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片段導演拍戲

電影片段導演拍戲

發布時間:2022-05-10 10:29:08

① 電影拍攝手法

1、麥格芬手法是一種電影的表現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並不存在,但它卻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是希區柯克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德琳。有時又利用虛化的事件,比如《後窗》中的推銷員謀殺案。

2、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包括室內設計和藝術塗料領域。

3、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它相對於蒙太奇拍攝方法。 這里的「長鏡頭」,指的不是實體鏡頭外觀的長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攝影鏡頭距離拍攝物的遠近,而是拍攝之開機點與關機點的時間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長短。

長鏡頭並沒有絕對的標准,是相對而言較長的單一鏡頭。通常用來表達導演的特定構想和審美情趣,例如文場戲的演員內心描寫、武打場面的真功夫等。

(1)電影片段導演拍戲擴展閱讀:

立體電影拍攝技術特指用兩台攝影機同時以一定間距和夾角來記錄影像的方式。

立體特效可採用正投、背投,平面、環幕,主動、被動等多種實現方式。

目前大多數立體電影製作還停留在電腦三維的虛擬繪制狀態,實拍因為兩台攝影機雲台的同步對焦,同步變焦,同步角度調整需要幾個人同時同步作業,非常難以協調,這也是觀眾最終在電影熒幕上看立體效果時間長會導致雙眼疲勞和難受的原因.此問題目前已有得到有效解決,甚至在後期剪輯時也可以校正。

② 要拍一部電影,導演主要有那些工作

閑著沒事,我來回答吧

~~~~~~~
創作組:

製片人:投資者

監制:掛名榮譽級別,一般掛位高權重人士

藝術總監:有時也叫顧問,根據拍攝題材不同,叫法不一
例:文藝片(藝術總監的職責是提供建議,把握整體藝術感覺)
歷史片(影片顧問的職責是提供歷史資料,為影片把握真實性)
戰爭片(影片顧問的職責是戰爭場面的技術問題,
若是拍攝此累題材,劇組需要爆破專家、技術人員)

導演:拿到劇本,電影初期構思,拍攝中調度、演員表演內涵,鏡頭……
攝影、燈光、美術所有組都是按照導演意向進行工作,有自己創新的
要和導演溝通,通過後方可實施。
所有人的工作是為完成導演的思路和想法。
一句話:導演是需要有頭腦有想法的下命令

編劇:根據導演的一個構思完成劇本或是自己創作的劇本
非常重要的人物,影片的內容、內涵、主題……來自編劇手中之筆
編劇在創作中已有導演構思和想法,台詞、動作的創造者
為導演蓋好了第一層樓。

攝影:完成導演構想,可加以自己的鏡頭設計,要與導演溝通(帶攝影助理)

燈光:完成導演設計,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由燈光師和組員組成(燈光助理)

美術:影片畫面效果,與導演溝通

剪輯師:不參與拍攝工作,但屬於創作組,明確導演意圖,剪輯完美成品

錄音師:同期錄音時對錄音師和錄音設備有極高的要求

音樂:包括電影原聲音樂及音效合成,與錄音師合作音效,獨立完成電影音樂
後期與剪輯師合作,完成音樂截入

~~~~~~
工作組:

副導演:負責演員和場地

執行導演:導演口令的傳輸者

場記:隨時跟在導演身邊,記錄導演的要求與拍攝條目的刪留。也負責打板
記錄下攝影師機器中記載的數字
穿梭於導演與攝影機之間

服裝:負責影片服裝製作、服裝管理、服裝清洗

化妝:負責影片所有妝飾(效果包含其內,例:血、傷口、刀疤的效果)

道具:負責影片所有道具製作、租借、購買和場地布置

~~~~~~
後勤組:

劇務:負責所有人的飯食,管理吃喝拉撒
有些劇組的劇務也負責每天拍攝進度表的公布

……(不多說這部分人了)

以上三組人員為前線工作者

以下外聯組,不參與拍攝工作

~~~~~~~
外聯:

出品人或公司:影片發行方

外宣:外宣組由負責人和組員組成,協調影片宣傳事宜

外聯:外聯組由負責人和組員組成,負責影片對外合作事宜

另外,根據你拍攝的類別,人數配置有不同
一般最小最小的劇組也要20來人,最多的上千人(不含群眾演員)
個別不重要的組也許只有兩個人

根據拍攝的題材不同,組別也有不同。
有些劇組設置有:拍攝花絮跟拍、劇照

總之,每組成員負責其份內工作外,若有閑時要幫助其他組完成任務
劇組就是一個集體,一個新的大家庭,同心協力,為電影事業奮斗努力!

現在說的這些僅僅是個皮毛,拍攝電影,前期組建到最後實施,每一步都是個復雜的過程,如果不是做這行的,最好不要嘗試!!!!

加油!

③ 電影和電視劇導演拍戲時每天分別做些什麼工作,要具體的.

導演的職責和工作:
1、籌備階段:參與劇本的構思,寫作或修訂,把劇本琢磨透,查閱相關資料,體驗人物生活、環境、習俗,並選外景;
(1)研究劇本;(2)遴選演員;
(3)寫導演闡述,並向攝制組全體成員講解,並進行討論,達到統一認識。
導演闡述是導演對未來影片或電視劇描繪的藍圖,是導演創作意圖和完整構思的說明,也是導演的綱領性的整體設計。
導演闡述從內容看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對劇本的立意,主題思想、時代背景等方面的闡述。
對劇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對劇中矛盾沖突的理解和把握。
對未來影片風格樣式的定位。
對節奏的處理。
對表演、攝影(像)、美術、化妝、服裝、道具等創作的構想和造型設計的要求及審定。
對音樂(作曲)、錄音、剪輯等各創作部門的提示及審定。
對劇中需要運用特技處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與特技部門協商處理。
(4)選景
(5)創作分鏡頭劇本:削弱、淡化、刪減;突出、強化、豐富、增補。
2、實際拍攝期:指揮現場拍攝,耐心啟發、誘導演員的表演,同時協調各部門的關系。
(1)在製作期一定要控制好進度。(在時間和預算間尋找平衡點)
(2)和演員以及所有的劇組成員友好相處。
交代機位、干練(試著讓攝像機跟著演員走位)一定要記住:最值得關注的事是攝像機前發生的事!
積極和演員溝通(站在攝像機旁給演員說戲)
解決好工作人員和劇組之間的利益糾紛。
3、後期製作:指導和依靠剪輯部門,完成鏡頭的組接和聲畫合成等後期製作,直至通過送審
(1)看工作樣片,和剪輯師商量如何(剪輯)操作。(到放映室)
(2)對剪輯後的毛片進行評估,確定剪輯師的剪輯是否與自己的構思一致。
4、發行期:配合製片人和宣傳人對影片進行商業發行運作,直到發行上映。有時還要參加宣傳活動。

④ 導演在拍外景戲時,如何控制路人配合影片拍攝

從一些短視頻或者是拍攝花絮中可以看出,有些電視劇或者是導演是會選擇在自己的影視基地來拍攝外景的,比如古裝劇,仙俠劇。還有一些導演是會選擇封鎖一小段道路來拍攝自己的外景戲。而且現在科技手段這么發達,人們可以在室內拍攝外景戲,利用後期加工來完成外景戲的拍攝。

⑤ 拍電影 要有現實意義嗎 一個導演從什麼出發 拍一個片 導演主要干什麼

導演是電影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作為電影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組織和團結攝制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攝制組人員的創造性勞動溶為一體。導演的再創作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藝術構思,編寫分鏡頭劇本和「導演闡述」,包括對未來影片主題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寫,場面的調度,以及時空結構、聲畫造型和藝術樣式的確定等。然後物色和確定演員,並根據總體構思,對攝影、演員、美術設計、錄音、作曲等創作部門提出要求,組織主要創作人員研究有關資料,分析劇本,集中和統一創作意圖,確定影片總的創作計劃。導演還要按照製片部門安排的攝制計劃,領導現場拍攝和各項後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攝制完成為止。一部影片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一部影片的風格,也往往體現了導演的藝術風格。
製片人在某種意義上是來說,是媒體產品的生產者和管理者!
監制的職責是成本控制與監督雇員

⑥ 求拍電影的詳細流程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6)電影片段導演拍戲擴展閱讀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分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想、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采密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製片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

在攝制過程中,導演應有詳盡的分鏡計劃,並擬定拍攝順序,以便在燈光變動、演員支配的壓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對於攝影機、鏡頭的選擇,燈光的陳置,剪接、配樂的安排,則須工作人員與導演密切配合,以達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電影是群體的創作,也是導演在各種張力下暗藏個人視野的藝術品。

私人獨資拍片限制少,只須根據片型(實驗電影、劇情片或記錄片)決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細之分鏡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圖拍攝,達到盡量節省膠片之目的;或是無止盡的獵取滿意鏡頭,再由事後的剪輯階段理出清晰的脈絡。這種影片,最符合個人創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

⑦ 電影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1. 推鏡頭

推鏡頭是視頻拍攝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攝像機鏡頭與畫面逐漸靠近,畫面外框逐漸縮小,畫面內的景物逐漸放大,使觀眾的視線從整體看到某一布局,這種推鏡頭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內心活動,加強情緒氣氛的烘托。

2.拉鏡頭

拉鏡頭是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

3.搖鏡頭

搖鏡頭是拍攝視頻中的一種拍攝手法,指的是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

4.特寫

特寫是指在電影中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細部的鏡頭。最早由美國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等人創造、使用。它的出現和運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藝術獨特的表現力,歷來是電影美學。

5.移軸

移軸所拍攝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縮微模型一樣,非常特別。移軸鏡頭的作用,本來主要是用來修正以普通廣角鏡拍照時所產生出的透視問題,但後來卻被廣泛利用來創作變化景深聚焦點位置的攝影作品。

⑧ 拍攝電視劇或電影都需要哪些工作人員呢能給詳細講講嗎

劇本,製片人選劇本,然後是拉投資,然後製片人請導演,導演再選演員。
製片人,投資人,製片主任,監制,策劃人,劇本,
導演,副導演,執行導演,燈光師,音響師,化妝師,造型師,道具人員,攝像師,美工,場記,統籌,

⑨ 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電影的拍攝是一項非常復雜和耗費心力的工作,特別是商業大片,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協作才能最終完成。一般來說,電影拍攝離不開前期准備、現場拍攝、後期製作三個步驟。

最後就是後期製作,現在的電影很多場景和特效都要靠後期來完成,所以這部分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如果沒有現場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聲,那也得處理現場的雜音等等,做到聲畫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還要補拍補錄等等,特效團隊負責做影片中無法直接拍攝出的特效,這都是非常繁復的工作。

在我們外行人看來,這些事情想想都會覺得可怕,其實也只要有經驗的導演統籌調度,嚴格執行片場制度,各部門人員很快就能適應,然後就是默契配合,尋得最佳的拍攝效果。

⑩ 我想拍攝一部電影,需要的流程有哪些

1、選擇劇本

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製片人來選擇劇本,但是也不缺乏導演來選擇劇本的,但是導演在選擇了一部好的劇本之後就要說服公司以及製片人來為他投資,但是在21世紀的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劇本改編權利的,如果他在開拍前希望改變劇本就必須經過公司上層董事會的批准。

2、資金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

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

3、選擇導演演員

中國電影不會有選擇導演這種說法的,在一部電影里導演說的算,這就意味著他們不僅要對電影的質量負責還要對片場的其他方面負責,而國際電影製作中導演只需要負責好電影拍攝的任務。

在國際化的電影製作中是劇本選擇導演,而不是導演選擇劇本。 製片人在電影籌備時還要擔當起選擇演員的任務,在中國大陸這些都是由副導演來完成的。

4、明星陣容

在一部成功的電影中,不僅要有很棒的劇本,很好的故事情節,好的導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參與,明星是電影中閃亮的焦點,也是電影票房的保障。

5、組建攝制組

攝影組包括:場記、化妝、道具、燈光、美術、後期指導、跟組剪接。

6、電影剪接

在美國的商業電影中,導演是沒有剪接權利的,都是由製片公司進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線導演的話,那就不同了。

7、發行商

商業電影中發行商和製片商不是一家,發行商是通過競爭來取得發行權,一部電影的好壞也可以通過看發行商來表現。

8、宣傳方式

就拿《強戰世界》來說,早在電影放影4個月前電影的廣告和宣傳海報就已經出爐。

9、電影國際發行

發放電影配音權,剪編權

10、參加電影節

(10)電影片段導演拍戲擴展閱讀

前期製作

在前期製作(又稱「前制」)時,必須將電影設計並規劃完成,成立製片公司和製片辦公室。整個製作計劃要由插畫家和創作藝術家進行視覺化,並製成分鏡表。也會事先估計製片預算以控制拍攝電影所需要的花費。

製作人(Procer)將會僱用以下工作團隊進行前制:

導演 Director - 主要負責電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電影中的創意部份。

助理導演(或稱「副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AD) - 管理拍攝計劃表,負責電影拍攝的其他工作後勤協調部份。

演員導演 Casting Director - 負責尋找適合劇本的演員。通常都需要進行演員的試鏡。主要角色必須很慎重的選擇,通常都依據演員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的程度來決定。

場地管理 Location Manager - 必須尋找和管理電影的拍攝地點。大部分的電影都是在可以控制的環境下拍攝,例如製片廠的攝影棚(Sound Stage);偶爾有必須在室外拍攝的部份,就必須出外景。

製片經理 Proction Manager - 管理製作預算和製作計劃。他/她也必須代表製片辦公室,向製片廠的行政部門或財務部門報告電影拍攝的狀況。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DOP) / Cinematographer - 負責電影的攝影部份。他/她必須和導演、聲音導演(DOA)和助理導演(AD)合作。

藝術指導 Art Director - 負責管理藝術部門,要進行拍攝場景的搭設、服裝設計,以及提供化妝和發型的服務。

製作設計 Proction Designer - 建立拍攝場景、服裝、化妝和發型的的視覺外觀和整體氣氛、感覺。和藝術指導一起進行這些東西的製作。

分鏡插畫家 Storyboard Artist - 負責繪制圖片,來協助導演和製作設計指導與製作小組溝通彼此的構想。

音效指導 Director of Audiography (DOA) / Sound Director (SD) - 負責整部電影音效的部份。他/她必須和導演、DOP和AD合作。

音效設計 Sound Designer - 創作電影所需的新音效。

作曲家 Composer - 創作新音樂。

舞蹈指導 Choreographer - 創作並編出舞蹈和動作,通常是在音樂劇中使用。有些電影也會有「武術指導(Fight Choreographer)」。

二、拍攝製作

在拍攝時電影已經被計劃好了. 製片公司和製片辦公室已經設立,製片人將僱傭以下一些人員:

導演、助理、製片經理、攝影導演、藝術導演、劇本作者、混音製作、音效製作、作曲人、動作編導

三、後期製作

影片編輯負責剪切影片. 運用現代視頻技術,電影錄像過程導致兩個分類: 一個貫穿於整個電影, 另一種則混合著視頻和電影片段.

在電影工作流程中, 原始膠片 (negative) 被沖印和復制到 a one-light workprint (positive) for 用於編輯和剪接.

拍攝技術:菲林拍攝、高清拍攝

閱讀全文

與電影片段導演拍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賣電影票學徒 瀏覽:651
打劫電影完整視頻 瀏覽:113
電影保護小女孩圖片 瀏覽:407
村裡電影大全 瀏覽:498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獲得者 瀏覽:285
韓國愛情電影現愛在線觀看 瀏覽:651
電影風聲的背景音樂 瀏覽:623
男主是天文學家的愛情電影 瀏覽:61
一部電影給我 瀏覽:369
歐美魔法愛情電影 瀏覽:544
法國美女電影 瀏覽:951
德國戰英國電影大全 瀏覽:288
變形金剛電影機器恐龍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355
柏林電影結局 瀏覽:563
貓和老鼠大電影全球票房 瀏覽:928
彌勒市老電影院照片 瀏覽:701
中影電影器材網站 瀏覽:799
澳門電影節2018具體時間 瀏覽:630
關於猩猩與人的電影大全 瀏覽:178
國產電影喜劇之王女主角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