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象席地而坐》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它為什麼能夠獲得
胡波導演的《大象席地而坐》在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劇情片大獎。該片因為導演胡波的自殺而備受關注。目前,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已經可以網路觀看,版本為230分鍾的導演剪輯版。這部電影的真容也最終曝光,每位影迷都有一個不一樣的《大象席地而坐》。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隻滿州動物園席地而坐的大象,它像是一種烏托邦,心中的一種夢想。
r如果喜歡小編的話記得留言點贊哦!
② 3個月前自縊的29歲導演獲獎了嗎
德國當地時間2月23日,中國青年導演胡波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電影節獲頒費比西國際影評人協會論壇單元最佳影片獎。胡母受邀赴德,談及兒子胡波時落淚。
10月12日,胡波好友趙亮(化名)用備用鑰匙打開胡波寓所的門,只看見那隻「帶回來,本來想著一起積極面對生活」的白貓,轉頭離開時看到了胡波懸掛的身體。
胡波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前,冬春影業將把《大象席地而坐》包含版權及收益在內的所有權益捐贈給了胡波父母。《大象席地而坐》入圍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放映的是近4個小時、胡波生前執拗堅持的原初版本。
③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電影節上獲肯定了嗎
第68屆柏林電影節已經閉幕,本屆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沒有華語電影的參與,而一部名為《大象席地而坐》的中國影片在電影節上獲得彌足珍貴的肯定。
德國當地時間2月23日,青年導演胡波(原名胡遷)遺作《大象席地而坐》獲得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論壇單元)。次日,《大象席地而坐》收獲了第二份榮譽,「GWFF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
曾由王小帥監制 後返還版權
2017年10月12日,29歲的胡波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當時他的這部處女作《大象席地而坐》正在後期製作階段,影片的監制是導演王小帥。但似乎兩位導演對於電影的創作有所分歧。
胡波2016年參加FIRST影展的創投會,他的項目《金羊毛》獲得王小帥的青睞。影片經歷了兩次改名,王小帥在之前的采訪中也提及對青年導演的欣賞,以及一些建議。
從後來公開的一些信息推測,雙方最大的分歧應在於片長,胡波最先交出一個4小時的粗剪版,王小帥希望他把時長壓縮在2小時左右,但胡波的修改版僅僅剪掉了10分鍾。
除了電影的問題,貧窮潦倒,女友離去也是壓垮胡波的原因。除了導演,胡波還有一個作家的身份,出版過《牛蛙》、《大裂》兩本小說。《大象席地而坐》中的故事也是根據自己的小說改編而來。但微薄的稿費並不足以支撐他的生活。
④ 青年導演胡遷上吊自殺在拍什麼電影
10月13日,作家河小西在微博中爆料,稱「青年作家、導演胡遷上吊自殺。」他生前自編自導的長篇電影處女作《愛在櫻花盛開時》年中剛剛完成拍攝,據悉目前正在進行後期製作,導演胡遷卻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了大家。這部還未公映的個人大銀幕處女作,也遺憾變成了遺作,令人唏噓不已。
作為影片的監制,王小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愛在櫻花盛開時》是他在First當創作評委時看到的,這個劇本和其他作品,讓他感到年輕導演懷揣的電影理想,以及對現實的關懷,很有溫度。王小帥認為,《愛在櫻花盛開時》是一部作者型的電影。
2017年2月,《愛在櫻花盛開時》正式在內地開拍,該片由《閃光少女》的男主角彭昱暢和青年演員王玉雯聯袂主演。
⑤ 驚訝!《人生七年》的導演離世,哪些導演的離開都讓我們「意難平」
英國當地時間1月7日,紀錄片人生七年系列導演艾普特去世,終年79歲。他是英國那一代最高產的電影導演之一,多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有人看過他拍攝的紀錄片《人生七年》系列,一定會得到很多啟示。
⑥ 青年導演胡遷為何上吊自殺
10月13日,作家河小西在微博爆料稱,「青年作家、導演胡遷(又名胡波)上吊自殺。」 First青年影展執行官李子為在凌晨發布朋友圈稱:「身邊的男人痛哭失聲,而我必須,代替你更用力的活著。今夜,所有語言失效。一位天才隕落,朋友圈關閉。」側面證實了胡遷去世的消息。13日下午,胡波治喪小組發布訃告,裡面稱胡波於10月12日意外離世,願他一路走好。
騰訊娛樂向 First 青年影展相關負責人求證後得知,目前胡遷去世的具體情況和細節仍有待警方的司法鑒定結果,有媒體報道稱胡遷的父母已經趕到了北京處理後事。
胡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16年,他曾以電影處女作《金羊毛》的劇本參加了FIRST影展創投會,之後簽約了冬春影業,去年8月份就正式以《愛在櫻花盛開時》為項目名稱迅速啟動,2017年2月份開始拍攝,王小帥導演擔綱監制。而相關知情人透露,「那部新片已經拍完了,後期做到一半,現在周圍人(得知胡遷自殺)也都是懵逼狀態,還不知道怎麼辦。」
此外,胡遷還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他頻繁地在 ONE等平台發表自己的短篇小說作品,並憑借《大裂》獲得了第六屆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
⑦ 胡遷是誰
今天(10月13日)上午,作家河小西在微博爆料稱,「青年作家、導演胡遷(又名胡波)上吊自殺。」
祝福作家胡遷、導演胡遷一路走好,在天堂繼續他的文學創作。
⑧ 胡波為什麼自殺
導演胡波於2017年10月12日選擇自殺,關於自殺原因根據其身邊人透露,他經濟窘迫、感情受挫、精神面臨危機,生活中的種種不易導致他選擇主動結束生命。
胡波,筆名胡遷,中國內地作家、編劇、導演,胡波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十分想拍電影,不過拍出的電影總是無法讓別人滿意,所以他後來還跨界寫了小說。
2016年7月的青海西寧First青年電影節上,胡波帶著自己的劇本《金羊毛》走上了創投會的宣講台。因為這次機會,胡波被王小帥的妻子、冬春影業的製片人劉璇注意到了。
不過,在合作的過程中,胡波和王小帥發生了分歧,胡波新作一共時長四個小時,胡波希望不剪,而王小帥則出於上映的考慮,希望能保持在兩小時內,然後二人就因為這件事疑似不和。
之後,胡波的朋友就發現胡波情緒越發低落,最後他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胡波自殺後,王小帥被質疑最多,其實客觀的說,王小帥在電影剪輯這塊的意見並沒有做錯什麼,他的想法其實和大多數人一樣。但他沒想到的是胡波死了。
胡波死後,很多網友哀悼他的離去。斯人已逝,為其緬懷。
⑨ 胡波遺作《大象席地而坐》獲得金馬最佳影片,實至名歸嗎
《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註定無法在影院上映的文藝片,因為片長3小時50分鍾,導演不肯剪短,為此導演還自殺了,以死抗議。整個影片充斥著黑暗、仇恨、壓抑、厭世與絕望。沒有華麗的燈光與烘托氣氛的音樂,更多的是剪影和死寂。有時候只剩了演員的呼吸聲和看向某處的眼神。
四個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人物便是真實的,離生活極其接近的。所以,在這些人的身上總能找到某一時期的自己,那種邊緣感是很熟悉的,都是生活的受害者。
厭世的高中生,與父母家人關系冷漠,渴望被愛,沒有未來;社會上無名無分的混混,對現實的麻木;生命將盡的老人,不知自己應該身在何處,被子女嫌棄。
⑩ 沒有華麗的演員陣容和知名導演的《大象席地而坐》,靠什麼斬獲了金馬最佳影片
片名很有吸引力,也給人感覺有別樣的意味深長著,很桑,此片怎一個桑字了得,四個小人物各自不順不快樂的生活,目光無波,觀覺低迷沉鬱,整部電影時長達四個小時,有人會覺拖沓冗長,有人也會覺是意味深長的,灰色無生氣的暗色調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