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老一輩男演員有哪些
中國老一輩男演員有:
1、李雪健:
倪大紅,曾用名倪大宏、倪薦紅、倪小孩,1960年4月18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B. 中國著名男導演有哪些
中國著名男導演:
1、馮小剛
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1994年執導個人首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該劇獲得第1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連續劇獎。
C. 中國男演員都有哪些
1、楊洋
1991年9月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合肥,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2003級舞蹈系,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
2007年,因在李少紅版《紅樓夢》中飾演成年賈寶玉而踏入影視圈。2010年,他憑借該劇獲得BQ紅人榜年度最佳新人獎。2011年,楊洋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建黨偉業》。2019年7月24日,楊洋主演的青春熱血勵志劇《全職高手》播出;同年,他還主演了軍旅劇《特戰榮耀》。2020年,他主演的國際反恐題材動作片《急先鋒》上映。
D. 中國老演員名單
1,李雪健
李雪健,男,漢族,中共黨員,1954年2月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第九屆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李雪健1973年入伍,1977年考入空政文工團,1987年入中央實驗話劇院 。
2,李保田
李保田,1946年11月28日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電視部藝術指導,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影視名人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榮譽主編。
3,游本昌
游本昌(Benchang You),江蘇泰州人,1933年9月16日出生於海陵區,是一位表演藝術家,北京本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1956年他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央實驗話劇院任演員。
4,徐少華
徐少華,1958年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86版《西遊記》唐僧扮演者之一。
5,嚴順開
嚴順開(1937年6月6日-2017年10月16日),出生於上海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男演員。1963年畢業後分配到上海滑稽劇團任演員。1981年初登銀幕,主演劇情電影《阿Q正傳》,憑借該片獲第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和第2屆韋維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演員金手杖獎。
E. 中國電影男明星70後有哪些
黃曉明,1977年11月13日生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商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邵 峰,1970年4月18日生,上海人,1988級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學生。
劉奕君,1970年6月12日生,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代表作有《重案六組I》、《大染坊》等。
鄭嘉穎,1970年8月15日生,香港電視演員、歌手,無線電視當家小生,王心慰監制的御用男主角
古天樂,1970年10月21日生,少年時代曾因個人憤世嫉俗遭遇重大挫折。自1993年簽約無線後,憑《神鵰俠侶》走紅熒屏。
吳奇隆,1970年10月31日生,台灣影、視、歌三棲藝人,製作人,小虎隊成員之一。
張智霖,1971年8月27日生,香港知名藝人。代表作有《白發魔女》、《談判專家》等。
黃維德,1971年10月21日生,台灣影視歌明星。代表作有《大唐游俠傳》、《流星蝴蝶劍》、《新三國》、《京華煙雲》等。
陳 坤,1976年2月4日生,演員,1995年入東方歌舞團任獨唱演員,1996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馬浚偉,1971年10月26日生,香港演員。1993年出道做歌手,後未被華納續約於是轉行做演員。
古巨基,1972年8月18日生,祖籍廣東茂名,香港粵語流行曲歌手、演員、主持人。
吳 京,1974年4月3日生,被譽為「功夫小子」,1995年開始接拍電視劇和電影。
吳彥祖,1974年9月30日生於舊金山,加州成長,香港電影演員,美國俄勒岡大學畢業。
鍾漢良,1974年11月30日生,香港影視歌舞四棲明星,香港無線電視舞蹈訓練班畢業。
劉曉虎,1975年1月26日生,以剛毅穩重的形象而成為諸多導演和製片人眼中的「香餑餑」。
F. 中國最受歡迎男演員前十位
NO.1 李小龍 真功夫派
作為香港電影功夫片的代表人物,李小龍在整個香港電影歷史上都該有一席。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他的《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精武門》票房大收,風頭一時無兩。可惜天妒英才,或可說是「紅顏禍水」,暴斃在一個女演員的香閨里(待考)。中學時候曾租盜版碟片看過他的《猛龍過江》,覺得好像也不過如此。
NO.2 周潤發 本色演出派
提到香港電影,就不得不提到「雙周一成」。三人雄霸香港影壇二十餘年。最早是成龍,憑《師弟出馬》、《笑拳怪招》、《醉拳》等,在李小龍、許氏三傑之後成功上位,然後是周潤發,一部《英雄本色》開始,在影壇呼風喚雨,直至九十年代中期,離開香港到好萊塢發展,才漸漸式微,然後是周星馳,靠無厘頭打下江山,並拿下連續四年的票房冠軍,七度成為年度票房冠軍,九二年更是五部影片打入票房十甲。
周潤發,是我中學時期的偶像,正如二十世紀九十年度末,小P孩都奉鄭伊健為偶像一樣。在香港電影中出演黑道英雄,周潤發當作不二人選,(還有一個鄧光榮,他在和周演的江湖龍虎鬥裡面,實在是雙峰並峙,不相上下。後來鄧和劉德華、黎明等人演過龍騰四海,看到劉德華站在他旁邊,就像個小弟)
想起1997年左右,那時候我正上初中,學堂小飯館里每天都放電影VCD,周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江湖情》、《英雄好漢》、等片,滿足了我們對黑幫老大的所有幻想。老大就是該這樣,氣度非凡,留著大背頭,睥睨一切。後來,我還看了《縱橫四海》、《大丈夫日記》、《八星報喜》等片,又領略了他搞笑的一面,然後是《傾城之戀》、《玫瑰的故事》、《阿郎的故事》、《秋天的童話》,他演文藝片也還不錯。
香港電影屆對周潤發評價極高,很多人認為他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男演員。他玩世不恭,卻名利雙收;他是屬於天才型的演員,當然他也有自己的缺陷,照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無論演什麼角色,還是在演周潤發自己」。他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演不了知識分子,他覺得自己演的郁達夫就很失敗。
不管怎麼樣,他還是香港最好的男演員--迄今。
NO.3 周星馳 無厘頭派
《賭俠》中,周星星和劉德華是周潤發的徒弟,片尾賭神現身,兩人屁顛屁顛地跑了上去。這,是否也可說是一種傳承。
周星星,我第一次看他電影是《龍鳳茶樓》,這片當中周的無厘頭只是初露端倪,還未成型。因此,片子不是特別搞笑,但我對他有了第一印象。直到後來看《鹿鼎記》、《白麵包青天》、《唐伯虎點秋香》看得我哈哈大笑,才算真正領教了他笑死人不償命的本領。
一部大話西遊,讓國內不少人奉為經典,他也更上一層樓,成為了「解構大師」。不過,我始終覺得,他拍片純粹就是為了搞笑,沒想那麼多「微言大義」、沒那麼多「解構」、「後現代」。大話西遊,不是我喜歡的,我看了兩三遍,至今還沒看出有多麼好來,我更喜歡他的《鹿鼎記》,讓我從頭笑到尾。
如今,他轉變風格,票房成功,但看片時那種沒心沒肺的笑已很少,或不再。
NO.4 成龍 詼諧打鬥派
成龍打功了得,但演技個人認為做作。他的做作,不等同於周星馳的誇張。周的誇張,是故意放大了肢體動作、表情來達到笑果,成的做作卻是打摸滾打之餘對表情的拿捏無力,成的做作數十年如一日,已成風格,於是我們也就漸漸習慣並欣賞這種做作。畢竟,你要打功了得,演技又了得,太強人所難了。所以,當成龍放棄打鬥,去和舒淇談情說愛,這做作便有點讓人生厭,渾身起雞皮疙瘩.
我最喜歡他的《寶貝計劃》。具體怎麼好,我沒那文采,說不上來。
NO.5 李連傑 功夫宗師派
李連傑演的武術宗師最多,黃飛鴻、霍元甲、洪熙官、方世玉。看過黃飛鴻電影的人,幾乎就把他跟李連傑等同起來。他往那一站,王者之氣立現,不怒自威,氣宇軒昂,眼神平和、睿智,換作是李小龍,則多了份戾氣,眼神多了份殺氣,換作是成龍,則降為和藹可親的武術頑童,氣派全無。
李連傑在香港影壇,並沒有取得雙周一成那樣的輝煌成績。他的電影票房,除去去年的霍元甲,以前沒拿過年度冠軍,最好的也只是前幾名。
NO.6 許冠文 冷麵笑匠派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至八十年代前期,許氏兄弟可說是獨霸影壇。 這期間,除了成龍的偶露崢嶸,誰能撼其鋒芒。
《半斤八兩》、《鬼馬雙星》、《 天才與白痴》、《 摩登保鏢》等,票房大獲成功,藝術造詣也是可圈可點,《半斤八兩》 還入選過1999年末香港某雜志?評選的十大港片。很可惜,我一部都沒看過。但盤點十大代表,不可能不給他一席之地。進入二十一世紀,許冠文玩票性質拍的《煎釀三寶》,成為年度港片票房前十,不知道是說寶刀未老,還當說是後生可畏抱大腿。
N0.7 許冠傑 最佳拍檔派
把許冠傑選進十大代表,主要是因為他和其兄拍的一系列電影,以及八十年代初的最佳拍檔系列。最佳拍檔年年成為港片票房冠軍,證明許冠傑還是可以獨當一面的。
許冠傑,我看過他的《笑傲江湖》,除了老了點,氣質方面還是挺像的。瀟灑不羈、放浪形骸,道出了令狐沖的「浪子心聲」。李連傑把令狐沖演成了武林宗師,而不是浪子;至於電視頒布的令狐沖,周潤發動作太笨拙,任賢齊演成了小癟三,呂頌賢,倒是還不錯,但他的影響力有限。所以,至今,還沒有完全讓人信服的令狐沖出現。
NO.8 劉德華 全能派
劉德華,我是聽著這個名字長大的,從懂事起。如今的香港電影,除了周星星和成龍,就數他最有票房號召力了。自從〈孤男寡女〉後,他的電影在香港就沒有低於一千萬的。合拍的天下無賊除外。這成績,當年的老大周潤發、成龍也沒達到。
劉德華,屬於「成功,靠99%的汗水,加1%的天賦」這種笨小孩。他的演技幾十年沒有變化,永遠在裝酷,我是他的鐵桿粉絲,我也不能不承認這點。多年的偶像身份,使得他面對鏡頭,不由自主地就裝起來。裝的比較少的是〈 黑金〉、〈孤男寡女〉,裝的最厲害的是〈全職殺手〉、〈愛君如夢〉 。
我最喜歡他的〈孤男寡女〉。難得的文藝小品,又能取得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比第二年的瘦身男女要好。瘦身男女,只是靠賣苦力博同情。龍鳳斗,則純粹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個人秀。
NO.9 張國榮個人魅力派
一部〈英雄本色〉,一部〈倩女幽魂〉一部〈 阿飛正傳〉 ,一部〈霸王別姬〉,拋開偏見,你覺得張國榮夠格入選香港電影十大代表嗎?
阿飛正傳沒看懂,英雄本色太青澀。他演的許文強,又過於陰郁。只有霸王別姬和倩女幽魂,把他的氣質發揮到極致。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邊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這是一些人提到張國榮時最愛用的話。
其實我覺得他的一首歌詞更適合他:「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開闊 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我 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 孤獨的沙漠里 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
NO.10 梁朝偉 奪冠熱門派
他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熱門,卻不是票房的大熱門,除了近幾年的〈無間道〉、〈同居密友〉、〈行運超人〉等。但這些影片並不是靠他一個人來支撐票房。因此,他的票房號召力到底多大,不好說。
五屆影帝,而且拿獎的次數比張曼玉更多。比起劉青雲來,他太順,得獎也更名正言順。
其實還有蠱惑仔系列和漫畫電影系列的鄭伊健,他演技不佳,但是引領了一時風潮。蠱惑仔風行的時候,小孩子都想學他留長發,拿砍刀。他拍的〈風雲〉、〈百分百英雄〉、〈中華英雄〉,面孔俊秀,表情單一,不得不說時漫畫電影的最佳代言人。
G. 中國超過40歲的電影男明星有哪些
成龍,李連傑,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梁家輝,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劉德華,鄭則仕,陳道明,張耀揚,黃秋生,林志穎,張衛健,鄭伊健,陳小春,金城武,甄子丹,趙文卓,洪金寶,元彪,午馬,鄭中基,古天樂,林家棟,陳青雲,張家輝,吳鎮宇,元華,錢嘉樂,錢小豪,吳京,樂嘉,黃百鳴,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周比利,黃日華,胡軍,樊少皇,黃勃,一時間就想這么多,這些都是70.80年代電影上常見的明星。
H. 電影男演員中國都誰主持過節目
留法演員石涼主持的《檔案》,熟悉多國語言,冷峻的風格,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I. 中國男演員名單及照片
中國男演員那麼多,你指誰。
演員,指在表演藝術中扮演某個角色的表演者,或參加戲曲、戲劇、電影、電視劇、舞蹈、曲藝等表演的專業人員。
演員在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多數地區還沿襲著戲劇演員死後牌位不能進宗廟祠堂的規矩。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或「老闆」。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長庚,就常被稱為「程老闆」。隨著時代的變遷,演員的社會地位明顯提升,其中成就卓著者,已經獲得了社會承認。尤其是1950年代以後,演員終於在整體上獲得了與其他行業的人平起平坐的資格。
馬連良、荀慧生、蓋叫天、裘盛戎、周信芳等優秀的戲劇演員,被尊稱為京劇表演藝術家,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尊敬和擁戴。
在傳統中國,女演員的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稱號,在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為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
演員是再現歷史場景、為觀眾提供藝術品的工作者。在當今社會,我國的文化體制完善,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民藝術家,遍布各個藝術門類,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力派演員。演員的社會地位從舊社會的下九流「戲子」提升到了「國家層面」,很多有知名度的演員都來自全國各大文藝院團,比如: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國家京劇院、中央芭蕾舞團、愛樂樂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等;也有一部分是部隊編制的。
比如:總政歌舞團、話劇團、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文工團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也有演員的身影(界別:文藝界)。
J. 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是誰
因為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京劇<定軍山>, 所以主演譚鑫培應該是中國第一個電影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