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郭東文的主要作品
《安道爾》(飾普拉德爾)
《曹植》(飾曹植)
《泥巴人》(飾陶炎)
《結婚》(飾遠井正吉)
《但丁街兇殺案》(飾沙里)
《情到深處》(飾王發)
《男兒有淚》(飾劉國慶)
片段《奧賽羅》(飾奧賽羅)
獨幕劇《蠢貨》(飾高爾夫.史米諾夫)
《再走萬水千山》(飾趙營長)
《跟我的前妻談戀愛》(飾馬勇) 電視連續劇《丘禮別傳》 飾演:丘禮
《珠三角刑警》 飾演 陳劍兵
1995年:15 集電視連續劇《青春美麗豆》主演:李大偉
1996年:《千秋英烈傳·無名變》飾演 魏匡
1996年:《千秋英烈傳·忘情訣》飾演 蔣崇義
1996年:《英雄無悔》 飾演 肖風(總導演:賀夢凡、鄧原;合作演員:濮存昕、李婷、袁立等)
1997年:《世紀末的童話》 飾演 姜山(導演:劉國暉;合作演員:湯鎮宗、任泉、潘虹等)
1998年:《飛躍滄桑》 飾演 傅維康 (導演:金美子;合作演員:洪欣、胡渭康)
1999年:《我心換你心》飾 湯明軒
2000年:《大宅門》飾 黑鬍子頭
2000年:《家園》 飾 黎衛革 (導演:賀夢凡;合作演員:張豐毅、趙文瑄、梅婷等)
2000年:《沒有家園的靈魂》(導演:汪濤;合作演員:巍子、 劉琳、 張秋芳、陳銳、鄭曉寧等)
2001年:《這里沒有冬季》飾:老八(導演:郭寶昌;合作演員:賈妮、牟鳳斌)
2001年:《網路情人》 飾演:廖棲風
2001年:電視劇《鷹擊長空》主演:石秋林 (導演:王默;合作演員:鄭曉寧、茹萍等)
2001年: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國脈》飾演:姬心丹(導演:安戰軍; 合作演員:馮國慶 劉躍軍塗凌等)
2002年:《太陽滴血》飾演:呂躍 (導演:楊海波;合作演員:常戎、王奎榮、申軍誼、何珈好、於明加等)
2002年:《絕對權利》飾演:陳立仁 (導演:成浩、蔣紹華;合作演員:唐國強、斯琴高娃、高明等)
2002年:《一路追擊》主演:龍會均 (導演:閉業俊;演員: 常戎、吳玉芳、何賽飛)
2003年:《行棋無悔》飾演:何利來 (導演:安戰軍;合作演員:左翎、廖京生、馬躍、閆妮、朱閔等)
2003年:《朝霞滿青山》飾演:周文源(導演:賀夢凡;合作演員:施京明、肖輝)
2005年:《將門風雲》 飾演 周南征(出品人:鄭曉龍;導演:安戰軍;合作演員:丁海峰、田海蓉、鄭曉寧等)
2005年:《用我的生命去愛你》飾演 蔣君威 (導演:李京;合作演員:伍宇娟、路羽等)
2006年:《大明王朝1566》 飾演 張居正(導演:張黎;編劇:劉和平;攝影:崔衛東;合作演員:陳寶國、黃志忠、倪大宏、王雅婕、閆妮、王慶祥等)
2007年:《純真歲月》飾演 黃江帆(合作演員:陶紅、何政軍)
2007年:《滿堂兒女》飾演 兒子(合作演員:徐秀林)
2007年:《春暖南粵》飾演 萬鋒強 ( 合作演員:於小慧、鄭曉寧、佟瑞欣、王虹)
2007年:《恰同學少年》飾演 孔昭綬
2009年:《國歌》 飾演 蔡廷鍇(總製片人:羅浩;導演:龔若飛;合作演員:文章、谷知鑫、柯藍、邊瀟瀟、塗黎曼、郭常輝、王勁松、陳銳)
2009年:《大偵探》 飾演 范德成(導演:張家和;合作演員:梁冠華、李澤鋒等)
2009年:《女兒之謎》(《野鴨子》)飾演 方浩 (導演:李小平;合作演員:張桐、曹曦文、李穎、袁子皓、袁姍姍等)
2010年:《公元1949湖南》 飾 程星齡(導演:嘉娜;合作演員:孫興、杜雨露、倪大宏等)
2010年:《紫檀王》飾演 王子敬(合作演員:王挺、金銘、高明、宋雨霏)
2010年:《黎明追剿》飾演 詹亞雄(導演:李森 合作演員:劉冠翔時代美牛寶軍姚安濂等)
2011年:《傳奇》飾演 張祿 (導演:沈燕林 合作演員:劉奕君、馬德鍾、王力可等)
2011年:《伏弩》飾演 李干成(導演:陳建 主演:王斑、陶飛霏等)
2011年:《血色玫瑰3∕女子特遣隊》友情出演( 合作演員:劉小鋒、沈曉海、於震 、侯傳杲、文章)
2012年﹕《援疆兄弟》飾 高天山 (合作演員﹕楊童舒、沈丹萍)
2013年:《家有一老》飾 王建平 (合作演員:閆學晶、杜源、張少華)
2013年﹕《將軍外交家黃鎮》飾 黃鎮(合作演員﹕蘇麗)
2015年:《硬骨頭》飾演:坂田(合作演員:吳其江、王強、李梅可) 1991年:電影《情海浪花》 飾演 江葦 導演:鮑芝芳主演:於蘭 佟瑞敏 吳競 佟瑞欣 孔琳
2004年:《生死界線》飾演:郭峰
2005年:《捉拿歸案》飾演:李校長 導演:安戰軍主演:劉威、吳辰君、閆妮
2007年:《記者甘遠志》飾演:甘遠志 導演:徐耿
2009年:《驚沙》 導演:安占軍,合作演員:徐僧等
2011年:《雲之錦》飾演:童樹生 導演:張瑜 合作演員:楊爍、張璇
2012年﹕《隱私保險箱》合作演員﹕楊童舒、陶玉玲等
❷ 【合集】寧靜主演的電影電視劇(全部),【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寧靜主演的電影電視劇(全部),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皇太子秘史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❸ 漫威宇宙中有哪些現實生活中的明星
湯姆 赫蘭德。作為鋼鐵俠的女友,格溫妮絲·帕特洛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名活躍分子。她還是一名作家和藝術收藏家。
克里斯·埃文斯。克里斯·埃文斯隨著美國隊長在MCU上的成功,他被譽為2017年個人電影收入最高的演員之一。
❹ 三進山城的的丘山太看是誰
《三進山城》由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導演張鳳翔執導,賽時禮編劇,梁音、張繼強、王建華、石天等人主演。該劇是一部抗日題材的黑白電影
折疊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注
劉宏志 梁音 ----
小馬 張繼強 ----
張排長 仉長波 ----
田大娘 王健華 ----
王益群 石天 ----
郭正年 張匡光 ----
周鎖林 孫笑非 ----
宋大爺 張延 ----
鄭團長 李干 ----
項指導員 宋保義 ----
郭成子 沈大成 ----
小喜子 李月年 ----
小野 方化 ----
刁德勝 王潔人 ----
王翻譯 孫敖 ----
長牙特務 金林 ----
黃隊長 崔超明 ----
胖伙夫 田烈 ----
❺ 如何理解姜文電影《邪不壓正》的片名寓意
我覺得民國動亂的時代又一次成為了姜文用黑色幽默去一展世事荒誕的介質,而對昔日北平的追溯再現中,那股獨出機杼的浪漫更是成為了電影頗具韻味的基色,《邪不壓正》以一場復仇為引,在關乎家國的抉擇間用成長所構建的故事,既忍俊不禁,也酣暢淋漓。作為姜文的第三部民國電影,《邪不壓正》是一部根據張北海小說《俠隱》的改編之作。
❻ 李干可以燉雞肉嗎
果乾可以用來做蛋糕、餅干,燉湯好像都是用各種菇或木耳來燉湯,山葯可以燉湯,枸杞和紅棗也可以放幾顆,人參和蟲草可以燉雞湯。如果你喜歡吃李干燉湯也可以試試。
❼ 吃李子干有什麼特殊功效嗎
1、降低結腸癌風險:李子干中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多種保健功效。吃李子干有助腸道有益菌駐留,進而改善結腸中的細胞代謝模式,降低結腸癌風險。
2、緩解骨質流失:李子干可通過多種渠道改善骨質吸收和骨骼形成。李子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骨質流失。通常情況下,由於人體衰老的緣故,骨質流失速度比新骨骼生長速度更快,而李子干有助於骨折用戶的骨質再生長。
3、保護肝臟:李子干對用戶的肝臟有很明顯的保護作用,在李干中有多種氨基酸,其中絲氨酸、谷醯胺以及甘氨酸等物質的含量都比較高,這些物質對用戶的肝臟都有很明顯的好處,可以預防用戶肝硬化和肝腹水等肝類疾病的發生。
(7)電影演員李干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李子對於腸胃消化能力較差的人群不宜,這類人群應少吃李子,以免腸胃功能承受不了出現腹瀉問題。
2、吃李子的時候,不宜多吃,否則容易上火,此外,應避免空腹吃李子,以免對腸胃造成大的傷害。
3、吃李子的時候,注意避開苦杏仁、高鈣食物,因為李子和這些食物同時吃可引起不良反應。
4、在空腹時也是不可以吃李子的,因為李子含有很多酸性物質,如果在空腹食用,會對腸胃造成很大的刺激,會使胃酸過多,而且也容易引起腹瀉腹痛的情況。
❽ 大鼓書的河南大鼓書
因主要伴奏樂器為大鼓而得名。流行河南全省。主要演出形式為一人打鼓擊板而歌。但具體演唱時各地藝人有站有坐,所用書鼓有大有小。板既有木質的勻板或簡板。也育用鐵質或銅質月牙板的。唱腔曲調亦不盡相同,因而,在各地有多種稱謂:如豫東叫單大鼓或豫東大鼓;豫西南的南陽和省內其他地方叫鼓詞或鼓兒詞。有的唱腔尾帶哼音者,又叫鼓兒哼;豫北等地藝人以北方口音說唱,又叫大鼓京腔或打鼓京腔;豫南叫豫南大鼓或光州大鼓,其中流行在淮河以北的。又稱北口、侉口或淮八鼓。流行在淮河以南的,又稱南口、蠻口或淮南大鼓。
河南大鼓書與河南漁鼓道情(靈寶道情除外》的唱腔有諸多相似,井嚴格按道教龍門派的一百個字型大小論師排輩。因此,多數大鼓書藝人認為道情是其前身。近人徐柯在《清稗類鈔》中說:「今俚俗之鼓兒詞,有寓勸戒之語,亦謂之唱道情。江浙河南多有之,以男子為多。而鄭州則有婦女唱之者。每在茶室手搖鐵板,口中喃喃然。」
清乾隆時,寶豐舉人李綠園在其長篇小說《歧路燈》中,寫有祥符縣(今開封》說唱鼓兒詞的活動,可作為當時河南已有這一曲種的佐證。但就現有的調查所知,河南最早的大鼓演唱者。為清嘉慶年間(1796一1820》豫西汝陽縣鐵爐營村的劉登雲。繼至道光年間(1821―1850),該村李干榮也成為大鼓書名家。此時,豫南的大鼓書藝人,如正陽的陳黑皮、商城的常和斌、新蔡的李永明等,也均仁噪一方,並課徒傳藝。其中陳黑皮的弟子,羅山具的孫立金在當地亦頗有影響。道光年間,先後有山東鼓詞藝人張萬年、丁海州來河南演出,張以勻板擊節,稱「木板鼓詞」:丁則以鐵板擊節,用北方口音說唱,被稱之為「大鼓京腔」。咸豐年間,豫南的大鼓書藝人魏元宗、劉元巾、劉元鵬曾涉足湖北演唱,並授徒傳藝。安徽大鼓藝人高教濡也曾到淮濱縣進行演唱活動。時,南陽縣的張小個己在該縣唱木板鼓詞享名。豫北較知名的藝人有林具的原平、趙米貴、郝同保和傅安邦等。他們中有不少為二人班,即一人擊鼓板演唱,一人彈小鼓三弦伴奏,人稱「小鼓弦」。後因收入微薄,難維生計,便棄去三弦,仍由一人擊鼓演唱。
光緒年間(1875一1908),豫東、豫東南地區的大鼓書藝人與相鄰的山東、安徽等地的同行之間交流頻繁。其中豫東夏邑縣的大鼓書藝人大部分為山東大鼓的傳人。睢縣、拓城、永城一帶亦常有山東大鼓及安徽大鼓藝人的足跡。光緒二十二年(1896),山東大鼓藝人楊明坤隨師到豫東南正陽縣行藝,後來不僅落戶於該縣油坊店鄉,還廣收門徒,精心傳藝,成為該縣大鼓藝人的一代宗師。此時,豫南固始、息縣等地的大鼓藝人除在當地演出外,還常到鄰省湖北的麻城、大悟、黃安(今紅安)和安徽的金寨、六安、霍邱、阜南一帶獻藝。南陽的鼓詞藝人也與安徽淮北、湖北北部的大鼓藝人經常交流演出。所以,他們所使用的鼓和鼓架子的尺寸都較為統一,即「三寸鼓(鼓高),七寸面兒(鼓面直徑),鼓架二尺七寸半兒」。就在這種相互交流演出、彼此互為影響之中,河南大鼓書的隊伍逐步壯大和發展。清末民初,南陽鎮平縣的鼓詞藝人趙文秀,因演技高超,受人愛戴,其扶鼓演唱的形象被人畫於該縣城隍廟東廊房的牆壁上,畫像左側還題有「勸善警惡」四個大字。此時,商城縣的大鼓藝人常和斌廣收門徒,精心傳藝,巳成為豫南大鼓中的一大門派,號曰「常門」。民國初年。有山東大鼓女藝人到開封相國寺及鄭州、信陽等地演出,但其他地方尚無大鼓書女藝人出現。
自民國八年(1919)起,河南大鼓書在藝術上有了新的發展,極大地增強了地方特色。如豫南常門傳人張明元,自江浙回到光山縣,除帶回《永慶昇平》、《三門街》和《劉公案》三部長篇大書外。還吸收大別山山歌和南方語音,改革了唱腔,被稱之為南口唱法,恢得了聽眾。自此,豫南大鼓逐漸形成北口、南日兩個地域支派。北口,用北方語音說唱,是豫南大鼓的傳統唱法,又叫倚口或淮北大鼓。唱腔剛健有力,渾厚粗獷,重說少唱;南口,是在北口基礎上逐漸形成,又叫蠻口或淮南大鼓。唱腔委婉柔美,有濃郁的大別山山歌風味,重唱少說。在曲(書)目上,有「北口唱案(公案書)南口唱傳(《水滸傳》、《白蛇傳》等)」之說。豫東夏邑縣的周治信、張治信以及唐東彪、唐志修、唐志軍等,對流入的山東大鼓進行改革,去掉山東語言,融入河南地方音樂曲調和方言俚語,受到廣大聽眾的歡迎。特別是唐氏三兄弟,更是名嗓一時,被譽為「唐家三盤鼓」。豫西南一帶的鼓詞藝人則廣泛吸收地方戲曲及其他曲種唱腔為己所用,如唐河、社旗、南陽縣東的鼓詞藝人唱腔中吸收河南墜子因素較多,稱「墜子口」,鎮平及南陽縣西的鼓詞藝人唱腔中吸收大調曲子因素較多,稱「曲子口」。此外,還有吸收河南越調、河南梆子及漢調二簧的,分別被稱為「越調口」、「梆子口」和「二簧口」等。
河南大鼓書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藝人有「一人一腔,百人百調」之說。但在演唱中大都由一種板式為主,有的叫〔平腔〕,有的叫〔平板〕或〔二八板〕,在此基礎上。又發展衍化出一些附屬性的板式,如「引子」(亦稱「引腔」)、〔起腔〕、〔落腔〕、「寒韻」、〔滾口白〕、〔三字錦〕、〔五字坎〕等。演唱中所用的鼓點,有長鼓點、短鼓點、散鼓點和行腔鼓點四種。在大鼓書的藝術革新中,這時又出現了部分藝人試用弦樂器伴腔。如豫北有的大鼓京腔藝人,不僅增加了大鼓三弦伴腔,還仿照墜子的腳梆,將書鼓和單鈸置於一個木架上,藝人懷抱三弦,一邊蹬擊鼓、拔,一邊自彈自唱。另外,黃河以南也出現了一人擊鼓板並演唱、另一人彈三弦或拉墜琴伴腔的「二人班」,在豫東南新蔡、上蔡一帶叫「大鼓弦」;而豫西南的南陽、鎮平一帶則稱「鼓碰弦」。但就全省來說,如上所述,大鼓演唱中使用弦樂器伴腔的,仍屬少數。
民國十四年(1925)以後,河南各地又涌現出不少大鼓書名家,汜水(今榮陽縣)的程至寬,新安的董金秀,光山的張明元和蔡明玉,信陽的何士林,汝南的王成功,睢縣的高成彬,永城的劉福昌以及林縣的侯石喜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豫南的一些大鼓書藝人積極投身革命。如光山縣大鼓藝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張進霞、婁良成等,在當地爆發的「殷區農民武裝起義」中。借演唱行藝作掩護,進行起義的宣傳和聯絡工作。經扶具(今新縣)的大鼓藝人還編演了反映白沙關暴動的曲目《三打白沙關》。1936年國共二次合作,豫南蘇區的大鼓藝人又編演了宣傳抗日的曲目《半籃花生》,應邀到國共兩黨駐軍營地演唱,受到歡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光山縣大鼓藝人張祖常、李明山、殷仲理等投身於劉明榜同志領導的光山抗日游擊隊,一邊戰斗,一邊宣傳演出。豫西葉縣、寶豐一帶的大鼓藝人還編演了《白朗起義》、《蘆溝橋事變》等曲目。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多數大鼓藝人仍沿舊習,出師後先唱「拍門」(即沿門乞唱),然後「點棚打場」(即撂地)演唱。一些技藝較高的藝人則到城鎮碼頭演出,叫「干明地」,唱夜場叫「咬燈花」。為適應城鎮觀眾的需要,藝人們在致力於說唱的同時,均加強了表演,有的還改變傳統的坐唱為站唱。所演唱曲(書)目,除豫北大鼓京腔藝人仍以小段為主外,其餘多演唱中長篇書。因而,藝人們極為重視「條子」、「贊子」和「書串」的使用,如「十八景」、「三十六歌」、「七十二贊」等。此時期,武俠、傳奇類的書目,如《三俠五義》、《五劍三俠十六義》、《水戰泅州》、《人頭案》等,明顯地增多。1946年至1948年,河南大鼓書的不少藝人改唱河南墜子。也有一些藝人投身於革命的宣傳活動,如南陽的鼓詞藝人杜長川等所編演的《王凌雲罪行》、《白毛女》等新書,就曾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豫東、豫南以及豫西南等地,還擁有較多的大鼓書藝人。他們在各地文化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通過學習,提高認識,相繼挖掘整理出一批傳統曲(書)目,其中有的經過推陳出新,使其內容起了質的變化。如新縣的大鼓藝人將原來封建迷信色彩很濃的《白龜記》。整理改編為別有新趣的《三樹奇花》,深受群眾歡迎。同時,還有不少藝人根據小說等改編了一批現代曲(書)目,如《肖老漢翻身記》、《不能走那條路》、《小二黑結婚》等。1964年後,在說新書唱新書的高潮中,又有一批根據長篇書目改編的書目問世。如《紅岩》、《山鄉巨變》、《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平原槍聲》、《烈火金鋼》等,被廣為傳唱。與此同時,各地曲藝演出場所的條件也有了較大的改善。當大鼓藝人紛紛進入城鎮曲藝廳及固定的書場演出後。不少人在唱腔和演出形式上又作了程度不同的革新,如豫東永城縣的大鼓藝人革除了以往慣用的在拖腔時抖動嗓音的「綿羊腔」,井吸收墜子、像劇、柳琴及山東琴書的優美旋律,豐富自己的唱腔。1964年。在河南省現代曲藝會演中。該縣十五歲的女演員牛秀麗所唱的大鼓《三催勞模》以其新穎的唱腔與表演轟動一時。豫南的大鼓藝人劉明星、蘆學林等,則在南口、北口的基礎上,吸收民歌及皮影戲丑角的唱腔,逐漸形成了一種俏皮輕快、幽默風趣的「花口」唱法,在同行中很快流傳開來。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大鼓藝人曾一度停止演唱。1970年後,有些藝人開始演唱根據「革命樣板戲」改編的曲(書)目。商城縣文化館曾把女聲群口「鼓曲聯唱」的形式搬上舞台演出,並且加用了二胡、秦琴等樂器伴奏。平頂山礦區的大鼓藝人唐甲申邊擊鼓邊彈三弦自唱。曾參加全國煤礦系統文藝調演。
1978年後,傳統曲(書)目開放,大鼓書演出活動迅速恢夏並有所增加,同時還出現了不少家庭班組,如豫東拓城出現了一個「曲藝村」,全村大鼓藝人超百人。此時,一些專業曲藝團隊演員的藝術與文化素質較過去有明顯的提高。詞曲創作也有了專業人員,如南陽市說唱團的李國全與方城縣大鼓演員劉建民合作,改革唱腔,增加大三弦伴奏。伴奏者採用三弦書中「說二話」的形式,與主唱者一唱一和,插科打諢,大大強化了演出的藝術效果。他們創作並演出的新曲目《粉碎江青女皇夢》、《吃餃子》、《滾油桶》等,被一些專業曲藝團隊廣為傳唱。豫南息縣說唱團的作者魯成貴,在豫南大鼓」花口」的基礎上編創新腔,並加入三弦伴奏,由青年女演員鄒紅演唱的《計劃生育好》,演出百餘場,到處受歡迎。到1985年,大鼓藝人仍多在廣大農村活動。其中半職業藝人佔多數。如豫南的息縣、光山、新蔡等縣,都還有近百名的河南大鼓書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