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想投資電影具體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件事,只要是涉及到投資兩字,必定是伴隨著風險,而投資看中的是收益,所以投資者的心態一定要調整好。下面簡單說明一下個人參與影視投資的流程:
1.了解項目(我們選擇一部電影,往往要從它的題材,主演,導演,編劇,檔期,製片方實力,宣發實力,成本,等元素來進行綜合判斷)
2.確定投資份額(認購電影份額,會直接關繫到你投資收益,建議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結合影片自身優勢謹慎決定。)
3.向出品方對公賬戶轉賬認購(一定要強調一點是:打款到影視公司的對公賬戶,是受銀行監管的,每一筆資金都安全可控,極大的保護了資金的安全。)
4.郵寄合同(一式兩份,這里要強調,必須簽訂紙質合同而不是電子合同,注意條款是紙質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而電子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
雖然現在電影投資收益是十分可觀的,但是作為投資項目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投資一個產業首先要進行一定深度的了解,再進行投資決定。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網路「中楚漢秀影視」
Ⅱ 演員片酬很高,拍一部電影可以得多少
一部普通電影的片酬並不是確定的。
例如一個一線大牌明星被邀請演一部電影的話,片酬往往都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的。
但是如果只是一個二線明星或三線明星的話,那麼這個價格就要大打折扣了,有些三線明星的片酬甚至只有幾百萬或幾十萬。
3、是否有投資價值
當然也是有例外的,如果是一個三線小明星的話,本身來講片酬不會很高,但是如果在這個明星身上發現了另外的一些投資價值的話,那就是另一種說法了,例如當初趙麗穎不太紅的時候,身上就具備了很多可發展的潛質,被投資人發現這些潛質之後,寧願多花一些錢也要把她打造成一個一線明星。
當然從收入的角度來看,明星的收入確實高的離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年輕人擠破了腦袋也要成為明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換一個角度來想,雖然明星收入高,但消費的人也都是自願的,因此主要原因應該不在明星本身,而而是那些追星一族的因素比較多。
Ⅲ 是不是拍電影電視劇收視率賺的錢演員能分到嗎
一般情況電影電視劇的票房和收視率跟演員是沒有關系的,如果演員在電影和電視劇的製作上有投資,那麼電影電視劇的票房和收視率和演員是有關系的
Ⅳ 吳京出演的電影基本上都參與了投資嗎
第一部是春節檔的《流浪地球》,該片總投資3.2億,由郭帆執導,吳京、吳孟達、趙今麥、屈楚蕭等主演。本來吳京是客串出場,結果拍著拍著沒經費了,索性吳京自己以投資人的身份又投資6000萬,最後取得了46.8億的傲人成績,登頂2019票房榜首,並且取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
《老師·好》是由於謙監制,張欒執導,於謙、湯夢佳、王廣源、秦鳴悅、徐子力、孫藝楊、徐紫茵、郝鵬飛、郜玄銘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總投資300萬,吳京零片酬出演,最後取得了3.53億的票房成績。
第三部是由鄧超、俞白眉執導,鄧超主演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吳京以出品人的身份客串!影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80、90年代,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獲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該片總投資7000萬,最後取得了8.68的票房成績。
第四部是由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成龍等主演的電影《攀登者》,該片總投資8億,預計票房在40億以上,影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電影《攀登者》定檔9月30,敬請期待! 不得不說吳京真的是獨具慧眼,怪不得很多網友都稱吳京為「票房先生」!
Ⅳ 張國立投資主演的電影,劇組無故設置路障,張國立會晚節不保嗎
張國立作為老戲骨演員,真是主持、電視劇、電影全面開花,張國立投資主演的電影在江西婺源開拍,劇組應設置路障導致群眾的不滿,但是這只是工作人員的做法,而且經過了當地交管局的批准,所以張國立並不會因此晚節不保。
很多的人想要造事博得關注,所以將劇組的這種做法掛上張國立的名號,更能夠引起較大的反響,但是人們對於張國立是沒有任何攻擊性的,只不過是想藉助張國立的名氣來快速的逼迫政府給群眾解決問題而已。
之後當地交管部門也回應了這件事情,劇組的操作是符合交管部門的規定的,劇組封路提前向交通管理部門報備、申請過,而且得到了認可,其次也在大橋的兩邊設立了通知欄,而且劇組盡量的早點結束工作,恢復交通,並沒有像通知中所說封路十幾個小時,其間還設立了專車來接送橋兩邊的人群通行。所以劇組的所作所為是按管理規定操作的,並沒有任何不妥。
總結張國立投資主演的電影,他也作為主角出演,但是對於劇組的一些日常工作,張國立是不管理,也不插手的。劇組設置路障經歷過交管部門的認可和批准,而且盡量做到早收工,還考慮了群眾的通行需求,所以對於張國立的形象並不會有所影響,張國立也不會因此晚節不保。
Ⅵ 2.6億的投資,吳京、鄧超因《四海》虧錢了嗎
《四海》這部電影的投資居然有2.6億,這個投資金額可以說是比較大了,因為同期上映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電影的投資成本相對來說要低很多,但是《四海》這部電影的票房卻沒有達到預期,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最終是5.42億,而片方分賬僅有1.85億,這與之前算的2.6億差了近8000萬之多,這也就意味著投資人要虧損八千多萬,而恰恰吳京和鄧超他們兩個人相當於是間接的投資了這部電影,所以他們可能也是要承擔一部分虧損的損失的。只不過可能他們承擔的部分應該還不算太多。
因為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是比較低的,只有5.42億,而這樣的票房最終分到投資人的身上的也是比較少的,可是投資人的投資金額比較大。這也就必然意味著會虧損,而吳京和鄧超他們兩個人作為投資這部影片的公司的股東之一,自然也是要承擔一定的虧損的。
Ⅶ 普通人怎樣投資電影投資電影的流程有哪些
隨著國家開始扶持電影產業,很多資本開始注入電影市場,在投資拍攝電影的同時獲得高收益的回報。比如基金,銀行等等。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想要投資電影該如何操作呢?有哪些風險需要規避呢?下面喵喵和大家分享一下影視投資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部電影上映後製片方、發行方和院線等機構可以分到多少錢呢?
1、首先繳納5%的電影事業發展基金相關稅費3.3%,扣除這些的叫做為可分賬票房(相對應的是綜合票房)
2、其次電影院和院線至少要截流票房的57%,加上宣發費用,製片方最後能分到票房的33%左右,簡單來說每100元的票房,你就能拿到33元。
製作成本
製作成本中大半都是導演、主演、其他演員的成本。主演的費用一般也不低,一線大咖拍攝一部電影的片酬可能就有幾千萬了,而稍微出名一點的也要大幾百萬,大咖級別的導演也要幾百上千萬的。
拍攝周期
一部電影從開始的籌備到上映,可能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久,當然也有幾個月的。一般籌備越久,質量越好。因為拍好了,後面還要製作。
如何選擇一部好的投資電影?
1. 題材
電影的題材很重要,我國目前還是喜劇片和動作片這類電影比較容易賣座,相對而言,文藝片就比較小眾了,受眾少票房就會相對比較差。
2. 演員
演員對一部電影的票房有著比較大的影響,那些知名演員和導演都是自帶有流量的,很多人對沖著他們去看,但是這也是有風險的,比如剛拍完一部電影准備宣傳上映了,結果主演被曝吸毒或者嫖娼了,那麼你這部電影基本就要涼涼的。
所以,現在也有很多電影,裡面沒有什麼出門的演員,比如《紅海行動》,再比如《無名之輩》等等,很多好的高票房電影並不是就有好的有名的演員。還有些比較典型的就是網大電影,裡面就根本沒有什麼有名氣的演員,比如《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大蛇》、《靈魂擺渡黃泉》等等但他們的票房照樣都很高。現在的宣發很重要!
3. 劇本
除了演員之外劇本才是最關鍵的,演員只能提高人們對電影的關注度,如果電影本身爛的話票房也會很爛,所以一部電影里劇本才是重中之重,一部好的劇本才會拍攝出一部好的電影這樣才會有好的票房。
4. 主創團隊
電影票房你以為取決於電影質量,其實是主創團隊說了算。創作團隊極具市場號召力之外,過硬的影片質量,強有力的營銷推廣,合理的檔期、發行、院線排片、票價等等,都會對最終的票房產生積極作用。
5. 宣發
這個宣發上面我們已經說了,不一定有有名氣的演員,現在的宣發很重要。主創團隊也非關鍵,演員只能提高人們對電影的關注度,如果電影本身爛的話票房也會很爛,所以一部電影里劇本才是重中之重,一部好的劇本才會拍攝出一部好的電影這樣才會有好的票房。
6. 上映檔期
電影上映的時段也很重要,如果某個時段有很多國外大片或者是好的電影扎堆,那麼你的票房肯定會受影響的,所以上映的時候要避開一些大熱的影片,再有就是春節檔這種時段,大家過年期間都喜歡看電影,這種時段上映的話也會有不錯的票房成績。
怎麼投資電影?
主要有兩種投資方式,一種是固定收益,就是借錢給製片方,然後按照一定利率收利息;另外一種是根據投資比例,參與票房分成。第一種模式跟存銀行差不多,風險比較小,利息比較低;第二種方式,直接參與票房分紅的,一旦票房很可觀,那收益也就很可觀!當然,風險和收益都是對等的。當然,這方面也可以避免,對於自己要參與的項目,可以多了解,和專業的影視投資公司合作,也可以盡量把風險降低。
如果大家對於影視投資方面有什麼見解和問題,歡迎與銀狐影視交流。
Ⅷ 14年前,一群不知名的演員,靠劉德華投資的電影一夜翻身,後來怎樣了
這些年來,中國電影業掀起了一股新的熱潮。影視業發展很順利。黑馬很多,比如武打導演吳京的《戰狼》系列。但是你想,如果在剛開始拍攝時找到投資方,沒人知道這部電影最終會成為中國電影史之上票房最高的影片。後來,《流浪地球》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科幻電影,還有徐崢王寶強的喜劇系列《泰囧》系列的成功,這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
當時連劉德華都鼓勵年輕導演投資。他沒想到這部電影會如此成功。導演寧浩和影片之中的幾位男主角也因為這部電影而走紅。現在他們都是娛樂圈的領軍人物。徐崢和黃渤等人也都成了導演。拍了很多經典的電影,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不知大家對這部影片有何看法或印象如何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Ⅸ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