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導演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不滿意喊的是「卡」還是「cut」
cut,中斷的意思,表達了導演不滿意的心情。
Ⅱ 拍攝時導演喊一聲「卡」,手裡拿的那個馬上合上的東西是什麼
是場記板
場記板 (SLATE)
上面以粉筆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的小木板,上緣還附有一段拍扳,上塗黑白相間條紋,一端可以開合,可以拍出清楚響聲,以便剪接時聲畫同步作業的進行。
這塊長方形條紋板叫做「場記板」,英文名稱叫 sla te,上面用粉筆寫了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上緣附有一段拍板,一端可以開合,能夠拍出清脆的響聲。場記板的主要作用是作為拍攝每一段膠片的標記,便於後期剪輯時識別。
我們知道,電影是由許許多多鏡頭組成的,每部片子一般都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鏡頭,片中的場景、內容非常復雜。拍片時是不可能按照劇情的順序進行,而是按場景拍攝,如先拍外景戲,再拍攝影棚里的戲,或者先是夏天的戲,再是冬天的戲,而即便同樣是冬天的戲,有的情節是發生在故事前段,有的情節是發生在後面。為了保證質量,有些鏡頭還要拍好幾次。辛辛苦苦拍了幾個月,帶回一大堆膠片,怎麼把它拼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呢?如果膠片上沒有明顯的標記,將會給後期的剪輯工作帶來極大麻煩。
電影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一個好辦法,他們用一塊帶有黑白相間條紋的小板,板上簡要地寫著下面將要拍攝這段膠片的有關內容,在拍攝每個鏡頭前先拍這塊「板」,作為這個鏡頭的標記。這個步驟用電影界的行話叫「拍板」或叫「打板」。這樣,每段膠片的開頭都有場記板的鏡頭,在後期製作時,工作人員只要一看到這個標記,就知道這段膠片是哪部電影、第幾場戲、第幾個鏡頭,很好識別。此外,服裝、化妝、道具等其他工作人員也能以此來避免不同時候拍攝的鏡頭在細節上的瑕疵,從而避免犯錯誤。
既然場記板的作用是做標記,那為什麼還要「啪」的敲一下呢?這是因為電影不僅有圖像,而且還有聲音。假如一部影片中的人物在說話時,聲音與口型不一致,那麼看電影的時候就會感到十分別扭。在拍電影時,場記在舉起場記板的同時將拍板上的木條「啪」的一合,發出清脆的響聲,攝影師將敲擊聲與場記鏡頭同時拍攝下來,這個聲音就成為後期錄音的同步記號,可以使編輯人員確定準確的聲像定位。
由於場記板與電影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長期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電影事業的標記和象徵。為紀念中國電影一百周年而興建的中國電影博物館,整體造型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場記板。 1996年,法國為戛納國際電影節 50周年發行了一枚紀念郵票(附圖),郵票上就有這塊場記板。
Ⅲ 拍戲的時候導演說卡是好還是不好的意思 有些花絮裡面說卡後要重新演 有些就是拍完了
如果是拍到一半卡的時候就是說明拍的不好要重拍,如果那段戲份拍完的話就說明這一段結束了
Ⅳ 為什麼導演不喊停一定要喊咔
為什麼導演不喊停?一定要很看看的意思,就是說攝像機在那一瞬間停止工作,所以導演們一般都是喊卡。
Ⅳ 拍攝電影前,為什麼要「咔」的一聲
這個叫做「場記板」,上面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
拍電影的時候畫面和聲音是分別記錄在不同介質上的(早期是畫面用膠片,聲音用磁帶),後期剪輯需要把音畫同步起來,如果沒有一個參照,這個工作會非常困難。場記板合上的聲音非常清脆,在音軌上可以看到清晰明顯的波形,同時在畫面上找出場記板剛好合上的一幀也不難。把兩者對應起來,音畫便可以完美同步了。
另外,拍電影時也不是按照劇本順序拍攝的,拍攝的素材往往次序混亂。場記員在打板的時候還要同時說出相應的場次信息,攝影師和錄音師同時記錄下場次信息,也是為了後期的音畫同步。
Ⅵ 一場戲如果通過導演喊什麼,如果需要重拍喊什麼喊卡么
開拍:ACTION 停機:CUT
導演職責:
1、導演與主要創作人員研究和分析劇本,為劇本找到恰當的表達形式,負責整部劇的藝術准則;
2、與製片人聯合提名和推薦演員角色人選;
3、根據劇本和拍攝要求選擇外景或指導搭建室內景;
4、指導道具組完成道具的准備和布置工作;
5、指導現場拍攝工作;
6、與出片方商討作品的宣傳計劃;
7、指導拍攝現場的燈光、劇務、演員、攝像、錄音、 美術、化妝、 服裝等各部門工作。
(6)電影導演為什麼喊卡擴展閱讀:
影視導演相關:
導演同時運用了演員的身體及情緒/視線的選擇/光線的調度/畫面的構成/剪接的邏輯/音聲的搭配,將某個劇本呈現於影視屏幕上,從而將這個劇本(以及如果有的話:它的思想)表現給觀眾的人。
影視工業涵蓋多元的專業技術,從製片、攝影、燈光、美術指導、場務、演員、錄音、混音、後期特效等,十分龐雜。絕大多數現代影視導演無法廣泛專精以上各項專業技術,但他/她仍可以支配旗下所有各該部門的專業人士,依照他/她的意志工作。
Ⅶ 為什麼拍電影的時候 結束要喊cut
CUT就是停的意思,一個鏡頭結束了,當然要喊停了。
cut詞彙分析:
cut
英 [kʌt] 美 [kʌt]
v.切;割;割破;劃破;(用刀等從某物上)切下,割下;(用刀等將某物)切成,割成
n.傷口;劃口;(鋒利物留下的)開口,破口;(數量、尺寸、供應等的)削減,減少,縮減
第三人稱單數: cuts
現在分詞: cutting
過去式: cut
過去分詞: cut
(7)電影導演為什麼喊卡擴展閱讀:
Cut也指(影視媒體製作中所用膠片之單個鏡頭畫面)
一個連續無間斷的畫面稱之為一個CUT,其時間長度不一。一個畫面結束後轉移到下個畫面,即為換了一個CUT,這是剪切膠片的結果。隨著資訊科技之發展,動畫製作中越來越少使用到膠片,不過這個稱呼並未改變。
Ⅷ 當拍恐怖片的導演喊卡時,演員沒有動靜要趕快向前拉一把,這是何意
在拍攝恐怖片時是有著很多的禁忌和規矩的,而且還流傳著很多拍恐怖片的演員在不拍戲之後的生活狀況有多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將其演恐怖片聯繫到了一起。在拍恐怖片時,當導演喊卡之後,如果演員沒有動靜要趕快向前拉一把,這在拍攝恐怖片時也是有說法的。對於演員沒有動靜時向前拉他其實是防止演員被鬼魂附體,其中不乏迷信色彩,另一種原因是為了將入戲太深的演員呼喚到現實中。
恐怖片難免涉及到鬼神之說,裡面也存在著很多恐怖血腥的內容。無論拍攝恐怖片的劇組所遵守的這些規矩是真是假,都有著一定的作用效果。如今對於鬼神的說法還是沒有辦法被證實,但是我們還是有著小心謹慎的態度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