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電影史上有哪些重要的演員代表作是啥
中國電影百年史上有多位重要的男女演員,就拿近代一點的講吧:-
葛優(1957年出生),原名葛憂,男,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
主要成就: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
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葛優的父親葛存壯是老一代電影演員,從50年代開始即扮演了大量銀幕人物,葛優因受其父葛存壯的影響,自幼酷愛文藝。葛優稱得上當今中國最優秀的男演員之一,曾3次奪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1993年主演的《大撒把》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1994年主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活著》,榮獲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是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演員;又憑借《甲方乙方》《大腕》《趙氏孤兒》等影片多次榮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葛優中學畢業後來到北京郊區插隊養豬。25歲時,進入全國總工會文工團,成為話劇演員。1988年,葛優參演由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頑主》,並憑藉此片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獎的提名。這之後的20幾年間,葛優扮演了20多位不同的銀幕形象。這中間最成功的就是1993年張藝謀執導,根據余華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活著》。在片中,葛優扮演從青年到老年時期的「福貴」,把一個嘗盡人間酸甜苦辣的小人物生動地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也將自身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也因此在1994年的坎城影展上奪得華人首位最佳男主角的影帝桂冠。此外,在《烈火金剛》(何群導演,1991年)中他扮演的偽軍小隊長頗有人情味和骨氣,跳出了傳統的反面角色的約束。接著,又在黃健中的《過年》中飾演好色委瑣又假正經的大姐夫,贏得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葛優與姜文,陳佩斯等人被認為是當代中國內地最具代表性以及影響力的實力派藝人。葛優不但手捧國內表演最高獎金雞獎,而且榮登戛納影帝寶座。如果說姜文的表演外向而張揚,那麼葛優則內斂而舒緩,兩人同樣一流。
如果滿意請採納答案!!
2.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含金量高嗎,對於演員來說意味著什麼
相信很多觀眾應該非常清楚,在娛樂圈裡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想要成為觀眾們認知的一位實力派演員,除了要擁有非常扎實的演技,還需要拿得出手的一些經典作品,或者說拿得出手的一些獎項。能夠在演藝圈裡收獲一些獎項,也能夠證明自己的實力。比如說大家熟知的金像獎,或者金雞獎,演員能夠收獲這些獎項,足以說明他在演藝圈裡的實力。演藝圈裡的獎項也是非常豐富的,每個獎項有著各自的含金量,證明演員的實力。演員能夠擁有這些獎項,可以證明演員非常棒。說到電影節的金雞獎,是眾多電影相關獎項中含量非常高的一個獎,獎勵那些非常優秀華語影片,還有優秀的電影工作者。
3. 關於金雞百花電影節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歷史悠久,影響深廣,她的前身是《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評獎頒獎活動。百花獎(1962年創辦)和金雞獎(1981年創辦)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兩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也是我國電影界歷史最長、規模和影響最大的兩項評獎,從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獎項隔年揭曉,單數年評選金雞獎,偶數年評選百花獎。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需要,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影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1992年,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原《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至今電影節已先後在桂林、廣州、長沙、北京、昆明、佛山、重慶、沈陽、南寧、寧波、無錫、杭州、蘇州等城市舉辦了十多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作為我國電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是集電影評獎、頒獎,中外新片展映、學術研討、電影市場、國際文化交流和文藝演出於一體的全國性大型文化活動;「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以強調學術性、群眾參與的廣泛性以及舉辦地的流動性作為自己的特點。歷屆電影節證明: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是最受中國電影工作者尊重、最受中國電影觀眾歡迎、最受中國新聞媒體關注的全國性大型電影文化活動之一,也是中國面向世界開放的最重要的中外電影文化交流活動。
4. 中國電影最高獎是什麼百花金雞還是華表
就大陸來說,目前是華表比較受關注的感覺。金雞和百花開始走下坡路了。
但是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歷史比較悠久,40多年了吧。
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百花獎的評獎模式,觀眾評委導致了一些專業性獎項被取消,比如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劇本,最佳原創音樂等等,而只能評一些比如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等等比較台前的獎項,而觀眾評委很大程度上不夠權威,因為觀眾畢竟不是專家,不會為了評片子去把片子看上N遍的,通常都是淺顯易懂的片子比較容易出線拿獎。
所以就金雞和百花獎來說,我更偏重於金雞獎。但是最近幾年金雞獎的「雙黃蛋」問題很嚴重……所以一度被人說屬於黑幕流,去年的獎項給人的感覺也確實如此……
金像和金馬,個人覺得應該是金馬被關注度更高一些,原因如下:
1.金馬更久遠。
2.金馬面向的影片更廣泛,而金像只面向港片開放,參展片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也局限了電影節的知名度的。
5. 影星們的金雞獎或者什麼獎,他們有好處么
演藝圈裡的獎項也是非常豐富的,每個獎項有著各自的含金量,證明演員的實力。演員能夠擁有這些獎項,可以證明演員非常棒。說到電影節的金雞獎,是眾多電影相關獎項中含量非常高的一個獎,獎勵那些非常優秀華語影片,還有優秀的電影工作者。
演員能夠拿到這樣一個獎項,證明他在娛樂圈裡擁有的成績,受到眾人關注,他在演藝圈裡創造的這些成果,也受到了認可,從而奠定了他在娛樂圈裡的實力。
(5)形容電影史上的金雞獎演員擴展閱讀
金雞獎評獎創始於中國農歷雞年(1981年),故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而奮發努力。 又因為安徽懷寧洪鋪鎮有「金雞碑」。「金雞碑」為戲神碑立於清雍正八年。是中國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全國僅存兩座。1984年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金雞碑」位於洪鎮鄉學堂村。
碑高1.1米,寬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直之神位」,正文兩側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歲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員」楊文堂等25人姓名。碑邊刻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
6. 中國電影金雞獎第33屆獲獎名單出爐,哪位演員獲獎讓你感到非常意外
周冬雨吧。她最近也處於風口浪尖,算是比較有爭議的獲獎者。
7. 著名電影演員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祿而獲得金雞獎和百花獎,他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大好人焦裕祿瘦了,名和利都
獲獎記錄:1991年獲第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李雪健),第十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男演員獎(李雪健),廣播電影電視部1989-1990年優秀影片獎。
劇情:風沙、水澇、鹽鹼等「三害」困擾蘭考地區,焦裕祿受上級委派,來到這里擔任縣委書記。為了根治「三害」,盡快幫助群眾脫貧,焦裕祿到蘭考後馬上深入調查,制訂治理方案。但救災物資運到蘭考,焦裕祿主動率領縣委幹部去火車站卸貨、發貨,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榮先對本應完成的工作坐視不管,還對焦裕祿帶頭工作感到不滿。縣園藝場老場長被活活累死,焦裕祿很受震動,決定為基層幹部增加口糧配給,但有人卻在吳榮先的指使下向地委告狀。上級前來了解情況,幾百名群眾堵住會議室大門,為焦裕祿鳴冤叫屈。不久,蘭考又遇特大水災,焦裕祿強忍肝痛,沖在搶險救災第一線。但因長期操勞過度,焦裕祿的肝病持續惡化,於1964年5月14日晨病逝,終年42歲。他的遺體被安葬在了黃河故道的沙丘上,近十萬群眾自發為他送葬,以表達對這位好書記的敬愛、懷念之情。
8.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9.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相關介紹
2012年09月29日,2013年金雞百花電影節的簽約儀式在紹興舉行,武漢成為第22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評和頒獎典禮的舉辦城市。
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都由不同城市承辦,金雞獎及百花獎則輪流隔年頒出,電影節多在東部沿海的中小城市舉辦。2013年年初,武漢市政府向中國電影家協會提出申請,希望承辦第22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經過影協的考察後,武漢憑借出眾的實力與真誠的態度,在眾多申請城市中勝出。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康健民稱:「武漢作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除了具備良好的軟硬體設施外,其電影業態也極具地域代表性和影響力。在武漢舉辦電影節,將對中部地區的電影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也將對提升電影節的群眾參與度和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武漢深厚的電影積淀也是金雞百花落戶這里的原因之一,據介紹,早在1997年,國內具有國際水準的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多廳組合影院,就落戶武漢民眾樂園,武漢各類院線有影院40餘家,銀幕275塊,2011年,武漢電影票房達3.45億,在全國城市排名第六位,武漢已成為國內電影市場的票房高地。
在簽約儀式上,副市長劉英姿代表武漢市簽約,並表示武漢有足夠的條件,也有足夠的能力辦好電影節。
2013年10月至江城
10月是武漢最美麗的季節,也是武漢各類節慶活動的首選時段,金雞百花也不例外。市政府副秘書長周元介紹,本市已與中國電影家協會達成基本意向,電影節將於2013年10月舉行,按照影協的規定,電影節將持續3 5天,但具體日程尚未確定。
按慣例,電影節有十幾個系列的活動,將涉及不少場館。但因為不同活動對場館有不同要求,武漢市也還未確定將在哪些地點舉辦金雞百花。
劉亦菲?徐帆?
誰當大使或由你選
盡管影協沒有強行規定,但不少金雞百花承辦城市都會做同一件事 選出自己的電影節形象大使。如2012年紹興的江一燕、2011年合肥的趙薇,都是一道靚麗的身影。武漢自然也不例外,市政府副秘書長周元稱:「武漢有條件、也有想法選出一位形象大使,但究竟選誰還未確認。」據介紹,形象大使極有可能採取民眾投票的方式選出。此外,電影節主題等內容也考慮加入民眾互動。
其實,不待官方票選啟動,網路上早就在熱議「武漢電影大使」,清純靚麗、有「神仙姐姐」之稱的劉亦菲呼聲極高,曾獲多屆電影節影後、名導馮小剛之妻徐帆也是熱門人選。
星星有幾顆?
影協做主,武漢力邀每年金雞百花,星光黯淡都是一大槽點,下屆武漢會網羅多少星星?周元介紹,按照工作分工,電影節參與明星的邀請和組織工作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負責,作為承辦方的武漢市政府並無太多主導權。但他表示,武漢也會盡力邀請明星,尤其是與武漢有關系、有淵源的明星。
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大重要城市,與武漢有關的明星不可勝數。中國第一部電影、1905年拍攝的《定軍山》,其主演就是武漢江夏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如今活躍在電影銀幕上的明星,更是有不少出生在武漢、或與武漢有各種關系。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報名工作於正式啟動,報名日期為2013年3月15日—5月31日。主辦方中國電影節協會日前發布關於報送參評第二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通知,就本屆金雞獎獎項設置、報名范圍、報名程序、注意事項等,做出詳細公示。通知全文如下:
各電影製片機構:
根據《中國電影金雞獎評獎章程》和《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細則》有關規定,現就報送參評第二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項設置
本屆金雞獎作品獎設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兒童片、最佳紀錄片、最佳戲曲片、最佳科教片和最佳美術片。
本屆金雞獎單項獎設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音樂、最佳錄音、導演處女作獎。
二、報名范圍
(一)2013年5月31日前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審查通過在國內外發行的故事片、兒童片、科教片、紀錄片、戲曲片、美術片,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報送參評本屆金雞獎作品獎:
1、內地(大陸)電影製片機構拍攝的影片;
2、內地(大陸)電影製片機構與港澳台電影製片機構合作拍攝的影片;
3、內地(大陸)電影製片機構與外國電影製片機構合作拍攝的影片。
4、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審查通過在內地(大陸)發行的港澳台影片(不含港澳台電影製片機構與外國電影製片機構合作拍攝的影片)。
(二)上述條款所述影片中申報單項獎者,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三、報名程序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評獎為每兩年評選一次,報名日期為2013年3月15日——5月31日。
各製片單位報名參評可直接報送中國影協金雞獎辦公室。
四、注意事項
(一)請各申報機構和審核單位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嚴格篩選擇優申報。
(二)參評作品獎的影片,須認真填寫影片參評申報表中所列各項,出品單位名稱及其排序、創作人員名稱及其排序應與影片字幕一致。參評表演類單項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者,所飾角色的台詞應由演員本人配音。
(三)報送材料包括以下內容:
1、紙質資料:
(1)中國電影金雞獎參評影片申報表和參評單項申報表,及需詳細推薦的材料請列印30份(其中一份需加蓋申報單位公章原件)
(2)廣電總局電影局頒發的《電影片發行公映許可證》(數字電影片審查通過證書)復印件。
(3)申報參評最佳編劇獎者,需提供電影文學劇本一式兩份。
報名紙質材料(A4規格)以影片為單位(包括影片申報表、單項申報表)裝訂成冊。
2、電子版資料:
(1)中國電影金雞獎參評影片申報表和參評單項申報表(電子版)
(2)劇照(包括影片劇照、申報參評單項者的劇照或照片)
(3)簡要故事梗概(300字以內)
(4)申報參評最佳編劇獎者,需提供電影文學劇本(電子版)
所有電子版資料請刻在光碟上,報名時光碟隨紙質資料一起提交給金雞獎辦公室,或標注清楚影片名字發送到以下郵箱。
3、其他資料:
(1)影片拷貝或2K開口無密鑰數字硬碟
(2)影片DVD光碟
(五)參評影片申報表和參評單項申報表請到郵箱自行下載(也可到中國影協金雞獎辦公室領取)。
特此通知。
二○一三年三月十五日
10.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歷屆回顧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時間屆次男主角女主角最佳導演1981 第01屆 空缺 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謝晉《天雲山傳奇》1982 第02屆 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成蔭《西安事變》1983 第03屆 空缺 潘虹《人到中年》
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吳貽弓《城南舊事》1984 第04屆 董行佶《廖仲愷》
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龔雪《大橋下面》湯曉丹《廖仲愷》1985 第05屆 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李羚《黃山來的姑娘》凌子風《邊城》1986 第06屆 劉子楓《黑炮事件》 岳紅《野山》顏學恕《野山》1987 第07屆 劉文治《孫中山》 劉曉慶《芙蓉鎮》丁蔭楠《孫中山》1988 第08屆 張藝謀《老井》 潘虹《井》吳天明《老井》1989第09屆陶澤如《晚鍾》、《歡樂英雄》
謝園《棋王》、《大喘氣》 徐守莉《歡樂英雄》吳子牛《晚鍾》、《歡樂英雄》1990第10屆 盧奇《百色起義》空缺李前寬/肖桂雲《開國大典》
謝鐵驪/趙元《紅樓夢》 1991第11屆李雪健《焦裕祿》奚美娟《假女真情》空缺1992第12屆 王鐵成《周恩來》宋曉英《燭光里的微笑》孫周《心香》
《大決戰》(導演創作組) 1993第13屆葛優《大撒把》鞏俐《秋菊打官司》夏鋼《大撒把》1994第14屆李保田《鳳凰琴》潘虹《股瘋》何平《炮打雙燈》1995第15屆李仁堂《被告山杠爺》艾麗婭《二嫫》黃建新/楊亞洲《背靠背臉對臉》1996第16屆高明《孔繁森》宋春麗《九香》吳天明《變臉》1997第17屆劉佩琦《離開雷鋒的日子》於慧《喜蓮》韋廉《大轉折》1998第18屆 馮鞏《沒事偷著樂》陶虹《黑眼睛》胡炳榴《安居》
塞夫/麥麗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999第19屆滕汝俊《那山那人那狗》寧靜《黃河絕戀》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2000第20屆 陳道明《我的1919》鞏俐《漂亮媽媽》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陳國星《橫空出世》 2001第21屆戈治均《押解的故事》宋春麗《相伴永遠》霍建起《藍色愛情》2002第22屆 寧才《天上草原》陶紅《生活秀》
倪萍《美麗的大腳》 楊亞洲《美麗的大腳》
陳凱歌《和你在一起》 2003第23屆夏雨《警察有約》余男《驚蟄》張藝謀《英雄》2004第24屆劉燁《美人草》章子怡《茉莉花開》
鄭振瑤《美麗上海》 彭小蓮《美麗上海》2005第25屆成龍《新警察故事》金雅琴《我們倆》馬儷文《我們倆》2007第26屆 富大龍《天狗》顏丙燕《愛情的牙齒》
劉嘉玲《好奇害死貓》 尹力《雲水謠》
戚健《天狗》 2009第27屆吳剛《鐵人》周迅《李米的猜想》
蔣雯麗《立春》 馮小剛《集結號》2011第28屆孫淳《秋喜》娜仁花《額吉》陳力《愛在廊橋》2013第29屆 黃曉明《中國合夥人》
張國立《一九四二》 宋佳《蕭紅》陳可辛《中國合夥人》2015第30屆張涵予《智取威虎山》 巴德瑪《諾日吉瑪》徐克《智取威虎山》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前十部影片 次數 電影名稱 8項獎 《孫中山》 6項獎 《大決戰》、《巴山夜雨》、《野山》、《開國大典》、《鴉片戰爭》 5項獎《一九四二》4項獎 《駱駝祥子》、《老井》、《紅高粱》、《英雄》、《安居》、《生死抉擇》
《美麗的大腳》、《驚濤駭浪》、《美麗上海》、《集結號》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潘虹(四次獲獎,其中三次為最佳女主角) 潘虹 先後於1983年第3屆《人到中年》、1988年第8屆《井》、1994年第14屆《股瘋》三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並在1995年第15屆因曾3次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榮獲第15屆特別獎,2006年榮獲世界吉尼斯頒出的獎項「迄今為止獲得金雞獎影後最多的演員」。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孫飛虎(兩次配角)、李保田、孫淳(一次配角一次主角)『共2次』 孫飛虎 先後於1982年第2屆《西安事變》、1990年第10屆《開國大典》兩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堪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最多獲得者。 李保田 先於1988年第8屆憑《人鬼情》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1994年第14屆憑《鳳凰琴》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獲得金雞獎最多的男演員之一。 孫淳先於1996年第17屆憑《緝毒英雄》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28屆憑《秋喜》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獲得金雞獎最多的男演員之一。 金雞獎獲獎最多的導演:張藝謀(八次獲獎:一次攝影、一次男主角、三次最佳影片、三次最佳導演) 張藝謀 先於1985年第5屆憑《黃土地》獲得最佳攝影獎,再於1988年第8屆憑《老井》獲得最佳男主角獎,而作為導演先後於1988年第8屆《紅高粱》、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三度獲得最佳影片獎,而其個人也先後於1999年第19屆《一個都不能少》、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2003年第23屆《英雄》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張藝謀堪稱金雞獎歷史上的大滿貫第一人。 獲獎最多的編劇:王興東『共2次』、蘇小衛『共2次』 王興東 先後於1993年第13屆《蔣築英》、1997年第17屆《離開雷鋒的日子》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蘇小衛蘇小衛,又名秋實、思蕪,是一名女性編劇,先後於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此外,她還於1996年第16屆《贏家》、1999年第19屆《那山那人那狗》、2009年第27屆《沂蒙六姐妹》、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四次獲得金雞獎提名。獲獎最多的攝影:侯詠『共4次』 侯詠 先後於1987年第7屆《孫中山》、1989年第9屆《晚鍾》、1997年第17屆《鴉片戰爭》、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四次獲得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演員/女導演 鄭振瑤 先於1983年第3屆憑《城南舊事》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再於2004年第24屆憑《美麗上海》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宋曉英 先於1984年第4屆憑《十六號病房》最佳女配角獎,再於1992年第12屆憑《燭光里的微笑》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丁嘉莉 先後於1987年第7屆《山林中頭一個女人》、1992年第12屆《過年》兩度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袁泉)。 鞏俐 先後於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漂亮媽媽》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岳紅 先於1986年第6屆憑《野山》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再於2009年第27屆憑《走著瞧》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宋春麗 先後於1996年第16屆《九香》、2001年第21屆《相伴永遠》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袁泉 先後於1999年第19屆《春天的狂想》、2003年第22屆《美麗的大腳》兩度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丁嘉莉)。 徐靜蕾 2003年第23屆憑《我的美麗鄉愁》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同屆再憑《我和爸爸》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是極少數能在同一屆憑兩部不同電影獲得兩項金雞獎的演員(導演)。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編劇 蘇小衛蘇小衛,又名秋實、思蕪,是一名女性編劇,先後於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程曉玲 先於2009年第27屆憑《清水的故事》獲得評委會編劇獎,再於2011年第28屆憑《歲歲清明》獲得最佳編劇獎 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新導演獎的女導演麥麗絲1998年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丈夫塞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徐靜蕾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我和爸爸》烏蘭塔娜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暖春》彭小蓮2004年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美麗上海》馬儷文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我們倆》陳力2011年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愛在廊橋》趙薇2013年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年齡最大的女演員:金雅琴(81歲)金雅琴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們倆》唯一的新人獎(演員類)獲得者:李敏李敏2003年第23屆組委會首次增設表演新人獎,由李敏憑《婼瑪的十七歲》獲得,而金雞獎歷史上表演類最佳新人獎也僅設這一次,所以李敏也是唯一的新人獎獲得者。第一位獲金雞獎的港台演員:成龍 成龍 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新警察故事》 第一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港台導演:陳可辛陳可辛2013年憑《中國合夥人》獲得第29屆最佳導演獎,同時還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獎同班同學同一屆獲獎:劉燁與章子怡、黃曉明與趙薇劉燁
章子怡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劉燁《美人草》、最佳女主角章子怡《茉莉花開》同為中央戲劇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 黃曉明
趙薇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黃曉明《中國合夥人》、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為北京電影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獲得過金雞獎的夫妻:塞夫與麥麗絲、寧才與娜仁花、夏雨與袁泉、巴音與巴德瑪塞夫
麥麗絲 1998年第18屆憑《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最佳導演獎。寧才
娜仁花 寧才於2002年第22屆憑《天上草原》獲得最佳男主角,娜仁花於2011年第28屆憑《額吉》獲得最佳女主角,他們是金雞獎史上唯一的一對影帝影後夫妻。夏雨
袁泉 夏雨於2003年第23屆憑《警察有約》獲得最佳男主角,袁泉於1999年第19屆憑《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屆憑《美麗的大腳》先後兩獎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巴音
巴德瑪 巴音於1996年第16屆憑《悲情布魯克》獲得集體表演獎,巴德瑪於2015年第30屆憑《諾日吉瑪》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獲得最多提名的女演員:徐帆徐帆截至2015年已經先後六次提名,分別是1993年第13屆《大撒把》、1995年第15屆《永失我愛》、1999年第19屆《不見不散》、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2015年第30屆《洋妞到我家》五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此外還於2000年第20屆憑《一聲嘆息》提名最佳女配角,不過截至第30屆仍然未曾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