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拍攝時導演喊一聲「卡」,手裡拿的那個馬上合上的東西是什麼
是場記板
場記板 (SLATE)
上面以粉筆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的小木板,上緣還附有一段拍扳,上塗黑白相間條紋,一端可以開合,可以拍出清楚響聲,以便剪接時聲畫同步作業的進行。
這塊長方形條紋板叫做「場記板」,英文名稱叫 sla te,上面用粉筆寫了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上緣附有一段拍板,一端可以開合,能夠拍出清脆的響聲。場記板的主要作用是作為拍攝每一段膠片的標記,便於後期剪輯時識別。
我們知道,電影是由許許多多鏡頭組成的,每部片子一般都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鏡頭,片中的場景、內容非常復雜。拍片時是不可能按照劇情的順序進行,而是按場景拍攝,如先拍外景戲,再拍攝影棚里的戲,或者先是夏天的戲,再是冬天的戲,而即便同樣是冬天的戲,有的情節是發生在故事前段,有的情節是發生在後面。為了保證質量,有些鏡頭還要拍好幾次。辛辛苦苦拍了幾個月,帶回一大堆膠片,怎麼把它拼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呢?如果膠片上沒有明顯的標記,將會給後期的剪輯工作帶來極大麻煩。
電影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一個好辦法,他們用一塊帶有黑白相間條紋的小板,板上簡要地寫著下面將要拍攝這段膠片的有關內容,在拍攝每個鏡頭前先拍這塊「板」,作為這個鏡頭的標記。這個步驟用電影界的行話叫「拍板」或叫「打板」。這樣,每段膠片的開頭都有場記板的鏡頭,在後期製作時,工作人員只要一看到這個標記,就知道這段膠片是哪部電影、第幾場戲、第幾個鏡頭,很好識別。此外,服裝、化妝、道具等其他工作人員也能以此來避免不同時候拍攝的鏡頭在細節上的瑕疵,從而避免犯錯誤。
既然場記板的作用是做標記,那為什麼還要「啪」的敲一下呢?這是因為電影不僅有圖像,而且還有聲音。假如一部影片中的人物在說話時,聲音與口型不一致,那麼看電影的時候就會感到十分別扭。在拍電影時,場記在舉起場記板的同時將拍板上的木條「啪」的一合,發出清脆的響聲,攝影師將敲擊聲與場記鏡頭同時拍攝下來,這個聲音就成為後期錄音的同步記號,可以使編輯人員確定準確的聲像定位。
由於場記板與電影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長期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電影事業的標記和象徵。為紀念中國電影一百周年而興建的中國電影博物館,整體造型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場記板。 1996年,法國為戛納國際電影節 50周年發行了一枚紀念郵票(附圖),郵票上就有這塊場記板。
⑵ 一部好的電影里,導演起到哪些決定性作用
一部電影的成型,是導演和編劇等其他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從拍攝前故事的籌備,到拍攝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所做的調整,都離不開導演依據具體情況的控場與調整,不自己編寫劇本的導演通常會有一個好的編劇做搭檔。好萊塢電影的製作模式通常更倚重於劇本、編劇的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導演的話語權被製片人很大程度上的保留了。但對於「作者電影」來說,導演基本上都要自己寫劇本,表達一個電影作者自己的主觀意願,闡述自己真正想說的話。
⑶ 拍一部電影,作為導演來講的話,是怎麼樣的一個具體過程
一部電影的拍攝製作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具體來講,開機之前屬於前期,包括策劃、編劇、分鏡、分場景、攝影棚的建設、演員的選擇、設備、攝像和場務的組建;中期是從開機到封機的階段,就是拍攝的過程。重點的是演員表演、攝像、場記,素材採集。後期製作是從素材開始,包括剪輯、聲音、特效、包裝合成,還有出品。導演的工作貫穿始終,重點的當然是中期以前,質量好壞由導演負責。導演負責人員和機器的總調度,拍攝鏡頭的監控。後期製作中,要讓剪輯師和特效師也就是影視製作人,實現導演的創意。具體要講清楚很復雜,有問題可以聯系我,謝謝!
⑷ 拍電影的時候,導演經常喊的一個詞是什麼
卡
ACTION
⑸ 為什麼電影裡面有些鏡頭聲音先出來,圖像過一兩秒才出來。不是同步問題,導演就這么設計的,為什麼
有時候可以這樣理解,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太局限了,布置好的場景會限制你的想像力,一步步的都是在已經設計好的場景中,觀眾會有一種被限定的感覺,這不利於觀眾對影片的觀感,而只出聲音會在一定程度上先激發觀眾腦海中對於接下來的場景的想像,能夠使觀眾從將要結束的這一段中提升自己的注意力與想像力,對於接下來的觀看很有輔助。
還有,很多場景的畫面如果是直接的音畫同步的剪輯會出現一些不協調,比如人物的表情、動作等等,如果直接拍會有一些開始時的不自然等等
基本上就這兩個,還有一些其他的根據劇情或影片故事的設定另當別論
⑹ 請問一個電影劇組里導演是干什麼的
導演:
導演是整個幕後脈絡的中心,他要控制好,發揮好所有工作人員。導演在幕後的工作
很多,但他首先要具備2個基本點:一,個人的世界觀,具體一點就是電影的創作;二,會
用影像表達個人世界觀,具體一點就是電影的製作。這兩點最基本最重要,因為電影就是
導演用所學的電影理論,把他自己的世界觀用影像表達出來。
製片人:
製片人主要負責融資,製作,和發行。
融資。有資金才能拍電影,所以製片的首要工作就是找資金。剛才說過,製片在收到
編劇的故事大綱後就會開始找投資者,拉贊助,此活動可貫穿整個製作過程。
整個片廠的負責人
整個劇組的所有事物統統有製片人負責
同時也是最大的」投資商」
出品人:在片子完成後將片子的原版」銷售」出去的人
我只知道這些了
希望對樓住有所幫助
⑺ 演電視劇的時候演員正在說台詞而導演也在指導說話,那為什麼拍出來的電視劇沒有導演的聲音呢
演員拍電視劇的時候,只是用一下那個口型,過後是要重新配音的,那個花絮我也看過,裡面的茂茂說的直接不是普通話,可電視劇里的是普通話,那就是配音配的了,所以導演說話應該是不影響的
⑻ 一部電影中,敘事出了問題,是導演的事還是編劇的事
一部電影的成型,是導演和編劇等其他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敘事出了問題,是導演的事和編劇的他們兩個的事。
畢竟,電影是一門影像的藝術,而文字構成的劇本是一個影像成型的基礎。導演需要通過對視聽語言的掌控和藝術手段的運用,結合自我的主觀表達、蘊藉的情感,把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具象的活動影像表達出來。所以導演之於一部電影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當然,編劇、攝像、美術、演員等都是構成導演影像基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