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王為什麼演的那麼垃圾
孫紅雷是敗筆
日本演員淺野忠信飾演成年的鐵木真,孫紅雷則飾演鐵木真的昔日兄弟和之後的死對頭札木合。
導演是為了突出鐵木真的沉穩,所以,孫紅雷飾演的札木合言行舉止大開大合的表演,總有種劉華強附身的感覺。
札木合這個人物塑造很失敗,鐵木真卻塑造的很成功,尤其是淺野忠信身上的成熟魅力,契合著鐵木真經歷磨難之後的成長過程,不過,缺乏幾分大汗的氣魄。
賞析
作為一部俄羅斯,蒙古和哈薩克合拍電影,它試圖去展現鐵木真波瀾壯闊的人生。只是,鐵木真的一生過於傳奇,大大小小的戰役打的太多了,而至今圍繞在鐵木真身邊的傳說還有很多。
所以,這部影片沒有對標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製作手法,而且用一種緩慢的自傳性的敘事節奏,去深入呈現著鐵木真精神上的東西。
❷ 有一個電影,叫做什麼世界,共三個字的
逆世界 (2012)
導演: 朱安·索蘭納
編劇: 朱安·索蘭納 / 聖地亞哥·阿米格瑞納 / Pierre Magny
主演: 克斯汀·鄧斯特 / 吉姆·斯特吉斯 / 蒂莫西·斯波 / 詹姆斯·基德尼 / 布魯·曼庫馬 / Nicholas Rose / 瓦拉斯塔·瓦拉納 / 凱特·特羅特 / Holly O'Brien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 法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03-07(中國大陸) / 2012-08-22(哈薩克) / 2013-05-01(法國)
片長: 114分鍾 / 108分鍾(中國大陸)
又名: 顛倒世界(台) / 逆天奇緣(港) / 翻天尋愛 / 交替空間 / 逆天尋愛 / 逆世界3D
❸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蒙古王》怎麼代表哈薩克參賽
這是哈薩克斯拍的,演員都是邀請的。導演是哈薩克的俄羅斯人。語言用的是德語。
❹ 哈薩克有什麼好電影
7月6日是哈薩克的首都日,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
正值首都日來臨之際,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放總統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傳記系列電影之一,譯製片《沖破禁閉》。
該片講述了前蘇聯時期,正值青年時代的總統在鐵米爾套冶金廠工作事跡,他的工作成長歷程,以及他為實現理想,戰勝困難,突破封閉的怪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7月6日晚22:00時,中央電視台第六套電影頻道,不見不散!
❺ 這是什麼電影
冒牌教練 (2011)
導演: Revaz Gabriadze
編劇: Revaz Gabriadze / Roman Nepomnyashchiy
主演: 康斯坦丁·哈賓斯基 / Ivan Urgant / 米拉·喬沃維奇
類型: 劇情 / 愛情 / 運動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俄語
上映日期: 2011-02-17
片長: 97分鍾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237848/
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
7.7分
主演:李連傑關之琳甄子丹莫少聰
導演:徐克
類型:動作愛情古裝武俠
時長:113分鍾
年代:1992
地區: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 粵語
別名: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簡介
❼ 哪位大神有《溶解2019》百度網盤免費資源在線觀看,桑扎爾·馬季耶夫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XgkelOIAHBV37js0cFav3Q
❽ 求一部電影講述的是男主和女主在地球上生活在兩端一個在天生一個在地上 倆人小時候在一起玩後來分開
逆世界 Upside Down (2012)
導演: 胡安·索拉納斯
編劇: 胡安·索拉納斯、聖地亞哥·阿米戈雷納
主演: 吉姆·斯特吉斯
類型: 劇情
地區: 美 國
語言: 英 語
上映: 2013-03-07
片長: 109分鍾
又名: 逆天奇緣
逆世界 Upside Down (2012)
導演: 胡安·索拉納斯
編劇: 胡安·索拉納斯、聖地亞哥·阿米戈雷納
主演: 吉姆·斯特吉斯
類型: 劇情
地區: 美 國
語言: 英 語
上映: 2013-03-07
片長: 109分鍾
又名: 逆天奇緣
❾ 哈薩克導演嘉娜.沙哈提的老公是誰
好像是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 叫艾肯?不是很清楚
❿ 介紹前蘇聯在哈薩克核爆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波拉特》與真實的哈薩克
1990年代,哈薩克電影和前蘇聯許多國家的民族電影一樣,首先是在認清自己獨立的新形勢,其次是彌補失去的一切,並且——最主要的——重塑民族歷史。結果 是,我們以對待前帝國的態度同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劃清了界限,電影似乎在自我封閉中尋找民族認同。正是在這種浪潮中,最近十到十五年間創作出了哈薩克最優秀的藝術影片:謝里克·阿普雷莫夫的《阿克蘇阿特》( 1998)和《獵人》( 2004 ),達米爾·馬納巴耶夫的《蘇爾熱克——死亡天使》( 1991 ),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奧特拉爾的覆滅》( 1991 ),達列讓·奧米拉巴耶夫的《心電圖》( 1995)和《殺手》( 1998 ),阿米爾·卡拉庫洛夫的《溫和的撞鍾人》( 1995)和《日拉瑪》( 2000 ),博拉特·沙里普的《扎曼奈》(1998),魯斯捷姆·阿布德拉舍夫的《復活島》( 2004 )。以上影片及其他一些影片參加了大量國際電影節,證明了哈薩克電影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藝術水平。但是隨著新千年的來臨,情況很明顯,已經到了從這種雖然聲名在外、但終究固步自封的藝術電影圈子裡走出來的時候了。 此外同樣重要的一點是,獨立的哈薩克形象已經樹立和穩固。國家從總體上開始重新自我定位:一個有著堅定目標的國家——「進入五十個世界發達國家行列」。打開國門,以新的方式展現自我成為一種渴望。
雄心勃勃的突破嘗試——《游牧人》
創作影片《游牧人》的構思正是由此而來,這是一部歷史巨片,希望通過偉大 的歷史向世界講述哈薩克是什麼樣子。構思在哈薩克總統的關懷下得以實現,影片獲得了3700萬美元的巨額投資。從一開始影片就沒有打算用哈薩克人擔任創作者。為什麼?因為在1990年代也曾有過幾次藉助國內力量拍攝大製作歷史片的嘗試。阿爾達克·阿米爾庫洛夫的《阿拜》、卡諾·卡瑟姆別科夫的《江布爾的青年時代》(1995)、波拉特·卡雷姆別托夫的《塞爾達爾》(2003)等相繼拍攝完成,但所有這些影片都沒有達到大總結的高度,作者們繼續在「自由——不自由」的概念框架內反思。好萊塢的規模以及克制反思——這是影片所需要的。由此才產生了邀請美國人的想法。米洛什·福爾曼獲邀成為製片人,經他推薦,伊凡·帕瑟擔任導演。項目從1990年代末就開始進入討論,直到2005年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