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麥當娜的資料誰有呀
呵呵!
本名:Madonna Louise Veronica Ciccone
昵稱:The Material Girl
生日:1958年8月16日
星座:獅子座
身高:162cm
現任丈夫:蓋-瑞奇
前夫:肖恩-潘(Sean Penn)
榮譽:
金球獎音樂和喜劇最佳女主角獎(《貝隆夫人》,1996);
格萊美獎最佳音樂錄影帶(Blonde Ambition World Tour Live, 1991);
格萊美獎最佳舞曲專輯(Ray of Light, 1998);
格萊美獎最佳電影歌曲(Beautiful Stranger,1999)
成名經歷:
麥當娜-西科尼(Madonna Ciccone)1958年8月16日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附近的海灣城-貝城。父親是一名工程師,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麥當娜是家中8個孩子中最大的女孩,6歲時她的母親患乳癌去世。童年時的麥當娜膽子很大,又很有商業頭腦。她參加了學校的表演,當過啦啦隊長,上過鋼琴課,也學習過芭蕾舞。麥當娜的舞技使她羸得了密歇根了大學的獎學金。1978年,在大學二年級時,麥當娜中斷學業,前往紐約發展。富有傳奇色彩的她隻身帶著僅有的35美元和一腔熱血跑到紐約的"時代廣場"安了家。
經過了一個又一個低工資的工作,包括在時代廣場的Dunkin' Donuts做一個省吃儉用的店員之後,麥當娜參加了著名的阿爾文-艾利(Alvin Ailey)和馬薩-格雷厄姆(Martha Graham)舞蹈團,在團里跳了一段時間的爵士舞。她不安份的本性使她不甘心長久地混跡於一群舞蹈演員中,始終默默無聞。另外,她也想從舞蹈轉向音樂。這個從舞蹈演員轉行的歌手參加了一連串的小規模的樂隊。80年代初,她開始嘗試著寫歌詞,慢慢地又學會了彈吉它和鋼琴。麥當娜開始在當地的舞蹈俱樂部中作爵士樂歌手,她的撩人的嗓音、熱情和調皮的舞台風格吸引了眾多觀眾的注意。1982年,無線電唱片音樂節目主持馬克-卡明斯(Mark Kamins)給她提供了一個機會:以她的一首單曲「Everybody」製作了一部成功的俱樂部舞台劇,並把初露頭角的麥當娜介紹給了華納唱片公司(Warner Bros.)的行政官員。這位官員對她的歌非常滿意,立即給了麥當娜一個錄音合同。
1983年麥當娜出版了首張以她名字命名的專輯----《麥當娜》,但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這張唱片的幾首歌曲成了紐約夜總會的必放歌曲。其中的第一首單曲「Holiday」又經過市內廣播電台在空中傳播,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進入了全美最佳20首歌曲的排行榜。不久,專輯中的「Lucky Star」和「Borderline」也走上了她的第一首單曲同樣的成功之路。經過錄影帶的廣泛傳播,世界知道了麥當娜,她那令人好奇的外貌:蜂刺狀頭發、裸露的腹部、超短裙和帶著宗教色彩的裝飾品,尤其是那些故意染上的色彩。當麥當娜的作品還沒登上排行榜的時候,1984年,華納唱片公司發行了她的唱片集《像個淑女》(Like a Virgin),其主題曲成了麥當娜第一首榮登排行榜榜首的單曲,這張專輯也登上排行榜第一的位置。1985年,麥當娜單曲和專輯的銷售量超過了任何一位藝術家。
功成名就的麥當娜開始了巡迴演出,她還出現在故事片《Vision Quest》(1985)和《尋找蘇珊》(「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1985)中。並參加了《David Rabe's Goose》和《Tom-Tom》的舞台劇的演出。她的這些表演反映平平,但正是通過這些演出使她有機會結識了演出的合作夥伴辛-潘(Sean Penn),他們倆立刻成了人們談論的焦點。1985年8月16日,麥當娜的生日的那一天,他們倆在加里福尼亞州的Malibu結合了。1986年,他們倆聯袂主演了驚悚片《上海驚情》(「Shanghai Surprise」)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但是他們的婚姻維持了不到四年就結束了。
「爭論」--有時是迴避不了的,後來麥當娜就一直伴隨著它。1989年麥當娜的專輯《像個祈禱者》(「Like a Prayer」)中的主打歌曲,正是由於她那毀譽參半的錄影帶而引起了轟動。錄影帶上麥當娜在燃燒著的十字架前翩翩起舞,親吻一個非洲裔的美國教徒,展示出了她本能的對神的蔑視。宗教團體對此大為憤慨,百事公司也因此而取消了對麥當娜巡迴演出的資助並中斷了在電視商業片中她的形象的播出。麥當娜從這一事件中又學到了什麼教訓呢?丑聞有賣點。麥當娜繼續沿用情緒化的技巧來推銷她的1990年"金發女郎野心勃勃"全球性巡迴演出,以及提高紀錄片《Truth or Dare》的票房、取名《性》(X級)的自傳性寫真著作及主打唱片《Erotica》的銷售。
《性》事件平息下來以後,麥當娜也意識到她確實是「脫得過頭了」,於是淡出藝壇。1995年開始拍攝了幾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包括《Blue in the Face》和《四個房間》(「Four Rooms」)。當她重新出山的時候,她體現出了二種全新的變化:一個准母親和一個嚴肅的女演員。1996年10月14日,她和她當時的男友卡洛斯-利昂(Carlos Leon)迎來了他們的女兒盧爾德思-瑪麗亞-西科尼-利昂(ourdes Maria Ciccone Leon),而麥當娜則叫她蘿拉(Lola)。另外,這位被人嘲諷的風流人物相繼出演了《那女孩是誰》(「Who's That Girl?」1987),《肉體證據》(「Body of Evidence」1993),1996年又在影片《貝隆夫人》(「Evita」)出演女主角。這個角色簡直就是一個為她度身量制的,至少好萊塢對外新聞協會是這樣認為的,該協會授予麥當娜金球獎音樂和喜劇最佳女主角獎。
1998年麥當娜推出了新的單曲《Ray of Light》,她原本以為反映不會太大,但出人意料的是這張唱片迅速登上了排行榜的首位,並自此共4次榮獲白金獎。這張唱片的製作是威廉姆-奧比特(William Orbit),這是她自1994年的專輯《給孩子上床前講的故事》(Bedtime Stories)以來第一次以全新的衣著、形象亮相,表明「物質媽媽」(麥當娜的別稱,由其名曲「Material Girl」而來)已經與新的舞蹈音樂的風格完美地結合起來了,將傳統流行音樂的風格推向一個新的領域。很明顯,就象她的《Austin Powers》中的2首單曲一樣,奧比特的努力使「Beautiful Stranger」迅速走紅,並為麥當娜贏得了最佳電影MTV音樂電視獎,麥當娜又重新獲得了新生。
② 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推銷員》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由阿斯哈·法哈蒂執導的伊朗電影《推銷員》最終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然而,由於特朗普的入境限制令,法哈蒂根本沒法出現在頒獎禮現場,他個人也一早宣布拒絕出席。
法哈蒂說:「我的缺席是對我祖國和其他16個被禁止入境國家的侮辱。」我們對這個導演並不陌生。
在2012年第84屆奧斯卡上,《一次別離》拿了最佳外語片。
此外這部影片在當年引發全球電影節震動,拿獎拿到手軟。
《推銷員》的故事有著跟《一次別離》非常像的平民氣質,講述了伊朗的一對平凡夫妻的生活被一次意外所打斷。
男主角艾馬德是一位中學語文老師,上課之餘兼職做話劇演員。全片的第一場戲,是他與妻子拉娜所住的房子即將倒塌,夫妻倆和鄰居們一起從大樓里撤離。
樓房的牆壁從內部裂開,象徵著家庭細胞的裂變,預示著男女主角情感的最終破裂。
艾馬德在課堂上給學生上課時告訴大家,他正在出演一出話劇《推銷員之死》。 妻子拉娜也在這部話劇中出演推銷員的妻子。
這是一個對於女性限制森嚴的國度。話劇的排練現場,男演員對一個漂亮的女演員有些不尊重,女演員憤而離場,綵排被打斷。
艾馬德和妻子忙著搬新家。一切忙中有序,夫妻倆伉麗情篤。
一次演出,丈夫要演到深夜12點,妻子獨自先回家,就在這天晚上,意外發生了。
妻子與丈夫通完電話,在新居獨自卸妝、梳洗。門鈴響了,她覺得一定是丈夫回來了,就把門禁和房門都打開,然後自己去浴室洗澡。
丈夫從超市買好東西回家,按門鈴,沒人開門,只好讓鄰居幫忙開門。上樓梯時他越來越覺得不對勁,血跡一路從樓梯延伸到了浴室。
導演沒有去表現浴室里的場景,而直接切到了醫院里妻子。
鄰居告訴艾馬德妻子被一個闖入的男人打傷了頭部,正在進行救治。
鄰居懷疑陌生男人是來找原來的房客,一位妓女曾在這里住了很久。
丈夫說不出話來,那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妻子有沒有被性侵?兩人悶著這個心結度日如年。
妻子回家養傷,曾經情深義重的夫妻兩人閉口不談此事。影片用大段的緘默來表現男主角獨自操持家務,照顧養傷的妻子。
妻子不想報警,希望當成什麼也沒發生過,繼續平靜地生活。丈夫卻認為應該向警察坦白一切,追查兇手。夫妻間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妻子堅持當天晚上去表演。在舞台上,丈夫臨時改了台詞,將憤怒通過台詞發泄在她身上。她也無法控制自己,中途退場。
後台,妻子告訴丈夫,退場是因為有個觀眾的眼神讓她不舒服,因為看起來很像那個破門進入的男人。丈夫聽後滿臉懷疑地問:「你不是說沒有看到他嗎?」
妻子那晚到底經歷了什麼,這個問題又一次像毒蛇纏繞丈夫,令他窒息。
即使當事人閉口不談,周圍的流言蜚語還是把這對夫妻淹沒。艾馬德在學校里也無心上課。
丈夫一邊在現實生活中瘋狂地搜索犯罪人遺留在屋子裡的蛛絲馬跡,順著他留下的車鑰匙、手機等信息追查他的下落,發誓要把他找出來。一邊在夜晚演出的舞台上通過台詞釋放自己無處發泄的憤怒。
根據貨車留下的線索,艾馬德找到了那天晚上進入房間的犯罪者,竟然是一個老人。老人承認自己是原房客妓女的常客,但堅持沒有傷害他的妻子。
兩人從言語沖突升級成扭打。憤怒的艾馬德把老人反鎖在空無一人的房屋中。
這天晚上,夫妻兩人在《推銷員之死》的演出中大獲贊賞。回到家,妻子看到丈夫竟然私自拘留了老人,奪門而出。
老人的心臟終於因為不堪重負出了狀況,夫妻兩人也慌了,打電話喊來了他的家人。
老人的妻子滿眼淚水感謝夫妻倆救了自己的丈夫。
眼看著妻子已經打算隱瞞此事,劇情發生反轉,艾馬德將老人單獨叫入房中,狠狠給了他一巴掌,並把裝有避孕套和嫖資的袋子還給老人的家人,老人覺得事情終將敗露,再次昏倒在樓梯間,悲劇釀成。
救護車的鳴叫響徹夜空,夫妻兩人久久對視……
戲中戲——世界經典名劇《推銷員之死》
美國作家阿瑟·米勒創作的《推銷員之死》是一部被公認的美國戲劇史上最佳作品之一的著名話劇,1949年2月在百老匯首演,1983年來中國北京由人藝也演出過。故事講述了一個城市中的小人物不懂得資本主義社會中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抱著不切實際的陳腐理想和過時的處事哲學屢屢碰壁,最後以自殺來騙取保險金。
《推銷員之死》中的許多細節都與電影《推銷員》一一對應。
第一處
話劇第一幕中演妓女的女演員,因為男演員一聲笑,立刻怒氣沖沖罷演了。女演員認為男演員在嘲笑她,因為她扮演的是妓女,從而不尊重她本人。扮演妓女的女演員因為同事無意的笑聲就覺得受到了羞辱。艾馬德在妻子被誤認為是妓女而遭受襲擊,因此覺得受到莫大羞辱的心情,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二處
拉娜不顧受傷的身體,繼續出演話劇。當丈夫扮演的「推銷員」說出了「我配不上你」的台詞,拉娜立刻覺得這是說她的,立刻崩潰大哭,逃離舞台。拉娜非常清楚丈夫因她受到陌生人傷害感到的羞辱。襲擊者對於她的直接傷害遠不及傳統男權思想對她的隱性傷害來的大。
第三處
艾馬德得知房東同事把妻子的事,告訴其他同事們,原本就因為房東同事隱瞞前房客妓女身份的事而非常惱怒的艾馬德,更覺得面子上掛不住了,他怒氣沖天,在演出時修改台詞,大罵房東同事。
第四處
拉娜扮演的劇中人台詞:「我已不再哭泣,你為何還要那樣做?」正好暗示了隨後發生的報復事件後拉娜的心情。拉娜無法理解已經同意寬恕麵包店老闆的丈夫為什麼還要繼續報復他?劇中人對丈夫的傷心和失望,也正是拉娜在報復事件後的內心反映。
當妻子被人襲擊後,比起妻子內心的陰影,他更在意的是鄰居們的非議,同事們的流言。雖然表面上他對妻子照顧有加,但內心卻因為男權思想受到打擊而憤怒,急於討回自己受辱的自尊。
他倒掉了妻子做好的飯菜,因為這是妻子用襲擊者留下的錢買來的食材。
艾馬德找到了案犯,麵包店老闆,一位患有心臟病的老人,不顧對方的求饒,執意要當著他妻女和准女婿的面,揭穿老人的醜行。
「以眼還眼」,受到了羞辱就要讓對方同樣受到羞辱,古老的傳統依然被伊朗現代的知識分子忠實的執行著。
一次本應齊心協力尋找施暴者的事件變成了受害者的糾結與對立,將片中角色巧妙地放置在進退兩難的道德困境之中。阿斯哈·法哈蒂最擅長的就是通過對社會不同階級人物群像的白描,創造出極具壓迫感的戲劇沖突,在從被困於道德困境中的影片角色,尖利的映射到整個社會層面上。
本片擊敗了今天呼聲最高的最佳外語片候選《托尼·厄德曼》,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爆冷。
更多精彩請關注電影公眾號:關燈拆電影
③ 林志穎個人資料簡介
中文名:林志穎
英文名:Jimmy Lin
昵稱:Jimmy、小志、小旋風、旋風小子、頑皮豹(兒時外號)
生 日:1974年10月15日晚上
出生地點:台灣省台北市家中客廳的地毯上
現居地點:台北市
身 高:172cm
體 重:58kg
生 肖:寅虎
星 座:天秤座
血 型: O
學 歷:華岡藝校戲劇科三年級 (主修表演 副修攝影)
求學過程:忠孝小學-懷生國中-華岡藝校
個人品牌:JR(Jimmy Racing)
出道時間:1992年2月28日
舊金山林志穎日:10月17日
現住地:中國台灣-台北市
籍 貫: 中國台灣-台北市
民 族: 漢族
家庭成員:父親(林德雄)、母親(不詳)、一兄(林志傑)、二弟(林志鑫、林志龍)、一妹(林志憶)
初戀年齡:15歲(華崗一年級)
初戀的年紀(初出道時的答案):三歲(幼稚園時)
看異性先從何處看起:眼睛
喜歡異性類型:長發,大方,溫柔,直爽,體貼
要求:重要的是性格和得來
休閑娛樂:賽車、野戰、攝影、上網、玩游戲、健身、潛水、漫畫、KTV、滑雪、音樂動畫、騎自行車、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等等
收集品:模型車、關於車的雜志、郵票、相機、槍支
吃的口味:不吃酸辣
宗教信仰:佛教
出道年齡:17歲
入伍日期:1994年11月15日
退伍日期:1996年11月16日
興 趣:跳舞、攝影、賽車、話劇表演
嗜好:睡覺、上網、潛水、賽車
休閑娛樂:上網、跳舞、攝影、開車
最喜歡的運動:賽車、棒球、游泳、高爾夫球
衣服尺寸:上身M、腰28寸、褲子S、鞋子7寸半
臨睡前的習慣:吃東西
起床後第一件事:刷牙
去過最遠的地方:美國
生氣的方式:直接講
哭泣的方式:流眼淚(被爸爸打)
個性:擇善固執
視力:左右各1.5
睡覺姿勢:仰睡
游泳方式:蛙泳
此刻心願:繼續努力,成為成功的藝人
對自己唱歌的感覺:加油加油再加油
錢花在何處:買相機、維修改裝賽車
喜愛的影星:劉德華、張曼玉
喜愛的歌星:王傑
喜愛的賽車手:車神舒馬赫
喜愛的表情:笑
最喜歡的服飾:牛仔
最喜歡吃的東西:巧克力、冰淇淋、泰國餐
最喜歡吃的水果:香蕉、西瓜
最喜歡喝的飲料:牛奶、白開水
最喜歡的顏色:紅、黑、白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歡的季節:夏天
最喜歡的運動:賽車、棒球、籃球、潛水(98年拿到潛水執照)、跳舞、騎自行車、滑浪板、水上摩托艇等等各種刺激性運動
最喜歡的花:玫瑰
最喜歡的口頭禪:「不知道耶」「還好啦」「不要這么說」
最信奉的名人名言:「人因夢想而偉大!」
最尊敬的人:父親
最喜歡自己的一首歌:黎明破曉前
最欣賞的自己的早期的電視劇:《絕代雙驕》
最滿意的自己的電視劇:《天龍八部》
最喜歡的電影類型:喜劇,動作片
最喜歡的音樂類別:舞曲
最喜歡的約會方式:到DISCO
最喜歡的數字:7
最喜歡的書:史達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 汽車雜志
最喜歡的一部電影:直到永遠(Always)(1989年奧戴利.赫本等主演)
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公車
最喜歡的事:大家一起去跳舞
最討厭的事:想做的事不能做
最傷心的事:好象沒有
最難忘的事:公演舞台劇當男主角
最失望的事:與朋友約會但朋友失約
最頭痛的事:答不出問題
最拿手的菜:煎蛋
最滿意自己身體的部位:眼睛
最怕聽的話(初出道時的答案):說他帥呆了
最怕聽的話(現在的答案):歌迷叫他豬頭/笨蛋...
最喜愛的國家:泰國
最喜歡的城市:北京
最得意的事:高一當上男主角
最喜歡的發型:自然中分
最喜歡的畫:漫畫
最奇怪的事:有一種現象叫林志穎現象。針對這種現象黃安還寫了一首歌叫《樣樣紅》。
對他最驚人的論斷:以前沒有過林志穎,以後也很難再有一個林志穎。
憑藉幾張海報就能在台灣迅速竄紅,專輯一發便在2個月紅遍華語世界,一年開世界巡迴演唱會,此乃娛樂圈奇跡。
最驕傲獎:國際傑出青年獎(美國三藩市市長布朗已決定把10月17日定為「林志穎日」)
代表曲目:《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 《今年夏天》 《十七歲的雨季》 《快樂至上》 《稻草人》
代表電影:《笑林小子》(旋風小子)、《生死對決》
代表電視劇:絕代雙驕 天龍八部 放羊的星星
作品最大的特點:感人
林志穎畢業後的第二年很多年輕人放棄了考大學紛紛報考華綱藝校。
出版書籍:《大兵日記》《旋風再起》《放羊的星星》《生死對決》
唱片公司: 動脈音樂(台灣代理)、星絲雨(內地代理)
前唱片公司:華納唱片、香港EMI 、豐華唱片
唱片數量:20張(包括精選)
目前經濟人:葛靜琪
前擁有的車:BMW M3,法拉利,Subaru Impreza,Smart ,福特150
現擁有六輛車和一輛重型機車:蘭博基尼、悍馬、BMW、法拉利、保時捷、賓士、全球限量百年紀念版哈雷重型機車(機車之王)
曾組建車隊:ESSO車隊(美國ESSO石油公司贊助)
④ 求一部電影名..!!!
英文名: Door to Door
中文名: 推銷員 / 永不放棄 / 從一扇門到另一扇門
電影講述推銷員Bill Porter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 Bill Porter患有先天性大腦麻痹症,卻以他的毅力,正直和堅持不懈的追求鼓舞著無數的人。】
奧斯卡獲獎影片 door to door
編劇: William H. Macy Steven Schachter
導演: Steven Schachter
主演: William H. Macy Kathy Baker Helen Mirren
影名: Door to Door
製片國家/地區: USA
上映年度: 2002
語言: English
簡體中文名: 永不放棄
故事的主人公比爾是一位殘障人士,他患有先天性腦癱,但比爾並不甘心成為一個失敗者,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生命中獲得成功。從1955年起,他開始嘗試做上門推銷員,起初他四處碰壁,並且經常遭到「正常人」的白眼。但是,他並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事業……
下載:http://m0274468.movies.mov.cn/
官網:http://www.tnt.tv/title/?oid=341694
在線觀看找不見。
⑤ 中國推銷員電影演員表
中國推銷員電影演員表
鄭
凱
飾
魯
炎
赫子銘
飾
張
沖
王
強
飾
龍百川
宋佳倫
飾
武
鋼
唐
靜
飾
榕
聲
潘
陽
飾
崔
婕
李依玲
飾
沈
鴿
老
伍
飾
肖旅長
劉
碩
飾
巴
郎
樊昊侖
飾
趙子武
白
微
飾
向
羽
⑥ 中國推銷員好看吧。裡面那個男主好面熟啊
李東學
李東學,1982年11月27日生於河南鄭州,中國大陸影視演員,200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2011年憑《甄嬛傳》「果郡王」 允禮一角走紅,並憑借在《甄嬛傳》中的表現,獲得2012年度國劇盛典「最佳新人男演員獎」。[1] 2012年出演電影《許海峰的槍》,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新人獎」。[2]
2014年,他有兩部電視劇《紙婚》、《假如幸福來臨》及電影《綉春刀》播映。2015年,參演電影《中國推銷員》[3] 。2016年,參演戰爭動作片《鋼刀》[4] 和古代傳奇大戲《包青天》[5] 。
⑦ 有誰知道這個明星是誰
基努 里維斯
中文名:基努里維斯/基努李維斯/奇諾李維斯
英文名:Keanu Reeves
性別:男
職業:演員,貝司手
國籍 :加拿大
出生地:黎巴嫩貝魯特
現居地:美國洛杉磯
血統:英國,中國,夏威夷土著,葡萄牙等
生日:1964年9月2日(星期三)
身高:186cm
體重:77公斤左右
學歷:高中輟學
星座:處女座
生肖:龍
家庭:父親有中國、夏威夷、葡萄牙等血統,母親為英國人,兩個妹妹:同父同母妹妹Kim、同母異父妹妹Karina
[編輯本段]個人簡介
基努·里維斯(1964年9月2日---)生於黎巴嫩貝魯特,高中輟學。父親薩繆爾·諾林·里維斯是個地質學家,母親帕屈西婭是服裝設計師,繼父保羅·阿隆為話劇導演。
基努·里維斯出生不久,父母離異。帕屈西婭帶著里維斯和妹妹金(Kim)先後定居澳大利亞、紐約。她嫁給了在百老匯當導演的保羅·阿隆,隨後舉家遷往加拿大的多倫多。
里維斯對上學沒有興趣,而熱衷於冰球和戲劇,他在轉了好幾所中學後,乾脆在高中輟學去演戲。他的第一次上鏡是在可口可樂的一部廣告片中。然後他在舞台劇《狼孩》中得到了平生第一個角色,並參加了幾部加拿大電視劇的拍攝。當好萊塢明星羅伯·洛來此拍攝《熱血男兒》時,他在片中露了一面。然後,在他20歲那年,他就帶著身上只有的3000美元,開著自己買的第一輛車---一輛1969年產的Volov向著洛杉磯出發了。 在好萊塢,里維斯因扮演《河畔》中的叛逆青年而引起導演和評論界的關注。次年,他便以《比爾和泰德歷險記》確立了自己的明星地位,並且獲得加盟歷史片《危險關系》演出的機會。其後,里維斯與這個時代最著名的幾個導演有了合作,如貝爾托魯其的《小活佛》,科波拉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和范桑特的《我自己的愛達荷》等。1994年,里維斯達到了事業的頂峰,他主演的《生死時速》的票房達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
隨著他與艾爾·帕西諾合演的《魔鬼代言人》的上演,里維斯再度引起了人們的注目。
1999年裡維斯出演《黑客帝國》以及後來的黑客帝國第二三集,讓他達到的事業的頂峰。
1994年基努-里維斯憑著《生死時速》一舉成名,他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使他迅速成了美國及亞洲各地億萬觀眾心目中的偶像。
基努·里維斯是一個混血兒,身高186公分,1964年9月2日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他的父親薩繆爾·諾林·里維斯是個地質學家,是擁有中國、愛爾蘭、英格蘭、葡萄牙、夏威夷血統的夏威夷人。母親帕屈西婭則是擁有英國、德國血統的英國人,是個舞台服裝設計師。當時她母親是在貝魯特一家酒吧做歌舞女郎時與基努的生父相識,並生下了基努。這段婚姻沒有持續多久。在基努·里維斯出生不久,他們便離異了。不久母親帕屈西婭帶著里維斯和妹妹金移居紐約。在紐約她嫁給了在百老匯當導演的保羅·阿隆,之後全家遷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定居。一年之後,這個家庭又宣告破裂。在這之後母親又嫁了兩個丈夫,基努-里維斯的童年是在輾轉不斷地搬家和動盪不安中度過的。「基努」的發音為key-an-oo,來源於夏威夷方言,在夏威夷土語中「基努(Keanu)」這個名字意為「從遠處山谷中吹來的清風」(cool breeze over the mountains),而他也確實有如是一陣清涼的山風,為90年代的影壇注入了清新的氣息。
由於繼父保羅·阿隆是個導演,因此他們家中常有明星出入。與演藝界的長期接觸使基努·里維斯開始對表演發生了興趣,16歲時他憑一支可口可樂的廣告進入了演藝圈,17歲時他便立志當演員,轉向表演事業發展。
1985年,他來到了洛杉磯,前往他所嚮往的好萊塢發展。1986年,他出演電影<年輕熱血>("Young Blood"),這份在好萊塢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為基努帶來的酬勞為3000美金。1987年,基努因扮演《河畔》(「The River's Edge」)中的一個叛逆青年的角色而引起導演和評論界的關注。1989年,基努很快又在《比爾和特德的奇異冒險》(「Bill and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中得到了一個角色。這是一部充滿幻想的輕喜劇,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飄飄欲仙的少年吉他手,剛出道的他以一股清新、自然的氣息將這位少年演得像一個「自然之子」一樣,和藹可親。從此基努·里維斯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成了美國青少年的偶像,並且獲得了參加歷史片《危險關系》(「Dangerous Liaisons」)演出的機會。在基努·里維斯參加拍攝的這幾部影片中,《危險關系》一片的大獲成功,使在片中飾演配角的基努·里維斯一舉走紅,並確立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
同時,基努·里維斯也開始嘗試拓寬自己的戲路。在1989年的《父母身份》(「Parenthood」)及1991年的《愛你到死》(「I Love You Death」)等片中,他體現出了一種閑暇飄逸的表演風格,在《驚爆點》(「Point Break」)一片中他又首次在動作片中亮相,飾演了一名警察的角色。雖然並未走紅,但卻也顯露出了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潛質。而在1991年他又參加了加斯·范·桑特執導的影片《不羈的天空》(「My Own Private Idaho 」)的拍攝,這是一部男同性戀電影。期間他又開始嘗試多種表演風格,以證明自己的多才多藝。特別是在1992年,基努·里維斯在科波拉的著名吸血鬼題材的影片《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Bream Storker's Dracula」)中飾演了一位配角。雖然他在這部片中並不是擔任主角,但基努·里維斯在片中的表演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時間,基努·里維斯開始在好萊塢漸漸走紅。1993年,基努受到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特魯齊的「欽點」,在其影片《小活佛》(「Little Buddha」)中飾演了主角悉達多王子。這是一個頗具難度的角色,為了演好這一角色,他還特意讀了不少的佛教書籍並減去了體重。或許真是基努·里維斯所具有的那四分之一的東方血統使他天生就具有一種極其純凈和質朴的氣質,使他成了飾演「小活佛」的上佳人選。基努·里維斯在這部片中的的表演雖然說不上極其成功,卻也相當不錯,他開始受到人們的矚目。
小活佛劇照1994年的基努達到了其演藝事業的頂峰,他主演的成本不高的動作片《生死時速》(「Speed」)的票房達一億二千一百萬美元。這部電影由著名的荷蘭裔攝影師楊狄邦執導,基努-里維斯在整部電影幾乎一直都處在疲於奔命的狀態中:先是拯救摩天大樓高速電梯里的受困民眾,之後表演跳車、鑽車底,和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合作飛越高架橋,直至最後英雄救美人。基努·里維斯在這部電影中的形象改寫了好萊塢英雄人物的「成熟中年」傳統,他反應敏捷,身手矯捷,更有一張英俊的臉。《生死時速》的成功,也把他的聲勢推到了頂點。
繼《生死時速》之後,基努在《捍衛機密》(Johnny Memonic)扮演了一個電腦資料員,由於整部電影被拍得拖泥帶水,基努·里維斯在該片中的演出甚至被連帶譏諷為「比機器人還像機器人」。接著他又在《雲中漫步》(「A walk in the Clouds」)飾演一個自二次大戰退役回鄉的推銷員、在《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飾演一個科學研究員、在《愛上明尼蘇達》(「Feeling Minnesota」)中飾演一位無名作家和在《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中扮演了一位律師等。在短短幾年裡,他扮演了很多不同角色,由於他試圖與主流製片保持距離,加上所挑選的獨立製片電影賣座不好,他在好來塢的地位漸漸削弱了。在《魔鬼代言人》後,整整半年沒有一部好來塢的電影劇本找上他。
1999年,基努·里維斯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個轉折點—《黑客帝國》(「The Matrix」)。這是一部描述虛擬的網路世界的電影,成為1999全美票房第二。基努·里維斯以一個黑暗、神秘、充滿力量的黑客形象出現在片中。他基本上只穿黑色的衣服,頭發很短,沒有笑容,但眼神極具魅力,儼然一副酷哥的打扮。該片的動作設計指導是由香港著名武打設計袁和平擔綱,基努·里維斯等演員在他的要求下在開拍前還特意學習了幾個月的武術。今年他又推出了新片《替補隊員》(「The Replacements」),在片中扮演一個美式足球四分衛。該片在美國上映以後,票房差強人意。基努也飽受影評界和影迷的批評。《奪命追蹤》(「The Watcher」)是今年他推出的另一部力作,片中,基努首度嘗試反派角色,演出一個連續殺人魔。影片一上映,即以910萬美金的收入拿下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多少挽回了一點《替補隊員》的影響。目前他正在澳洲進行四個月的訓練,然後進行為期一年的《黑客帝國2》拍攝。他下部戲《臨時教練》(「Hardball」)將會挑戰棒球,飾演一位教練。
功成名就的基努·里維斯並沒有趁熱打鐵地去接演一些片酬很高的大片,卻熱衷於接一些低成本製作的小片,顯現出了一種對名利的淡漠。除了演藝以外,他熱衷於摩托車和音樂,並在「天狼星」樂隊中擔任貝司手,過著瀟灑的生活。珍妮佛與艾娃
盡管緋聞不斷,作為一個極注重個人隱私的演員,里維斯從未在媒體上提到或承認過任何一個真正的女友。1999年聖誕前里維斯與當時的女友珍妮佛·塞姆期待萬分的還未出生的女兒艾娃·阿切·里維斯(Ava Archer Reeves)不幸夭折,倆人傷心萬分。傳言此後里維斯與塞姆分手,但仍然維持好友關系。珍妮佛不幸於2001年4月2日凌晨6時左右駕駛切諾基吉普駛進了逆向車道並且撞向了3輛停著的車子,因為未系安全帶,當場死亡,警察在她的車內發現了抗抑鬱葯和其他不明葯品。里維斯聞訊從悉尼趕回洛杉磯,悲痛萬分,並擔任了她的扶柩者。在珍妮佛·塞姆的訃告中,塞姆的家人稱里維斯為「the love of her life」(她生命中的愛)。珍妮佛·塞姆去世後,導演大衛·林奇將電影《穆赫蘭道》獻給了她。
[編輯本段]瑣事
1995年被《人物》雜志評為全球最漂亮50大人物
1997年在英國《帝國》雜志評選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明星」榜單中位列第23位
1993年5月因為酒後駕車在洛衫磯被逮捕
酷愛國標舞
他的名字是來自於他的叔叔
他的繼父保羅·艾倫是一位電影和舞台劇導演與編劇
曾經干過一份工作是給溜冰鞋的冰刀磨刃
曾經被奧克蘭的德拉塞勒公學的冰球隊起了個「牆壁」(the wall)的綽號
他父親的中國血統和夏威夷血統與他母親的英國血統造就了他的歐亞人外貌
在基努還很小的時候他父親就棄家出走了
是個標準的左撇子
曾經是多倫多一家義大利麵食店的經理
他喜歡打冰球(打的是守門員位置)
他的父親是一名地質學家。在監獄里服過刑:1992年因為在希洛機場倒售海洛因而被宣判10年的有期徒刑,在服刑兩年後假釋
他的母親帕特麗夏·泰勒是一名服裝設計師,曾經為多個搖滾明星設計過服裝,包括Alice Cooper
他的一輛1974年的摩托車是他最昂貴的收藏之一
他名字在夏威夷語里的意思是「從遠處山谷中吹來的清風」
在17歲的時候為了成為一名演員他從高中輟學了
業余愛好有騎馬和沖浪(都是從電影角色得到的啟示)
曾經是他所在的高中冰球隊里的MVP(最有價值球員),他所在的位置是守門員
李維斯腹部的一道傷疤是因為在加州托潘加峽谷的一次摩托車事故而獲得的。他撞到山邊的時候正在「魔鬼飛飆」(就是在晚上飆車不開前車燈)。他因為肋骨骨折以及脾臟破裂而送到醫院住院了一個星期。在護理人員過來搶救他的時候,一個緊急醫療技師撿起了一端的擔架,後來因為失手把擔架砸在了地上。「當時我想笑,但是又喘不過氣來」李維斯這樣回憶
在為了《阿比阿弟的冒險》片中阿比和阿弟兩個角色進行考試的時候,每個演員都要與另一位其他演員配對。李維斯和阿里克斯·溫特被分成一組,李維斯扮演阿比,溫特則扮演阿弟。其實在面試的時候,李維斯是扮演阿弟,溫特扮演阿比
他的名,KEANU,正確的發音是「KAY-AH-Noo」
1995年被《帝國》雜志評為影史最性感的百大影星之一
在1999年的聖誕節前後,他和女友珍妮佛·希姆一直渴望的寶貝女兒在預產期前幾個星期死產了。他們本來打算給女兒起名叫埃娃·阿徹·希姆·李維斯
和他不和的女友珍妮佛·希姆2001年在洛衫磯101高速公路駕駛切諾基吉普駛進了逆向車道並且撞向了3輛停著的車子。撞擊的沖力讓車子在空中翻滾並且把珍妮佛狠狠摔出了檔風玻璃,她當場死亡
仍然保持著加拿大公民身份和護照
參演過三部片名中包含有美國州名的電影:《愛上明尼蘇達》、《我私人的愛達荷》(又名《不羈的天空》)、《賓州王子》(又名《魔鬼小霸王》)
最初被定為再次在《生死時速2》中扮演傑克,但是最後他退出了
在2000年的電影《替補隊員》中答應製片方可以延遲支付自己的工資,這樣才能把金·哈克曼招入劇組
李維斯居住在自己從小長大的加拿大多倫多市
為了電影《駭客帝國2——重裝上陣》他學習了200多招武術動作
李維斯在樂隊「貝基」里演奏貝斯,樂隊其他成員還包括羅伯特·梅爾豪斯(鼓手)、保利·考斯塔(吉它)和芮貝卡·羅德(主唱)
最初在斯通的《野戰排》里受邀出演士兵克里斯·泰勒,但是李維斯決絕了,這個角色最終落在了查理·辛身上
最初受邀在《盜火線》里扮演克里斯·希和里斯,但是後來他決定退出劇組,這個角色給了瓦爾·基莫
和女演員莎爾瑪·海耶克、重量級拳擊手雷諾克斯·劉易斯以及NFL(全美職業橄欖球聯盟)名人堂成員——跑鋒艾里克·迪克森同一天生日
經常扮演那種被束縛的或者眼睜睜看著自己身上發生某些狀況的人物。所有的三部《駭客帝國》、《捍衛機密》、《愛上明尼蘇達》、《驚情四百年》、《地獄神探》都是如此
盡管是個左撇子,他彈貝斯的時候確是用的右手
2005年1月31日,在好萊塢明星大街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顆星
在拍攝《駭客帝國3——革命》時候閱讀了《地獄神探》的劇本
他的第一份表演工作是跟隨莎士比亞書店劇團在馬賽諸薩州的雷諾克斯演出莎翁的《暴風雨》
他為了出演《驚暴點》而學習了如何沖浪
《阿比阿弟的冒險》中有過合作的影星阿里克斯·溫特是他非常要好的朋友,至今仍然保持著聯系。李維斯不僅貢獻了幾次客串演出而且還為了溫特的電影出了不少力
他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妹妹
他最近和前天狼星樂隊夥伴羅伯·梅爾豪斯因為行程安排的沖突離開了「貝基」樂隊.
曾經為了能夠就讀加拿大多倫多的怡陶碧谷藝術學校而參加了該校的面試,但是沒有通過
他父母的名字是帕特麗夏·泰勒和塞繆爾·諾林·李維斯
《不羈的天空》一片中的影星瑞凡·菲尼克斯是他的好友,不幸於1993年10月31日在美國加州好萊塢因吸毒過量而逝世
[編輯本段]作品年表
皮帕·李的私生活 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 (2009)
地頭蛇/街頭之王 Street Kings(2008)
地球停轉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2008)
湖邊小屋/觸不到的戀人 The Lake House (2006)
康斯坦丁/地獄神探 Constantine (2005)
黑暗掃描儀 A Scanner Darkly (2005)
吮拇指的人 Thumbsucker (2005)
Kid's Story (2003)
愛是妥協 Something's Gotta Give (2003)
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 Matrix Revolutions, The (2003)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Matrix Reloaded, The (2003)
棒球教練 Hard Ball (2001)
甜蜜十一月 Sweet November (2001)
十全大補男/球場英雄 The Replacements (2000)
正義守望者/偷窺殺手 The Watcher (2000)
驚魂眼/天賦The Gift (2000)
黑客帝國/駭客帝國/22世紀殺人網路The Matrix (1999)
Me and Will (1999)
魔鬼代言人 The Devil's Advocate (1997)
意氣風發The Last Time I Committed Suicide (1997)
愛上明尼蘇達 Feeling Minnesota (1996)
連鎖反應 Chain Reaction (1996)
捍衛機密/非常特務/約翰尼記憶術/非常任務 Johnny Mnemonic (1995)
雲中漫步 A Walk in the Clouds (1995)
生死時速 Speed (1994)
1993 MTV Movie Awards (1993)
藍調女牛仔 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 (1993)
小活佛 Little Buddha (1993)
都是男人惹的禍/搶得有情郎/無事生非/庸人自擾 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
怪人集團 Freaked (1993)
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 Barm Stoker's Dracula (1992)
比爾和特德歷險記II Bill & Ted's Bogus Journey (1991)
不羈的天空/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我自己的愛達荷 My Own Private Idaho (1991)
驚爆點 Point Break (1991)
愛你到死 I Love You to Death (1990)
愛情頻道 Tune in Tomorrow... (1990)
比爾和特德歷險記 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 (1989)
溫馨家族 Parenthood (1989)
危險關系 Dangerous Liaisons (1988)
昨夜The Night Before (1988)
永久記錄 Permanent Record (1988)
魔鬼小霸王 Prince of Pennsylvania, The (1988)
Act of Vengeance (1986)
Babes in Toyland (1986)
正義兄弟會 Brotherhood of Justice (1986)
夢想成真 Flying (1986)
大河邊緣/河畔 River's Edge (1986)
熱血青春 Youngblood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