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急急 有沒有電影末代皇帝的導演加長版!要網盤
貝納多·貝托魯奇
《末代》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主演的一部傳記電影。影片講述了溥儀60年的跌宕一生
貝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出生於義大利的帕爾馬。早在24歲時,他便了轟動一時的影片《革命前夕》,並因之而奠定了他的事業基礎。 貝特魯奇擅於把富有家庭氣息的浪漫情節和內蘊的心理批判作為表現的核心,並結合一些政治、社會內涵,形成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
1987年,他更是推出了力作《末代》,影片極具哲理、人生意味。該片獲得了九項國際大獎,它無疑成了貝特魯奇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Ⅱ 末代皇帝的導演
電視劇是周寰,國家一級導演,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電影是貝納多·貝托魯奇
Ⅲ 末代皇帝電影是真實歷史故事嗎
肯定不是完全符合歷史記載的,畢竟是電影,但有一定真實性。
所以說既然是拍電影,肯定不能完全還原歷史,畢竟要刻畫人物和情節什麼的,很多復雜的東西,只能說具有一定真實性,不過影片中有不少細節是符合歷史記載的
Ⅳ 《末代皇帝》被稱為史上最佳奧斯卡電影,它究竟優秀在哪裡
它最優秀的地方是很好的還原了中國歷史,它非常客觀的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當中去,它突破了當時電影技術,創下無數的電影新奇跡。
《末代皇帝》講述的是中國最後第一位皇帝溥儀的故事,它很好地將歷史還原出來,將溥儀從小到大,他的心靈成長變化也是很好的演繹出來。
《末代皇帝》分別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影片、最佳美工、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9個獎項。這就很好的說明影片的偉大藝術性,它是突破了當時所有的一切技術,為電影創下無數的奇跡。
《末代皇帝》之所以能夠成為史上最佳的奧斯卡電影,就是因為它足夠經典,是不可被超越的。
Ⅳ 獨攬9項奧斯卡大獎的影片《末代皇帝》的導演是誰陳凱歌 張藝謀 貝托魯奇 斯皮爾伯格
是貝托魯奇
中文名: 貝納多·貝托魯奇
英文名: Bernardo Bertolucci
性 別: 男
生 日: 1941-3-16
出生於義大利的帕爾馬。早在24歲時,他便導演了轟動一時的影片《革命前夕》(《Before the Revolution》1964),並因之而奠定了他的事業基礎。
導演作品
戲夢巴黎 The Dreamers (2003) (這片子在《看電影》里被譯作"夢想家")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圍城 Besieged (1998)
偷香 Stealing Beauty (1996)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1990)
末代皇帝 Last Emperor, The (1987)
荒謬人的悲劇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1981)
月神 Luna, La (1979)
一九零零 1900 (1976)
巴黎最後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同流者 Conformista, Il (1970)
福音書 Amore e rabbia (1969)
革命前夕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4)
編劇作品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圍城 Besieged (1998)
偷香 Stealing Beauty (1996)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1990)
末代皇帝 Last Emperor, The (1987)
荒謬人的悲劇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1981)
月神 Luna, La (1979)
一九零零 1900 (1976)
巴黎最後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同流者 Conformista, Il (1970)
狂沙十萬里 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
革命前夕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4)
Ⅵ 奧斯卡電影《末代皇帝》幾個版本的區別
肯定不是你說的把臟話cut的情況。其實也不是很多人說的「一個是導演版,一個是劇場版」。
當年公映的、贏了N座奧斯卡的版本是163min的版本。219min的版本是一個根據當初合同為義大利某電視台剪輯的迷你劇版本,該版本需要剪成50分鍾×4段的分段以供電視台分四次播放,這個版本也被後來很多專家和愛好者想當然的以為是導演版(因為它長),但是在CC公司最新發行的DVD中導演和攝影師已經證實那個163min的才是真正的導演版,據說貝托魯奇也說過這是他最滿意的版本。
以下zz:
電視加長版的主要不同
1、溥儀自殺被救醒的過程,溥儀仍聲稱自己是中國皇帝,並說「你們遲早會殺了我」。而戰犯管理所所長說「在審判之前是不會讓你死的」。
2、劇場版中奶媽給小溥儀講述「大風與大樹」的故事,而加長版中在該故事之後還有一段是講述奶媽的來歷的,一個老頭邊給奶媽擠奶邊感嘆「奶水真多啊」。
3、溥儀與溥傑在改造所的牢房裡互相撫慰的鏡頭,帶有明顯的性暗示(其實影片中有多處暗示溥儀性取向的畫面)。接著,進來一個士兵,給了溥儀一本叫作《新民主主義歷史》的書,溥儀翻書,念到:「愛新覺羅·溥儀在第84-85頁……」
Ⅶ 末代皇帝為什麼是外國導演人拍的 而且還是英文版 這是什麼情況 似乎間接說明了些什麼 有木有感覺到
這個電影上映於1987,是好萊塢導演花費大量人力,財力拍攝的。那時的中國導演無法花費這么多的代價,並且這些外國導演又是中國通,拍的時候比較客觀,尊重歷史。所以配合他們拍是正常的。
之所以是英語版的,是為了適合美國人的口味。試想一下如果是中文版的,那麼在中國上映時門收不回來(那時人們窮),在美國上映時觀眾可能不買賬,那麼門票更是無著落了。
Ⅷ 電影《末代皇帝》的簡介
電影《末代皇帝》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跌宕一生。
1950年的冬天,清王朝廢帝溥儀,作為戰犯從蘇聯被押回中國。火車抵達中蘇邊境的滿洲里火車站後,溥儀認為此去性命難保,便溜進衛生間企圖割腕自殺。中國戰犯管理所所長發現情況有異,急敲衛生間的門,敲門聲使溥儀陷入了回憶。
1908年的一個冬夜,清宮衛隊長敲開了醇親王府的大門,按慈禧太後旨意把3歲的溥儀接進宮中教養,准備接位。 在香煙繚繞的坤寧宮內,即將咽氣的慈禧接見了溥儀,告訴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舉行登基大典時,溥儀在大臣陳寶琛身上發現了一個裝著蟈蟈的小籠子。他對蟈蟈的興趣顯然要超過幾千名跪在他腳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後,溥儀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獨的孩子。
溥儀從回憶中驚醒過來。他也被管理所長救起,從此開始了接受審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8)電影末代皇帝導演擴展閱讀
《末代皇帝》是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尊龍、陳沖、鄔君梅、彼德·奧圖等主演的傳記電影。該片於1987年10月23日在義大利上映,其3D修復版於2015年6月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
1988年,該片獲得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原始音樂等九個獎項 。
角色信息:
(1)愛新覺羅·溥儀,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從小自我尊大,沒人管教。三歲登基當了宣統皇帝。辛亥革命後被廢除。幾經輾轉後他變成了日本軍國主義扶持上台的「傀儡」,1945年,他又成了蘇聯紅軍的俘虜。最終改造成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公民。
(2)婉容,作為溥儀的正統皇後,她具有貴族的血統,接受過西方教育。溥儀一心想復辟清朝,對她不管不顧,使她自甘墮落,吸上了鴉片,和溥儀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3)文綉,一個從封閉走向自由的代表。以照片入選皇妃,早婉容一日迎娶入宮,以便大婚時跪迎皇後。她家原來只是一個沒落的滿清貴族,她自己也是一個很封閉的女人,但是後來接受了新的知識和觀念,意識到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終於爭取到和溥儀離婚,迎來了自己的自由。
(4)庄士敦,1919年,英國教師庄士敦作為溥儀的外籍老師受聘入宮,14歲的溥儀開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庄土敦任教的4年裡,他備受溥儀的敬重,師生情誼深厚。後來跟隨溥儀逃亡天津並一直照顧到1931年。
(5)監獄長,戰犯管理所所長,照顧溥儀並幫助溥儀改造自己的思想,有著極大的熱心和耐心,然而在文革的時候他被紅衛兵迫害批鬥,溥儀認出他並想幫助他,卻被紅衛兵一把推到地上。
Ⅸ 為什麼外國人拍的中國電影《末代皇帝》可以拿奧斯卡,而中國人自己拍的電影不行
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歐美的電影拍攝水平比我們要高得多,這部電影劇情、畫面、演員的演技、整體的製作等多方面。即使《末代皇帝》這部影片已經是32年前的作品了,現在看來,也是世界超一流水平
這部電影也是最後一部在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從此以後我們看到的清宮戲都是在影視城內完成的,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絕唱啊!
影片最後的結局是令人動容的:溥儀成為中國公民之後,花一角錢買了一張門票,參觀自己曾經的家「故宮」。他把從前藏在龍椅後的蛐蛐兒送給了一個紅領巾,然後就走了。
當然,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影評家批評《末代皇帝》「情節進展緩慢、劇情模糊」,唱衰之聲不絕於耳。
Ⅹ 電影末代皇帝的導演是中國人嗎
不是,他是義大利人,一位非常偉大的電影導演,但因其電影語方過去直白且多有暴露鏡頭,因此部分作品在部分國家被禁多年
以下是他的相關資料
中文名: 貝納多·貝托魯奇
英文名: Bernardo Bertolucci
性 別: 男
生 日: 1941-3-16
出生於義大利的帕爾馬。早在24歲時,他便導演了轟動一時的影片《革命前夕》(《Before the Revolution》1964),並因之而奠定了他的事業基礎。
導演作品
戲夢巴黎 The Dreamers (2003) (這片子在《看電影》里被譯作"夢想家")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圍城 Besieged (1998)
偷香 Stealing Beauty (1996)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1990)
末代皇帝 Last Emperor, The (1987)
荒謬人的悲劇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1981)
月神 Luna, La (1979)
一九零零 1900 (1976)
巴黎最後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同流者 Conformista, Il (1970)
福音書 Amore e rabbia (1969)
革命前夕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4)
編劇作品
十分大師-大提琴篇 Ten Minutes Older: The Cello (2002)
圍城 Besieged (1998)
偷香 Stealing Beauty (1996)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 (1990)
末代皇帝 Last Emperor, The (1987)
荒謬人的悲劇 Tragedia di un uomo ridicolo (1981)
月神 Luna, La (1979)
一九零零 1900 (1976)
巴黎最後的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同流者 Conformista, Il (1970)
狂沙十萬里 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
革命前夕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