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腔光碟火焰駒那裡能買到侯紅琴唱的
這個真沒有,1999年三易社進京時候全本錄像了,戲壓縮了20多分鍾,侯紅琴憑此拿的梅花獎。2007年西安市文化體制改革四團合二又錄像了全本火焰駒。網上就這兩個版本。但是都沒出版光碟。大劇團出版光碟費用要的高不像一般劇團只要能出版光碟幾乎不要版權費。所以火焰駒侯紅琴版沒有光碟。
B. 你知道哪些周至的秦腔名人
周至縣是秦腔的大碼頭,在秦腔的發展繁榮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所代表的秦腔周至腔在秦腔界地位顯著。其演員名家輩出,為秦腔的發展壯大輸出了大量的人才,現依然活躍在舞台被人們孰知的秦腔演員不勝枚舉,說周至籍的演員占據秦腔的半壁江山也不為過。
1.劉隨社:現供職於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秦腔須生國家一級演員,代表劇目《金沙灘》、《放飯》等。
2.侯紅琴:現任西安秦腔劇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三意社社長,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肖派傳人。代表作《火焰駒》。
3.張濤:現任西安三意社黨支部書記,主攻文武小生,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國家以及演員,代表作《火焰駒》、《打柴勸弟》、《五郎出家》等。
4.薛廣民:秦腔名丑,現任西安三意社主觀業務副社長,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教學》、《牆頭馬上》等。
5.柳水濤:現供職於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主攻正旦,老旦,國家一級演員,代表作《楊門女將》等。
6.齊曉春:2017年不幸去世,生前供職於周至縣秦劇團,主攻須生、老生、紅生。代表作《下河東》、《金沙灘》等。
7.高廣傑、高廣言昆仲,主攻須生、紅生,曾先後任職於周至縣秦劇團,代表劇目有《金沙灘》、《斬韓信》、《葫蘆峪》等。
8.田滿洲、趙巧苗夫婦,創立周至秦腔劇社,趙巧苗代表劇目《楊門女將》等。
9.雷大坪(生卒年不詳)陝西周至縣人。工老生、大凈。清光緒初年,他把秦腔的周至腔和禮泉腔糅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西府腔。他「發音自丹田,唱腔純屬天罡音,端起端落,聲如金石」。擅演孔明、關公、李白、岳飛等角色。尤以《趙德勝帶箭》中趙德勝唱腔最享盛名,人稱「絕調」。由於篇幅有限,不再贅述,總之周至縣秦腔人才輩出,影響深遠,是秦腔發展壯大的生力軍。
戲曲的名人從清代鼎盛時期到現在,可謂是如繁花開放,各放其彩。我本人是對京劇是偏愛有佳,喜歡京劇的韻味,對秦腔的熟悉還是因為胡文閣先生,喜歡聽他唱的梅派戲,知道他在踏入梅派大門之前曾經是名秦腔演員。後來在北京衛視的傳承中國首次看到秦腔演員表演的《白蛇傳》片段,突然的覺的秦腔這門戲曲在表現悲傷的情緒時好有感染力,於是對秦腔感了興趣,開始查閱有關秦腔的資料。
西府秦腔誕生至周至,起源於古代陝甘一帶,最開始以民間舞的形式出現,又因為西周末期關中地區又被稱為秦,秦腔由此盛名,又稱為亂彈,是我國四大聲腔之一,是京劇的師祖,京劇起源於秦腔。
秦腔是形成於秦,精進於漢,興昌於隋,完整於唐,明代傳播,鼎盛於清。
秦腔是一個有著人物眾多,角色完整,情節復雜跌宕起伏,結構完整的現存的大型戲曲之一。表演風格粗獷豪放朴實,富有誇長性。角色行當分為四生,老生、須生、小生、幼生,六旦,二凈,一丑,和京劇是何其的相似。劇本現存種類繁多,有歷史,神話,喜劇,悲劇,諷刺,荒誕等等。京劇延續至今也是吸收了秦腔的很多特點。
秦腔的粗獷豪放悲涼對於表達哪些嫉惡如仇、誠信正直、愛憎分明、剛正不惡的形象很是有韻味,聽之讓人心生同感,暢快淋漓,所以流傳至今,歷久卻還彌新。
而秦腔演員從古至今盛名者不絕耳耳。從改革開放後國家對戲曲的大力扶持和弘揚,秦腔這個古老的戲曲種類也在歷史的塵埃中大放異彩,國家不斷的扶持與各大劇團的堅持創新與返古推新,讓秦腔這門古老的藝術在現在的今天不斷受到各個年齡段的追捧和喜愛。
像秦腔皇後肖若蘭,小生中的名家陳妙華,坤旦魁首孟遏雲,須生泰斗李雲亭,坤伶皇後蘇蕊鵝,花面大王李可易,丑角名家晉福長等等,很多名家,都是行業內的翹楚,擁有大批的觀眾,常年做大無一不精。並且現在各個劇團的創新曲目,由這些名家演繹,演出也是非常之火爆,戲曲到了今天這個時代,又終於要開始回歸大眾的視野里,也流行音樂,西方歌劇等等的音樂形式一分高下,這是我們中國自己獨有的曲目,任何國家都沒有,這是我們中國幾千年的聲音,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遺產。我們自豪有這些戲曲形式的存在,並經久不衰的流傳。
而我們觀眾喜愛的曲目也有很多,比如《春秋筆》、《八義圖》、《紫霞宮》、《和氏璧》、《惠鳳扇》、《玉虎墜》、《麟骨床》、《鴛鴦被》、《射九陽》、《哭長城》、《伐董卓》、《白蛇傳》、《梵王宮》、《法門寺》、《鐵公雞》等。新中國建立後還創作了《黃花崗》、《漢宮案》、《屈原》等膾炙人口的佳作等等,看著秦腔的發展就可以看到我們中華名族的歷史,戲曲中傳唱的忠孝仁義,都是我們現在社會很多人應該好好繼承和發展的美好品質,它代表了我們古老的文明形式,我們儒家思想的核心精華。
所以,我們現在的孩子們應該為有這樣古老的文化而自豪,要肩負起學習了解並傳承下去的重任,戲曲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少數人的音樂,它將是我們中華名族自己的驕傲。
我只知道小時候我看過的一個節目《白毛女》就是周至縣劇院出演的,那黃世仁逼死楊白勞可是至今都還在流傳,誰知現在社會是「楊白勞翻身當主人了」,至於秦腔名人我就不記得了,誰叫我是80後呢?只能希望大家多多回答了
C. 秦腔侯紅琴和康亞嬋的關系
秦腔侯紅琴和康亞嬋是朋友關系。
侯紅琴,女,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人,秦腔旦角演員。現為西安秦腔劇院副院長兼三意社社長,國家一級演員;師從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肖玉玲,肖派傳承人,主攻正小旦。西安市政協委員、西安市文聯副主席。
曾獲中國戲劇第十七屆「梅花獎」、第三十屆「上海戲劇白玉蘭配角獎」、陝西省第四屆藝術節「最高榮譽獎」。還獲得陝西省「德藝雙馨」先進個人、西安市勞動模範、西安市有突出貢獻青年專家、西安市巾幗建功標兵、西安市優秀女性等稱號。
作品中始終把握住王寶釧人物身份,吐字、唱腔達到抒情的效果,顯得平實、質朴、自然、親切,將人物從相府女子到寒窯女的生活落差拿捏得十分到位,非常具有感染力。
D. 有沒有什麼好的秦腔戲。
戲曲摺子戲
趕坡(南北會 王寶釧) 朱春登哭墳(商芳會) 蝴蝶杯(惠敏麗 盧鳳英) 打神告廟(梁爽) 斷橋(任小蕾) 三滴血(丁小玲 家住在五台縣城南五里) 九鳳嶺(張燕) 三滴血(王榮華 你二人原是一胎養) 三滴血(丁小玲 未開言來珠淚落) 三滴血(馮永安 五台縣官太懵懂)孟姜女(張寧) 竇娥冤(安娜 忘不了你把我兒女看待) 竇娥冤(托夢) 秦腔名家聯唱(馬友仙、李愛琴等8位名家演唱集錦) 三世仇(李愛琴) 斬韓信(薛南寧) 五郎出家(薛南寧) 孫賓坐洞(薛南寧) 於無身處(郭蓉) 庵堂認母(王榮華 晝長夜長愁更長) 庵堂認母(潘會芹他把那血書字謎說出唇) 八件衣(楊廉上路) 白逼宮(李小鋒) 斬秦英(李亞蘭 銀川劇團) 藏舟(李淑芳 胡鳳蓮) 藏舟(張新華 田玉釧) 藏舟(劉茹惠 田玉釧) 斷橋(馬友仙) 狀元媒(丁小玲) 丁郎刻母(程巧莉) 白逼宮(李小鋒 漢獻帝) 新殺狗勸妻(張武宏、劉波) 梁秋燕(朱海娥)庵堂認母(徐元宰、王志貞 抬頭望見一盞燈) 屠夫狀元(眉胡伴奏) 白逼宮(李小鋒 嘆漢室多不幸權奸當道) 大實話(張武宏) 放飯(馬敏嬋)放飯(劉隨社) 櫃中緣(張莉霞 許翠蓮來好羞慚) 打鎮台(張娟娟)打鎮台(蘭州市秦劇團)打鎮台(劉開亮 皮鞭打氣地人) 龍鳳呈祥(竇鳳琴) 奪錦樓(丁小玲 姐姐不必那樣講) 二進宮(李正敏、杜倉天、劉隨社-太平年間把榮享)大報仇(張娟娟) 河灣洗衣(李淑芳、屈鵬) 紅燈記(武紅霞 鬧工潮你爹爹) 紅燈記(武紅霞 十七年風雨) 紅燈記(李梅 聽姐姐講革命英勇悲壯) 洪湖赤衛隊(武紅霞) 洪湖赤衛隊(李錦航) 花亭相會(張寧) 花亭相會(郭軍、李娟) 火焰駒(侯紅琴 花園賣水) 火焰駒(侯紅琴、王萍 清風徐來增涼爽) 火焰駒(侯紅琴、王萍 小鳥兒哀鳴聲不斷) 激友(李小鋒 無銀錢當時把英雄困倒) 祭靈(劉隨社) 祭靈(演唱者不詳) 教學(閻振俗 為混飯來教學) 卷席筒(鄧衛峰) 哭秦庭(馬敏嬋) 哭祖廟(馬敏嬋) 哭祖廟(劉隨社)梁與娘(武紅霞) 二堂舍子(劉隨社) 掛畫(仝鳳琴) 西北五省秦腔聯唱 虎口緣(全巧民、張保瑋) 花木蘭(丁小玲 勸爹爹放寬心村頭站穩) 三滴血(任小蕾 兄弟窗前把書念) 三回頭(李淑芳) 三娘教子(武紅霞 不孝的奴才聽娘言) 三娘教子(武紅霞 王春娥在機房自思自嘆) 生死牌(張靜 適才間我審問了一庄公案) 十五貫(馬麗 我爹爹貪財把我買) 拾玉鐲(王麗萍 孫玉姣) 數羅漢(李淑芳、張萍) 數羅漢(肖若蘭 如甲華) 蘇三起解(張寧) 蘇三起解(肖玉玲) 蘇三起解(張寧戲苑百家演唱) 蘇三起解(張寧-三堂會審) 蘇武牧羊(劉隨社) 尿床王(孫存碟)伍員逃國(孟金平) 王寶釧(韓麗霞 趕坡) 王寶釧(趙桂蘭 探窯) 王寶釧(楊蓉蓉 別窯) 王寶釧(郭明霞 趕坡) 王寶釧(丁小玲 三擊掌) 武則天(武紅霞) 西湖遺恨(李小鋒)冼夫人 (武紅霞) 藏舟(張臘梅) 轅門斬子(馬敏嬋 見太娘) 下河東(張娟娟 河東城困住了) 紅珊瑚(肖玉玲)花亭相會(李小鋒、張寧) 血淚仇(張娟娟 叫媳婦莫把狗娃打) 血淚仇(陳春 聽人說邊區好難民優待) 血淚仇(丁小玲 王桂花紡線) 啞女告狀(張虹)轅門二帳(張娟娟) 轅門斬子(李玉琴、杜景雲 兒斬子為國家整一整) 轅門斬子(李玉琴、杜景雲 非是娘進帳來) 轅門斬子(張保衛 見太娘跪倒地)轅門斬子(李玉琴 娘不記舉家在山後) 轅門斬子(張保衛 賢爺休把功能表)轅門斬子(趙德芳) 鍘美案(韓麗霞 包相爺與民伸屈原) 鍘美案(張愛蓮 包相爺與我講一遍) 鍘美案(李發牢 殺廟 卡拉OK版) 鍘美案(余巧雲 殺廟) 斬單童(張小亮) 斬黃袍(陳仁義) 斬黃袍(張娟娟) 斬李廣(伴奏-72不能) 斬秦英(楊朝霞 秦王府綁烈子) 斬秦英(王榮華 尊姨娘莫上氣) 周仁回府(李小鋒 夫妻們分生死人世至痛) 周仁回府(李小鋒 悔路) 周仁回府 (李愛琴 見嫂嫂她只哭得)周仁回府 (任哲中)周仁回府(潭建勛) 周仁回府(夜逃) 周仁回府(獻周) 周仁回府(起解) 周仁回府(李愛琴 哭賢妻哭得我悲哀傷痛) 周仁回府(李愛琴 這半晌把人的) 祝福(殘冬將近迎新年) 祝福(武紅霞 事到如今我好悔)
秦腔本戲
法門寺 八件衣 生死牌 闖宮抱斗 花亭相會 拾黃金 楊三小 打金枝 瓜女婿 斬秦英 奪錦樓 二進宮 王寶釧 烙碗計 趙氏孤兒 秦之聲折桂元宵
E. 侯紅琴的作品風格
《火焰駒》是秦腔的看家劇目,幾百年來一直盛演不衰,觀眾耳熟能詳。為了讓觀眾接受自己演出的《火焰駒》,侯紅琴下了很大功夫。她的老師肖玉玲、王保易、樊允哲等也都給了她很大幫助。1999年侯紅琴攜此劇晉京參加建國50周年全國優秀劇目獻禮演出時,獲得了首都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她塑造的黃桂英,生動鮮活,又頗具大家規范。她不僅唱得好聽,且韻味濃郁。台風沉穩,扮相俊美,在劇場里,觀眾從始至終被她吸引,不由自主地和她一起經歷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以此獲得第十七屆梅花獎。
F. 秦腔 易俗社 三意社當下發展哪家強
三意社。
2015年10月8日,三意社120周年演藝史/100周年建社史紀念座談會在西安易俗社小劇場隆重舉行。
隨後,三意社120周年演藝史暨100周年建社史優秀劇目演出季也拉開帷幕,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侯紅琴、張濤等還演出了《玉堂春》、《打柴勸弟》、《游園逼宮》、《火焰駒》等劇目,隆重慶祝三意社百年華誕。
西安三意社,始於1895年,前身為江湖遊走班社「長慶班」。隨著演出日漸興盛,1915年紮根西安騾馬市,更名「長慶社」,1919年耶金山主持社務期間更名「三意社」,距今已有120年的演藝史,100周年建社史。
三意社,從一個純粹的民間班社演變成為在陝西戲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馳名西北地區的百年老社,這在秦腔乃至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奇跡。
三意社簡介
七十多年來,三意社立足於古城西安,深入廣大三秦故地,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向來以「慷慨激昂」、「響遏行雲」享名,深受群眾歡迎。建國之初,該社在西安首演《白毛女》、《羅漢錢》、《小女婿》等,為革命現代戲的傳播發揮過作用。
1952年全國第一屆戲曲匯演,社長蘇育民獲演員一等獎。1953年,抽部分演員赴朝鮮慰問志願軍,又多次赴大慶、玉門油礦慰問石油工人,支援國家建設。1960年,以社長蘇育民為首的一批演職人員,參加了秦腔戲曲片《火焰駒》的拍攝。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百年三意社華誕慶典 侯紅琴領銜唱響秦腔國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意社
G. 京劇白娘子的造型
旦角的架包,多用於趕路或生病的情況,以示無心梳妝之狼狽。白素貞臨盆在即又是敗逃趕路,正合用這個扮相。
架包是勾在手指上的,用手拿著的時候,實際上也還是勾著的。
綢子打的綉球實際上是3個,頭頂和胸前兩側各一,這種格局常用於有武藝/法力或服喪的女子。
有武藝/法力的多要配合額子,不扎靠時綢子顏色常與服飾基本色調一致,如白素貞(白色)和小青(青色),《泗州城》之水母(紅色)等。
丁曉君《白蛇傳》之白素貞:
H. 火焰駒的介紹
《火焰駒》是1958年上映的中國戲曲電影,侯紅琴、肖玉玲等主演。《火焰駒》兵部郎官李綬之子李彥貴與禮部侍郎黃璋之女黃桂英自幼訂親,李綬遭陷被抄家,含冤入獄,黃璋企圖昧婚陷害李彥貴的故事。
I. 火焰駒的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宋時,兵部郎官李綬之子李彥貴與禮部侍郎黃璋之女黃桂英自幼訂親。樞秘使王強為陷害邊關大帥李彥榮,謊奏李彥榮投降番邦。李綬遭陷被抄家,含冤入獄。
黃璋企圖昧婚,黃桂英不從。終日悶坐綉樓。丫環芸香讓桂英和以賣水為生的李彥貴花園相會,不料相約夜晚贈銀時被人害命。李彥貴遂被誣入獄行將斬首。
義士謙聞信,驅馳寶馬「火焰駒」搬請李彥榮。黃桂英冒雨潛行,去法場祭樁,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誤解而遭打,經一番哭訴表露真情,共赴法場。
(9)侯紅琴秦腔電影火焰駒演員表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是一個流傳極廣的戲曲故事,許多劇種都移植傳唱。尤以秦腔享譽。劇本作者是清中期陝西渭南劇作家李芳桂,原為華陰碗碗腔皮影戲劇本。
後首先移植為秦腔搬上舞台,後被多個劇本移植。「火焰駒」原為一匹良馬,奔走時四蹄生火,在劇中有傳信奔走之功。馬主人艾謙是一位急人之難、知恩必報的義士。劇目用這匹神駿來襯托義士的高風亮節。
秦腔本名《火焰駒》,又名《賣水記》。其中「表花」一段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唱腔。本劇由三意社首排首演,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肖玉玲首演成名,曾拍成電影。
中國戲曲梅花獎獲得者侯紅琴師承肖玉玲,亦以擅演此劇聞名。甘肅省秦劇團竇鳳琴所演《火焰駒》也自成一派,富有特色。 1958年,《火焰駒》被拍成電影,這也是秦腔這一「中國戲曲化石」第一次被搬上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