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演員中有兩個叫蒲克的嗎
據我所知,只有一個老演員叫浦克。他演了很多老電影,例如《徐秋影案件》、《英雄兒女》、《艷陽天》……太多了!
② 浦克的電影作品
1939年:真假姐妹
1940年;現代男兒
1941年:患難交響曲荒唐英雄胭脂鏡花水月
1942年:夜未明黑痣美人一順百順花和尚魯智深歌女恨雁南飛皆大歡喜迎春花
1943年:碧血艷影求婚啟事銀翼戀歌白馬劍客劫後鴛鴦千金花子燕青與李師師綠林外史夜半鍾聲好孩子
1944年:晚香玉妙掃狼煙
1947年:松花江上
1948年:碧血千秋小白龍
1949年:寒山寺鍾聲
1950年:高歌猛進呂梁英雄內蒙人民的勝利
1952年:一貫害人道
1953年:豐收
1954年:一場風波沙家店糧站
1955年:夏天的故事
1956年:新局長到來之前馬蘭花開國慶十點鍾
1957年:寂靜的山林地下尖兵
1958年:水庫上的歌聲徐秋影案件古剎鍾聲新的一課傷疤的故事畫中人
1959年:風從東方來
1960年:我們是一代人
1961年:萬木春
1962年:爐火正紅
1963年:冰雪金達萊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
1964年;英雄兒女
1973年:艷陽天
1974年:向陽院的故事創業
1975年:金光大道(上)《祭紅》
1976年: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
1977年:熊跡風雲島
1978年:嚴峻的歷程燈
1979年:祭紅
1980年:春眠不覺曉
1982年:人到中年家務清官
1984年:譚嗣同黃山來的姑娘
1987年:中國的「小皇帝」關東大俠兩宮皇太後
電影篇目中遺漏部分: 《甲午風雲》、《春歸紅樓》、《李冰》、《冒名頂替》、《大禹的傳人》。 浦克演過的電視劇(九十年代前) : 《聖火》、《御林軍的槍聲》、《風雪鄂倫春》、《金鵝啼鳴》、《千山的呼喚》、《銀杏仙子》、《康梁變法》、《使命》、《經常見面的陌生人》;九十年代後:《月圓在中秋》、《匿名電話》、《洞天》、《中國寓言故事》、《法官情》、《多頭告狀》、《錯在重逢》、《躁動的大地》、《神氣奇功》、《山不在高》、《古城風流》、《馬蹄蓮》、《汽車人》、《中國故事》。 浦克演過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傳》、《太平天國》、《葛嫩娘》、《家》、《孔雀膽》、《陞官圖》、《霧重慶》、《我是一個兵為深切緬懷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浦克同志,由吉林省電影家協會、市工人文化宮影劇院共同舉辦的浦克電影回顧展映活動在工人文化宮舉行。《新局長到來之前》、《寂靜的山林》、《國慶十點鍾》等五部從浦老幾十部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影片再現了浦老光輝的電影藝術生涯。國家廣電總局派專人參加了本次電影回顧展映。任頤、王潤身、尹升山、李瑛等長影老一代藝術家及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親臨現場,共同回憶浦老生前對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
國家廣電總局的江平處長代表國家廣電總局對浦老的一生做了高度評價,並以一個電影人的身分對浦老的逝世表示了哀悼:浦老一輩子都在銀幕上,一輩子都在用心去塑造形象,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從事電影工作的人不能忘記老一輩藝術家,浦老應該永遠被銘記。
老藝術家任頤對自己的老戰友浦克做了高度的評價:浦克的一生,我給他概括成十二個字:認認真真演戲,誠誠懇懇做人。浦克對人非常真誠,演戲時一招一式都細心雕琢。說浦克德藝雙馨毫不為過。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李瑛回憶起浦老在彌留之際仍處處為別人著想的細節,李瑛老師幾次哽咽:浦克老師從為人到對待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楷模,稱他為良師益友一點兒也不過。浦老特別平易近人,從不盛氣凌人。從來都是替別人著想,對別人從來都沒有任何要求。在病重的時候,也從來沒聽他說過哪兒痛,對待醫生護士也是特別客氣。當老爺子走的時候,病房裡所有的護士都痛哭流涕。
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回憶起這些更是感觸頗深:我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父親的工作特別繁忙,我們一年能看到他兩個月就是好的了。每天中午回來吃飯,父親都是穿著戲服,帶著妝,對著鏡子一遍遍地說,練習著表情和台詞,特別認真。那種情形現在想起來記憶猶新。
③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我們先來看看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都是誰?1962年,文化部評選出了22名“新中國人民演員”,他們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於洋、謝芳;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李亞林、張園、龐學勤、金迪;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上海青年藝術劇院的祝希娟(後進入上影廠)。
我們再看看這個時代的、很多令人難忘的電影好了,想起這些經典的電影了,自然就想起那些演員了,我們一起回憶吧?
整個60年代呀,應該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是火紅的年代了,也是我國電影大發展、大繁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了,我們從上面不是22大明星出演的片子中再勾畫出最喜愛的二十二部吧?
除處之外,還有鄧大人李默然,李向陽郭振清,高傳寶朱龍廣,阿詩瑪楊麗坤,劉三姐黃婉秋,林黛玉王文娟,李政委馮喆,楊子榮王潤生,偵查連張勇手,三進三城梁音,丁汝昌浦克,孫喜旺仲星火,程瘋子於是之,馬尾巴葛存壯,龜田隊長方華,湯司令劉江,參謀長陳述,實力派的李仁堂、浦克,還有不老松的牛犇,美了一輩子的向梅。
④ 人到中年演員表介紹
人到中年演員表介紹:
1、陸文婷
演員:潘虹
姜亞芬是陸文婷的好朋友,後來選擇去國外發展,陸文婷特意在家裡為她和丈夫舉辦告別宴。
⑤ 浦克的兩次見到周總理
60年代初,浦克應導演林農之邀,在歷史片《甲午風雲》中飾演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甲午風雲》是長影拍攝的第一部歷史片,拍攝難度很大。導演林農精心構思,李默然、王秋穎、浦克、龐學勤和周文彬等大腕通力合作,使影片達到了高水平。影片以磅礴的浩然正氣,譜寫了一曲振奮人心的愛國主義頌歌。影片成功地塑造了鄧世昌、丁汝昌和愛國水兵王國成的英雄形象。浦克飾演的丁汝昌,是位性格矛盾的愛國軍官,浦克將這個人物的矛盾心理:既要服從李鴻章的調度,又要抵抗的那種矛盾心理,表演得恰到好處,這是浦克在60年代所塑造的代表人物形象。
當時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影片生產任務銳減,為使演員得到鍛煉,也為了創造些收入,長影演員劇團,曾組織全團演員,同時排練演出了四台大話劇:《孔雀膽》《陞官圖》《霧重慶》《我是一個兵》。浦克參加了這些話劇的演出,在《孔雀膽》中飾梁王。1962年6月17日,正當這幾個劇緊張排練之時,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來長影視察,廠特意安排周總理審看了剛剛完成的《甲午風雲》的一本樣片和《霧重慶》排練片斷及譯製片的配音。作為劇團的老演員,浦克陪同總理觀看了樣片和排練,親耳聆聽了總理的教誨。總理對影片音樂說:「電影音樂不要喧賓奪主,應該突出影片的人物形象和語言。」看完話劇排練後,總理親切地說:「大家辛苦了。」「戲可以上台演出嘛!」然後問:「劇團有多少演員?」又問浦克、夏佩傑、金迪和盧桂蘭等拍過多少片子?浦克等都一一做了回答。總理指著演員盧敏對鄧穎超同志介紹說:「這就是演《上饒集中營》的那個女孩子。」又問盧敏:「幾年沒有演戲了?」然後,總理對廠長亞馬和浦克說:「你們要劃個表,計算一下,每個演員到底演了多少戲?給我看看。」總理接著說:「演員要多演戲」,「演員要長期培養」。又說:「演戲也是政治,《霧重慶》就是政治嘛!大家通過排練,進行研究,可以做些適當的修改。」總理在看了配音演員的配音後,稱贊配音演員是「幕後英雄」。最後,總理在接見全廠主要創作幹部時,特別強調要減少人員,增加影片產量。說:「你們廠1600人」,是「龐然大物」。廠長亞馬請總理題字時,總理風趣地說:「我現在不寫,我寫了,你們還是個龐然大物,等你們長春電影製片廠精減合理化了再寫,不然,我給你們寫了字,你們還是1600人。」臨別時,總理還再次強調了「演員要練游泳、騎馬、體操等基本技術。」總理對廠的這些重要指示,都給浦克留下深刻印象。
1963年6月20日,周總理與陳毅副總理陪同朝鮮委員長崔鏞建和外相撲成哲來長訪問參觀,再次來到長影。陳毅副總理陪同撲成哲外相先進入廠內,周總理本陪同崔鏞建委員長,因崔委員長臨時有事,周總理後到一步。當時,天正下著小雨,人們見周總理下車,樂隊便吹奏歡迎曲,有人上前向總理拋撒彩色紙削,周總理忙揮動手臂,邊說:「不是外賓。不是外賓。」樂隊停止演奏。總理抖動身上的紙削,邊說:「看,都染成了顏色。」這時,人們注意到總理雖是陪同外賓,穿著仍然非常樸素。浦克有緣再次與見到周總理,感到非常高興。周總理這次首先詢問了長影的精減情況,廠長亞馬匯報已經減至1360人。總理到攝影棚見到導演於彥夫和尹一青,詢問了導演每天拍多少個鏡頭,兩位導演分別答:「7至8個。」「11至12個。」總理感到太少,要提高效率。總理還強調演員要多實踐,說:「有些演員沒有上戲的機會,應該組織他們通過舞台實踐鍛煉提高。排戲可實行A、B制。」1962年,浦克未能與總理合影,感到很遺憾。這次浦克得到一張離總理很近的照片。浦克一直細心收藏。
1962年12月浦克被任命為劇團第一副團長,主管業務。遵照周總理的指示,劇團精心組織了四台話劇到全國幾個城市演出,既鍛煉了演員,也為廠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隨後廠對人員繼續進行了大力精簡,在廠區修建了游泳池,在一宿舍修建了演員練功房,演員業務紅火,工作條件有所改善。60年代前半期,長影譯製片演員還排練演出了話劇《釵頭鳳》,在長春、大連、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演出200多場。轟動一時。這個時期,是浦克所經歷的長影演員劇團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1964年,浦克還在武兆堤導演的《英雄兒女》中飾演朝鮮老大爺金正泰,雖然只有兩場主要戲:帶領群眾將吉普車抬過彈坑,在敵機轟炸緊急時刻,抬擔架踏過冰河,都拍得激動人心,表現出一位老演員的激情,這是浦克飾演的富有光彩的配角之一,受到人們稱贊。
「文化大革命」那段日子,浦克遭受過各種折騰。1969年大冬天,全家下放到吉林省東豐縣那丹伯公社,與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浦克毫無怨言,與農民相處得很好,使他有機會接觸農村各種人物。1972年林農籌備拍攝《艷陽天》,邀請浦克飾演「反一號」馬之悅,浦克全家返回了長春。這部「首長」親自過問的影片,真是把長影折騰得「死去活來」,首審樣片即被槍斃,原因是「正不壓邪」,肖長春的形象不夠高大,反面人物馬之悅等人的戲比正面人物戲耐看,這樣不符合「三突出」的創作原則。雖然林農火冒三丈夫地怒問:「高大,高大,長影煙囪高大,把一號人物綁在長影煙囪上……拍,行嗎」可還是得推倒重來。劇本進行修改,怎樣拍好正一號肖長春和「反一號」馬之悅的戲,是修改後拍攝的重要課題。浦克作為馬之悅的扮演者,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該咋辦好,最後,他只能本著一個信念,聽導演和黨支部的,就在這左右為難的情況下,浦克總算把馬之悅的戲拍完。人物演得到底怎樣,自己也說不清。評論者也一時也難以說清。不過人們看了影片後,馬之悅還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這部影片留給浦克的記憶是「折騰得太厲害了。」
浦克拍完這部戲後,又參加拍攝了《向陽院的故事》《嚴峻的歷程》,1979年在張辛實的《祭紅》里飾演主角老陶瓷工人程瑞生。程家世代燒瓷,掌握燒制祭紅的秘方,在瓷界很有名氣。他支持徒弟(後成女婿)領導的游擊隊,拒絕為國民黨分子燒制祭紅大瓶,為人正直堅定,是老一代瓷器工人的代表。浦克飾演這樣一位人物並不感到費力,費力的是要減掉自己的大肚子。他減少飲食,加強鍛煉,吃苦不少。再與他配戲的女兒龔雪、女婿林強都是新人。龔雪是第一次拍戲,林強此前只在一部戲里演過一個小角色。兩人對怎樣找人物感覺,怎樣把握戲分,都心中無數。作為老演員和「爸爸」,浦克只能耐心地一點一點的輔導。特別是龔雪,未見過瓷廠勞動,她要學挑百多斤的盛放瓷坯的匣缽送窯,而且走的是又窄又陡的木板坡道。龔雪當時騎車挨摔手傷未愈,做這種勞動,真是難為了她。浦克熱情鼓勵,與瓷器工人師傅耐心幫助,經反復練習,終於達到了拍攝要求。浦克為輔導兩位新人付出了心血。浦克關心青年人的成長,熱心提攜後人,受到人們尊敬。拍完這部戲後,浦克於1980年6月,光榮的成為共產黨員。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
1978年7月6日,浦克還接待一位老友——日本環境廳政務次官、日本環境代表團團長大鷹淑子,即昔日「滿映」明星李香蘭。大鷹率團來訪本來沒有長春,她到哈爾濱後,臨時表示想到長春見見她在「滿映」時的幾位老朋友,但有顧慮,怕朋友不理她。有關領導考慮,大鷹過去在「滿映」雖然拍攝過壞影片,但歸國後,多年來表現對我友好,省與廠商定接待大鷹來訪。廠確定浦克與夫人夏佩傑,王啟民與夫人白玫及鄭曉君,共同出面接待。使大鷹深受感動,一再表示「我是有罪的人」,今後願為中日友好多做工作。
浦克應邀拍攝了《人到中年》《黃山來的姑娘》後,於1984年辦理了離休手續。離休後,他又參加了《中國的「小皇帝」》《關東大俠》《兩宮皇太後》等影片的拍攝。此後,他練習書法,數年不輟,書藝相當不錯,求字者不斷。現在浦老身體硬朗,偶爾也應邀拍三五個鏡頭。浦克原配夫人夏佩傑1991年末病逝,這時浦克已75歲高齡,雖有兒女,生活還是很不方便。有熱心紅娘牽線,1995年末,浦克與教師張靜喜結連理。張靜對浦克尊敬有加,關懷備至,從生活到工作全面照顧,現在張靜既是老浦的生活好伴侶,又是非常稱職好秘書,好護士。受到多人的稱羨。
⑥ 電影 甲午風雲的主要內容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製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沉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鄧兩次請戰均遭李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致使北洋艦隊出師失利,旗艦被日擊沉。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斗,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鴉片戰爭後,請政府搖搖欲墜,日本帝國主義蓄謀侵華,於1894年在中國領海挑釁生事。北洋大臣李鴻章及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畏懼日寇,極力主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沉中國商船,百姓無辜遭難。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面對日寇的囂張氣焰,毫不畏懼,堅決要求與日寇開戰。
但李鴻章借口保存我軍實力,多次拒絕官兵們的請戰要求,鄧世昌還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愛國官兵和百姓的主戰聲浪一浪高過一浪,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在海戰中故意打錯旗號,使北洋艦隊旗艦被日擊沉。
鄧世昌率領「致遠」號代替旗艦指揮出戰,全艦官兵英勇作戰,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戰事愈發激烈,但我方彈葯卻已用光,作戰形勢非常不利,鄧世昌決定直接硬撞敵艦「吉野」號。
(6)老電影演員浦克介紹擴展閱讀:
《甲午風雲》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人主演。該片於1962年在中國上映。
角色介紹
1、鄧世昌——演員 李默然
致遠艦管帶,他收留了打傷吉野號的王國成,當著李鴻章面怒斥日本特使羅皮爾,呈上請戰書,被革職。太後對日宣戰,鄧世昌再被啟用。中日艦隊海戰關鍵時刻,鄧世昌指揮致遠艦擊沉日艦西京丸,迎向敵旗艦吉野號,與敵秋津號等展開激戰,發現炮彈用光,命令全艦列隊開足馬力撞沉吉野。
2、丁汝昌——演員 浦克
北洋水師提督,本決定讓北洋艦隊為高升號護航,卻接到「熄火」的命令,鄧世昌前往提督衙門詢問,丁汝昌告訴他,這是李鴻章的決定。丁汝昌本想嚴肅追查方伯謙臨陣脫逃,假報軍功的醜行,但懾於種種關系,終於不了了之。與鄧世昌赴天津謁見李鴻章請戰,看到李鴻章對日一味忍讓。西太後下詔對日宣戰,丁汝昌迎戰。
3、李鴻章——演員 王秋穎
北洋大臣。他下熄火命令,使北洋水師不能為高升號護航。會見日本政府特使羅皮爾時,他一味忍讓妥協,使鄧世昌怒斥羅皮爾,為此震怒。李鴻章親自檢閱北洋水師時。漁民和水兵活捉了化裝的羅皮爾,鄧世昌將他綁送李鴻章並再次呈上請戰書,李鴻章一怒之下將鄧世昌革職。西太後下詔對日宣戰,李鴻章為平息眾怒,再次啟用鄧世昌。
3、王國成——演員 龐學勤
濟遠號水兵。日本海軍偷襲擊沉高升號,管帶方伯謙臨陣脫逃後,他率領水手們奮起還擊打傷敵旗艦吉野,保證了水師沒有進一步受損,卻被方伯謙除名。王國成憤而投奔鄧世昌,鄧世昌收留了他。鄧世昌在水師慶功會上當眾揭穿了方伯謙臨陣脫逃,假報軍功的醜行,王國成出面作證,方伯謙掏出槍竟欲擊斃王國成。
⑦ 浦克的20年代介紹
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在鴨綠江邊的安東(今丹東),浦家有個非常聰明而淘氣的孩子,本來是一個男孩,因為母親過於喜愛女兒,卻給他起了個女孩名字——浦聿芳(上中學後,改成聿方)。可能受他的名字的影響,聿芳在讀小學時,卻像女孩了一樣心靈手巧,不只語文、算術、音樂各科樣樣學得好,特別是圖畫和手工課在全班相當出色:貼版畫,剪紙,用各色紙張折迭紙鶴等鳥禽,都逼真生動。他所折迭的紙船和紙燈籠,更令人喜愛,他的好多「作品」還參加學校展覽呢。這可能是聿芳最早表現出來的藝術細胞吧。
浦聿芳1916年陰歷1月生於山東蓬萊,3歲時,父親浦運昌為幫祖父做生意,將母親和聿方帶到安東,後來父親到本溪銀行做事,聿方在本溪讀中學。中學畢業,聿方本想繼續讀書,可他要幫父親分挑家庭的生活擔子,15歲那年不得不到沈陽一家布疋商店「泰和商店」去當學徒。「泰和商店」是一家經營布匹、綢緞、皮草和瓷器的四層樓的大店,同時,四樓還經營當時人們極少見的16毫米電影放映機,也配有電影片子。有時有客人來買放映機,他就偷偷跑上樓隨著看一部半部影片。浦聿方在這里最早接觸到了電影。偶有空閑,他也到電影院看電影,這時的浦聿方對電影已經產生濃厚的興趣。
浦聿方剛入「泰和」一年,1931年「9·18」事變發生,日本鬼子佔領了東北。1932年3月,偽滿洲國成立,東北人民淪為亡國奴。這時長春改為新京,沈陽改為奉天。後來,沈陽新建了一家電影院,稱光陸電影院。原「泰和」的老闆張慎齋,到這家新建的影院當經理,這可樂壞了浦聿方,一有空閑,他定到光陸影院蹭電影,上海片和美國片都看了不少。卓別林和魏鶴齡等都成了他崇拜的偶像。
正當浦聿方對電影興趣日濃時,1938年4月中旬的一天,他的好友張經理給傳來一個好消息——「滿映」(全稱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來奉天招考演員。浦聿方聞訊,急如星火地趕到光陸電影院,張慎齋早為他打聽好了情況:只要三元錢的報名費,誰都可以報名,他們一同到報考地點,以浦克的化名報了名。考試由「滿映」演員訓練所專職教師近藤伊與吉主考,考試項目先作目測,然後問幾句簡單的問話。目測滿意,只問:「你的,考演員,為什麼的?」浦克爽快地回答:「為了藝術。」初試合格。第二天復試,他只朗讀一段詩文,就順利通過。這使浦聿方興奮不已。數日後接到錄取通知書,5月1日,他打點行裝。到新京「滿映」報到。從此他成為「滿映」演員訓練所第三期學員。此前,「滿映」已招收了兩批學員近百人,按計劃,學員要在演員訓練所學習一年,實際上,大多僅僅學習數月,就抽出拍戲。浦克5月入所,7月就抽出在《國法無私》中演一個速記員的小角色。外景地在大連夏家河子海水浴場,他演的片斷是跳海救人。導演交待情節後,浦克為難,他告訴導演自己不會游泳。導演說:你跳,沒關系,到時候有人救你。浦克只好遵命,導演喊:「開始」,他縱身跳進波濤洶涌的大海,結果不但抓不到人,自己卻拚命掙扎。眼看漸漸下沉,人要淹死了,導演才喊「停」,這時,有人跳入海中,拖上被海水嗆得幾乎奄奄一息的浦克。為什麼這樣?這正是導演所要求的效果。浦克這次在攝影機前表演,使他初次嘗受到做演員的滋味。不過這種滋味並不好受。但他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此後,他在給《真假姐妹》《患難交響曲》出演了配角。
1941年,中國導演張天賜邀請浦克在《荒唐英雄》中扮演主角王大凡並兼演馬博士,《荒唐英雄》故事的確有些荒唐:青年王大凡離校三年也沒有找到職業,他正愛著姑娘麗華,但麗華父親不同意這門婚事。大凡好不容易當上了一家雜志的記者,開初很得勢,後又被辭掉。一次大凡意外地救了社長的女兒,社長深為感動,讓他復了職,並當上了課長,成為英雄,終於同麗華結了婚。在拍這部影片時,有一場戲王大凡要從高高的煙筒上跳下去,這可嚇住了浦克,他估摸怎麼跳下來也得摔死。攝制組覺得實跳也不行,結果搭一個一丈高的高台,演員從上跳下,底下有墊的東西接著,不致於出太大的危險。實拍那天,浦克還是望而怯步,導演鼓勵,浦克小心翼翼走上平台,浦克還立腳未穩,導演剛喊:「預備——」平台轟然塌倒,浦克被摔了下來,摔得昏然不省人事。急救脫險。那時拍電影,演員安全沒有保證。浦克從主演了這部影片之後,又主演了《鏡花水月》《一順百順》《歌女恨》《迎春花》《劫後鴛鴦》《千金花子》《綠林外史》等多部影片,成為「滿映」後期著名男演員之一。並與1939年與一期女演員「金魚美人」夏佩傑結婚。
⑧ 英雄兒女演員表
劉世龍,田方,周文彬,趙國瑞,郭振清,浦克,劉效國,趙文瑜,任頤,王延盛,柏瑞桐,王寶順,李萬城,趙寶華等等。
《英雄兒女》是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出品的一部戰爭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劇情介紹:
電影《英雄兒女》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
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
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⑨ 浦克的關於浦克老人最近的記憶
浦克老先生在燦若星河的中國電影演員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一位深受觀眾崇敬和喜愛的表演藝術家。提起他的名字,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銀幕形象:電影《英雄兒女》中那個話語不多的「朝鮮老大爺」,電影《地下尖兵》中機智敏銳的地下黨幹部陶干,《甲午風雲》中威嚴剛毅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艷陽天》中狡黠、陰險的馬之悅,還有《人到中年》中和藹、清廉的老幹部。然而,記者銀幕之外第一次見到浦克老先生卻是在半年前。去年10月25日,廣東巨星影業與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女主角古蘭丹姆簽約儀式在長春舉行,作為見證了中國電影事業發展的老藝術家———浦克老先生和蘇里導演也應邀出席了此次簽約儀式,就是在這次簽約儀式上,記者有了與浦克老先生的惟一一次接觸。已經年過八旬的浦克老先生思維依舊清晰,是那樣慈祥、和藹。簽約儀式上他還和記者熱絡地談起了多年的藝術經歷,許多舊時的記憶撲面而來。在與浦克老先生的交流中,記者對中國電影事業以及長影的發展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記者也感受到浦克老先生正像別人的評價那樣,是個出名的老頑童,幽默、風趣、開朗、活躍。
⑩ 老電影演員卜克演過《甲午風雲》、《向陽園的故事》等
浦克是滿映時代的老演員。演過的電影有《國慶十點鍾》,《徐秋影案件》,《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英雄兒女》,《艷陽天》,《人到中年》等。幾年前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