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17號那個什麼香港頒獎晚會,宋慧喬有獲獎么
慧喬只是獲邀任頒獎嘉賓,獲獎名單還沒有,只有侯選名單
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2008年3月17日頒發亞洲電影大獎 (Asian Film Awards簡稱AFA),其各大獎項候選名單如下:
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候選名單
最佳電影 《投名狀》 中國
《即使那樣,我也沒做過》 日本
《色,戒》 中國/中國台灣/美國
《密陽》 韓國
《太陽照常升起》 中國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伊朗
最佳導演
陳可辛 《投名狀》 中國/中國香港
周防正行 《即使那樣,我也沒做過》 日本
李安 《色,戒》 中國
李滄東 《密陽》 韓國
姜文 《太陽照常升起》 中國
張律 《沙漠之夢》 韓國
最佳男演員 高捷 《流浪神狗人》 中國
加瀨亮 《即使那樣,我也沒做過》 日本
梁朝偉 《色,戒》 中國
李連傑 《投名狀》 中國
宋康昊 《密陽》 韓國
小田切讓 《東京塔》 日本
最佳女演員 陳沖 《意》 新加坡/澳洲
全度妍 《密陽》 韓國
樹木希林 《東京塔》 日本
金允珍 《7days》 韓國
荻皮卡·帕都恭 Deepika Pakone 《和平》(Om Shanti Om) 印度
湯唯 《色,戒》 中國
最佳男配角 千虎珍 《不好的家》(Skeletons in the Closet) 韓國
小林薰 《東京塔》 日本
Mario Maurer 《暹羅之戀》(Love of Siam) 泰國
孫紅雷 《蒙古王》 蒙古/哈薩克/德國/俄羅斯
堤真一 《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2》 日本
最佳女配角 陳沖 《太陽照常升起》 中國
林恩京 《幸福》(Happiness) 韓國
金慧秀 《不好的家》(Skeletons in the Closet) 韓國
Apinya Sakujaroensuk 《密談》(Ploy) 泰國
葯師丸博子 《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2》 日本
最佳編劇 區健兒/韋家輝 《神探》 中國香港
林常樹 《古老的庭園》 韓國
彭幍 《血蟬》 中國
王蕙玲 《色,戒》 中國/中國台灣/美國
周防正行 《即使那樣,我也沒做過》 日本
最佳攝影 Hooman Behmanesh 《Those Three》 伊朗
Chankit Chamnivikaipong 《密談》(Ploy) 泰國
廖本榕 《幫幫我愛神》 中國台灣
Shanker Raman 《Frozen》 印度
黃岳泰 《投名狀》 中國/中國香港
最佳美術指導 曹久平/張建群 《太陽照常升起》 中國/中國香港
KIM Yu-Jeong/LEE Min-Bok 《奇談》 韓國
Namiko Iwaki 《花魁》 日本
Pisut Pariwattanakit/Thanakorn Pongsuwano 《Papatika》 泰國
蔡明亮 《幫幫我愛神》 中國台灣
最佳原創音樂 the August Band/Flure/Witwisit Hirunwongkul/Chukiate SAKVEERAKUL
Passakorn WIROONSUP 《暹羅之戀》(Love of Siam) 泰國
Pyarelal Ramprasad SHARMA/Shekhar RAVJIANI
Vishal DADLANI 《和平》(Om Shanti Om) 印度
Alexandre DESPLAT 《色,戒》 中國/中國台灣/美國
小河(聽歌) 《下午狗叫》 中國
椎名林擒 《花魁》 日本
最佳剪接 Charliebebs GOHETIA 《Slingshot》 菲律賓
平澤政吾 《舞妓哈哈哈》 日本
LEE Eun-soo 《古老的庭園》 韓國
李棟全 《投名狀》 中國/中國香港
David RICHARDSON 《跟蹤》 中國香港
最佳視覺效果 Thomas DUVAL 《太陽照常升起》 中國/中國香港
沈炯來 HYUNG Rae Shim 《D-War》 韓國
吳炫輝 《投名狀》 中國/中國香港
瀨下寬之 SESHITA Hiroyuki 《大日本人》 日本
山崎貴 YAMAZAKI Takashi 《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2》 日本
2. 在美國偵探趙學偉偵探簡歷
日前,一則「山西農民趙偉被騙30萬赴美追債成偵探」的新聞成為各大網站主打頭條。人們嘖嘖稱奇之外,更對趙偉的經歷產生了莫大興趣。而美國對趙偉則關注更早,趙偉的事跡曾被《洛杉磯時報》《美國僑報》等美國主流媒體多次報道,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的惠斯勒國際電影節上,根據趙偉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劇本《趙偉的故事》打動了好萊塢,成為中美加三國2014年賀歲片的故事原型,該影片預計今年12月完成拍攝。
趙偉,38歲,運城市臨猗縣關源頭村人。用曾采訪過趙偉的運城資深媒體人張建群的話來說:「趙偉是一個很熱情很真誠也很智慧的小夥子,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家鄉親人眼中1月5日,美國阿罕布拉市。山西會館100多名山西同鄉歡慶新年,席間,偵探趙偉成為在美山西同鄉的熱捧人物。然而,再多的光環,再耀眼的光芒,都無法淹沒趙偉那顆拳拳赤子之心。他,一如他的微信簽名般篤實:「不斷地超越自己,且不能忘本。」
他是個孝順孩子常往回寄錢
趙偉的故鄉關源頭村,距離臨猗縣城不過4公里之遠。這里原名「崇關里」,至少有800年的歷史,世代居住著名將關羽的後裔。誰曾想到這里還會出現一個轟動美國華人界的臨猗「福爾摩斯」。
趙偉原名趙學偉,關源頭村村民大多隻知「趙學偉」,不知「趙偉」其人。幾位村民經過反復核對,才確定正是本村趙學軍的弟弟。「學偉從小就很聰明,透著一股機靈勁,見人很有禮數,跟我一口一個『叔』地喊。後來說去美國了,回來幾次也沒見著,也不知道在美國幹啥工作。」一村民從記者口中獲知趙偉近況後,驚喜得唏噓不已。
趙偉的母親已近耄耋之年,一個人生活在原來的老院里。每天,趙偉哥哥趙學軍會專門過來生爐子倒垃圾買菜,幹完所有的雜務活。平常里,老人腿腳不方便,到院子里曬曬太陽、看看電視就是一天的消遣。
房間收拾得清爽干凈,老人指著客廳裡面的一間套屋,懷念地說:「學偉從前就住在這裡面,直到他離開這個家。」
「他上小學時,很淘氣,每天早上都不想去上學,坐在地上就是不走,兩只腳撲騰,腳後跟都磨出血來,有那麼兩年都是這樣。」老人說盡管如此,趙偉的學習成績很好,總是名列前茅。「這孩子要強,凡事都要做好,不願意落後。」老人育有六個孩子,趙偉是老小。她提到,自己生在過去那個年代受了不少苦,還遭受過喪子的不幸,「現在總算熬出頭了,兒子這么爭氣。」「他是個孝順孩子,常常給我往回寄錢。他生活好了後,回來了兩三次,第一次回來把我高興壞了,我抱住他哭啊,那一天等了8年……第二次兒媳婦和孫女也都回來了,我可高興啦。他每次回來都給我買一堆禮物,花那錢做啥。村裡每年還發錢,幾個兒女都給買,我啥也不缺。」老人樂顛顛地取出幾件羊毛大衣,用手摩挲著衣服的毛領,一副寬慰幸福的模樣。
老人說趙偉在美國吃了很多苦:「他白天上班『受苦』,晚上學習。」老人認為正是兒子的勤奮好學才成就了今天的好日子,「我媳婦很俊。」
趙學軍,趙偉哥哥,目前在縣城經營著一家門市部,他們哥倆的照片曾被刊登在美國媒體上。「這是我和他唯一的一張合影。」說起弟弟來,他很驕傲,「他有段時間一直說要去美國,我都不相信他。沒想到,有一天,他就真去了美國。在美國沒親沒靠,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實在不易!說起來,我也很佩服他。」「他的英語非常好。他媳婦是美國某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她對我說趙偉的英語比她的都好很多。」
無論是趙學軍還是趙母,在本地都很低調,很少和別人聊起趙偉的事情,以至於本村人也不知道趙偉在美國是知名偵探。
美國華人眼中2010年,美國主流媒體《洛杉磯時報》首先對趙偉進行了報道。之後,《僑報》華裔記者高睿在加拿大電影節上采訪了趙偉。目前,網路上活躍轉載的就是高睿的這篇采訪報道。「《僑報》是美國華人第一大報紙,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太原海歸俱樂部負責人范銳說,「趙偉的故事很有啟發意義,據美國一份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美籍華人總數為349萬,佔到美國人口總數的1.2%,其中洛杉磯屬於華人分布較多的地區。能從這么多的華人里脫穎而出,成為『華裔榮耀』,必有過人之處。」「我打聽了一下,各商會中,趙偉的知名度隨著媒體報道正在上升。我剛查到該電影還沒有備案,可能還待備案。」1月10日15時,於美國正是深夜時分,美國常春藤留學山西分公司副總經理李俊超,加班為本報查閱了《洛杉磯時報》2010年頭版頭條關於趙偉的報道,並進行了翻譯。「十多年前趙先生在國內碰到一位美籍台灣人——『亞特蘭大國際集團的CEO』,說公司需要融資。趙先生相信了,他籌借了5萬美元,結果這個人拿到錢就跑了。他只有一張這個人的名片,於是四處奔走,最終輾轉到了美國,尋到了名片上的地址,發現公司注冊地址只不過是一個普通民居,開門的人就是騙他錢的美籍台灣人。不過,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個停車場的臨時員工。「『要麼給我錢,要麼我和你住一塊』。於是,趙先生和這個人一起生活了三個月,最終,這個人決定把錢還他。可是他沒有銀行賬號,只能求助美國唯一的朋友借用他的賬戶。沒想到,他所謂的朋友拿到錢就消失了。「輾轉多日,他終於找到一份每小時6到8美元的工作,這在美國是最低工資了。很快,他發現美國有很多像他這樣被騙的人,不會英語,沒有勇氣,最後只能忍氣吞聲。他想為這些人維權。他做偵探的第一筆生意,來自於他當時任職保安的公司——MartiDelgadil(馬丁德蓋帝羅保安公司)。「一位中國女人要求追蹤她不忠的丈夫,公司因為沒有人能夠說中文,於是把趙先生派了出去,幾個小時之後,趙先生就找到了這位不忠丈夫和他的情人。從此之後,他另立門戶,偵探生涯一發不可收拾……」
他在華裔中享有很高知名度
李俊超給記者講述了大體內容。
通過李俊超,記者聯系了《僑報》記者高睿,了解到了部分采訪情況。
2012年12月,在加拿大惠斯勒國際電影節舉辦的「中加影視大道劇本大賽」上,趙偉接受了高睿采訪。「可以證實的是,《趙偉的故事》在109部參賽作品中先進入前12,後又進入前三。隨後,趙偉稱他授權加拿大製片人麥希和中影導演趙海城,目前計劃由中加兩國合拍該電影。」
美國華裔,原忻州籍留學生高俊秀告訴記者:「在美國華人群體中,有不少騙子橫行。華人移民不斷湧入,他們不懂英語,不了解美國法律,被騙後一般不願意和不懂中文的美國警察打交道,而華裔偵探中的佼佼者趙偉,成為了他們的首選。因而,趙偉在華裔中享有很高知名度。」
家鄉記者眼中2011年2月,正值春節,趙偉回到了臨猗看望老母親,《黃河晨報》副刊主任張建群采訪了趙偉。
他的堅韌品質註定他的成功
趙偉高大俊朗,談吐得體流暢,一臉燦爛笑容,讓人倍感親切。「起初,他是運城市交警大隊的一名協警,因工作賣力,又成為管理運城市區停車場的一名小組長。1993年,他去做二手車生意。兩年多時間,也算小有積蓄。這時,他遭遇了人生第一場騙局。」
在被美國「CEO」騙錢後,趙偉費盡周折辦理了美國簽證,前去美國討債。不料,趙偉一再被騙。一次,趙偉委託一位天津大學生朋友辦理續簽簽證,花費了1萬美元。最後,律師樓告訴他,他們只收取了1000美元,其餘的錢被他的天津朋友拿走了。
那是種怎樣的絕望痛楚!語言不通,生活艱難,又被多次坑騙……
趙偉又是如何打拚堅持,讓昨日經受的磨難成為了今天的一筆精神財富?「1996年末,他買了一輛舊車,這就是他臨時的家,晚上就在車上棲息。有一次,睡在車內的趙偉醒來後,看到了一雙眼睛,美國『CEO』那輕蔑、幸災樂禍的冰冷眼神,永遠烙在了趙偉的腦海里……年輕的趙偉就在這樣的冬季,經歷著刻骨的自然嚴寒與人際冷暖,將一顆心逐漸鍛造得堅強。」張建群筆下的趙偉是一個執著追夢的異國遊子,亦是河東大地孕育出的一棵勁松。
後來,趙偉找到了一份搬運工的工作。盡管這份工作可以解決他的食宿問題,但他的夢想更遠更大。他毅然辭職,報名參加了一位洛杉磯退休警察開辦的專業武裝警衛訓練班,並擔任華人部的教練。
看到了美國洛杉磯私人偵探廣闊的前景,趙偉想做一名偵探。多方求教下,沒有一個私人偵探機構願意接納他。終於,一名韓裔偵探機構留下了他。趙偉用三年時間積累了偵探經驗,自學了大量偵探書籍,並隨之通過了美國偵探考試關卡,拿到美國的職業偵探證。
「他成立了全美偵探調查公司,並成為了美國洛杉磯第一位華裔偵探,現在雇有十多名美國當地偵探員工。」張建群說趙偉的成功來之不易,趙偉的堅韌品質和滿腹才華,也註定了他會走得更遠更好。
案件委託人眼中1月10日,在趙偉成立的「全美偵探調查」網站,記者瀏覽到了媒體報道趙偉偵破的部分案例。
他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這是一起藉助網路的誹謗案。美國聖蓋博谷華人區發生多起利用電子郵件惡意誹謗中傷公司高管、競爭對手、律師樓、親友案件。劉先生遭到誹謗後,找到私家偵探趙偉追查郵件來源。趙偉調查得知,郵件發送自一位IT專家,人在中國,頻繁變換鄭州、廊坊、石家莊等地的IP地址發送惡意誹謗郵件。
趙偉還偵破了多起詐騙案件。
2011年一段時間,洛杉磯接連發生多起汽車詐騙案,受害人全都是中國大陸90後創業者,當事人劉先生專門從上海飛到洛杉磯,請趙偉查出收錢不給車的騙子。
中國網購商家定期從美國購買貨品,他們常請美方友人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後交易。一商家向一洛杉磯華裔兌換30多萬元人民幣,該華裔拿到錢後藏匿。趙偉接到此案,認為與之前華盛頓州一起案子類似,並認定兩起詐騙乃一人所為。盡管犯罪嫌疑人變更了手機號碼,趙偉仍在波莫那市將25歲的騙子找到,交於警方。
徐太太的女兒失蹤已2年,她多次到警局請求協助但收效甚微,「就在我幾乎天天以淚洗面時,經友人介紹到趙先生處,短短數月就找到我日夜思念的孩子。趙先生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幾年來,美國媒體對「趙偉斷案」進行了全方位的跟蹤報道。無論是他充滿勵志、頗有啟迪的人生經歷,還是讓美國警察都咋舌的斷案功夫,都讓越來越多的華裔和美國人開始喜歡趙偉。一些電影經紀人公司找到趙偉,要求與他簽約拍攝電影。去年12月,「中加影視大道劇本大賽」上,《趙偉的故事》成為三個獲得優勝作品的劇本之一。
趙偉無疑成為了山西人在美國的一個創業楷模,也是山西人的驕傲。趙偉親人透露,本月下旬,趙偉要回國籌備電影拍攝事項,屆時,更多家鄉人可以一睹這位山西「福爾摩斯」的英姿。
本報記者 高 輝
(編輯:張清蘭)
(轉載於山西新聞網,騰訊新聞網有雷同報道,不知誰編輯的)
3. 《太陽照常升起》電影解析是
表達的意思是只要如果我們還記得這樣的開始,太陽就會照常升起。
影片之所以不是以兒子的死告終,而是用第四段——「夢」來結尾,是因為影片的主題藏在這一段 「夢」里。
因此姜文並不是故弄玄虛地打亂故事順序, 這種處理方式與《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非常相似,《美》的結局是失戀,但是它的主題卻是「曾經愛過」,所以它用了一種很巧妙的倒敘手法來表現影片主題,影片的結尾是故事的開始。《太陽照常升起》也是如此。
獲獎記錄:
本片共獲香港金像獎等重要獎項5次,提名8次。
1、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2007)
金獅獎(提名):姜文
2、第44屆台北金馬影展(2007)
(1)金馬獎 最佳導演(提名):姜文
(2)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過士行 、述平 、姜文
(3)金馬獎 最佳剪輯:張一凡 、姜文
3、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2008)
(1)最佳電影(提名)
(2)最佳導演(提名):姜文
(3)最佳女配角:陳沖
(4)最佳美術指導:張建群 、 曹久平
(5)最佳視覺效果(提名):Thomas Duval
4. 張建群的國籍
漢中 張建群陝西漢中人,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民族化工作室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油畫、攝影、電影美術。油畫作品在國內外多次出版、展覽獲獎。
5. 《太陽照常升起》電影解析是
表達的意思是只要如果我們還記得這樣的開始,太陽就會照常升起。
影片之所以不是以兒子的死告終,而是用第四段——「夢」來結尾,是因為影片的主題藏在這一段 「夢」里。
因此姜文並不是故弄玄虛地打亂故事順序, 這種處理方式與《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非常相似,《美》的結局是失戀,但是它的主題卻是「曾經愛過」,所以它用了一種很巧妙的倒敘手法來表現影片主題,影片的結尾是故事的開始。《太陽照常升起》也是如此。
獲獎記錄:
本片共獲香港金像獎等重要獎項5次,提名8次。
1、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2007)
金獅獎(提名):姜文
2、第44屆台北金馬影展(2007)
(1)金馬獎 最佳導演(提名):姜文
(2)金馬獎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過士行 、述平 、姜文
(3)金馬獎 最佳剪輯:張一凡 、姜文
3、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2008)
(1)最佳電影(提名)
(2)最佳導演(提名):姜文
(3)最佳女配角:陳沖
(4)最佳美術指導:張建群 、 曹久平
(5)最佳視覺效果(提名):Thomas Duval
6. 張建群的介紹
張建群陝西漢中人,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為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民族化工作室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油畫、攝影、電影美術。油畫作品在國內外多次出版、展覽獲獎。並在上海、香港、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地舉辦過聯展、個展。
7. 王兆祥的相關新聞
去年,一部《新都市人》 曾在東方衛視黃金檔熱播,廣受關注。6月1日,作為該劇主演及新都市人代表的王兆祥,在滬舉辦新書《新都市人奮斗史》簽售會,吳啟華、葉蓉、潘濤等到場助陣。王兆祥透露續集已開始籌備,希望與吳啟華、宣萱再合作。吳啟華則笑言,希望可以演一個殺手。
《新都市人奮斗史》 是王兆祥的首部著作,是一本以品人生百味,樹都市新風,傳播社會正能量為主旨的都市勵志佳作。自電視劇《新都市人》熱播以來受到廣泛關注,王兆祥儼然成了新都市人代表,他說:「書中有很多我闖上海的心路歷程,充滿了正能量。」當談及近幾年就業形勢嚴峻,對於應屆生,王兆祥鼓勵道:「一個赤手空拳從農村來的在上海都有飯吃,何況你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呢?」說完舉起自己的新書推廣起來:「想要獲得更多的正能量就看這本書吧。」
當天,好哥兒們吳啟華特意從香港乘晚機前來助陣,二人因為合作《新都市人》,結下了深厚友誼。吳啟華表示:「與祥子合作了幾個月下來,我們都變成好朋友。」不過,他也客觀點評,該劇畢竟是祥子的第一部戲,對方還有很大上升空間,「這本書我雖然沒看過,但相信書中祥子的奮斗過程一定很精彩。」王兆祥也說,「吳啟華是我作品的策劃人之一,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也迫切需要這樣有經驗的老師來扶持我。」
王兆祥還透露,該劇的續集已經開始籌備,希望能夠和之前的主創吳啟華、宣萱能夠再度合作。吳啟華稱,會支持好兄弟的作品,「不過我很想演殺手。」 由香港金牌導演鄺業生執導,王兆祥 、宣萱、吳啟華等人氣明星主演的電視劇《新都市人》在東方衛視黃金劇場已漸入高潮。該劇以「草根」為切入點,將小人物祥子為了夢想而努力打拚,逐步融入喧囂繁華的大都市的心路歷程搬上了熒幕。一方面祥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弘揚出一股夢想正能量,另一方面也引發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夢想一族的觀眾們熱烈回應。
《新都市人》突圍勵志劇祥子詮釋新時代奮斗男
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都市勵志劇《新都市人》,目前劇情發展已直入高潮。該劇極具現實意義的故事鋪陳,不僅弘揚出夢想正能量,還將很多「海漂」奮斗歷程中的現實狀況真實的展現出來。近年來,反映「北漂」、「海漂」奮斗史的勵志影視作品不在少數,但《新都市人》卻在眾多同類作品中另闢蹊徑,從「草根」角度將「新都市人」這個群體如何融入都市,又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心路歷程完整生動的呈現給觀眾。在《新都市人》中,主人公祥子作為「草根」一族的代表人物,為觀眾詮釋出新時代奮斗男的經典形象。電視劇《新都市人》也將劇中精髓傳遞給那些為了夢想而努力奮斗著的年輕人,不管在哪兒,只要有這樣的祥子精神,最終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弘揚夢想正能量「草根」形象深入人心
在電視劇《新都市人》中,作為「海漂」代表的祥子,以積極向上的「草根」形象逐漸深入人心。《新都市人》傳達出的夢想正能量也引發了很多與祥子一樣懷揣夢想的80後年輕人的共鳴。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新都市人》傳遞出的夢想正能量,主演兼出品人王兆祥昨日攜領海峰、阿龍等劇中演員在上海大寧國際商業廣場「街頭路演」。在活動結束後,王兆祥接受了媒體的采訪,談到《新都市人》熱播後引發的社會熱議,王兆祥表示《新都市人》是部「接地氣」傳遞夢想正能量的好劇,著重表現在異鄉奮斗的人們真實的親情、愛情和友情,並著力表現他們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單純的內心。 隨著講述新都市奮斗男故事的《新都市人》 在東方衛視的播出,喜劇演員王兆祥(祥子)也再度引發觀眾關注。從2006年拿下《一笑成名》總冠軍,到後來CCTV《星光大道》的冠軍,到現在推出自己的影像喜劇作品和電視劇,身為「新上海人」的王兆祥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這座城市的認可。昨天,王兆祥接受了記者的電話專訪,暢談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這是「王兆祥們」的故事
對於上海觀眾而言,王兆祥的故事並不陌生:2006年,這個江蘇小伙拿下首屆SMG《一笑成名》總冠軍,也開始了他在上海的打拚。這些年來,王兆祥在喜劇表演之外嘗試了多面發展:2010年,他推出了結合3D舞美的影像喜劇《穿越圖蘭朵的世界》,近期在東方衛視熱播的《新都市人》則是他首次嘗試熒屏的作品。
王兆祥笑言,是上海給了他無限創意的可能。比如《穿越圖蘭朵的世界》就是當初他隨世博巡演團前往洛杉磯,並抽空拜訪好萊塢後的靈感,「我記得我在好萊塢看了一段施瓦辛格的電影,就是那種觀眾、視頻和演員一起互動的。我覺得很有意思,回來以後就和朋友進行了這樣的嘗試。」
《新都市人》根據王兆祥從蘇北農村一路追求夢想來到上海大舞台的真實經歷改編,王兆祥最初只是將自己的故事說給很多編劇聽,隨後多次修改劇本,最後劇本被業內推薦購買拍攝,「他們都覺得這個故事不僅僅是上海的,而是全國的都市裡都有的故事。可以說,這是王兆祥們的故事。」在拍攝過程中,王兆祥不但要演戲,還要創作主題曲,參與幕後工作,「那段時間我每天只休息兩三個小時。做沒做好現在不敢說,但是做出來了,上海這個地方就是什麼奇跡都可能發生的地方。」
向師父承諾「畢生努力」
雖說如今發展順風順水,但剛剛來到上海打拚時,王兆祥就像《新都市人》中描寫的那樣,一路充滿坎坷。「我記得參加《一笑成名》時,當時很多選手都是家人陪著來,一下來馬上就有人遞上吃的,但我一個人獨來獨往,的確有很脆弱的感覺。」
孤獨之外,質疑之聲也伴隨著王兆祥的打拚。即便是在拜師著名滑稽笑星毛猛達之後,仍有同行對他質疑不斷,「當時很多人對師父說,他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又沒有特別過人的地方,你圖他什麼?但師父說,我覺得他是苗子,他是一塊玉,需要我們大家去雕琢。後來我就和師父說,你放心,我會用畢生的努力,讓這些老師發現他們的顧慮是多餘的,毛猛達的眼光是正確的。」
第二部繼續「祥子故事」
因為改編自真實經歷,《新都市人》中有不少的王兆祥自己的感觸,比如,該劇的主題曲取材自他的日記,「有一次比賽後自己坐地鐵回家,突然很有感觸,就寫在日記上了:肩背行囊、懷揣夢想、背井離鄉,多少次彷徨,回首眺望,無數雙期待的目光,你無法退縮,只能選擇堅強。」王兆祥回憶說,這段日記後來被香港著名音樂人黎小田一眼相中,「他說詞特別真實,可能要比《春天裡》還要觸動人。」
對於自己首次「觸電」的作品,王兆祥自認表現得還不夠好,但依然學到很多,導演鄺業生是TVB金牌導演,經常能在片場為自己提供指導,「他會用有一種你想像不到的方法把你的情緒往對的方向上帶。」王兆祥還向記者透露,《新都市人》第二部的籌備工作已經開始,他希望能再度聯手導演鄺業生,主演吳啟華和宣萱。「華哥教了我很多鏡頭技巧,很實用。我也總覺得和宣萱合作沒過癮,沒讓她盡情發揮。所以很期待第二部能夠有機會再合作。」 在2009央視播出的元宵晚會上,上海笑星祥子與董卿、白岩松、朱軍等名主持一起表演《群星鬧元宵》節目!
祥子闖盪上海灘已有9年,這位家鄉在蘇北鹽城的笑星曾在深圳、廣州、浙江等地演出多年。成為上海新都市人後,他成了上海首屆「一笑成名」的總冠軍。最近,他在參加《笑林大會·上海十大笑星評選》中,自編自演,笑料頻出,獲得了最具潛質獎。
在2009年元宵晚會上,祥子和名主持董卿用上海話介紹來自南方的湯圓。祥子說,董卿那句笑料的包袱:「南方的湯圓更有價值,其中還能變出戒指來。」就是他給出的點子。他還給畢福劍出了點子,讓他把湯圓說成「蘇格蘭打鹵湯圓」,也與春晚節目呼應。 晚報訊 近日,上海市作家協會就即將在東方衛視播出的「十八大」獻禮劇《新都市人》舉行了看片研討會。在會上,專家稱贊這部即將播出的作品視角獨特,鮮活生動地展現了新都市人的奮斗史和創業傳奇。
電視劇《新都市人》,是由祥子傳媒投資拍攝的大型都市勵志情感劇。該劇由香港地區著名導演鄺業生執導,內地演員王兆祥及香港演員宣萱、吳啟華等領銜主演。研討會上,作家葉辛表示,《新都市人》將「新都市人」塑造得有血有肉,「祥子剛到上海的樣子,如同我們身邊千千萬萬個試圖融入都市的外來務工者一樣,迷茫、無措,幸好最終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而作家王曉玉則認為,如今市面上的文藝作品大多與現實生活完全脫節,但《新都市人》的編劇卻是靠著自己的創作激情、對生活的領悟以及豐厚的根底在創作,應當支持這樣一部具有原創精神的作品。 文藝創作怎樣緊跟時代步伐,更好反映當下社會生活熱點,正在熱拍的《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 電視劇,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新都市人」就是上海人原來統稱的「外地人」,文學作品如何來反映這個群體的生活和感情、成功和成長,《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就勇敢的面對和大膽的觸及這個題材,講述祥子這位來自農村,從小熱愛表演的文藝青年,對上海這個時尚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充滿了嚮往,在認識和融入上海的過程中,做過快遞、送水工、酒吧歌手、裝修工,也經歷過幾次沒有結果的感情,一次偶然的相識,他認識了電視台編導胡桃參加選秀節目,在光怪陸離的選秀中,上演了一段情感糾結的愛情,感人至深的母子情,復雜交錯的師生情,生死之交的兄弟情,最終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的生動故事。
在贊賞這部「新都市人」題材電視劇的同時,不由想到上海本土題材的選擇和創作。反映新都市人們尋找夢想的心靈根源,折射當代新都市人情感訴求的勵志文學作品,是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也是時代和市民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上海城市的發展,須臾離不開新都市人的貢獻和付出,城市的城建、市容、環保、綠化、服務行業,一刻也離不開為之付出的新都市人,否則整個城市的運營就會發生問題,而文藝舞台和作品中,表現新都市人題材的作品,除了前幾年有一部《外來妹》電視劇外,這幾年在上海的文藝創作、影視劇和舞台作品中並不多見,這和新都市人在上海的存有現實,有著很大的距離。
最新統計的上海城市人口資料表明,新上海人要佔到城市總人口的40%之強,而在城市的建設發展中,更涌現無數的愛崗敬業、見義勇為、奮發有為的新都市人,在最普通的崗位和職業中,都在默默無聞的貢獻著智慧和力量,就像榮獲全國道德模範稱號的公廁管理員李影,前兩季「達人秀」中「鴨脖夫妻」「菜花甜媽」,路見不平鼎力相助的新上海人他們都是申城新都市人的傑出代表,還有許許多多在不同崗位上奉獻和作為的新都市人,無數個在申城外企和公司貢獻智慧和才華的非滬籍「白領一族」,他們在城市生活中的生存、生活;從尋找工作、感情經歷、租房買房、精神文化需要,追求人生夢想直到實現理想,其中有無數的動人故事和曲折情節,都是繁榮上海本土文藝創作寶貴的現實題材,理應很好開掘和捕捉。
在實際生活中,生活在上海這個城市的許多新都市人,也比以往更加專注自己的精神生活,他們盼望有自己的文化活動,盼望在上海的文藝舞台、文學作品、影視劇當中有自己生活的寫照,找到自己成長奮斗和成功的激勵榜樣和標桿人物。
因此可以說,和諧城市的品質,是以積極的文化關懷,努力營造出一種社會文化環境,塑造社會的核心價值,提升城市的素養,為社會的共同理想作導向,使盡可能多的新都市人群身臨其境、耳濡目染,漸然同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提高整個城市的文化內涵和品質,引領新都市人群在內的全體市民,擺脫不同文化背景的牽絆,樹立方方面面人群的典型,塑造現代城市共同的精神家園,進而獲得城市建設發展的的認同感、歸屬感,美好生活的幸福感、追求感,就達到了「以文化人」的目的,文化的本質追求和社會價值體系內涵也需要這樣去踐行。
如果說入選上海文藝創作重點項目的這部電視劇,《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起到一個帶頭引領作用的話,那麼在繁榮上海本土題材的原創作品中,上海應該有更多的文藝工作者,投身到「新都市人」題材的小說、劇本、戲曲、影視劇的創作中去,這是一個內涵豐富,能夠折射社會方方面面變化發展的大題材,能夠為上海文化的原創力提高,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市民素質提升,為幾百萬在上海打拚奮斗的新都市人,為「公正」、「包容」、「責任」、「誠信」的「八字箴言」,作出更多的貢獻。
要知道普通市民百姓當中,有很多美好純真的東西,需要通過優秀的作品來體現和弘揚。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曾說過,文學作品,影視創作,應該更積極地推升人民文化素養水平,上海文化要大發展,更快提升老百姓的素養,應該要有更多的,貼近百姓生活的、能夠引起他們共鳴的影視作品。所以我們的編劇和作家、文化工作者,都要努力緊扣時代氣息,伸開自己的思維觸角,發散創作的思路,創作出經典的新都市人形象,以不愧為城市文化留下歷史的記錄。 晨報記者 邱儷華 2005年央視《星光大道》冠軍,2006年SMG新娛樂《一笑成名》冠軍——從選秀走向喜劇舞台的草根笑星祥子,攜《穿越圖蘭朵》打造影像喜劇新概念。7月7日至11日,該劇上演於商城劇院。
3D技術走上舞台,選秀達人一一亮相,柏萬青、毛猛達、陳國慶紛紛捧場,一出熱熱鬧鬧的舞台大雜燴,將融匯話劇、電影、脫口秀、魔術雜技、歌舞劇等眾多元素。祥子介紹說:「上海的喜劇舞台不能全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我喜歡朋友們一起做事一起玩,把科技元素搬上舞台,這註定我的影像喜劇會和別的草根笑星有所不同。」已有著二十餘載演藝經歷,一步步穩扎穩打的祥子表示,他從不排斥「草根」這個詞,「科班出身的學院派笑星對角度和尺度把握得更好,而我們則在力度和速度方面更強更擅長。行話說要『炸場子』,我只知道在舞台上必須瞬間讓觀眾開心」。
據悉,祥子13歲在劇團擔綱小花臉行當,卻因數次選秀脫穎而出,走進《老娘舅》、《開心公寓》、《紅茶坊》、《噱占上海灘》等情景劇劇組,又因機緣巧合拜師毛猛達。
在上海喜劇圈,祥子還結交了不少好友,「在第一輪演出中,好友主持人黃浩、沈墨都將傾力參演,柏萬青老師可能在現場調解矛盾,而恩師毛猛達和陳國慶老師將作為特別嘉賓客串。此前應邀參加《成龍和他的朋友們》鳥巢演唱會,大哥聽說我要做這出影像喜劇,也表示非常感興趣,不排除他將出現在舞台上的可能性」。
而把穿越元素綜合到時事熱點中的特色,也讓該劇每天的演出內容有五成左右的更新,「我可以從五指山穿越到富士康,從上海灘穿越到2012……一切皆有可能」。 「道具准備好,把門打開,注意燈光」,「准備好了嗎?一、二、三,開拍」……昨天,還未走進《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的拍攝現場,記者就已經感受到了緊張的拍攝氣氛,服裝師、道具師、燈光師一眾工作人員都在一旁「待命」,導演緊盯著監視器,這是「祥子」與香港演員邵傳勇的一場對手戲,兩人一句台詞緊接一句台詞,近兩分鍾的戲份一次就過了。
一場戲結束後,「祥子」卻一刻也不能停歇,在助手的幫助下匆匆奔跑進換衣間,為下一場戲做換裝准備。從今年11月份開機以來,「祥子」每天都是如此,拍戲、換裝、拍戲……
據了解,《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是一部反映了中國當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中,我們身邊的新都市人冷峻的生存狀態的勵志情感劇,劇情略顯沉重的同時又洋溢著一股濃濃的輕松氣息和強烈追求夢想的傳奇色彩。
王兆祥在劇中飾演主人公「祥子」,是一位來自蘇北的文藝青年,為了實現個人理想毅然背井離鄉走進上海灘,在不斷認識和融入上海這個大都市的過程中,他始終保持著最初的那份質朴與真誠。
劇中主演除王兆祥之外,還有香港知名演員宣萱、吳啟華等,他們都在祥子奮斗的過程中給予了他許多幫助,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三人始終並肩通行。
據了解,該劇已成為上海地區僅有的兩部獻禮「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電視劇作品之一,同時榮獲上海市重大文藝項目基金補貼,正報送中宣部申請重大文藝項目。
10年艱辛
成為上海人熟知的喜劇明星王兆祥原是泰州市淮劇團的一名淮劇演員。
「從考上淮劇團的那一天起,我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王兆祥說。但是在1992年的年底,為了出去看看,尋找更多的表演機會,他還是決定離開泰州,開始一個歌手、演員的四處飄盪的生活。
第一站他選擇了廣東,開始到處「走穴」,幾乎唱遍了那裡大大小小的歌廳。「在大家還不知道齊秦、郭富城是誰的時候,我就買磁帶學他們的歌,由於粵語歌唱得好,挺受那裡觀眾的歡迎。」之後,王兆祥又一路唱歌、表演到福建、浙江。1999年,他終於來到黃浦江畔,以藝名「祥子」開始一個新都市人的生活。
和劇中的主人公祥子一樣,王兆祥初來上海時做過快遞員、送水工、迪吧歌手、地板安裝工等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可是,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演藝事業。
2005年,在一次晚會上,因為會「抖包袱」,在舞台上有靈性,他得到了上海著名「海派」笑星、滑稽演員毛猛達的青睞,並且拜他為師。之後,王兆祥在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上一鳴驚人,奪得周冠軍。2006年,他在上海廣播電視台一檔大型選秀活動《一笑成名》中過五關斬六將,獲得總冠軍。同時,他還參與了《老娘舅和他的兒孫們》、《龍鳳奇緣》等情景喜劇以及影視劇的演出。現在,王兆祥不僅成了上海人都熟知的「祥子」,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上海祥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部正在拍攝的新劇就是由他的公司製作的。
如今,觀眾們都親切地稱王兆祥為「東方的憨豆先生」、「南方的趙本山」,面對著這些,王兆祥始終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重復昨天的誰,只創作今天的我」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他說自己永遠在努力著。
現在,王兆祥的知名度已漸漸高起來了,可是,無論是在片場還是在生活中,他待人處事一點「架子」也沒有。中央電視台著名導演郎昆曾評價說,「祥子」最大的優點就是真誠,他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觀眾當成兄弟姐妹。
王兆祥告訴記者,無論走到哪,他始終記得自己是從蘇北農村走出來的小夥子,是從泰州市淮劇團走出來的「小把戲」。在新劇《祥子的故事之新都市人》的開機現場,王兆祥說他要把這部有厚度、有熱點、有激情的作品獻給自己的故鄉泰州。「泰州對於我來說永遠都是我的藝術之路的起點,在泰州淮劇團7年的學習、工作經歷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王兆祥告訴記者,1987年自己考進泰州市淮劇團,7年裡,除了每天練功、學習之外,還要到處「走過場」唱戲,蘇陳、寺巷、白馬……現在,王兆祥還是能一口氣說出這些地名,他說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的「廟會」期間,「一個村一個村地搭台唱戲,鄉親們常常邀我再來一段」。
「泰州是梅蘭芳的故鄉,藝術氛圍很濃。」王兆祥說,自己在泰州學到了很多,「不僅淮劇團的師傅們教我,還有許多票友們也是我的老師。」王兆祥告訴記者,自己夏天的時候,最喜歡騎著自行車在東城河邊溜達,聽一些老票友唱戲,冬天的時候則喜歡在原來的鍾樓浴室,「聽他們一邊洗澡一邊咿咿呀呀地唱,我覺得那是最幸福的事」。
「在表演中,我把從泰州淮劇團以及泰州市民身上學到的東西都融合了進去。」王兆祥說,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在演唱《好漢歌》和《中國功夫》的時候,就把歌曲「戲曲化」,「一邊唱一邊把淮劇團老師教給我的本領都用上,耍刀、空翻、打拳……讓觀眾眼前一亮」。
「這部劇將會在明年3月殺青,在東方衛視首播。」王兆祥說,希望這部劇能夠讓更多的觀眾認識蘇北,認識泰州,同時,自己最希望的就是泰州的人們看到後能夠喜歡,「我希望他們能夠喜歡這個從他們身邊走出去的小把戲。」「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希望自己能在泰州電視台開一檔脫口秀節目,同時,為泰州喜歡表演的小朋友們講課,告訴他們,也許我們缺少一些機會,但泰州從不缺人才」。 2006年01月12日12:51 新聞晚報
《老娘舅》「一笑成名造星大行動」本周日將進入倒數第二場的「12進8」晉級賽。王兆祥這幾天幾乎把所有生意上的事情都拋在一邊,不斷揣摩、精心准備著這檔「明星模仿秀」節目。他昨天還悄悄地向記者透露,如果能夠進入最後一場的「八強PK戰」,他將把自己最拿手的上海說唱《金陵塔》作為壓台節目。
看《老娘舅》學滬語
王兆祥能說一口標準的上海話,可是他告訴記者,自己並不是上海人。原來在泰州當淮劇演員的他5年前來到上海,目前和朋友合夥搞一家環保科技公司,享受著給自己打工的成就感,並已購置了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成了名副其實的新上海都市人。業余時間,他還是念念不忘對表演的喜愛,經常在一些活動中客串一下,在圈子中也算是有點小名氣。
在這么短的時間攻克語言關,對新上海人來說是個極為困難的事情,現在有些上海小孩說上海話都有點「洋涇浜」。但王兆祥卻一直對上海話情有獨鍾,每當電視中播出的《老娘舅》、《開心公寓》、《紅茶坊》等滬語情景劇,他都會全心投入地看,這已成了他的必修課。他還有個特點,敢於將新學的上海話運用在人際交往中,不怕被人笑話,所以進步十分明顯。「周圍人都很羨慕我,不少人也開始學上海話了。」
鄉情鄉音格外親
起初,他在商場、公交車等公共場合和人交流時,還是一口硬邦邦的夾生上海話。但是,王兆祥始終沒有放棄。「一位老師說過,想成為藝術家,先要有藝術家的心態。我現在引申為,要成為文明、可愛、進取的上海人,就要有上海人的心態。語言既是一個標志,也是一道門檻。上海話不僅聽起來綿軟悅耳,而且能在人際交往中增加親近感,真正產生文化和心理上的認同和融合。」自己好不容易解決了語言問題,可又出現了新情況:四歲女兒上的那所不錯的雙語幼兒園,沒有教上海話,以至孩子現在一句上海話也沒學會。
為了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他特意找了一位上海阿姨幫助做家務、帶孩子。「說好普通話很重要,而方言是一個地方文化積淀的體現,作用也是不可小瞧的。」他在外登台表演時,總會不失時機地夾些方言,台下觀眾一陣陣的掌聲和笑聲使得他感悟到:「一方水土一方人,鄉情鄉音格外親啊。」
天南地北文化碰撞
「一笑成名」海選民間笑星的活動剛剛推出,就有很多人捏了一把汗,甚至擔心這會不會僅僅是自娛自樂。而令節目組大喜過望的是,六場海選吸引的報名者達5000多人,其中15%左右是新上海人或者特意從外地趕來的。雖然活動並不局限於滑稽戲,但是不少外地來的參賽者為了貼近觀眾的口味,都抓緊補課學幾句上海話。王兆祥說,自己只是眾多參與者中的一個。
對此,王兆祥感慨:「上海是一座國際大都市,這種天南地北的文化碰撞非常寶貴。滑稽戲等海派喜劇從中也可以汲取營養,豐富內涵,促進創新,這也恰恰顯示了海派文化開闊的胸襟,海納百川的氣度。」與此同時,高達七成的年輕人參與,給活動吹來了一股清新空氣。節目既有傳統的相聲、小品、滑稽、獨腳戲、雙簧、二人轉等,更涌現了模仿秀、喜劇貓步、脫口秀、滬語RAP等時尚新花樣。上戲電視藝術分院副院長吳洪林則表示,五花八門的新形式給海派喜劇以活力,作為文化根基的方言可以藉此煥發全新魅力,達到雙贏。作者:□晚報記者 張建群報道 攝影孫燕君 歷經了兩個多月層層PK的「一笑成名《老娘舅》造星大行動」舉行了最令人關注的總決賽。最終,根據觀眾簡訊投票和專業評委「雙管齊下」的方式,34歲的新上海人王兆祥贏得了冠軍,27歲的美國帥哥威廉不負眾望獲得第三,地道的上海人———來自上戲的一對學生選手孫建弘、侯中平捧走了亞軍。
奪冠後先說參賽酸甜
冠軍王兆祥是江蘇鹽城人,五年前來滬發展。喜愛表演的他,三個月前如願以償成為著名滑稽戲演員毛猛達的弟子。他目前的主業是一家環保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並已購置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產,是名副其實的新上海人。
昨晚,王兆祥繼續晉級賽一路走來的風格,充分發揮了自己模仿能力極強、唱功扎實的特長,在最後表演的一段上海說唱《金陵塔》獲得了場下觀眾和評委們的積極贊許。
面對「一笑成名」最後的評選結果,王兆祥顯得很平靜。他告訴記者,當看到一路同行的選手們被PK出局後,自己在後台暗自流淚了:「大家都不容易,很多人為了准備決賽的節目,春節都沒有時間休息。到了目前的狀態,誰都有條件獲得冠軍。」去年3月,他曾經參加過央視《星光大道》節目並贏得過一期周冠軍,但是在總決賽中敗下陣來。「由此,我更加理解參賽者的酸甜苦辣,因為大家都想通過努力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