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碧海藍天電影導演

碧海藍天電影導演

發布時間:2022-07-12 05:16:30

A. 哪位大神有《碧海藍天(1988)》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讓-馬克·巴爾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TFo6pEqIQBxXg1NjfPQCxA

提取碼: xe58
《碧海藍天 Le grand bleu》
導演: 呂克·貝松
編劇: 呂克·貝松、瑪麗蓮‧戈登、雅克·梅歐
主演: 讓-馬克·巴爾、讓·雷諾、羅姍娜·阿奎特、保羅·希納爾、賽爾喬·卡斯特利托、讓·布伊茲、馬克·迪萊特、格里芬·鄧恩、安德烈亞斯·武齊納斯、瓦倫提娜·瓦格斯、金伯莉·貝克、Patrick Fontana、傑弗里·凱里、皮爾·塞姆勒、弗蘭科·第歐根尼、保羅·赫爾曼、呂克·貝松、克里斯蒂安·加奇奧
類型: 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義大利
語言: 法語、英語、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1988-05-11(法國)
片長: 132分鍾(法國)、168分鍾(導演剪輯版)
又名: 碧海情深、夜海傾情、碧海情、大藍、The Big Blue
傑克(讓-馬克•巴爾 Jean-Marc Barr)在希臘海邊長大,雖然小時候眼看著爸爸死於一次潛水事故,卻沒有削減傑克對大海的熱愛。當傑克的朋友恩佐(讓·雷諾 Jean Reno飾)找到他,勸說他參加潛水冠軍大賽時,傑克答應了,在比賽中成績突出勇奪冠軍,並且得到了喬安娜(羅姍娜•阿奎特 Rosanna Arquette飾)的愛。兩人打得火熱,傑克卻意識到他放不下、離不開大海。
意外發生了。好友恩佐在潛水中不幸喪生,傑克把恩佐的屍首放入大海當中,傑克的心中非常迷亂,他覺得自己不再屬於人類社會,只想潛進深海,像海豚一樣陪伴大海一生。盡管傳來了喬安娜懷孕的消息,傑克深情的看了看愛人,轉身投入了大海的懷抱。


B. 有個電影是講潛水的裡面主人公好像是卓爾是叫什麼電影啊 外國的

是《碧海藍天》吧?
中文片名
碧海藍天
原片名
Le Grand Bleu
更多中文片名
夜海傾情
碧海情深
更多外文片名
Grand bleu, Le
The Big Blue
Grand bleu, version intégrale, Le .....(France) (director's cut)
Grand bleu, version longue, Le .....(France) (director's cut)
影片類型
愛情 / 劇情
片長
119 min / 168 min (extended version) / France:132 min (original cut)
國家/地區
美國 法國 義大利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義大利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70 mm 6-Track Dolby SR
級別
Canada:G UK:15 USA:PG-13 Finland:S Sweden:11 USA:PG France:U USA:R Canada:PG West Germany:12 Iceland:12 Canada:A Singapore:M18 South Korea:15 Norway:10 Denmark:11
製作成本
FRF 80,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1988 Gaumont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呂克·貝松 Luc Besson
編劇
呂克·貝松 Luc Besson .....(story)
呂克·貝松 Luc Besson .....(screenplay) &
Robert Garland .....(screenplay) and
Marilyn Goldin .....(screenplay) &
雅克·梅歐 Jacques Mayol .....(screenplay) &
Marc Perrier .....(screenplay)
演員
羅姍娜·阿奎特 Rosanna Arquette .....Johana Baker
讓-馬克·巴爾 Jean-Marc Barr .....Jacques Mayol
讓·雷諾 Jean Reno .....Enzo Molinari
Paul Shenar .....Dr. Laurence
塞吉·卡斯特里圖 Sergio Castellitto .....Novelli
Jean Bouise .....Uncle Louis
Marc Duret .....Roberto
Griffin Dunne .....Duffy
製作人
Monty Diamond .....line procer: New York
Patrice Ledoux .....procer
Claude Besson .....executive procer (uncredited)
呂克·貝松 Luc Besson .....co-procer (uncredited)
Bernard Grenet .....line procer (uncredited)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Gaumont International [法國]
Société des Etablissements L. Gaumont [法國]
Weintraub Entertainment Group ..... (executive proction)
發行公司
20世紀福克斯德國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of Germany [德國] ..... (Germany)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國] ..... (Germany)
Filmauro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 (Germany)
Filmauro S.r.l. [義大利] ..... (Germany)
Samuel Goldwyn Films LLC [美國] ..... (2000) (USA) (re-release)
其它公司
Banker's Trust New York Corporation ..... thanks
Creation Express [美國] ..... costume design
Editions de la Marguerite [法國] ..... music publishing
Hotel Capo-Taormina [義大利] ..... accomodations
Hotel San-Domenico [義大利] ..... accomodations
The Dolphin Research Center ..... thanks
U.S. Virgin Island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e [美國] ..... thanks
U.S. Virgin Islands Department of Planning & Natural Resources [美國] ..... thanks
U.S. Virgin Islands Film Promotion Office [美國] ..... thanks
上映日期
法國
France
1988年5月11日
美國
USA
1988年8月22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
西德
West Germany
1988年9月22日
瑞典
Sweden
1988年9月30日
芬蘭
Finland
1988年10月21日
英國
UK
1989年2月24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1989年4月8日 ..... (Davao)
法國
France
1998年6月17日 ..... (re-release)
美國
USA
2000年7月14日 ..... (limited) (re-release)
義大利
Italy
2002年9月27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熱愛大海的賈克(Jean-Marc Barr飾),一直想與大海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時候,父親因一次潛水發生意外而被大海吞噬,賈克對大海的愛始終沒有改變。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賈克認識了年輕美麗的女子喬漢娜(Rosanna Arquette飾)並且愛上了她,自此之後,賈克的生活似乎變得無法掌握,賈克六神無主地旁徨在大海與喬漢娜的抉擇中...
本片為1988年戛納影展的開幕大片,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中,因此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帶著濃厚的自傳色彩。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但最後以回歸大海為終,為一部藍色調的電影。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一句話評論

Between what you know and what you wish, lies the secret of... [The Big Blue]
N'y Allez Pas, Ça Dure Trois Heures! [version longue]
The sea has a secret. [Australian poster]
Danger...Like Passion...Runs Deep

影片評價

作為法國人呂克.貝松的成名作,《碧海藍天》沒有任何的商業氣息,她就是一部圓夢的電影,她帶著一個男人童年的印跡和對大海的眷戀、對愛對生命的思考,講述著簡單而又永恆的故事。當音樂涌動將希臘愛琴海的海水寬闊地推入眼前,我凝神屏息。在寧靜的海島小鎮上,雅克和恩佐的友誼和戰爭從一枚硬幣開始,童年愉快地穿梭於白色和藍色之間,在希臘閃爍的陽光下,他們縱身一躍,各自尋找自己的夢想。
讓·雷諾扮演了偉大的潛水員恩佐。是的,我喜歡說「偉大的恩佐」,你一定記得他的小汽車,他滑稽的義大利潛水服,他自負的表情,他的不可一世,他的爽朗,他的柔情,他在海邊穿一身白衣彈著鋼琴,他用尚.雷諾最具有特徵的嗓音說:「我要找一個人,我要找到雅克!」。因為只有童年的夥伴雅克才是他真正的對手,只有雅克才能夠明白海洋的秘密。
「你知道怎麼才會遇見美人魚嗎?要游到海底,那裡的海更藍,在那裡藍天變成了回憶,躺在寂靜中,你決定留在那裡,抱著必死的決心,美人魚才會出現。她們來問候你,考驗你的愛。如果你的愛夠真誠,夠純潔,她們就會接受你,然後永遠地帶你走……」
雅克和恩佐就這樣在藍色的背景下,一次次的潛入深海,恩佐為了征服海洋和雅克,而雅克,雅克無需征服,因為他本身就屬於海洋,在那裡他沒有拘束,像逃離人類的異族回歸了故鄉。任何一個女人都無法忘記雅克,他那樣容易的獲取了你的心。你無法忘記他的眼神,他眸子里害羞的友善的光彩,但他不屬於任何人,我們只能遠遠的愛著他,眷戀他。我有時候也做點白日夢,一次次的將自己當成是喬安娜,夢想著能夠被雅克撫摸一次,能夠和他在希臘美麗的夜晚對視一回,在秘魯那片白色冰原上,和他初次相遇,直到最後對他說:去吧,我的愛人,去海里。
呂克·貝松沒有讓相愛的人在一起,或者說這個故事是要遠遠的將俗事拋開的。恩佐在一次潛水失誤中將生命交給了大海,雅克護送他的靈魂走入海底的深處;那些來自海的聲音,那些海豚夥伴們無時無刻不在另一個世界召喚雅克的歸來。在寂靜的夜晚,這是最後的抉擇,雅克聽見了那些聲音,他的靈魂告訴他要什麼,他告別了他的喬安娜,潛入深海,這是生命的回歸,是永恆的大愛,純潔的雅克擁有了一切,那些同他一同追逐嬉戲的海豚,也許其中一個是他少年時就消失的爸爸,也許其中一個是他的喬安娜,他偉大的朋友恩佐。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該往哪兒去呢?在《the big blue》里,在海洋的背景下,躺在寬大的藍色中聽一首天籟,直到光滑的海水覆蓋我們,一同回歸生命最初的寧靜之地。

特色影評

碧海深情
作者:崇。
《The big blue》,開始是充滿全屏的黑暗,接著黑白電影中出現蒼茫的海,無邊無際。耳邊環繞的是海豚那沉長的嘶鳴,一圈一圈,擴散開來。
愛琴海邊的礁石上出現一個奔跑的少年_雅克,生活在希臘的法國男孩,有哪樣深深的眼窩,漆黑的瞳仁,迷惘而純真的眼神讓人不由自主心生憐憫。
簡單的白房子層層疊疊,就像是迷宮那樣,目光隨著雅克的奔跑在這迷宮中竄行,跑到出口,就看到了海,蔚藍的天空映照出這碧藍的海,海水涌動,細細的波紋像是有意描繪在了深藍的幕布上。
恩佐,或許連他自己也無法分辨他與雅克究竟是對手還是朋友,戴眼鏡的少年,天然存在著一種傲氣,沉在淺淺的堤岸附近的金幣,他從雅克那裡「搶去」,不,也並不能夠稱為搶,6秒的快速下潛,或許他為的不是那金幣而是對手,雅克眉頭緊鎖,並沒有答應他的挑釁。
第一次看見海豚是在夢里,真實的就像是雅克每次潛入海底與那些生命交流那樣普通,游過來的海豚驚了他,筆直的上游,夢醒了,也許這就是它的召喚,那蔚藍的海。
父親死於最後一次下潛,他對雅克說:別擔心我了,要是我累了,會有美人魚來幫我。
牽拉著生命的繩斷裂的時候,雅克拚命的想要跳入海中,叔父抱著他的腰使他無法入海,他拚命掙扎著,手臂擊起的水花混雜著淚水,讓人的心沉悶的疼痛,疼痛的人是恩佐,愛琴海岸的礁石上他看見了這一切,拚命的呼喊雅克的名字
黑白電影終於結束了,以黑白與彩色分割時間,時間這端的他們長大成人。
喬安娜無疑是這部深藍電影中的最暖色調,黃色的頭發,雀斑,大眼睛的女孩,獨自來到冰天雪地的地方,在房子的大門前遇見了穿紅色潛水服的男人,深深的眼窩,迷惘而純真的眼神,是的,他是雅克,潛入深深的冰湖,他游動在其中,不呼吸,也似乎不用呼吸,深藍色的潛水服,深藍色的海,似乎他本來就是屬於這里的。
握著記錄雅克心跳頻率的紙帶,喬安娜眼中閃爍的是關切與那一抹柔情。
恩佐成為了世界潛水冠軍,弟弟說:「你可以買很多東西。」他說:「不,我要找到他,那個法國小子。」少年時代未完成的角逐他一直記憶在心中,而他堅信他才是他的競爭對手。
恩佐和雅克相遇,他們是朋友,很好的兄弟,一次次彼此超越著,滑入海中的鏡頭里升騰著氣泡,一百、二百、三百……英尺數的增加,心裡突然如同落入深海般的沉重,悶熱。
雅克打開錢包給喬安娜看,裡面是碧藍池水中的海豚,他說:看這是我的家人。然後他哭了,孩子那樣的哭泣,他說:「你見過什麼人有這樣的家人么?」他愛大海,他愛海豚,但不可否認,他與人們是不同的,就像來自另一個空間,他應當屬於大海。
不只一次看見雅克抱著海豚在碧藍的水中游動,翻騰,海豚銀白光滑的脊背在海中是那樣的美好動人,深藍的海讓人深深沉迷無法自拔。
恩佐死了,終於他是無法戰勝雅克的,四百英里深的海水中,他長久的下潛,越潛越深,他對雅克說:「你是對的,那裡其實更好。他讓雅克把他放在海里,就那樣在海水中深深下落,緩慢,優美,他是屬於那裡的,這樣自信驕傲的男人,他曾在愛琴海邊彈一架白色的鋼琴,笑容明媚,不斷地追求與挑戰,終於他成功了,歸屬了蔚藍,潛去了最深的地方。
又一次雅克在夢里見到海豚,成群的海豚游動,於是他似乎明白了,下潛前的最後一次告別中喬安娜哭了,她說那裡什麼都沒有,是又黑又冷的,而這里有我,有解冷的我。雅克不看她只是說我只是想去看看。喬安娜趴在船沿上說:好吧!我的愛人,你去吧!可愛的喬安娜,有小小的雀斑,頭發凌亂,笑起來露出潔白的牙齒,穿雅克大大的長體恤陽光明媚的女人。她哭了,想起恩佐曾對她說,你愛他愛得太深,於是看不清他並不屬於這個。
曾經雅克講給喬安娜的那個故事:當你潛入海底,那裡的海水不再是藍的,天空在那裡只成為回憶,你就躺在安靜里,你在那裡,決心為她們而死,只有那樣人魚才會出現,如果你的愛足夠純潔與真摯,他們就會和你在一起,然後永遠的把你帶走。
400英尺深的海底,雅克又一次看見了海豚,他微笑,終於松開了牽著他生命的繩索。
或許從一開始,雅克——這個有深邃如海一樣眼眸的男人就該回到大海,那樣純澈的靈魂在那裡才能夠獲得歸屬。
(《The big blue》首映於法國,1988年由美,法,意合拍,為呂克貝松成名作。)
大海詠嘆調《碧海藍天》
作者:極品影蟲
我一直認為,一部好的影片至少要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其中,構思精巧的劇情,激烈碰撞的人物必不可少。最起碼,也得讓眼球和耳朵過過癮。我抱著這種「傳統」看法已經很多年了。直至影片《碧海藍天》的出現。
如果要想從本片的故事中找尋「刺激」將是徒勞的。導演呂克.貝松的這部早期作品與他以後拍攝的多部影片相比更象是一部「實驗之作」。因為,支撐起整部影片的基石不是技巧,而是「本能」!如果讓我陳述影片的劇情可能不需要三十個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洛城機密》的分支都足以填滿兩部《碧海藍天》。愛情、友情、親情,導演也只是淺嘗輒止。然而,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我卻看得如痴如醉。奇怪!平淡的故事加平凡的人物等於精彩的影片,導演是如何讓這個看似荒謬的等式成立起來的呢?
「放棄」不同於妥協,是因為有更「精彩」的主題需要彰顯,因為影片觸及到的領域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情感界定,主人公顛覆常理的行為似乎也無法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釋。導演在此一掃細枝末節的羈絆,成功的喚醒了觀眾沉寂於內心深處的「海洋情結」。
傑克與亞舍是生活在義大利臨海的兩個小男孩。傑克憂郁、靦腆,亞舍開朗、自負。他們共同的愛好是潛水,(這可能也是兩位主人公唯一相同的地方)。或許,童年的記憶永遠都是灰色的,影片在記述這段歷史時,採用了黑白膠片。傑克的父親由於一次事故葬身海底。(與同類題材的影片處理為造成了主人公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不同)傑克似乎並未因此就懼怕海洋,反而更加「浸淫」於潛水。(在此,影片為主人公與眾不同的性格埋下伏筆)與傑克近乎「本能」的愛好不同,亞舍雖同樣精於潛水,但他所迷戀的卻是天賦帶給自己的成就感與「名譽」。兩個孩子之間的友誼其實更多的是建立在競爭之上。(雖然傑克並不知曉這一點)
成年後的傑克與亞舍各奔東西,然而、命運的紐帶卻似乎總將他們系在一起。一次挑戰潛水極限的比賽讓他們再次重逢。生命與海洋之間的精彩對話就此展開。如果你是剛看完《完美風暴》再來欣賞此片,那傑克與亞舍的行為就肯定屬於「瘋狂」之列。《完》刻意表現的是海洋的狂躁和吞噬一切的恐怖。並用「黑色」來體現這一主題。然而《碧》卻試圖透過主人公那似乎「不可理喻」的瘋狂行徑來向觀眾傳達「生命回歸」的思想。孕育與包容一切的大海對人類而言不應該是陌生與恐懼的代詞。所以,影片鏡頭里的大海永遠都是湛藍的,顯示出一種壯觀的美。並且,導演將這一風格貫穿始終,讓人不禁產生與主人公一起暢游大海的沖動。
我們無法嘲笑傑克的純真,因為當傑克與海豚一起嬉戲,流露出的笑容竟是那麼清澈、甜蜜。我們也無法唾棄亞舍的自大,因為當一項世界記錄被他刷新時,我分明聽到被喜悅激盪後明顯加快的心跳。影片主人公身上體現出來的素質正是生活在現代都市中的人最為缺乏的。這是一種未被世俗功利所侵蝕的「單純」。一種為了追求夢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勇氣。導演為了把這種分別更清晰的呈現於觀眾面前,特意安排了「喬安娜」這個角色。應該說,喬安娜身上體現出的氣質與她的價值取向暗合了觀眾的普遍看法。她與傑克從相愛到疏離產生的各種沖突也可看作兩種不同人生觀的激烈碰撞。當然,導演最後還是讓「夢想」戰勝了「現實」,成全了影片「完美」的主題。
不可否認,挑戰潛水極限有很大的危險性。導演也並未逃避這一事實。但是,他卻通過角色的特立獨行重新賦予「死亡」不同於一般的含義。傑克與亞舍在不斷挑戰記錄的冒險中,似乎懷著一種使命感。這讓我想起那句登山者名言「因為,山在那裡。」真乃異曲同工也。本片主人公潛水的動機也很簡單,「因為,海里有他畢生探尋的一個夢,為了尋覓它,每次潛水,都很難為自己找到一個上來的理由。」但是,極限並不代表無限,當比賽變作當傑克與亞舍兩人之間的競爭時,死亡就已經站在一旁窺伺他們了。導演在本片中處理兩位主人公死亡的手法是我見過最唯美的一種。我甚至都不願將它稱之為死亡,當我看到傑克與海豚最終相伴,游向海洋深處時,我更願意相信這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回歸」。而不是終結。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樂非常有特點,精彩卻不喧賓奪主,巧妙的融入影片絢麗的畫面中並相伴始終。好似生命最自然、最原始的吶喊,給人一種深入肺腑的暢快與淡淡的感動。
《碧海藍天》是導演呂克.貝松隻身闖盪好萊塢之前的作品。整部影片呈現出一種清新、流暢的敘事風格,並流露出其對生命與自然深深的眷戀。這與他往後作品的「另類」有很大不同,(當然,本片主題也有叛逆的一面,只是比較隱秘罷了。)欣賞這種影片無須太多的智慧,你只須徹底打開自己心靈的窗戶,讓情感自然流露,並伴隨著故事的起伏自由徜徉其中,最後,留給你的定是無限的愜意與一顆愈發明澈的心靈。
呂克.貝松曾說「電影,不過是一片阿司匹林」。看完這部影片後,我相信了。
[編輯本段]精彩花絮
·亞瑟救起被困潛水員的那艘船,名叫「奧林匹亞」,至今仍保留在希臘的Amorgos。
·電影是虛構的,然而其靈感來源於專業潛水員雅克·梅荷和亞瑟的故事。
·電影在法國引起巨大轟動,在電影院持續放映時間超過了一年。
·該片是法國80年代獲得經濟效益最好的一部電影。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1988坎城影展開幕大片,1988凱撒獎〈最佳音樂及最佳攝影〉
[編輯本段]精彩對白
英文部分
Jacques: I don't understand. Please explain to me.
Enzo: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Jacques: Everything!
Enzo: About what?
Jacques: About everything!
Enzo: Mama mia.
--------------------------------------------------------------------------------
[After getting 10.000 dollars]
Roberto: Enz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e money?
Enzo: Have the car painted.
Roberto: Guiseppe will do that for 25 dollars.
Enzo: Then tell him to wax it too.
--------------------------------------------------------------------------------
Enzo: Don't look at Jaques as if he was a human being, he comes from another planet.
--------------------------------------------------------------------------------
Enzo: Ah, I was 17! I was so in love with her, I tried to die for her. Two years later I can't even remember her name. Time, erases everything.
--------------------------------------------------------------------------------
[After receiving ,000]
Roberto: Enzo, really, whatcha going to do with the money?
Enzo: A rosary for mama, a dress for Angelica and you , get yourself a suit that fits. But most important.
Roberto: Yes
Enzo: Find me the Frenchman. Find me Jacques Mayol.
----------------------------------------------------------------------------
Let』s talk about my world. My world is you. I love you. I want to live with you. I want to have a baby with you. I want to have a house with you. A car with
you. A dog with you. You know that? Jacques ........
--------------------------------------------------------------------------------------------------------------------------------------------
Go ,Go and see , my love!
中文部分
——潛水痛苦嗎??
——很痛苦。?
——為什麼你還要潛水呢??
——潛水的痛苦在於,當我身處海底時,會找不到讓自己浮出水面的理由。
你知道該怎麼樣才能見到美人魚嗎?
潛到海底。
在那裡,海水甚至已不是藍色。
藍色成為了回憶。
你漂浮在寂靜中。
呆著。
要下定決心願為她們而死。
只有這樣她們才會出現,
才會出來見你,判斷你對她們的愛有多深。
如果
愛為真。
愛為純。
她們就會和你在一起。
永遠的帶你離去。
[編輯本段]穿幫鏡頭
·連續性:雅克脫下他的運動鞋然後又是穿著運動鞋跳進水池裡。即使導演切換了鏡頭,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出他換了鞋子。
·連續性:在紐約,當喬安娜把她的原始報告遞交給老闆的時候,她手中的香煙。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的浪漫代表作《碧海藍天》全新藍光版B區套裝共有三碟:第一碟收錄全新修復的《碧海藍天》加長版正片,第二碟收錄呂克-貝松的第五部長片《亞特蘭蒂斯》,第三碟為花絮碟(包括95分鍾的幕後製作紀錄長片,41分鍾呂克-貝松參加1988年戛納影展記者會的視頻)。
本片遭到主流影評界的排斥(影評人認為水下攝影是惟一值得稱道的元素),但在影迷當中卻享有較高的地位。
[編輯本段]精彩影評
他們原本屬於海
兩個原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最終都回家了。
法國人的片子,常常讓我跟不上他們的調子,得費好大勁才能望其項背。
一部純美的片子,純在於傑克的世界,美在於那種至深的湛藍。
很喜歡湛藍色,能讓人很靜也很平,深海區就是如此的藍。
呂克貝松鏡頭下的地中海很美,人魚同游的場景讓人不忘。
恩佐和傑克不屬於這個世界,他們屬於海,最終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回家了,當傑克最終放手,與海豚一起消失在深海 中,確實,這種境界,你只能佩服法國人的創造力了,或許,法國人也不屬於這個世界。

C. <碧海藍天>(The big bleu)的結尾大神們幫幫忙

海豚就是雅克最好的朋友,甚至像是愛人一樣。還記得那個片段,雅克救了一條海豚,在海裡面和它游戲,完全忘記了岸上的一切,他悠然自如,溫暖地微笑,在海里他掌控著一切,任海豚帶著他飄游,身體自然地游動,只是一種本能,生命變得簡單而純粹,時間不再重要,停滯在這一瞬間。岸上的女人和朋友,放縱著他,讓他自由地沉浸在海洋里,但對他們來說時間是流動的,恩左催他回去,在那裡還有等待著狂歡的人們,相對於雅克和海豚的自在,另外的一切彷彿都是多餘的,甚至是妨礙,我會想要他們全體消失,那就是自私的追求自我的人會帶給別人的痛苦吧。雅克如一股清泉,他帶給身邊的人原始的感動,卻最終不得不離去,留下唏噓和傷感。如果這樣的人不曾降生於世上,對別人對他們自己也許都是更幸福的,只是平凡的人們的生活會不再有流星劃過天空的剎那閃耀,未嘗也不是一種寂寞。 潛水,對這兩個大男孩來說,帶來的並不相同。恩左得到了超越和勝利的快樂,雅克得到寧靜和內省的片刻,只有片刻,他又不得不回到岸上,岸和海其實是人外在和內在的比喻,我們不得不敷衍於世上。而岸上的恩左是那麼積極地活著,積極地追求著超越,我好喜歡他的熱情。在他將死的那一刻,他才發現自己沒有雅克愛海那麼深,他讓雅克把自己放回海里,他要去看清楚那個地方,那個雅克深愛的地方。在恩左死之前,雅克還有活著的力量,而恩左死了之後,海洋的力量強大到要把他吞噬。他夢見海水從屋頂瀉下,他知道自己會被捲入,其實那一刻他很懦弱,他屈服於自己的內心。世間只剩下女人和愛情可以留戀,女人在哭訴:我在這里,我才是真的。沒有用的,心靈是沒有辦法欺騙的。女人最後只能說,去吧,我的愛人。然後雅克就游入了那個海底,在見不到光芒的深藍里,有來接他的海豚朋友,他隨它而去,自由了。 是悲傷讓人們開始審視自己的心靈,還是天賦,是童年的陰影造成了雅克的選擇,還是他天生就是憂郁曖昧沉靜的載體,不要緊了,我只知道,他已經找到了他所要的,而我們還在世間奔走,任心靈游盪。 據說這套片子有兩個長短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配樂,我看的這一部應該是配的是原創音樂,因為有很強烈的空靈和濃重,如來自大海深處的敲擊,如心深處的探問,你會不自禁地被感動了,好想好想完全陷入,隨雅克而去,又有一點點的驚粟,未知世界的聲音總是讓人畏懼的不是嗎,就好象人們總是不願意直面心靈的脆弱,於是在這世界假裝堅強,繼續媚俗地生存。 影片的基調是深藍,童年時用了灰色來形容記憶,描述一種人之初的遭遇和根源,另外的時候都是藍。也許是我的記憶錯亂,我總是覺得主人公身著藍色,用孩童般的純藍的眼睛,無辜地凝望世界,溫柔的笑容也透著藍的憂郁,身後明明是陽光燦爛,卻只想投入那片深藍。我喜歡雅克深邃憂郁的眼神,可他一笑起來,又如孩子似的明凈,有融化心靈的力量。如果恩左是熱情,雅克就是憂郁,火有眩目的美,但是水也有一樣優柔的美,都一樣吸引人,性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擇,當他們一起選擇了海和潛水,他們就擁有了相似的靈魂。喬安娜我會覺得是多餘的,兩個男人打賭憋氣的時候,在池底倒酒乾杯,我想這是男孩間才有的契合,女人只是覺得他們在胡鬧,她成了一個真正的陪襯。只是如果沒有女人,男人的世界也是不完整的,正如恩左所說,她們有時候是最重要的,在他們暫時脫離了自己的夢想的時候,而最終,他們都沒有為了女人而放棄夢想,只有女人想拚命拚命地擠進去,最後才發現是徒勞。 呂克貝松曾說這是他最好的片子,我相信,因為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去到好萊塢,沒有沾染上那裡的俗,他只是簡單地寫自己的故事,我們並不一定都能看懂,我們只要看懂感動自己的那一部分就好了,正如他所說,電影,不過是一片阿司匹林。

求採納

D. 呂克貝松的電影碧海藍天 女主角叫什麼

羅姍娜·阿奎特 Rosanna Arquette

羅珊娜·阿奎特1959年8月10日生於美國紐約一個演藝世家。擁有俄羅斯、法國和猶太血統。不但祖父、父親是藝人,且家中的五個兄弟姐妹也均為演員。很小就在父親的引領下參加舞台劇表演。1974年開始在電視劇中集中亮相,1979年踏入影壇,1983年以《少女生涯原是夢》嶄露頭角,1985年在《不顧一切地尋找蘇珊》中更搶盡合演紅星麥當娜的光彩,以一種神秘迷人的韻味,贏得萬千男性觀眾的青睞。其後活躍於歐美影壇,主演的影片風格迥異,角色變化多端,且大多比較另類,其中包括《碧海藍天》、《下班後》、《大都會傳奇》、《低俗小說》、《超速性追輯》等名片,曾有過三次失敗的婚姻,育有一女。

E. 告訴我幾個法國電影導演、演員的名字及其作品。

呂克·貝松
《碧海藍天》,讓·雷諾
《這個殺手不太冷》,《天使A》,《第五元素》,《聖女貞德》
讓·皮埃爾·熱內
《天使愛美麗》

F. 呂克貝松說他一生只拍幾部電影

"一生只拍10部",不過只有說當導演,不包括編劇啥的.
最近上海電台還有他的訪談,LZ可以網上搜來看看.好像是楊讕的節目/有提到的.

作品年表:
2000《舞者/呂克貝松之光芒萬丈/Dancer, The》(法國)、《終極殺陣2之霹靂雷霆/Taxi 2》(法國)
1999《聖女貞德/Joan Of Arc》(法國)
1998《出租汽車/Taxi》(法國)
1997《第五元素/Fifth Element, The》(法國,美國)
1996《Kamikaze》
1994《職業殺手裡昂/這個殺手不太冷/Professional, The;leon》(法國,美國)
1993《Point of No Return》、《舐血狂花/Assassin, The》(美國)
1991《大西洋島/Alantis》(義大利,法國)
1990《墮落花:尼基塔/Femme Nikita, La》(法國,義大利)
1988《碧海藍天/Big Blue, The;Grand bleu, Le》(法國,義大利,美國)
1985《地鐵/Subway》(法國)
1983《最後的戰斗/Dernier combat, Le (法國)》

獲獎記錄:
1990年《尼吉塔》(Nikita)獲得第1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9項提名,榮獲一個獎項
1988年《碧海藍天》(The Big Blue)獲得第1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8項提名,並榮獲二個獎項包括最佳導演
1985年《地鐵》(Subway)榮獲第11屆法國電影凱撒獎13項提名,並榮獲三個獎項(詳細資料)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碧海藍天 (1988) .... 導演
暴力13街區 (2004) .... 導演
綠芥刑警 (2001) .... 編劇
企業戰士 (2001) .... 編劇
第五元素 (1997) .... 導演
鬱金香芳芳 (2003) .... 編劇
的士速遞3 (2003) .... 編劇
光芒萬丈 (2000) .... 編劇
暗流2:天使啟示錄 (2004) .... 編劇
車神 (2003) .... 編劇
的士速遞2 (2000) .... 編劇
碧海情天 (1988) .... 導演
不歸路 (1993) .... 編劇
這個殺手不太冷 (1994) .... 導演
聖女貞德 (1999) .... 導演
的士速遞 (1998) .... 編劇
的士女王 (2004) .... 編劇
狼犬丹尼 (2005) .... 編劇
地下鐵 (1985) .... 導演
最後決戰 (1983) .... 導演
亞瑟 (2006) .... 導演
13區 (2004) .... 編劇
非常人販2 (2005) .... 編劇
女搶匪 (2006) .... 編劇
亞特蘭提斯 (1991) .... 導演
霹靂煞 (1991) .... 導演組
法國電影大師:呂克·貝松電影作品集

一提起法國導演,人們通常的第一反應是一個無比深沉、或者超級前衛的形象,似乎他們總是熱衷於表現人類精神危機之類的東西,充滿知識分子氣。在這種情況下,呂克·貝松就顯得十分另類。這個來自法國的導演,既可以拍出夢境般純凈的《碧海藍天》,也可拍出比好萊塢更好萊塢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還揚言自己只拍十部電影就夠了。對於電影,他沒有太多的豪言狀語。他說他自己拍片,只是為了某個坐在戲院角落裡的少年,「只要這小孩喜歡我的電影就夠了!」

實際上呂克·貝松的作品已經遠遠超過十部,最新的《非常人販2》已經在北美票房榜上打拚了。

5K名為《呂克·貝松眼中的電影》作品集,收錄了其截至2005年最新《狼犬丹尼》一共21部電影,21D5。所有作品均精心挑選最佳D5配置,其中不乏獨家。

以下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 /The Last Combat (1983)——24歲的呂克貝松初出茅廬的異類之作,影片沒有任何大腕,也無任何對白,完全不含任何商業因素,卻一舉拿下瑞士阿沃基影展評審特別大獎及影評人獎,也開啟了呂克·貝松國際大導演的大門。一區版,由於本片沒有對白,所以也沒有任何字幕。可變型寬熒幕,畫質修復的非常不錯。本片是黑白片。

地下鐵Subway (1985)——此片是呂克·貝松初次結合大卡司,邀請身價不斐的大明星有伊莎貝艾珍妮,克里斯多夫藍伯,尚雨格安哥拉等來演出。此片有連環漫畫式風格,對話簡扼,通俗的警匪片卻帶著巴洛克式的色調。此片的出發點是邊緣人克里斯多夫藍伯對伊莎貝艾珍妮的迷戀。這是一部擁有繽紛原色的電影(藍,紅)。解剖現代文明底下的地鐵。克里斯多夫藍伯以此片贏得法國凱薩獎最佳男主角。這張D5的配置也可謂獨到,法2+正宗六區國配+三區中文字幕,法2畫面是可變的,畫質不錯,六區國配似乎還是頭一次加到9區節目中來。

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The Big Blue(1988)——這部片子太有名了,所以偶就不多介紹了。日2版。

霹靂煞/尼基塔Nikita(1990)——此片是呂克·貝松從一個特務殺手角度,來解剖國家官僚體系背後的恐怖黑爪。濃厚的商業色彩讓好萊塢相中而將此片重拍成美國版的"雙面女蠍星",由布麗姬方達詮釋片中的女殺手。此片也呈現呂克·貝松對人性的探索,是部黑色調的動作片。此片也是呂克·貝松電影風格朝著好萊塢商業領域轉變的關鍵之作。日2版+六區國語+六區中文字幕+三區中文字幕,這個配置對於D5來說比較豪華了。另外說明一下,六區的中文字幕實際上跟國語翻譯一樣。日2的畫面也是原版中的佼佼者。

亞特蘭提斯Atlantis(1991)——此片無演員,只有旁白,這部影片將帶領影迷進入美麗的海底世界,配上美妙的音樂,以音畫來表現不同的生活面貌與心靈層面。此片是1991年威尼斯影展的開幕大片。這也是一部充滿環保意識的影片,全片只有悠遊大海的魚,毫無人影,是呂克·貝松又一次冒險之大不諱之作。此片與10年之後出現的《深藍Deep Blue》有異曲同工之妙。日2版+自製中文字幕,日2可變畫面畫質很不錯。本片只在影片開頭有一段簡單的英語獨白,所以自製字幕沒有任何問題,本片精妙之一,就是幾乎沒有任何對白,全憑觀眾想像力任意發揮,去領略一個神秘的海底世界。影片拍攝精美異常,值得好好欣賞。

殺手萊昂Leon /The Professional(1994)——本部影片是呂克·貝松的顛峰之作,也是呂克·貝松的第一部美國電影。從此呂克·貝松憑著自己對電影的獨特見解,在大師雲集的好萊塢殺出了一席之地。並且,本片也被譽為《尼基塔》的姊妹篇,前後兩部影片講述了男女殺手的復雜世界。一區特別版(畫面水準跟超碼版大致一樣)+六區版國配+電視版國配+六區DVD字幕+享譽江湖的全美版中文字幕,此片其實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確鑿的消息能證明三區有發售DVD,以前的字幕都是全美那版仿三區字幕,集成六區字幕的,5K是第一家。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呂克·貝松真正好萊塢商業化的第一部大作,以好萊塢流行的科幻為題材,加上布盧斯·威利的加盟,成為真正的賣座大片。一區特別版+三區全套字幕+六區國配,江湖傳聞此特別版的畫面要優於之前發布的超碼版。

出租汽車Taxi( 1998)——呂克·貝松經典的幽默片之一,也很出名了,不再介紹。法2TF1+三區中文字幕+六區國配。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1999)——個人認為呂克·貝松比較爛的一部片之一,宗教題材看來不適合這位天才導演,而且,女主角神經兮兮的表演著實讓人有點透不過氣來。不過,片子隨爛,配置可不差。日2超碼版+三區中文字幕+六區國配。

出租汽車2Taxi2( 2000)——98年經典搞笑片的續集,Taxi三部曲大概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本集同樣是TF1素材,法2TF1版+三區中文字幕。

無聲的舞者Dancer, The( 2000) ——2000年是呂克·貝松的多產年。人們不會忘記在2000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那部由馮特里爾導演的震撼了評審團和無數觀眾的丹麥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冰島女歌手比約克把這位「黑暗中的舞者」演繹得入木三分。她讓我們知道語言是可以看見的。影片《無聲的舞者》同樣是一部描寫舞蹈語言的影片,但在呂克.貝松這樣一個前衛、叛逆並不斷向自己挑戰的導演手中,它就附加了許多與眾不同的東西。
本節目5K為獨家配置,市面以前並不見其他版本面世。5K此片獨家法2版+自製優質字幕(無三區),首次面世的法2素材非常值得稱道。

龍之吻Kiss of the Dragon(2000)——本片呂克貝松其實是編劇+製片,不過,將這部影片放到呂克·貝松的作品集里還是非常合適的。這是呂克·貝松第一次功夫片的嘗試,而且也是第一次與中國演員合作,龍之吻盡管不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但是,這也是李連傑邁進好萊塢的重要一步。呂克·貝松就盛贊李連傑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演員。一區版+三區中文字幕。

綠芥刑警Wasabi(2001)——在嘗試跟中國演員合作之後,呂克·貝松似乎對東方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首次與日本知名女星廣末梁子合作出品了這部影片,不過,這部片子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好評,大多數影評人都批評呂克·貝松敷衍了事。韓三版+三區中文字幕+六區國配。

非常人販The Transporter(2002)——同樣呂克貝松只是擔任了本片的監制,導演是香港功夫片領軍人物之一的元奎Corey Yuen,更有靠拍攝三級影片走紅的舒淇Shu Qi加盟。一區版+三區全套字幕+國語。

出租汽車3Taxi3( 2003)——在前兩集的《的士速逮》系列電影中,我們領略了法國人獨特的法式幽默和搞笑能力。既有的士飆車的速度刺激,搞笑司機的睿智,又有對法國馬賽警察嘲諷的噱頭。第三集用回第二集的原班製作精英,選擇寒冷的季節,把場景搬上冷峻陡峭的阿爾卑斯山,冰天雪地的場面壯觀浩瀚,動作難度更大更刺激,極盡速度的雪山飆車精彩紛呈,加上頗有新意的幽默感,大大提升了電影觀賞的娛樂性和趣味性,華人女星白靈也參與了演出。日2版+三區中文字幕。日2版的優勢是帶有滿檔DTS,不過對於D5節目似乎沒有什麼價值。

鬱金香芳芳Fanfan la tulipe (2003) ——這個電影使人想到大仲馬的小說,故事曲折離奇,充滿傳奇色彩,俏皮幽默,但過目即忘。影片編劇是呂克·貝松。法2+三區中文字幕+六區國語。

車神Michel Vaillant(2003)——本片作為中法文化交流的項目之一,是中影集團重點引進的法國大片。除了酷,沒啥別的感覺了,看來呂克·貝松對汽車似乎也情由獨鍾啊,跟汽車相關的影片,算一算也至少有4部了。採用畫質最佳的法2版+三區中文字幕+六區公映版國語。市面帶國語的D9都不多,5K的D5倒是帶上了這條國配。

暗流2:末日天使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2004)——呂克·貝松與讓·雷諾再度聯手!融合《七宗罪》的驚悚,以及《印第安納·瓊斯》的冒險動作,刷新觀眾視野!2003年,影片《暗流》曾經以中國第一部進口分帳法國大片的身份被引進國內發行。由於該片是美國投資、法國班底拍攝的好萊塢式偵探懸疑片,因此融合了法國電影細膩優雅、善於營造氣氛的特色,以及好萊塢電影所擅長製作的宏大逼真的動作場面,讓觀眾獲得視聽和心理上的雙重滿足。《暗流》在世界各地公映後好評如潮,創造高額票房收入,更榮獲2001年法國電影最高獎--愷撒獎的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電影音樂及最佳音響五項提名。在如此成功的背景下,續集《暗流2:末日天使》的推出自然不足為奇了。這是大名鼎鼎的呂克·貝松與著名影星讓·雷諾的再度攜手合作,共同再創法國動作片的奇跡。該片延續了《暗流1》中的驚悚風格,監制兼編劇呂克·貝松的劇本向觀眾們提供了更多令人不解的神秘感,而情節的錯綜復雜性,也比上一集更加豐富,是一個真實社會案件與神秘宗教的混合體。
5K本D5使用了日2素材,日2版+三區中文字幕,這片日版的畫質簡直好到驚人。

的士速遞(美國版)TAXI(2004)——本片是1998年法國賣座電影《的士速遞》(英文同名)的翻拍片,當時那部電影是由傑萊德·皮爾斯導演,呂克·貝松編劇和監制的。影片在上映後獲得大獲成功,不僅創造了國內票房記錄,還順勢進去美國,在世界范圍內造成轟動。 日2dts加長版+三區中文字幕,有泰語音軌。

暴力街區Banlieue 13(2005)——呂克·貝松編劇,三區版。

狼犬丹尼 Danny the Dog (2005) ——《狼犬丹尼》由歐美雙方斥資4500萬美元合拍而成,是法國名導呂克·貝松(Luc Besson)繼《終極殺陣》(taxi)、《赤色追緝令》等片之後,又一部身兼製片與編劇的力作,影片由《美麗新世界》和《玩命快遞》的助理導演路易·萊特瑞爾(Louis Leterrier)執導,由享有「中華第一武指」美稱的袁和平擔任動作指導。片中更是明星濟濟,包括中國功夫皇帝李連傑,黑人影帝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主演《大敵當前》的鮑勃·霍金斯(Bob Hoskins)。 5K本節目使用三區版素材製作而成,帶國粵語配音。

G. 《碧海藍天》劇情 詳細一點的 thx

故事是圍繞一個叫雅克的男孩展開的。他是那種屬於大海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追隨者大海,終於,當他幼年的好朋友也死於大海時,他下定了決心,拋開了自己的女友,最終投入到大海中。
我認為碧海藍天是一部很夢幻的片子,說不上悲劇還是喜劇。或許只是導演心中的某種夢而已,與商業片不同,是個值得看的片子~

H. 求電影《碧海藍天》《BIG FISH》的簡介

<BIG FISH>
大魚老爸/大智若魚/大魚 Big Fish (2003)

導 演:
蒂姆·伯頓 Tim Burton
主 演:
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海倫娜·邦漢·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丹尼·迪維圖 Danny DeVito 比利·克魯德普 Billy Crup 艾伯特·菲尼 Albert Finney 傑西卡·蘭格 Jessica Lange Jake Brake
上 映:
2003年12月10日 ( 加拿大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評 分:
8.1/10( 38132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
125 分鍾
類 型:
劇情 喜劇 冒險 奇幻
分 級:
阿根廷:Atp 澳大利亞:PG 葡萄牙:M/12 瑞士:12 新加坡:PG 新加坡:NC-16

劇情簡介:
在《大魚老爸》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里,導演蒂姆·波頓再次施展他超凡的想像力,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愛德華·布魯姆(阿伯特·芬尼 飾)是個喜歡大吹大擂的老頭,他常常誇大自己的經歷給別人聽,講他年輕時(伊萬·麥克格雷 飾)如何浪跡天涯風光無限,從阿拉巴馬的一個小鎮出發游歷世界,然後閱盡人間無數滿載而歸。
布魯姆說他曾經看過巨人、大風雪、巫婆、以及酒店裡的連體歌手……雖然大家都對這位布魯姆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威爾(比利·庫德普 飾)卻覺得爸爸虛榮浮誇,跟他疏遠了很久。威爾的母親桑德拉(傑西卡·蘭格 飾)希望父子能夠和好,試圖重新建立他們的感情,但沒想到天意弄人,布魯姆竟然身患癌症死去了。
直到此時,威爾才為以前對父親的態度感到後悔,他發覺自己對父親了解太少,父親的一生也在他的誇誇其談里撲朔迷離。為了體會父親當時的真實際遇,威爾開始根據父親生前講述的經歷,去虛構父親的傳奇一生。在他的虛構下,年輕的父親(伊萬·麥克格雷 飾)是個旅行推銷員,常常離家到遙遠的南方去出差,而且每一次出差都經歷奇異的冒險和刺激。
威爾根據父親的講述,虛構出了四個不同的傳奇故事,但每一個都以父親的死亡作為終結。在這個過程中,威爾開始以他父親當時的心情體會所有的人、事、物,從而發現父親一生的成功和失敗……

http://www.mov6.com/title/tt0319061/
-----------------------------------------------

《碧海藍天 Grand bleu, Le (1988) 》

基本信息:

導演:呂克·貝松 Luc Besson

主演:呂克·貝松 Luc Besson 羅贊娜·阿凱特 Rosanna Arquette 讓·雷諾 Jean Reno 讓-馬克·巴爾 Jean-Marc Barr Griffin Dunne Constantin Alexandrov Kimberly Beck Claude Besson

地區:美國 法國 義大利 ( 拍攝地 )

對白:英語 法語 義大利語

顏色:彩色

聲音:70 mm 6-Track Dolby SR

時間:168 分鍾

類型:劇情 愛情

劇情簡介:

熱愛大海的賈克(Jean-Marc Barr飾),一直想與大海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時候,父親因一次潛水發生意外而被大海吞噬,賈克對大海的愛始終沒有改變。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賈克認識了年輕美麗的女子喬漢娜(Rosanna Arquette飾)並且愛上了她,自此之後,賈克的生活似乎變得無法掌握,賈克六神無主地旁徨在大海與喬漢娜的抉擇中...

本片為1988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大片,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中,因此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帶著濃厚的自傳色彩。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但最後以回歸大海為終,為一部藍色調的電影。

1988坎城影展開幕大片,1988凱撒獎〈最佳音樂及最佳攝影〉

http://www.maitix.com/MaitixGroup/4359.html

I. 看過luc besson的《碧海藍天》的進 我看了有些糊塗

多家評論,希望能有助於你的理解

如果要想從本片的故事中找尋「刺激」將是徒勞的。導演呂克.貝松的這部早期作品與他以後拍攝的多部影片相比更象是一部「實驗之作」。因為,支撐起整部影片的基石不是技巧,而是「本能」!如果讓我陳述影片的劇情可能不需要三十個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洛城機密》的分支都足以填滿兩部《碧海藍天》。愛情、友情、親情,導演也只是淺嘗輒止。然而,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我卻看得如痴如醉。奇怪!平淡的故事加平凡的人物等於精彩的影片,導演是如何讓這個看似荒謬的等式成立起來的呢?

「放棄」不同於妥協,是因為有更「精彩」的主題需要彰顯,因為影片觸及到的領域已經超出了一般的情感界定,主人公顛覆常理的行為似乎也無法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釋。導演在此一掃細枝末節的羈絆,成功的喚醒了觀眾沉寂於內心深處的「海洋情結」。

傑克與亞舍是生活在義大利臨海的兩個小男孩。傑克憂郁、靦腆,亞舍開朗、自負。他們共同的愛好是潛水,(這可能也是兩位主人公唯一相同的地方)。或許,童年的記憶永遠都是灰色的,影片在記述這段歷史時,採用了黑白膠片。傑克的父親由於一次事故葬身海底。(與同類題材的影片處理為造成了主人公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不同)傑克似乎並未因此就懼怕海洋,反而更加「浸淫」於潛水。(在此,影片為主人公與眾不同的性格埋下伏筆)與傑克近乎「本能」的愛好不同,亞舍雖同樣精於潛水,但他所迷戀的卻是天賦帶給自己的成就感與「名譽」。兩個孩子之間的友誼其實更多的是建立在競爭之上。(雖然傑克並不知曉這一點)

成年後的傑克與亞舍各奔東西,然而、命運的紐帶卻似乎總將他們系在一起。一次挑戰潛水極限的比賽讓他們再次重逢。生命與海洋之間的精彩對話就此展開。如果你是剛看完《完美風暴》再來欣賞此片,那傑克與亞舍的行為就肯定屬於「瘋狂」之列。《完》刻意表現的是海洋的狂躁和吞噬一切的恐怖。並用「黑色」來體現這一主題。然而《碧》卻試圖透過主人公那似乎「不可理喻」的瘋狂行徑來向觀眾傳達「生命回歸」的思想。孕育與包容一切的大海對人類而言不應該是陌生與恐懼的代詞。所以,影片鏡頭里的大海永遠都是湛藍的,顯示出一種壯觀的美。並且,導演將這一風格貫穿始終,讓人不禁產生與主人公一起暢游大海的沖動。

我們無法嘲笑傑克的純真,因為當傑克與海豚一起嬉戲,流露出的笑容竟是那麼清澈、甜蜜。我們也無法唾棄亞舍的自大,因為當一項世界記錄被他刷新時,我分明聽到被喜悅激盪後明顯加快的心跳。影片主人公身上體現出來的素質正是生活在現代都市中的人最為缺乏的。這是一種未被世俗功利所侵蝕的「單純」。一種為了追求夢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勇氣。導演為了把這種分別更清晰的呈現於觀眾面前,特意安排了「喬安娜」這個角色。應該說,喬安娜身上體現出的氣質與她的價值取向暗合了觀眾的普遍看法。她與傑克從相愛到疏離產生的各種沖突也可看作兩種不同人生觀的激烈碰撞。當然,導演最後還是讓「夢想」戰勝了「現實」,成全了影片「完美」的主題。

不可否認,挑戰潛水極限有很大的危險性。導演也並未逃避這一事實。但是,他卻通過角色的特立獨行重新賦予「死亡」不同於一般的含義。傑克與亞舍在不斷挑戰記錄的冒險中,似乎懷著一種使命感。這讓我想起那句登山者名言「因為,山在那裡。」真乃異曲同工也。本片主人公潛水的動機也很簡單,「因為,海里有他畢生探尋的一個夢,為了尋覓它,每次潛水,都很難為自己找到一個上來的理由。」但是,極限並不代表無限,當比賽變作當傑克與亞舍兩人之間的競爭時,死亡就已經站在一旁窺伺他們了。導演在本片中處理兩位主人公死亡的手法是我見過最唯美的一種。我甚至都不願將它稱之為死亡,當我看到傑克與海豚最終相伴,游向海洋深處時,我更願意相信這只是「生命的另一種回歸」。而不是終結。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樂非常有特點,精彩卻不喧賓奪主,巧妙的融入影片絢麗的畫面中並相伴始終。好似生命最自然、最原始的吶喊,給人一種深入肺腑的暢快與淡淡的感動。

《碧海藍天》是導演呂克.貝松隻身闖盪好萊塢之前的作品。整部影片呈現出一種清新、流暢的敘事風格,並流露出其對生命與自然深深的眷戀。這與他往後作品的「另類」有很大不同,(當然,本片主題也有叛逆的一面,只是比較隱秘罷了。)欣賞這種影片無須太多的智慧,你只須徹底打開自己心靈的窗戶,讓情感自然流露,並伴隨著故事的起伏自由徜徉其中,最後,留給你的定是無限的愜意與一顆愈發明澈的心靈。

呂克.貝松曾說「電影,不過是一片阿司匹林」。看完這部影片後,我相信了。

當一個人對某種事務的熱愛超越了生命,生活中的所有精力都集中與此,心無旁騖,他是幸福的。
看碧海藍天之前,我以為看完後將在自己眼中揮之不去的是那美的驚心動魄、另人馳目騁懷的大海;不想看完後,卻是雅克在大海深處松開上升的繩索去和海豚戲耍的那一幕,伴著溫濕的眼眶一次次的湧上心頭。碧海藍天應該以海深深藍的名字流傳的,它是一部關於大海的電影,與天空無關。或者,譯成碧海藍天是為了表現雅克心中的理想,他寬廣的胸懷和對大海那矢志不渝的情結?電影拍的最好的地方,我以為是他的結局,或者准確地說是最後一幕,那個木訥、靦腆的男孩雅克心中是擁有怎樣的襟懷才能如是自然的作出最後的選擇啊!
我不知道潛入大海深處是怎樣一種感覺,甚至也不曾體味過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幸福,雅克的描述如風雨河岸柳,在那一刻的描述中我們旁佛感受到了這種感覺(或許,這也是我們熱愛電影的原因,正因為我們的人生經歷如此不完整,我們才需要電影來豐富自己的感覺,敏銳對生活的觸覺)。
——雅克,潛到大海深處是怎樣一種感覺呢?
——慢慢滑向大海深處,好像這種滑行永遠沒有阻礙沒有盡頭,每次你都要很困難的給自己找一個上來的理由。
(或許深愛一個人的感覺與此有想通之處吧)
——我知道這種感覺,我也無法給自己找一個上來的理由。
之與我,還是認為對某種事業或者說夢想的熱愛要長於男女之間的愛,畢竟什麼樣的感情也抵不過時間的侵蝕,縱是千回百轉,驀然回首是也是要化作涓涓細流的,或者說化為一種習慣。而對夢想的熱愛,對癖好的投入,卻是歷久彌珍,沒有盡頭的。
寫到這里,突然發現雅克是幸福的,又是自私的。他幸福的用整個身心來愛大海幸福的被情人愛,卻在眼睜睜的看著唯一的親人最好的朋友離自己而去,在承受了巨大的悲痛後,又無情地將這種痛留給了另一個人。或許,他的情人的痛要小於他的,當平靜地看著雅克投入大海地懷抱時,應該想到這樣的落幕,畢竟她是了解雅克的,也應該能了解這份屬於他的幸福。
沒有理由的,我是那麼的熱愛大海熱愛天空,於是我一直堅信自己會熱愛碧海藍天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呂尅貝松,不是因為讓雷諾,僅僅因為電影那誘人的名字,和海報上那波光鱗鱗的大海和海面上躍起的海豚。
看完了,這部電影如願以償的沒有讓自己失望,尤其在開始的時候,包圍我的是那種久違了的舒服愜意的感覺(怎麼說那,用這個詞是不夠准確的,但我貧乏的詞彙卻找不出更合適的詞彙來描述那種感覺)。或許和做夢時的感覺相似,忘了自己在夢中的影像,只記得安安靜靜地躺在一個人地臂彎里,沒有細語呢喃,沒有輕柔愛撫,只是這么躺著,那麼地希望永遠就這樣躺著,希望這份安謐沒有止境。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那麼的孤獨那麼的渴望溫情。有點遺憾的是,這種感覺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看到三分之一處就沒了,哎。有一點我想是沒錯的,看電影是要找感覺的,不一樣的電影需要在不一樣的時間准備不一樣的心情來看。如此說來,至少我這一回是成功的,占盡看電影的天時地利人和。
看來看完電影寫幾行字總歸是有好處的,不然自己都不會意識到,熱愛電影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渴望共鳴渴望溫暖,呵呵這么說到有點擡高自己的意思了,畢竟孤獨好像是一樣很高尚的事。
文章寫完之後,讀到參考消息上一則文字,題目是《愛如毒品,欲罷不能》,說當人受到深深觸動時,大腦便會釋放一種叫巴多胺的東西,此時感覺到的興奮與西施可卡因時等毒品累死。這篇文章再度讓我想起碧海藍天,愛如毒品,欲罷不能,雅克沒有離開大海的理由,喬安娜也沒有不愛雅克的理由…

理想與愛情,到底哪一個更重要?

這是不是唯一的命題?我不否認,絕對會有能將理想與愛情同時牢牢抓在手中的人,那樣的人,我只能說,是得到了上天眷顧的。而本片要表現的恰恰正是理想在這邊,愛情在那邊時,一個人到底該任何選擇?

如果我是雅克,我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我也一定無法做出好象雅克最後做出的毅然的決定來。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導演絕對將法國人那種浪漫到骨頭里的精神給表現了出來。我始終還無法理解的只是,導演在電影結尾後打出的字幕,將本片獻給他最愛的女兒。他的女兒能夠理解這些事情嗎?
或者這也是導演安排讓·雷諾這個角色的用意,他心中只有理想,雖然個性大大咧咧,但是為了理想,最終可以舍棄生命,也正是他的死,才使得雅克找到了自己最後的選擇。但是這是不是代表導演自己的真實想法呢?這就不一定非得深究了!

--------------------------------------------------------------------------------
◇完美的畫面
我看到的是呂克·貝松在本片發行後發表的導演剪接版。因此多了許多雅克與喬安娜之見的感情戲。這也是我覺得比較好的一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主題表現得更完美一些。

當然我也看過那個全球公映版。雖然在主題表達上並不如導演版,但是只看那完美的畫面也都已經很值了。我想當時呂克·貝松應該還沒有太大的條件去調動更好的設備,因此可以斷定那些深海場景基本上都是在游泳池中拍攝出來的,但是全都被導演高潮的手法遮掩了過去。正如同本片的英文片名一樣——「The Big Blue」。一切都那麼的藍,那麼的安詳。

讓·雷諾一直是導演的御用愛將,在本片中,他的表現也絕對不令人失望,幾乎所有的搞笑戲分都由他完成,而最後他投入大海深處的那一幕,也足以令人感受到他那粗糙的面容下,一顆細膩的浪漫之心。

本片另一最大的賣點還是呂克·貝松御用配樂大師eric seirra所做的美麗的配樂,在看著那美麗的深海景色時,再聽著大師的音樂,絕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

J. 有什麼關於海洋的電影嗎

挺多的!
電影:
《未來水世界》特經典 是95年的 科幻的:公元2500年,由於地球兩極冰層融化,世界變得汪洋一片,人們只有在水上生活,建立了水上浮島,這時泥土已經變為極其珍貴的東西。
《碧海藍天》導演是呂克貝松,挺唯美的一個電影
紀錄片:
《白色星球》如果你喜歡北極 就看看這個吧 講北極大陸的
《海洋》導演是呂克雅克,就是拍《遷徙的鳥》的那個導演
《藍色星球》 紀錄片 探索海洋世界的 一共十集
《深藍》紀錄片 BBC自然歷史專題組拍攝的 介紹了世界上海洋中大約200個不同地方的生命

閱讀全文

與碧海藍天電影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演銅鼓的電影演員 瀏覽:481
電影愛作戰結局 瀏覽:506
男界女界電影完整版 瀏覽:180
巴黎的愛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416
大眾電影成龍 瀏覽:431
打黑風暴高清電影完整版 瀏覽:51
著名愛情戲曲電影大全集 瀏覽:504
80年代台灣五個字的電影 瀏覽:137
電影唯美愛情畫面 瀏覽:744
琉璃電影的結局 瀏覽:944
魔發奇緣電影的演員 瀏覽:54
一部看了會哭的電影 瀏覽:298
主角拿著相機的電影 瀏覽:983
泰國電影有一土匪是什麼電影 瀏覽:418
酷炫的英文電影 瀏覽:647
棋王電影結局王一生死了嗎 瀏覽:916
關於電影天下無賊的英文作文 瀏覽:867
日本粉紅愛情電影 瀏覽:294
最好的朋友法國電影 瀏覽:913
電影票的出票時間是什麼意思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