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戲劇學院影視導演914影視導演基礎考研參考書資料是什麼
參考書目
一、經典書目
《影視導演基礎》王心語·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聶米羅維奇·丹欽科的學生、蘇聯著名導演阿·波波夫豐富的導演工作經驗的總結,也是他長期深入研究的結果。作者著重從導演的角度,以具體的演出實例來說明怎樣達到全劇所有形象高度的藝術統一。全書分「世界觀」、「導演構思」、「演員形象的完整」、「美術家」和「整體感」等十四個篇章圍繞著本題進行論述;其中還通過分析一些名畫來探討藝術結構的整體與局部、節奏與速度、色彩與氣氛的協調一致等問題。
才思·考研祝您考研順利!在這里,我們可以讓你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讓你一次圓夢,可以讓你的人生沒有遺憾,才思歡迎你!
『貳』 尋找一個電影理論網站
這種網站比較少,你需要學習電影理論的話可以分別找一些書來看
推薦書目:
《電影語言》【法】馬賽爾• 馬爾丹 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年
《電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 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
《電影導演》【英】特倫斯•聖約翰•馬納爾 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年
《論電影藝術》【英】歐納斯特•林格倫 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年
社2001年
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外國電影理論文選》 李恆基 楊遠嬰 主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電影理論史評》 【美】尼克•布朗 電影出版社1994年
《電影是什麼》 【法】安德烈•巴贊 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
《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法】克里斯丁•麥茨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電影的形式與文化》【美】羅勃特•考克爾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女性與電影》【美】E•Ann Kaplam 台灣遠流出版公司 1997年
《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美】Richard M•Barrsam台灣遠流出版公司 2002年
《電影的社會實踐》【美】Graeme Turner台灣遠流出版公司 1997年
《電影批評面面觀》【美】Tim Bywater and Thomas Sobchack台灣遠流出版公司 1997年
《電影編劇新論》【美】Ken Dancyger. Jeff Rush 台灣遠流出版公司 1998年
《消費文化—20世紀後期英國男性氣質和社會空間》【英】弗蘭克•莫特,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20世紀中國電影理論文選》 羅藝軍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
《中國電影發展史》 程季華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
《影像本體論---作為創作的電影》(上)林黎勝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世界電影:管窺嘹望》賀紅英 李 彬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觀念與軌跡》王海洲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想像與藝術精神-----歐洲電影導演研究》侯克明 杜慶春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理論與批評:影像傳播中的身份政治與歷史敘事》王志敏 杜慶春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數字時代的影像製作》李 銘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影像造型的視覺構成-------電影攝影藝術理論》張會軍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虛構的自由---------電影劇作本體論》劉一兵 張 民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構築現代影像世界-------電影導演藝術創作理論》鄭洞天 謝小晶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藝術風格的個性化追求-------電影導演大師創作研究》鄭洞天 謝小晶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表現與創造的馳騁------現代電影表演創作論》陳 浥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審美空間延伸與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姚國強 孫 欣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學:基本理論與宏觀論述》王志敏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美學:觀念與思維的超越》王志敏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描述與闡釋》陸弘石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東方視野中的世界電影》鍾大豐 梅 蜂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理論:新的詮釋與話語》鍾大豐 潘若簡 庄宇新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鏡像與文化--------港台電影研究》王海洲 中國電影出版社
《感覺與敏銳---現代電影表演理論研究》(上)崔新琴 陳 浥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銀幕影像的造型藝術---電影美術設計理論》周登富 王鴻海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銀幕傳情--與中國當代譯制配音演員對話》徐燕 陳 浥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銀幕再現--與中國當代電影錄音師對話》姚國強 孫 欣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銀幕造型--與中國當代電影美術師對話》王鴻海 劉曉清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銀幕追求--與中國當代電影導演對話》(2)張會軍 薛文波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攝影畫面創作》張會軍 中國電影出版社
《影片分析透視手冊》張會軍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編劇卷》張巍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文化卷》楊遠嬰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技術卷》李念蘆 李銘 張銘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專業史研究《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卷》於麗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大學的精神》、《大學之道》等教育專著,待細選。
《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法】JacquesAumontandMichelMarie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7年
《第二媒介時代》【美】馬克•波斯特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電影剪輯技巧》【英】卡雷爾•賴茲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年
《電影是什麼》【法】安德烈•巴贊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第四版)》【美】大衛•波德維爾、克莉絲汀•湯普森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電影意義的追尋》【美】DavidBordwell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4年
《電影語言的語法》【烏拉圭】丹尼爾•阿里洪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美】羅泊特•麥基
《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美】托馬斯•沙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認識電影》【美】路易斯•賈內梯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
《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美】阿瑟•阿薩•勃傑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通俗文化理論導論》[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納蒂商務印書館2001年
《外國電影理論文選》李恆基楊遠嬰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美】黛安娜•克蘭譯林出版社2001年
《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
《中國電影攝影藝術發展史》鄭國恩等主編。正在出版中。
《重組話語頻道》[美]羅伯特•C•艾倫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美]大衛•波德維爾等,中國社科出版社
《香港電影的秘密》[美]大衛•波德維爾,海南出版社《中國電影美學》林年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弼集校釋》,王弼,中華書局
《古代宗教輿倫理》,陳來,三聯書店
《中國禪學思想史》,[日]忽滑谷快天,上海古籍出版社
《劍橋中國晚清史》,[美]費正清編,中國社科出版社
《冷戰與中國》,章百家、牛軍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
《極端的年代1914-1991》,[英]霍布斯鮑姆,江蘇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學批評史》,羅根澤,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中古文學史/論文雜記》,劉師培,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詩學》,葉維廉,三聯書店
《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蔣寅,中華書店
《麴院風荷》,朱良志,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國文學欣賞舉隅》,傅庚生,北京出版社
《詩境淺說》,俞升雲,北京出版社
《梓翁說園》,陳從周,北京出版社
《顧隨:詩文叢論》,顧隨,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國文學史話》,胡蘭成,上海社科出版社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王曉明主編,東方出版中心
《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艾曉明,湖南文藝出版社
《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李今,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陳思和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梁啟超,復旦大學出版社
《近代二十家評傳》,王森然,書目文獻出版社
《金明館叢稿初編》,陳寅恪,三聯書店
《當代哲學主流》,[德]施太戈繆勒,商務印書館
《二十世紀西方哲性詩學》,王岳川,北大出版社
《哲學史教程:特別關於哲學問題和哲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德]文德爾班,商務印書館
《美學史》,[美]凱•埃•吉爾伯特等,上海譯文出版社
《近代美學史評述》,[英]李斯托威爾,上海譯文出版社
《文學理論》,[美]韋勒克、沃倫,三聯書店
《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美]艾倫•溫諾,黃河文藝出版社
《文學的哲學》,[美]古斯塔夫•繆勒,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法]皮埃爾•布迪厄,中央編譯出版社
《偉大的書》[美]大衛•丹比,江蘇人民出版社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nema》Chris Berry
《Celluloid china》Harry H.Kuoshu
《New China cinema》Sheila Cornelius
《Visions of the East: Orientalism in Film》 Matthew Bernstein
《Narrative, Apparatus, Ideology : A film theory reader》Philip Rosen
《Post-war cinema and Modernity》 John Orr
《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kong :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inemas》 Poshek Fu
《Cultural Theory : the key concepts》Andrew Edgar
《Chinese films in focus》Chris Berry
《電影的觀念》,[美]斯坦利•梭羅門,中國電影出版社
《蒙太奇論》,[俄]C.M.愛森斯坦,中國電影出版社
《從卡里加里博士到希特勒》,[德]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英文版
《電影語言》,[法]馬賽爾•馬爾丹,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美]大衛•波德維爾,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電影史:理論與實踐》,[美]羅伯特•C•艾倫/道格拉斯•艾梅里,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史學新視野》,石川編,學林出版社
《外國電影理論文選》,李恆基、楊遠嬰編,中國電影出版社
《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美]托馬斯•沙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中國電影理論文選》,羅藝軍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
《電影歷史及理論》,李少白,文化藝術出版社
《影史榷略》,李少白,文化藝術出版社
《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等,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描述與闡釋》,陸紅實編,中國電影出版社
《新中國電影意識形態史》,胡菊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新時期電影文化思潮》,饒曉光/裴亞莉,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盧易非,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中國電影美學》林年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影導演的探索》(1-6輯),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文化史》,柳詒徵,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陳來,三聯書店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李澤厚,人民出版社
《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李澤厚,東方出版社
《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汪暉,三聯書局
《港台及海外學者論中國文化》,姜義華等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李歐梵,北京大學出版社
《跨語言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劉禾,三聯書店
《眾神狂歡: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化現象》,孟繁華,中央編譯出版社
《王國維文學美學論著集》,周錫山編,北嶽文藝出版社
《美學散步》,宗白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光潛美學文集2•詩論》,朱光潛,上海文藝出版社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春風文藝出版社
《宋詞賞析》,沈祖棻,北京出版社
《新史學九十年》,許冠三,嶽麓書社
《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楊念群,江西教育出版社
《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上海人民出版社
《錢鍾書論學文選》,錢鍾書,花城出版社
《放寬歷史的視界》,黃仁宇,中國社科出版社
《海外上海學》熊月之、周武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何兆武/陳啟能主編,上海社科出版社
《縱欲與虛無之上:現代情境里的政治倫理》,錢永祥,三聯書店
《當代思維方法》,[德]J.M.鮑亨斯基,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化研究讀本》,羅鋼、劉象愚主編,中國社科出版社
《痛苦的智慧——文化學說的歷史軌跡》,陳山,遼寧人民出版社
《心理學的體系與理論》,[美]J.P.查普林/T.S.卡拉威爾,商務印書館
《論傳統》,[美]E.希爾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明的沖突於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繆爾•亨廷頓,新華出版社
《東方學》,[美]愛德華•W•薩義德,三聯書店
《圖像的時代》,[斯洛維尼亞]阿萊斯•艾爾雅維茨,吉林人民出版社
《視覺思維》,[美]魯道夫•阿恩海姆,光明日報出版社
《象徵的圖像——貢布里奇圖像學文集》[英]貢布里奇,上海書畫出版社
《並非冷漠的大自然》〔蘇〕C•愛森斯坦,中國電影出版社
《銀幕的造型世界》〔蘇〕查希里揚,中國電影出版社
《風格的特徵》,[法]羅伯特•杜歇,三聯書店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商務印書館
《影視美術設計》,呂志昌,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銀幕世界的空間造型》,周登富,中國電影出版社
《電影美術概論》,周登富,中國電影出版社
《論電影美術》,周承人,江西人民出版社
《電影美術設計》,〔英〕馬納,中國電影出版社
《色彩學基礎與銀幕色彩》,王樹薇,中國電影出版社
《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英】安吉拉•默克羅比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德]哈貝馬斯 學林出版社 1999年
《媒體文化》[美]道格拉斯•凱爾納 商務印書館 2004年
《重組話語頻道》[美] 羅伯特•C •艾倫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年
《解讀大眾文化》【美】約翰•費斯克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電視的真相》【英】安德魯•古德溫、加里•惠內爾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媒介事件》【美】丹尼爾•戴揚、伊萊休•卡茨,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
《Film and Theory—An Anthology》,Edited by Robert Stam and Toby•MillerBlackwell Publishsers,2000.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Introctory Readings》,Edited by Leo Braudy 、Marshall Coh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Feminist Film Theory—A Reader》Edited by Sue Thornha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
《How to read a film —Movies,Media,Multimedia》,James Monaco,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Stars》,Richard Dyer,BFI Publishing,1998.
《Movies as Polities》,Jonathan Rosenbau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Mass Media and Society》,Edited by James Curran and Michael Gurevitch,Anorld,2000.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David Bordwell,Routledge,1997.
《消費文化—20世紀後期英國男性氣質和社會空間》【英】弗蘭克•莫特,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叄』 求上海戲劇學院影視導演專業二參考書資料
上海戲劇學院影視導演考研專業二概述
上海戲劇學院的專業二在考試時,是第二天下午的時候考察,考試時間為14:00-17:00,考試分值150分。
通過分析近年來上戲的題目,上戲對專業一的考察主要集中於:影視導演理論,影視製作,影視劇本創作及影視作品分析這幾個部分。
上海戲劇學院影視導演專業二參考書(必備參考書)
雖然上戲沒有指定的參考書目,但根據近年來的考題,以及考上的同學的復習情況,同時也有145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們歸納總結出來了下面的參考書。
《影視導演基礎》王心語·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是考試必備書籍,對影視導演的基礎和理論以及操縱技巧進行了詳實的闡述,是影視導演的入門書籍。
全書共12章,介紹了電影的歷史軌跡、電視的崛起、導演與劇作、導演與演員、空間設計、場面調度等內容。
上海戲劇學院影視導演專業二參考書(補充參考書)
《電影是什麼?》安德烈·巴贊 商務印書館
《電影導演藝術教程》韓小磊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向「表現美學」拓寬的導演藝術》徐曉鍾,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
《戲劇導演》張仲年,中國戲劇出版社, 2010
《論演出藝術的完整性》波波夫,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2
備考策略及指導
關於上戲的914影視導演基礎的備考策略,同學們最希望的還是能把上面的幾本書匯總起來,雖然很難做到完美的融合這些書的內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
上面我們提到了韓小磊的《電影導演藝術教程》,這本是理論和寫作的相結合,對於大家學習電影理論和寫作,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這本書的很多部分可以當做同學們在答題時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
所以,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僅僅看一本書是不夠的,一定要將幾本書結合起來看才可以,不然的話,可能復習起來的全面性會有偏差,答題的時候自然就缺少相關的知識點。
復習資料使用方法
具體內容如下:
《電影劇本結構解析》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主要從劇本的構成出發,介紹了常用劇本格式,戲劇沖突的構建等技巧,對於同學們分析電影很有幫助。
《人物塑造法》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主要是從人物塑造的角度給大家講述人物應如何進行塑造,在寫劇本的時候,最難的其實就是如何把人寫得更像人,因此,這本主要是從經典影片的角度講一下人物應該如何來塑造。
《攝影創作》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其實也是從攝影的角度來講電影理論的,攝影是導演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這本資料通過簡練的筆記來表達。
《外國著名導演及電影理論》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匯總了歐美各個國家以及前蘇聯、日本的著名導演,根據這些導演的導演風格,國家文藝環境以及經典影片的解讀。
《西方戲劇史》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戲劇是上戲的必考內容。這本資料西方戲劇史,包括各個國家的、各個時期的經典的戲劇家和經典戲劇。
《戲劇理論筆記》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濃縮了各版本的戲劇理論,對開發性的題目很有幫助,也是上戲的基礎考點內容.
《影視作品寫作》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指導了影視作品寫作的方法,可以跟前面的電影劇本結構相結合,掌握劇本寫作及分析的方法。
《中國戲劇史》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中國戲劇史比較長,是從先秦時期開始進行匯編,中間重點匯編了宋代以後中國戲劇的走向,在大家寫分析的時候能夠更好的運用史論上的知識進行分析。
《中國著名導演及電影理論》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這本資料匯總了中國六代著名導演,對他們的導演風格、所處時代的背景以及經典影片進行了全新的整理,並整理了這六代導演的經典影片匯總,相當於一個片單供大家重新刷片。
《戲劇史題庫》才思考研考博·上海戲劇學院教研組編
戲劇史常考題目的集合,不僅有題目,也帶有解答,可以作為參考。
『肆』 電影導演創作與研究 到底指什麼
是從豆瓣網上找到的
你也要考電影學的研究生嗎?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用書
來自: s (北京)
北電的任何專業都要考電影歷史,很多專業都會考電影分析
認識電影
(美)路易斯·賈內梯(Louis Giannetti)著 / 1999-03-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80.00 / 胡堯之
推薦,很通俗易懂,如果是入門這本是最好的
Understanding Movies
Louis Giannetti / Jim Leach / Paperback
認識電影的英文版
世界電影史
喬治·薩杜爾 / 1982年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4.70元 / 精裝 / 徐昭 胡承偉 / 844頁
杜薩爾的的這本成為經典是有道理的
世界電影史(1960年以來)(上、下)
(聯邦德國)烏利希·格雷戈爾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8.45元 / 平裝 / 鄭再新 等
這本是對杜薩爾那本的補充
外國電影史——北京電影學院教材
鄭亞玲 / 胡濱 / 2003-11-1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12.00 / 平裝
小冊子隨身攜帶很方便
中國電影史——北京電影學院教材
鍾大豐 / 舒曉鳴 / 2004-1-1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14.00 / 平裝
小冊子隨身攜帶很方便
榮譽
蘇牧 / 2000-07-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北京電影學院影片分析課教材 / 38.0
影片分析透視手冊
張會軍 / 1900-01-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24元
張會軍的這本雖然不厚但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世界著名電影導演研究
馬丁 / 1998-02-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26.0
導演研究,學姐給推薦的,還不錯
電影作為藝術
愛因漢姆 / 2004-03-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15.0
東方視野中的世界電影
/ 2004-03-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9.0 / 583頁
電影理論:新的詮釋與話語/新世紀電影學論叢
鍾大豐 / 潘若簡 / 庄宇新 / 2002-3-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新的詮釋與話語 / 38.00
藝術風格的個性化追求
鄭洞天 / 謝小品 / 2003-05-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電影導演大師創作研究 / 36.00
審美空間延伸與拓展:電影聲音藝術理論
姚國強 等 / 2002-3-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0.00
構築現代影像世界
鄭洞天 / 謝小晶 / 2004-9-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電影導演藝術創作理論 / 34.00 / 平裝
理論與批評:影像傳播中的身份政治與歷史敘事
/ 1900-01-01 / / 32.0
想像與藝術精神:歐洲電影導演研究
侯克明 杜慶春 / 2004-09-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7.0
鏡像與文化:港台電影研究
王海洲 / 2002-03-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4.0
中國電影(觀念與軌跡)/新世紀電影學論叢
王海洲 / 2004-4-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6元 / 平裝(無盤)
電影美學:觀念與思維的超越——新世紀電影學論叢
王志敏 / 2004-03-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4.0
理論與批評(全球化語境下的影像與思維)
杜慶春 / 王志敏 / 2004-6-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9.00 / 平裝(無盤)
電影學:基本理論與宏觀敘述——新世紀電影學論叢
王志敏 / 2002-3-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4.00
電影導演的表演藝術
/ 1900-01-01 / / 25.0
電影導演藝術教程
韓小磊 / 2003-12-01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39.0
『伍』 《電影導演論電影》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電影導演論電影》((法)雅克·奧蒙)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88zQf67fB4AE0Ipsdikk3Q
書名:電影導演論電影
作者:(法)雅克·奧蒙
譯者:車琳
豆瓣評分:7.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
頁數:255
內容簡介:本書論述了世界電影史上最著名且最具個人風格的導演,是對電影導演的作品和他們
的電影理論之間的關系的一個系統考察。
本書分為四部分:理論家理論;現象與影像,現實與書寫;電影機器與社會作用;電
影藝術與創作。作者認為,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許多導演都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這些理
論,根據它們的系統化、創新和擴展程度的不同,也會顯得大相徑庭。但希區柯克、帕索
里尼、布萊松等導演本人及其作品已經成為這些理論的化身。
作者將導演們的理論闡述和他們的作品風格、模式兩相比較,由此引出種種值得深入
探討的電影問題。
作者簡介:雅克·奧蒙(Jacques Aumont),1942年生,法國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學教授,研究領域涵括影像美學、電影理論及電影史。主要學術著作有《無盡之眼》、《電影導演論電影》、《觀眾之旅》等。
『陸』 夏衍的主要傳記、作品
夏衍的主要傳記:
本名沈乃熙,字端軒,祖籍河南開封,生於浙江杭州。曾用筆名還有沈端先、沈宰白、徐佩韋、黃子布、韋?、余伯約、司馬牛等。
1914年畢業於德清縣立高小,因家貧當過染坊店學徒。1915年9月進入杭州浙江公立甲種工業學校。1920年畢業。次年入日本明治專門學校電機科學習。1924年加入國民黨,開始參加實際政治活動,任國民黨左派駐日總支部的常委兼組織部長,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5月回到上海,不久即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閘北區從事工人運動,並大量翻譯文藝作品。1929年秋參與籌備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成立後被推舉為執行委員。1929年翻譯了高爾基的名著《母親》。
1929年10月與鄭伯奇等人組織上海藝術劇院。1932年進入明星電影公司擔任編劇顧問。1933年黨的電影小組成立後被任命為組長。此後集中力量從事電影事業,同時主編左翼戲劇刊物《藝術》、《沙侖》。1935年2月第一次用夏衍的筆名發表短篇小說《泡》,刊載在《文學》雜志6卷2號。
1935年10月重新建立「文委」被選為委員,分管電影戲劇和音樂。1936年6月創作了報告文學《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資本家剝削下的慘痛生活,引起廣泛注意和重視。同年創作了多幕話劇《賽金花》、《反映八國聯軍對中國的侵略,揭露了滿清政府的腐朽。此劇發表後曾引起爭論。同年12月創作了歌頌女傑秋瑾的多幕話劇《自由魂》。1937年發表劇本《上海屋檐下》,它通過幾個家庭的矛盾,利用電影蒙太奇手法,反映了上海小市民社會的人生。
1937年9月任《救亡日報》總編輯,12月漓滬,輾轉廣州、桂林、香港、重慶等地從事新聞工作,同時創作了話劇《愁城記》、《心防》、《法西斯細菌》等,並把托爾斯泰的《復活》改編成為話劇。1945年創作的劇本《芳草天涯》描寫抗戰中知識分子的愛情生活,曾引起文藝界論爭。他的劇作努力於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時代,藝術風格朴質、凝練。抗戰期間還寫過大量雜文、隨筆。
1949年5月隨軍進入上海,先後擔任文教接管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上海文化局局長。1954年擔任文化部副部長。曾創作《祝福》、《林家鋪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由文學名著改編的電影劇本,突出地體現了原著的神韻風采。
1965年被免職,到山西介休參加「四清」運動。「文革」中度過八年零七個月的「監護」生活,留下了無法治癒的殘疾。粉碎四人幫後當選為全國影協主席、文聯副主席,出版了《劫後影談》、《懶尋舊夢錄》等作品。
主要作品:
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賽金花》、《法西斯細菌》、《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改編創作有《在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祝福》、《林家鋪子》等電影劇本,著有《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等理論專著。著述甚豐,有《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夏衍劇作集》、《夏衍電影劇本集》、《夏衍雜文隨筆集》、《夏衍論創作》、《懶尋舊夢錄》等。
http://www.zhlzw.com/wy/zo/783745.html
傳記:文體名。亦單稱傳。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傳記和歷史關系密切,某些寫作年代久遠的傳記常被人們當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記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稱"自傳"。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翔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范圍,傳記作者在記述傳主事跡過程中,可能會滲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像或者推斷,但和小說不同,傳記一般不虛構,紀實性是傳記的基本要求。
『柒』 唐金海的主要著作
中國現代文學史(合作。撰寫部分章節)復旦大學印刷廠1979年版
巴金專集(1)(負責人之一)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巴金專集(2)(負責人之一)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趙樹理專集(負責人之一)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專集(第1卷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專集(第2卷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論電影導演(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1—4冊,合作) 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中國新時期文學作品導讀(美國高級漢語班教材,負責選文和撰寫全部作品的評論)
耶魯大學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中、下冊(撰寫並參與統稿)海峽文藝出版社1980——1988年版
巴金年譜上下冊(撰寫並主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巴金與中外文化(撰寫並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茅盾年譜上下冊(撰寫並主編)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6年版
新文學里程碑1——6冊(撰寫並主編)文匯出版社1997年版
追求真善美——港台作家評論之一北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獨立寒秋——藝術大師沈耀初評傳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版
石鼓文書法之春文匯出版社1999年版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通史(撰寫並為第一主編)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3、2004年版
巴金的一個世紀 四川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書山學海石縫草(待出)
主要論文
封建道德的頌歌
──從趙五娘等形象的主要情節看琵琶記 復旦大學學報1964年第二期
篡黨奪權的狂想曲 ──評序曲 1978年光明日報
真切·准確·感人 ──看江姐兼談「兩結合」創作方法 解放日報 1978年11月29日
曹禺及其雷雨和日出 中國現代文學史復旦大學印刷廠1979年版
「挖掘人物內心」的現實主義佳作 ──評巴金的寒夜 鍾山1980年第三期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前言」 (執筆並改定,自1980年6月起,載該 「叢書」各專集中 )
字字如火,句句含情 ——論巴金解放後的散文 朔方1980年第5期
撥動戀人心靈的琴弦 ──聞捷愛情詩 寧夏日報 1981年1月31日
論紅岩塑造英雄形象的藝術成就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1981年第1期
一套填補當代文學研究的空白的書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書述評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1輯1981年版
巴金筆名考析 新文學史料1981年第1期
恨的大纛,愛的豐碑 ──三訪巴金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1981年第三者期
創造「立體感」的「活人」 ──茅盾創作經驗談片 朔方1981年第10期
寫好「發展中的性格」 電影新作1981年第6期
精神不死天難奪 ──老舍話劇茶館評析 上海人民廣播電台1982年1月29日──30日播
扮演所有的角色 1982年2月6日寧夏日報
影壇宿將 ──著名電影導演孫瑜敘論 戲劇與電影1982年第4——5期
老舍茶館藝術談 1982年2月上海廣播電台播
郭紹虞和他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合作) 文藝縱橫談1983年第2期
十七年小說評論的評論
──十七年小說評論中左的傾向基本特徵初探(合作)當代文藝思潮1983年第1期
匯百川 成江河 ──巴金與外國文學 萌芽1983年第2期
命運·性格·靈魂的交響樂
──論葉辛的幾部長篇小說 創作(大型文學季刊)1983年第4期
論老舍的戲劇觀(合作) 老舍學術討論會紀念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心底發出的聲音」
──論柯藍幾部兒童小說的藝術成就 柯藍小說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茅盾傳略 茅盾研究專集福建人民出版1983年版
家的藝術魅力 中文自修1984年第6期
巴金的小說和散文 中文自修1985年第11期
復雜和鮮明的統一——覺新形象析 中文自修1985年第11期
論家反封建的主題的深刻性 電大語文1985年第12期
評周克芹和古華的獲獎長篇小說 載中國當代文學史(3)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浪子的悲歌又回到了老家來唱了」
──評聶華苓在國內出版的幾部小說 當代作家評論1985年第1期
「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散文藝術 中文自修1985年第 期
巴金散文鳥的天堂評析 文學知識1985年第10期
永遠燃燒的心 ──巴金散文秋夜 文學知識1986年第10期
論茅盾文學批評的特徵 中國文學研究1989年第3期
首屆巴金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復旦學報1990年第1期
在現實主義深化的道路上 上海文論1990年第5期
現代諷刺力作:錢鍾書小說靈感 名作欣賞1991年第3期
深刻性:廣度和力度的聚焦點 上海文學1992年第3期
論巴金前期散文的思想藝術特色 上海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巴金訪問薈萃 聯合文學(台灣)1993年2月號
留學生文學真是垃圾嗎? 浙江青年報1994年2月5日
論柯靈的散文 文學評論1994年第1期
精神與人格的燃燒 巴金研究1994年第2期
巴金與愛國主義 巴金研究1995年第2期
巴金與冰心 文藝報1995年10月6日
文化視野中的巴金散文 塞上文譚1995年第1期
藝術與文明的話語 塞上文譚1995年第2期、第3期
論古代詩文對巴金散文的影響 復旦學報1995年第6期
三片凈土情 人民日報(海外版)1996年1月18日
胸藏萬匯 筆有千鈞 1996年7月4日文匯報
真為骨,美為神 ──序柯靈天意憐幽草 大公報(香港)1996年3月29日
灼熱的岩漿 文學報 1996年6月6日
精神存在:文學大師茅盾 1996年8月 日文學報(868期)
板凳寧坐十年冷 1996年7月21日新民晚報
千磨萬擊 神臻美境
──序特藝家 載特藝家──邁向21世紀的特藝世界學林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風骨神筆耀環宇 文藝報1996年9月1日
巴金的人格境界 東方文化周刊1997年1月7日創刊號
生命體驗:詩史和詩格 大眾日報1997年1月13日
「性靈」:真人和美文 文學世界1998年第5期
人去美長在 ──悼念著名美學家蔣孔陽先生 中華讀書報 1999年7月21日
秋水文章 松柏人格 ──王瑤先生十周年小祭 文匯讀書周報 1999年10月23日
平視權威 中華讀書報 2000年3月22日
「餘霞散綺,向煙波路」──送柯靈先生遠行 中華讀書報 2000年8月9日
寫作如同生活
──青青三葉草序 青青三葉草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0年10月版
論家 收名家名著導讀 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年版
近百年文學長河中的大師形象——兼論巴金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上的原創性和突出貢獻
巴金研究2001年第 期
文學史觀:「長河意識」和「博物館意識」
收中國文學古今演變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歷史」和「當下」 收巴金:新世紀的闡釋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巴金的「笑聲」和「眼淚」 中華讀書報2003年11月 日
巴金的文學「青春」和思路「文脈」 上海社會科學2003年11月
『捌』 有關電影的書籍
其實LZ說的認識電影就很不錯,很適合導演入門,同時推薦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插圖第8版)
這本書很適合與認識電影一起看。
PS:《認識電影》作為電影入門書中的經典之作,用深入淺出的筆觸,告訴我們影視傳播的手法,並逐項解析其復雜的語言系統與要素。問世幾十年以來,此書始終是世界各地影視從業人員和主流專業院校的必備之選,更是電影愛好者不可或缺的手邊書。
本書從電影理論的典型視角出發,簡明扼要地評論了電影藝術的方方面面。書中提及的影片包羅萬象,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電影人的經驗光譜,其中有我們熟悉的面孔如美國的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英國的麥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國的李安等。作者對歐美影片和導演了如指掌,尤其對美國影片和美國導演做了全面而詳細的介紹。同時,作者也很關注第三世界國家電影,書中廣泛涉及了伊斯蘭電影、新亞洲電影以及非洲電影。作者以鞭辟入裡的分析,新穎獨到的見解和紛繁多樣的視覺沖擊,呈現給讀者一個全新的電影世界。
『玖』 請教高人指點:電影導演入門書(偏技術性一點的),謝謝
《論電影藝術》,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
『拾』 誰有《電影導演論電影》電子書百度網盤資源下載
電影導演論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bgcyWoCR2M3QBlD_qL5r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