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姐姐電影吳怡弓導演

姐姐電影吳怡弓導演

發布時間:2021-08-03 02:00:51

㈠ 你最喜歡導演吳貽弓的哪部影片

我最喜歡的是《城南舊事》。

吳貽弓的電影實現了一種開放的文化態度,電影文本中體現了廣泛的經典審美經驗,採用一種寫意原則,多有一種古典詩詞意境以及對於中國傳統山水繪畫和戲曲藝術的借鑒運用,還使用了游的原則、陰陽美學原則和以一當十原則。而且,在整體上表現了民族精神底蘊與民族風格,即中國知識分子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中庸之道」哲學愈識和對於傳統文化精神的傍依和追究。

㈡ 陳佩斯的一個電影~

少爺的磨難

故事片。上海電影製片廠1987年攝制。

1915年的上海。富家子弟金福不務正 業,花天酒地,忽聞父親病逝,追悔 莫及。父親死後,他將繼承一大筆遺 產,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銀行,就 有一百餘萬兩銀子的股份。家庭教師 兼管家王哲轉達其父遺囑:要自尊自 重,不能辱沒祖先,並盡早與蓮花完 婚。這時,李都督看中了金福的錢財 ,逼他娶其女施施為妻,金福只好搪 塞敷衍。加州銀行突然來信,通知銀 行破產,無力付款。百萬富翁的金福 一下子成為窮光蛋,債權人聯袂上門 ,傢具、物品被封,傭人們紛紛離去 。此時聽差宋阿根交給金福一封蓮花 的來信,附有抵押房子所得的八千兩 銀票,給他以濟燃眉之急。金福不願 連累蓮花,決心以死來使她獲得幸福 。他到外國人皮特甫開設的人壽保險 公司投保,如果他不幸死去,便可得 到20萬美元的賠償,其中15萬元歸蓮 花,5萬元贈王哲。皮特甫派了克萊 格和佛拉埃兩個保鏢,日夜監視金福 。正當金福尋求一死的時刻,又收到 加州銀行來信,告知破產一事純屬謠 言,他又成了富翁。此時王哲卻失蹤 了。保鏢為防王哲貪財殺害金福,要 金福男扮女裝赴京去找蓮花,而蓮花 為幫助金福,也女扮男裝隻身來上海 ,由此產生了一連串喜劇矛盾。最後 ,當金福和保鏢落入李都督之手,李 都督強迫他成婚當女婿時,蓮花和王 哲先後趕到,施展武功,救出金福。 經過這番磨難的金福已非昔日的紈絝 子弟,他與蓮花攜手開始了新的生活 。 編劇: 艾明之、斯民三、漢斯·伯 格(根據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 說《一個中國紳士的磨難》改編) 總導演: 吳貽弓 導演: 張建亞 攝影: 夏力行 美術: 邱源 作曲: 瞿小松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陳佩斯 金 福 沃爾夫·胡柏 皮特甫 趙家玲 蓮 花 喬慶·坦斯泰德 克萊格 李 緯 王 哲 安德里亞斯·曼考夫 佛拉埃

㈢ 吳貽弓的個人作品

時間 名稱 備注 1995 大捷 編劇 1997 海之魂 編劇 1980 我們的小花貓 編劇 1990 月隨人歸 1957 大木匠 1994 悲情槍手 出品 1994 超霸女郎 出品 1994 跟我走一回 出品 1994 九品芝麻官 出品 1994 泯滅的青春 出品 1989 百變神偷 監制 1994 醉拳III 出品 1979 於無聲處 副導演 1963 兄妹探寶 導演助理 1989 最後的貴族 監制 1989 我愛賊阿爸 監制 1962 李雙雙 導演助理

㈣ 吳永剛的執導的影片簡介

《神女》
在舊中國黑暗的現實中,女性所遭受的欺凌最深。表現她們所受的冤屈、欺辱及其覺醒與抗爭是社會問題片的重要內容。鄭正秋晚期導演的《姐妹花》與吳永剛導演的《神女》是其中最為優秀的作品。前者主要講述的是生長在貧富不同家庭中的一對孿生姐妹的不同命運遭遇。妹妹做了姨太太,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姐姐嫁給農民,過著辛勞貧困的生活。由於天災人禍姐姐被迫到妹妹家裡為妹妹孩子當奶媽,由此引發了諸多令人心碎的情節。鄭正秋在這部影片中的創作視野擴展到社會,反映了階級對立、貧富懸殊、軍閥混戰、農村破產的生活現實。後者寫一個年輕少婦,為養活孩子,被逼賣淫,並時遭流氓欺壓。孩子長大後入學,又遭受富家子弟的歧視與辱罵。後,全部積蓄又被流氓偷走。她憤而反抗,以酒瓶擊死流氓,自己也被關進監牢。這位「神女」在影片中是肉體的受害者與心靈的崇高美的統一體。創作者寫出了她的卑賤和自尊,軟弱與剛強,藉此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對生活在最底層的婦女表現了深切的同情與關注。
《巴山夜雨》
吳永剛、吳貽弓導演的《巴山夜雨》寫的是「文革」年代一個受冤的著名詩人秋石被一男一女押解上了由重慶開往武漢的客輪。在三等艙里,同行的還有賣身還債的農村姑娘、仗義執言的女教師、飽經折磨的老藝人、趕來祭奠死於武鬥的兒子的老大娘,以及有著強烈正義感的青年工人。
人們各有心事和苦痛,但認出秋石後,卻把同情給了他。女解差劉文英單純而又幼稚,一開始受迫害的秋石在她眼裡是個不折不扣的敵人,然而,通過一天一夜的航行,通過她在這一群人之間所見所聞所感,她終於從苦悶、驚奇到醒悟,最後下決心救秋石……《巴山夜雨》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雖以「文革」中人民所遭受的迫害與苦難為題材,但著力表現的卻是普通人美好的精神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心與友愛,對未來的美好信念。銀幕上雖未出現壞人,卻能使人強烈感受到籠罩在人們頭上的罪惡陰影——那給人民造成災難與痛苦的禍根。它比正面描寫「文革」災難的作品似能激起人們更多的對歷史的思索。該片獲1981年第1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同時獲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浪淘沙》
一處沒有人煙的荒島兩具用一副手銬連鎖著的骷髏躺在沙灘上。這是許多年前發生的悲劇:一艘風暴中脫險的巨輪回到港口,水手阿龍帶著送給女兒的小皮鞋回到家裡發現妻子與另一男子私通,阿龍怒殺那男子後潛逃。一夜阿龍偷偷回家探望女兒被警探老章察覺,跟蹤追捕。
從此阿龍隨身攜帶那雙小皮鞋到處流浪。幾年後阿龍改名換姓在一艘遠洋輪上當了伙夫。一次航行途中又被老章盯上。老章正欲逮捕阿龍,輪船因霧觸礁沉沒。阿龍泅水漂到荒島,旋見老章漂近海灘。經過思想斗爭,阿龍終於冒險救其上岸取走手槍,老章醒來成了阿龍的俘虜,二人靠著僅有的食物和淡水苟延殘喘,互相提防對方報復。在死神威脅下二人漸消敵意,共同盼望救援。當剩下最後淡水時發現遠處海面有艘輪船駛來,二人同時狂呼求救。
此時老章突然發覺自己是有權逮捕罪犯的偵探,冷不防將阿龍上了銬,直至那艘輪船駛出二人的視線。希望破滅二人重又面對面伏在地上。海風吹起輕沙,漸漸覆蓋著兩具帶手銬的骷髏。
《壯志凌雲》
20年代在天災人禍的逼迫下難民們背井離鄉,來到邊遠地區一塊荒涼的土地上墾荒耕地,鑿井伐木,以過十多年的辛勤勞動建起了太平村。不久他們的太平生活遭到一群匪賊的侵犯。太平村的村民同仇敵愾,推舉順兒為領袖,決心抵抗匪賊。青年農民田德厚曾因戀愛黑妞姑娘和順兒產生隔閡,這時也消除前嫌團結起來抗敵。
村子被匪賊包圍,鄰村的村民趕來支援太平村的戰斗。最後田德厚和黑妞都在抗擊敵人的戰斗中英勇犧牲,太平村成為一片灰燼,大家滿懷怒火,庄嚴宣誓定要抗戰到底!順兒說:我們要抵抗下去,敵人是還要來的!敵人的炮火終於又響了,大家高舉武器向著前方沖去!
地處僻壤的桃花川解放不久,暗藏的敵人活動猖獗、氣焰囂張。新任區長王漢龍上任伊始即受到敵人的挑戰。 國民黨特務李尖頭夥同號稱東霸天的惡霸地主及其女兒孫秀梅密謀策劃,唆使村裡思想落後的倔老頭製造糾紛,瓦解東、西兩村的團結。
《遼遠的鄉村》
在修造水壩的問題上,由於敵人挑撥離間,致使兩村村民產生隔閡、並由此發生一場爭斗。惡霸地主與特務分子暗中煽風點火,渾水摸魚,乘亂打傷了西村的農會主席。王漢龍冷靜沉著,在訪問老農張老頭的過程中,發現了重要線索;他又讓妻子張娟去發動村裡的婦女,依靠群眾的力量,終於勝利完成水壩工程。之後,王漢龍又進一步組織民兵隊伍,粉碎了敵人炸水壩、毀公糧的破壞陰謀,及時揪出了暗藏的敵人,鞏固了新生的基層政權。
《秋翁遇仙記》
本片根據《今古奇觀》中的《灌園叟晚逢仙女》改編。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老秋翁,他愛花如命,有個很大的花園。他每天在花園中忙碌,生活得很滿足。園里開滿了牡丹花。灌園叟覺得每棵花都像他的女兒一樣。
惡霸張衙內欲收買秋翁的花園,秋翁不肯。張衙內便派管家將花園內的花打爛。秋
翁十分傷心,牡丹仙子顯靈,使落花一一返枝,恢復了原來模樣。與張衙內勾結的貪官以妖法惑眾為由,將秋翁關入牢獄。牡丹仙子又一次顯靈,擾亂了公堂,貪官害怕牡丹仙子的神威,把秋翁放了。牡丹仙子還施仙法教訓了張衙內等人,從此,再沒有人來打擾秋翁平靜的生活。 秋翁的花園里又恢復了繁榮景象,百花怒放,眾妍爭春,秋翁又高興地笑了。
秋翁的遭遇,體現了封建社會官場衙門的黑暗和勞動人民在封建制度下遭受的壓迫和摧殘,這就使該片具有一定的批判意義。在秋翁身上,集中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善良的優良品德,和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嚮往。影片表現了人們「懲惡揚善」和「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道德願望;導演處理樸素、清新,較成功地營造了故事本身蘊含的傳奇色彩。公映後受到了觀眾的廣泛歡迎。
《林沖》
根據羅貫中的小說《水滸》改編。
宋代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偕同夫人張貞娘去東岳廟進香,與花和尚魯智深不期而遇,兩人一見如故。正暢敘間,侍女錦兒來報,有惡徒調戲貞娘。林沖迅即趕去,認出惡徒正是當朝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內,他只得忍氣吞聲,帶著貞娘怏怏而回。之後,高衙內買通林沖的好友陸謙設下圈套,將林沖騙至酒樓,意欲乘隙侮辱貞娘,錦兒奔至酒樓告急,高衙內仍未得逞。陸謙又獻毒計,借得太尉寶刀一柄,命爪牙賣給林沖,太尉派人傳喚林沖進府比看寶刀,遂以「帶刀進府行刺」為由,治以死罪。
林沖岳丈四處奔走,買通府尹,於是改判刺配滄州。林沖自知此去凶多吉少,寫下休書,勸說貞娘改嫁,貞娘不從。陸謙又買通兩個解差,密謀在野豬林結果林沖性命。幸得魯智深一路暗中保護,林沖始免於難。魯智深懇請林沖投奔梁山,林沖唯求刑滿還鄉,拒絕落草,魯智深只得護送至滄州。
自林沖發配後,高衙內脅迫貞娘順從,貞娘無奈,自刎而死。林沖被發往草料場看管草料。陸謙接踵趕到滄州草料場放火,以為林沖必已葬身火窟。豈知林沖為避風雪,借宿於山神廟,致未遭禍。陸謙等人來到廟前,林沖怒火中燒,用槍挑死仇人。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深夜投奔梁山。

㈤ 導演吳貽弓真的去世了嗎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是真的去世了。

9月14日電 據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官方微信消息,9月14日上午,著名導演吳貽弓逝世,享年80歲。吳貽弓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等。

1985年,執導劇情電影《流亡大學》。1990年,執導劇情電影《月隨人歸》。199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闕里人家》上映,他憑借該片獲得廣電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同年,主導創辦了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1995年,擔任製作人的劇情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上映。1999年,擔任神話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藝術指導。2001年,擔任電視電影《第十三個名字》的編劇。

㈥ 吳貽弓的介紹

吳貽弓,1938年12月1日生於重慶,浙江杭州人,第六屆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文藝一級導演,中共第十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79年開始獨立執導影片,拍攝第一部電影《巴山夜雨》獲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1983年拍攝電影《城南舊事》獲得了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和1984年第十四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2012年6月16日,第15屆上海電影節,吳貽弓獲得了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㈦ 吳貽弓簡介

吳貽弓(1938~)

中國電影導演。1938年12月1日生於浙江杭州。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歷任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導演助理、上海電影製片廠副導演、導演、廠長,上海市電影總公司總經理、上海市電影局局長。1980年導演影片《巴山夜雨》,1981年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本人獲文化部1979年度青年優秀創作獎。後導演影片《城南舊事》,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1984年獲第十四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後又導演影片《姐姐》、《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1992年導演的影片《闕里人家》,於1993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故事片獎及最佳導演獎。

『主要經歷』 國家一級導演。
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本科
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助理、副導演、導演

『主要作品』 1979年起,先後執導影片
《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月隨人歸》、《闕里人家》(兼策劃、編劇)、《海之魂》(兼編劇)等。

先後導演的電視劇
《十八歲的男子漢》、《決定關頭》、《絕非偶然》、《陳香梅》、《好人壞人》、《風帆》等。

2003年將經典話劇《日出》改編為音樂劇,擔任編劇,作詞和導演。
2004《十月西行》任總導演

㈧ 第幾代導演是怎麼分的 各代導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2、第二代導演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第二代導演」的突出貢獻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

3、第三代導演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導演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創作群體,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幾近不惑之年才開始的。在第三、第五兩代人的夾縫中,他們以穩健的創作實力探索奮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並有持久的藝術後勁。

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後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



第五代導演成長歷程

「第五代」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在動亂底層頑強搏擊,重返校園後系統學習電影專業知識,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這些反規范的精神品格,與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有深厚的生活積淀,他們的影片才如寒冬後嫩草,新鮮獨特。與大陸第五代一樣,香港新浪潮沒有宣言和綱領,也沒有共同組織,正如許鞍華所說,新浪潮導演並沒有一致的意識形態。

但可以從他們的影片中找出一種把現代香港的浮華表面撕去,將真相赤裸裸呈現出來的視界。這種現實視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這批戰後出生的影視人面對都市文化的勃興,勇於表達著本土傳統與外來沖擊下的諸般感受。

㈨ 《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去世,他還有哪些影片給人印象深刻

中國著名導演吳貽弓在2019年9月14日早晨在醫院去世,享年八十歲。吳貽弓曾經創作了許許多多著名的電影,例如:《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等等,他給中國電影所留下的,並不單單只是幾部電影而已,而是他的思想、他的實干精神。

吳貽弓導演是一位有著理想主義的導演,但是他的經歷太多了,一直牢牢地記著實干精神。他曾經參與創立了上海的國際電影節。對此,他的解釋是「一方面是想擴大我們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當中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讓中國的觀眾能欣賞到更多國外的優秀電影,用看電影的方式去認識全世界。」

閱讀全文

與姐姐電影吳怡弓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交換的一天韓國愛情電影黑馬 瀏覽:932
四川農業銀行卡買電影票 瀏覽:417
十五貫電影粵語 瀏覽:643
電影院影廳內會查票嗎 瀏覽:502
美國911恐怖事件電影觀後感 瀏覽:99
淚崩的青春愛情電影 瀏覽:700
周星馳電影麻將和麻將成了好朋友 瀏覽:250
芭比大電影全部大電影 瀏覽:359
櫻花校園模擬器如何建電影院 瀏覽:254
電影怪物先生女主角 瀏覽:695
台灣50歲性感女星洗頭電影 瀏覽:761
復仇少林寺電影大全 瀏覽:966
第三把飛刀電影完整版 瀏覽:415
2d電影院第幾排比較好 瀏覽:666
我喜歡這一部電影的英文怎麼寫 瀏覽:675
泰國電影拳霸3下集 瀏覽:659
電影只有音樂沒說話聲音 瀏覽:13
大商新瑪特電影院 瀏覽:548
成龍毒梟電影 瀏覽:874
想去的女人電影女主角是誰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