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經典電影
btboy7501 [學士]2006-05-04 180135 [] 黑澤明 又名 akira kurosawa 職業 導演 編劇 剪輯 製片人 所屬地區 日本 出生地 日本 生日 1910年3月23日 人物介紹 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父親曾經擔任陸軍軍官,後轉任中學理事,母親的娘家在大阪經商,黑澤明是8個兄弟的老末。雖然父親是一個嚴厲的軍人,但黑澤明從小就拒絕參加軍訓。自幼即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1928年初中畢業後曾熱中於繪畫,曾一度立志當一名畫家,後為維持生計,於1936年他以助理導演和劇本撰稿人的身份進入東寶電影公司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投到名導演山本嘉次郎門下學習導演和編劇。做了7年助理導演後,終於有機會於1943年執導處女作《姿三四郎》,此片在日本大受歡迎,因而令他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 戰後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是左翼劇作家久板榮二郎編劇、反對軍國主義的《無愧於我的青春》◇與東寶電影公司在創作方向發生很大分歧,在離開之前1948年拍了《酩酊天使》,被喻為是他首部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這部影片的另一收獲是黑澤明首次與三船敏郎合作,從此兩人合作無間,開啟了各自的電影黃金時代,是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 1950年,黑澤明拍了一部令他蜚聲國際的作品,這就是《羅生門》,本片為他贏得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不僅是第一個日本導演獎項,也是第一部闖入歐洲影展的亞洲作品,打破影展被歐美影片壟斷的局面,由此黑澤明成為第一位受到國際承認的日本導演。諷刺的是《羅生門》在全世界受到廣泛贊揚和歡迎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被日本慢慢接受。在《羅生門》中,黑澤明以獨特的手法探索了客觀真理與主觀真實的關系,內容是講一個由三個參加者和一個旁觀者以四種不同說法敘述出來的暴力事件。在藝術成就方面,本片已近乎完美,甚至影響了往後數十年的電影創作,1996年好萊塢edward zwick導演的《火線勇氣》(courage under fire)故事內容明顯是改編自40多年前的《羅生門》。 1952年黑澤明重回東寶電影公司,執導了《活著》,成為戰後日本最佳影片之一,甚至被許多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影片之一。1954拍攝的《七武士》是一部充滿激烈戰斗又富有喜劇幽默且不乏深層哲理的娛樂片,日後也曾被好萊塢翻拍。從此時到六十年代中期是黑澤明創作的黃金時期,佳作不斷面世,計有《蜘蛛巢城》、《白痴》、《大鏢客》等多部影響了當時國際電影潮流的作品。 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 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首先是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身高1.81米的黑澤明,擁有當時日本人少有的高大體格,據說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著嗓子大吼的聲音經常把工作人員嚇得渾身打顫。在拍攝《戰國英豪》時,他為了拍一個滿意的天晴鏡頭,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國與地獄》時,他發現有一棟民宅的二樓阻擋了他拍攝演員從新干線丟出現金的鏡頭,硬是把該民宅的二樓給拆了。 就因為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執著而強橫的態度,他被台前幕後的合作者稱為片場上的天皇」。 1998年9月6日,這位縱橫影壇50年、拍過31部電影精品的大師終於撒手離去了,享年88歲。日本影壇至今無人在電影藝術成就方面能及他的項背。 他一生中所獲獎項不計其數,他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導演,他畢生致力打破各國民族文化差異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類的基本感情≮澤明被1999年12月的《亞洲周刊》譽為20世紀對亞洲進步貢獻最大的一位文化藝術人士。在半個多世紀的電影生涯中,黑澤明製作的電影曾創造過持續二十年的票房奇跡,但傲慢、失敗和自殺的空虛也時常伴隨著他,影響著他的事業。1998年他去世時留給後人31部電影無不揭示了黑澤明電影的一個共性——對形式和內容的融匯貫通。正因如此,使他成為自1895年電影產生以來最出類拔萃的導演之一≮澤明最大的成就在於亞洲幾代電影人都受到他的影響,正如著名導演張藝謀在美國《時代》雜志上評價的那樣,黑澤明使我明白,當走向外面世界時,要保持中國人自己的性格和風格」,這是他給亞洲電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課。」 作品年表 一代鮮師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ky?shikyoku (1991) 夢 yume (1990) 亂 ran (1985) 暴走列車 runaway trai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 (1975) 電車狂 dodesukaden (1970) 偷襲珍珠港 tora! tora! tora! (1970) 紅鬍子 akahige (1965) sugata sanshiro (1965) 西方羅生門 outrage, the (1964) 獨行俠邊環奪命槍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天國與地獄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大劍客 tsubaki sanj?r? (1962) 大鏢客 yojimbo (1961) 七俠盪寇志/豪勇七蛟龍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懶漢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戰國英豪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敵中橫斷三百里 nichiro sens? sh?ri no hishi tekich? ?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層 donzoko (1957) 蜘蛛巢城 kumonosu j? (1957) 活人的記錄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七俠四義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 hakuchi (1951) 羅生門 rash?mon (1950) 丑聞 shubun (1950) 野良犬 nora inu (1949) 靜夜之決斗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酩酊天使 yoidore tenshi (1948) 那個輝煌的星期天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我於青春無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踩虎尾的男人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姿三四郎續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2. 黑澤明,就是那個日本的導演,導過哪些電影,哪些片子好看
黑澤明最有名的電影就算是《羅生門》了比較好的還有《七武士》《亂》、《影子武士》等
他的全部作品如下:
一代鮮師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kyôshikyoku (1991)
夢 Yume (1990)
亂 Ran (1985)
暴走列車 Runaway Trai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 (1975)
電車狂 Dodesukaden (1970)
偷襲珍珠港 Tora! Tora! Tora! (1970)
紅鬍子 Akahige (1965)
Sugata Sanshiro (1965)
西方羅生門 Outrage, The (1964)
獨行俠邊環奪命槍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天國與地獄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大劍客 Tsubaki Sanjûrô (1962)
大鏢客 Yojimbo (1961)
七俠盪寇志/豪勇七蛟龍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懶漢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戰國英豪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敵中橫斷三百里 Nichiro sensô shôri no hishi: Tekichû ô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層 Donzoko (1957)
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1957)
活人的記錄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七俠四義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 Hakuchi (1951)
羅生門 Rashômon (1950)
丑聞 Shubun (1950)
野良犬 Nora inu (1949)
靜夜之決斗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酩酊天使 Yoidore tenshi (1948)
那個輝煌的星期天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我於青春無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踩虎尾的男人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姿三四郎續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3. 黑澤明是誰.
簡介
黑澤明出生於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親黑澤勇,母親黑澤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衷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突然自殺的影響,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煉,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之後又以劇作家的身份發表了,《達摩寺里的德國人》,《寂靜》和《雪》。得到了廣泛的好評。1943年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國語片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的《影子武士》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1990年,這位「黑澤天皇」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一代大師黑澤明的逝世標志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正在漸漸地退出歷史舞台,向現代電影觀念靠攏,從此揭開了日本電影時代更遞的一幕。
創作生涯
黑澤明1910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的一個武士家庭,從小家教很嚴,父親不但讓他學劍道,還逼著他學書法,而他對繪畫卻非常感興趣,曾經意志當一名畫家,但是當時以畫家為職業非常困難。他經歷了日本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世紀,它從一個半封建王朝轉變成了一個工業大國。在黑澤明26歲的時候,一次偶然的選擇他進入影壇,開始了自己的電影人生。
1923年9月1日,關東地區發生了強烈的地震,三分之二的城市建築被毀壞,死亡人數幾乎與廣島原子彈死亡人數相當。那年黑澤明十三歲。黑澤明最初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藝術家。他在中學學習過西方繪畫,參加過一個稱為「無產者藝術家聯盟」的組織,該組織經常談及革命的話題。
1936年,黑澤明在報紙廣告上看到一家叫PCL的電影公司在招聘助理導演,他報了名,這家公司就是後來的東寶映畫。這一年黑澤明26歲。直到1943年,黑澤明才被允許執導他的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該片取材於一部講述年輕柔道師的小說。雖然是初任導演,黑澤明在日本一下走紅。電影《羅生門》在日本的首映失敗,但卻意外的在西方大獲成功。1951年這部影片入選威尼斯電影節,並獲得了令人羨慕的金獅獎。
1990年,80高齡的日本導演黑澤明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直到1998年他去世,黑澤明導演的電影超過了30部,包括《羅生門》、《七武士》、《蜘網宮堡》和《亂》等,他的作品對其他導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們尊稱黑澤明為電影大師。而在日本他被指責過分地迎合國際觀眾,以及過多地將日本社會暴露給西方。
黑澤明拍攝的影片《羅生門》,在1951年威尼斯影展上獲得金獅獎,這是西方電影節第一次把頭獎給了一位亞洲導演。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從此西方社會不僅認識了日本導演黑澤明,還通過他的影片真正認識了亞洲電影。
黑澤明在日本的武士家庭長大,年輕時一次偶然的選擇使他進入影壇,在做了7年的副導演後,導演了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而1950年的影片《羅生門》更是奠定了黑澤明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黑澤明不斷拍攝出傳世傑作。
接下來的幾年中,黑澤明連續拍了幾部傑作,都是描寫人們在艱苦和逆境中如何善良生活的。自我犧牲和承擔道義是許多黑澤明影片的中心主題,這與他的武士家庭背景密切相關。黑澤明堅持劇本要基於真實的事件,所以他和攝制組對日本歷史進行了深入的探查,以便獲得更多有關武士的資料。
《七武士》是東寶映畫拍攝的最昂貴的影片,因為拍攝時間是原計劃的四倍。黑澤明和他的攝制組設法完成了這部影片,但卻使東寶映畫瀕臨破產的邊緣。黑澤明的冒險得到了回報。《七武士》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它在西方被認可,也為他贏得了世界級藝術家的美譽。
1960年,黑澤明的《七武士》被約翰·斯特奇斯重拍,取名為《七個高尚的人》。詹姆斯·考伯恩扮演飛刀牛仔,人物直接取材於黑澤明的武士劍客。
1968年,20世紀福克斯公司宣布,黑澤明將在一部描寫突襲珍珠港的宏大的戰爭史詩片中擔任日本部分的導演。開機三周後,黑澤明離開了劇組,最後完成的影片中一點也沒有用他導的部分。到1968年,電視劇完全佔領了日本的市場。
1972年,黑澤明接受邀請到蘇聯去拍一部俄語片《德烏蘇札拉》。當時蘇聯的電影公司還由國家控制,他和一大幫蘇聯人一起工作。這部影片用了兩年多時間才完成。影片講述了世紀之交一支探險隊深入荒野進行勘測的故事,片中大部分外景都在西伯利亞拍攝。1976年,影片《德烏蘇扎拉》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由於拍電影越來越入不敷出,黑澤明不得不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其中一個選擇就是接拍一組日本威士忌酒的廣告,拍攝地點就在他在日本的住所附近,他親自執導,並且還在其中客串了角色。
黑澤明依靠外國的資助才得以完成《影子武士》的拍攝。弗朗西斯·科波拉在他的好友喬治·盧卡斯的幫助下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剛剛拍完《星球大戰》的盧卡斯稱,自己的靈感來源正是黑澤明的作品。
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將觀眾拉回了戰國時代,他呈現給眾人一部講述忠誠和兩個敵對家庭之間戰爭的史詩巨作。不過,他這一時期的心境更加灰暗,而這部電影中表現的戰爭的恐怖也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拍完《影子武士》之後,黑澤明著手拍攝一部根據莎士比亞名著《李爾王》改編的影片《亂》。《亂》令黑澤明像著了魔。他常常陷入幻想,滿腦子都是他要拍的影像。影片的結尾是一場預言式的血腥大屠殺,這喚起了黑澤明腦海深入最可怕的童年記憶。
當黑澤明需要緩解拍片的疲勞或是寫些什麼時,就會到東京呆上幾個禮拜,他每次都住在一家簡朴的小旅館里。
黑澤明80多歲高齡時仍堅持拍片,1998年9月,黑澤明與世長辭,享年88歲。共有35000多人參加了他的追悼會。
黑澤明在他50年的電影生涯中共導演了近30部電影,獲得了30多個著名的獎項,他獨特的電影表現手段,觸及人類情感秘密的電影主題,令西方影人心醉神迷,影響了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科波拉等一代西方導演。
(一)死亡禮贊
風和日麗的日子,來訪者來到一個美麗的村莊,這里有潺潺的小溪,小溪兩邊盛開著各色的花朵,連接小溪兩岸有一座小橋,這里的一切都顯得那樣幽雅恬靜。盛裝的村民載歌 載舞,一路行來,五光十色,氣氛歡快。不明所以的來訪者以為是節日的慶典,便詢問水車邊耄耋的老者。老人說:"不,是出殯的。你奇怪嗎?其實出殯是應該慶賀的,一個人很好地生活,很好地勞動,辛苦了一輩子,他死了,人們就向他祝賀。"紀念死者的石板上邊,永遠放滿供奉死者的鮮花。
這是黑澤明80高齡執導的影片《夢》的最後一段,表現了他豁達的生死觀:"一個人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勞動,辛苦一生後死去是值得慶祝的。"
1998年9月6日,在黑澤明為死亡譜寫了節日禮贊後的第8年,88歲的他真的迎來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次體驗。在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在痛惜他的離去使得電影界又損失了一位大師之時,黑澤明一定是微笑著走遠的。
明治43年(1910年)3月23日,黑澤明生於東京府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是其父黑澤勇(45歲),其母黑澤縞(40歲)的第4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
其實,對於死亡,黑澤明從不陌生。
在黑澤明小學四年級時,他最喜愛的16歲的小姐姐得了一場病,就像突然被旋風颳走的一般,去了另一個世界。在影片《夢》中,黑澤明曾滿懷深情地描述他和小姐姐過偶人節時陳列偶人喝甜酒的歡悅。他記憶里的小姐姐柔美得過了頭,有一種水晶般透明、柔弱易損、令人哀憐的美。他們關上電燈,在光線微弱的房間里,借著紙罩蠟燈的柔光看擺在鋪著猩紅毯子的五層壇上那些宮廷偶人,它們栩栩如生,美麗至極。這時小姐姐突然跑去了桃林,然後就不見了。黑澤明到老都記得,小姐姐的戒名是:桃林貞光信女。在為小姐姐舉行葬禮這天,黑澤全家都坐在寺廟的正殿上聽和尚誦經。當誦經聲木魚聲加上銅鑼聲達到高潮時,小明卻止不住地哈哈大笑起來。他想:小姐姐會高興的。這真是與眾不同的態度。
第二次遭遇死亡是眾所周知的關東大地震。那是大正12年(1923年)9月1日,這一天對於貪玩的中學二年級學生黑澤明來說是個心情沉重的日子--暑假結束了,又得上學了。參加完開學典禮,黑澤明本想替大姐買書,好在書店沒開門,他便心煩意亂地回了家。那一天早上萬里無雲,秋季的陽光燦爛炙人,但到11時左右,忽然颳起一陣疾風,這風把小明的風標從房頂吹落。裝好風標的小明無事可干,便夥同鄰居的小孩拿石子砸一頭昨晚吼了一夜的朝鮮紅毛牛。這時傳來轟隆隆的聲音--地震了。小明趕緊脫下木屐,摟住身邊的電線桿子。地面上所有的東西都發了狂:電線被扯得七零八落,所有屋頂的瓦都像篩糠左搖右擺,不停往下掉,一片蒙蒙的塵埃中房屋露出了頂架。小明抱住電線桿承受著強烈的搖晃,在過分受驚時,反倒變得十分沉著,他看著沒有坍塌的房屋木結構骨架甚至想著地震與日本房屋構造的關系問題,不過,下一瞬間他就想到了他的親人們,於是拚命向家跑去。他家門樓上的瓦掉了一半,門廳的木格子欄桿全倒了?quot;啊,全死了。"小明站在院子里望著這片瓦礫堆,心裡莫名其妙的達觀。不過一會兒,本來以為全部遇難的親人們都平安無事,衣著整齊地從家裡走了出來,而且,哥哥還斥責小明光著兩只腳,不成體統雲雲。看起來,全家人之中,驚慌失措的只有小明一個。關東大地震用自然界異乎尋常的力量震撼著黑澤明的心,也使他飽受驚恐。震後他曾被哥哥帶領遠足,去觀看地震及火災後的慘景。記憶中這是可怕的遠足,他看到以各種各樣姿態離開人世的人們,在屍體和瓦礫無法區分之時,小明的心情倒是莫名其妙的平靜。這成為貼近死亡,征服恐怖的一次遠征。少年時代的黑澤明對生死已經有了很獨特的認識。
而最深刻的一次死亡震撼,是他哥哥丙午的自殺。丙午從小就是個出類拔萃的天才,是黑澤明童年和少年的偶像,小學畢業時因意外沒有考上心目中的中學,便從此沉迷文學,並讓厭世哲學占據了他聰明的頭腦。他把俄羅斯作家阿爾其巴綏夫的《最後的一線》推崇為世界最高水平的文學,受書中主人公納烏莫夫"人生一切努力無非是在墳墓上跳舞"的虛無精神的影響,他經常口頭禪似的說:"我在30歲之前死掉,人一過30就只能變得丑惡。"當他27歲時,作為影片解說人的他因為有聲電影的出現而失業了,也就是這一年,丙午在伊豆溫泉旅館的一間廂房自殺了。看著還在淌血的哥哥,黑澤明一動不動,對他來講,這是無法取代,永遠尊敬的哥哥。
多年以後,也就是1971年,因為電影票房的失利和創作追求問題,61歲的黑澤明也曾試圖自殺,當然,他沒有死。於是,他很快又站立起來,接著拍出了許多傳世佳作,真到壽終正寢。
(二)光榮之門
黑澤明曾說:"從我身上減去電影,那等數大概就成了零。"
其實,黑澤明進入影壇,一開始只是為了就業。1928年初中畢業後黑澤明曾熱衷於繪畫,矢志當一名畫家,甚至有作品參加全國性的美術展覽。但是當時以畫家為職業非常困難,黑澤明對此也沒有自信。由於哥哥丙午的突然自殺,黑澤明必須迅速負起長子的責任,因此,他帶著急於就業的焦急心情四處找工作。昭和十一年(1936年)的一天,黑澤明從報紙上看到P.C.L電影製片廠(東寶電影公司前身)招考副導演的廣告,對日本電影界一無所知的黑澤明便由此進入影壇。
剛剛考進製片廠做副導演的經歷並不令人滿意,以至於黑澤明想一走了之,但山本嘉次郎導演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黑澤明的命運,因為,他遇到了他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山頂的風終於吹到我的臉上......山頂的前面,就是極目千里的廣闊天地和一條筆直的大道。"看著山本先生在攝影機旁揮灑自如,黑澤明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想乾的工作。在山本的劇組里,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煉,並且通曉製作影片過程中各個部門的一切工作,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山本先生還告誡他:想當導演就得先學寫劇本。這使得黑澤明成為導演前先成了劇作家。《達摩寺里的德國人》發表於《電影評論》倍受好評,《寂靜》和《雪》得到情報局懸獎。當然,由於升任導演的計劃一再落空,黑澤明寫劇本也多是籌措酒資,拿了稿費去喝悶酒。
1943年,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終於邁出了導演的第一步。處女作《姿三四郎》開拍了,黑澤明努力使這部作品更有趣也更令自己滿意,正值戰時缺乏娛樂的日本觀眾狂熱地湧入影院,黑澤明也因此確立了自己作為導演在日本影壇的地位。當時正值二戰,日本國內軍國主義盛行,電影創作也受軍部的直接管轄,導演沒有創作的自由。黑澤明在自傳中不無羞愧地寫到:"戰爭期間,我對軍國主義是沒有抵抗的。很遺憾......沒有抵抗的勇氣,只是適當地迎合或者逃避。"1944年的《最美》即是以描繪戰時女子挺身隊在工廠里的勞動生活,藉以鼓舞鬥志的影片。拋開影片的政治目的,這部作品在藝術上,無論攝影角度還是構圖,或是紀錄片式的拍攝方法,都是頗有成就的,這也是黑澤明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小品式的電影。當然,《最美》還帶給了黑澤明終其一生的伴侶--矢口陽子。
1951年9月,正當黑澤明為其新片《白痴》在票房和評論上的雙重慘敗而煩心不已時,傳來了《羅生門》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金獅大獎的喜訊。這是西方電影節第一次把頭獎給了一位亞洲導演(次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又頒給了《羅生門》),從而開啟了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雖然,日本的評論家都說:那兩個獎不過是評獎者出於對東洋式的異國情調好奇的結果,但事實上,《羅生門》全面展示了黑澤明精湛的導演技巧和他開掘人類心靈的深度,講述?quot;人總是美化自己"這樣一個主題。此外,在運動鏡頭、光影處理等電影技巧方面,本片在當時也是無與倫比的。難怪多年以後黑澤明仍對日本評論界耿耿於懷:"日本人為什麼對於日本的存在毫無自信?為什麼對外國的東西就那麼尊重,對日本的東西就那麼鄙視?"
《羅生門》得獎以後的10年之中,黑澤明在各大影展中頻獲大獎,成為國際影壇的風雲人物。其拓展電影表現手段,觸及人類情感秘密的電影令西方影人心醉神迷,甚至影響了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科波拉等一代西方導演。黑澤明被稱為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堅定的性格,嚴謹的工作作風,以及他易怒的脾氣一同被人們談論和稱道。
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期是黑澤明的創作低谷。1971年因電影票房失利和創作追求問題,他曾試圖自殺。不過,很快他又站立起來。曾自喻為鰻魚的他說:"電影作家這條鰻魚,看到養育他的河污染了,水也乾枯了,他沒法在這樣的地方產卵。"於是,他只好不止一次地遠涉異域,比如在1975年蘇聯的河面上產了卵,即獲莫斯科影展金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德爾蘇.烏扎拉》。電視和好萊塢對日本電影的沖擊,以及日本電影生產機制的僵化及隨之而來的人才流失使日本電影全面衰退,這是真正令黑澤明神傷的事情。
晚年的黑澤明與兒子黑澤久雄創辦了黑澤製片公司,在1991年他還拍攝了關注核輻射和生態環境問題的《八月狂想曲》。85歲高齡時,黑澤明仍雄心勃勃要創作一部古裝巨片,因意外摔傷而未果。
黑澤明是東方電影導演的標尺,他執著的人道主義,對人類命運的強烈關注,對人性本質的挖掘,將隨他多姿多彩的影片永遠流傳。對黑澤明而言,電影是現實,更是理想;是抒寫情懷、審視靈魂的工具,更是通向彼岸的光榮之門。
主要作品
一代鮮師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kyôshikyoku (1991)
夢 Yume (1990)
亂 Ran (1985)
暴走列車 Runaway Trai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 (1975)
電車狂 Dodesukaden (1970)
偷襲珍珠港 Tora! Tora! Tora! (1970)
紅鬍子 Akahige (1965)
Sugata Sanshiro (1965)
西方羅生門 Outrage, The (1964)
獨行俠邊環奪命槍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天國與地獄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大劍客 Tsubaki Sanjûrô (1962)
大鏢客 Yojimbo (1961)
七俠盪寇志/豪勇七蛟龍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懶漢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戰國英豪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敵中橫斷三百里 Nichiro sensô shôri no hishi: Tekichû ô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層 Donzoko (1957)
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1957)
活人的記錄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七俠四義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 Hakuchi (1951)
羅生門 Rashômon (1950)
丑聞 Shubun (1950)
野良犬 Nora inu (1949)
靜夜之決斗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酩酊天使 Yoidore tenshi (1948)
那個輝煌的星期天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我於青春無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踩虎尾的男人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姿三四郎續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4. 黑澤明的電影作品有哪些
黑澤明的電影作品:
1、《姿三四郎》
這是一部洋溢著或者說充斥著過多的人道主義精神的漫長電影,作者黑澤明試圖通過描寫江戶時代的醫院和其中醫生與患者,那些患者不斷的死去和離開,黑澤明悲天憫人的思想躍然銀幕之上,幾乎要沖到觀眾面前。
三船敏郎扮演的紅鬍子,更多是給患者精神上的幫助,而黑澤明對於細節的苛求,再一次證明了他既是天皇,又是暴君,做不好自己的導演工作就要自殺的人。這是可怕的境界,我看著光影流動,想像著片場中的雜亂和思想的噴薄。那是時代的錯誤,結構性緊張的醫患關系,並不在於少數人的奉獻,但那是火種,黑澤明給人希望所在。
5. <羅生門>的故事介紹和導演\演員
【 導演 】黑澤明
【 主演 】三船敏郎 京町子 森雅之
【 類型 】犯罪 劇情 神秘 驚秫
【 上映 】1950年
【 國家 】日本
【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42876/
【評分 】8.5/10 (9,603 votes)
【獲獎 】·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義大利電影評論獎
劇情:
故事發生在12世紀的日本,在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武士金澤武弘被人殺害在叢林里。作為證人,樵夫、兇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他們都懷著利己的目的,竭力維護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實真相各不相同的證詞。
這一天,大雨傾盆,煙霧迷濛,在平安京的正南門——羅生門下,行腳僧、樵夫、雜工3人一起在這里躲雨,談著談著,他們就聊到了這件事。
樵夫說,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樹叢里發現了一具男人的屍體,他就近報了官,被傳到了糾察使署……實際上,他掩蓋了自己因貪圖小便宜而抽走了屍體胸口上的短刀的行為。
樵夫說兇手多襄丸是個有名的大盜,但他在事後很快就被抓到了。因為他恰巧喝了山溝里的泉水染了毒,所以抓來不費吹灰之力。
在審問中,多襄丸對自己的作案經過,是這樣述說的——那天,他在林子里看到金澤武弘牽著他妻子真砂的坐騎走了過來,便為真砂的美貌所傾倒。於是便用詭計將武弘騙到叢林深處,在同武弘的搏鬥中將其縛住,接著佔有了真砂。本來他不想殺害武弘,可真砂讓他們兩個人決斗,並說「哪個活下來,我就跟哪個」,多襄丸於是給武弘割斷繩子,和他決鬥起來,終於把他一刀砍倒。等他再尋找真砂時,她已經嚇得逃之夭夭了。
行腳僧卻補充說,當時在糾察使署里,真砂是這樣說的——她被多囊丸蹂躪之後,受到了丈夫的蔑視,這讓真砂感到受了極大的刺激。於是悲憤之中,真砂就晃晃悠悠地撲向了武弘……可等她醒過來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經死了。後來她想自殺,但終於怎麼也沒有死得成。
行腳僧又向雜工和樵夫說出死了的武弘借女巫之口說出來的話—— 多囊丸強奸真砂以後,就要真砂和他一起走。誰料真砂同意了,但卻讓多囊丸先殺了武弘,多囊丸也沒想到真砂竟是這樣的女人,就問武弘應該怎樣處理她,聽了這話,真砂跳起身向樹林深處逃走了,多襄丸向她追去。這時武弘拾起短刀,朝自己胸膛猛力一刺……
三個人就這樣爭爭吵吵,紛紛慨嘆人心叵測,不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正在這時,隱約傳來嬰兒的哭聲。他們循聲找去,看到了一個被遺棄的嬰兒。雜工上去把嬰兒的衣服剝了下來,樵夫罵他是惡鬼,雜工申辯說,生了孩子又把他丟掉的人那才是惡鬼呢!又揭露了樵夫偷拿了武弘屍體上的短刀的行為,說得樵夫啞口無言。
雜工走了,深受觸動的樵夫收養了嬰兒,行腳僧感動地說:「虧得你,我還是可以相信人了。」
雨停了,在夕陽的余暉中,行腳僧目送著樵夫抱著孩子漸漸走遠……
6. 求 1965年日本電影《紅鬍子》 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紅鬍子》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紅鬍子》是由日本東寶映畫製作發行的185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三船敏郎、加山雄三、山崎努、團令子、香川京子等主演,於1965年4月3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改編自山本周五郎所著小說《紅鬍子診療譚》,以江戶時代,幕府設置的醫療機關小川醫院為舞台,講述了在那裡上演著的庶民們的生活,及所長紅鬍子跟著青年醫師的心靈交流。
7. 黑澤明這位堪稱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男演員有哪些代表作
黑澤明並不是以表演出名的,而是以編劇、導演出名,所以說黑澤明並不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男演員,而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
一、黑澤明編劇及導演之路
1990年在第62屆奧斯卡上,黑澤明由於其藝術成就奧斯卡獲得了金像獎-終身成就獎,1998年9月6,黑澤明因為中風而永遠的離開了人間,但他所拍攝的作品永遠留在了人間。
8. 粉紅女郎江口先生是誰演的
江口洋介 江口洋介 EGUCHI YOUSUKE
身 份:演員
生 日:1967-12-31
出生地:日本東京都
血 型:O
星 座:摩羯座
身 高:185CM
連 續 劇
【1991年01月期】東京ラブスト-リ- = 東京愛情故事/CX /三上健一
【1991年07月期】101回目のプロポ-ズ = 101次求婚/CX
【1992年01月期】愛という名のもとに = 壯志驕陽/CX
【1993年01月期SP】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特別編 = 東京愛情故事特別篇/CX /三上健一
【1993年04月期】ひとつ屋根の下 = 一個屋檐下/CX
【1995年04月期】仆らに愛を = 給我們愛吧/CX
【1996年04月期】結婚しようよ = 我們結婚吧/TBS
【1997年04月期】ひとつ屋根の下2 = 一個屋檐下2/CX
【1999年01月期】救命病棟24時 = 救命病棟24小時/CX /進藤一生
【1999年04月期】古畑任三郎3 = 新伸士刑警99/CX
【2000年01月期】モナリザの微笑 MONA LISA = 蒙娜麗莎的微笑/CX (主演)/立花雅之(34)
【2000年04月期】アナザヘウン eclipse = 另一個天堂/EX
【2000年07月期】愛をください = 請給我愛/CX /長澤基次郎
【2000年10月期】淚をふいて = 頑固老哥/CX (主演)/大西勝男
【2001年07月期】救命病棟24時2 = 急診室大醫生/CX /進藤一生(34)
【2002年01月期SP】救命病棟24時新春スペシャル = 救命病棟24小時新春特別篇/CX (主演)/進藤一生
【2002年01月期SP】救命病棟24時新春スペシャル 豪華客船內で大事件発生! = 急診室大醫生-郵輪事件篇/CX (主演)
【2002年07月期】ランチの女王 = 午餐女王/CX /勇二郎(31)
【2002年12月期SP】紅鬍子/CX/新出去定
【2003年04月期】東京ラブ.シネマLove Cinema = 東京愛情電影/CX (主演)/高杉真先(35)
【2003年10月期】白い巨塔 = 白色巨塔/CX /里見修二(同第一內科助教授)
【2004年01月期】新選組!/NHK
【2004年07月期】逃亡者RUNAWAY = 全面通緝/TBS (主演)/永井徹生(逃亡者)
【2005年01月期】救命病棟24時(3) = 急診室女醫生/CX (主演)/進藤一生(38)
【2006年10月3日】UnfairSP-暗號解讀/CX/齊木陣 公安部管理官
【2006年11月11日】Walkers=旅行者/NHK/山下德久
電 影
1987-04-25 湘南爆走族 (東映) /江口洋助(主演)
1994-09-03 ヒーローインタビュー =愛情全壘打 (東寶)
1996-09-14 スワロウテイルSWALLOWTAIL BUTTERFLY =燕尾蝶 /リョウ.リャンキ
1998-03-14 四月物語 (ロックウェルズ) /織田信長
1999/01/30 流★星 /川崎
2000/04/29 アナザヘヴン=另一個天堂/早瀬マナブ
2002/09/14 竜馬の妻とその夫と愛人 /虎蔵
2002/10/19 凶気の桜/三郎
2005/06/11 戦國自衛隊1549/鹿島勇佑
2006/01/14 ギミー・ヘブン=第三凶間/葉山新介
2006/09/30 SILK(詭絲)/橋本良晴
2007/02/13 となり町戦爭/北原修路
2007/03/17 Unfair-最後的作戰/ 齊木陣
2007/06/23 憑神
舞台劇
2006/01 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
得 獎 記 錄
「第20 回 アカデミー賞=日劇學院賞 1999-04-01 」最佳男主角 ( 救命病棟24小時)
「第30 回 アカデミー賞=日劇學院賞 2001-09-28 」最佳男主角 ( 急診室大醫生)
「第44 回 アカデミー賞=日劇學院賞 2005-05-13 」最佳男主角 ( 急診室女醫生)
介紹:
江口洋介於1967年12月31日出生,這位擁有185公分的身高和明朗笑容的江口洋介,外表喚起了我們對童年的回憶,那些單純和天真的歲月,但有時你又會從他的眼中見到狂野和堅強的一面,這些多變的特製也顯示了他在表演藝術中所擁有的無限潛力.
江口的魅力可以由他為朝日飲料公司所拍攝的"JQ"罐裝咖啡電視廣告中看出來,雖然罐裝咖啡在日本的市場反映一直不佳,但借著江口的這只廣告,"JQ"的銷售數字明顯持續上揚著,他充滿吸引力的個性和肢體動作使得這只廣告作品真的贏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頭銜,而江口也成為新生代的藝人中最受歡迎的一位.在廣告播出的第二天,大量的顧客指名選購這項產品而使得銷路大增,在日本,江口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歌手,他在戲劇方面的表現十分受歡迎,但他自己卻比較偏好現場演唱和唱片錄音的感覺.無論在戲劇或歌唱方面都有出眾表現的江口,在當了兩年全職歌手之後,仍十分頻繁的在偶像劇中見到他.
身為音樂工作者,從88年開始,江口已經推出了十張各人專輯,十二歲就開始彈吉他的洋介,最早的啟蒙老師是披頭四和貓王,從此填詞譜曲變成為他生命的重點.他些個的理念是"非情歌他不寫",即使是傳達理念的歌曲也要在內容上是表達對人的愛.江口十分喜愛現場表演,透過演唱會,人們往往可以看見他的另一面,看他在眼前彈著吉他,吹著口琴,唱著歌曲,比CD中的江口洋介更狂野,他跑著,跳著和他的團員一同將現場觀眾合而為一,連在錄音間中偶遇的外國歌手都對他贊賞有加.而他的現場表演也不奪得隨著他的知名度而出現越來越多的樂迷,到目前為止他已到過70多個地方舉行演唱會,表演給全日本12萬以上的人觀賞.
江口洋介是1987年4月以電影[湘南暴走族]一片進入演藝圈,這是一部改編自暢銷漫畫的作品,在劇中他扮演一個單純的高中生,騎著摩托車去追尋理想及對抗邪惡,.1988年1月NHK推出他的第一部電視劇[翼之欲],劇中講述一群對未來毫無理想,對生活缺乏熱情的青年在洋介的鼓勵下,排練了一部舞台劇,將大夥的真實生活般上舞台,結果舞台劇的演出很成功,使這群青年重新認識自己的社會價值,並開始勇敢的面對未來.這部電視劇原本是新年的特別節目,後來,為了相應觀眾的強烈要求又重播了一次.1989年1月,江口洋介在[春日局]這部日本歷史劇中演出一個將軍的角色,他的出現使得收視率突然上漲到20%以上,從此他被認定為十分具有潛質的男演員.而到了1991年,他參與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東京愛情故事]演出,扮演對感情無法全心投入的花花公子山上,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高達33%以上.同年7月,[101次求婚]中他扮演男主角武田鐵矢的弟弟,充滿幽默感的演出深受好評,在劇中他自己堅持以長發形象出現,從此,這種發型曾流行一時,並被人成為"洋介剪".1992年,日本富士電視台以美國電影[七個畢業生]為藍圖推出了[壯志驕陽]這部作品,江口洋介的角色是羅伯諾的翻版,表現甚至更優於原創,這部作品是他第二次與鈴木保奈美合作.1992年12月,江口洋介參與了第二部電影作品[新七武士],劇中他利用電腦科技製造飛行器而救了被綁架的嬰兒.1994年,他與福山雅治,酒井法子,內田有紀,石田一成等合演的[同一屋檐下],故事敘述了因父母雙亡而各自離散的六個兄弟姐妹,江口洋介在劇中扮演大哥柏木達也,在他的奔走下又再度團圓的過程.這出10集的電視劇創下了34%的收視率,也成為當時一部名揚四海的高收視作品.95年,他與鈴木杏樹主演[給我愛吧!],劇中是演暗戀隔壁空姐的大男孩,擁有一棟坐落在東京的舊公寓,幫他的房客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同年,他和石田光主演[讓我們結婚],劇中飾演因誤會而結婚的假夫妻,經過重重困難後才發覺自己真正愛著對方.97年6月,江口又演了[同一屋檐下續集],其中還有新生代偶像松隆子的加入,劇中主要是描寫柏木六姐妹兄弟的情感問題.98年,他與松島菜菜子合演[急救病棟24小時],在劇中江口破天荒的剪了他那標志性的長發,使得整個人變得十分穩重,劇中飾演一個醫術高超的急救醫生所面對的情感問題及病人問題.
江口洋介或許永遠不會像木村拓哉那樣令千萬女孩神魂顛倒,但他出演的熱門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第101次求婚》,《在同一屋檐下》都是當年名氣響徹半邊天的收視率冠軍,98年洋介滑雪時不慎摔倒,沉靜了一年多,99年《急診室24小時》重振雄風,把兩大天王天後反町隆史和江角真紀子合演的愛情劇《Over time》都打了下去.
日劇成績:《新叢林》,《春日局》,《東京愛情故事》,《101次求婚》,《在愛的名義下》,《在同一屋檐下》,《給我愛》,《結婚吧》,《追愛一族》,《急診室24小時》.
1999年6月初和森高閃電結婚後,長發飄飄的江口洋介頓時又成了媒體矚目的焦點.被邀出演《古田任三朗》最後一集壓軸嘉賓,劇中江口剪短10厘米長發,惟妙惟肖地演一個頭腦精明的行騙犯,令人耳目一新.沒有多少人懷疑,江口的魅力又回來了.
江口洋介-追求「愛」的主題
江口洋介,搖滾樂歌手,演員,一九六七年生於東京。十九歲時在電影《湘南暴走族》中飾演角色,一舉成名。以後片約不斷,尤其是他參加演出的電視連續劇《東京愛情故事》和《第101次求婚》在電視台播放後,更使他聲名陡增。他在歌壇的發展同樣令人矚目,短短幾年,新曲迭出。
近年在日本影視界和歌壇紅得發紫的江口洋介,活脫還是一個大男孩,一米八十幾的個頭,舉手投足之間稚氣未脫,隨和,豪爽,又天生一張英俊而才氣煥發的臉蛋,難怪日本的女孩那麼喜歡他,直把他當作心中的偶像,神魂顛倒。
他的成名,完全出於偶然。中學時代的他先是著了魔似地迷上了摩托車。以後,他的愛好轉移到沖浪運動上,一有空,就夾著一塊沖浪板往海邊跑。再後來,迪斯科開始流行,著實又讓他發了一陣燒。待當年的那些熱門玩意一一體驗之後,不免生厭,正感無聊時,朋友捎來信息,說某處在招聘演員,何不去試一下?一句話正中下懷,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忙不迭地趕去應聘,偏偏一眼就被相中,而讓他中意又感意外的,他在戲中扮演的角色,居然和他同名同姓!初涉銀幕,便一炮打響,博得圈內外人士一致好評。問他緣何應聘,莫非從小就憧憬當演員?他哈哈地大笑起來,說根本就沒有想過,學生時代對演戲毫無興趣,應聘的動機么,他調皮地眨一下眼:「那還不簡單,想做一番引人注目的事罷了。」好爽快,說得大家都笑起來。無拘無束的氣氛中,他向我談起不少他自己的事情來,海闊天空,扯家常似的。
演劇以外,最讓他傾心的,首推音樂。他這樣形容自己對音樂的走火入魔:「生活中少了電視無所謂,要是缺了音樂,只怕沒法活。」自一九八八年推出第一張單曲唱碟《玻璃山谷》登上歌壇以來,至今他已發表了六張CD歌曲集。他說他喜愛音樂,受其叔叔的影響不小。叔叔和他家住在一起,是當年英國四重奏爵士樂<硬殼蟲樂隊>的崇拜者,屋裡整天回盪著硬殼蟲樂隊的樂曲聲,使他深受熏陶。有人開玩笑,說他除了吃飯和洗澡以外,其他時間都抱著一把吉他。頭一把吉他是叔叔給的,那時他還是一個中學生,叔叔買了把新的吉他,將舊的給了他,樂得他心花怒放, 抱著那把舊吉他站在鏡子前擺架子,自我欣賞。第一次用自己的錢買吉他,是在十八歲那年,也是在那個時候,他開始萌發從事音樂活動的念頭。他太愛吉他了,看見稱心的吉他就忍不住想買。到美國去旅遊,也「淘」了一把舊吉他回來。
四年前,他開始嘗試作詞作曲,如今已是得心應手。他追求的音樂主題可以概括為一個字:「愛」。「愛是永恆的主題」,他強調道。他表示,作詞和作曲相比,所花時間雖差不了多少,但作詞更難。一般他都是先作詞後作曲。他說夜裡萬籟俱寂,思緒敏捷,工作效率最高,笑稱自己是「夜貓子型」。一個時期,他幾乎天天中午時分就寢,睡到傍晚起身,然後精神抖擻地干個通宵。碰到思路受阻時,就找些其他事情做做,鬆弛一下綳緊的神經。通常,他會洗一個淋浴,因為淋浴時「腦子里常會浮現出曲子來」。哼著歌曲沖淋,驀地,腦海中會閃過一串音符,讓他叫好不絕。為了不遺忘,就在口中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直到錄入磁帶,譜成曲子為止。
不過,他很後悔兒時沒有學鋼琴,說否則一定會作出風格迥然不同的曲子來。而沒學鋼琴,倒不是因為沒有機會,父母沒少費口舌,但他那時執意不學,因為當年的小夥伴們認定,鋼琴大都是女孩子家或少爺哥們擺弄的,他可不願意給人這種印象。小小年紀的他,就是一條「錚錚的男子漢」!
他在電影或電視中扮演的,也多是離「奶油小生」相距甚遠的、頗帶「野性」的角色。他曾對人這樣說過,「如果突然間飛來一顆子彈,奮不顧身地先把身邊的女子推開的男人,才算得上是一個男人。而男人之間發生了爭執,劍拔弩張之際,讓比自己年歲小的夥伴上去抵擋,自己卻腳底揩油,那種男人,也稱不上是男人。」比喻雖帶點孩子氣,倒也看出,他心目中追求的「男子漢」形象,並不是那種四磕發達的外表上的「男子漢」,而是精神上頑強不屈的真正的男子漢。
兒時的各種興趣愛好中,至今仍然使他著迷不已的是摩托車。學生時代,他幾乎在摩托車上傾其所有,為此,在街頭發過宣傳品,還充當過咖啡店廚房的伙計……。他笑著說,「我現在操起炒菜鍋來還挺像模像樣的呢」。如今他騎一輛7SOCC的大型摩托, 是他還是小學生時就欽慕不已的名牌KAWASAKIZII。一天工作結束後,他常常會一個人悄悄地溜出去,過一過摩托癮。
我不由地問:「你最高開過多少時速?」他笑起來,「最高時速?唔——」他壓低一些嗓門:「二百十公里」,又趕緊補上一句:「那是過去的事,現在可不開那麼快。」
他頗為得意地告訴我,他挺喜歡自己做菜,挎一個塑料筐逛超級市場,一邊想著做什麼菜,一邊物色材料,實在是一樁很愉快的事。這么大的個子,挎著籃子買菜?真有些不可思議。他說他的拿手好菜是加鹽、牛奶和雞蛋等佐料烹制而成的義大利面條。順便提一筆,義大利面條正是當今日本年輕人所最喜愛的食物之一。
他又喜好手工,自己動手做東西。尤其愛布置居室,多用原始的、充滿自然氣息的物件作材料,諸如不知從世界的哪個角落隨海浪漂泊而來的漂流瓶碎片或者樹墩之類。望著這些朴實無華的東西,他常會感慨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力的頑強,浮想聯翩,於是情不自禁地作起曲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他承認,他特別嗜好原始的東西,那些東西對他有一種難言的吸引力。聽說,他有一些曲子就是在神秘而靜謐的月夜感染下譜寫的。
雖然他主演的電視劇已在國內播放,但他至今尚未到過中國大陸。香港倒是去了兩次,他是這樣來形容香港留給他的印象的:一個充滿活力、一天二十四小時運轉不停的、擁擠的城市。他獨自一個人挨個轉悠香港街頭林林總總的鋪子,說「愜意極了」。而他念念不忘的是在香港吃到的北京烤鴨!弄不懂鴨子怎麼會做得這般可口。他的結論是「香港比紐約更讓我感到吃驚!」。
采訪將結束時,我半開玩笑地問這位當今日本歌壇和影視界的大紅人,「如果你只能在歌手和演員中間選擇一樣,你會選哪一個?」他巧妙地避開直接回答,反問道:「誰會逼我作這種選擇?」稍一沉吟,他說,演員得等劇作家寫出劇本來才有作為,而對能夠自我作詞譜曲演唱的他來說, 不存在這的限制,更有一種自由感。但他透露,將來他自己想拍一部電影,而眼下的「夢」,是在異國的土地,為異國的朋友放歌。他表示,有機會一定去中國,希望看到熒屏或銀幕上「講中文的自己」. ------摘自《HOW好》
江口洋介 最佳醫師代言人
如果要選最具醫師形象的日本演員,江口洋介一定名列前茅。雖然唐澤壽明、伊藤英明等常在日劇里扮醫師,但是江口演醫師的「歷史」前後超過15年。
早在「東京愛情故事」里,江口洋介就飾演醫學院學生,到了「白色巨塔」成了主治醫師。其實,江口洋介角色多變,從罪犯到英雄都演過。
江口洋介在1986年以日劇「早春物語」出道,同年還演了電影「湘南暴走族」,並因該片中的江口洋助一角和同台的織田裕二一起走紅,成為青春偶像。進入1990年代,日本偶像劇興起,江口洋介隨著「東京愛情故事」、「101次求婚」、「壯志驕陽」,愈來愈受矚目。
到了「一個屋檐下」,江口洋介飾演兄代父職、經營洗衣店的大哥柏木達也,老實認真的模樣,和在「東京愛情故事」里的花心痞子形象截然不同,更受影迷喜愛。
無論是風流帥哥或是質朴好男人,江口洋介在兩種角色性格里遊走自如,散發明星魅力。接演「急診室大醫生」中的進藤醫師之後,更為他的表演生涯立下另一種新的典型。
在「急診室大醫生」里,江口洋介是個天才外科醫生,甚至被譽為有雙「上帝之手」。不過戲里的他在孤僻、不苟言笑的外表下,擁有一顆溫柔的心,他熱心救治每一位病患,每次探望植物人的妻子時,總是帶著玫瑰花。
由於這個角色格外討好,因此他在1999年到2005年之間,一連拍了3部系列作品,先後與松島菜菜子、松雪泰子合作。該系列中,松島菜菜子從婚前的「急診室大醫生」里的菜鳥醫師,到結婚生子後「急診\室女醫生」中的獨當一面的阿楓,成熟許多,江口洋介也一樣更具熟男氣味。
由於江口洋介堪稱螢光幕的「醫師代言人」,2004年他接演「白色巨塔」,飾演醫術與醫德兼具的內科醫師里見修二,和唐澤壽明展開演技大比拚,讓兩人的演藝事業在沉寂一段時日後,重登高峰。
在醫師之外,江口洋介曾飾演「99紳士刑警」里的智慧型罪犯,和資深帥哥田村正和飈戲;到了「蒙娜麗莎的微笑」中,江口又搖身一變為風流倜儻、具有野心的骨董鑒賞家,讓觀眾見識他不同的面貌。
經常以及肩長發造型出現的江口洋介,曾是位歌手,能唱、能寫,並有個偶像歌手妻子森高千里。江口洋介曾經為電影「七人之家」、「真夏的少年」寫過主題曲「戀愛的夜」、「我倆走過的夏天」等,還寫過一些廣告歌。他的嗓音低沉,作品走搖磙路缐,內容卻頗抒情。
江口洋介曾說過「非情歌不寫」,因此歌曲里可感受到他粗獷下的溫柔深情,不過後來他再也沒有出專輯。
最近江口洋介接連演出電影導演市川準的「�本龍馬,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戰國自衛隊1549」等片,更接下台灣電影「詭絲」,不斷尋求新的突破。
9. 黑澤明導演的全部電影是哪些.
黑澤明(Akira Kurosawa) 我來補充資料
出生日期 1910年3月23日
出生地點 東京
國籍 日本
演員作品
Kurosawa (2001)
導演作品
黑之雨 Ame agaru (1999)
一代鮮師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rapusodî (1991)
黑澤明之夢 Akira Kurosawas Dreams (1990)
亂 Ra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 (1975)
電車狂 Dodesukaden (1970)
紅鬍子 Akahige (1965)
天國與地獄 Tengoku to jigoku (1963)
椿三十郎 Tsubaki Sanjûrô (1962)
大鏢客 Yojimbo (1961)
懶漢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戰國英豪 The Hidden Fortress (1958)
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1957)
低下層 Donzoko (1957)
活人的記錄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 Seven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 The Idiot (1951)
丑聞 Shubun (1950)
羅生門 Rashômon (1950)
流浪狗 Stray Dog (1949)
我於青春無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姿三四郎續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編劇作品
大海作證 Umi wa miteita (2002)
Dora-heita (2000)
黑之雨 Ame agaru (1999)
終極悍將 Last Man Standing (1996)
一代鮮師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rapusodî (1991)
黑澤明之夢 Akira Kurosawas Dreams (1990)
亂 Ra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蘇烏札拉 Dersu Uzala (1975)
電車狂 Dodesukaden (1970)
獨行俠邊環奪命槍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西方羅生門 Outrage, The (1964)
椿三十郎 Tsubaki Sanjûrô (1962)
大鏢客 Yojimbo (1961)
七俠盪寇志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1957)
敵中橫斷三百里 Nichiro sensô shôri no hishi: Tekichû ô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層 Donzoko (1957)
活人的記錄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 Seven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羅生門 Rashômon (1950)
丑聞 Shubun (1950)
流浪狗 Stray Dog (1949)
我於青春無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姿三四郎續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