛》
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
羅伯特·本頓:《克萊默夫婦》
米洛斯·福爾曼:《飛越瘋人院》
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真實謊言》、《阿凡達》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ET》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巴頓將軍》《現代啟示錄》
弗蘭克·達拉邦特:《肖申克的救贖》
羅伯特·澤米吉斯:《阿甘正傳》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橋遺夢》、《百萬美元寶貝》
奧利弗·斯通:《天生殺人狂》
昆汀·塔倫蒂諾:《低俗小說》
加布里爾·穆奇諾:《當幸福來敲門》
4、英國電影:
丹尼·博伊爾:《貧民窟的百萬富》
理查德·阿頓伯羅:《甘地傳》(英國/印度)
蓋·瑞奇:《兩桿大煙槍》
卡萊爾·賴茲:《法國中尉的女人》
5、日本電影
黑澤明:《羅生門》、《七武士》
岩井俊二:《情書》
小津安二郎:《晚春》
新藤兼人:《裸島》
宮崎駿:《千與千尋》
6、法國電影
呂克·貝松:《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地下鐵》
阿侖·雷乃:《廣島之戀》(法日合拍)
阿巴斯:《櫻桃的滋味》
7、義大利電影
羅伯托·貝尼尼:《美麗人生》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
安東尼奧尼:《紅色沙漠》 紀錄片《中國》
朱塞佩·托納托雷:《海上鋼琴師》
8、俄羅斯(前蘇聯)電影
謝爾蓋·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米哈爾科夫:《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9、巴西電影 沃爾特·塞勒斯:《中央車站》
10、德國電影 湯姆·提克威:《羅拉快跑》
11、西班牙電影 卡羅斯·紹拉:《卡門》 阿爾莫多瓦:《對她說》
12、伊朗電影: 馬吉德·馬吉迪:《小鞋子》
13、加拿大電影 詹尼弗·北齊沃爾:《人造風景》
14、丹麥電影: 拉斯·馮·提爾:《黑暗中的舞者》
15、瑞典電影 伯格曼:《野草莓》
16、南斯拉夫電影: 米爾科·曼切夫斯基:《暴雨將至》
17、波蘭電影: 基耶斯洛夫斯基:《十戒》
18、墨西哥電影: 阿爾方索.阿拉:《巧克力情人》
19、匈牙利電影: 洛·科爾陶:《靡菲斯特》
20、澳大利亞電影: 簡·坎皮恩:《鋼琴課》
21、印度電影:拉庫馬•希拉尼:《三傻大鬧寶萊塢》

G. 編導必看電影有哪些國內的電影

什麼電影都要看,學編導的要以審美和批評的眼光去看電影,不是說這個電影夠經典夠好你就看,這樣你找不到問題,你必須嘗試接受任何種類的電影,因為任何電影拍出來都有它的意義,除非你特別受不了的片種前期你可以不要勉強自己,但是一定要把心態端正了看,你不只是來欣賞藝術的。最好能形成看完電影寫感受的習慣,幾句話都可以,關鍵詞都行。最新版的《編導高考培訓手冊》裡面有最新的歷年影評考題匯總和範文。可以多看一下編導高考培訓手冊。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必看電影
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活著》,《英雄》
陳凱歌:《霸王別姬》《和你在一起》《大閱兵》
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大白鯊》
黑澤明:《羅生門》
馬丁斯科塞斯:《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金錢本色》
馮小寧:《紅河谷》《紫日》《黃河絕戀》
羅伯特:《誰陷害了兔子羅傑》《阿甘正傳》
賈樟柯:《小武》《站台》《任逍遙》
米歇爾貝:《壞小子》《石破天驚》《珍珠港》
黃建新:《黑炮事件》《誰說我不在乎》《求求你表揚我》
陳英雄:《夏天的滋味》
塔可夫斯基:《鄉愁》《鏡子》
婁燁:《蘇州河》《紫蝴蝶》《周末情人》
阿巴斯:《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長流》
陸川:《尋槍》
姜文:《太陽照常升起》《陽光燦爛的日子》
張揚:《愛情麻辣燙》《洗澡》
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
考電影學、導演、編劇必看的電影100部美國:30部
《2001:太空漫遊》《雨中曲》《熱情似火》《教父》《低俗小說》
《星期五女郎》《馬爾他之鷹》《日落大道》《美人計》《生於七月四日》
《寫在風中》《雙倍賠償》《黃金時代》《最後一場電影》《日落黃沙》
《美國麗人》《鐵面無私》《無因的反叛》《卡薩布蘭卡》《江湖俠侶》
《安妮霍爾》《周末狂熱》《公民凱恩》《史密斯先生去華盛頓》《終結者2》
《白雪公主》《刺激1995》《天堂的煩惱》《剪刀手愛德華》《搜索者》
法國:20部
《巴黎野玫瑰》《壞血》《碧海情》《白色婚禮》《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
《大風暴Z》《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廣島之戀》《天堂的子女們》《四百擊》
《瑟堡的雨傘》《逃犯貝貝》《駁船亞特蘭大號》《虎口脫險》《游戲規則》
《百萬法郎》《獨行殺手》《天涯淪落女》《勞拉蒙太斯》《鄉村牧師的日記》
英國:10部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法國中尉的女人》《浪子春潮》《紅菱艷》《鳥人》
《憤怒的回顧》《第三人》《薰衣草山的暴徒》《小孩與鷹》《猜火車》
義大利:10部
《美國往事》《西部往事》《好壞丑》《八部半》《義大利式的離婚》
《溫別爾托.D》《天堂電影院》《卡比利亞之夜》《1900》《放大》
德國:6部
《鐵皮鼓》《瑪麗布勞恩的婚姻》《羅拉快跑》《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日出》《M》
蘇俄:5部
《雁南飛》《戰艦波將金》《士兵之歌》《鄉愁》《辦公室的故事》
日本:5部
《東京物語》《二十四隻眼睛》《七武士》《心中天網島》《羅生門》
其他國家:14部
《埃爾維拉.麥迪甘》《第七封印》《紅軍與白軍》《一條安達魯狗》
《地下》《十誡》《兩生花》《呼喊與細語》《黑暗中的舞者》
《征服者佩爾》《無主之地》《卡門》《流浪藝人》《暴雨將至》
500部電影名單
導演 電影
蔡明亮《青少年哪吒》《愛情萬歲》
陳子明 《少年呃安啦》
陳英雄 《三輪車夫》《青木瓜的香味》《偷妻》
陳凱歌 《孩子王》《大閱兵》《黃土地》《霸王別姬》
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大鬧廣昌隆》《香港製造》《細路祥》《榴槤飄飄》(電影版)
陳國富 《只要為你活一天》
陳耀成 《浮世戀曲》
杜琪峰 《無人駕駛》
費穆 《小城之春》
侯孝賢《戲夢人生》《兒子的大玩偶》《童年往事》《好男好女》《悲情城市》
《戀戀風塵》《海上花》《訪談錄》《南國再見南國》《尼羅河女兒》
賈樟坷 《小武》《小山回家》
李安 《推手》《飲食男女》《喜宴》
劉國昌 《三個夏天》
婁燁 《蘇州河》
田壯壯 《藍風箏》《盜馬賊》
雎安奇 《北京風很大》(紀錄片)
管虎 《頭發亂了》
關錦鵬《越快樂越墮落》《有時跳舞》《胭脂扣》《藍宇》(電影版)《地下情》
許鞍華 《去日苦多》《女人四十》《千言萬語》《上海假期》
於乃箏 《絕不付賬》
於力為 《天上人間》
吳念縝 《太平天國》
楊德昌《麻將》《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恐怖分子》《一一》
《光陰的故事》《青梅竹馬》
王家衛《春光乍洩》《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旺角卡們》《東邪西毒》《阿飛正傳》
《墮落天使》
王全安 《月蝕》
梁本熙 《歸土》
邱剛健 《唐朝綺麗男》《聖女的慾望》
徐小明 《去年冬天》
林正盛 《放浪》《天馬茶房》
嚴浩《滾滾紅塵》
徐克\
嚴浩 /《棋王》
姜文 《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
吳宜弓 《城南舊事》
高志森 《南海十三郎》
虞戡平 《搭錯車》
何平 《國道封閉》《雙旗鎮刀客》
朱延平 《情色》
王穎 《煙》
張藝謀 《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
張元《東宮西宮》《過年回家》《媽媽》《北京雜種》《瘋狂英語》
張之亮 《自梳》
張華坤 《運轉手之戀》
張軍釗 《一個和八個》
張艾嘉 《少女小漁的故事》
張志勇 《一隻鳥仔鳴楸楸》
張揚 《昨天》
章明 《巫山雲雨》
李欣《花眼》
侯麥《柏士浮》
黑澤明《用心棒》《最美》《七武士》《羅生門》《生之欲》《白痴》《丑聞》
《戰國英豪》《靜靜的決斗》《紅鬍子》《瀨夫睡漢》《夢》《沒有季節的小墟》
《裊裊夕陽情》《八月狂想曲》《亂》《大雨天》《蜘蛛巢城》
大島渚《青春殘酷物語》《御法度》《感官世界》《感官世界2》《人猿麥克其》
《豬與珠》 《少年》
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電影版)《壞孩子的天空》《花火》《3-4*10月搶命》
小津安二郎《秋日和》《浮草》《秋刀魚之味》《小早川家之秋》《東京物語》《麥秋》
《我出生了,但》
岩井俊二 《夢旅人》《情書》《煙花》《燕尾蝶》《四月物語》
溝口健二《雨月物語》《祗園姐妹》《近松物語》《阿游小姐》《謠傳中的女人》
《楊貴妃》
稻恆浩 《宮本武藏》《日本誕生》《風林火山》》
市川昆《健》《弟弟》《細雪》《病源坡吊頸之家》
森一生 《新源氏物語》
浦山桐郎 《青春之門之自立篇》
小林正樹 《怪談》
成瀨四喜男 《浮雲》《亂雲》
相米基二 《台風俱樂部》《風花》
河瀨直美 《萌動的朱雀》(又名「暗戀家族」)《東京之眼》
薩布 《盜信情緣》冢本晉也 《鐵男》《鐵男2》《雙生人》
伊丹十三 《葬禮》
寺山修司 《上海異人娼館》
竹中直人 《東經日和》
山本薩夫 《啊!野麥嶺》
西和克已 《伊豆舞娘》
森田芳光 《失樂園》
葛明輝《初纏戀後的二人世界》(王家衛監制)《東經聖戰》(又名「大逃殺」)
麥吉迪 《小鞋子》
阿巴斯《橄欖樹下的情人》《櫻桃的滋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春風吹又生》
華特薩勒斯 《中央車站》(巴西)
馬蒂厄卡索維茨 《怒火青春》
菲利普?考夫曼 《布拉格之戀》
亞歷山大?查頓 《芳芳》
凱特琳?布蕾亞 《羅曼史》
潘納希 《白氣球》《誰能帶我回家》
戈達爾《放縱》《男人女人》《狂人比埃羅》《中國姑娘》《遠離越南》《卡門》
《卡兵槍手》《輕蔑》
路易馬勒《泛雅在42號街》《好奇心》《女間諜》《死刑台與電梯》《花都大盜》
阿倫雷乃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廣島之戀》《法國香頌》
布烈松 《死囚越獄》(無中文字幕)《鄉村星期日》
讓?雷諾《母狗》《藍色麥子》《大幻影》《游戲規則》《大河》
梅維爾 《獨行殺手》
里奧卡拉斯 《新橋之戀》《壞血》(又名「一生所愛」)
阿爾莫多瓦《高跟鞋》《我為什麼命該如此》《論盡我媽》《活色生香》
《捆著我綁著我》《Kika》(又名「琪卡」)《慾望法則》
尚賈克貝內 《巴黎野玫瑰》(又名「37度2」)
布努埃爾《一條安達魯的狗》《白日美人》《納薩林》《他》《犯罪生涯》
《資產階級的魅力》
烏略亞 《紅松鼠殺人事件》《殺手蝴蝶夢》
費爾南多?特魯埃巴 《四千金的情人》
費里尼《八部半》《羅馬》《揚帆》《露滴牡丹開》《賣藝春秋》
《管弦樂隊的精彩》《騙子》
帕索里尼《梅代亞》《啄豚屋》《定理》《馬太福音》《索多瑪120天》
《十日談》《白痴》《1900》
安東尼奧尼《雲上的日子》《放大》(電視版)《一個女人身份的證明》
《扎布尼基角》《夜》
米高韋霍 《郵差》《壞女孩》
吉安尼 《小小偷的春天》
德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費尼絲庄園》
吉賽貝?托納多雷《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比拉爾?貝托魯奇 《巴黎最後的探戈》
伯格曼《第七封印》(無中文字幕)《處女泉》《呼喊與細語》《魔笛》
《秋天奏鳴曲》
奇士洛夫斯基《十誡》《生命的烙印》《兩生花》《愛情短片》《殺人短片》
《訪談錄》《藍》《白》《紅》
波蘭斯基 《苦月亮》《鑰匙孔里的愛》
愛森斯坦《伊凡雷帝》《波坦金戰艦》《亞歷山大耐夫斯基》
塔可夫斯基《安德列魯布廖夫》《伊萬的童年》《鄉愁》《鏡子》《飛向太空》
《潛行者》
安哲羅普洛斯《一生何求》(又名「永恆的一天」)《尤力西斯之旅》
爾喬?曼切夫斯基 《山雨欲來》(又名「暴雨將至」)
文德斯《里斯本物語》《直到世界末日》《樂滿夏灣拿》(有關古巴音樂)
《地痞酒店謀殺案》《百萬美元大酒店》《暴力啟示錄》
弗雷茲朗 《M》《大都會》
彼德?格林那威《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情人》《魔法盛嬰》《8又1/2女人》
《枕邊禁書》《動物園》
庫布里克《洛麗塔》《全金屬外殼》《閃靈》《發條橙》《大開眼界》
《亂世兒女》《斯巴達克斯》《2001太空漫遊》
阿倫帕克 《迷牆》《鳥人》
希區柯克《牙買加小店》《後窗》《迷魂記》《美人計》《39級台階》
《辣手催化》《意亂情迷》《貴婦失蹤案》《海外特派隊》《救生艇》
《迷魂計之驚魂計》(又名"精神病患者")
科恩兄弟 《冰雪暴》
伊利亞?卡 《慾望號街車》
理查德?阿滕伯勒 《甘地傳》
蒂姆?伯頓 《剪刀手愛德華》
卡瑞斯?麥斯基 《火柴盒工廠的女人》
比爾奧古斯特 《最美好的願望》
艾米爾胡斯杜力加《地下》(又名「沒有天空的都市」)《爸爸出差時》
伍迪?艾倫《**寶典》《子彈橫飛百老匯》《業余小偷》《戲假情真》
佔查木殊 《夜的世界》
羅夫?施路柏 《基場戀事多》
嘉露蓮?玲 《走出寂靜》(德國)
雅克戴美 《柳媚花嬌》
奧密爾 《木鞋樹》
彼得?傑克遜 《夢幻天堂》
馬素卡沙維治 《自製英雄》
埃里克 《兩極天使》
帕特利斯?勒孔特 《雪地里的情人》《聖地亞哥的寡婦》
約瑟夫 《情迷亞歷山大》
拉斯馮提爾《越笨越快樂》(又名「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破浪》
馬賽勒?卡納 《紅杏出牆》
吉姆?謝里 《因父之名》
讓?保羅?拉珀諾 《屋頂上的騎兵》
沃爾克?舒倫多夫 《鐵皮鼓》
維托夫 《持攝影機的人》
米拉奈爾 《性經》(又名「慾望與智慧」)
大衛林奇 《野性的心》《妖夜慌蹤》《藍絲絨》
瓦伊達 《鑽石與灰燼》《鐵人》《地下水道》
包東尼 《忘情季節》(又名「戀戀三季」)
奧森?威爾斯 《公民凱恩》
阿托姆?伊高安 《**酒店》
埃里克羅麥爾 《夏天的故事》
貝特昂 《貝特麗斯的慾望》
保羅史勒東 《人渣正傳》
荷爾索格 《路上行舟》
耶內斯巴達 《流浪者》
貝特明 《上尉柯南》
傑力 《嚴密監視的列車》
艾米利奧 《夜不閉戶》
艾倫布連那 《玫瑰少年夢》
金支德 《漂流欲室》
傑士門帝斯達 《美麗戰爭》
尼爾?喬丹 《哭泣的游戲》
金哈克曼 《烈血爆潮》
山姆比金伯 《日落黃沙》
亞里享洛霍羅斯基 《聖山》《鼴鼠》
伯特蘭布利 《不倫之戀》
沙曼京《紅色高跟鞋》
布魯諾努伊頓 《羅丹的情人》
特呂弗 《最後一般地鐵》《偷吻》《400下》
彼特?郝伊特 《滑動門》
文德斯 《德州巴黎》
布努埃爾 《冷酷祭奠》
戈達爾 《精疲力盡》
呂克貝松 《墮落花妮基卡》
維茲里瑞 《香氣芬芳》
史蒂芬戴爾德萊 《跳出我的天地》
JeronKrabbe 《失落的行李》
馬丁斯科西斯 《基督的最後誘惑》《憤怒的公牛》
加布里埃爾 《芭貝特的盛宴》
帕維奇科拉斯 《小偷》
威廉尼科爾森 《心火》
貝特朗布利耶 《慾望街情人》
昆丁塔蘭蒂諾 《黑色絕殺令》
康斯坦丁加夫拉斯 《Z大風暴》
占士雲仙 《半熟少年》
鄭址宇 《快樂到死》(韓國)
巴里李雲遜 《一代情梟-比斯》
奇連伊士活 《心太狂》(又名「型男索女」)
尼爾喬登 《愛情的盡頭》
WolfgangPetersen《潛艇死亡號》
羅伯特?德尼羅 《不一樣的童年》
楊?史瓦拉 《小學校》(又名「青青校樹」)
泰倫斯馬立克 《天堂歲月》《窮山惡水》
奧圖魯利普斯坦 《深深的猩紅》
羅伯特奧爾特曼 《短篇集》
克勞德查部洛 《表兄弟》
威廉?迪亞特爾 《聖血紅顏》
奧里佛?斯通 《門》《薩爾瓦多》
帕所里尼和爾托《死神》
尼爾喬丹 《蒙娜麗莎》(英)
雷塔吉雷《草莓地》
迪拉傑西亞《狂野雙辣》
齊阿烏列里《攻克柏林》
普多夫金《母親》
香坦艾克《迷惑》(比利時)
克羅南博格《蝴蝶君》

H. 誰能給我幾個著名外國導演的簡介,最好是英文的!

英文的,實在給不了!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男,生於1946年12月18日,美國俄亥俄州 美國導演,生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曾就讀加州州立學院三年,12歲開始用8厘米的電影攝影機拍家庭影片。1960年,他編導了一部片長四十分鍾的戰爭片《無處容身》,在「峽谷影展」中獲勝,並使他獲得了一台十六厘米的攝影機作獎品。1968年,他獲得一位開光學儀器公司的富翁投資十萬美元,讓他導演一部用三十五厘米攝影機拍攝的短片《安培林》,講述一對年輕戀人在莫哈威沙漠相遇後一齊坐車到加州海邊的故事,結果在第二屆亞特蘭大影展上獲獎。環球公司的行政總裁恰好看到了這部短片而與他簽約。從此開始了他在好萊塢呼風喚雨的時代。作品以卓越的講故事技巧著稱,名字已成為好萊塢的化身。 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 男,生於1944年5月14日,美國加州 1977年,初出茅廬的盧卡斯以其非凡的藝術才華執導了影片《星球大戰》(《Star Wars》)並藉此樹立了其導演道路上的首座里程碑。該片一上映便在世界影壇引起轟動。它的成功,不僅在於其提出並探討了一個由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給人類和世界帶來的社會問題,更在於它在一個極富想像力的故事框架之內運用現代尖端科技成果如激光、電腦、機器人等向觀眾展示了一種神奇的宇宙奇觀。影片的特技含量極高,令觀眾們嘆為觀止。它在世界科幻影片的創作與生產中具有開拓性意義並因之而獲得了第五十屆奧斯卡獎的6項大獎。 《星球大戰》的大獲成功也使盧卡斯獲得了巨額利潤,用這筆錢,盧卡斯在加里弗尼亞創設了他個人的電影製作公司。《星球大戰》雖然使盧卡斯名利雙收,但是為拍好這部影片,盧卡斯耗廢了大量的精力。基於此,他曾發誓再也不導演巨片了,而是把主要精力轉移到他的製作工作上來。 80年代初,他先後擔任了影片《星球大戰》的續集《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 和《Return of the Jedi》(1983)的製片人。同時,他又與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合作,製作了《印第安納·瓊斯》系列(《Indiana Jones》)。這些影片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更是屢創佳績,反響不俗。1986年製作了影片《Howard the Duck》後,盧卡斯又開始從三、四十年代的流行影片中提取素材,把它們製作成一些具有英雄式 冒險經歷的影片,它們受到了年輕人的廣泛歡迎。八十年代中期,盧卡斯開始大力構建他的未來事業。他曾在三番市附近設立包括音樂製作在內的電影製作公司,又曾於1992年在美國ABC公司發展電視事業。盧卡斯總是喜歡製作那些融現代娛樂和具有教育意義的情節與一體的影視作品,而這一風格也正符合了大多數觀眾的興味。近來,盧卡斯在其影視事業上更加孜孜以求,他總是把眼光投射到那些風格獨具的小說作品上,希望從中挖掘素材並用他那天才的製作能力創造出更具影響力的影視作品來。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男,生於1954年8月1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 1977年,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想要做什麼了。他在影壇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在羅傑·考曼(Roger Corman)1980年影片《世紀爭霸戰》(Battle Beyond the Stars)中任藝術總監,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在電影《食人魚2》(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開始了他的導演之路。該片在義大利拍攝,由於卡梅隆和劇組的工作人員有些矛盾,在拍攝結束後,製片人甚至不讓他參加影片的最終剪輯。心高氣傲的卡梅隆一怒之下,自己學會了使用義大利剪片機的操作,花了幾個星期剪輯了整部電影。從此,卡梅隆發誓要為自己製作電影。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憑借著在夢中得到的一個靈感,撰寫並導演了電影《終結者》(Terminator)。這部以未來世界為背景的動作片由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影片投資很小,但是卻非常的賣座。實際上,《終結者》是一部具有卡梅隆典型風格的電影,如富有創意的劇本、完美的特技、鮮活的人物以及在他後面的電影中頻頻出現的女性英雄。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卡梅隆受到廣泛關注。 1985年,卡梅隆和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的劇本,該片由史泰龍主演並廣受好評。隨後卡梅隆又推出了一系列的科幻動作片,有《異形》(Aliens)、《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等。他的電影常常啟用邁克爾·比恩(Michael Biehn)、詹妮特·戈德斯坦恩(Jenette Goldstein)、蘭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和施瓦辛格等明星為主演,並且經常有核戰爭的故事線索包含在內。為了營造完美逼真的效果,詹姆斯的電影鏡頭中,尤其是在追逐戲中,常常有巨大的破壞場面。他之所以成為電影業界最成功人士之一,大部分要歸功於1997年拍攝的票房巨艦《泰坦尼克號》。盡管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可謂是毀譽參半,既有大肆吹捧者,也有極力貶低者,但卻忠實地保持了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扣人心弦,特技出神入化。當然,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在電影的前半部中對故事的情感鋪墊缺少靈性。這表現出詹姆斯·卡梅隆善於在緊張的情節中表現人物的性格,卻不善於在細小的情節中表現人的情感。即便有著這些瑕疵,《泰坦尼克號》仍然是當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巨大的拍攝成本,高額的票房以及多達14項的奧斯卡提名和11項奧斯卡大獎使得導演卡梅隆和電影在好萊塢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卡梅隆曾經和他的製片人吉爾·安·赫德(Gale Anne Hurd)結為夫婦。1989年,他與凱思琳·比吉洛(Kathryn Bigelow)結婚。

閱讀全文

與編導電影國外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趙亮演過的電影大全全部 瀏覽:816
日本電影教師系列大全 瀏覽:444
什麼電影里的主角叫丹尼 瀏覽:790
2021YY最新電影大全 瀏覽:541
朱時茂電影完整版 瀏覽:441
美國電影什麼小鎮 瀏覽:205
好看的付費愛情電影 瀏覽:751
50年前公交愛情什麼電影 瀏覽:905
法國電影囚禁 瀏覽:25
食神粵語版完整版電影 瀏覽:302
大師兄電影是粵語嗎 瀏覽:825
網路大電影備案條件 瀏覽:250
電影上帝也瘋狂圖片 瀏覽:690
哈嘍樹先生電影演員表 瀏覽:808
電影國外大 瀏覽:965
老電影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片頭曲 瀏覽:478
吳孟達和周星馳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502
有部電影叫什麼飛翔 瀏覽:141
危化生機電影演員 瀏覽:599
美國中國鬼片大全電影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